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通用8篇

在上課前擁有一份詳細的教案是可以讓我們有很大的安全感的,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寫教案是我們必須認真學習的事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人教七上數學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參考。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通用8篇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並能比較熟練的口算。

2、經歷探索整十數加、減整十數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新舊知識間的聯絡,獲得可以根據已有知識、方法學習新內容的初步經驗。

3、在學習過程中能積極思考、交流、傾聽,體會學習的成功,提升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重點掌握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算理

教學準備:

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實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兩串)。

2、教師舉起左手的糖球,提問:老師左手拿著多少個糖球,你是怎麼知道的?右手呢?

小結:一串糖球有10個,三串糖球就是3個十,是30,兩串糖球是2個十,是20。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題。

)提問:看著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求一共有多少個糖球用什麼方法計算?怎麼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0+20=?

(3)提問:為什麼用加法計算?你想怎樣算?

(4)可以用學具擺一擺,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然後說給全班同學聽。

小組內討論後,組長彙報討論結果,

(5)全班交流,教師板書算式的得數。

(學生可能會說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也可能會說因為3+2=5,所以30+20=50。)

(6)談話:我們學習了整十數加整十數,(板書課題)同學們的演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看看他們是怎麼算的?

2、教學試一試。

提問:剛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你會列式計算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30-20=10。

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誰願意說給大家聽。

3、小結:同學們自己動腦思考並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方法,以後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

三、鞏固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說說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

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並進行計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題情況。

4、想想做做第3題。

談話:請看第3題,我們來做開火車的遊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麼開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方框裡填數後,一人報得數,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5想想做做第4題。

學生直接寫得數。

四、全課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積極思考,並與小夥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穫?說給大家聽聽。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2

對稱圖形

山東省濟南市經八路國小 李靜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68頁內容。

學習目標:

1. 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徵。

2. 使學生理解對稱軸的含義,能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來。

3. 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認識對稱圖形、對稱軸。

難點: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課件

學具準備:信封、紙、彩色及時貼、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剪刀、釘子板、水彩塗料。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1. 師: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是由許許多多美麗的物體組成的,一片碧綠的樹葉,一隻漂亮的蝴蝶,都能帶給我們美的享受,現在,李老師這裡有幾張精美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想)

(課件出示圖片)

師:誰來說說圖中都有什麼?(蝴蝶、楓葉、喜字、京劇臉譜)

師:他說得對嗎?請同學們在仔細觀察,這四個物體雖然不是同一型別的,但它們四個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同學們,同位兩人談論一下,你能發現這個共同點嗎?(同位討論)

交流:我發現這些物體的左右兩邊都是一樣的。

師:你們都發現這個特點了嗎?(是)那麼怎樣驗證它們兩邊完全一樣大呢?

(學生自己說自己的想法)

師:請同學們看大螢幕。(教師邊演示課件邊講解)

師:這是剛才出現的那片楓葉,下面我把它從中間對摺,它的左右兩邊怎樣了?(重合)對了,左右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是不是說明左右一樣大呀?(是)

師:像這樣,物體對摺後兩邊完全重合在一起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對稱圖形。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研究對稱圖形。

(板書課題:對稱圖形)

2. 師: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折一折驗證一下呢?(學生自己折圖片)

交流:你折的什麼圖形(蝴蝶)重合了嗎?(完全重合了)你發現它是不是對稱圖形?(蝴蝶是一個對稱圖形)

師:誰和他折的不同?(學生演示自己折的喜字、京劇臉譜)

3. 一個圖形,它既可以左右對稱,又可以上下對稱,還可以這樣斜著對稱,注意:只要對摺後可以完全重合,大小完全一樣,我們就可以叫它是對稱圖形。

4. 師:剛才咱們再對這時出現了一條摺痕,你知道這條摺痕叫什麼?

