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貴州省)2020年湄潭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貴州省)2020年湄潭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20年1月11日在湄潭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縣人民政府縣長李勰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2019年政府工作回顧

過去一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複雜嚴峻形勢。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援和幫助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發展和生態底線,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突出打好三大攻堅戰〔1〕,奮力推進“三新一全”〔2〕戰略,全面小康步伐紮實穩健。

一年來,湄潭經濟平穩增長!

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22.35億元,增長10.3%;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26:26.2:47.8;規模工業增加值25.2億元,增長13%;財政總收入、一般預算收入10.72億元、4.72億元,增長0.7%、-1.54%;一般預算支出30.99億元,降低4.1%;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04.36億元,增長3.7%;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78億元,增長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4931元、14906元,增長9%、10%;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168億元、185億元。全面小康實現程度97%以上。

一年來,湄潭美譽度大幅提升!

成功承辦全國扶貧經驗交流示範基地觀摩會、全國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專題新聞釋出會;省第11屆茶博會、2019“穿越茶海”馬拉松賽、2019“多彩貴州”自行車聯賽等活動賽事。中國人民大學首屆校友論壇在湄潭成功舉辦,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工作站落戶湄潭。連續5年保持全國茶葉百強縣第二名,榮獲“2019中國茶旅融合十強示範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湄潭翠芽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鄉村振興茶產業補短板專案獲國家開發銀行支援,單筆支援縣域額度創貴州新高。湄潭“鄉村振興探索與實踐”走進農業農村部“四季大講堂”;湄潭作為農村改革創新領頭人代表登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慶典“希望田野”彩車。

一年來,我們集中精力抓了以下工作:

一、千方百計打好三大攻堅戰,經濟社會形勢穩中向好

千方百計防範化解債務風險。嚴守債務風險底線,以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為主線,認真落實政府債務管理“七嚴禁”〔3〕。充分挖掘收入潛力,堅持“依法徵稅、應收盡收”,不斷壯大可償債財力;從緊控制一般性財政、“三公”經費支出。充分利用鄉村振興戰略、桃花江健康旅遊示範基地、兩權抵押、農村綜合改革等政策機遇,創新開展融資工作,與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合作成效明顯。通過國有資產證券化、政府投資資產化、新增投資專案化,總計融資18.69億元;採取積極向上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國有資產處置、協商銀行展期、新舊專案置換、盤活存量資產等措施化解債務19億元。千方百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打好產業扶貧硬仗。緊扣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4〕,踐行“五步工作法”〔5〕,聚焦29個500畝以上壩區,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堅持發展生態家禽養殖、中藥材、蔬菜等“短、平、快”產業,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打好基礎設施建設硬仗。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促進城鄉互聯互通。實施交通建設專案32個,完成投資1.1億元;探索近郊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改革,實現縣城周邊10公里範圍內農村公交線路全覆蓋,20公里範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執行率達60%。持續推進3個在建骨幹水源工程收尾工作,實施鎮級集中式人飲工程7個,完成投資4000萬元,實現安全飲水全覆蓋。打好易地扶貧搬遷硬仗。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間3779戶15143人易地扶貧搬遷入住,不斷完善後續扶持“五大體系”〔6〕;全面完成2017年已搬遷群眾的舊房拆除和復墾複綠。東西部扶貧協作成效顯現,援建專案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睦鄰中心建設成效突出。打好“三保障”硬仗。持續抓好“控輟保學”〔7〕工作,全面落實教育扶貧資助政策,資助學生28105人4058.5萬元。貧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和“先診療後付費”全面落實,家庭醫生簽約、基本醫療保障資助全覆蓋,貧困人口參合率達100%。全面完成農村住房保障查缺補漏,順利通過全市農村危房改造及住房保障四個100%整縣驗收。專項治理落地見效。壓緊壓實“五個專項治理”〔8〕及各類整改問題責任,拉網式排查發現問題290個,全部整改完成。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圍繞“兩不愁,三保障”〔9〕總體目標,全面補齊短板,實現2565戶6369人未脫貧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為零。千方百計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全面推行河長制,堅決打好“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鄉村環境整治”“生態環境修復”等關鍵戰役,依法嚴格執法,鐵腕治汙,堅守生態底線。編制完成《湄潭縣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湄潭縣建立國家生態文明示範縣規劃》《聲功能區規劃》,劃定生態紅線。辦理完成中央省委生態環保督察“回頭看”交辦信訪投訴案件。清理縣域高速公路兩旁已徵收土地1000餘畝並完成生態修復。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和地表水水質達標率100%,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率100%,空氣質量優良率96.6%,森林覆蓋率達65.47%。

