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書信 > 申請書

(重慶市)2019年雲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申請書2.85W

雲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重慶市)2019年雲陽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20年1月18日在雲陽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雲陽縣人民政府縣長 覃昌德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雲陽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2019年,大事多喜事多,我們永遠銘刻在心。4月15日至17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重慶視察指導,站在戰略和全域性高度賦予重慶新的重大使命,也是推動雲陽發展最根本的遵循和指引,是我們做好各項工作的最強動力和鞭策。這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0週年華誕。3649平方公里雲陽大地與祖國大江南北一樣,披上紅色盛裝,共為祖國慶生、同為祖國喝彩,我們倍感振奮、無比自豪。137萬雲陽兒女同唱《我和我的祖國》,祖國繁榮強大讓我們都倍感驕傲、無比激動,雲陽人民更加鬥志昂揚奮進新時代。這一年,認真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我們重溫初心和使命,不斷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人民謀福祉、為發展擔重任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更加堅定。全縣幹部群眾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始終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奮力拼搏、篤定前行,經濟社會發展高質量勢頭強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一年來,全縣上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和政協的監督支援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落實“八項行動計劃”,抓住“五個重點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較好地完成了縣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1億元,位列全市12個縣第1位、渝東北第4位。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6億元,同口徑增長7.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4.1%。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491億元,增長8.5%;貸款餘額239億元;增長19.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80元,增長10.8%。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準施策再聚焦,脫貧攻堅持續深化。建立“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常態排查機制,累計解決突出問題2571個。一體推進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國家和市級成效考核、審計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各類問題全部“清零”。強化脫貧攻堅資金整合和監管,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加快實施深度貧困鎮村“八大提升行動”,深度貧困得到有力攻克。紮實開展“兩防兩促兩結合”,深化“智志雙扶”,全面提升脫貧攻堅質量。開發公益性崗位3330個,建立就業扶貧示範車間8個,開展職業技能培訓14150人次;開展產業扶貧“三大行動”,覆蓋帶動2.1萬貧困戶穩定增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2.5億元,獲貸率達42%。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央單位定點幫扶、對口幫扶實施專案46個,完成投資1.5億元。全年減貧7238人,脫貧戶“零返貧”,貧困發生率下降至0.3%。

(二)提質增效促轉型,生態產業優化升級。大力發展製造業。新創規上工業企業10家,預計工業增加值增長9%。加快壯大“新材料、智慧製造、醫藥健康”三大產業叢集,渝東北最大鋼結構住宅產業基地、彩納新材料、雲海藥業二期等10個專案建成投產,重慶廣告材料產業園落戶雲陽。實施智慧化改造專案10個。15家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滿園工程”持續深入,新入園企業6家。大力發展建築房地產業。不斷擴大產業規模,提升設計水平和建造品質,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推進。商品房新開工97萬平方米,交易75萬平方米。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實施農業產業發展攻堅行動,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61家,預計農業增加值增長4.3%。打造“天生雲陽”品牌體驗店99家,成功舉辦“山東行”推介活動。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25個、重慶優質氣候農產品2個,制定“天生雲陽”農產品品牌生產標準5個。提檔升級現代服務業。預計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5.8%。新增限上商貿主體40家。金融業、現代物流、文化健康、教育培訓、物業服務等新興業態加快發展。成功舉辦消費扶貧系列活動、第二屆汽車行業大型展銷會等,參展香港美食博覽會。完成張飛廟民俗風情街和“雲陽9街”主體工程建設。農村電商銷售額6.1億元,增長42.5%。

持續推進大旅遊、大健康、大資料發展。完成全域旅遊規劃、盤龍休閒健康產業示範區規劃編制,制定實施“1+16”配套方案。實施大旅遊發展180個專案。建成投用滑翔傘基地、龍缸雲端飛車等體旅、農旅融合專案42個。龍缸景區榮獲“中國天然氧吧”稱號。侏羅紀恐龍公園規劃建設上升到市級統籌。開通梯城八景“一日遊”,釋出旅遊“十個一”系列文創產品,成功舉辦文旅“雙晒”活動和全國沙灘排球巡迴賽、世界大河歌會雲陽專場、龍缸國際青年愛情旅遊文化節等主題活動。新增國家A級旅遊景區5個、星級旅遊飯店3家。建立市級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鄉鎮3個、示範村5個、示範點10個、研學旅行基地1家,鄉村旅遊入選全國典型案例。接待海內外遊客253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01億元,分別增長26.5%、25.9%。完成“三峽健康城”戰略規劃編制,實施大健康重點專案85個,完成投資25.4億元,龍缸訓練基地、社會福利院擴建、和泰醫院等23個專案完工。全面推行“雲長制”,成功舉辦第二屆國際智博會雲陽分論壇,引進培育大資料企業46家,政務資料資源管理和運營平臺一期建成投用。智慧政務、智慧扶貧相繼上線。培訓資料標註從業人員2700餘人。

