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參考7篇

寫教案是教師提高自己教學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上課前擁有一份詳細的教案是可以讓我們有很大的安全感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八上數學教案參考7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參考7篇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 藉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並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餘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餘的情況,並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餘數的過程,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餘數及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餘數。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為有餘數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承前啟後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匯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週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開啟冰箱一看,發現只有7個草莓,3人怎麼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麼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容——有餘數的除法(板書)。【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進行了改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知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匯入法:請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

①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②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學生說法不一:有的說不能分,有的說分不出來)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品析:活動匯入,讓學生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並思考沒有剛好分完怎麼辦?於是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隨著老師的引導進入新知的學習中。】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複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就叫餘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資訊。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果圖: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溝通操作過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有剩餘的情況。

①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②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③交流發現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餘的方法。

①學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②教師板書規範寫法:

7÷2=3(盤)……1(個)

餘數

③讀作:7除以2等於3餘1。寫法:首先在等號的右面寫商,然後點上6個小圓點再寫上餘數。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麼?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我們把它叫餘數。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下表。

分的物品 幾個一份 分的結果 算式表達

6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正好分完 6÷2=3(盤)

7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還剩1個 7÷2=3(盤)……1(個)

?品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餘數及有餘數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餘數和有餘數除法的含義。然後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整理。

質疑一:什麼是餘數?餘數的單位名稱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餘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餘的數叫餘數。餘數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疑二:什麼是有餘數的除法?

學生討論後總結:帶有餘數的除法就是有餘數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本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本節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後有剩餘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餘數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課,我使用故事匯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餘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

讓他們初步感受到餘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餘數的意義。

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出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分一分,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這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

有餘數的除法(1)

7÷2=3(盤)……1(個)

餘數

第2課時 有餘數的除法(2)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61頁例2及“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2 藉助用小棒擺正方形的操作,使學生鞏固有餘數除法的含義,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滲透藉助直觀研究問題的意識和方法,積累觀察、操作、討論、合作交流、抽象和概括等數學活動經驗,發展抽象思維。

3、學生在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體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探索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主要是運用計算和對比的教學方法,探索並發現餘數和除數的關係,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理解餘數要比除數小的道理。

承前啟後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匯入課題

操作實踐法:如果擺1個正方形要用4根小棒,那麼8根小棒可以擺幾個正方形呢?怎樣列式?8÷4=2(個)。

學生動手實踐,得到8根小棒可以擺2個正方形。

如果是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又會出現什麼情況?接下來,咱們就用手中的小棒擺一擺,看看能擺幾個這樣的正方形。一人擺小棒,一人把擺的結果及所列的算式寫在下面的記錄單上。

小棒根數 擺的結果 算式

8根 8÷4=2(個)

9根 9÷4=2(個)……1(根)

?品析:在實踐操作中,學生情趣盎然,積極參與,並把操作結果一一記錄,為下一步觀察、比較、分析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故事描述法:孫悟空開了一家眼鏡店,給人做鏡框,他做一個正方形的鏡框用4根鋁合金條。8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9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餘下1根;10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餘下2根;11根鋁合金條可以做兩個鏡框,餘下3根……真有趣,孫悟空的眼鏡店裡所包含的數學知識就是我們學習的有餘數的除法。我們今天就跟孫悟空一起探究這些有餘數的除法裡有趣的數學問題——餘數與除數的關係。

?品析:把用小棒擺正方形編寫成孫悟空做鏡框的童話故事,大大增加了課堂情趣,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

(1)教師操作:在實物投影儀上用4根小棒擺出一個正方形。

(2)學生思考:用8根小棒可以擺出幾個正方形?你能列出除法算式嗎?

(3)小組合作:用9根、10根、11根、12根小棒擺出獨立的正方形,看看能擺出幾個,還剩多少根?(每組準備的小棒根數不同,共分成以下5種情況)

(4)根據擺出的小棒圖,列出除法算式。

2、交流反饋。

教師組織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將結果展示在黑板上。

3、觀察對比,發現餘數與除數的關係。

(1)現在,老師要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除法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2)組織學生討論:

①你們發現餘數有什麼規律?

②質疑:為什麼餘數總是1、2、3而不是其他的數?

