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黨建文案

(貴州省)2020年雷山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貴州省)2020年雷山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19年工作回顧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雷山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關鍵之年。一年來,在州委、州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和支援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域性,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努力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階段性的重大成果。

——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進展。我們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盡銳出戰,全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2019年3月以優異的成績通過省第三方評估,4月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縣序列,7月圓滿通過國家脫貧出列抽檢,12月底剩餘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雷山消除了絕對貧困,書寫了載入史冊的新篇章,開啟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初步預計,2019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39.15億元,增長9%;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88億元,增長3%;規模工業增加值完成8965萬元,增長15.4%;財政總收入預算完成3.0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8.54億元,增長5.2%;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2378元和10273元,分別增長9%和10.5%。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實現程度為97.4%。

——改革創新取得重大成就。雷山被列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被表彰為全國法治縣建立活動先進單位和全省平安建設先進縣,建立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通過省級評估。鄉村旅遊扶貧“西江模式”被列為貴州改革開放40年40事典型案例。“通村村”農村智慧交通平臺成為國家交通運輸部2019年12件民生實事之一,入選貴州十大創新案例。

——雷山風貌得到充分展示。新華社、央視等國家級主流媒體刊播宣傳雷山1587次,國慶期間中央電視臺《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共和國發展成就巡禮》《特別節目-走向復興》等專欄持續現場直播和報道雷山13場,農村“廁所革命”注①得到《人民日報》頭版頭條點贊,“悠然雷山”微信、抖音以及“雷山dou是好風光”累計關注和視訊播放超過2.6億次,西江苗寨名列全國貧困縣熱門景區第六名、入圍10大最熱門旅遊古鎮,G+TV注②雷山定製版榮獲全國年度融媒體優秀案例獎,雷山被列入“美麗中國-生態城市與美麗鄉村獲獎名單”。

——民生保障得到顯著改善。30戶以上村民組100%通水泥公路,建制村100%通客運班車,通組以上公路安保工程建設全覆蓋。實現農村安全飲水、安全住房、串戶步道硬化全覆蓋。全縣村村通動力電、30戶以上自然寨光纖寬頻和4G網路全覆蓋。實現行動電話網路“村村通”、廣播電視“戶戶用”。村衛生室和村醫配備覆蓋所有行政村。

一年來,我們重點抓了以下工作。

一、堅定不移攻堡壘、克難題,三大攻堅戰強力推進

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勝利。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成果鞏固提升和剩餘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深入推進“春季攻勢”“夏秋決戰”“冬季充電”,取得明顯成效。鞏固提升農村基礎設施,投入536萬元實施“一事一議”專案49個;投入1055萬元實施17個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1.2萬餘人受益。鞏固提升住房安全保障,投入457.5萬元對229戶受損農房進行修復改造。新增移民安置113戶462人。鞏固提升移民安置後續服務,配套建設幼兒園2個、國小1個、體育中心3個、休閒廣場4個、醫務室6個,停車場6個、公交車站2個、農貿市場1個,羊排安置區被列為省級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示範點。鞏固提升就業保障,組織開展技能培訓4124人次,縣內就業1835人,外出務工就業1873人。鞏固提升定點幫扶和東西部扶貧協作,國務院扶貧辦、省紀委監委、省國資委、杭州市上城區等幫扶單位累計協調落實各類資金1.6億元。中國農業銀行、吉利集團、傳化集團、融創集團、貴州黔晟國資、貴州建工集團、中國扶貧基金會、友成基金會等企業組織全力幫助雷山發展。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雷山退出貧困縣序列後,全縣上下堅決做到“四個不摘”注③,進一步補齊短板,剩餘18個未出列的貧困村已全部達到出列條件,剩餘1037戶2546人貧困人口全部達到“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注④標準。

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完成中央和省委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整改27個。新增護林員1000名,完成營造林任務2.64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2.75%。完成10個村水汙染防治專案建設,縣內62條河實現河長巡河全覆蓋,1000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為100%。加強環境質量監測和揚塵整治,縣城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率為100%,城鄉生活垃圾設施覆蓋率提升到90%,城鄉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60%。

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效。嚴格落實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注⑤,政府新增債務得到有效控制;積極爭取上級政府債券,通過預算安排、盤活資產、土地出讓等歸還政府債務3.68億元,其中隱性債務5780萬元,完成清償任務124%,有效防範化解債務風險。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群眾獲得感、安全感不斷增強;開展走訪、約訪等活動,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可控。