(三)統籌城鄉促融合,協同發展加快推進。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加快“兩環兩高兩大片”建設,“雙五十”城市骨架加快建設。城市內環線復興段完成總工程量的80%,北城大道三期及延伸段路基基本成型。外環線全線開工,黃石至陳家溪段完成總工程量的75%,楊柳至黃石段啟動建設。高鐵新城建設正式奠基,雲陽站站房、站前廣場開工。數智森林小鎮完成場坪600畝,渝巴路連線路基本成型。以“城市客廳規範”和“城區景觀升級”為主題,實施城市提升實事237件。燈籠石公園對外開放,北部新區“三年成市”基本實現。環湖綠道木魚包至陳家溪景觀、“雲上戶外空間”對外開放。濱江公園升級改造加快推進。深入推進大城細管智管眾管,“七大工程”全面啟動實施。拆除城市違法建築10萬平方米,綠化城區高邊坡5000平方米,完成社群邊角地塊整治3.3萬平方米,改造人行道2.5萬平方米,新增停車位2000個、城市綠地101萬平方米。

加快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立鄉村振興重大專案儲備庫,涉及專案92個,總投資155.8億元。推進“個十百”試驗示範,實施專案169個。加強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鳳鳴現代農業產業園開工,柑橘、花椒、菊花、中藥材等10個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範園完工。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96%,農村汙水處理率達64%,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76.8%,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80%。實施“萬人返鄉百億創業”行動,引進創業專案258個,協議資金53億元,落地資金29.8億元。強化村規民約約束力,建立紅白喜事登記備案制度,“無事酒”和大操大辦整治成效明顯。

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深入推進交通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鄭萬高鐵雲陽段累計完成總工程量的60%,江龍高速、巫雲開高速開工,G42雲陽東互通立交完成總工程量的84%。開工江口至沙市、養鹿至平安等幹線公路專案11個,完工龍角至泥溪、鹽渠至高陽等道路改造專案6個,長江大橋南橋頭立交、龍普路、沙上路等13個在建專案全力推進。3000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全部啟動,累計完成2468公里,實現村民小組通達率90%、通暢率72%。向陽大型水庫臨建工程開工,杉樹溝水庫正式蓄水,青杉水庫樞紐工程完工,馬包圓、大堰灘水庫開工,幸福水庫完成可研批覆。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專案161個、國家重大水專項試點專案37個,農村供水水質全面提升。三峽後續專案“百日清零”行動深入推進,消減結存資金1.9億元。建成110千伏黃嶺變電站。實現蜂窩物聯網全域覆蓋。新建5G基站70個。

(四)多措並舉抓環保,生態文明不斷加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大力實施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全面落實“河長制”,紮實推進河(庫)“四亂”問題整改和陳年舊案“清零”行動,常態化開展水域清漂,全面取締三峽水庫雲陽水域築壩攔網養魚,深入開展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關拆禁養區畜禽養殖場245家。“一江四河”水質滿足水域功能要求,縣城和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分別達100%、90.2%。北部新區汙水處理工程前期工作序時推進,龍缸景區汙水處理、垃圾轉運站專案投入試執行,新增二三級汙水管網63公里。垃圾分類試點穩步推進。大力實施國土綠化提升行動,“我為祖國植10棵樹”全民義務植樹活動共植樹300萬株,完成營造林18.2萬畝,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和保護森林野生動物資源表彰。土壤環境質量持續穩定。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49天,優良率95.6%;PM2.5平均濃度27微克/立方米,下降2微克/立方米。

(五)深化改革擴開放,發展活力有效增強。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機構改革。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完成工業園區管委會和人和投資公司改革。完成新一輪鄉鎮財政體制改革,縣鄉兩級財權事權劃分進一步理清,鄉鎮發展經濟積極性有效激發。預算專案公開評審、財政預算績效管理全面實施,專案資金與公用經費邊界進一步明確。推進中小企業商業價值貸款改革試點。啟動城投集團與旅發集團重組合並。持續開展國有資產清理和統一監管運營,深化侵佔國有資產治理。國有資產、政府特許經營權處置績效良好。國有資產總額達515.7億元。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頒證完成公示;集體經濟“空殼村”全面消除,收入5萬元以上的村達60%;農業專案資金股權化改革持續深化,“三變”改革試點推進有力。高質量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在全市率先推行服務非公企業標準化,平臺註冊企業7251家,幫助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強化應急體系建設,完成應急救援綜合隊伍組建。

推進全方位開放。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生態圈,中國銀行入駐雲陽實現外匯外貿本地直接結算,設立萬州海關雲陽工作點,雄業保稅倉完成總工程量的80%,馬家樑物流園建成投用,引進外貿服務企業3家。新培育外貿主體10家,與24個“一帶一路”國家實現經貿往來,柑橘、菊花首次實現批量出口。出口產品41個,進口產品31個,實現進出口總額2.4億元,增長100%;利用外資100萬美元。組建成都市雲陽商會。優化招商體制機制,簽訂招商引資正式合同269個,其中億元以上專案19個,協議資金303億元,落地資金122.5億元。

