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江蘇省)2020年崑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政府工作報告

(江蘇省)2020年崑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2020年1月4日在崑山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長周旭東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政府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中共崑山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蘇州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大力建設現代化大城市,全力打造國家一流產業科創中心,深入推進18項三年提升工程,較好完成了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一年來,我們砥礪前行,綜合實力再上臺階。預計地區生產總值跨過4000億元大關,比上年增長6.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400億元,達到407.3億元,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0億元,增長6%。對外貿易總體平穩,實現進出口總額810億美元。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貸款餘額分別增長9.5%、16.7%,成為全國首個存款餘額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新增市場主體17.8萬戶,累計突破50萬戶,總量位居全省縣級市首位。一年來,我們重點突破,科創引領效應凸顯。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提高至3.5%。“一廊一園一港”投運科創承載空間139.1萬平方米,新入駐人才科創專案704個。高新技術企業達1491家。創新實施祖沖之自主可控產業技術攻關計劃,落地專案257個。成功研製投運國際領先的“崑崙”超級計算機系統,獲批籌建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人才綜合競爭力繼續保持全省縣級市第一。崑山籍院士錢七虎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一年來,我們合力攻堅,美麗崑山提檔升級。全國文明城市建立順利通過省級測評。榮獲蘇州市城市管理工作一等獎。8個國省考斷面水質全部實現穩定達標,優III比例歷史性達到100%。劣V類水質河道基本消除。PM2.5平均濃度33.1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81.9%,空氣質量保持蘇州前列。一年來,我們對標提升,人民生活幸福美好。公共財政支出的80%用於民生保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9650元,增長8.3%。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績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改造提升農貿市場32個,農貿市場標準化建設改造工程獲評“蘇州市十大民心工程”。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8.7%,創歷史新高。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崑山撤縣設市30週年,在這一重要的歷史節點,崑山被列為全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地區,各項工作邁出穩健步伐,蟬聯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綠色發展、投資潛力、科技創新、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五個第一”,連續15年位居全國百強縣市首位。我們以此為激勵和鞭策,奮勇爭先求突破,統籌兼顧抓落實,主要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主動防範風險挑戰,經濟發展穩中提質

推動專案建設落地見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20億元,增長2.7%,其中工業投資190億元。中科可控、寶能新能源整車等70個重大產業專案完成投資150.1億元。京東數字產業園開工建設。立訊無線通訊暨智慧裝置產品生產基地竣工。毛豆新車完成銷售103億元。好活科技實現營業收入13.6億元。編制精準招商目錄圖譜。創新實施“銀團+基金”資本招商模式。舉辦金秋經貿洽談會及上海、深圳招商推介活動。成功引進威馬等一批百億級專案。大飛機新材料3D列印智慧裝備、氪空間全國總部等一批引領性專案落戶。加快產業轉型取得實效。光電、半導體、小核酸及生物醫藥、智慧製造等四大高階產業實現銷售2350億元,增長16.2%。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49.5%、46%。獲批蘇州市先導產業創新集聚區。新增省級智慧製造服務領軍機構2家、智慧示範車間(工廠)32家、星級上雲企業93家。32家企業入圍蘇州工業企業“畝產論英雄百強榜”。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長2.2%,其中規上民營工業總產值增長7.5%。工業利潤增長5%。全員勞動生產率提高7%。服務業增加值達1850億元,增長9%。全域旅遊建設加快推進,文旅產品供給不斷豐富,實現旅遊收入324億元,增長5.9%。培育省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6家。花橋經濟開發區獲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範區綜合評價第一。應對經貿摩擦精準有效。出臺22項專項舉措,建立“雙層掛鉤”機制,創新實施“應對六法”,204家重點企業發展基本穩定、好於預期。積極開展招商護商服務月活動,總結推廣經典做法案例,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創新實施招商護商政府專員“215”行動,評選“招商護商之星”38名。進口、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53.7%、81.1%。新增註冊資本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專案21個。實際利用外資7.8億美元。