二、堅定不移調結構、促增長,特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推進農業結構調整。牢牢把握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注⑥,紮實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玉米調減改種完成1.2萬畝,完成蔬菜種植面積9.2萬畝,全年糧食產量5.19萬噸。新建茶園基地1.1萬畝,完成低產茶園改造4.1萬畝、茶園套種桂花樹等經濟苗木3.16萬畝;全縣茶產品產量4098噸,綜合產值達10.5億元。撫育、改造竹林1萬畝,新建筍用竹示範基地5000畝。中藥材、食用菌、林下養雞、養蜂等分別達1.25萬畝、45萬棒、35萬羽和5300箱。“農校結合”和“農超對接”訂單完成820噸。農林牧漁業增加值完成6.4億元,同比增長5.5%。

推進特色工業發展。黔晟國資中藥材加工廠、雷山雲尖茶葉加工廠建成投產,完成規模工業企業入庫1家。扶持發展微型企業80戶。依託網易嚴選、蘇寧易購等平臺,完成電子商務網路零售額4.9億元。

推進文旅融合發展。完成《雷山縣文化旅遊產業創新區暨民族文化旅遊目的地規劃》和125個村寨規劃編制。西江盛典、大塘水上糧倉酒店、九十九旅遊驛站建成投入運營,西江索道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方祥格頭、西江龍塘等旅遊村寨建設穩步推進。雷山苗年、“多彩貴州”山地自行車聯賽等活動成功舉辦,組織赴北京、杭州等開展宣傳營銷,雷山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成立雷山旅遊行業協會。成功申報非遺村落25個、扶貧就業工坊29個,6項州級非遺專案升級為省級非遺專案。全年預計接待遊客1321.9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18.97億元,同比增長2.37%和11.32%。

三、堅定不移抓建設、樹形象,城鄉面貌明顯改善

縣城加快提質擴容。城北棚戶區改造、生活垃圾收運系統二期工程等專案有序推進,開工建設苗疆華庭等3個房地產專案,商品房銷售5萬平方米。完成羊排移民安置區、樓梯壩蝴蝶苑小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完成縣殯儀館、縣一中地下停車場等專案建設並投入使用。深入實施多彩貴州文明行動,投入1027萬元加強市政設施建設維護。拆除“兩違”建築35處、1.1萬平方米。基本完成雷山至大塘快速通道建設,“西江-縣城-大塘”特色城鎮帶逐步形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45.71%。

鄉村面貌煥然一新。投入1110萬元完成10個傳統村落規劃編制和消防設施建設,完成12個村傳統村落數字博物館建設,新增國家級傳統村落10個,麻料村被評為省級傳統村落示範點。投入1921萬元建成寨內步道、通組公路硬化專案233個。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廁所革命”,改造農村戶用廁所2100個。

交通水利等設施不斷完善。雷山至榕江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完成30戶以下通組公路硬化179公里和產業路建設160公里,完成郎德至望豐、望豐至舟溪等縣、鄉、村、組公路“兩清一修”注⑦。西江水庫、望豐(排卡)水庫、翁養水庫建設加快推進;投入6155萬元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改善和恢復灌溉面積1.04萬畝。投入1.25億元加強電網設施建設,完成低壓線路改造262公里。投入1060萬元實施4G網路設施建設。投入7290萬元推進“廣電雲”戶戶用工程,新增使用者2000戶。

四、堅定不移抓改革、促開放,發展活力不斷釋放

重點領域改革不斷深化。抓好“放管服”改革,精簡審批環節,壓縮辦理時限達50%以上,實現網上可辦行政許可事項469項。整合財政扶貧資金4784萬元投入“三變”改革注⑧,形成股金3979萬元,惠及3832戶14651人。完成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確權1.2萬餘宗,完成土地流轉面積6.35萬畝。38個試點村集體經濟專案實現收益456萬元。

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落地企業跟蹤服務得到加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引進諾納達、西江飛行影院等產業專案15個,到位資金29.2億元。

要素保障不斷加強。向上爭取專案21個,到位資金1.77億元。全縣納入省級基礎設施補短板和在建隱性債務“兩張清單”專案19個,總投資74.5億元。盤活土地資源228畝,新增耕地(水田)指標556畝,獲批用地指標621畝。

堅定不移補短板、惠民生,人民福祉持續增進

教育保障得到提升。投入1520萬元完成8所村級幼兒園建設,投入858萬元推進“全面改薄”等教育工程建設。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5600萬元,資助學生9.5萬人次。堅持抓好“控輟保學”,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105.2%。大學聯考二本及以上上線人數631人。

醫療保障得到提升。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合率達98.62%,23.8萬人次得到補償。1.42萬餘人次得到重大疾病救助,救助資金926.81萬元。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持續推進,新增康復醫學科、腦外科等7個科室,縣醫院順利通過二甲複審。完成望豐鄉衛生院、縣婦計中心專案建設。實現村衛生室“四有兩落實一服務”注⑨標準化建設全覆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達100%。

