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場跳槽

大學生跳槽跨越“三年之癢”


  據北京96家用人單位的統計顯示,畢業生畢業後3年內跳槽率達到70%。對於此,有人認為這是當代大學生誠信的缺失,對所在單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而大學生則辯解,工作環境和預期相距甚遠、個人能力得不到發揮、待遇低是迫使他們頻換工作的主要原因。大學生跳槽為哪般?記者帶著這個疑問走訪了一些學生、用人單位和人事部門有關就業指導專家。

  大學生:找更好的崗位

  去年從河南某醫學院畢業的郭金順,最近一直“泡”在人才市場上。去年畢業時,他在一家規模較小的醫藥公司做了一年營銷,現在,他想找一家發展空間大、能展現個人能力的公司。他說:“剛畢業時沒經驗,就衝著小公司好進,月薪400元也接受了。但工作一年了,積累了一些經驗,想換個環境和待遇都比較好的公司,可以再學習新的知識,有新的經驗。所以,最終跳槽是一定的。”

  7月13日,裴凱在省人才交流中心的招聘會轉了一圈,發現他要應聘的“會計”崗位都赫然注著條件:本市戶口、工作經驗。由於現在還沒找到工作,裴凱的父母專門從南陽趕來,為兒子打氣:“第一份工作也不要求很高,能鍛鍊鍛鍊,積累一些經驗就行了。”

  記者發現,和小郭、裴凱有著相同心理的畢業生不在少數。面對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畢業生選擇了先站住腳跟,再談發展,那麼頻繁跳槽就在所難免了。

  一些畢業生則很矛盾,剛畢業時,用人單位說沒經驗,有了經驗要跳槽又被說沒誠信。難道想找到一份具有認同感和有利於個人價值實現的工作錯了嗎?

  劉先生是2000屆大學畢業生,他在深圳打工4年,五金、食品、電子什麼都做過,後來發現自己的興趣在醫藥營銷,於是,放棄高薪毅然回到鄭州。他說:“我以前頻繁跳槽,現在知道了自己的專長,就不會隨便跳槽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是最重要的。”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儘管跳槽的具體原因不一樣,但大學生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找到一個更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

  但是,頻繁沒有目的的跳槽也給了許多大學生很多的困惑。去年畢業於鄭州大學中文系的張靜就很迷茫,她先在一家公司裡幹文員,因為看不慣那家公司的一些做法,她辭了職。後來又做過營銷工作,“但都不是我想要的,我現在很困惑,不知道選擇什麼,有種焦慮感”。

  鄭州經濟管理幹部學校的劉鋼找了半年工作未果,他說:“我現在慎重選擇一份滿意的工作,就是為了將來不跳槽。跳槽浪費時間和人力,並不利於個人發展。”

  用人單位:大學生頻繁跳槽缺乏誠信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除了工資待遇低這個問題,大學生跳槽的主要原因是沒有個人發展的空間,其他依次為工作環境的不適應、看不到工作的美好前景、發現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興趣、工作壓力大、與同事關係緊張等等。

  針對大學生頻繁跳槽的現狀,不少用人單位叫苦不迭。今年4月份,河南某科教文化發展公司招進的4個大學生,幹了不到兩個月都走光了。鄭州某公司經理郭先生介紹,該公司去年招了15名大學生,現在只剩餘2人。他說,大學生由於對社會現實想象簡單,可能在學校對職業規劃得很好,真正走入社會就容易思想波動。認識社會、瞭解社會也是一種學習,這個“學費”通常由公司出了,而剛把他們培養上手就走人,對公司是一種損失。

  鄭州某網路公司的經理王先生提醒,大學生要找準定位,根據個人的能力、性格特點選擇工作。沒有必要分大、小公司,大公司如果沒有發展舞臺,小公司如果得不到充分發揮都不利於個人發展。有的畢業生認為涉足過很多行業就是優勢,其實工作的前幾年是積累經驗的重要時期,走馬觀花似的跳槽,反而錯過了成功的最佳時期。“而且短時間內頻繁跳槽,很難深入瞭解一個公司或者行業,新的單位也會懷疑你的誠信和忠誠度,對以後工作不利。”

  人事部門:畢業兩到三年跳槽較合適

  就業壓力巨大無疑是造成畢業生跳槽的主要原因。鄭州市人事局大中專畢業生就業辦公室副主任康志民介紹,去年,鄭州市接收畢業生3萬多人,預計今年接收人數要比去年有所增加,就業競爭依然激烈,就業形勢很嚴峻。面對僧多粥少的情況,畢業生的擇業觀漸趨務實,先選擇一家小企業積累經驗再說,然後“騎驢找馬”,所以,跳槽在所難免。

  對此,省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徐俊才則認為,跳槽實際上是一種人才流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工作壓力、公司環境、個人能力等。大學畢業生剛步入工作崗位,對自己把握不準,在畢業最初幾年跳槽是很正常的,但跳槽太早或者太頻繁則難以積累到好的經驗。最合適的就是在一個單位工作兩到三年之後,再跳槽比較合適。

  但畢業生剛找工作時,不要攀比薪金、環境、發展空間,重要的是能否把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自己能否適應社會。大學生剛畢業容易茫然,產生失落感,應該保持平和心態,攢足後勁,多積累、多學習,為自己多打造幾個“賣點”,走穩走好第一步。

  徐俊才說,這裡面也有企業的原因,有的企業嫌大學生能力有限,創造價值的速度慢,為了降低成本,往往偏重有經驗的求職者。而人才競爭其實是社會的競爭,每個企業都要擔負起培養大學生的義務來。同時,在一個企業內,只有保持老中青的合理梯隊,企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大學生跳槽跨越“三年之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