③猜想並驗證:餘數可能是4或5嗎?為什麼?

④餘數和誰有關係?是怎樣的關係?

(3)教師小結並板書:

餘數既不能比4大,也不能和4相等,也就是餘數必須比除數小。

餘數

?品析:充分讓學生進行操作實踐,實踐操作可以使學生對知識點印象更深刻。】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第十二冊第36~37頁例4、例5及做一做,練習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並會正確地計算出圓柱的體積。

2、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並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引導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體驗轉化及極限的思想方法。

教學重點:圓柱體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圓柱體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多媒體課件、圓柱形容器、水、橡皮泥。

教學過程:

一、激凝匯入

師: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我們要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可前兩天,老師家的水龍頭出了問題,你們看,一刻鐘就滴了這麼多水。(出示裝有水的圓柱容器。)

(1)啟發思考:容器裡面的水形成了什麼形狀?(圓柱)你能知道這些水的體積嗎?你能想什麼辦法知道它的體積?

(2)生回答。

2、出示橡皮泥捏成的圓柱體。

那你有辦法求出這個圓柱體橡皮泥的體積嗎?

生(熱情的):老師將它捏成長方體或正方體就可以了!

3、創設問題情境。

師小結:這麼說同學們都有辦法將一些圓柱形的物體轉化為長方形或正方體來求它們的體積,大家真了不起!那如果我們要求某些建築如(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門柱和壓路機大前輪)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一個圓柱形門柱的體積,或者求壓路機圓柱形大前輪的體積,還能用剛才同學們想出來的辦法嗎?(不能)

那怎麼辦?

學生試說出自己的辦法。

師:看起來前面這些方法雖然可行,但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必須找到一個解決任意圓柱體積的方法才行,是不是?今天,就讓我們來共同研究解決任意圓柱體積的方法。(板書課題:圓柱的體積)

二、經歷體驗、探究新知

1、推導圓柱的體積公式。

師:你們打算怎麼去研究圓柱的體積?

小組同學討論研究的方法。

2、學生動手操作感知

(1)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操作體驗。(操作學具,進行拼組)。

(2)學生小組彙報交流:

近似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圓柱的體積;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近似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根據長方體的體積等於底面積乘高,得出圓柱體的體積也等於底面積乘高。。。。。。

(3)想像:如果把圓柱像這樣等分成32份、64、128份後再拼起來,會怎麼樣?有怎樣的變化趨勢?分成無數份呢?(平均分的份數越多,拼起來的近似長方體的長越近似於直線,這樣整個圖形越近似於長方體。如果照這樣分成無限多份,拼出的圖形就是長方體)

3、教師課件演示圓柱轉化成長方體的過程。

4、師生共同推匯出圓柱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圓柱面積高

v = sh

5、鞏固公式

①v、s、h各表示什麼?

②知道哪些條件就可以求圓柱的體積?

а、知道底面積和高可以直接用公式計算圓柱的體積;

b、知道底面半徑和高,可以先計算出底面積,再計算體積;

c、知道底面直徑和高,要先算出半徑,再算出底面積,最後才能計算出圓柱的體積。

學生回答後師板書。

6、教學例4、例5。

課件分別出示例4、例5,讓學生找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然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三、實踐練習

1、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東門前的門柱和壓路機大前輪的有關資料求出它的體積。

2、拓展延伸:同學們到工廠參加社會實踐。工人師傅拿出一塊長、寬、高分別是6釐米、5釐米、4釐米的長方體,問:同學們,現在我們要把這塊木料加工成一個體積最大的圓柱體,你們想一想,圓柱的底面直徑和高應是多少?小林想了想說:我知道了。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林是怎樣想的嗎?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3

教學內容:教材第25例4,練習六第1~2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驗算的意義,經歷探索驗算方法的過程,體會驗算的作用。

2、使學生掌握乘法驗算除法(含有餘數除法)的驗算方法,逐步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3、通過除法驗算,溝通乘、除之間的聯絡,培養學生檢驗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除法(含有餘數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除法的驗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引出新知。

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加、減法的驗算,大家回憶一下驗算加法的計算結果一般有幾種方法,都是什麼?