二、加力提速推進新型工業化,實體經濟穩步提升

“一區四園”〔10〕平穩發展。堅持“一區四園”工業主戰場不動搖,園區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承載能力不斷提高,發展態勢趨向良好。新增規模工業企業3家,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85億元。江葛水泥公司年產160萬噸,產值4.2億元;湄窖酒業公司產值1.06億元,同比增長122.3%。“雙千”工程〔11〕成效明顯。實施“千企引進”工程,建立招商專案鏈長負責制,引進落地中藥飲片生產加工、精製茶葉生產、南方合眾玻璃建設、川渝康養服務中心等專案64個,投資82.32億元。實施“千企改造”專案15個,投資3.7億元;服務指導企業申報專案27個,爭取資金2520萬元;野穀草黔北優質辣椒加工、宮廷香米業水碾子米加工、貴州統之源年產1500噸清潔生產線等技改專案全面完成。企業瓶頸制約有效突破。企業減負成效顯著,減免稅費2.71億元;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12.4億元,償還賬款8.2億元。企業“三邊工程”遺留問題逐步化解,辦理企業不動產登記手續34家、完成登記手續9家;紮實開展服務重點企業、重點專案“雙服務”專項行動,建立工業企業問題臺賬87家,解決企業問題60餘件;協調幫助企業貸款3.58億元。

三、雙向發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

特色小城鎮建設功能提升。充分挖掘城鎮傳統、城鎮元素、城鎮符號等核心要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特色小城鎮魅力彰顯。實施13個小城鎮“8+N”〔12〕專案429個,完成投資3.98億元;實施18個小集鎮“6+N”〔13〕專案280個,完成投資5500萬元;實施1820戶棚改工程,完成投資3億元。城鄉規劃建設成效明顯。全面啟動全縣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一圖一表一說明”〔14〕推進村莊規劃管理改革經驗獲省政府肯定,並在農業農村部大講堂交流。“一場兩館”〔15〕基本建成,縣城防洪工程全面完工。堅持小城鎮“8+N”、小集鎮“6+N”專項規劃,推進西河鎮、興隆鎮市級重點特色小城鎮建立。序時推進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及成果上報。新建商品房73.76萬平方米,成交66.76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6.72億元;成交二手房1714套14.0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4.52億元;城鄉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18億元,城鎮化率達53.64%。城市經營管理取得實效。文明中國茶城建立成果鞏固提升,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市政設施、市場規範、佔道經營、戶外廣告、綠化亮化、渣土運輸、車輛停放等問題整治明顯,二手車經營亂象全面根治,建材市場、汽車市場整治初顯成效,小區物業管理日益規範,城市綜合執法力度加大,違法違章建築常態化巡查、長效化處理機制更加完善。

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美麗鄉村日益顯現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鞏固。大力推進6個鎮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千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湄江水庫水源保護區規範化建設等專案,完成投資1600萬元;加快推進城鄉生活垃圾收運系統和12個集鎮汙水處理廠建設,完成投資4500萬元。新(改)建黔北民居1000戶,修建鄉村公廁50個,完成投資2000萬元。全國第二批農村綜合改革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成效明顯。農村供水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全面落實農村飲水安全“三個責任”〔16〕、健全“三項制度”〔17〕,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湄潭縣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通過省級驗收,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源水質合格率達100%;城鄉供水鞏固提升工程全面鋪開,永興、高臺、西河等9個集鎮集中供水專案有序推進。農業企業發展不斷壯大。新培育縣級以上龍頭企業9家,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企業達99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產值達67.2億元,銷售收入62億元。農村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湄潭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獲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湄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獲2019全國優秀等次;“湄潭紅肉蜜柚”獲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登記。緊扣六大特色產業〔18〕,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農業增加值33億元。建成歐標茶園5.6萬畝、雨林聯盟認證茶園1.2萬畝,茶葉產量7.25萬噸、綜合產值139.45億元。完成低效玉米調減替代作物6.08萬畝,烤煙收購10.6萬擔,種植優質稻20.5萬畝、蔬菜8.85萬畝、辣椒16.57萬畝、精品水果6萬畝、中藥材4.5萬畝。

五、全域旅遊要素不斷完善,三產動力不斷增強

旅遊基礎配套更加完善。智慧旅遊穩步推進,完成A級以上景區監控設施、通訊訊號全覆蓋;全域全景圖、旅遊諮詢服務點、全域旅遊標識標牌更加規範;高速公路服務區旅遊+交通融合發展有序推進,建成旅遊廁所9座,完成旅遊廁所整改升級80餘座;新增旅遊住宿37家、房間301個、床位747個,可接待床位數突破1萬個;新增國內旅行社2家、服務網點4家。康養基地建設有序推進。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機制,完成基地核心區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成功引入遵義市交旅投集團開發建設運營。旅遊品牌打造更好更優。全域旅遊建立通過省市評審,七彩部落、象山茶博景區成功建立3A景區,浥園建成投用。興隆鎮龍鳳村被評為第一批全省鄉村旅遊示範村,花時間·曲水獲全省精品級(五星級)鄉村旅遊客棧稱號;天馬洞、石家寨、天粟府、湄潭東十二里申報精品旅遊客棧、乙級旅遊村寨、五星級農家樂等工作有序開展;茶海生態園、天下第一壺茶文化示範區、八角山鄉村旅遊等景區建設穩步推進,完成投資1.18億元。接待遊客543.9萬人(次)、同比增長26.3%,實現旅遊收入48.1億元、同比增長41.2%。