這條摺痕,咱們把它叫做對稱軸。我們一般用虛線來表示的,現在請你們將剛才的對稱圖形拿出來,在上面畫出它的對稱軸。

師:怎樣才能畫得很直?(用直尺畫)

(展示學生畫的對稱軸)

5. 判斷,將對稱圖形的對稱軸畫出來

乒乓球拍√ 字母a√ 1 ×

梳子× 五角星√ 月亮√

(二)剪對稱圖形

師:同學們判斷的不錯。(出示黑板上的對稱圖形)

師:請大家看黑板,這幾幅圖案,都是李老師課下自己剪的,大家觀察一下,他們是不是對稱圖形?(是)怎樣才能夠剪出真正對稱的圖形來呢?你有什麼好辦法嗎?兩個人商量一下。(同位討論)

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先將紙對摺,以對摺線為中心,畫一半圖案,然後再剪下來,開啟後就是一個對稱圖形了。

師:課前,李老師發給你們一些彩色的及時貼,請同學們自己剪一個比較簡單的對稱圖形。開始。

(學生剪,教師指導)

展評:剪好的同學,把你的作品放在黑板上?

(學生評價別人的作品)

(三)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師:請大家拿出信封,裡面有什麼?

(長方形、正方形、圓形)

1. 拿出長方形的紙來,試著折折看,它有幾條對稱軸?(2條)

2. 正方形(4條)

3. 圓形(無數條)

師小結:看來,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有的是一條,有的是幾條,有的是無數條。

(四)找對稱圖形

師:這節課中,我們研究了那麼多的對稱圖形,你們觀察一下,咱們教室裡,有哪些物體是對稱的。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

師:同學們發現的可真多,其實對稱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特別大,你們想不想開開眼界呢?

(展示對稱的現象)

教師講解:鐘錶的外觀是對稱的,這種對稱不僅為了美觀,更保證了鐘錶走時的均勻性和準確性;飛機外觀的對稱能使它在空中飛行是保持平衡;我國勞動人們在很早以前就發現了對稱的美,看!民間常用的對聯、古詩中的對仗它們都有一種內在的對稱關係。又比如,我國民間的手工品,中國結、窗花等,它們的對稱充分體現了對稱的藝術美感;對稱還是自然界的一種生物現象,許多動、植物都有自己對稱的形式。比如人的臉,以鼻尖為對稱軸,眼睛、耳朵、嘴都是對稱生長的。眼睛的對稱使人觀察物體更加準確,耳朵的對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具有較強的立體感,而雙手、雙腳的對稱又能保持的人身體的平衡。服裝大多的對稱的,對稱的設計看起來更美觀、莊重。對稱的原理也被廣泛的運用在建築上,例如:北京的故宮,有叫做紫禁城,它的整體佈局是對稱的,前三殿、後三宮在對稱軸上,其他宮殿對稱分佈,它是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築群。這是上海的南浦斜拉橋,它的左右、前後都是對稱的,對稱的設計師大橋更加牢固、結實。下面請學們欣賞其他國家的對稱建築,巴黎的艾菲兒鐵塔、泰國的泰姬陵、凱旋門,這些建築它們的設計都是對稱的、和諧的。

(五)動手實踐

師:課前我給你們每個小組發了一些物品,請大家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嘗試製作對稱圖形。

(學生活動)

展示:

(1)用塗料的學生講方法:我先將紙對摺,然後開啟,沿對稱軸將塗料在一邊畫出圖形的一半,然後再對摺,這樣塗料就印到紙的另一半,就畫成一個對稱圖形。

(2)用剪刀剪的同學講方法。(略)

(3)用釘子板圍的同學講方法。(略)

(4)用網格紙畫的同學講方法:我先畫對稱軸,然後畫圖形的一邊,然後比著一邊的樣子畫另一邊,左邊佔幾格右邊也佔幾格。

全班評價

(六)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學生談收穫)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對稱圖形很美,希望同學們能發揮自己的智慧,創造出更多對稱的圖形,把咱們的生活裝扮得更美麗。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瞭解集合的表示方法;

(2)能正確選擇自然語言、圖形語言、集合語言(列舉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體問題,感受集合語言的意義和作用;

教學重點: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教學難點:選擇恰當的表示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

