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7篇

教學反思是對我們已經完成的教學任務的回顧和反思,優秀的教學反思可以促使教師不斷反思,從而獲得更新、更全面的認識,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7篇,供大家參考。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7篇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1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色彩鮮明、富有動感的刺激物最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因此,上課開始,我就播放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西沙群島的風光片,並配以課文的範讀,讓學生對本文的故事情節有一個整體的感性的認識。這樣,既為全文的學習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問學生:你覺得西沙群島是個怎樣的地方?這既是對學生了解情況的反饋,又自然的補充了課題,找出了文中的兩個中心詞“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自然的引出課文第一段。

二、整體朗讀,感知大意

在這個環節中我把詞語按照它們課文中的位置分成四塊內容,檢查了詞語的朗讀情況後,然後讓學生猜猜老師為什麼這樣分,答案在課文中找,這樣有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反饋時學生就較為容易的找到海面、海底、海灘、海島,理清了課文的條理。

三、深入研讀3、4兩段

本堂課我主要是讓學生學習3、4兩段,所以我就對學生說:“這節課就讓我們潛入神祕的海底,去感悟西沙群島的富饒。說說你在海底看到了什麼?”學生自由讀文後找出:珊瑚、海蔘、大龍蝦魚

師:再去讀讀你看到的珊瑚、海蔘、大龍蝦、魚分別是怎樣的?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它的特點嗎?

這一板塊通過學生的不同形式的讀,來表達他們對文字的理解。

四、寫字

課上好了,反思了很久,覺得自己在板塊的設計上應該是比較清楚的,一開始揭題都比較自然,當學生講到魚的時候,這個環節就出問題了,學生課文讀得不多,不熟練,所以他們還停留在讀課文的基礎上,所以要讓他們忙著概括、提煉、感悟有一定的難度,再加上聽課的老師將近他們的一半,別說他們緊張,我也緊張,一緊張就想不出什麼好詞了。再來說說我這個執教者吧。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我的身上,我只是注重大板塊的設計,而缺少深入地思考,對文字的解讀不到位,停留在表面。當學生說道魚很多的時候,我應該讓他們找到相應的句子、詞語讀讀,還可以順勢讓他們找到其他也是描寫魚多的句子,這樣學生了解的更清楚了,課文講得也更透徹。課文中有一個重點句“難怪人們要說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這個句子我沒有講清楚,學生在我講之前是一頭霧水,我講了之後估計也是半知不解。其實課中多處細節問題都沒處理好,一聲嘆息,只悔課文解讀粗!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2

?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描寫了我國南海西沙群島優美的風光和富饒的物產。圍繞第六單元訓練點結合本課的實際情況,我定了第二課時的目標:1、瞭解西沙群島海底豐富的物產;2、藉助關鍵句理解一段話的意思;3、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為了落實以上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由回顧課文到尋找海底物產

西沙群島海底的物產孩子很容易找到,分別是:珊瑚、海蔘、大龍蝦和魚。作者詳寫的是——魚,這樣就順勢匯入今天的描寫“魚”的重點段。

二、層層遞進學習關鍵句

1、學習關鍵句

西沙群島的魚有什麼特點呢?帶著問題讀第4段。這樣讓孩子從整體感受西沙群島的魚非常多!非常美!然後讓孩子分別找出能表現魚多、魚美的詞語或者句子,最後再找出既能表現魚多,又能表現魚美的句子。這時孩子們會發現這個句子就是這一段的關鍵句。

2、練習尋找關鍵句

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所以我們在學習了關鍵句後,緊接著就在第二段和第五段分別找出這兩段的關鍵句,以此驗證孩子找關鍵句的學習情況,不出所料,孩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找到了這兩段的關鍵句。第二段的關鍵句是: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

第五段的關鍵句是:西沙群島也是鳥的天下。

3、新增關鍵句

如果說第四段是學關鍵句,第2、5段是練關鍵句,那麼第三段就是運用了。孩子在找第三段的關鍵句時出現了畏難情緒,舉手的時候也是猶猶豫豫,回答問題的時候吞吞吐吐,還有的孩子說,老師我怎麼覺得這段好像沒有關鍵句呢?我告訴孩子們先把問題放一放,我們來觀察一下第三段,第三段有三句話分別介紹了:珊瑚、海蔘和大龍蝦,然後我就問孩子們我們可不可以把它們的次序調換一下呢?孩子們一時難以決定。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讓孩子們分隊讀,北隊讀第一句珊瑚,中隊讀第二句海蔘,南隊讀第三句大龍蝦。讀過之後,讓孩子打亂順序再讀,結果孩子們發現三句話分別介紹了三種不同的生物,它們是不分先後主次的內容放在一起的段落,卻沒有一句話能統領整段話,像這樣的段落就是並列段式。

在孩子們明白這一點之後,我引導孩子們給這一段增加關鍵句。雖然有點難度,但孩子們還是能給這一段增加了關鍵句。我覺得如果孩子會增加關鍵句了,那麼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就成功了一半!

