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風向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最近在各大論壇以及問答平臺,看到很多人都在問,疫情過後,大家覺得容易找到工作嗎?線上面試靠譜嗎?什麼時候才可以面試,才可以開始找工作?之類的問題,還有人說從這場疫情來看,覺得還是事業單位的鐵飯碗最可靠。


事業單位的鐵飯碗是可靠,但我想那和大部分人都沒有半毛錢關係,看每年擠破頭去報名考試的人數,再看錄取比例就一目瞭然了。


言歸正傳,我想說如果你在30歲後還在靠投簡歷找工作,那對你的職業生涯而言,真的是很危險的一件事。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01 做了13年HR,組織400次招聘,我發現30歲後,靠簡歷找工作真的太難


上週有個朋友,老王,打電話和我聊天,他是成都高新區某知名企業的人事總監,至今為止,已經在人事領域做了13年,據他說,他親自參與或者組織的面試有400次以上,面試人員都超過了3000人。


那天我們就職場面試這個話題,專門做一番探討,結果一聊才知道,現在很多職場人在30歲後,靠簡歷找工作真的是很困難,如果還要找到合適的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老王說,現在的年輕人,總給自己一種感覺:只想到自己期望達成的目標,甚至只希望自己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的混日子,而忽視了中間的過程和準備,更忽視了自己軟實力的提升。


老王說,他在前年面試了一位運營經理,88年的,7年傳統國企的產品運營背景,211研究生文憑,有資歷也有氣質,但卻並沒聘用這美女。


為什麼?


老王問她:“你為什麼要跳出國企?”她說:“每個月拿6000,但可做的事情又不多,自己安逸久了,就想擁抱時代,換換環境。”


這句話有什麼不妥?老王說想要了解一個人,不要去看她現在取得的結果,你要看她做選擇的原因。因為不想拿死工資,又覺得無聊而選擇跳出國企,為什麼不行?


因為他們人力資源的人,絲毫沒有看出來這位應聘者想進一步提升的渴望,更沒看出來她的工作主動性與規劃,更沒看到她為應聘新工作而做的準備!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2張


老王又接著說,這些年他面試了不少年齡超過30歲的職場人,這些人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還只能像一些20出頭的應屆畢業生一樣拿著簡歷到處求職,和他們搶青春飯,他們的成功率真的太低了,很多公司只需要問這4個問題,幾乎就能篩掉手裡99%的簡歷:


“你說你喜歡某個崗位,那你有沒有拿得出手的且被市場證明過的作品或資料?”

“你說你喜歡我們公司,那你還記不記得你第一次關注我們公司是什麼契機?”

“我們公司的哪些產品、專案、服務讓你印象深刻,且你現在能否記得那些產品或服務的高光細節?”

“你覺得在你自己這個領域,你做對了什麼?”


會發現,很多人遇到這些問題明顯示卡殼了,因為他們壓根沒想過這個問題;這4個問題,幾乎可以淘汰掉99%的應聘者,因為你已經不是個20出頭的應屆畢業生,不是初級人才,更不是白紙一張,過了30還是隻有表面光鮮的簡歷,只能說很抱歉了。


很誇張麼?但這就是事實。在職場, 初級的人才會做對一件事,靠運氣。你都沒做好準備來,我們又怎麼可能做好準備和你共事!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3張


02 人過30歲,拼的就不是表面的光鮮,而是看不見的軟實力


老王說過的招聘經歷,相信很多的求職者或面試官都經歷過,其實表現光鮮不只是包裝得非常誘人的簡歷,還包括這個人曾經的輝煌戰績,這些都不是你的軟實力。


去年我也面試過一位新員工,她面試那天,我還清楚的記得,讓人吸睛的不是她的簡歷,也不是她的資歷,更不是她的曾經輝煌的業績,而是她的準備。


因為普通人證明自己的實力是自己懂什麼技術,會什麼業務,或者是拿曾經作品,和曾經完成過的什麼專案,可她不樣,她是拿人脈。


面試當天,我看著她亮出的某大號KOL的推薦信,以及大牌合作客戶的好評;我就知道,這個女生不簡單,既顯示了自己的專業,又顯露出自己的資源。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4張


面試完,我就忍不住跟我合夥人感嘆:


“以後去其他公司應聘當領導,建議你們不要奢望靠牛逼的簡歷來搞定面試官;那靠什麼?靠你你真正的實力,靠公司對你的依賴感,以及你達到目標的準備。”


現在很多年輕人以佛係為標杆,拿佛系當自己的人生態度,眼神裡看不到一點進攻性,往往腦海裡冒出一個念頭,不佐證得失,不算成功率,不權謀策略,就冒冒失失上場。


其實人越往高處走,拼的就不是表面的光鮮,而是看不見的軟實力。軟體實力是什麼?說白了,就是公司對你的依賴感,你自身的確實性,以及你達到目標所做的準備。可是,慘就慘在,很多人沒意識到這些,更別說提前做準備。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5張


03 表現出你無可替代的價值和確定性,是你最強的軟實力


在這個職場上,相信你自己也聽說過,確實有些人可以做到,他不主動投簡歷,也有很多的高階獵頭或公司老闆來挖他,即使他自己不說錢,老闆也能給他開個高價。


例如微信之父張小龍,一手為騰訊公司打造出了微信,是公司裡神一樣的存在,等同於再造一個騰訊,貢獻達到幾千億的級別。這樣的人,他不開口,騰訊給也他開年薪3億,貴嗎?一點都不貴。你知道阿里巴巴多想挖走張小龍麼?


