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工作總結

(安徽省)2020年明光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安徽省)2020年明光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20年1月12日在明光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人民政府市長徐軍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援下,立足“五個堅持”[1],落實“六穩”[2]要求,貫徹“八字方針”[3],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現代化美好新明光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5%;財政收入21.3億元,增長15.8%;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3億元,增長12.5%;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0914元、13440元,分別增長9.3%、10.5%。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全面上揚、位次協同並進,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著力做強產業支撐,工業強市全面發力

堅定“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發展”的決心,全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圓滿實現“4321”“158”年度目標,創明光歷史最好成績。

工業招商全面突破。領導帶頭、高位推進,完善機制、改進方式,集中優勢兵力盡銳出戰,大力開展以商招商。三棵樹(明光)生態工業園投產慶典暨年度全球合作伙伴峰會、中國塗料協會年度峰會、2019年度中國粘土礦物產業發展招商大會先後在明光召開,其間收集211家核心配套企業資訊,現場接洽28家,達成投資意向10家,成功簽約優質專案6個,突顯了招商乘數效應。全年新簽約億元以上專案49個,其中10億元以上專案5個;衡光新材料、雅韻琴箏、康源生物等30個億元專案開工建設;投資8.5億元的三棵樹塗料(一期)、5億元的創顯電子、2.8億元的鴻貝科技、2億元的南大星新材料等28個億元專案竣工投產;實現到位資金超100億元,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90%;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億元專案數和到位資金量,分別是上年的1.7倍、2倍、2.8倍和1.3倍,得到滁州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

工業企業加快培育。深入開展“四送一服”[4]雙千工程,對企業分類精準服務,力促升規入統、創新創特、做大做強。實現企業升規25家、淨增17家,總數達到117家,處置“殭屍企業”10家,成功嫁接新專案10個,全市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20億元,增長6.5%,產值超億元企業40家。明光酒業納稅超4700萬元,樂斯福(明光)納稅超3000萬元,浩淼安防納稅超2200萬元;龍利得智慧科技產值超6億元,納稅超2000萬元,獲評“安徽工業精品”,創業板上市報會待審。萬佳聯眾獲評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留香泵業3款產品獲評“安徽新產品”;浩淼安防、華遠高科的2個專案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瑞爾非金屬、瑞豐五金2家企業和恆鼎凹土、安邦礦物等6家企業分別被評為省級、滁州市級“專精特新”企業;華盈汽車高層次人才團隊及其創新創業專案納入省重點扶持。中興陽光、朗威醫療等14家企業在省區域性股權市場科創板掛牌;實現利拓智慧等企業股權融資2800萬元。

工業園區蓄勢崛起。經開區承載力進一步增強,新建成“四縱五橫”路網13.2公里、標準化廠房27.5萬平方米,新入駐企業25家,新投產專案20個,“智慧園區”“綠色園區”建立深入開展,綜合環境不斷提升。綠色水性塗料產業園集聚力進一步凸顯,三棵樹塗料(一期)當年投產當年升規,國禎生物質發電建成投產,嘉寶莉新材料、保立佳新材料、恆和新材料等一大批知名企業競相入駐,消防站、汙水處理廠尾水處理專案主體完工。凹凸棒產業園牽引力進一步加大,起步區2公里主幹道路竣工通行,16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開工建設,“七通一平”基礎配套同步推進,新引進凹凸棒新材料企業2家,凹凸棒礦權整合取得實質性進展。鄉鎮返鄉創業園增長力進一步提升,張八嶺、蘇巷、潘村、石壩等鄉鎮返鄉創業園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新建標準化廠房1.2萬平方米,建成區面積約3平方公里,新入駐企業16家,總數達80多家,投產企業40多家。

(二)著力激發內生動力,發展活力明顯增強

營商環境品牌全面打響。創新建立“企業專案雙業主”“銀政企對接半月談”“企業家服務綠卡”等19項親商惠企制度,“零距離”服務企業經營發展,得到廣大企業家廣泛讚譽,相關做法和成效獲《人民日報》《安徽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深度報道,全省稅務系統基層建設現場會、滁州市創優營商環境促進專案建設現場會、滁州市工業技改投資現場會分別在我市召開。深入開展“進企業門、解企業困、幫企業忙、促企業興”行動,為企業紓困解難,助企業加快發展,解決企業用地、用工、融資等問題315個,落實企業減稅降費1.3億元,兌現企業各類獎勵資金2791萬元,幫助企業融資17.9億元,幫助企業招工及培訓技術工人5300人。在全省納稅人滿意度調查中,明光排名全省第三、滁州第一;在全國市場監管“12315”技能大比武中,明光市場監管局綜合排名全省第七、滁州第一。