1.集合和元素的定義;元素的三個特性;元素與集合的關係;常用的數集及表示。

2.集合{1,2}、{(1,2)}、{(2,1)}、{2,1}的元素分別是什麼?有何關係

二、新課教學

(一).集合的表示方法

我們可以用自然語言和圖形語言來描述一個集合,但這將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除此之外還常用列舉法和描述法來表示集合。

(1) 列舉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舉出來,並用花括號“ ”括起來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列舉法。

如:{1,2,3,4,5},{x2,3x+2,5y3-x,x2+y2},…;

說明: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無序性,所以用列舉法表示集合時不必考

慮元素的順序。

2.各個元素之間要用逗號隔開;

3.元素不能重複;

4.集合中的元素可以數,點,代數式等;

5.對於含有較多元素的集合,用列舉法表示時,必須把元素間的規律顯示清楚後方能用省略號,象自然數集n用列舉法表示為

例1.(課本例1)用列舉法表示下列集合:

(1)小於10的所有自然陣列成的集合;

(2)方程x2=x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3)由1到20以內的所有質陣列成的集合;

(4)方程組 的解組成的集合。

思考2:(課本p4的思考題)得出描述法的定義:

(2)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屬性描述出來,寫在花括號{ }內。

具體方法:在花括號內先寫上表示這個集合元素的一般符號及取值(或變化)範圍,再畫一條豎線,在豎線後寫出這個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徵。

一般格式:

如:{x|x-3>2},{(x,y)|y=x2+1},{x|直角三角形},…;

說明:

1.課本p5最後一段話;

2.描述法表示集合應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如{(x,y)|y= x2+3x+2}與 {y|y= x2+3x+2}是不同的兩個集合,只要不引起誤解,集合的代表元素也可省略,例如:{x|整數},即代表整數集z。

辨析:這裡的{ }已包含“所有”的意思,所以不必寫{全體整數}。下列寫法{實數集},{r}也是錯誤的。

例2.(課本例2)試分別用列舉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x2—2=0的所有實數根組成的集合;

(2)由大於10小於20的所有整陣列成的集合;

(3)方程組 的解。

思考3:(課本p6思考)

說明:列舉法與描述法各有優點,應該根據具體問題確定採用哪種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較多或有無限個元素時,不宜採用列舉法。

(二).課堂練習:

1.課本p6練習2;

2.用適當的方法表示集合:大於0的所有奇數

3.集合a={x| ∈z,x∈n},則它的元素是 。

4.已知集合a={x|-3

歸納小結:

本節課從例項入手,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

作業佈置:

1. 習題1.1,第3.4題;

2. 課後預習集合間的基本關係.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提出問題—估算—口算—筆算”的計算過程,在多樣化的演算法中能自主最優化

2.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演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3.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絡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在嘗試寫豎式、小組討論交流演算法的過程中掌握筆算乘法的書寫格式和算理。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多策略解決問題的能力,體現聯絡生活學數學的思想。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1、口算:10×6 8×60 12×2

700×8 12×4 6×500

2、筆算:12×4 180×3 105×7 832×9

3、談話:同學們,你們有過和爸爸、媽媽一塊兒購物的經歷吧。在購物的時候,你幫助爸爸、媽媽算過一共需要付多少錢嗎?請同學們看這裡的購書情境。(課件出示例1購書的情境圖)。

(設計意圖:通過複習口算和一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乘法,喚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引出新知;通過情景匯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白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體現數學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出示例1的畫面,讓學生觀看圖畫內容。讓學生說一說。

你發現了什麼資訊?你能提出什麼問題?