(二)大力集聚高階要素,人才科創成效明顯

創新主體不斷壯大。新增國家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6名、省“雙創”人才8名、省“雙創”團隊2個、省“雙創”博士25名、姑蘇領軍人才29名。新增高技能人才1.1萬名。新簽約院士專案25個。入選省百強創新型企業2家。新認定省民營科技企業301家、蘇州“瞪羚”企業75家、高成長創新型企業4家。培育“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單打冠軍”企業89家。三一重機獲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龍騰光電獲省企業技術創新獎。好孩子集團獲中國專利獎外觀設計金獎。新增發明專利授權量1500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5件。主導參與制修訂標準44項。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啟動建設。設立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崑山)創新中心等海外科創平臺。工研院改革穩步推進。中德智慧製造產業創新中心、復旦(崑山)科技園、超精密加工技術研究所等載體相繼落戶。新增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1家、省級3家。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家、省級33家。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啟用人才科創發展服務中心,提供275項“一站式”專業服務。出臺進一步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25條措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培養“昆玉計劃”。率先推出科創產業用地政策措施。啟動12個老舊工業小區專案改造升級。智谷小鎮、周莊旅遊風情小鎮獲省級特色小鎮考核優秀等次。搭建滬昆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運營服務平臺,入駐科技服務機構32家。實現技術合同交易額31.3億元,增長126%。設立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加強“金融超市”、綜合風險池運營管理。新增上市企業4家。澤璟製藥成為首家以第五套標準獲科創板首發上市註冊的企業。

(三)充分激發動力活力,改革開放全面深化

一體化發展向更寬領域邁進。成立長三角地區合作與發展辦公室,制定對接上海高階資源要素目錄圖譜,223項對接上海事項穩步推進。深化“4+2”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實踐聯盟合作,在醫保、品牌等領域實現共建共享。參與設立100億元長三角產業升級股權投資基金。新增滬昆省際毗鄰公交線路2條。滬蘇崑交通一體化聯合執法站揭牌成立。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等領域探索跨區域信用聯合獎懲模式。“臨滬平安線”跨省社會治理融合共建工作站建成投運。全方位開放向更高水平邁進。崑山試驗區第七次部省際聯席會議成功召開,在平臺載體建設、貿易便利化、擴大管理範圍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崑山試驗區條例進入立法審查程式。出臺服務檯胞臺企20條新政。率先實施臺灣職業資格與大陸職稱資格比照認定。全省首家臺灣法律事務所代表處獲批設立。4家臺資企業獲省“紫峰獎”。啟動共建淮昆臺資合作產業園。新增惠普貿易等8家企業參與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完成開票27.9億元、稅收4.7億元。率先開展全球產品進區維修業務試點。獲批資本專案外匯收入支付便利化改革試點。第二屆進博會崑山交易分團簽約金額超5億美元。成立境外投資促進服務中心,探索以“輕資產管理輸出”為特色的境外園區管理路徑。境外投資增長136%。與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市結為友好交流城市。市場化改革向更深層次邁進。創新推出優化營商環境“23條舉措”。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完成“1330”改革。“不見面審批(服務)”事項覆蓋率達96%。實施“證照分離”改革事項106項。建成市民驛站310個。被評為全省營商環境綜合評價先進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紮實推進。全面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新增減稅降費達106.2億元。依法依規引導退出低端低效產能企業288家。整治“散亂汙”企業(作坊)2342家。騰出發展空間5196畝。實現低效用地再利用1.1萬畝。完成“三優三保”拆舊復墾5700畝。規範國企投資決策程式,投資專案41個,投資總額70.9億元。國企內部風險防控機制進一步健全。推動國企深度參與科創園區建設,改造提升老舊廠房60萬平方米。