社會保障得到提升。發放城鄉低保金4970萬元、特困供養保障金567萬元、重度殘疾人和孤兒生活補助金246萬元、優撫金513萬元,發放易地扶貧搬遷困難群眾臨時補助1830萬元。下撥救災救濟資金223萬元、大米6.27萬公斤。發放城鄉居民養老金1906.3萬元、就業補助金969萬元。

文體事業繁榮發展。創作苗嶺飛歌大合唱《頌祖國·感黨恩》、古歌大合唱《永遠跟黨走》等作品7個。支援民間舉辦苗年、吃新節等傳統活動,群眾文化生活不斷豐富。農體工程覆蓋率達到100%,組織開展籃球賽、足球聯賽等群眾體育活動,全民健身氛圍日益濃厚。

十件民生實事除縣中醫院建設專案、縣城汙水處理二期工程因缺口資金較大未完成外,其他民生實事已經全部完成。

六、堅定不移守初心、擔使命,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紮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持續推進政府全面從嚴治黨,建立政府職責要點和底線清單,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強化對公共資金、公共資源和民生等領域的審計監督,重點領域、關鍵崗位和重要環節監管得到加強。自覺接受人大、政協和社會監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03件、政協委員提案70件,滿意率分別為96.11%和97.14%。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綱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取得新成效。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設立龍頭街道辦事處。繼續選派幹部下村到戶開展脫貧攻堅和幫扶工作,全體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訪民情、解民憂,與群眾打成一片,辦成了一批大事要事,解決了一批群眾煩心事,為全縣脫貧出列作出了突出貢獻,樹立了新時代基層幹部的好形象,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先進典型,有的甚至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我們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與此同時,順利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工作。意識形態、國防雙擁、司法行政、應急救援、外事僑務、民族宗教、氣象保險、檔案縣誌、郵政通訊、菸草鹽務、供銷石油等工作取得積極成效,與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的聯絡進一步加強。

各位代表!過去一年,全縣上下眾志成城、攻堅克難,自覺投身到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巨集偉事業中,經受了重大考驗、推動了轉型升級、穩定了發展大局、守住了紅線底線,圓滿收穫了脫貧出列的豐碩成果,雷山延續千百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在我們手中歷史性地得到解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等5位黨和國家領導先後到雷山調研視察指導工作,充分肯定了雷山取得的成就,特別鼓舞士氣、特別振奮人心。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關懷厚愛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監督支援、全力參與的結果,是各級幫扶單位和對口幫扶城市鼎力支援、共同努力的結果,是全縣幹部群眾齊心協力、苦幹實幹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離退休老同志,向廣大投資者、民營企業家,向駐雷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隊伍、公安政法幹警,向國務院扶貧辦、省紀委監委、省國資委等中央、省州有關單位、杭州市上城區及所有關心支援雷山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向奮鬥在脫貧攻堅一線的指揮長、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幫扶幹部、村組幹部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推動雷山經濟高質量發展還有不少短板和問題需要解決。一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保運轉、保民生壓力大,部分重點專案融資難、用地難等瓶頸突出。二是產業支撐發展不夠有力。產業發展“小、弱、散”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性改變,農業基礎薄弱,工業支撐不強,新舊動能轉換慢,市場主體普遍不強,產業鏈條短、附加值不高。三是風險防範還需加強。專案建設管理不夠規範,政府隱性債務存在風險;部分政府債務到期,還款壓力加大。安全生產、社會治理等領域還存在薄弱環節,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農村垃圾和汙水處理等汙染防治任務艱鉅。四是民生保障水平還需提高。社會保障機制還不夠健全,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還有很多短板。五是幹部擔當作為不夠。一些幹部不想為、不願為、不會為,工作作風不實、執行落實不力等現象依然存在。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認真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020年工作重點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全面收官之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也是“兩個一百年”注⑩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的重要之年。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走“一主導四圍繞”注⑪特色發展之路,堅定不移做到“五個沉下心來”注⑫,推動“四個輪子一起轉”注⑬,紮實抓好政府各項工作。

2020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州委、縣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力實施“三大戰略”行動注⑭,全面做好“六穩”注⑮工作,一以貫之堅持沉下心來抓產業發展、抓專案建設、抓招商引資、抓主體培育、抓改革開放創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確保按時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為實施“十四五”規劃和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2020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6%左右,農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0%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左右,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2%左右,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5%左右。其他目標控制在上級下達的計劃內。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以赴聚焦脫貧成果鞏固,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有效銜接起來,確保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