請學生說一說用什麼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根據乘法的意義列出算式為:24×12。

2、各組討論:怎樣計算24×12。

請把想出的計算方法寫在紙上。提出要求:

①介紹自己的計算方法時,要把計算過程說清楚。

②要認真傾聽別人的介紹,想一想他這樣算有沒有道理。

③把正確的方法確定下來。

3、組織溝通。

(1)口算

各組展示本組的演算法。不容易說明白的,就寫在黑板上。

方法一:

24×10=240

24×2=48

240+48=288

多讓學生說一說口算的過程和方法。

(2)同學們會口算了,會用豎式計算嗎?試著算一算。師巡視輔導。

(3)學生展示彙報,據生答完成板書。再現豎式,理清筆算過程及算理:先用個位上的2乘24,得48;再用十位上的1乘24,得24。設問:這個24表示……接著,邊敘述邊書寫:它表示24個十,是240,是24乘10的積。個位的0不寫,4要對著十位。然後,把兩次乘得的數相加,算出兩個因數相乘的積。

邊敘述、對話,邊書寫成: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積

2 4 ……24×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

2 8 8

3、師生評議。

(1)請學生說一說,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2)老師對學生髮表的意見作以肯定或補充。

(3)重點評議筆算,寫演算法時應該注意什麼。

研討豎式每一步計算的方法,再現筆算過程。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為什麼要做到數位對齊,數位應該如何對齊。

4、小結,筆算乘法的方法。先請多個學生說一說然後總結:筆算兩位數乘兩位數,先用第二個因數個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與因數的個位對齊;再用十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與因數的十位對齊。最後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的口算,使學生明白算理,在掌握算理的基礎上,再進行筆算,使學生掌握演算法,重點說數位如何對齊的問題,加深了學生對筆算乘法方法的理解。)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嘗試練習。

用豎式計算63頁“做一做”的8道題。請幾名學生上黑板板演,講評。

2、獨立完成練習十六第1題,重點輔導後進生。

3、判斷並改正:

21 13 34 23

×12 ×22 ×11 ×12

42 26 34 46

21 26 34 23

252 52 374 69

( ) ( ) ( )( )

4、我會解決:植樹節到了,同學們去植樹,一共種植了12行,每行有21棵,請問同學們一共植了多少棵樹?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我檢測,綜合測試自己,找到成功與失敗的地方,有利於及時改正錯誤,有層次的練習,滿足了部分學生的學習要求。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既鞏固演算法,又體會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1、請學生討論筆算乘法時要注意什麼問題,並溝通。

2、老師強調:用豎式計算時,每次乘得的數的末位應當和那一位對齊。還要注意記住進位數,精確處置進位問題。

板書

筆算乘法

方法一:

24×10 = 240

24×2 = 48

240+48 = 288

方法二:

2 4

× 1 2

————

4 8 ……24×2的積

2 4……24×10的積(個位的0不寫)

————

2 8 8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成數(課本第9頁例2)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物,經歷認識成數,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的過程。。

2、對成數問題有好奇心,獲得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教學重點:

理解成數的意義。

教學難點:

解決解答有關成數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填空

①四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②六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③七五折是十分之( ),改寫成百分數是( )。

2、商店裡花了56元錢買了一條牛仔褲,因為那兒的牛仔褲正在打七折銷售,這條牛仔褲原價多少元?

二、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同學們有聽農民們說:今年我家的稻穀比去年增產二成,我家的桂皮晒乾後只有五成等嗎?他們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原來商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是折扣,而農業上與百分數有關的術語就是成數。滲透環保教育

三、探究體驗

(一)成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十分之幾,通稱幾成。例如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寫成百分數就是10%。

1、讓學生嘗試把二成及三成五改寫成百分數。

2、讓學生說說除了農業上使用成數,還有哪些行業是使用了成數的知識。

3、練習:將下列成數改寫成百分數。

二成=( )%; 四成五=( )%; 七成二=( )%。

(二)教學例2

1、出示例題,某工廠去年用電350萬千瓦時,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今年用電多少萬千瓦時?

2、讓學生讀題,分析題意,今年比去年節電二成五怎麼理解?是以哪個量為單位1?

3、學生嘗試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巡堂瞭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4、理解節電二成五就是比去年節省了百分之二十五的意思。從而根據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解法列出算式和解答。

350(1-25%)=262.5(萬千瓦時)

或者引導學生列出

350-35025%=262.5(萬千瓦時)

四、鞏固練習

1、三成=( )%; 五成六=( )%; 八成三=( )%;

2、第9頁做一做

3、解決問題

(1)某鄉去年的水稻產量是1500噸,今年因為受到天氣災害的影響水稻產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產量是多少噸?