六、社會事業穩步推進,歷史遺留問題有效化解

教育事業逐步提升。投資2.34億元,新建茶城國小、湄江街道中心幼兒園、黃家壩第二幼兒園等專案56個,完工52個。引進免費師範生和碩士研究生16人、考試招聘教師111人、特崗招聘教師50人。國小適齡兒童、國中適齡少年、殘疾適齡少年入學率分別達99.67%、97.5%、99.7%,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0.49%。大學聯考一本上線573人,上線率14.38%,同比提高1.95個百分點;本科上線2230人,上線率55.95%,同比提高2.45個百分點。社會辦學、特殊教育有序推進;“鄭強基金”設立並取得實效。醫療保障體系更加完善。縣醫院與浙大第一附屬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建成醫聯體〔19〕;縣中醫院與上虞市中醫院、遵義市中醫院建成醫聯體。兩大醫共體〔20〕基本建成,基本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三重醫療保障”〔21〕全面覆蓋,“以藥養醫”現象基本消除,醫療機構大處方、亂用藥、亂檢查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處理醫療機構24家,暫停醫保服務藥店3家,挽回損失860萬元。黃家壩精神病院官堰院區建設完成、10個鎮(街道)衛生院(社群服務中心)改擴建完成並投用。全國健康促進縣試點通過國家技術評估,成為遵義市唯一一個第三批國家健康促進縣。文體事業健康發展。貴州茶生態博物館榮獲第四批貴州省科普教育基地稱號;湄潭儺戲面具雕刻技藝成功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杜富國先進事蹟《守望》在“全省道德模範故事匯巡演”活動演出。民生保障更加深化。分配入住公共租賃住房168套10080平方米,同步發放住房租賃補貼。發放農村和城市低保金17.26萬人次4485.43萬元,特困人員供養金1.1萬人次784.93萬元,臨時救助金546.6萬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8.07萬人,發放基本養老金2.78億元;城鎮新增就業87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800人。高齡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全面落實;孤兒醫療康復“明天計劃”有序推進,殯儀館收回國有國企經營,縣城區養生養老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完工。退役安置保障有力。發放優撫補助金2064.83萬元,企業軍轉幹部解困金65.68萬元;接收自主擇業士兵65人、軍轉幹部2人,安置退役士官35人;專設14個事業崗位,定向招錄退役大學生士兵。雙擁工作紮實有效,“軍民魚水情”更加濃厚。社會治安持續平穩。綜合運用“所隊合一”“交巡合一”警務機制改革成果,整合“智慧門禁”“人臉識別”“萬物互聯”等智慧管控平臺,持續開展“百日攻堅”大會戰、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禁毒專項整治,涉黑案件立案偵辦,退出2019年掃黑工作後進縣,全縣社會治安形勢良好。信訪遺留問題逐步化解。高效快處一般信訪問題,聯動妥處重點信訪問題,接訪377批次1502人次,初訪跟蹤督促化解299批次1056人次,化解率達97.7%。受理糾紛1223件,調解成功1152件,調解成功率達94.2%。安全形勢持續向好。全面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和“管行業必須管安全、管業務必須管安全、管生產經營必須管安全”責任制,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更加落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形勢持續向好。全年發生安全事故8起、同比下降55.56%,死亡8人、同比下降42.86%,實現事故起數、死亡人數“雙降”目標,未發生較大以上安全事故。

七、改革創新持續深化,發展動力和活力逐步增強

農村綜合改革持續引領。“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第三次寫入中央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吸納湄潭土地改革成果。土地制度“三項試點”〔22〕改革成效顯著,“三統三不”〔23〕試徵收等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吸收,興隆鎮龍鳳村率先完成“在非戶籍地有償取得存量農村宅基地”全省首例試點。探索形成“引導農民自願有償退出農村合法權益”“探索外來人員入鄉發展機制”“推動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鄉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經驗獲國家發改委推廣。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試點通過第三方評估,探索形成“進城不退承包地,退地不退成員權”經驗被農業農村部採用轉發。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成集體林權登記頒證6468宗14.4萬畝,率先在全省頒發《茶樹林流轉經營權證》57本。“三變”改革〔24〕試點村增至60個,魚泉街道在全省率先組建鎮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財政資金股權化試驗、農業設施登記抵押擔保融資試驗和供銷綜合改革有序推進,率先頒發全省首批農業設施登記證。湄潭農村改革陳列館成為全省深化改革案例現場教學基地。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落實政府重大決策法制審查制度,強化行政執法監督,積極參加行政應訴。“七五”普法有力推進,“民主法治示範村”建立成效明顯。行政複議應訴案件質量明顯提升,社群矯正工作規範執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日趨完善。持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商事制度、“雙隨機一公開”、綜合行政執法體制等改革;深入推進營商環境專項整治突破年行動,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實行一站式服務。紮實開展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動態清理,清理行政權力3661項,取消行政權力4項,承接上級下放權力7項;取消中介服務16項,取消無法律依據的證明124項。視窗部門“一窗通辦”有序推進,網上可辦率達80%以上。政府機構改革平穩有序。順利完成政府機構和事業單位改革,規範設定政府部門26個、事業單位77家,政府機構設定更加科學、職能更加優化、權責更加協同。