全力鞏固脫貧成果。以解決實現“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面臨的問題為抓手,繼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堅決落實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堅定不移抓好責任落實、政策落實、工作落實,重點實施產業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社保扶貧等“十大鞏固提升工程”注⑯。持續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全面構建“五大體系”注⑰,加快推進易地扶貧搬遷法治示範建立,提高管理服務能力和水平。深入開展脫貧攻堅常態化篩查和監測預警,加強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確保有勞動力貧困戶至少有一項穩定脫貧專案,有1人以上穩定就業,防止和減少脫貧人口返貧。用好用足中直定點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和省州幫扶單位等各類幫扶資源,持續用力鞏固提升脫貧成果。推進“志”“智”雙扶,持續激發貧困群眾發展內生動力。全面做好迎接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工作,組織開展好脫貧出列“回頭看”,做好查缺補漏,確保脫貧攻堅成果經得起群眾和歷史的檢驗。

推進全面小康建立。圍繞同步全面小康這個目標,聚焦薄弱指標和突出問題,狠抓“三個核心指標”注⑱鞏固提升,在做大經濟總量、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環境質量方面千方百計補短板,確保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如期完成各項任務。加強小康統計監測,進一步理順小康指標統計監測資料採集上報,確保基礎資料按時收集和測算。加強同步小康專案建設,堅持以專案為主抓手,加快謀劃和推進一批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民生髮展專案建設,以專案的推進和落實來促進同步小康建立指標的完成。抓好迎接達標認定工作,全面加強對各項指標的動態監測,認真對照考核驗收標準查缺補漏,確保順利通過小康驗收,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小康社會。

二、全力以赴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全域旅遊發展步伐

圍繞全域旅遊建立目標,抓好景區建設,優化綜合環境,拓展消費業態,以文化旅遊業的強勢突破帶動第三產業持續繁榮,力爭接待遊客同比增長5%以上,旅遊綜合收入同比增長10%以上。

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完成西江索道建設並投入運營,完成西江悅榕莊酒店主體工程建設,其中悅苑酒店、悅椿酒店完成裝修並投入運營。完成西江小北門多層停車場、西江牛街酒店建設,加快推進西江干榮旅遊綜合體、大塘景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啟動西江魚田灣生態停車場建設。完成郎德上寨古建築群保護修繕專案和郎德旅遊服務中心建設。啟動西江飛行影院、陶堯苗浴溫泉度假區等專案建設。完成格頭景區旅遊設施專案建設。

提升拓展西江景區。紮實開展西江景區服務質量提升專項整治,規範景區市場秩序。加強景區新建房屋審批控制,建立審批監管和責任倒查機制,對多審批、亂審批行為進行追責問責,堅決遏制大拆大建現象發生。加強環衛市政、車輛交通等日常管理,營造乾淨有序旅遊環境。開展景區聘用人員績效評估,合理控制人力成本。強化西江公司運營監管和考核,促進規範執行,力爭西江公司上市取得實質性進展。不斷提升西江歌舞演出質量,探索民族文化習俗與遊客參與專案的挖掘融合,提高景區苗族文化展示水平。積極規劃拓展麻料、控拜和烏高“銀匠村”主題旅遊區和連城、白碧、龍塘農業觀光體驗區建設,增加遊客體驗專案。

加快文旅互動發展。積極組織申報省級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鼓勵傳承人開展傳承創新創業,支援民間舉辦苗年、吃新節、水族瓜年等節慶活動,支援開展姑媽回孃家、鬥牛、蘆笙舞大賽等傳統民俗活動,促進民族文化保護傳承。實施文化精品工程,突出苗族文化特色,提升《美麗西江》等演出質量,正式推出《西江盛典》演出。挖掘提升方祥高排蘆笙舞、掌坳銅鼓舞、南猛蘆笙舞、達地古瓢舞、永樂民間山歌等傳統歌舞文化,創新開展文化旅遊宣傳營銷活動,不斷提升雷山文化品牌影響力。開展民族傳統手工藝品公共品牌建設,加大銀飾、刺繡、蘆笙製作等產業化開發力度,推出一批品牌產品。

提高旅遊服務質量。力爭完成西江景區建立國家5A級景區工作,啟動大塘景區4A級景區建立。圍繞重點旅遊村寨完成民宿建設改造100戶,開展鄉村旅遊村寨、經營戶、客棧質量等級評定,評定乙級村寨2個以上,標準級民宿客棧10戶以上。新建和改建旅遊公廁5座以上,標識標牌100張以上。完成鄉村旅遊從業人員培訓1000人次以上。