(2)鼎湖山20xx年累計旅遊人次是18萬人次,20xx年累計旅遊人次比20xx年增加一成五,20xx年累計旅遊人次是多少?(出外玩要做好垃圾分類)

(3)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數有820人,比20xx年在校生人數減少了二成,我校20xx年的在校生人數是多少?

(4)某鞋廠20xx年的年產量為30萬雙,20xx年年產量比20xx年增加了一成六,20xx年年產量又比20xx年增加一成,這個鞋廠20xx年的年產量是多少萬雙?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穫了什麼?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6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1.會用兩兩配對(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2.初步知道“多”、“少”、“一樣多”的含義。

能力目標:能用規範的語言口述比較的結果,如“誰比誰多”、“誰比誰少”、“一樣多”等比較性短語。

情感目標:讓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

教學過程:

互動一(背兒歌)

叮鈴鈴,上課了。書放桌角,人坐正,認真上課我最棒。快快樂樂學數學,快快樂樂學——數——學。

第一階段:創設問題情境,初步感知

師:國慶節要到了,小夥伴們準備用鮮花來佈置校園。

出示:花與花盆圖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師:花與花盆到底誰多誰少呢?你有什麼好辦法能幫助小巧和小亞進行比較呢?

板書:比較

學生可能的方法:數數、將一朵花種進一個花盆再比較(即兩兩配對)

媒體演示:一一對應

師:這種一個對應一個進行比較的方法就叫做“一一對應”

板書:對應

師:比較的結果是怎麼樣的,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從不同方面來說比較的結果,如:花少,花盆多,花比花盆少,花盆比花多,)

第二階段:創設情景,參與操作,學會表達

師:張老師還準備了水筆作為國慶節活動的獎品,不過被粗心的小胖給弄亂了。張老師想請你們一起來看看,在你手中,筆與筆套比,誰多誰少呢?

(學生動手操作進行比較,得出不同結果,進行彙報)

?情景的創設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的興趣,積極自覺地想辦法進行比較活動。初步感受比的過程,因為筆和筆套在日常生活中總是配對出現的,所以在比較散落的筆與筆套的多少時,學生會自覺不自覺地使用這種兩兩配對的方式,從而初步感知了“一一對應”比較法在生活中的呈現】

師:比較的結果怎麼樣?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描述比較的結果,對於同一種結果,鼓勵學生用不同的話說一說】

形式

1、個別彙報——規範表達

2、補充表達——從不同角度描述比較結果

3、同桌互說——強化表達,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

第三階段:在情境中練習,應用方法,熟練表達。

師:請同學們把書翻到20頁

學生邊翻邊說:翻翻翻,20頁

?用口令的形式讓學生重複要求,幫助學生學會傾聽,完成要求】

師:小巧和小丁丁也在為國慶節做著準備。看看他們都在做什麼。

(根據每幅圖的內容比一比,說一說,練習用不同的話規範表達比較的結果)

形式:同桌互說,再個別彙報。

師:說的真棒!

?教師總結性的表揚,給與學生肯定,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體驗】

互動二:輕鬆一下(放)

?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剛從幼兒園來到國小,對於課堂的35分鐘會有疲倦,在的學習階段後安排一次放鬆,既能調整學生學習的情緒,消除疲勞,又能讓學生在一種放鬆的狀態下繼續學習】

互動三:一問一答(收)

123(坐端正),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安靜聽),(快快樂樂學數學)

第四階段:遊戲活動

1.搶椅子

出示三幅圖(椅子數與人數比較,三種情況)

師:小朋友們想玩搶椅子的遊戲,哪幅圖適合來玩呢?為什麼?

2.考考你的記憶力

出示四幅圖,給學生2分鐘的時間進行觀察記憶。打亂次序提問,在某幅圖中,誰多誰少。

?此遊戲的設定既將記憶力,觀察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要求融為一體,同時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在遊戲的情境下結束教學,學生沉浸在遊戲的喜悅中,而對應比較的方法沉澱在學生的思維中】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7

在國小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的高低和有效的教案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絡。下面要為大家分享的就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希望你會喜歡!