三、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1、學習作者觀察魚的方法。

首先我以第四段為例,讓孩子欣賞完本段的魚之後,我問孩子們,西沙群島的魚有3000多種,為什麼作者單單隻寫這四種魚呢?孩子們很快回答:這四種魚很有特點。我順勢引導,那麼作者是抓住什麼寫出魚的特點呢?我出示相關句子,孩子們很快發現,作者抓住了魚的“顏色、樣子、動作”來寫的。

2、觀察魚的特點,並進行練寫一句話。

隨後出示視訊“魚”片段,我要求同學們也從魚的“顏色樣子動作”這三個方面有目地觀察魚的特點,並進行練寫一句話。

3、小組合作圍繞一個意思說一段話。

在找到第四段的關鍵句後,我相繼滲透寫法,那就是圍繞一個意思說一段話。接下來就開始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共同說一段話。第一句關鍵句大家一起讀,有的——就讀自己寫的描寫“魚”多的句子,這樣讓孩子合作完成一段話,大大降低了難讀。

4、課後寫第一幅圖,獨自完成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不管是找關鍵句,還是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我都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最終達成目標。

不過,在學習第四段的時候,我讓孩子一邊讀,一邊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樣的魚,這樣設計的目的是,既鞏固一邊讀一邊想象的能力,又讓孩子明白這一段都介紹了哪些魚。令我沒想到的是:有些孩子是根據這段描述的想象的,有些孩子完成遊離於本段之外,這是超乎我的想象的。我想不如換一種表達方法,直截了當向孩子提問,這段話介紹了哪幾種魚,分別是什麼?這樣孩子或許就不會模稜兩可,就能直奔主題了。

所以我們今後的課堂不能像空中樓閣,設計問題時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孩子,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這樣的課堂才會接地氣,有生命力!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3

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篇課文,通過介紹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和她的美麗富饒,表達了作者對西沙群島的熱愛之情。文字語言優美,流暢。在結構上採用總分總的形式,首尾照應,條理清晰,是很好的教學範例。

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設計學案時,我就本照著這個思路,想立足於思,於活,力求最大限度的全方位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討論理解課文時,以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問題貫穿始終,讓師生在與文字,在生生,在師生的對話中,碰撞摩擦,逐漸開出智慧之花,最終順利完成學習目標。

匯入之後,我就讓學生展示交流有關西沙群島的資料和圖片,這不單單起到了調動學生積極性,拓寬知識面,以便更好的理解課文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嚐到了利用網路學習的甜頭。培養了網路學習的能力。

識字的環節,我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字形結構,注意書寫規範,聯絡上下文,辨析字音、字義。並要求組詞,聯句,體現了中低年級的教學特點。讓學生明白了字詞句的學習方法,課堂的語文味濃厚。讓單調的識字環節,變得富有靈動性,充滿美感。

本課的學案設計和實際教學中,我非常重視讀的訓練,採用多種形式反覆朗讀,小組推薦讀,比賽讀,單獨讀,挑戰讀,配樂範讀等,學生在讀後,給予了及時的點評,這裡點評者,主要是學生,老師負責糾正學生在點評時個別不當的詞句,以及點評不到的地方的補充。讀的好的給小組加分,點評精彩的也給小組加分,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讀書熱情。孩子們讀的太好了,我一次次被他們充滿激情的精彩朗讀感動著,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面廣,精彩花絮不斷出現。

經過反覆誦讀,學生基本把握了課文內容,此時,我提出了第三個重要的學習目標:讀了課文,你對西沙群島的總的印象是什麼?此時提出這個問題,已是水到渠成,學生很快地回答道:美麗、富饒。我及時的表揚他們,並指出,美麗富饒的西沙群島就是本文的中心句,請小組合作討論:圍繞這個中心句,課文都寫了哪些內容?你最欣賞哪些段落?為什麼?問題一出來,小組討論再次掀起高潮。在展示回答的過程中,答案逐漸被完善,學習能力進一步得到鍛鍊。

最後,我讓學生模仿本文,圍繞中心句,“公園裡的花真美啊“寫一段話。從學生那洋溢著會心的微笑的臉上,我知道,他們掌握了這種方法。有一個孩子這樣寫道

公園裡的花可真美啊!你看那花,各種顏色都有,黃色月季花像小太陽。紅色的玫瑰像害羞的小姑娘。白色的茶花像花仙子。還有一大片紫色的小花擠在一起,像天上掉下的一片紫色的雲!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4