商貿等多業態齊頭並進。新註冊企業1285家、個體工商戶3346戶、農民專業合作社42個,各類市場主體發展到33609個。新增限上商貿單位24家、淨增11家,總數達到115家;新增有實績進出口企業10家,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1.3億美元,增長25%;引進外商直接投資1.07億美元,增長7%;電商交易額28.4億元,增長23.2%。明光農村電商物流配送中心投入運營,澗溪、潘村、張八嶺創成省級電商示範鎮,女山湖鎮舊縣村等4個村、嘉山稻夫生態農業等3家企業分別創成省級電商示範村、電商品牌企業,“老明光酒”“女山湖大閘蟹”等名特優產品通過跨境電商進入南美和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滁州市農村電商優化升級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新增建築三級資質企業12家,晉級3家,引進建築二級企業總部2家,資質施工企業總數達65家,完成建築業產值52.8億元。商品房開工面積92.2萬平方米,銷售面積84.2萬平方米。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為241.7億元、191.5億元,分別增長6%、16.3%。市城投公司成功轉型為明光躍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擁有全資子公司23個,資產總額突破200億元,當年市場化運營收入超2億元,在加強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促進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升。深入開展政產學研創新合作,新建省市級創新平臺53個、創新團隊3個,實施省市級重大創新專案10個,完成研發經費投入3.3億元,獲發明專利授權85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4件。我市與上海交大合作建立“明光凹凸棒新材料聯合研究中心”掛牌執行;中國鍼灸學會專家工作站落戶市中醫院。促成明光酒業等4家企業與5家大院大所開展產學研合作,新增省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滁州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智慧工廠、數字化車間11個。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淨增9家,總數達38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30%,增速位居滁州各縣市區第一。

基礎承載能力持續加強。續建新建各類重點專案204個,竣工111個,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促發展、惠民生的大專案順利實施。全長29公里的G104繞城線和女山湖特大橋竣工通行,城北汙水處理廠建成執行,明光火車站改擴建專案開工建設,管道天然氣“鎮鎮通”工程完成管網鋪設60公里。合新高鐵(明光段及明光站)、明巢高速(明光段)、嘉山大道高速上跨橋、明光通用機場、泊崗淮河公路大橋等一批重大專案穩步推進。共向上爭取預算內投資專案115個,獲批資金6.02億元;爭取國家專項債專案4個,獲批資金額度7.19億元;爭取建設用地指標6217畝,完成土地“增減掛”拆舊復墾4000畝、工礦廢棄地復墾1300畝。

(三)著力推動農村繁榮,鄉村振興闊步邁進

現代農業效益進一步提升。持續推進農田水利建設,治理水土流失和改善灌溉面積10.2萬畝;完成15座小型水庫除險加固和分水嶺水庫灌區節水改造配套工程;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2.1萬畝,獲省政府表揚激勵,獲得新增建設任務1萬畝及相應補助資金。糧食、畜禽和水產品產量穩中有升。精心做好“一棵菜、一棵樹、一棵草、一盆魚”特色產業文章,成立小龍蝦、甜葉菊、艾草等涉農協會6家,新增家庭農場197家,建成特色農業產業園、生產基地、田園綜合體13個,優質高效農業規模發展到21萬畝,獲評“明光甜葉菊安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金橋灣現代農業產業園獲批國家農村創新創業園區;新增“三品一標”23個,“明光綠豆”躋身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清山艾草”獲中國品牌創新獎,仲艾世家艾草製品獲安徽名優農產品交易會金獎。榮獲全省平安漁業示範市;全國甜菊協會七屆三次理事會、中國—加拿大豆類遺傳育種與科技創新交流會先後在我市召開。

鄉村旅遊潛力進一步釋放。建成太平集至林業隊、環躍龍湖等旅遊道路50公里,滁州市江淮分水嶺風景道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八嶺湖建立4A級景區穩步推進,金虹嶺、三界軍旅小鎮等景區景點開園迎客,景泰陽等專案正在建設,新增3星級農家樂1家、旅遊商品示範企業2家,張八嶺省級優秀旅遊鄉鎮、嶺北省級特色旅遊名村、月牙湖4星級農家樂建立通過滁州市驗收,戀尚你食品、明龍酒業、清山艾草、艾緣科技等旅遊商品熱銷市場。全年接待遊客156萬人次,實現旅遊業收入10.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21%,獲評“中國最佳鄉村養生度假旅遊城市”。

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和“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打造自然村莊人居環境整治示範點27個,“陸郢模式”“腰莊經驗”“尹集做法”獲農業農村部充分肯定,並被全省推廣,滁州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現場會在我市召開。2018年度13個省級中心村建設任務全部完成,2019年度5個省級中心村建設快速推進,張八嶺鎮嘉山村等6個村被評為全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完成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201公里、村組道路建設334公里,12個鄉鎮汙水處理廠全部實現專業化運營管理,改造農村危房916戶,完成農村改廁5500戶;穩步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解決了4.6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