張小龍1969年生,41歲成為騰訊微信的負責人,要知道,40歲是絕大部分IT人的職業終點,但是對張小龍來說,只是他事業大騰飛的起點而已。你在30多歲時,還在頭疼每天怎麼用簡歷去找工作,別人在30歲時已經開始飛黃騰達。


為什麼會這樣?歸根結底,就是表現出你無可替代的價值,讓HR或老闆覺得你可以信賴。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6張


記得我去前公司當運營經理的時候,我就沒有通過任何面試,也沒提過任何的薪資要求,而是老闆直接提出,以年薪30萬的標準直接請我去當運營部經理。老闆為什麼願意讓我不用面試直接上班?而且還願意給我這個錢,當然本質上是我值這個錢,但問題是怎麼值的,怎麼同意的?


我很早之前就一直在做影視廣告設計工作,自己會接很多私活,認識一些大客戶,這些客戶裡面有不少業界大老闆,有一個週末,一位大客戶把我和他公司的設計主編叫出來,還帶上了膝上型電腦,約在了一個咖啡廳,幹啥呢?給他們公司的一些新設計師的動畫作品過稿,一個視訊一個視訊、一秒一秒、甚至一楨一楨的調整輸出錯誤的片段、畫面、色調、字幕、片頭片尾等等。


這件事整了我一個通宵的時間,這位客戶老闆感嘆道:“我公司的設計師太讓我操心了,你一個兼職的設計師,都比我公司這些全職的用心和做得好不知之少倍,更重要的是你的作品從來不需要我們費這個心,如果可以的話就加入我們吧。”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7張


我當時並沒有加入他們,然而這件事卻通過這位客戶老闆在圈子傳開了,都知道了我自己能一個人按時保質的完成所有流程,幾乎從來沒延遲交過作品,而且片子還不需要專人給我改,片子口碑也不錯,也就有了後來某位老闆願意出年薪30萬,並讓我不用交簡歷,也不用面試直接去上班的經歷。


這就是信任,信任背後是確定性:我做事,你放心,我確定我有這個能力把事情做好,而且讓你不用太操心。


所以你從現在開始,要去思考一下,你的信任度在哪,因為這種確定性是靠很多次的信任疊加出來的,既反應了你技能的可靠,也反應了你品德的可靠,你能在多少事,特別是多少重要的事上給老闆多大的確定性,你就有無可替代的價值。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8張


04 要學會改變自己的人生“商業模式”,把風險前置


先說說風險的後移,王思聰創業10年,也31歲了,之前還成了法院的被執行人,王思聰用了10年時間來證明,什麼叫“創業維艱”。


投資有風險,一切風險,都是後移的,如果不後移,那就不叫風險了,叫損失。風險的後移,極易讓人產生當前的成功幻覺,雖然風險後移最突出的領域,就是金融。


但對於普通職場人來說也一樣,人生最大的謊言,就是找一份好工作。尤其是年輕的時候仗著身體好,加上被各種消費主義洗腦,出賣青春,找個好工作掙點舒服錢,住著在大城市按揭的小房子,飄飄間恍然覺得自己已經實現了階級跨越,成為了所謂的中產階級。


其實這一切都是自己的幻覺罷了,所有風險都是後移的,人生越往後走,你越會感覺到風險的後移,你會遇到越多以前沒想過的難題,比如家庭、教育、意外,各種困境,各種開銷。


30歲之後,混越好的人都不靠簡歷找工作 第9張


因此,心安理得拿死工資的人,從來不會想著風險前置,這恰恰是最大的風險。就像一個30歲之後還只會靠簡歷找工作的人,最大的風險不是他能不能找到合適的工作,而是他30歲了,還不知道給自己搭建護城河,擺脫自己對工資的依賴。


單純地追求上班拿高薪,這一條路,根本走不通。如果你現在一年能賺100萬,那麼十年就是賺1000萬;那既然你遲早要賺這1000萬,為什麼要花10年?能不能想辦法提前呢?


你要是想活得漂亮,不想靠簡歷就能上位,就要提前思考你人生的商業邏輯。要是把你的人生看作是一個持續五六十年的公司,你第一個思考的問題就應該是,怎麼把這家公司持續經營下去。


在我看來,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學會風險前置,讓自己活在未來,而不是當下,把自己未來二三十年的恐懼放到現在,風險與危險前置,倒逼自己積累籌碼。

標籤:混越 簡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