推進創新驅動。加大科技創新能力建設,提檔升級眾創空間1家。新增商標1400件,成功註冊馬德里商標4件。持續實施全民創業就業五年行動計劃,發放創業擔保貸款3.1億元,培育市級和縣級創業孵化基地各1個,新增市場主體1.1萬戶,總量和萬人比分別達7.4萬戶、812戶。新增重慶股轉中心掛牌企業2家。證券交易額89.5億元,增長46.9%。

(六)凝聚合力惠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力增進民生福祉。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73.3%。完成民生實事35件。新建標準化農貿市場1個。建成城區公共直飲點50個。整治背街小巷1.5萬平方米。新建和改建公廁13座、A級旅遊廁所35座、農村廁所11619戶。新建農村人行便道110公里、機耕道66公里。完成農村危房改造1611戶。完善無障礙設施1000餘處。新增6.4萬頭生豬產能,市場供應保障有力。救助農村貧困“兩癌”患病婦女65名、特困人員9053人。兒童視力保健篩查及干預篩查73948人次。新一輪塵肺病篩查1069人。發放低保金2.3億元、特困供養金8530萬元、臨時救助資金3425萬元,實施醫療救助1.5億元。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紫金國小、雲師幼兒園如期招生,黃石實驗學校、初四中(北城國小)建設序時推進。改善86所幼兒園辦學條件,新建擴建校舍1.8萬平方米,新增學前學位1800個、義務教育學位4800個。實現鄉鎮寄宿制學校全覆蓋,農村學前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覆蓋。落實資金1.1億元,資助貧困學生4萬餘人。建立國家級特色學校5所、市級特色學校6所。大學聯考成績穩中有升,穩居全市前列。縣第二人民醫院擴建工程完成70%,雙江人民醫院醫養護理分院、婦女兒童醫院開工。縣中醫院康復護理分院實現營業。家庭醫生簽約3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鞏固在95%以上,養老待遇發放26.2億元。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支付醫保資金8.4億元。新增養老床位1500張、社群養老服務站13個,縣社會福利院獲評四星級養老機構。建成國家一級文化館、一級圖書館和二級博物館。完成雲安文峰塔修繕、375件珍貴文物修復。建立市級社群健身點12個,新建農體工程9個、登山健身步道43.8公里、健身廣場8個、智慧健身長廊1個。

全力保障安全穩定。以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安保維穩為主線,狠抓安全穩定各項工作落實。踐行“楓橋經驗”重慶實踐十項行動,探索基層治理“三三三”聯動機制,群眾安全感指數高於全市。狠抓重大風險防範,各類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1.8%和3.4%,未發生較大及以上事故。有效打好“七場硬仗”、實施“六大行動”,刑事案件發案率下降19%、破案率上升13%。深入開展“淨網2019”行動,破獲涉網案件6起。全力推進“萬眼守望工程”,安裝、整合監控鏡頭21515個。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偵辦涉惡團伙2個,審結‘9+4’類案件73件171人。開展律師和法律工作者“六進”法治宣傳1250場次。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減存量控增量防變數”行動,信訪穩定形勢不斷趨好。

一年來,我們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主動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辦結人大代表建議130件、政協提案137件。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備案審查規範性檔案52件,辦理行政複議案45件,辦結法律援助1350件。嚴格落實政府系統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廉政談話和重點領域監管持續深化。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實現部門預算執行和鄉鎮決算審計全覆蓋。

一年來,我們以“放管服”改革為重要抓手,縱深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全面優化政務服務環境。取消、承接及規範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1053項;企業開辦時間在要件齊全的基礎上壓縮至3個小時以內,政府投資專案和一般社會投資專案審批時間分別壓縮至80、50個工作日以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持續深化,“網際網路+監管”穩步推進;行政服務中心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入駐率分別達到100%和72%,一窗受理比例、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均達到80%,最多跑一次事項達到998項。民族宗教、外事、僑務、臺務、行政學校、氣象、保險、菸草、郵政、供銷、檔案、修志、保密、武警、消防、國防和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取得新成績。工會、婦女、兒童、青年、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等事業實現新發展。

各位代表!櫛風沐雨奮進路,春華秋實滿庭芳。我們眾志成城凝聚發展共識,苦幹實幹彙集發展合力,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正確導航、科學指引的結果,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把握大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同心同德、鼎力支援的結果,是137萬雲陽人民團結一心、共同奮鬥的結果。在此,我謹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離退休老同志,向駐雲部隊、駐雲單位、消防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在雲創業和支援雲陽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向在全國各地奮鬥打拼的雲陽老鄉,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對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對照新發展理念、高質量發展要求,對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雲陽還存在不少矛盾和問題。新舊動能轉換需持續用力,傳統產業處於轉型升級陣痛期,新興產業仍處於培育成長期,科技創新水平不高,經濟平穩執行的基礎還不牢固。城鄉發展不平衡,城市功能還不夠完善、安全高效水平和應急管理能力有待提升,鄉村振興還有很多關鍵問題沒有取得突破。脫貧攻堅任務仍然很重,汙染防治任務十分艱鉅,風險防控任務不可小視。教育、醫療、養老、收入、住房、安全等民生領域仍有不少短板。政府職能轉變不夠到位,營商環境、政務環境與市場主體、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很大差距。我們一定直面困難和問題,以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採取紮實有效的措施予以破解,不辜負全縣人民的重託和期望。