一年來,國防人防建設、消防救援穩步推進,外事僑務、檔案、編制、住房公積金管理、民族宗教、防災減災、婦女兒童、殘疾人、老齡、工會、共青團、紅十字會、舊城改造等工作全面進步。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新老矛盾交織疊加,各方面制約因素增多。經濟增速在外部衝擊和內部疲軟的雙重作用下明顯下滑,增長動力在投資下滑和投資需求嚴重不足的雙重作用下明顯減弱,資金保障在收入減少和支出加大的雙重作用下明顯趨緊。成績來之不易,這主要得益於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得益於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援,得益於全縣幹部群眾的團結奮鬥,得益於社會各界的傾力相助。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各族人民、知識分子、廣大幹部職工,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向駐湄部隊官兵、消防救援官兵、公安幹警,向歷屆老領導老同志及所有關心支援湄潭發展和改革發展的各界人士,向在我縣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創業者和建設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湄潭面臨的發展任務仍然艱鉅繁重,問題和挑戰不容忽視。主要是:受經濟下行、減稅降費等影響,財政收入增長乏力、債務風險防控艱鉅;工業經濟不強,傳統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新興產業發展活力不足,實體經濟發展困難;農村產業發展轉型較慢,壩區經濟發展經驗不足,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不夠,鄉村振興任重道遠;營商環境、服務質量不優;招商引資乏力,專案要素保障到位不及時;幹部工作激情不高,主動擔當作為有差距,重點民生專案推進緩慢等。所有這些問題,我們將研究切實管用的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2020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務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改革創新,立足資源稟賦,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堅守底線、夯實基礎、振興鄉村,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三新一全”戰略,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執行在合理區間和社會大局和諧穩定,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和完成“十四五”規劃編制。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財政總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增長4%;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9%;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2%,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10%;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增長9.5%、9.5%。全面完成小康社會各項指標任務。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徹底撕掉貧困落後標籤,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全力打造全國脫貧攻堅示範基地。打造全國脫貧攻堅示範基地,充分展示脫貧攻堅典型經驗和特色亮點,逐步融通中外,講好脫貧故事、分享減貧經驗,逐步形成融通國際國內的減貧基地,奮力書寫減貧工作的湄潭新篇章。全力鞏固提升“四場硬仗”脫貧成效。持續發展特色產業。推動產業發展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鞏固“一長兩短”〔25〕產業,完善貧困戶與企業利益聯結機制,加強產銷對接,鞏固提升茶產業,做大做強菸葉、優質稻、果蔬等特色產業,保障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持續完善基礎設施。實施補短板惠民生行動,著力完善基礎配套和公共服務設施,進一步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持續強化“三保障”措施。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加大貧困學生資助力度,杜絕因貧失學、輟學;實施健康扶貧政策,切實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力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完善社會保障救助體系,推進跑風漏雨住房問題整治,全面保障住房安全。持續強化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服務。進一步完善易地扶貧搬遷“五大體系”及後續扶持,加大遷入地和遷出地“雙掛幫”力度,推廣睦鄰中心經驗,引導搬遷群眾儘快融入城鎮生活。全力健全防貧返貧預警監測機制。按照“統一管理、動態調整”原則,建立健全監測預警機制,加大邊緣戶、脫貧監測戶監測管理力度,落實防貧措施,鞏固脫貧成效。全力建成全面小康。嚴格按照中央、省、市統一部署,啟動全面小康建立達標驗收申報工作,按時完成脫貧攻堅普查。全力做好全面小康指標跟蹤監測,強弱項、補短板,全面提升人民群眾知曉度和滿意率,順利通過全面小康達標驗收。依法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二、狠抓生態文明建設,堅守生態發展兩條底線

堅定生態文明發展理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百姓留住田園風光鳥語花香。嚴格執行《湄潭縣生態保護規劃》《湄潭縣生態縣建設規劃》。深化河長制,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強化水資源“三條紅線”管控,強化水土流失治理與監測。加快推進百面水自然保護區、湄江風景名勝區調規。全面完成營造林7000畝。堅決打好汙染防治硬仗。打好汙染防治“五場戰役”〔26〕,深入開展“治汙治水·潔淨家園”攻堅行動,堅決落實水土氣三個“十條”規定,推進“十大汙染源”、“十大汙染行業”等汙染治理。堅決落實畜禽漁業養殖汙染、化肥農藥“零增長”、農田殘膜汙染、土壤汙染等農村面源汙染治理;全面整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加快實施洗馬鎮湄江湖水庫飲用水源工程上游河道治理、金橋村水土保持、茅坪河整治等11個專案,完成投資6.2億元。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堅守生態保護紅線,深入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雷霆行動”“六個一律”〔27〕環保“利劍”執法專項行動、汙染源雙隨機抽查,嚴格執行環評和“三同時”制度,確保汙染物排放總量只減不增,嚴把企業專案准入關,嚴禁“兩高一資”〔28〕建設;加強森林資源保護,推進森林保護“六個嚴禁”〔29〕執法常態化。