(四)著力提高扶貧質量,脫貧攻堅穩步前行

聚焦年度脫貧任務,連續發起“四季攻勢”,全面強化經常性、基礎性工作。突出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深入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問題大排查,當年實現1239戶3049名貧困人口穩定脫貧。深入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全年投入財政扶貧資金9251萬元,其中,用於發展產業專案4890萬元,基礎設施建設2302萬元,就業脫貧、健康脫貧、智力扶貧等2059萬元。新發展到村產業專案24個,新建就業扶貧驛站、扶貧車間、扶貧基地各1個,社會扶貧、電商扶貧工作在全省會議上作經驗交流,全省產業扶貧現場會、滁州市社保扶貧現場會先後在我市召開。花園湖行蓄洪區、潘村窪防洪保護區居民遷建、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各類專案建設快速推進,完成43條83.8公里村組道路改擴建、9公里行洪撤退路建設,建成鄉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衛生院、養老服務中心、殘疾人之家等專案10個,建成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殘疾人工作站等專案39個;年度454戶搬遷任務基本完成;區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優質糧食生產、特色農業發展等取得明顯成效。著力推深做實“黨建引領助振興,村企聯建促脫貧”、社會扶貧聯合會、抱團科普助脫貧等新模式,全社會推進脫貧攻堅的合力進一步加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能力普遍提升,貧困戶脫貧奔小康的內生動力明顯增強。

(五)著力促進共建共享,社會事業再創佳績

提品質,城市更美好。圍繞補功能、抓建立、增魅力,系統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實施城市基礎設施重點工程22項,新建雨相路、環湖大道、岐陽大道等主次幹道24.2公里,排查清淤雨汙管網120公里,池河大道東段3.6公里實現強電入地,人防綜合物資儲備庫等專案開工建設。完成火車站片區等地塊房屋徵收拆除16.5萬平方米,新建濱河小區、趙府家園等安置房3208套。整治改造城區背街小巷46條、老舊小區5個,新建停車場16個、集聚小餐飲示範點3個、電動車充電樁849套,新建改造城區公廁21個,新建沙壩北公園、龍廟山公園、城市道路綠化等綠地35萬平方米。成功建立“國家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省級衛生城市”“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

護山水,生態更優越。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組建女山湖自然保護區管委會(籌)、黃寨草場生態保護管委會(籌),優化依法整頓和規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聯合執法大隊職能,成立17個鄉鎮街道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站,全面強化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上級環保督察反饋交辦件全部完成核查整改。農業面源汙染綜合治理試點專案完成年度任務。強力整治“散亂汙”企業,嚴控建築揚塵、汽車尾氣、餐飲油煙,紮實抓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PM2.5均值42.8µg/m3,同比減少18.8%,空氣優良天數比例77.8%,同比提升12.3%,空氣質量在滁州各縣市區中最優。強力推進淮河、池河等流域汙染源治理,紮實抓好土壤汙染防治,全域水環境、土壤環境持續改善。新增造林2.35萬畝,創成省級現代林業示範區,建成泊崗銀杏等特色林6.2萬畝,管店鎮創成省級森林城鎮、明西街道西徐村等6個村創成省級森林村莊。

增供給,民生更幸福。全年民生類支出37.4億元,佔公共財政支出89%,在滁州市率先實現民生工程完工率100%。老城區背街小巷改造、城區系列改廁等“十件為民實事”基本完成。“一校兩中心”[5]專案啟動實施,三中教學樓、高王中學綜合樓、抹山國小和5所幼兒園投入使用,維修改造校舍4.6萬平方米,新招錄教師222名,“大班額”佔比從11%降至3.9%。成功承辦全省青少年國際式摔跤錦標賽,並獲“2金3銀7銅”的好成績;建成全省首個模擬冰冰球訓練館。市中醫院創成三級醫院,二期專案投入使用;疾控婦計中心遷建、女山湖鎮中心衛生院遷建、澗溪鎮中心衛生院擴建主體完工;建成統一指揮排程的市120急救中心;張八嶺鎮被評為安徽省首批健康小鎮,三界鎮創成省衛生鄉鎮,自來橋鎮尖山村等8個村(社群)創成省衛生村(社群),市民政局等8個單位創成省衛生先進單位,明西街道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獲批為“省級醫養結合社群示範中心”,滁州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農村應急廣播“村村通”在滁州市率先建成開播,並與國家、省平臺對接聯網;嘉山縣抗日民主政府紀念館、市博物館獲批滁州市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文化扶貧微電影《三界外》在明光拍攝完成,榮獲第七屆亞洲微電影節最佳作品。城鎮新增就業7371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2%,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5755人,“明光市依託‘維權保’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頑疾”被作為安徽改革典型上報中央改革辦。社保、低保、養老、救助等基本保障進一步提標擴面,全年發放救濟救助資金1.44億元,直接惠及群眾54.5萬人次。紮實推進殯葬改革,建成鎮村公益性公墓56處。退役軍人服務保障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全省退役軍人基層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