加法驗算的方法:

①交換加數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結果是否相同。

②用和減去一個加數,看得數是否等於另一個加數。

減法的驗算方法:

①用所得的差加上減數,看結果是否等於被減數。

②用被減數減去差,看得數是否等於減數。

小結:加法和減法是一對好朋友,它們之間存在互逆的關係,加法可以驗算減法,減法也可以驗算加法。

那麼乘法和除法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關係?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共同來探索。

二、探索新知。

1、老師今天身上帶了100元錢,準備買價值5元的寓言故事書,現在請大家幫老師算算可以買多少本?(100÷5=20(本))

2、現在我如果想用這些錢買7元錢的科普知識書,最多可以買多少本呢?(100÷7=14```2)

3、他們算得對嗎?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檢驗。

4、探索方法:讓學生先在小組內說一說你有什麼好辦法,然後自己試著做一做。

(1)學生試做過程中,教師巡視,並找幾個同學到黑板上演示驗算的方法。

(2)在學生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可能得出以下幾種不同的驗算方法:

100÷5=20

驗算:①20×5=100②5×20=100

引導學生說出驗算方法:商乘除數等於被除數。

因為寓言故事書每本5元,買這樣20本,共花100元。用20×5=100或5×10=100。

100÷7=14……2

方法一:商乘除數再加上餘數等於被除數。

科普知識書每本7本,買14本共花14乘7等於98元,再加上找回的2元,一共100元。

方法二:被除數減去餘數的差除以商等於除數。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100減2等於98元。藍色筆記本每本7元,共買了98除以7等於14本。

方法三:被除數減去餘數的差等於商乘除數的積。

一共100元,找回2元,花去98元;藍色筆記本每本7元,14本一共花98元。

5、歸納出除法的驗算方法。

一起總結一下除法驗算的方法,師板書:

沒有餘數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是不是等於被除數。

有餘數除法驗算方法:商乘除數再加上餘數是不是等於被除數。

最後老師告訴學生說:我們為了計算地正確,不僅要掌握正確驗算的方法,還要自覺地在計算中運用這些方法。

三、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教材第25頁“做一做”。

計算下面各題,並且驗算。

54÷8209÷3856÷7

訂正時強調驗算的方法。

2、教材第26頁第2題。連續兩問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獨立解答,並進行驗算。

四、總結全課,歸納新知。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2、佈置作業:教材第26頁第1題。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瞭解“同樣多”、“多”、“少”的含義。認識=、>、

2.發展初步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會用=、>、

教學難點:

會用>、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0~5的認識,今天我們將來認識“=”、“>”、“”、“

板書:“=”、“>”和“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圖,提問

①圖上畫的是什麼? ②圖中有哪些動物?它們分別有多少隻? ③你能說說哪種動物多?哪種動物少?哪種動物的只數一樣多?

(2)同樣多。

①小兔有幾隻? 學生回答,老師在黑板上貼上4只小兔。

②小猴有幾隻? 學生回答,老師一個對一個地貼上4只小猴,並用線連一連。

板書:4 4 1.“想想做做1”。

在圓圈裡填上“>”、“

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③小兔子和小猴的只數哪個多?哪個少?(同樣多) 你是怎樣知道的? (引導學生說出4只小白兔和4只小猴正好同樣多) ④4和4同樣多,我們就說4=4。(板書:4=4) 老師指著等號說明:這個符號叫做等號。

(板書:等號) 讀作:4等於4。

老師領讀、齊讀、同桌互讀。

⑤書寫等於號,在書上第18頁上先描後寫。

2.教學大於。

(1)小熊有多少隻?

學生回答後老師在黑板上貼上5只小松鼠,並板書:5。

(2) 小松鼠有多少隻? 學生回答,老師一個對一個地貼上3只小熊。(並板書:3) (3) 用什麼方法可以比較出小松鼠和小熊誰多誰少呢

(教師邊連線,邊提問)小松鼠和小熊比怎樣? (4) 小松鼠比小熊多,也就是5比3怎樣?(板書:5比3多)

5比3多,也就是5大於3。

(板書:5>3) 指著大於號說明,這個符號叫做大於號

(板書:大於號) 讓學生齊說大於號,再指名說。

大於號開口一頭向哪邊? (向左) 尖的—頭向哪邊?