增強旅遊帶動作用。加快郎德、大塘、雷公山等景區景點建設步伐,突出核心景區輻射帶動全域發展作用,確保全域旅遊示範區建立通過國家驗收。大力發展茶園、果園、藥園、菜園等生態觀光農業,著力發展綠色食品、民族工藝品和旅遊商品加工業,加強交通運輸、商貿流通、餐飲服務、文化娛樂等傳統服務業提升改造,培育發展文化創意、養老健康、戶外運動等新興產業,推動旅遊業態轉型升級,帶動三次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全力以赴聚焦農業農村發展,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把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千方百計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深入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用好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涉農資金、東西部協作資金等,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業帶動效益。大力發展茶產業,加快推進優質高效、有機生態茶園建設,完成中低產茶園改造並套種桂花樹等經濟苗木1萬畝以上,切實提升茶園管護水平、挖掘茶園生產潛力,提高畝產效益。加大茶葉龍頭企業扶持力度,狠抓茶產品精深加工及銷售,提高茶產業整體效益。大力發展筍用竹產業,完成撫育、改造竹林1萬畝,新建筍用竹示範基地2萬畝以上。大力發展中藥材產業,今春要完成天麻種植1萬畝以上。大力發展養殖業,切實做好生豬補欄,特色生態畜禽出欄35.7萬頭(羽)以上。大力發展食用菌、稻田養魚、辣椒、折耳根等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堅持把發展林下經濟作為一個重大戰略來抓,大力發展以森林景觀利用為重點的森林旅遊產業,以天麻為重點的林下中藥材產業,以養蜂、養雞為重點的林下養殖產業,以大宗食用菌為重點的林下食用菌產業,以茶園套種經濟苗木為重點的其他林下經濟產業,實現林下經濟產值3億元以上。

深入實施品牌戰略。鞏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國家茶葉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建立成果,組織標準化生產種植,建立一批綠色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打造綠色、有機產品品牌,新增SC注⑲企業認證2家以上。積極推進品牌建立,重點推動雷山銀球茶、烏杆天麻、魚醬酸、黑毛豬、土雞、青錢柳等特色產品成為國家、省、州著名品牌。利用扶貧公益廣告、消費扶貧、電子商務等平臺宣傳雷山特色產品,提升知名度。

強化產銷對接支撐。推廣“網際網路+農產品銷售”模式,推進線上銷售雷山特色產品。鼓勵和組織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做好農超、農企、農校對接,建立以銷定產、以產促銷的產銷連結體系。積極參與全國、全省各類農特產品營銷推薦活動,拓展產品市場。加大消費扶貧,推動“快手點亮工程—溫暖中國社交電商消費扶貧行動”,拓寬農副產品銷路。健全完善利益聯結和產銷對接機制,強化“公司+合作社+農戶”帶動產銷,推進農產品品牌包裝上市,提高產銷效益,確保農民增收。

加強鄉村環境治理。加強生活垃圾清運體系建設,力爭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完成大塘鎮農村汙水試點示範工程等專案建設。嚴格管控傳統村落“兩違”行為,完成麻料村傳統村落示範村專案建設,保護傳統村落風貌和原有建築風貌不受破壞。推進移風易俗,打造鄉風文明新風貌。強化農戶室內外環境衛生治理,引導群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深入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健全村規民約制度,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

四、全力以赴聚焦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堅持在穩投資、推工業、優環境、防風險等方面求突破,不斷積聚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狠抓專案擴投資。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十四五”規劃編制,謀劃一批城鄉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專案,爭取列入國家、省、州計劃。加快推進雷山至榕江高速、永樂環線公路建設,完成雷山至西江、達地至塔石公路提升改造。完成雞鳩水庫工程管網布置建設,完成西江水庫、望豐(排卡)水庫、翁養水庫大壩樞紐工程建設,啟動大塘水庫、喬兌水庫建設,完成達地水庫、柳烏水庫、排苟水庫前期工作。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六網會戰”注⑳,電網投資完成1.1億元以上,油氣網投資完成4.1億元以上,網際網路投資完成1億元以上。

加快發展特色工業。完成烏開工業園區二期基礎設施建設,力爭2家以上企業入駐園區,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以上。抓好“千企改造”,力爭巨集星建材公司等技改專案落地建設。紮實做好工業企業“雙服務”,強化要素保障,幫助企業解決發展難題。圍繞天麻、食用菌、筍用竹、山泉水等產業資源積極引進特色工業專案。探索與杭州上城區合作發展工業,做好產業轉移承接和特色產品“合作建園”發展,打造新的工業發展平臺。加大規上工業企業培育,確保新增入庫企業1戶以上。

大力培育民營經濟。以“營商環境提升年”為契機,聚焦落地企業服務、信用環境等薄弱環節,全面提升各項考核指標服務質量,推動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上檔升位。加大民營企業幫扶力度,深入開展“走企連心”服務活動,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大力支援萬城公司、腳堯茶業、農旅共濟公司、老倪青錢柳等民營企業發展,培育一批專精特新的優勢企業。支援中小微企業入駐移民安置區,著力解決中小企業用地難題。確保全年新增省級龍頭企業2家以上、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2家以上,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5家以上。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9億元以上,力爭民營經濟佔比達到52%以上。