(四)統籌協調城鄉發展,城市能級蓄勢躍升

規劃建設更具品質。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72個單元控規基本完成。建成海綿城市示範區5.8平方公里。正儀歷史文化街區啟動規劃建設。朝陽都市廣場、大西門商業街、留暉公園等城市更新專案開工建設。軌交S1線站點全面開工,高標準做好交通組織、文明施工和質量安全管控。蘇崑中環對接工程加快推進。朝陽路(高新區段)建成通車。昆太路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楊林塘全線實現三級航道標準通航。城市管理更趨精細。完成“美麗崑山”建設整治任務1237項。拆除違法建設590萬平方米。新建、改建標準化廁所399座。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達100%。棚戶區改造建設實現全覆蓋。完成房屋徵遷113.3萬平方米。中環內443個老舊小區物業實現國企接管。解危D級危房3.3萬平方米。投放純電動公交車110輛。新建、改建公交候車亭513座,亮化611座。鄉村振興更有溫度。嚴格落實省委專項巡視反饋意見,細化144項整改措施。整合設立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完成農田集中連片整治1.2萬畝。新增高標準農田6900畝。建成稻麥產地烘乾中心5個。新增蘇州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家。糧食批發交易市場躋身全國十強。創新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紅黑榜”考核。完成農房翻建3645戶。新增三星級康居鄉村24個、康居特色村2個。巴城鎮武神潭村獲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張浦鎮北華翔、周莊鎮三株浜成為首批省特色田園鄉村。錦溪鎮計家墩村入圍省休閒農業精品村。實施被撤併地區綜合提升專案46項,投入資金3.1億元。獲評“四好農村路”省級示範縣。大力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繳欠租專項行動。完成“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獲批開展國家級農村閒置宅基地盤活利用改革試點。新評選鄉土人才28名,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97名。生態環境更加優美。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反饋問題全面完成整改銷號。利群提升改造專案建成投用。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專案啟動。完成大氣汙染防治工程122項。加強高排放機動車限行管理。全面落實河湖長制,整治河湖違法圈圩和違法建設36.5萬平方米。建成汙水處理尾水生態淨化溼地43萬平方米。傀儡湖被評為長江經濟帶最美湖泊和全省首批生態樣板河湖。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複查。完成重金屬減排評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亭林園(一期)、森林公園升級改造工程完工。建成“口袋公園”35個。新增綠化面積661萬平方米。閒置用地覆綠面積229.4萬平方米。

(五)高度重視群眾關切,社會事業持續進步

惠民措施落實及時到位。發放失業保險穩崗返還資金6707萬元。開展技能培訓1.6萬人次。城鎮新增就業3.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1.84%。發放創業小額貸款3.7億元。落實經適房購房和公租房租賃補貼1794萬元。公積金繳存人數和貸款金額分別增長6.8%和12.5%。有效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和市場保供工作。發放臨時物價補貼2305萬元。低保標準提高至每人每月995元。《民情面對面》活動成效明顯。南北掛鉤合作和對口支援幫扶工作有序推進,援助專案60個,落實資金1.6億元。圓滿完成第三批援疆工作任務,對口支援的阿圖什市脫貧摘帽通過驗收。崑山碧江“七結對”經驗入選全國優秀扶貧案例。民生焦點得到積極迴應。完成學校建設專案13個,新增學位8080個。崑山杜克大學一期創新樓交付使用,二期校園和杜克花園開工建設。普通高中招生增加1025人。推行4個集團化辦學試點。持續做好新市民子女積分入學工作。落實民辦教育獎補資金4732.8萬元。加強校外培訓機構長效治理。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醫院啟動“三甲”醫院建立。市婦幼保健院交由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全面管理。提高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待遇,發放資金9000萬元,惠及7萬人次。實現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新建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34家。居家養老服務人數達5.5萬人。新增殘疾人之家26個。成立市級退役軍人服務中心,建成退役軍人服務站和擁軍優屬服務站343個。特色文化煥發時代光彩。2019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再獲成功,網路直播觀看量超3800萬人次。開展崑曲巡演41場。引進實景園林版崑曲《浮生六記》。戲曲百戲博物館奠基。崑曲文化中心投運。成立崑曲發展基金會。崑劇《顧炎武》獲省“五個一工程”獎、文華獎。群眾文藝作品《快遞小哥》入圍全國“群星獎”。融媒體中心、傳媒集團揭牌成立。“家門口”的文體場館建設加快推進,全面完成村(社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暨崑山撤縣設市30週年主題活動、中國戶外運動節暨崑山國際文化旅遊節、海峽兩岸(崑山)中秋燈會等文化活動。獲得2023年亞洲盃足球賽辦賽資格。中乙聯賽崑山賽區榮獲最佳人氣賽區。國際男籃邀請賽、海峽兩岸(崑山)馬拉松賽等體育賽事成功舉辦。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升格為國家級試點。公民道德館、工友益站建成投用。評選榮譽市民“瓊花獎”33名。新增“中國好人”2名。安全生產保持平穩有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安全生產的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上級關於安全生產系列部署要求,全面啟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紮實做好省、蘇州市安全生產巡查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啟動對花橋、周莊、錦溪安全生產巡查。市政府常務會議、安委會研究部署安全生產工作21次。推行安環領域企業“負面清單”和重點企業“正面清單”制度。城市安全管控指揮中心啟動建設。創新開展“紅藍軍”對抗演練60場。完成“三級掛牌”重大事故隱患整改142處。全面推動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淘汰退出化工企業9家、異地搬遷3家。提高精細材料產業園建設、管理和安全標準,啟用園區資訊化監管平臺。大力推進安全生產大排查大整治、安環消防領域專項嚴打整治行動,推出專題戰報33期,檢查生產經營單位(場所)73.6萬家,整治隱患78萬處,立案處罰6988起。持續推進“331”專項行動,全面推行群租房標準化管理,火災起數下降27.3%。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實現“雙下降”。紮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積極建立“無黑城市”。創新實施綜治、警務“雙網融合”。建成公安檢查站和智慧卡口20個。啟動“校園哨兵”智慧安防工程建設。完成老舊小區技防升級改造150個。違法犯罪警情下降11.4%。健全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145件信訪積案得到有效化解。圓滿完成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慶等重大活動安保維穩任務。