一、教學內容

兩種常見的數量關係p52——p53例4、例5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係。

[2.認識這些常見的數量關係中各種不同數量的求法,會應用這些常見的數量關係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絡的觀點。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係。]

難點:初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術語的能力和綜合、抽象、概括的能力,滲透事物之間相互聯絡的觀點。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授

談話:同學們,這有一些物品的價格資訊,請你來做售貨員,算一算要花多少錢?(出示教材p52 例4)

(二)探索發現

1、教學例4

(1)籃球每個80元,買3個要多少錢?

(2)魚每千克10元,買4千克要多少錢?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彙報並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麼的問題?

總結:兩道題都是講的買商品的價錢問題,題中籃球每個80元、魚每千克10元,這樣的每一件商品的價錢是單價(板書:單價),買3個、買4千克這樣買的件數是數量(板書:數量),求一共用的錢是總價(板書:總價)。]

師:找一找,數學書的單價是多少?你還知道哪些物品的單價。

師:說一說第(1)題中籃球的單價、數量、總價各是多少,怎樣求總價?(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現單價、數量、總價之間的關係嗎?生概括並板書

想一想如果知道總價、數量怎樣求單價呢?生彙報

如果知道總價和單價又該怎樣求數量呢?生彙報

總結: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量關係時,只要記住“單價×數量=總價”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就能想出“總價÷數量=單價”“總價÷單價=數量”]

2、教學例5

出示例題,獨立解答

(1)一輛汽車每小時行70千米,4小時行多少千米?

(2)一人騎自行車每分鐘行225米,10分鐘行多少米?

學生嘗試列式解答,指名彙報並板書。

師:說一說,這兩道題的條件有什麼共同的特點?都是求什麼的問題?

[總結:兩道題都是講的行程問題,題中每小時行70千米、每分鐘行225米,這樣的在一個單位時間裡行的路程,是速度(板書:速度),所用的4小時、10分鐘是行走的時間(板書:時間),求出的280千米、2250米,這樣的一共行的路是路程(板書:路程)。]

師:說一說第(1)題中汽車的速度、時間、路程各是多少,怎樣求路程?(2)題呢?

[從上兩題中你能發現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關係嗎?生概括並板書。

想一想如果求速度,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彙報

如果求時間,又該知道哪兩個條件呢?怎樣列式?生彙報]

總結:我們在識記這一組數量關係時,只要記住“速度×時間=路程”就可以根據乘法算式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就能想出“路程÷時間=速度”“路程÷速度=時間”

(三)鞏固發散

教材p52-p53 做一做,指名彙報

(四)評價反饋

說一說你有什麼收穫。

(五)板書設計

兩種常見的數量關係

單價×數量=總價 速度×時間=路程

總價÷數量=單價 路程÷時間=速度

總價÷單價=數量 路程÷速度=時間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初步認識單價、數量、總價以及速度、時間、路程的含義,並在具體生活情境中理解和掌握這兩組數量關係。認識了這些常見的數量關係中各種不同數量的求法,會靈活應用這些常見的數量關係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人教七上數學教案篇8

教學內容

人教二年級下冊教材第59~60頁例1及第60頁“做一做”。

內容簡析

例1:藉助平均分物的操作活動,先進行恰好分完的操作活動,並用除法算式表示出來;再進行有剩餘的操作活動,通過對比使學生體會其異同,幫助學生理解有剩餘的情況,並用除法算式表示。通過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使學生理解餘數及有餘數的除法的含義。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經歷認識餘數的過程,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2、通過主題圖教學,讓學生知道計算問題是從生活實際中產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初步的觀察、概括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餘數及有餘數除法的含義,能夠準確求出餘數。

教法與學法

1、本課時運用自主學習法,引導學生通過擺草莓的操作活動,使學生經歷把物品平均分後有剩餘的現象,抽象為有餘數的除法的過程,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2、本課時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總結、歸納、抽象、概括等方法來學習。承前啟後鏈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匯入課題