三、全力以赴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營造安全穩定發展環境

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樹立理性政府債務理念,以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為主線,切實做好債務規模控制、統計分析、風險管控,堅決禁止違規新增隱性債務。堅持依法治稅,規範重點行業、重點稅源監控,確保應收盡收。全力加強財源建設,充分挖掘收入潛力,培育新的財源增長點。嚴控“三公”經費,努力做到增收節支,嚴格執行以收定支。積極爭取化債專項資金,落實政府性債務償還和化解責任;積極與金融機構深入合作,啟動湄潭鄉村振興茶產業一體化等一批重點專案。創新開展社會治理。探索推行“群眾會+”網格服務、村規民約、公共安全、流動法庭“1+4”等新時代城鄉社會治理新模式,破解社會治理不會治、不好治、治不好的突出難題,形成問題聯治、工作聯動、平安聯創的良好局面,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實現人民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全力維護安全穩定。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全面消除安全隱患,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基本建設,嚴格落實部門和屬地安全生產責任制,督促企業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和應急管理措施,全面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嚴格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30〕要求,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深化“所隊合一”“交巡合一”等改革成果運用,集中開展盜搶騙、黃賭毒和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確保湄潭全域安全穩定。

四、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工業化,啟用經濟增長內生動力

建強做優“一區四園”。做大總量靠工業,培育財源在工業。堅持新型工業化戰略不動搖,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整合資源、盤活存量,推動“一區四園”提質增效。持續化解工業企業歷史遺留問題,繼續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加強企業培訓,引導企業依法生產、誠信經營、提升資信,增強融資能力,推進企業持續健康發展。大力實施“千企引進”。強化招商隊伍建設,創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機制,發揮資源優勢,圍繞茶、優質稻、辣椒等主導產業,立足補鏈、強鏈、延鏈開展招商引資,著力培育一批競爭優勢突出、帶動性強的生態食品加工企業,支援江葛水泥、大林硫鐵礦上下游產品鏈條延伸配套企業落地,組建建材產業園。引進專案65個,投資80億元以上。深入開展“千企改造”。持續實施“兩化融合”〔31〕“工業大資料”戰略,打造一批“數字車間”“智慧工廠”,成功申報“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企業5家,打造“數字車間”10家以上。支援湄窖酒業公司重塑湄窖品牌,加快推進湄窖1500噸技改、復烤廠異地技改、綠茶精深加工生產線、黑茶精製生產線、遵茶集團茶葉集中加工基地、竹香米業擴建、城鄉冷鏈物流園基礎設施等專案;啟動實施湄窖國際生態白酒旅遊酒莊、眉茶精製生產線、茶化工化妝產品生產等專案。

五、千方百計加快新型城鎮化,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

著力加快融入遵義同城發展。產業發展需融合,配套服務重城鎮。搶抓“撤縣設區”機遇,建成遵餘高速(湄潭段)、湄石高速(湄潭段),加快融入遵義城區。著力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快推進中國茶城天橋、生活垃圾資源綜合利用協同處置、餐廚垃圾收運及資源化利用、縣城智慧停車場、一級客運站等專案,完成投資6億元以上。實施縣城至經開區、湄潭南互通與縣城連線幹道、城市道路路燈智慧升級、縣城老城區及黃家壩街道地下管網提升改造、湄江河治理三期、榮創燃氣汽車加氣站和燃氣管網工程等建設專案,完成投資12.5億元。著力提升城市宜居品質。全面完成2018年1820戶城鎮棚戶區改造和棲樹林、雙河溼地等安置還房、象山印象文商旅綜合體、濱江時代城二期等專案;全面推進書香美苑、水錦花都等專案,新建商品房74萬平方米,銷售金額28億元;加快推進巖上城市綜合體專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800戶;城鄉建設固定資產投資150億元以上,城鎮化率達58%。探索成立城市住宅小區黨組織,不斷完善小區物業管理體制機制和企業、物管、業主溝通對話機制,引進金牌物管,塑造標杆物業小區。著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全面落實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全面完成“一圖一表一說明”村莊規劃編制,實現空間規劃整體管控。全面啟動城鎮地籍調查,持續深化運用改革成果,助推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永興古鎮建設,持續挖掘特色小城鎮核心要素,建設美麗宜居小城鎮,提升小城鎮品質,爭取承辦全省小城鎮建設現場會。著力鞏固文明城市建立成果。深入推進網格化治理,精細化推進城市綜合管理,持續開展綜合行政執法,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堅決杜絕增量,著力化解存量。充分運用公安、司法等現代資訊指揮平臺,實現智慧城市管理;進一步完善天網設施,加大縣城區人行道佔道停車和經營監管;加快推進縣城區環衛作業、道路養護、路燈照明管理等購買服務及市政公共設施建設運營投融資改革,提升城市經營管理水平。