一年來,我們切實加強政府能力建設,不斷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務水平。從嚴治政進一步加強。高質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全面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切實強化“一崗雙責”,政府系統黨建工作水平不斷提升。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紮實推進“六個一”基層走訪調研。積極開展黨員先鋒“十帶頭”實踐活動。依法行政進一步加強。政府機構改革順利完成。區鎮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周市鎮通過省級經濟發達鎮改革評估驗收。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稽核“三項制度”。推進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化管理,建立重大民生決策事項民意調查制度。憲法廣場落成啟用。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定期向市人大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情況,辦理人大代表建議181件、政協提案206件。廉潔從政進一步加強。堅決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嚴格執行“基層減負年”各項要求,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四風”問題。深化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完成評價資金45億元。開展審計專案22項,促進增收節支2.9億元。規範化建設166個村務監督委員會。與此同時,檔案、科普、民族宗教、供銷、婦女兒童、社會科學、紅十字、氣象、防震減災等工作都取得新的發展。

各位代表,在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形勢下,上述成績的取得來之不易。這是市委科學決策、堅強領導的結果,是歷任老領導、老同志艱苦創業、薪火相傳的結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法監督、大力支援的結果,是市政協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克難攻堅、不懈奮鬥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向各人民團體,向駐昆解放軍、武警官兵和消防指戰員,向所有參與、支援和關心崑山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經濟社會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主要是:有效投資增長乏力,經濟抗風險能力有待增強,實體經濟發展面臨困難;高質量發展動能還不夠強勁,科創載體建設亟需加快;城市功能品質跟不上科創之城建設要求,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社會治理等領域還存在薄弱環節;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產品供給與人民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文化、體育惠民服務質量有待提高;部分公職人員擔當作為、狠抓落實的精神仍需增強,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對此,我們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二、2020年主要任務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開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任務艱鉅、意義重大、使命光榮。當前,世界經濟環境更趨複雜,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我們不僅應看到前進中的困難,更應看到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我們必須因勢而謀、應勢而動、乘勢而上,全力建設一流城市、集聚一流人才、培育一流產業,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幹勁拼出高質量發展豐碩成果,以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姿態闖出現代化試點嶄新天地,奮力推動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再創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年代。

根據中共崑山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的部署,今年政府工作的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緊扣“強富美高”總目標,突出高質量發展總導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積極踐行“四闖四責”,搶抓四大國家戰略疊加的歷史機遇,加快建設國家一流產業科創中心,全面完成18項三年提升工程,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紮實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勇當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試點走在前列的熱血尖兵,奮力實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建議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經濟增長6.5%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左右,工業投資增長26%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左右,實際利用外資、進出口總額保持穩定,全社會研發投入佔比提高至3.7%左右,企業研發投入增長10%左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68件,工業增加值率高於上年,新興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達50%左右,居民收入增幅高於經濟增幅,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5%以內,節能減排完成上級下達任務,生產安全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大幅下降。

圍繞上述目標要求,2020年將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推進經濟體系現代化,加快打造人才科創新高地

