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職業規劃

初到異地工作,如何快速走出適應期

還記得我大學畢業後來上海找工作,進入的第一家公司是一傢俬人公司。和每個異地工作者一樣,剛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總會感到有各種不習慣不適應:1。公司裡的員工都是與老闆沾親帶故,總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外人,被排擠的感覺很強烈;2。語言不通。公司流行老闆家鄉方言和上海話這兩種語言,我都不懂,很是鬱悶。在他們交談時,我只能當自己不存在。3。 公司提供的午餐很不符合胃口,很難吃。最忍受不了的是公司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吃,像吃酒席一樣,當著那麼多不熟悉陌生的人面吃飯真是尷尬。……

初到異地工作,如何快速走出適應期

根據前程無憂“異地工作者春節返鄉”調查報告,對於過完年又將外出工作的人來說,除了擔心跳槽找工作難,受訪者最擔心的就是工作上的問題。日前,前程無憂論壇(bbs。51job。com)就“初到異地工作讓人無法忍受的那些事”話題做了一個調查,調查顯示,“被本地同事排擠、邊緣化”成為異地工作者最無法忍受的事情。其次是語言不通、上下班交通不方便(見表)。

表:異地工作者無法忍受的事:

第一、被本地同事排擠、邊緣化

第二、語言不通、工作上溝通不方便

第三、上下班交通不方便

第四、與本地同事比,工作內容上被區別對待

第五、薪資福利不如本地同事

第六、工作節奏太快或者太慢

第七、飲食不習慣,工作效率打折

第八、職場潛規則,比如新人要請吃飯等

專家建議:認清客觀事實 制定合理預期

異地工作者無法忍受的這些事集中反映了一個問題,就是適應問題。

對於適應,首先要堅定地確定一個核心信念:“一個人只能改變自己,不能改變別人或世界”。先將對他人怎麼改變、公司怎麼改變、職場生存環境怎麼改變的念頭都放棄掉,才有可能反觀自己看看可以做些什麼。

其次,認清一個客觀事實:那就是這些問題並不只是你一個人的,而是幾乎所有異地工作者出到陌生城市工作所面臨的情況,不管你是普通職員還是管理者、不管你是初出茅廬的還是工作經驗豐富的,不管是這兩年還是十年前,都一樣。這並不是解決不了的事情,這所有的抱怨集中在初到這個城市的1—3年內,過了這個適應期,就又是一片天空。有區別的只是每個人“適應能力”的個性化差異,會有時間長短的區別。

第三,對自己定個合理的期待,尤其是性格有些害羞、內向的人,不要期望自己能在短時間內(比如半年到一年)就能和本地同事打得火熱,對於節奏、飲食、交通的適應性都完全與本地人契合,否則本地人多年在一個地方工作生活的優勢又是什麼呢?對自己的高期待本身就是感覺壓力很大的根本原因。

第四,澄清自己的感受。當人們處在一個不那麼自信,自認為比較弱勢的位置時,對於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行為就會分外敏感,也比較容易收集到他人不友善的言行,以確認自己的感覺是正確的。比如同樣現在認為是“被排擠”,被“邊緣化”的事情,待到自己終於在這個環境裡如魚得水時可能就毫無感覺了。況且,職場的人對於新人,新加入的陌生同事,通常的態度都是淡淡的歡迎,除非是HR和部門負責人因為工作需要,或者特別熱心熱情的員工性格原因,會主動對你噓寒問暖、關心一下,否則大家都在高壓的工作狀態中,沒有人有義務一定要來主動和你建立良好的關係。這個的確需要新人,不管是不是異地的,自己花跟更多努力去加入和融入到老員工、本地員工的圈子裡。對方願意接納你,就感恩;對方暫時還不那麼願意接納你,那就接受,轉向自己,修煉內功。

第五,共性問題。一個企業的工作節奏快或慢,是不是有新人請客的潛規則,這是一個共性問題,並非只針對異地員工。既然是企業長期存在的狀況,一定就有它存在的企業文化的特殊原因,員工如果選擇這樣的公司就要接受它的文化,如果難以適應當然也有選擇離開的主動權。如果既不願意接受,不願適應,又無力離開,那就需要提高能力,增強更多的自主權。這能力包括人際溝通能力、專業技能、獨立自主性、自信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