強治理,社會更和諧。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破獲涉黑涉惡九類犯罪案件128起,“查扣凍”涉案資產4300萬元,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7件10人,全市社會治安形勢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制定防範化解重大風險“1+8+N”方案體系,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切實抓好金融領域風險防範,深入開展重點群體和重點領域社會矛盾專項治理,越級信訪事項大幅減少,市信訪局在全省信訪系統崗位練兵決賽中獲優秀組織獎;著力構建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蘇巷鎮戴巷村榮獲“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不斷鞏固和加強安全生產、防震減災、應急救援等工作,“安全生產月”和“安全生產江淮行”活動獲省通報表揚;積極應對嚴峻旱情,有效防控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情,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同時,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不斷完善;氣象、電力、通訊、海事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服務發展的作用進一步發揮;雙擁、國防動員、預備役、人防、統計、物價、檔案史志、保密、外事僑務、老齡、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文聯、紅十字會、工商聯、供銷社、關心下一代等工作均得到長足發展。

(六)著力鍛造優良作風,行政效能顯著提升

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和作風建設提升年行動,突出“三個以案”[6]“嚴強轉”[7],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傳播社會正能量,持續推進黨風守正、政風清正、民風純正,政務公開、政務資訊、政府網站暨政務微博微信工作獲全省先進。認真落實縣級機構改革要求,順利完成政府工作部門、直屬事業單位職能調整銜接,動態調整政府權責清單。嚴格落實上級巡視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認真執行人大決議、審議意見,充分採納政協建議,辦理市人大議案和代表建議132件、政協委員提案166件,辦復率和綜合滿意率均為100%。切實抓好國有資產監管,全面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土地房產清理,三公經費進一步壓減,財政資金績效進一步提高。高效開展審計監督,完成政府投資結算審計124項、重大專案跟蹤審計18項,審減節約資金1.34億元。在滁州市首推“跨省遠端異地開評標”,有效提高評標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完成公共資源交易3474項,增值和節約資金6.9億元。深入推進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環境,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行政決定法制稽核制度,全年立案行政處罰案件28936件,結案率93.1%;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市。

各位代表!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各項任務艱鉅繁重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這是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援的結果,是全市上下搶抓機遇、善作善為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所有關心、支援、參與明光建設發展的各位老領導、老同志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縣域經濟總量不大,主導產業發展不充分、工業支撐力不強、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夠的局面仍未根本改觀;商貿經濟內力不足、傳統農業大而不強的問題較為明顯;面對人民群眾更高質量的基本公共服務需求和民生改善需要,財政剛性支出的壓力進一步加大;生態環境治理任務依然艱鉅;對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解決不夠徹底,制約發展的因素、影響穩定的隱患仍然較多;政府系統少數幹部幹勁不足、作風不實,一定程度影響了工作的整體推進。對此,我們將切實強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謀劃“十四五”發展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工作,意義特別重大。

今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各項決策部署,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聚焦升級版“4321”“158”年度目標,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著力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新明光。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8.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財政收入增長10%以上,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3%和10.5%,完成年度節能減排任務。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堅持“跳起來摘桃子”,能快則快、能超則超,奮力爭先進位,力爭經濟總量在全省前進兩位。

重點抓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全方位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緊扣“一體化”“高質量”,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力做好“創新共建、協調共進、綠色共保、開放共贏、民生共享”文章,深度激發明光發展的優勢潛力與動力活力。

一是以“統籌協調”為遵循,堅持目標導向,引領高質量發展。精準把握明光市在國家、省、滁州市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角色定位、主要任務,抓住關鍵點,找準切入點,全面梳理重點工作,逐項制定實施方案,用足用好重大機遇。認真研究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及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區域發展戰略,精心編制我市“十四五”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系統完善各類專項規劃、區域規劃,明確目標體系、實現路徑、推進舉措,努力把明光打造成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二是以“實體經濟”為主力,完善政策體系,促進產業升級。堅持擴大開放、優勢互補、協作協同、聯動互動,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專案投資、產業扶持、創新創業等政策措施,著力引進優質專案、擴大有效投資、培育主導產業,加快構建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深化特色優勢資源開發,強力推進“綠色水性塗料產業園”“凹凸棒新材料產業園”“高階電子資訊產業園”等重大新興產業基地、新興產業工程、新興產業專項建設,傾力打造一批國省級特色產業園區;依託浩淼安防、譽億智慧等企業資源,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支援國有企業健康快速發展,推動明光躍龍集團進一步健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積極對接資本市場,提升信用評級,努力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國有資源管理開發、政府投資專案保障、促進重點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好作用,力爭實現市場化運營收入5億元。