二、2020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苦苦追求的千年夢想。歷經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鬥,今年就要實現了。我們闊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上,快步奔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感到格外激盪人心,那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見證者,正在見證這一偉大的人間奇蹟;也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親歷者,正在親歷這一偉大的歷史程序;更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受益者,正在受益這一偉大的中國時代。

各位代表!越是接近勝利的終點,越不能有絲毫懈怠。在中華民族推進偉大復興中國夢戰略全域性的同時,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必須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託,萬眾一心加油幹,越是艱險越向前,保持必勝的信心、昂揚的鬥志、紮實的作風,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圓滿收官。

各位代表!每一個勝利的終點,又是一個新的起點。今年又要乘勢而上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我們必須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待,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沉心靜氣、埋頭苦幹,把短板補得再紮實一些,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一錘接著一錘敲、一茬接著一茬幹。這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和時代重任。

做好今年政府各項工作,必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全市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化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的重要指示要求,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深入實施“八項行動計劃”,持續做好“五個重點工作”,全面抓好“六穩”工作,緊緊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和高鐵時代的重大機遇,加快建設長江經濟帶三峽庫區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先行示範區,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確保全縣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按照縣委確定的“脫貧攻堅決勝年”“全面小康收官年”“產業發展攻堅年”要求,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以上。

要實現上述目標,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抓好以下重點工作。

(一)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開展大會戰,持續抓好“兩防兩促兩結合”,下足繡花功夫,確保高質量通過國家普查。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把防止返貧放在更加重要位置,嚴格落實“四不摘”,突出“兩不愁三保障”,逐村逐戶全面查漏、分級分類精準補缺,繼續落實到戶到人扶貧政策,建立完善防貧監測預警機制。更加聚焦深度貧困攻堅,完成深度貧困鎮和19個深度貧困村三年行動計劃。全面深化對口幫扶,從政府、企業、民間三個層面,全方位持續加強與山東威海、中國進出口銀行、市政協扶貧集團、渝北區協作交流。做好“以案四改”,完善扶貧專案資金監管體系,強化扶貧資金績效管理。深化“智志雙扶”,優化脫貧榮譽機制,更好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勤勞致富。

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實施五大環保行動,紮實推進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和推長辦反饋問題整改。打好藍天保衛戰。細化管控措施,突出抓好交通、揚塵、油煙、噴塗、露天焚燒等汙染源防治。打好碧水保衛戰。縱深推進“河長制”,落實落細“一河(庫)一策”方案,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完善監測通報制度。開展澎溪河流域環境汙染綜合整治,加快推進江口、高陽、平安等鄉鎮汙水管網建設。全面推進長江入河排汙口溯源整治,深化汙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打好淨土保衛戰。整治高標準農田3.2萬畝。持續開展治理修復,確保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堅決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全力確保“七個堅決防止”。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加強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堅決防範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進一步健全金融風險防範責任機制,強化風險排查,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守好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風險的底線。嚴格落實政府債務限額管控目標,完成隱性債務化解年度任務,積極抓好土儲專項債券、棚改專項債券、專案收益專項債券等政府債券資金的爭取和使用。規範平臺公司融資行為,防範國有企業債務風險。聚焦“房住不炒”,落實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長效管控機制,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防範化解城市安全執行風險,把安全風險防控落實到城市工作各環節各領域,強化系統治理,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水平。持續改善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防治基本面,努力實現“三下降兩杜絕”。

(二)圍繞補鏈成群、迭代升級、融合發展,加快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落實以大資料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把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狠抓產業補鏈成群。堅定不移走產業叢集發展道路,推動工業經濟上總量、提質量,全年新引進重點工業專案10個,新開工專案8個,新培育規上工業企業6家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圍繞上下游增鏈補鏈強鏈,持續壯大製造業“三大產業叢集”。新材料產業圍繞廣告材料和建築材料做文章,廣告材料產業園產值突破20億元,建築材料產業產值突破30億元。智慧製造產業產值突破40億元,加快建設本信精密電子、光學鏡片鏡頭等專案。醫藥健康產業產值突破40億元,支援現有企業開發新品種,加快佈局原料基地建設,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加大農特產品精深加工力度,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提高到1.5∶1。實施“滿園工程”攻堅行動,標準廠房入駐率達到90%以上,加快推進殭屍企業處置,人和組團全面實現滿園。進一步夯實園區平臺建設,啟動10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建成5萬平方米。

狠抓產業迭代升級。落實科教興縣和人才強縣行動計劃,加快提升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優化人才服務,實施人才安居工程,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加快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製造業創新體系,引導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組建研發團隊,共同組建合作基金。推動規上企業研發機構逐步實現全覆蓋。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市級科技型企業20家。培育註冊商標1400件。加快推進“機器換人”行動,實施智慧化改造專案15個以上,技術改造投資佔工業投資的比重達15%以上。引導30家企業“上雲上平臺”,爭創數字車間2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30%以上。