六、集中攻堅農村產業革命,建好美麗鄉村示範

全力推進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產業興,則鄉村旺。制定《鄉村振興實施方案》,深化與“鄉創雲”平臺合作,創辦鄉村振興培訓學院,推進文創鄉村建設,探索形成鄉村振興“1+N”若干政策體系。深化新時代“四在農家·美麗鄉村”示範建立,加快推進貴州省“十百千”鄉村振興示範工程專案,全力實施省級示範鎮、省級示範村建設。深入推進農村飲水安全、農村“廁所革命”〔32〕、農村汙水治理、農村垃圾處理、村容村貌提升等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全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鞏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立成果,力爭貴州遵義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建立獲國務院批准;穩步推進創新型縣建設;建成中國茶城散茶交易市場,積極培育農博城一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和鮮辣椒市場。緊扣產業“八要素”,圍繞六大特色產業,優化低效農業結構調整,加快推進500畝以上壩區建設,完成建立樣板壩區1個、達標壩區8個、一般壩區20個,退減低效玉米種植8.5萬畝。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加快“豬沼茶(蔬、稻、果)”種養一體化,推進生態迴圈農業。完成新增耕地3000畝,種植酒用高粱8萬畝,糧食種植保持在65萬畝,總產量20萬噸。農業增加值增長6%以上。全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33〕。加快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壯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發展第三產業,重點支援從事農業經紀、鄉村旅遊等農村服務業。啟動家庭農牧場、種養大戶認定,鼓勵家庭農牧場主、種養大戶在壩區適度規模流轉土地從事標準化農業生產,健全“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建立農戶利益聯接機制,帶動農民增收。力爭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5家、縣級龍頭企業9家。積極穩妥實施供銷社培育壯大工程。全力打造高階品牌農業。大力支援綠色食品認證。新增歐標茶園利益聯結機制3萬畝、雨林聯盟認證茶園1萬畝、綠色防控示範茶園4萬畝、“三統一”管理示範基地1.5萬畝。加大農產品市場展銷力度,提升“遵義紅”“湄潭翠芽”“貴州針”“黔金磚”“湄潭茅壩米”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全力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升級。完成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專案11個,加快推進小河水庫、高臺水庫,完成投資2.6億元;加快推進小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城鄉供水鞏固提升等專案,完成投資4.5億元;加快實施農村電網改造升級、中壓目標網架改造、復興110KV輸變電等電網工程,完成投資1.6億元;積極推行公路養護市場化,科學規劃縣鄉道,提高縣鄉道在農村公路的佔比達50%以上,建立“暢安舒美”交通環境;加快推進G243中合場至蔣平巖公路改擴建、縣鄉道品質提升工程,完成投資3億元。順利通過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驗收。

七、持續推進全域旅遊建設,增強三產發展後勁

推進健康旅遊示範建設。全力打造“康旅祕境地·詩畫桃花江”健康旅遊湄潭新名片,加快推進桃花江健康旅遊綜合服務體、桃花溪·生命谷、仙谷山中醫特色康養小鎮等專案;全面啟動桃花江流域治理、村莊整治改造、供水管網改造及精準體檢中心配套設施等專案,完成投資3億元。啟動大溪溝垂釣基地建設。推動鄉村旅遊蓬勃發展。加快A級景區建立,打造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加大桃花江、水湄花谷、翠芽27°等景區景點旅遊設施管理維護和開發運營;推進中國茶海景區提檔升級。探索鄉村旅遊帶動、資產收益扶貧和股權量化機制,促進鄉村旅遊持續健康發展。全力推進茶莊、農莊、民宿、酒店等建設,高標準改擴建提升精品茶莊20個以上,新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加快推進象山茶博景區、花時間民宿及時光餐廳、智慧旅遊停車場配套設施、石家寨遊客接待中心、八角山親子文化遊樂園等專案,完成投資3億元。接待遊客650萬人以上、增長25%以上,實現旅遊收入64億元以上、增長28%以上。加快“旅遊+”融合程序。全力承辦好貴州茶“一節一會”、遵義市第三屆運動會,爭取承辦全省鄉村旅遊現場會。加強與重慶、成都、湖南等周邊地區合作,積極推動旅遊與茶資源、生態環境、產業融合發展,夯實“多彩貴州·醉美遵義·茶海湄潭”旅遊品牌。

八、紮實做好民生事業,實現人民群眾最好期盼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兜底保障體系,提高救助水平。沒有強大的國防,就沒有安全的家園,著力支援人民武裝建設和壯大民兵預備力量,全面做好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就業安置、服務保障、保險接續等工作,不斷增強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物件的獲得感、幸福感、榮譽感。推廣“網際網路+社保”平臺運用,實現“資訊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嚴厲打擊欺詐冒領養老金行為,確保社保基金安全。落實創業就業政策。以貧困勞動力、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城鎮零就業家庭為重點,健全完善創業就業培訓體系,開發公益性崗位,開展“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招聘周”等招聘活動,鼓勵和扶持特殊群體創業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推進農民工工資“一金三制”〔34〕全覆蓋,常態化排查處置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快教育優質發展。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來源於教育。堅持教育優先,深化教育綜合改革,推進高中教育振興、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學前教育普惠、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關心支援特殊教育、規範民辦教育;探索中國小編制管理、師資建設體制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嚴厲打擊課外有償補課、向學生推銷教輔資料等行為;加強教育人才培養,注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減輕中國小教育負擔有機結合,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加快推進湄江高階中學綜合樓、黃家壩第二國小、高臺完小、抄樂完小綜合樓等專案,完成投資2.8億元;啟動實施實驗國小、康樂國小、蘭江幼兒園等改造。提升醫療服務保障。沒有全面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加強醫德醫風建設,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整合,全面推進醫共體建設,鞏固村級醫療衛生健康服務陣地,促進醫療衛生健康服務均等化,提升醫療遠端會診能力,提高基層衛生健康服務水平。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標準化建設,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嚴厲打擊欺詐騙保行為,保障醫保基金安全。做好城鄉居民醫療參保工作,確保參保率達98%以上。全面完成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黃家壩精神病院搬遷擴建等專案,完成投資5.5億元。加快文體事業發展。沒有強健的體魄和文化內涵,群眾生活就缺乏生機與活力。規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農村文化人才隊伍,積極爭取承辦國家、省、市大型賽事活動,打造“最美馬拉松”賽事品牌。全面完成“一場兩館”“應急廣播”工程;加快推進“遵義紅”“湄潭翠芽”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啟動湄潭茶場遺址申遺工作。