三是以“十大重點工程”[8]為牽引,推進專案建設,強化基礎支撐。全速推進明光火車站改擴建、衡光新材料等80個續建專案建設,力促合新高鐵(明光段)、明巢高速(明光段)、“一校兩中心”、嘉寶莉新材料、保立佳新材料等159個計劃新開工專案落地建設,力爭每季度新開工專案不少於35個、竣工投產專案不少於25個,年內竣工投產專案114個。加快推進明徐高速司巷互通、明光通用機場等167個儲備專案前期工作,持續開展新專案謀劃,保持動態儲備億元以上重點專案200個以上,爭取蚌明滁城際鐵路、明光至盱眙高速公路、明光新港等一批重大專案列入省、滁州市近期建設計劃,爭取各類專案資金8億元以上。

(二)聚焦聚力奪取工業強市新突破

立足明光發展實際,堅持“專案為王”,努力在招商引資、企業培育、產業集聚和營商環境優化上實現更大突破,確保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億元專案分別不少於40個、30個、20個,到位資金不低於100億元,淨增規上企業15家以上,依法處置“殭屍企業”8家以上,奮力實現升級版“4321”“158”年度目標。

堅定不移推進招商引資強勢攻堅。強化領導高位推動,優化專業招商隊伍,鼓勵行業協會、商會參與招商,力促專案快速轉化。立足現有產業基礎,瞄準成長型和成熟型產業,進一步優化調整產業招商佈局,創新拓展招商新模式,聚焦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點招商區域,突出“招大引強聚特”,深入開展產業鏈、資本鏈、創新鏈、人才鏈“四鏈”招商。圍繞投資強度、稅收額度、科技高度、鏈條長度、環保程度、能耗限度“六度”標準,嚴把專案准入關,從源頭上提升招商質量。全年引進億元以上工業專案 40個以上,力爭20億元專案不少於2個。緊盯央企國企、世界 500 強、民企 100 強、行業 50 強,精準推介、定向攻關,爭取有20億元以上專案開工建設,力爭在引進50億元、100億元大專案上實現突破。

堅定不移推進各類企業升規升級。深入分析各層次工業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發展態勢,分類開展指導幫扶,梯次推進企業發展壯大,全年規上工業企業總數發展到130家以上。大力實施穩企強企增企行動,培育一批製造業“單打冠軍”和行業龍頭企業,全年新增省市級“專精特新”企業4家以上,爭取龍利得智慧科技成功上市,支援浩淼安防等企業啟動上市工作;繼續實施“千億技改”和“千企升級”計劃,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分別增長25%、30%以上;大力推動科技創新,新增與國家級一流院所科研合作2個,新建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各1個,新招引高層次人才團隊2個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數達到43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13%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20%以上。穩妥推進一批停產、半停產企業“騰籠換鳥”和“嫁接重組”,著力盤活閒置低效資產資源。

堅定不移推進園區平臺提質擴容。圍繞“產業基礎高階化,產業鏈現代化”,推進“一區兩園多點”協同發展、聯動發展、互補發展,全力做大做強滁州西部大工業基地明光板塊。經開區,加快推行“小委大公司”執行機制,一手抓規模擴張、提質增效,一手抓創新引領、轉型升級,圍繞“聚百戶企業、創百億園區”,突出首位產業、主導產業,積極引入一批建鏈、補鏈、強鏈專案,推動產業、企業、資金、人才等向園區集聚,確保全年新簽約、新開工、新投產億元專案分別不少於30個、20個、15個,淨增規上企業10家以上,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8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3億元。綠色水性塗料產業園,實施新一輪擴規擴容,消防站、城東汙水處理廠尾水淨化專案建成投用,開工建設鄰里中心和藍白領公寓、城東水廠、110千伏變電站;加快推進招商專案轉化,確保新開工億元專案10個以上、新投產億元專案4個以上、新增規上企業4家以上,力爭水性塗料產值突破50億元,爭取創成省級特色產業叢集(基地)。凹凸棒新材料產業園,完成起步區道路、標準化廠房等專案建設,加快建立健全園區管理和服務企業機制,著力在礦權整合、新產品研發、高階專案招引、特色品牌打造等方面下功夫,爭取入駐億元以上專案5個以上,努力爭創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鄉鎮返鄉創業園,聚力打造蘇巷水性塗料配套產業園、石壩電動車及配套產業園、張八嶺高分子產業園、潘村服裝電子產業園、澗溪凹凸棒配套產業園、三界炭科技健康產業園,力爭每個返鄉創業園有3個以上億元專案入駐、2家以上企業升規;支援其它有條件的鄉鎮街道積極發展加工製造業,加快形成“一鎮一業”,做強鎮域經濟。培育一批各具特色的“省級產業叢集專業鎮”。