堅持專案為王。完成工業投資240億元,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20%、5%。加快推進86個重大產業專案建設,完成投資167億元。推動寶能新能源整車、三一重機挖掘機研發製造、立訊映象模組等產業鏈核心專案開工建設,丘鈦高階攝像頭等專案順利投產,威馬、卓建服飾等總部專案加快產出。充分用好精準招商目錄圖譜,瞄準世界500強、重點央企、總部機構等優質資源,精心辦好50場投資促進活動,引進註冊資本超3000萬美元外資專案10個以上、超億元內資專案40個以上。舉辦首屆僑商大會。更加突出服務一線、一線服務,深入實施領導掛鉤聯絡制度,全面落實“專案專員制”,著力破解專案建設用地、融資、審批等難題。大力開展招商護商政府專員“215”行動,實現1000家重點企業“點對點”掛鉤服務,切實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

做強實體經濟。堅持製造業立市不動搖,做深做透存量文章,持續加大產業建鏈、強鏈、補鏈、穩鏈、護鏈力度,同時超前謀劃佈局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興產業,著力培育壯大新能源汽車、新一代資訊科技等產業叢集。四大高階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提高2個百分點。深入實施智慧製造提升工程,完成技改投資160億元。新增省星級上雲企業60家、省級以上智慧示範車間(工廠)12家。建立省級“網際網路+先進製造業”特色產業基地、省級智慧製造示範區。加速推廣5G技術與產業應用,推動設立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長三角5G創新中心。強化“畝產論英雄”理念,用好經濟高質量發展監測平臺評價結果,落實差別化激勵約束政策。編制20個工業集中區整體規劃和改造方案。紮實推進老舊工業小區改造升級。細化落實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25條措施”、年輕一代民營企業家培養“昆玉計劃”,新增規上民營工業企業50家。培育“專精特新”“隱形冠軍”“單打冠軍”企業超90家。鼓勵金融服務、研發設計、資訊科技服務、展覽展示等業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提高至55%左右。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認真做好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促進實體經濟減負增效。

突出創新驅動。深化人才科創“631”計劃,加快“一廊一園一港”建設,新啟用科創承載空間超150萬平方米,引育人才科創專案超700個。用好科創產業用地政策,打造鑫欣科創等4個功能複合型科創街區樣板。加快建設深時數字地球研究中心,力爭列入國家首批國際大科學計劃。加強與中科院、清華大學等大院大所合作,擴大祖沖之自主可控產業技術攻關計劃影響力,新增院士專案20個、產學研合作專案1200個,力爭攻克“卡脖子”技術100項。新增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5家、新型研發機構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5家、眾創空間10家。深入開展科技型企業“小升高”計劃,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1750家。強化工研院核心平臺作用,高水平引聚和組織創新資源。發揮“科技鎮長團”專業優勢,著力在校企合作、招才引智、科技服務等方面實現新突破。持續實施“雙創”、產業、高技能三大人才計劃,做好醫療保健、子女就學等高層次人才服務。新增國家級創新創業領軍人才5名、市級以上“雙創”人才170名。引育頭雁人才及團隊3個、高技能人才1萬名以上。人才保有量超45萬人,人才貢獻率達52%。高水準運營人才科創發展服務中心。積極運作產業發展引導基金。更好發揮“金融超市”作用,解決企業融資需求100億元。加快龍騰光電、銳芯微電子等企業科創板上市步伐。新增上市企業6家。

(二)推進開放發展現代化,加快打造區域合作新高地

不斷加大雙向開放力度。積極應對國際經貿新變化,用好“雙層掛鉤”機制,狠抓專項舉措落地見效,大力推廣“應對六法”,全力服務龍頭企業和產業鏈關鍵專案。完成實際利用外資7.8億美元。培育省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4家。推進綜保區“五大中心”建設,鼓勵企業發展保稅物流、保稅研發、跨境電商等業態,爭創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擴大一般納稅人資格試點範圍,完成開票超30億元。爭取設立花橋海關保稅監管場所。精心做好第三屆進博會參展組織工作。推進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建設。加強與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科技交流合作,加快“一帶一路”國際先進技術研究院、聯合科創孵化器等載體建設,轉化科技成果20項以上。推動江蘇崑山(埃塞)產業園加快建設。