推動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順應制造業服務化、服務業製造化趨勢,推進研發設計和製造業有機融合、金融服務和製造業高效融合、現代物流和製造業緊密融合、生產型製造和服務型製造深度融合、平臺經濟和產業發展創新融合。突出生活性服務,開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行動,推出工業消費品10個以上。突出生產性服務,健全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機制,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實施經濟證券化行動計劃;發展外貿服務,做大服務外包、保稅、通訊等新型服務貿易,引進外貿服務主體3家以上。

(三)圍繞賦能經濟、添彩生活、優化結構,加快推動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持之以恆發展大旅遊、大健康、大資料,推動服務業提檔升級,不斷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發展大旅遊產業。圍繞“大三峽”旅遊品牌,注重生態經濟要素整合與協同,滾動實施50個重大專案。完成龍缸國家級旅遊度假區規劃申報,結合重慶三峽國家氣象公園建立,持續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爭建立市級旅遊度假區。持續推動盤龍休閒健康產業示範區民宿鄉院、觀景平臺、迴圈道路等專案建設。建成投用張飛廟景區提檔升級一期工程。啟動一批侏羅紀恐龍世界公園專案建設。實施彭氏宗祠專案建設。持續打造文旅體旅品牌,高水平舉辦沙排、沙足、登梯及張飛廟廟會燈會等活動,開發一批文旅體旅精品線路。提升鄉村旅遊品質和效益。建立國家A級旅遊景區3個、星級旅遊飯店4家。培育文旅企業80家以上,創規3家以上。創新旅遊營銷方式,力爭全年接待遊客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5%和20%。

發展大健康產業。滾動實施50個大健康產業重大專案,引進和培育一批健康旅遊、健康食品、健康藥品、健康用品、養老服務、醫療服務主體。推動健康與養老融合發展,加快中醫院醫養結合專案建設,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相結合。開建高山避暑型地產。啟動水口三峽健康城健康產品園建設。傳播健康文化,倡導健康生活,打造“三峽健康城”城市品牌。

發展大資料產業。以愛數智慧、茂展科技等為龍頭,做大盤強資料服務產業,培訓資料服務人員3000人以上,引進大資料相關企業10家以上。深化與華為、阿里、九次方等已簽約企業合作事項落實,鼓勵騰瑪、雲畔等企業向周邊地區拓展業務。建設面業大資料基礎平臺,引導全國各地的雲陽面業主體上線運營。完成雲陽雲資料中心搬遷,加快建設智慧醫療、智慧旅遊、智慧教育、智慧消防等主要智慧應用場景。壯大資料產業聯盟,鼓勵研究制定資料標註相關行業標準。高水準舉辦好第三屆國際智博會雲陽分論壇等系列活動。

持續推動服務業增量提質。做靚“清水魚”“羊腳腳”等地標美食品牌,推動餐飲與文化旅遊融合。持續舉辦消費扶貧活動,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際國內展會,培育品牌節會,拉動會展收入5億元以上。大力推動夜經濟發展,打造張飛廟民俗風情街、“雲陽9街”等特色夜間經濟示範街區,推出一批夜店夜景夜食堂。抓好商貿主體、商業航母培育,培育限額以上商貿企業50家、限額以上個體戶80家、重點商貿企業150家。推進建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升級版,做強電商示範鄉鎮10個,打造網貨基地10個,培育限上電商龍頭企業10家,實現農產品網路零售額10億元,建立市級農產品交易市場示範縣。積極推動物流運輸、房地產、家政等領域新興服務業發展,新增規上服務業10家以上。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8%以上。

(四)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努力實現鄉村讓人們更向往。精準落實“五個振興”要求,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行動計劃,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實施農業產業發展攻堅行動。實現農業增加值增長4.5%以上。建立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示範基地200個。加快鳳鳴現代農業產業園及江口、紅獅、普安3個農業綜合體建設。全面啟動200個500畝標準化產業園。改造以柑橘為主的低效果園2萬畝以上。實施柑橘三年倍增計劃,持續推進“一江四河”海拔550米以下區域優質柑橘帶建設。加快推進生豬穩定恢復發展三年行動,完成200個生豬標準化養殖單元建設,新增生豬產能20萬頭以上。適度穩定牛羊養殖規模。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提升組織化水平。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質量提升行動全國試點,實施農業市場主體“十百千萬”三年培育計劃,建立農業龍頭企業國家級1家、市級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國家示範社1家,市級示範社10家,家庭農場2000家。提升品牌化水平。完成“三品一標”等農業品牌認證15個以上。做大做強“天生雲陽”品牌運營公司,推進產品在全國展銷。提升標準化水平。啟動柑橘、花椒、核桃、脆李、中藥材等覆蓋面廣的農業產業標準制定。提升技術服務水平。實施“萬名技術骨幹”培訓計劃,培訓5000人以上。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開展精細化農業氣象服務。