堅定不移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全面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大力開展“營商環境提升年”行動,全力打造長三角地區最佳營商環境。著力優化政務服務。深入推進“兩集中兩到位”,落實聯辦事項並聯審批,實現更多事項“一門辦理”“最多跑一次”“全程網辦”,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便捷、更順暢。進一步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氛圍。加強招投標管理,嚴格招標代理機構監管,嚴厲打擊圍標串標等違法行為,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加快數字明光建設,完善政府資料資源庫和共享目錄,打破“資訊壁壘”,破除“資訊孤島”,讓資料資源更好地服務發展、促進工作、惠及人民。著力優化公用企事業服務。供水、供電、供氣、供熱、排水與汙水處理、通訊、郵政等公用企事業單位,要公開服務標準、資費標準、服務流程、辦理時限等資訊,簡化手續、降低成本,向市場主體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穩定和價格合理的服務。著力優化企業幫扶服務。認真落實“土地要素跟著專案走、能耗指標圍著專案走、嚴守生態紅線優化路徑走”舉措,全力提升大專案承接能力。深入推進“四送一服”雙千工程,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用地、用錢、用工、用政策等方面問題;深化細化“企業家服務綠卡”等親商安商措施,進一步打造“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三)持續打造精緻秀美宜居明城

圍繞完善功能、提升品質、增強活力,統籌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打造充滿生機的魅力明城,積極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統籌城市建設發展。因地制宜改造老城區,完成明光火車站改擴建、人防綜合物資儲備庫、明光農貿市場等重點專案建設;推進火車站東側等片區改造,加快濱河東區、車站東苑、趙府家園二期、桂花苑二期、紫陽小區三期等安置房建設,逐步實現老區換新貌、棚戶變新居。優化充實提升東城區,加快建設嘉山大道高速上跨橋工程,促進新老城區緊密融合、緊湊發展;實現城南國小、城南農貿市場建成使用,繼續推進一批商住專案建設,提升現有專業市場、物流園區商業業態,著力釋放內部消費潛力,增強對外吸引能力,打造高品質的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組團推進建設北城區,加快實施“一校兩中心”、東風湖溼地公園、疾控婦計中心等專案,協同推進商住開發、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建設,精心打造精緻秀美、配套齊全、生態宜居的濱湖新城。高品質謀劃高鐵站區,系統開展站區專案謀劃和規劃設計,一體推進高鐵線路、高鐵站場、交通樞紐、商務配套和連線線建設。

提升城市建立水平。繼續實施並完成一批老舊小區、背街小巷改造,增建一批停車場、充電樁,改造提升一批公共廁所,著力改善人居環境,方便市民生活。新建岐陽大道南公園、紫陽山路社群公園,對現有公園遊園、道路節點、零星地塊進行園林綠化提升,致力打造生態明光、靚麗明城。充分發揮“數字城管”作用,細化網格化管理,進一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下大氣力持續加強交通秩序、經營秩序、違法建設、五亂現象[9]整治,規範市民文明行為,提升市民文明程度。大力推進城市清掃保潔工作標準化,城市建成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85%以上。積極推進城市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分類投放、分類收運、分類處理,提升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水平。嚴格執行城區限制養犬、限放煙花爆竹等規定,讓城市生活更清淨、更安寧。

增強城市經濟活力。多層次、廣覆蓋、全領域發展批零住餐、交通運輸、郵政快遞、電信業務、電子商務等各類服務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9.5%以上。鼓勵支援商貿單位“個轉企”“限下做大”“限上做強”,引導集聚個體戶聯營組建商貿企業,全年新增限上商貿企業20家以上,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6%以上。圍繞共建“一帶一路”,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深入開展境內境外跨區域合作,積極擴大外資外貿,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實現利用外資增長7%以上,新增外貿實績企業7家以上,外貿進出口增長8%以上。支援建築業企業資質升級,培育發展一批新的建築業企業,招引一批實力雄厚的建築業企業總部落戶明光,努力做大做強明光建築產業。加強房地產業市場監管,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四)精心描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以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為抓手,著眼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大力實施現代農業提升工程。圍繞農村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全力構建鄉村產業體系。加強農田水利建設,夯實農業發展基礎。完成古沛、明南等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管店孫崗等15座小水庫除險加固,實施女山湖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石壩水庫等4座中型水庫清淤增蓄、8萬畝中小灌排區治理。紮實開展農田水利“最後一公里”建設,全面實施小型水庫和塘壩溝渠清淤工程。擴大特色產業規模,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大力發展明光省級農業科技園區、橋頭金橋灣現代農業產業園、潘村和女山湖水產產業園等一批特色農業園區,稻蝦、艾草、綠豆、甜葉菊、蔬菜瓜果、綠化苗木等特色農業種植髮展到30萬畝;抓好糧食生產,穩定生豬生產和穩價保供應,大力發展水產生態養殖,保持糧食、畜禽、水產品量質齊升。加快新型主體培育,打造農村產業主力軍。著力培育一批高品質、有特色、上規模的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村電商,引領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供給質量提檔升級。當年新增家庭農場100家以上,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6%,農產品電商銷售額達到5.6億元。圍繞“XO”旅遊線和江淮分水嶺風景道明光段,吸引社會資本推進旅遊節點和景區景點建設運營,力爭創成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1個以上、4星級農家樂3個以上,全年吸納遊客達到180萬人次。