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加強與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聯動,深化虹橋—崑山—相城、嘉定—崑山—太倉合作機制。主動承接上海“五大中心”建設溢位效應,精準對接15類上海高階資源要素。高水平運營國家超級計算崑山中心,與上海張江國家實驗室共建長三角重大科技研發合作共享平臺。大力推廣滬昆科技創新券通用通兌。推動交通銀行設立信用卡分中心。完善同城化交通網路,開工建設外青松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曙光路對接復興路等省界“斷頭路”專案建設,優化提升毗鄰公交客運體系。發揮長三角“一網通辦”專窗作用,推進高頻服務事項跨區域政務資料互聯互通,實現“一地認證、全網通辦、異地可辦”。推動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社會治理等領域合作,共建滬昆高品質生活圈。

大力拓展昆臺發展空間。專案化落實前七次部省際聯席會議議定事項。推動崑山試驗區管理體制機制創新。爭取崑山試驗區條例正式出臺。力爭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加快設立兩岸消費金融公司等法人金融機構。開展線上稽核跨境人民幣結算電子單證業務。大力推進淮昆臺資合作產業園建設,促進淮昆臺資經濟協同發展。積極迴應臺胞臺企實際需求和普遍關切,深入實施“68條惠及臺胞措施”和20條新政,進一步豐富臺商大陸“精神家園”內涵,營造更加優越便利的投資、生活環境。建立健全臺胞臺企雙月沙龍制度。建設崑山臺青育成中心,擴大臺灣大學生實習規模,提供實習崗位1000個以上。加強與臺灣電電公會深度合作,實施新一輪臺資企業轉型升級合作專案。

(三)推進城市發展現代化,加快打造城鄉融合新高地

統籌規劃建設。堅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城市發展,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全面推進“多規合一”。集中資源推動“五區一線”城市客廳建設。完成軌交S1線車站施工60%、盾構區間施工20%,深化沿線城市設計。全力推進蘇崑中環對接、朝陽路(老城區和開發區段)改造、白馬涇路南延、景王路大橋等重點工程建設。343省道(崑山段)改擴建工程建成通車。加快“七橫四縱”生態綠廊和廟涇河中央水廊建設。建成“口袋公園”24個。新增綠化面積390萬平方米。閒置用地覆綠面積120萬平方米。全面推動新開工民用建築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完成房屋徵遷33萬平方米。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D級危房治理。試點既有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推動中華園街區、裡厙二村建立省級宜居示範街區、住區。

深化精細管理。進一步理順城市管理體制機制,提升城市管理辦事處治理能力和服務供給水平。持續推進“美麗崑山”建設,完成整治專案400項以上。拆除違法建設500萬平方米,深入整治違法廣告、“破牆開店”等問題。嚴格落實管線標識、隔離設施、橋下空間管理等標準規範。深化垃圾分類工作,全面實現住宅小區生活垃圾“四分類”,“定時定點”分類投放覆蓋率達60%,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運處理率達100%。推動再生資源回收與垃圾分類回收“兩網融合”。新建、改建標準化廁所518座。高標準改造提升農貿市場20個。新建、改建公交候車亭107座,亮化93座。完善車輛動態稱重系統規劃佈局,加強車輛超限超載聯合治理。推進停車便利化工程,規範機動車停車場管理。打造智慧監管路段22條。

緊抓鄉村振興。高質量完成省委專項巡視反饋意見整改。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入推進農田集中連片及閒置地整治。實施輪作休耕3.5萬畝。新增蘇州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800畝。開展養殖池塘生產環境提升行動。擴大“昆味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積極發展民宿經濟、共享農莊、田園綜合體等新業態,實現休閒觀光農業營業收入9.5億元。強化“紅黑榜”結果應用,試點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積分管理。打造特色田園鄉村、康居特色村建設方陣,建立三星級康居鄉村24個、康居特色村1個。推進23項被撤併地區綜合提升專案。紮實做好農房建設管理。試點實施天然氣進村入戶工程。深入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繳欠租專項行動。深化新型合作農場改革。穩步推進農村閒置宅基地盤活利用改革試點。完成國家級新型職業農民制度試點任務。

(四)推進文化發展現代化,加快打造文明風尚新高地

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加大志願者服務專案孵化、團隊培育和活動組織支援力度,註冊志願者人數佔常住人口比例超15%、活躍度超80%。積極開展“市民文明十二條”2.0版文明實踐專案、“公共文明行動日”等活動。大力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化“家在崑山·文明有我”特色品牌建設,加強新市民服務管理。支援慈善和紅十字事業繁榮發展,運營好“瑾暉”基金。全力做好對標落實、第三方測評等工作,社會文明程度指數測評達93分以上,確保創成全國文明城市。