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繼續實施好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專案,整合用好縣、鄉、村三級服務網點資源,加強與網易嚴選、蘇寧易購、淘寶、京東、快手等電商平臺合作,銷售雷山特色產品。整合供銷、郵政、“通村村”等物流資源,力爭物流覆蓋到村到組。加強農村電商人才培訓,引導鼓勵電商創業孵化。加強產品包裝、設計及營銷,打造雷山特色旅遊商品,推動“黔貨出山”,實現電商網路零售額5億元以上。

防範化解債務風險。嚴格執行《預演算法》,強化預算約束力,切實做到“無預算、不支出”,大力壓減不必要的開支。加強地方政府隱形債務風險防範,嚴肅融資舉債紀律,加大違反政府性地方債務管理問責力度。認真貫徹《政府投資條例》,規範專案謀劃、審批、實施程式,提高政府投資效益,對政府投資專案超概算10%以上的,按程式重新審批可研報告、初步設計和專案概算。加強向上對接彙報,全力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援。盤活存量資產和土地資源,加強對國有土地、房屋等清理排查,有序處置出讓,增加縣級可用財力。依法向國有公司注入能夠變現或有穩定收益的資產,提升融資能力。圍繞銀行信貸政策和金融產品,主動謀劃一批具有可持續性收益的專案,用好“新租貸”“民工惠”等金融產品,多渠道緩解償債壓力,在債務風險防範化解上取得突破。

五、全力以赴聚焦提升建管水平,加快新型城鎮化程序

努力打造生態環境更加優美、功能配套更加完善、文化特色更加彰顯的高品質特色小鎮體系,力爭城鎮化率達50%以上。

推進縣城老區提質。加快推進城北、永樂南路棚戶區改造建設進度,啟動二橋至菸草局沿河老舊小區改造,確保完成投資2億元以上。完成縣城二期汙水處理工程、縣城區路燈亮度提升等專案建設。加強老城區道路、廣場、綠化、農貿市場等維護提升,全面打造平面整潔、立面靚麗、空間美觀的城市新形象。

推進新區發展提速。千方百計加快西江—縣城—大塘城鎮帶建設,加大縣城郎當河口至陶堯新區、水電新區、蓮花片區開發力度,做好土地運營,積極吸引民間資本參與建設,不斷拓展縣城空間佈局。持續完善縣城區路網結構,加快推進南部路網建設,完成馬家屯至紅屯堡公路建設。完成苗疆華庭房開專案建設,啟動上城西苑、南秀佳苑、紅楓水岸二期等房開專案建設。完成紅屯堡、烏秀等重點區域路燈建設。完成凱里至雷山天然氣支線管道專案建設。

推進集鎮建設提檔。啟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突出旅遊特色打造西江、大塘、郎德旅遊小鎮,突出貿易特色打造永樂、達地商貿小鎮,突出農業特色打造望豐農業小鎮,突出生態特色打造方祥生態小鎮建設,努力形成不同型別、個性鮮明的特色小鎮體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完善鄉鎮路網、農貿市場、停車場、公廁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完成大塘汙水處理廠、西江汙水提標改造專案和永樂集鎮路燈工程建設。

推進城市管理提標。鞏固文明建立成果,強化城市精細管理,加大佔道經營、亂擺攤設點、亂停亂放等打擊力度,強化農貿市場管理,加強觀音閣、樓梯壩等小區治理,不斷提升城鎮管理水平。整合執法資源,抓好縣城規劃區和鄉鎮規劃區違法建設治理,嚴厲打擊“兩違”行為。加大宣傳教育,動員全民參與,提高市民文明素質,養成遵紀守法、愛護環境、講究衛生的良好習慣。

六、全力以赴聚焦深化改革開放,不斷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堅決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不斷釋放改革開放紅利,讓城鄉群眾共享改革開放發展成果。

落實重點領域改革。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狠抓“放管服”改革,著力推進“一網通辦”注㉑等模式,將企業登記辦結時限縮短至1個工作日,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工程專案審批時間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鞏固新一輪政府機構改革成果,完成事業單位改革。著力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培育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全面推進水務一體化改革,積極探索集鎮和村“以水養水”發展模式。縱深推進國有企業、財政資金績效管理等改革。抓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

注重科技創新發展。鼓勵企業和經營主體使用新裝置、新技術發展生產,提高產品技術含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發展效益;加強與高校合作,通過承接科研院所技術成果轉讓、實行技術研發外包等形式提升農特產品、傳統工藝品研發水平。圍繞茶葉、中藥材等九大特色產業,抓好種植、管理、加工技術服務,確保高產出、高效益。