課件杜老師所講的《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作者用生動、具體、形象的語言寫出了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可愛地方。杜老師在回顧了課文的內容之後直奔主題,將本課的教學重點設定在第四自然段,教學重點十分突出。在教學描寫魚種類多的句子後,便進行了讀寫結合的訓練,老師並沒有讓學生憑空想象,而是通過出示圖片以及描寫魚特點的詞語,讓學生有了感性認知以後再動筆寫。這樣更有利用學生接受、掌握本課所學的寫法。

在教學中,杜老師也注重了朗讀的訓練。尤其在教學第五自然段時,老師請一位女同學來讀描寫貝殼的句子,孩子雖然讀下來了但是感情不到位。這時,杜老師進行了範讀。通過老師的示範,學生模仿,這個孩子有了明顯的進步。之後,老師有安排了分角色讀,女生聲音細膩輕柔讀出了貝殼的特點;男生聲音淳樸厚實讀出了海龜的有趣。

在評課中,針對這節課的設計,我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在第五段教學中,老師重點講了並列關係的語段概括段意的方法。在我的意識中認為這樣的`教學內容應該放在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應該就針對作者的寫作方法進行研讀、學習、仿寫。許老師耐心的解答了我的問題。許老師認為語文教學的兩個回合是可以相容的,這樣更有利於老師的操作。

回來後我也進行了進一步的思考,我更深刻的感悟到語文教學不像教文言文那樣把詞義、句義、段義、篇義教明白就行了。那只是起點和基礎。語文教學必須進入隱藏在語義學層面的詞義、句義、段義、篇義之後的“語言使用者”的意圖、社會背景、心理狀態、言語行為,聽話人的解釋與交流,以及權力、接觸、情感、交談方式等中。此次活動使我收穫頗豐,我會將我的所得用到以後的語文教學中。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5

在上課時,確實對自己課堂教學的環節很重視,希望能做到環環緊扣,因此努力希望學生能夠按照我的設計,跟緊我的課堂節奏。所以在課堂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牽得過多,使得課堂有點緊。

例一:在教學“海蔘”時,我為了讓學生能認識海蔘,就讓學生看了直觀的圖片,但是海蔘的樣子在我看來不是很美,為了不破壞課堂的教學氛圍,於是馬上就說了一句:海蔘雖然模樣不起眼,卻是營養豐富的美味佳餚呢。以激發學生對它的喜愛。但這句話可能是太自我,說不定學生不討厭呢?因此在此教學環節中可以讓學生先說,如果學生不喜歡,再由教師介紹,這樣比較好。

例二:在教學“蠕動”時,當老師問:有哪些動物也是蠕動的?學生說到了“海龜”,這時,我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句:“海龜”可不是蠕動的。沒有深入地問這位學生為什麼想到了海龜,說不定他沒有十分明白意思,而我也沒能令他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例三:在學習第三種海底魚:有的周身像插著好些扇子,遊動的時候飄飄搖搖;學生一讀把“像”給讀丟了,我只是隨口說了一句:“別丟像,再讀一次。”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生成資源。用上“像”其實是作者運用比喻,把魚的樣子寫得生動了,是一種非常好的寫作方法。我這時大可以運用這個教學生成,讓學生來比較比較為什麼要用上“像”?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比喻”的認識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6

記得在《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教學時,突然出現了以下的情景:

小林:老師,我發現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了西沙群島是鳥的天下,說明西沙群島鳥很多。是圍繞這一段的第一句來寫的。

師:對,你讀得很認真,抓住了要點。請大家再仔細讀讀,看看哪些詞句寫出了鳥的多。相信你們會有更多的收穫。

小妍:我找到了這些詞句說明鳥多:“樹林裡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堆積”、“一層厚厚的鳥糞”,“各種”一詞說明鳥的種類多,“遍地”說明西沙群島上樹林裡的鳥蛋多,從而說明鳥的數量多……

曉敏:老師,什麼叫肥料啊?我不知道,鳥糞怎麼能做肥料呢?

同學們鬨堂大笑。因為曉敏平時就喜歡插嘴,上課還經常開小差,喜歡搞惡作劇,像這樣“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的情形,並非一次兩次了。而且這次的問題又是關於糞之類的,孩子們自然笑得特別起勁。

面對這樣的課堂情景,有些教師也會認為這個曉敏一定是個頑皮搗蛋的孩子,故意沒事找事,唯恐天下不亂。可當時,我卻不這樣認為。雖然曉敏平時經常開小差,可是剛才並未看見他走神。而且他的眼睛告訴我,他確實是不明白。況且,作為教師,不能將孩子提出問題看作是無理取鬧,甚至是惡作劇,即使是在常人看來是很幼稚的問題。如果我在課堂上因此發火生氣,這樣就會影響大家上課的情緒,更會影響下面的學習。

於是,我平靜地說:“看來曉敏真的是遇到了不懂的地方了。同學們,平時我們遇到不懂的詞句,可以怎麼做呢?”