弘揚城市優秀文化。高質量辦好2020年戲曲百戲(崑山)盛典,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力、增強群眾獲得感。推動當代崑劇院高效、規範、優質執行,引進經典優秀劇目15個。編創崑劇《浣紗記》《描朱記》。學習傳承經典摺子戲20個。支援小梅花戲曲團、小昆班建設。實施“崑曲+”工程,加快戲曲百戲博物館、百戲林公園、正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深入挖掘先賢思想文化價值,豐富“顧炎武日”紀念活動形式和內容。穩妥實施中山堂等文物古建築保護修繕。加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推進水鄉古鎮聯合申遺,辦好第二屆非遺展示展演、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等活動。

繁榮文化體育事業。推進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專案建設。加快博物館(美術館)、科技館、傳媒大廈等一批標誌性專案建設。大力實施文化產業攀新高“百日行動”。舉辦各類文化活動超4000場。全力籌辦2023年亞洲盃足球賽,加快建設國際標準專業足球場館。全面優化足球俱樂部運營管理,深化“你我共崑山”足球文化建設。精心辦好國際男籃錦標賽、海峽兩岸(崑山)馬拉松賽等活動。深入推進“15分鐘體育生活圈”建設,完善“家門口”的文體場館設施。有序推進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健全旅遊度假區體制機制,強化旅遊資源要素統籌整合,推動文旅、農旅深度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旅遊經濟和文旅產業。

(五)推進綠色安全現代化,加快打造美麗宜居新高地

堅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聚焦治氣、治水、治土三大戰役,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深入開展“263”專項行動,確保“4+1”環境問題全部銷號。加強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控制。鼓勵淘汰高排放機動車。加快吳淞江流域綜合整治。啟動建設工業廢水處理廠3座。推進5座汙水處理廠擴容提標。新建、改建汙水管網30公里,切實提高雨汙水管網截汙率和養護水平。拆除河湖違法圈圩和違法建設15.5萬平方米。建成美麗生態河湖30條。全面消除劣V類水質河道。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90%以上。大力推進土壤汙染防治,紮實開展重點行業企業土壤汙染狀況取樣調查。加強企業危險廢物規範化管理。穩步推進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等專案建設。

牢牢守住安全生產基本盤。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以極端負責的態度,全力做好國務院專項整治督導和省、蘇州市巡查反饋問題整改落實。強化安全發展理念,高標準編制城市安全發展規劃。推進安委辦實體化執行,有效發揮17個安全生產專業委員會作用。拓展安全生產巡查覆蓋面。建成啟用城市安全管控指揮中心,構建人防與技防高效結合的現代化監管體系。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加大化工、危險化學品、冶金工貿、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27個重點行業領域整治力度,確保隱患見底、措施到底、整治徹底。推進化工產業安全環保整治提升行動,高標準建設精細材料產業園。深化“331”專項行動,“三合一”和出租房兩類場所合規化改造驗收率達95%以上。開展“紅藍軍”對抗演練40場,進一步提高實戰化水平。加強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完成應急預案修編。完善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

持續壓緊監管服務責任鏈。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完成“三優三保”拆舊復墾4000畝,實現低效用地再利用1萬畝。制定工業區產業准入目錄,健全工業廠房出租長效管理機制。引導退出低端低效產能企業255家。完成“散亂汙”企業(作坊)整治。開展重點用能單位“百千萬”行動,加強企業“雙控”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推廣應用“走航監測”“動力監測”。深入實施排汙許可證制度。加強區鎮環保執法檢查員隊伍建設。健全環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依法嚴懲環境違法行為。強化服務意識、精準施策,幫助企業制定安全環保問題解決方案。

(六)推進社會發展現代化,加快打造美好生活新高地

織密民生保障網路。堅持把穩就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做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大援企穩崗力度,健全有利於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的促進機制。開展技能培訓4萬人次。新增就業崗位3萬個。辦好第五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深化全國和諧勞動關係綜合試驗區建立。深入開展困難家庭“一戶一檔一策”精準幫扶,落實社會救助、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等兜底措施。完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穩步提高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和企業退休人員生活補助標準。做好“菜籃子”產品保供穩價,規劃建設3家高標準生豬養殖場,新增產能6萬頭以上。建成保障房460套。積極發展住房租賃市場。新增繳存住房公積金職工12萬人。做好退役軍人事務工作,落實優撫安置政策,爭創全國雙擁模範城。深入推進南北掛鉤合作和對口支援幫扶工作,攜手打贏脫貧攻堅戰。