提升開放合作水平。堅持領導帶頭招商,充分發揮旅遊景區、文化產業園區、縣城新區、農業產業園的主導作用,謀劃好招商專案,增強招商引資的針對性。以杭州上城區幫扶為契機,立足於江浙等沿海地區開展招商活動。在產業上,圍繞我縣有基礎、有特色的優勢產業,強力推進產業招商,提高招商引資成效。全力做好招商引資落地專案和意向性專案跟蹤服務,確保年內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0億元以上。

七、全力以赴聚焦綠色發展理念,堅決守住生態環保底線

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環境突出問題,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

堅持鐵腕治汙。從嚴從實抓好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及“回頭看”發現問題整改。繼續推進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環境保護“六個一律”執法行動,繼續開展環保執法“風暴”和“利劍”行動,深入落實“水十條”“土十條”和“河長制”,落實企業環保“黑名單”制度,確保1000人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縣城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7%以上。

推進生態保護修復。落實“多規合一”注㉒,劃定“三區三線”注㉓,完成自然保護地優化調整,實現生產、生活、生態良性互動。積極建立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推進封山育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確保森林覆蓋率穩定在72.75%以上。加大山洪溝渠治理力度,保持水土穩定。推進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嚴禁新上高耗能、高汙染、高排放專案。建立嚴格土壤環境保護制度,加大農業面源汙染防治,提高土壤環境綜合監管能力。

培育綠色生態產業。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建設一批苗木花卉盆栽培育基地,大力發展茶葉、青錢柳、天麻、筍用竹、食用菌、養蜂等林下經濟,大力發展戶外運動、健康康體、科考探險等生態旅遊業。依託豐富的水資源、綠色有機農產品資源,大力發展山泉水、生態農產品加工等特色工業,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迴圈經濟發展模式。

八、全力以赴聚焦人民群眾期盼,用心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優先發展教育。繼續壓縮黨政機關6%的行政經費,全力保障教育經費。加快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推進義務教育農村薄弱學校改造,不斷優化中國小校佈局調整。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堅決杜絕因貧失學和因學返貧。穩定教師隊伍,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實施學前教育“增量提質”計劃,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90%以上,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以上。

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實施縣醫院改擴建專案、西城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龍頭街道衛生院等專案建設。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抓好醫聯體、醫共體建設和集團式幫扶工作,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加大遠端會診服務,抓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加強村醫考核管理,切實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的問題。落實慢性病保障政策,做好傳染病防控。加快標準化和資訊化建設,抓好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城鄉低保規範化建設,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萬人以上,城鄉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完善醫療救助和社會保障制度,加強特殊困難群體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創新農業保險機制,把政策性農業保險和特色農業保險納入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來,推廣“保險+支農融資”模式,解決農業發展後顧之憂。做好公益林和商品林投保。加大臨時救助力度,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障範圍。

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推進基層社會管理創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積極化解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聚焦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持續深入開展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建築施工、森林防火、汛期、旅遊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強化應急救援措施,做好救災、救濟和防災、減災。積極調解和化解各種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全面落實普法責任制,繼續實施“七五”普法規劃,深化“民主法治村”建立,鞏固平安雷山建設。

全力以赴聚焦辦好民生實事,努力踐行初心和使命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今年要著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

一是完成丹江國小改擴建、縣第三幼兒園以及掌雷等村級幼兒園建設;完成各類師資培訓3000人次以上。二是為全縣65歲以上老年人和全縣脫貧攻堅駐村幹部、村幹部免費體檢一次。完成村醫輪訓工作。三是完成勞動力技能培訓3000人以上,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000人以上。四是完成縣鄉農村公路路面提升工程60公里以上,全面普及推廣“通村村”運用,鞏固提升“四好農村路”建立工程。五是新聘、續聘生態護林員1600人。六是建成村級停車場20個。七是完成縣城永樂路農貿市場和縣電子商務物流基地及冷庫倉儲專案建設。八是完成全民健身中心提升改造和文體設施配套工程建設70個,完成非遺扶貧工坊建設改造50個。九是完成巴拉河流域沿線10個村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專案建設。十是完成農村廁所改造建設1000戶,完成10個村公廁建設。

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時代賦予重任,奮鬥鑄就輝煌。我們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馳而不息加強自身建設,強化責任擔當,不斷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講政治,推進科學理政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把政治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加強政府系統黨的建設,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貫穿政府工作各方面和全過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及縣委決策部署,確保政令暢通、令行禁止。嚴格落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強化黨員領導幹部思想政治武裝,不斷提高行政能力。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落實政府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

二、強法治,推進依法行政

自覺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全面接受監察監督,主動接受社會各界監督。依法全面履行職責,支援開展公益訴訟,推動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堅持民主集中制,完善決策制度,規範決策程式。支援人民武裝建設和法院、檢察院工作。推行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執行政府法律顧問制度,全面實施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查制度,規範公正文明執法。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加快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項規定。