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加快推進供水、公交、醫療、保潔“四個城鄉一體化”和管道天然氣“鎮鎮通”,繼續實施農村公路擴面延伸工程,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本完成所有“中心村”美麗鄉村建設;大力推廣“陸郢模式”“腰莊經驗”“尹集做法”,廣泛發動群眾,深入開展自然村莊環境整治。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與建設用地資源利用相結合,確保完成土地“增減掛”3800畝,完成工礦廢棄地復墾800畝。實施222條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50戶,新建改造農村無害化廁所6000戶,農村衛生廁所覆蓋率達到80%以上。

大力實施鄉風文明提升工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為載體,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注重典型示範,評選推出一批新時代農村先進模範人物,廣泛開展文明鎮村、文明家庭等評選表彰活動,深入宣傳道德模範、身邊好人的典型事蹟,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積極培育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和良好家風,建設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做好古井、古橋、古樹、古村落等保護和“端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深挖歷史古韻,弘揚人文之美,留住鄉情鄉愁。

(五)堅決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好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突出227戶619名未脫貧人口,聚焦“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一過線”,“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準幫扶,做到扶貧路上不停一步、小康路上不落一人。進一步壓實責任、強化措施,精心實施脫貧攻堅“十大工程”,切實抓好扶貧專案建設發展和效益提升,認真落實各項扶貧政策,持續增強貧困村、貧困戶內生動力和發展能力。大力推進行蓄洪區適應性產業發展,全面完成行蓄洪區居民搬遷、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任務,努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淮河生態經濟帶。認真研究謀劃2020年後的扶貧工作,織密防範返貧保障網。

堅決打好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紮實開展“三大一強”[10]攻堅行動,嚴格落實河(湖)長制、林長制,切實強化環境監管執法和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全面做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工作。緊盯“五控”[11]重點,強化大氣汙染治理,確保完成上級下達的PM2.5等年度目標任務。實施南沙河、池河流域綜合治理,開展城鎮生活汙水處理提質增效行動,確保水功能區、河流斷面水質監測達標。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確保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 80%,化肥農藥“零增長”。加強固體廢棄物汙染防治和汙染地塊風險管理,開展土壤治理與修復試點。實施林業增綠增效行動,完成新造林1.8萬畝,新增省級森林城鎮1個、森林村莊10個;保持礦山、河湖治理高壓態勢,堅決守護綠水青山和自然資源,築牢生態屏障。

堅決打好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著力強化政府債務管控。切實加強金融監管,擴大有效信貸投放,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持續開展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套路貸”、非法集資等,有效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突出源頭治理,強化執法監管,嚴控各類安全事故發生;做好惡劣天氣預測預警、應對應急,有效防範重特大自然災害;繼續加強防洪水利設施建設,做足防洪應急準備,確保安全度汛。持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和“守護平安”系列行動,積極推行“綜治戶長制”,打通社會治理和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抓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和信訪維穩工作,防護網路與資訊保安,防範通訊網路詐騙,保持社會安定和諧。

(六)努力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認真實施“33項民生工程”,精心辦好年度“十件為民實事”[12],著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成3所小區配套幼兒園建設、司巷國小改擴建和泊崗中國小等13個智慧學校建設,城南國小建成開課,實施逸夫國小改擴建和特教學校遷建,全面解決“大班額”問題,落實校園安防“三個百分之百”[13];優化中職學校專業設定;著力打造名校、名師、名校長“三名工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促進各類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全面深化綜合醫改,深入推進緊密型醫共體、“網際網路+醫療”建設,完善分級診療制度;紮實開展全國安寧療護試點、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市人民醫院力爭創成三級綜合醫院;完成女山湖鎮中心衛生院遷建,澗溪鎮、潘村鎮中心衛生院擴建和14個鄉鎮街道殘疾人之家、130個村(社群)殘疾人工作站建設;統籌做好全民參保工作,完善醫保“三員”[14]網格化建設,加大醫保基金監管力度,穩步提升大病慢性病醫療保障水平;加強食品藥品監管,確保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統籌做好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城鎮新增就業7000人以上,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高度重視“一老一小”問題,健全社會救助、最低生活保障以及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制度,推動城鄉居家養老三級中心全覆蓋,打造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牽手關愛成長”工作品牌。