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新建、改擴建學校專案39個。招聘教師1000名以上。著力解決新市民子女入學難問題。全力推進崑山杜克大學二期建設,打造國際合作教育樣板區。開工建設周市高中。推進巴城高中、千燈高中規劃建設。穩步提高普通高中和大學聯考“雙一流”高校錄取率。完成第一中等專業學校一期新建工程。積極推進集團化辦學。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持續開展校外培訓專項治理,建立培訓機構資金監管機制。實現東部醫療中心建築結構封頂、西部醫療中心主體竣工、公共衛生中心全面完工。推動市婦幼保健院更高質量運營。引進頂尖臨床醫學專家團隊5個。啟用分級診療資訊平臺。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超65%。困難群體基本醫保覆蓋率達100%。優化異地就醫結算報銷制度。規劃建設陽澄湖康養院。新建、續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5家、社群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10家以上。

增強社會治理能力。縱深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建立“無黑城市”。深化綜治、警務“雙網融合”,將住宅小區物業服務融入網格化管理,實行“網格員+物管員”雙員配置,建立網格隊伍協同巡查制度。大力實施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突出問題精準治理。完善中心城區動態巡防機制。全面完成老舊小區技防升級改造,加密人像、車輛識別感知網路。推動295個校區“校園哨兵”智慧安防工程建設。健全社群、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機制,提升基層自治水平。啟動社工人才隊伍三年輪訓計劃,實現村(社群)全科社工服務全覆蓋。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做好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

三、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做好新一年工作,我們將持之以恆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切實以更高的站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扛起探路重任、優化制度供給,勇於挑戰極限、展現尖兵作為,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一)推動思想再解放,始終保持奮鬥激情。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解決“理解不深入、行動跟不上、落實缺乏創造性”的問題,堅持以新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以新發展理念推動工作、接續奮鬥。與時俱進弘揚“崑山之路”精神,堅持不等不靠、敢闖敢試,走出“舒適區”,敢涉“深水區”,勇闖“無人區”,創造更多第一和唯一。牢固樹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工作理念,積極運用“工作專案化、專案目標化、目標節點化、節點責任化”的工作方法,充分發揮“三項機制”的正向激勵作用,著力在有效投入、創新發展、產業招商等重點領域攻堅突破,加快形成為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為擔當作為者保駕護航的制度體系和濃厚氛圍。

(二)推動法治再強化,全面提高履職水平。切實增強法治觀念和制度意識,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工作,積極爭創法治政府建設示範縣(市、區),人民群眾對法治政府建設滿意度達90%以上。進一步加強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目錄化管理,促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建立完善“綜合執法+專業執法+聯動執法”機制,加快提高一線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全面完成“七五”普法。嚴格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認真落實協商民主有關規定,完善重大事項報告、通報制度,高質量辦理建議提案。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自覺接受社會監督、輿論監督。

(三)推動改革再發力,精心營造一流環境。強化“使用者思維、客戶體驗”,持續深化“1330”“證照分離”等“放管服”改革成果,打造優化營商環境政策升級版。建立政務服務“好差評”制度,進一步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利度和獲得感。深化“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實現全程網上辦理率98%以上。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積極建立國家信用體系建設示範城市。推進經濟發達鎮改革,複製推廣“1+4”基層治理改革經驗。加強基層審批服務執法力量整合。深化國資國企體制改革,推動國企深度參與人才科創、城鄉建設、生態治理、公共服務等重點工作,打造一批精品工程和示範樣板。

(四)推動作風再改進,著力加強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進一步精簡各類檢查、檔案、會議,切實減輕基層負擔。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嚴控“三公”經費,壓減一般性支出10%以上。嚴格執行“三重一大”等制度,加強重點部門、重點崗位、重點環節和公共資金審計監督。積極化解政府隱性債務風險。推動“評審聯動”向基層延伸,實現村(社群)評審全覆蓋。全面推行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從源頭上遏制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積極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企業家精神,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各位代表!為者常成,行者常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中共崑山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定必勝信心,發揚鬥爭精神,踐行“四闖四責”,為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新徵程、爭當“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先行軍排頭兵而不懈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