三、明權責,推進放權簡政

深化落實“放管服”改革,加強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大力提升政務服務效率,推行“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全面實行政務公開,推廣電子政務和網上辦事,在更大範圍內實現“一網通辦”、異地可辦,大幅壓減企業、群眾辦事時限。堅持政府主導和市場化相結合,構建政府與市場“親”“清”的良好關係。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轉變政府職能,堅持創新管理,著力提高政府效能。

四、守底線,推進從嚴治政

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和“一崗雙責”,切實加強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深入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大力弘揚真抓實幹作風,堅定不移糾“四風”、樹新風。支援人大預算聯網監督,加強“三公”經費管理,壓縮經費支出,降低行政成本。持續推進審計監督全覆蓋,加強精準扶貧、工程建設等重點領域監管,切實做到“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嚴肅查處不正之風和侵害群眾利益等行為,努力營造風清氣正、廉潔高效的發展環境。

註解

①“廁所革命”:是指對發展中國家的廁所進行改造的一項舉措,最早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出。

②“G+TV”:指貴州廣電新媒體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移動、聯通、電信三家運營商全面合作,推出了G+TV移動版、G+TV電信版、G+TV聯通版等貴州地區唯一合法的寬頻互動電視業務、

③“四個不摘”:指扶貧工作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監管。

④“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是指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定超過當年全國扶貧標準;“兩不愁”即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即為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

⑤政府性債務管理“七嚴禁”:一是嚴禁違法違規舉債;二是嚴禁違法違規擔保;三是嚴禁違法違規進行政府購買服務;四是嚴禁“名股實債”;五是嚴禁“三邊”(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工程;六是嚴禁違規建設樓堂館所;七是嚴禁政府性債務管理不作為。

⑥“八要素”:即產業選擇、培訓農民、技術服務、資金籌措、組織方式、產銷對接、利益聯接、基層黨建。

⑦“兩清一修”:指清理邊溝、清理垃圾、修復破損路面。

⑧“三變”改革:即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

⑨“四有兩落實一服務”:“四有”即有服務陣地(村衛生室業務用房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做到診室、治療室、公共衛生室和藥房“四室”分開)、有人員、有裝置、有基本藥物;“兩落實”即落實村醫報酬、落實村醫培訓全覆蓋;“一服務”即規範村醫開展診療服務和公衛服務。

⑩“兩個一百年”:即第一個一百年,是到中國共產黨成100年(即2020時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是到新中國成立100年(即2049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⑪“一主導四圍繞”:把文化旅遊產業發展成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主導產業,圍繞文化旅遊業抓特色山地農業、圍繞文化旅遊業抓特色生態工業、圍繞文化旅遊業抓特色服務業、圍繞文化旅遊業抓特色城鎮化。

⑫“五個沉下心來”:一要沉下心來狠抓產業發展,夯實發展根本支撐;二要沉下心來狠抓專案建設,持續擴大有效投資;三要沉下心來狠抓招商引資,破解資金瓶頸難題;四要沉下心來狠抓主體培育,擴大市場主體規模;五要沉下心來狠抓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動力活力。

⑬“四個輪子一起轉”:指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文化旅遊業“四個輪子一起轉”。

⑭三大戰略行動:即大扶貧、大資料、大生態。

⑮“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⑯“十大鞏固提升工程”:基礎設施鞏固提升工程、產業扶貧鞏固提升工程、易地扶貧搬遷鞏固提升工程、就業扶貧鞏固提升工程、教育扶貧鞏固提升工程、健康扶貧鞏固提升工程、社保扶貧鞏固提升工程、生態扶貧鞏固提升工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鞏固提升工程、基層黨建鞏固提升工程。

⑰“五大體系”:即公共服務保障體系、文化服務體系、培訓和就業體系、社群治理體系、基層黨建體系。

⑱“三個核心指標”:指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人均地區生產總值(人均GDP)達到或超過31400元;城鄉居民收入,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20000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或超過7000元;環境質量指數,城市(縣城)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率≥85%、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5%、城鎮汙水處理率≥85%、城鄉生活垃圾無公害化處理率≥50%。

⑲“SC”:即食品生產許可證編號中的生產的漢語拼音字母縮寫,也就是可以生產食品的企業。

⑳“六網會戰”:即路網、水網、電網、地下管網、油氣網、網際網路。

㉑“一網通辦”:開通線上辦理,把政務資料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和群眾只要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的事項,解決“辦不完的手續、蓋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等麻煩。

㉒“多規合一”:是指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多個規劃融合到一個區域上,實現一個市縣一本規劃、一張藍圖,解決現有各類規劃自成體系、內容衝突、缺乏銜接等問題。”

㉓“三區三線”:“三區”指生態、農業、城鎮三類空間;“三線”指的是根據生態空間、農業空間、城鎮空間劃定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