九、持續深化改革創新,用好用活改革成果增添發展新活力

持續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及成果轉化。充分利用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果,持續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適度規模發展特色優勢產業,緊扣市場經營主體與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利益聯結,支援非集體資產入社,強力推進“三變”改革,壯大農村集體經濟。運用土地制度“三項試點”改革成果,持續探索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繼續探索組建鎮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深化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全面推進茶葉經濟林、經果林、苗木花卉確權頒證工作,茶園頒證20萬畝,實現茶園抵押貸款5億元以上。推進財政資金股權化和農業設施登記抵押擔保融資試驗,探索財政支農、金融助農的有效實現方式。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機制改革試點,建立健全有利於各類資金向農業農村流動的體制機制。以改革成果轉化推進鄉村振興突破,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湄潭改革經驗。持續壯大實體經濟。推進縣屬國有企業縱深改革,支援企業優化重組,增強市場競爭力。加快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多元化改革,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選好配優國有企業經營管理隊伍。積極鼓勵“個轉企”,全面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援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進一步壯大轉貸資金池,完善轉貸資金管理辦法,切實幫助解決非公有制企業困難,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既看重優惠政策,更看重服務質量。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權責清單,堅決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強化為民服務理念,提升12345熱線服務功能,打造良好“社會、政策、政務、市場、法治”環境。持續推進商事制度改革,重點推行“照後減證”,實行即到即辦,專案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開辦企業、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分別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土地手續辦理時間壓縮至45個工作日以內,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分別壓縮至10個工作日以內。繼續實施“雙隨機一公開”〔35〕監管,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當場辦理事項網上辦理90%以上,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材料減少50%以上,零跑腿事項超過30%。建設資料政府,加強資訊互聯互通共享,全面清理群眾、企業辦事證明,取消無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切證明,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

十、守初心擔使命,著力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增強服務能力

堅定不移講政治。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36〕,堅定“四個自信”〔37〕,踐行“兩個維護”〔38〕,絕對忠誠黨和人民。以發展指數和群眾的滿意度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政府治理重規範。加強法治政府建設,讓權力在陽光下執行。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進一步健全民主決策制度,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完善重大問題集體決策、專家諮詢、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39〕,強化行政執法協調監督,提升行政執法公信力。規範社群矯正工作,迎接“七五”普法驗收,提高法律援助、救助水平。深入推進法律“八進”〔40〕活動,全面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監管誰普法”責任制,提升全民法治素養,鞏固“民主法治示範”建立成果。轉變作風優服務。堅決執行八項規定,堅決革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大限度削減“文山會海”“材料報表”,著力解決重“痕”不重“績”問題,堅持接待服務產業化、市場化,把幹部從繁雜事務中解脫出來。幹事創業強激勵。完善幹部考核評價激勵機制,認真落實容錯糾錯機制,強化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大力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激發幹部幹事創業激情,旗幟鮮明為敢於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幹部撐腰鼓勁和鋪路搭橋,讓幹事者能幹者有平臺、幹成者有舞臺。廉潔自律守規矩。始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嚴格執行廉潔從政規定,認真落實一崗雙責,推動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縱深發展。完善權力執行監督機制,支援監察機關加強公職人員監察,做到行政權力執行到哪裡,監督就跟進到哪裡,建設為民務實清廉的服務型政府。

各位代表!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守初心、擔使命,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擔當的勇氣,感恩奮進、開拓創新,為推進鄉村振興、決勝全面小康,奮力譜寫生態美、百姓富的茶海湄潭新篇章而努力奮鬥!