完成18個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個社會足球場建設,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積極承辦省、滁州市重大賽事,精心備戰省“十五運”。深入開展科普工作,不斷提升全民科學素質。

紮實推進市直經營類事業單位改革。堅持依法統計,認真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支援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僑聯等群團工作。進一步加強雙擁、外事、人防、地震、氣象、紅十字會等工作。

三、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各位代表!新形勢新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們要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勇於自我革命,加快轉職能、提效能,增強公信力、執行力,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學習領會、貫徹落實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精神,不斷叩問初心、守護初心,不斷堅守使命、擔當使命,不斷錘鍊初心、體悟使命,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緊緊圍繞現代化美好新明光建設目標,面對發展壓力,堅定決心、保持韌勁,心無旁騖抓推進;面對發展難題,解放思想、銳意進取,破難奮進開新局;面對發展重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全力以赴抓落實,努力把一張藍圖幹成一番新景。

恪盡職守,依法履職。深入貫徹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嚴格遵守憲法法律,把政府活動全面納入法治軌道。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和輿論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意見建議,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建議,使各項政策符合基本市情和客觀實際,更接地氣、更合民意。全面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問責制,對一切違法違規的行為都要堅決查處,對一切執法不公正不文明的現象都要堅決整治,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的人員堅決追責。

優化作風,提升效能。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糾治“四風”,堅決反對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聚焦“減量、瘦身、求實、提質”,減少開會和發文數量,壓減和規範督查檢查考核事項,實施“網際網路+督查”,最大程度把精力用在謀舉措破難題上,用在抓一線促落實中。加強廉潔政府建設,強化審計監督,政府工作人員要自覺接受法律監督、監察監督和人民監督,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管理,全面落實預算單位財政資金使用績效考核評價制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強化過緊日子思想,有效控制財政支出規模,一般性支出再壓減5%以上。

強化擔當,務求實效。為政以公,行勝於言。全市政府系統要堅決扛好推動經濟發展、管理社會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的重大職責,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率。堅持工作專案化、專案責任化、責任具體化,把各項任務逐項梳理形成清單,明確標準、明確時限,逐月逐季查進度、督落實,一件一件紮紮實實抓到位,確保幹在實處、取得實效、達到預期。政府系統全體工作人員都要樹立強烈的事業心和進取心,真抓實幹、埋頭苦幹,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以推動改革發展的成果說話,以幹事創業的實績交卷,努力踐行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各位代表!奮鬥創造精彩,實幹鑄就輝煌。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滁州市委市政府和明光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十三五”圓滿收官,加快建設現代化美好新明光而努力奮鬥!

註釋:

1.“五個堅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深化市場化改革、擴大高水平開放。

2.“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3.“八字方針”:即中央提出的“鞏固、增強、提升、暢通”,鞏固“三去一降一補”成果,增強微觀主體活力,提升產業鏈水平,暢通國民經濟迴圈。

4.“四送一服”:送新發展理念、送支援政策、送創新專案、送生產要素,服務實體經濟。

5.“一校兩中心”:滁州市機械工業學校遷建、明光市體育中心、明光市青少年活動中心。

6.“三個以案”:以案示警、以案為戒、以案促改。

7.“嚴強轉”:嚴規矩、強監督、轉作風。

8.“十大重點工程”:滁州市機械工業學校遷建、明光市體育中心、明光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嘉山大道高速上跨橋、合新高鐵(明光段)、明巢高速(明光段)、新建城東水廠、水性塗料產業園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火車站改擴建及車站東苑安置房、南沙河流域綜合治理(一期)。

9.五亂現象:亂停亂放、亂搭亂建、亂掛亂晒、亂貼亂畫、亂撒亂拋。

10.“三大一強”:生態環境“大保護大治理大修復、強化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落實”。

11.“五控”:控煤、控氣、控塵、控車、控燒。

12.“十件為民實事”:韓山等社群11條城區背街小巷改造提升、老城區居民樓消防設施提升改造、黃郢等社群38個公廁改造提升、韓山路等3個老城區停車場、老城區道路汙水管網改造、花園小區等13個老舊小區改造、二中路等4處老城區供水管網改造、龍廟山等6個足球場地建設、洪武花園等12個居民小區弱電整治、綠園小區等12個臺區強電整治。

13.校園安防“三個百分之百”:中國小封閉化管理達到100%,一鍵式緊急報警、視訊監控系統與屬地公安機關聯網率達到100%,城市中國小專職保安員配備率達到100%。

14.醫保“三員”:醫保社會監督員,鄉鎮、街道醫保管理員,村、社群醫保資訊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