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深化“萬人返鄉百億創業”行動,實現協議資金40億元以上。深入實施“個十百”試驗示範,實施專案175個。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成登記賦碼。強化農村“三變”改革,全面推進“三社”融合發展,完善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機制。建立農村土地確權風險糾紛調處機制,全面完成所有村社確權登記頒證。持續推進農村宅基地復墾和地票交易。持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現所有村年收入不低於3萬元,一半以上的村超過10萬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實施“五沿帶動、全域整治”,營造小組團、微田園、生態化、有特色的農村人居環境。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14個。加快“廁所革命”整村推進專案。完成1515家畜禽養殖場糞汙資源化利用配套建設,建立有機肥替代化肥示範區1.5萬畝。持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和管護機制。全面完成3000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村民小組通達率100%、通暢率80%。完成農村供水工程改造80處,鞏固提升10萬人飲水安全。加強鄉村規劃建設管理,建立健全基礎設施長效管護機制,探索農民群眾受益專案適當付費機制。加強和創新鄉村治理,指導完善村規民約,探索設立“鄉賢堂”,持續整治“無事酒”和大操大辦。打造5個“一村一品”文化活動品牌。

(五)圍繞拉開骨架、提升品質、夯實基礎,努力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全面貫徹“一尊重五統籌”要求,落實城市提升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公園城市。

加快“兩環兩高兩大片”建設。“雙五十”中等城市框架逐步成型,加快建設外環線,黃石至高速路下道口、曙光立交、迎賓大道、黃嶺至水口、G42雲陽東互通等投入使用,楊柳至黃石段完成主體工程的50%,內環線全面開工。鄭萬高鐵雲陽段和雲陽站綜合交通樞紐均完成總工程量的80%,實施迎接高鐵開通500天計劃,充分做好2021年開通運營的對接準備。江龍高速完成投資20億元,完成總工程量的20%。全力支援配合巫雲開高速建設。抓好黃石高鐵新城、數智森林小鎮的產業發展和城市開發。啟動通用機場、黃嶺綜合物流園區建設前期工作。抓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關政策對接,積極策劃一批重大專案。認真挖掘“庫區”“山區”特點,在渝東北三峽庫區城鎮群建設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提升“宜業宜居宜樂宜遊”品質。著力做好公園城市規劃,開工建設一批大中小型公園。加快環湖綠道建設,完善市政設施和智慧功能,貫通至黃石高鐵新城。推動建築房地產業高質量發展,扶持企業轉型升級,推廣BIM技術和裝配式建築應用。持續推進大城細管智管眾管,開展“馬路辦公”,推廣“門前三包”“五長制”,繼續實施一批城市提升實事。深化“七大工程”和“七美”評選活動,開展店招店牌、建築立面等專項整治,規範城市道路隔離設施,提升城區主次幹道市政照明路燈品質,集中清潔整治城區玻璃幕牆。繼續抓好棚戶區改造,啟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城市違法建築執法和城市秩序綜合整治,實現城市存量違建“清零”目標。完善城市無障礙環境設施,加快建立全國無障礙環境示範縣。完善城市文化功能,啟動磐石城保護利用專案,探索公共文化設施和文物場所開發開放,將現有場館建成文旅體旅綜合體。強化城市執行安全保障,實施高層建築消防、道路交通、地下管線等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提高各類事故救援能力,形成全天候、系統性、現代化的城市執行安全保障體系。按照“功能完善、宜居生活”原則,不斷完善鄉鎮場鎮汙垃處理設施、農貿市場、停車場等功能,提升場鎮建設管理水平。

加密“路水氣電訊”基礎設施網。持續推進“1小時雲陽”建設。新開工新津至故陵、洞鹿至紅獅、耀靈至清水等10個升級改造工程,完工長江大橋南橋頭立交、路陽至竹林溝等道路改造專案,國省縣道油化完成60%。圍繞各鄉鎮政府駐地30分鐘上高速目標,謀劃建設快速通道。開工建設向陽大型水庫主體工程,力爭完成投資5億元。推進大灣水庫、天鵝湖水庫、更生大堰修復等專案前期,開工幸福水庫,加快馬包圓、大堰灘水庫建設,實施湯溪河重點河段系統治理及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完工梅峰水利樞紐工程,完成杉樹溝水庫驗收。開工高陽、黃石、盤龍等集鎮水廠及供水管網改造。加快建設500千伏九萬線雲陽段、鄭萬鐵路雲陽牽引站220千伏外部供電工程,建成投運薛家溝110千伏變電站第3臺主變。新增天然氣使用者6000戶以上,推進數智森林小鎮、工業園區黃嶺組團天然氣管網建設。推動4G網路補點和深度覆蓋;開展5G規模部署和商用,建成5G基站300座。

(六)圍繞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持續深化重點領域改革。通過改革破除發展面臨的體制機制障礙,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啟用蟄伏的發展潛能。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鞏固去產能成果,有序推進殭屍企業處置,防止出現新的過剩產能。持續推進企業降本減負,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降到位,進一步降低企業用工、物流、用能、融資等各類成本,增強企業獲得感,激發民營經濟活力。持續優化資源配置,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加快放開競爭性領域和環節價格,堅決破除各類要素流動壁壘。

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完善工業園區管委會及人和投資公司改革。完成城投集團與旅發集團重組合並,民爆公司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北部新區管委會與北城公司改革。重組整合建設系統國企,組建城市資產運營公司。健全激勵考核機制,提升國有企業經濟效益。規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年度報告和月報告制度,持續開展資產清理,深化侵佔資產亂象治理行動。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