孩子們也立刻平靜下來,並且迅速地回憶起以往的學習經驗——

小瑜:遇到不懂的地方,我們可以再讀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理解,也可以查詢工具書和其他資料來幫助。

小熊:我補充,還可以聯絡我們平時生活中的經驗……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還有找反義詞、近義詞,觀察插圖、實物等方法,表示動作的詞句還可以做動作演示……

師:那就請大家選擇其中的一兩個好辦法,讓我們一起動腦筋,幫助曉敏解決遇到的這個難題,好嗎?

教室裡傳來大家整齊而響亮的回答:好!同學們都積極地投入了有意義的學習活動之中。

反思:

1.生來想跟老師作對的學生是沒有的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是落入凡間的精靈。即使他們有這樣那樣的錯誤,那也是成長道路上的必然,因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逐漸長大的。教育的出發點與歸宿就是讓人成其為人,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讓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更加美好,頭腦更加智慧,身心更加健全,人格更加高尚。設想一下,因此,當教師面對上述課堂中類似的突發情景時,選擇的是生氣、發火甚至指責那個孩子,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後果呢?因此,面對課堂的意外,教師必須剋制,以及心平氣和地對待。

2.化解影響和諧、有效溝通的矛盾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是教學生學。在上述案例中,教師注意到了要協調課堂的氣氛,努力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能進行更加有效地溝通。於是就以課堂中某個學生提出的“什麼是肥料,鳥糞為什麼可以做肥料”這一問題作為突破口,發現每個學生在認知上的距離,從而將該問題變為每一個學生當時的研究小課題。這一轉換如同太極的推手,舉重若輕,將孩子們原先以為的玩笑化解為有意義的學習,從而大大地激發了學生探究的慾望。同時,又因為對學生來說,同伴間的溝通、交流、互相合作有時比教師的講解、傳授更為曉暢,更容易理解、接受。於是在此基礎上,教師又旁敲側擊:“平時我們遇到不懂的詞句,可以怎麼做呢”,這樣引導學生聯絡已有的語文學習經驗,提供自主選擇的學習方法。由此大大促進了學生主體的主動、和諧、有效地參與,真正達到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所說的“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

編者語:課堂應該是自然的、和諧的、靈動的。而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經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疙瘩,教學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此時教師如果及時化解,教學就會“柳暗花明”;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課堂將“黯然失色”。南通市首批名師培養物件、市級學科帶頭人、江蘇省啟東實驗國小李偉忠老師在實踐中總結出機智化解“課堂尷尬”的五大對策。

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學反思篇7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一篇寫景的文章,用詞非常優美,生動,鮮明。作者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說明西沙群島的風景優美,物產豐富,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本課的重難點是通過對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及物產的豐富,學習優美的句子,積累好詞佳句。

一.教學效果:正是由於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這一豐富的影象及聲音資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慾望,促使學生進入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的最佳狀態。在學生情緒高漲時,我緊接著提出要求:“這麼好的地方,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請大家開啟書,認真地把課文讀一讀。”一下子將學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課文中,孩子們開始興趣高昂地讀起課文來,有的同學讀完一遍,還情不自禁地讀第二遍。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再次運用多媒體教學軟體,重點展現西沙群島海里奇形怪狀、色彩鮮豔的珊瑚,懶洋洋的海蔘,威武的大龍蝦,以及那些沒見過甚至是沒聽說過的形態各異的魚兒,由形象的畫面理解自然過渡到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自始至終地調動著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使學生的情緒始終處於亢奮狀態,思維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二.成功之處:1.把概括性句子寫具體。“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西沙群島一帶海水五光十色,瑰麗無比”是靜態的概括的描寫,其後補充具體的顏色,並寫成動態,句中的“五光十色”“瑰麗無比”就具體、形象得多了。2.比喻是本課用得最多的修辭手法。教學比喻句不要只滿足認得什麼像什麼,而要引導學生準確地認識比喻義,這樣的教學才到位。如:“海底的岩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形狀,而把“西沙群島”比喻成“南大門”,本體與喻體的相似點是意義和作用。

三.不足之處:1.沒有將本課時的教學內容講授完整。在教學過程中,由於對學生情況把握得不準,導致這一課時的個別環節用時較長,特別是請兩個人單獨讀寫魚兒的段落,太浪費時間了。2.雖然也嘗試建構一種多層面的課堂,希望能通過一節課教給孩子更多的東西,但是,許多方面考慮得還不夠周全,補充素材在課堂上成為一種資源的浪費,浪費了一些寶貴的時間。

改進措施:教材內容的一種拓展,是對語言學習的一種發展,讓學生在課內學到方法,讓他們在離開了課堂、離開了教師、離開了教材,也能夠自己去發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