(5) 觀察式子5>3,提問:大於號的開口一頭和尖的一頭,哪頭大? 哪頭小? 開口大的那頭對著大的數還是小的數? 尖的那頭對著什麼數? 這個式子讀作“5大於3”,板書;5大於3。

老師領讀、齊讀,同桌互說。

(6)回顧一下,剛才學習了“大於號”,這道題是誰和誰比? 結果怎樣? 老師小結:這道題是小松鼠和小熊比,小松鼠比小熊多,5比3多,可以說成5大於3,寫成5>3。

3.教學小於。

(1)小熊和小松鼠比怎麼樣? (小熊比小松鼠少) (2)小熊有3只,小松鼠有5只,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3比5少就是3小於5。

(板書:3

(板書:小於號) 指導寫“

(3)觀察式子“3

(4)剛才我們學習了小於號。這道題是誰和誰比?結果怎樣?

老師小結:這道題是小熊和小松鼠比,小熊比小松鼠少,也就是3比5少,可以說成3小於5,寫成3

(5)同樣一幅圖,為什麼可以說成5>3,也可以說成3

(比的標準不同,所以結果不同。)

4.小結

這一節課學習了“=”、“>”和“”還是“

三、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

(1)出示第1題圖。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指名說一說每道題是誰和誰比,結果是多還是少?圓圈應填什麼符號?

2.“想想做做2”。

在圓圈裡填上“>”、“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認識了哪幾位朋友啊?你學了哪些本領呢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5

(一)、激發觀察興趣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通過數數活動,初步瞭解學生的`數數情況,使學生初步學會數數的方法。

3.通過數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5頁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教科書第2~3頁的教學掛圖(或掛圖製成多媒體課件),1~10數字卡片一套。

教學設計:

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跨入國小的校門感覺新鮮嗎?上學了,你已經是一個國小生了。從現在起,你將和老師一起在這所學校,坐在明亮的教室裡,共同學習、生活,探討許多數學問題,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大家高興嗎?讓我們來相互認識一下。

[以談話的形式開始。師生相互介紹,老師簡單介紹本校情況,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使學生消除陌生、膽怯的心理,對學校、老師產生親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師生相互介紹。

2.教師簡單介紹我們的校園及國小生活。

3.開啟第1頁,老師有感情地朗讀“編者的話”,講講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以及數學的用處。我們平時很多時候要用到數數,大家會從1數到10嗎?誰來數一數?

伸出兩隻小手,互相數一數同桌小朋友有幾根手指。

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

數一數

激發觀察興趣。

出示教科書第2~3頁掛圖(或掛圖製成多媒體課件),出現一所“美麗的鄉村國小”情境圖。

[此處從情境入手,能使學生體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加學習數學的信心,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嗎?

生:知道,學校。

師:對,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國小。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大家看一看,這裡都有一些什麼?

生1:這裡有一位老師,還有很多小朋友。

生2:這裡有一座大樓。

(二)、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裡有幾面國旗?(配合學生回答,貼一面國旗圖(2)師:一面國旗,就可以用數字“1”表示。(同時在圖右邊對應 貼出數字卡片“1”。)

(3)教師領讀,學生自己小聲讀。

(4)小朋友們再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也可以用數字“1”來表示?

(5)小朋友們再數數看,你又發現了什麼?有多少?

三、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三)、數身邊的事物

認讀1~10各數:

1、10個數都數完後,教師先領讀各數,然後同桌兩個小朋友互相讀一讀。

2、可以打亂順序指數讓學生讀。

數身邊的事物:

師:這幅圖上這麼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麼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也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你有幾個鉛筆盒?幾枝鉛筆?

第一行有幾位同學?幾位男同學?幾位女同學?

我們教室有幾扇窗戶?幾枝日光燈?

你的右邊有幾位同學?左邊有幾位同學?

黑板的上邊貼了幾個字?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於觀察發現數學的祕密,能夠對一些有規律的數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現一些有規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利用計算器計算:

386+179=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的。

(先按“386”,螢幕上顯示386,再按“+”,螢幕顯示不變,再按“179”,螢幕顯示179,按“=”,顯示結果565。)

試試ce鍵有什麼功能?(清除)

自己試試看:

26×39= 312÷8=

l、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些什麼?