故事描寫法:週末小熊打算請2個好朋友到他家做客,加上小熊一共3人,他想請大家一起吃草莓。可是他開啟冰箱一看,發現只有7個草莓,3人怎麼分7個草莓呢?他很苦惱。聰明的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他為什麼苦惱嗎?誰能來說一說?(不能把草莓平均分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共同探究的內容——有餘數的除法(板書)。【品析:把教材中的情景進行了改編,增加了課堂的趣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為新知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 活動匯入法:請同學們拿出10個小圓片。

①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有幾個?

②把10個圓片平均分成3份,每份有幾個?

(學生說法不一:有的說不能分,有的說分不出來)

這樣的問題究竟應該怎樣解決呢?這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內容,有餘數的除法。(板書課題:有餘數的除法)【品析:活動匯入,讓學生動手操作,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並思考沒有剛好分完怎麼辦?於是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隨著老師的引導進入新知的學習中。】二、師生合作,探究新知

1、複習表內除法的意義。

平常我們分東西,有時候能正好平均分完,有時候不能正好分完,剩下的又不夠再分。剩下不夠再分的數就叫餘數,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出示課題)。

(1)課件出示6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2)學生交流獲取資訊。

(3)利用學具實際操作。

(4)用算式表示操作的過程。課件出示6個草莓擺放的結果圖:

(5)小組內說說6÷2=3(盤),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品析:溝通操作過程、算式、語言表達之間的轉換,使學生明白它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只是表達的形式不同。】2、理解有餘數除法的含義。

(1)在動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時會出現有剩餘的情況。

①課件出示7個草莓圖:把下面這些草莓每2個擺一盤,擺一擺。

②學生利用學具操作。

③交流發現的問題:剩下一個草莓。

(2)在交流中確定表示平均分時有剩餘的方法。

①學生用算式表示剛才擺的過程,教師巡視,選取典型案例。

②教師板書規範寫法:

7÷2=3(盤)……1(個)

餘數

③讀作:7除以2等於3餘1。寫法:首先在等號的右面寫商,然後點上6個小圓點再寫上餘數。

④交流算式表示的意思,7、3、2、1各表示什麼?明確“1”是剩下的草莓數,我們把它叫餘數。

(3)歸納總結,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

①比較兩次分草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②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用課件呈現下表。

分的物品 幾個一份 分的結果 算式表達

6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正好分完 6÷2=3(盤)

7個草莓 每2個一盤 分了3盤,還剩1個 7÷2=3(盤)……1(個)

?品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擺學具的直觀方式讓學生在與表內除法的對比中,理解餘數及有餘數除法的含義,給學生創設自主構建知識的空間。】

三、反饋質疑,學有所得

在學習完例1的基礎上,引領學生及時消化吸收,請學生同桌之間互相敘述餘數和有餘數除法的含義。然後教師提出質疑問題,引領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系統整理。

質疑一:什麼是餘數?餘數的單位名稱是什麼?

學生討論後歸納:當平均分一些物品有剩餘且不夠再分的時候,剩餘的數叫餘數。餘數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的單位名稱相同。

質疑二:什麼是有餘數的除法?

學生討論後總結:帶有餘數的除法就是有餘數的除法。

四、課末小結,融會貫通

本節課中,你有什麼收穫?聰明的你能幫老師簡單總結一下剛剛我們都學習了哪些內容嗎?

“本節課中,我們明白了平均分後有剩餘可以用有餘數的除法算式表示。也知道餘數的單位名稱和被除數的單位名稱一樣。”

五、教海拾遺,反思提升

本節課,我使用故事匯入,通過小熊分草莓招待客人,草莓有剩餘的情況,喚醒學生的生活經驗,

讓他們初步感受到餘數就在自己的身邊,體會餘數的意義。

打破原有教學模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當出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獨立嘗試分一分,在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做的,怎樣想的,這樣給學生充分的思考空間,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悅。

我的反思: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