深化投融資改革。完善重大專案儲備庫,拓寬資金渠道,引導資金投向先進製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等領域。編制帶動性強的PPP融資專案,制定社會投資政策引導清單。完善中小企業發展政策體系,引導民營市場主體“個轉企”“微升小”“小升規”,支援鼓勵直接融資。

深化財政改革。鞏固和完善鄉鎮財政體制改革成果,促進鄉鎮經濟高質量發展。落實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總體方案,全面規範預算管理制度,提高財政預決算評審的權威性、科學性、公正性。

優化考核評價辦法。突出發展導向,在全面承接市級考核指標的基礎上,探索實施發展專項考核,做到以發展論英雄。

(七)圍繞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持續擴大對外開放。落實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並重,“築巢”與“引鳳”並舉,不斷構建開放型經濟體系。

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堅持“順道出境、登臺站位”,全面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積極營造政府帶頭開放、企業主動開放、民眾帶動開放的良好氛圍。持續擴大開放型經濟生態圈,拓展萬州海關雲陽工作點服務功能,大力發展外貿中介服務,做大做實開放基地,建成投運雄業保稅倉,支援企業發展保稅加工業和貨代物流業。發展開放型農業,完成農業產業出口基地備案10個以上;柑橘出口3000噸以上;菊花出口單品5個以上,出口額300萬元以上;調味品出口額200萬元以上;重點面業企業完成加工廠房、產品海關備案及認證等前期工作。發展開放型工業,輕紡服裝、玩具等傳統制造業出口產品30個以上,出口額突破1億元;新材料、智慧製造、醫藥健康重點企業完成出口驗廠、質量認證等前期工作。積極引導建築企業、面業企業“走出去”,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投資開發業務。全年實現進出口總額5億元,服務貿易200萬美元,利用外資100萬美元。

提升招商引資效益。完善招商引資體制機制,建立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重大問題制度、縣領導定期排程制度,加大對招商幹部的關愛激勵力度,優化考核和管理方式。按照“制定規則、下達任務、統籌排程、服務考核”的原則,優化招商引資管理服務。突出重點產業重點領域補鏈成群,優化完善專案基礎庫、目標企業庫、專案進度庫,提升招商引資針對性、精準性。統籌好全民招商和專業招商,全民招商做到“鋪天蓋地”,招商組團做到“頂天立地”。加強招商引資全過程管理。完善專案落地全程代辦制度,強化落地保障。簽約億元以上專案10個,開工重大專案10個,投產重大專案10個,實現協議資金200億元,落地資金120億元以上。

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對接世界銀行評價指標體系,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市場化,縱深推進“放管服”改革,全面推進“流程再造”,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放寬民生領域和支柱產業領域准入門檻,深化公共資源交易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法治化,落實《外商投資促進法》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運用,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嚴厲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推進國際化,發展會計、法律、諮詢、翻譯等專業服務,實施雙語標識建設工程。優化涉企服務,持續精簡專案審批流程材料,深化並聯審批、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區域評估、告知承諾等制度,下力氣壓縮企業辦理土地、環保、施工等行政許可及辦電辦氣時間。整合全縣非公企業資源及各類要素資源,打造服務非公企業標準化工作2.0升級版。完成市場監管、文化旅遊等領域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完成雙隨機抽查全流程整合,廣泛推廣“網際網路+監管”。完善中介服務清單管理制度,精簡整合中介服務。強化專案審批輔導服務,用實重點專案代辦視窗和投資政策直通車。深化“一窗受理、整合服務”審批制度改革,依申請類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提高到85%以上,即辦事項達190項,一次不跑事項達230項,只跑一次事項達840項,掃碼辦理事項達1000項,行政審批時限壓縮70%以上。實施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提高鄉鎮公共服務事項集中辦理率,再向鄉鎮和村(社群)下放一批公共服務事項。

(八)圍繞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切實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學好用好“兩山論”,走深走實“兩化路”,落實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完善三峽後續工作規劃,申報專案128個,完成投資7億元。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大力開展國土綠化行動,完成營造林16.8萬畝,“我為祖國植10棵樹”全民義務植樹300萬株以上,建立綠色示範村莊15個,加強森林防火和病蟲害防治,森林覆蓋率達到57%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穩定在95%以上。全縣62個監測斷面水質均達到水域功能要求。縣城、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分別保持在100%和90%以上。

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把“綠色+”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讓雲陽“顏值”更高、大地“氣質”更佳、經濟“質量”更優。全面推進節能降耗。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國家節水方案。倡導市民踐行綠色消費方式,建立綠色家庭、綠色學校、綠色社群。持續推進垃圾分類試點,鄉鎮(街道)生活垃圾分類比例達50%以上,新建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示範村40個。

健全生態保護制度。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統籌協調管控制度,高質量完成全縣國土空間規劃,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勘界定標工作。嚴格執行“三線一單”,嚴把專案環境准入關。深化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建立健全市場化、多元化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做好自然資源資產收益分配。