看清數,別摁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計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計算後說一說你怎麼算的這麼快?(並不是任何時候用計算器計算都是的,像可以直介面算的、能簡算的題目,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3、做一做練習。

讓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做,然後同桌做一做。

二、觀察發現

1、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說說你為什麼做的又對又快。

觀察上面的算式和結果,你發現什麼規律?

生暢所欲言。

師:根據你們的發現大膽猜測,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嗎?

9999×5= 9999×7= 9999×9=

師總結:碰到9999乘9以內的自然數(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三、練習

做一做。練習30頁的第11、12題。

第11題用比賽的方式進行,以鞏固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

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人教八上數學教案篇7

一、學情分析:

?質數和合數》這一課內容比較抽象,很難結合生活例項或具體情境來教學,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另外,到本節課為止,已經出現了因數、倍數、奇數、偶數、質數、合數等概念,有些概念學生容易混淆,如學生往往把質數和奇數,合數和偶數的概念弄混,教學時應注意讓學生辨析這些概念。

二、教學目標:

1、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2、能熟練判斷質數與合數,能夠找出100以內的質數。

3、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應用數學的意識;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發展過程,進一步完善學生對自然數的分類方法的掌握,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質數、合數的含義,能正確快速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難點:能運用一定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判斷、感悟質數合數。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找出1~20各數的因數。

你發現了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1只有1個因數,其餘的數都有2個以上因數;2,3,5,7,11,13,17,19這些數的因數都只有1和它本身;……)

今天我們學習的內容就與一個數因數的個數有關。

[設計意圖說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1~20各數因數的特點,通過觀察學生雖然沒有質數與合數的概念,但對這些數已經有了自己的分類與認識,為之後的分類與概念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新授

探究一:認識質數和合數

師:請同學們按照因數的個數,將這些數分分類。

(學生可能回答:將1,2,3,5,7,11,13,17,19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都是1和它自己本身,其餘的數分為一類;將1,4,9,16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個數都是奇數個,其餘的分為一類,它們的因數個數都是偶數個;……)

師:同學們都說得非常好,請開啟課本翻到第14頁,請你按照它的方法分一分。

師: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作質數(或素數)。上面這些數中,哪些數是質數(素數)?為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2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2;3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3;2,3,5,7,11,13,17,19都是質數,它們的因數都只有1和它們本身;……。)

師:1是質數嗎?

(學生回答:1是質數,它的因數只有1和它本身;1不是質數,1的因數只有1個,質數有2個因數;……)

師: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作合數。上面這些數中,哪些數是合數?為什麼?

(學生可能回答:4是合數,除了1和4以外,2也是4的因數;6是合數,除了1和6以外,6的因數還有2和3;……)

師:1是合數嗎?

(學生可能回答:1不是合數,它只有1個因數1。)

小結: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師:你還能找出其他的質數和合數嗎?

(學生舉例並說明理由)

[設計意圖說明:質數和合數的定義可以教師直接給出,也可以讓學生自己看書自學,這裡的重點是要讓學生理解定義,根據定義判斷一個數(除了1)是質數還是合數。學生在一開始可能會將1歸為質數,這時要提醒學生仔細理解定義中“兩個因數”的含義。在小結和板書中也要強調,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

探究二:找出100以內的質數,做一個質數表。(課本p14例1。)

(媒體出示圖表)

師:你有什麼好方法?

(學生回答:先把偶數去掉,它們除了1和本身外,一定還有因數2(教師提示2是質數,不能去掉);除了5以外,個位是5,0的數先去掉;……)

師:利用我們之前學習到的知識,可以先將2,3,5的倍數劃掉(不包括2,3,5)。一直可以劃到幾的倍數?

(學生可能回答:50的倍數,51的2倍是102,超過100了。)

(學生製作100以內的質數表。)

[設計意圖說明:由於國小用到的質數比較少,所以教材中只要求學生找出100以內的質數。這些質數不必要求學生都背熟,但是熟悉20以內的質數還是有必要的。]

五、練習

(課本p16∕練習四第一、二題。)

六、小結:

1、一個數,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這樣的數叫作質數(或素數)。

2、一個數,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還有別的因數,這樣的數叫作合數。

3、1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