名詞解釋

〔1〕三大攻堅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

〔2〕三新一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新農村建設、全境域旅遊。

〔3〕七嚴禁:嚴禁違法違規舉債、嚴禁違法違規擔保、嚴禁違法違規進行政府購買服務、嚴禁“明股實債”、嚴禁“三邊”工程、嚴禁違規建設樓堂館所、嚴禁政府性債務管理不作為。

〔4〕產業“八要素”: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結、基層黨建。

〔5〕五步工作法:政策設計、工作部署、幹部培訓、督促檢查、追責問責。

〔6〕五大體系: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安置小區管理、基層黨建。

〔7〕控輟保學:控制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輟學,保證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入學就讀,接受完整義務教育。

〔8〕五個專項治理:脫貧攻堅政策落實不到位、財政扶貧資金使用不規範、駐村幫扶不紮實、攻堅打法不精準、東西部扶貧協作有差距等五個專項治理。

〔9〕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

〔10〕一區四園:貴州湄潭經開區,興隆鎮、永興鎮、洗馬鎮及石蓮鎮創業園。

〔11〕雙千工程:千企改造和千企引進工程。千企改造:指對1000戶以上規模以上傳統產業企業實施改造升級;千企引進:指引進國內外實力強、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企業1000家以上。

〔12〕小城鎮8+N:“8”指:城鎮外部道路連線(集鎮規劃區過境公路改造)、建設或完善1個路網、供水設施、汙水設施、垃圾處理、電力保障、綠化、路燈;“N”指:政務中心、衛生院、敬老院、中國小、幼兒園、汽車站、農貿市場、金融機構、便民超市、雪亮工程、留守兒童之家、公共停車場、街景風貌、公共廁所、水體治理、集鎮周邊環境協調、通訊和有線電視線路改造、亮化工程、天然氣、鎮域特色產業、鄉村賓館、電子商務、居民示範性小區、群眾文化廣場和文化活動中心等。

〔13〕小集鎮6+N:“6”指:街道、供水設施、汙水設施、垃圾處理、電力保障、路燈;“N”指:村級政務中心、衛生室、農產品交易市場、金融網點、雪亮工程、街景風貌、公共廁所、水體治理、集鎮周邊環境協調、通訊和有線電視線路改造、綠化、亮化工程、群眾文化廣場、公共停車場等。

〔14〕一圖一表一說明:指編制鄉村居民點建設規劃圖、居民點整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配建專案表和居民點建設要點說明書

〔15〕一場兩館:體育場、體育館、游泳館。

〔16〕三個責任:地方人民政府主體責任、水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業監管責任、供水單位的執行管理責任。

〔17〕三項制度:執行管理機構、執行管理辦法和執行管理經費制度。

〔18〕六大特色產業:優質稻+N,茶葉、蔬菜、辣椒、林業、生態畜牧漁業。

〔19〕醫聯體:城市開展醫療聯合體建設的主要模式。以1家三級醫院為牽頭單位,聯合若干城市二級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以及社群衛生服務中心,構建“1+X”醫聯體,縱向整合醫療資源。目的是解決基層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在小醫院也能接受先進診療技術和優質服務。

〔20〕醫共體:縣域內開展醫療資源整合建設的主要模式。重點開展以“縣級公立醫院為龍頭,鄉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縣鄉村一體化管理,構建縣、鄉、村三級聯動的縣域醫療服務體系。

〔21〕三重醫療保障: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

〔22〕三項試點:農村土地徵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

〔23〕三統三不:統一徵地目錄不越界、統一徵地程式不違規、統一徵地標準不降低。

〔24〕三變”改革:指農村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改革。

〔25〕一長兩短:一個長線產業(一年以上見效)、兩個短線產業(一年以內見效)。

〔26〕汙染防治“五場戰役”:藍天保衛、碧水保衛、淨土保衛、固廢治理和鄉村環境整治戰役。

〔27〕六個一律:對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應淘汰的落後生產工藝,一律取締;對未經環境影響評價或達不到環境影響評價要求的,一律停產整治;對環境保護、安全設施、職業健康“三同時”執行不到位的,一律停止生產;對無汙染治理設施、汙染治理設施執行不正常或超標排放的,一律停產整治;對不能依法達到防護距離要求的,一律停產整治;對排查整治工作不到位,發生重大環境汙染事件的,一律追究責任。

〔28〕兩高一資:高耗能、高汙染、資源性。

〔29〕六個嚴禁:嚴禁盜伐濫伐林木、嚴禁掘根剝皮等毀林活動、嚴禁非法採集野生植物、嚴禁燒荒野炊等容易引發林區火災行為、嚴禁擅自破壞植被從事採石採砂取土等活動、嚴禁擅自改變林地用途造成生態系統逆向演替。

〔30〕四個最嚴: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

〔31〕兩化融合:資訊化和工業化的高層次的深度結合,以資訊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資訊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32〕廁所革命:指對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廁所是衡量文明的重要標誌,改善廁所衛生狀況直接關係人民的健康和環境狀況。

〔33〕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指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其中,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是家庭經營,農民合作社和農業企業是合作經營、集體經營或企業經營。

〔34〕一金三制:一金:農民工工資支付保證金;三制:農民工實名制、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農民工工資銀行代發制。

〔35〕雙隨機一公開”:在監管過程中隨機抽取檢查物件,隨機選派執法檢查人員,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

〔36〕四個意識: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

〔37〕四個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38〕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39〕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的公示制度、行政執法全過程的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的法制稽核制度。

〔40〕法律八進:法律進機關、法律進單位、法律進企業、法律進學校、法律進鄉村、法律進社群、法律進家庭、法律進宗教場所。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