(九)圍繞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落實保障和改善民生行動計劃,加快補齊民生短板,滾動實施一批重點民生實事,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改善。

加強穩就業和社會保障。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持續推進全民創業就業五年行動計劃,開展“溫暖回鄉路”“創業在家鄉”“就業送崗位”等活動,優化就業公共服務,培育市場主體1萬戶,完成城鎮新增就業1.5萬人,登記失業人員就業3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1500人,職業技能提升培訓1.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5%左右。加快推進綜合救助改革,將城鄉低保差距縮小到1∶0.8以內,加強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工作。統籌管好用好養老和醫保基金,確保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鞏固在95%以上,基本醫療保險實現應保盡保。持續做好“治欠保支”工作。實施青年發展規劃。發展兒童、殘疾人等福利事業。紮實做好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建設“勞動者港灣”。建成鄉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12個、村(社群)養老服務站點117個,加快3家社會辦養老機構建設。圍繞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完成市、縣民生實事66件。持續加強非洲豬瘟等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確保豬肉等肉製品市場供應充足。

加快發展社會事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實現黃石實驗學校、黃石鎮中心幼兒園、亮水坪幼兒園招生,完工初四中(北城國小)主體基礎工程。改善15所公辦幼兒園辦學條件。實施海峽國小、青龍國小擴容工程,持續改善“兩類學校”辦學條件,完善寄宿制學校裝置設施。新增學前教育學位1000個、義務教育學位3000個、寄宿制學校學生床位1000個。穩步推進普通大學聯考綜合改革和職業教育改革,推進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推行義務教育學校學區制改革試點。全面推進社群教育,建立社群教育實驗縣。突出“三個建設”“三項服務”“三醫聯動”,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加強疫苗監管。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完工第二人民醫院擴建工程,加快婦女兒童醫院、雙江人民醫院醫養護理分院建設,開工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診治樓、清水土家族鄉衛生院。深化美麗醫院建設。鞏固國家衛生縣城建設成果,提升“大掃除周、大掃除日”活動質量。大力推進文化惠民服務。建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1個、24小時自助讀書櫃10個。加快推進“三個十”文保專案,完成張飛廟、高祖廟、祖師觀、溫家祠堂修繕等文物保護工程。積極推動健康雲陽建設,大力倡導全民健身,建成社會足球場15片。實施檔案數字化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大力實施“楓橋經驗”重慶實踐十項行動,完善信訪制度,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加快推進縣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推進綜治中心規範化建設,深化基層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堅決打贏打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收官戰,紮實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強化“七支力量”作用,全力推進“雪亮工程”“萬眼守望工程”建設,持續提升預測預警預防能力。推進消防安全、校園安全、道路運輸安全、食品藥品安全等專項治理,堅決遏制較大及以上事故發生。規範法律服務機構和法律服務人員管理,加強專職律師、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建設,做好公共法律服務和普法工作。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全力維護網路安全,抓好“淨網”“清網”等專項行動。完善雙擁工作和軍民共建機制,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局面。

各位代表!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也是今年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要緊緊圍繞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緊扣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搶抓各類疊加機遇,充分發揚民主、凝聚各方智慧,科學確定“十四五”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描繪好雲陽未來發展的美好藍圖。

三、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面對“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深感要求高、難度大、任務重。我們將忠誠履職,科學理政,依法行政,加快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把牢政治航向。以政治建設統領政府自身建設,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格落實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制度。鞏固政府系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推進作風再轉變、成效再提升。深入肅清孫政才惡劣影響和薄熙來、王立軍流毒,堅決兌現市委“三個確保”政治承諾。

樹牢擔當意識。弘揚真抓實幹、雷厲風行的良好政風,大力糾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工作部署、協調排程、督促檢查和考核評估。堅持“文不過夜、事不過周”,全面提高政府系統幹部工作執行力,深入推進政府系統效能建設。大力整治文風會風。嚴格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完善擔當作為激勵機制,努力營造敢擔當、願擔當、能擔當的良好氛圍。

增強鬥爭本領。堅持既有擔當寬肩膀,又有成事真本領,全面增強政府系統幹部“八種本領”。注重學習提能,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弘揚專業精神、提升專業素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的“行家裡手”。注重實踐提能,引導政府系統幹部在脫貧攻堅、招商引資等一線淬鍊歷練,在急難險阻的鬥爭中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長才幹,練就擔當作為的硬脊樑、鐵肩膀、真本事。注重鑽研提能,強化政策研究、強化工作研究,把吃透上情與摸清下情結合起來,切實以能力的提升引領經濟發展質量效益提升。

強化制度建設。推進制度創新,加快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鞏固機構改革成果,健全部門協調配合機制。健全決策機制,加強重大決策調查研究、科學論證、風險評估。強化對權力執行的制約和監督,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人大監督、民主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審計監督、財會監督、統計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圍繞服務內容、方式、流程、時限、管理,全方位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持續將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市委縣委實施意見,堅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問題和作風問題,不斷把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向深入。政府系統工作人員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以為政清廉取信於民。

各位代表!奮鬥創造奇蹟,實幹成就夢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眾志成城、苦幹實幹,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徵程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