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簡歷技巧

為什麼投的實習簡歷總是得不到迴音

考研完了,有同學讓我講講實習。我偶爾也會發些實習資訊。但問題來了,很多實習郵箱,尤其是一線媒體的實習郵箱,總是“看上去很美”。

為什麼投的實習簡歷總是得不到迴音

什麼意思呢?你發出郵件之後,就再也收不到迴音了,電話過去,別人要麼說在等通知,要麼說在看簡歷,然後就沒下文了。

為什麼我這麼瞭解呢?我以前也是這樣過來的。這並不是我對媒體沒有興趣,在我大三大四的時候,我就開始給許多媒體投簡歷,但是都沒有什麼迴音,也想過去廣州或者北京實習,但是其實沒有什麼結果。

後來進了傳媒大學,在電視媒體和體制內方面要容易很多,但是市場化媒體依然故我,多少年投了許多簡歷都沒回應,讓我也是心灰意冷。如果不是《人物》,我想現在我可能會一直做學術或讀博下去,估計完全不會進入媒體行業(當然這樣的命運或許也不差)。

為什麼投給媒體的簡歷從來沒有迴音?因為 很多崗位,實際上已經被內推了。什麼叫內推呢?就是說,許多崗位在我們釋出之前,就已經有了差不多的人選,這種人選往往是通過我們已有的員工認識的關係而獲得的(例如師兄弟、師兄妹、朋友、親戚、網友等)。

而公開招聘,實際上就是為了內推的意外情況打預防針而已。這種內推之普遍,在我看到的現代行業中間,應該媒體是首屈一指的。一個倡導公開化的行業,招人卻是非常類似於手藝人的行會甚至封建制,這是什麼原因呢?

原因之一

媒體這個行業的特殊情況所致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媒體,尤其市場化媒體,這個行業是一個非常精英的行業。它需要的人非常少,可以說,一個行業具有影響力的媒體,比起一個全國知名度的企業,可能只有百分之一或者千分之一的人數。那麼這就造成了,每一個人的獲得成本實際上是非常高的。而換掉一個人,也要付出相當高的沉沒成本。如果作為一個類比,每一個人不是螺絲釘,而是拼圖。這種的特殊性導致媒體必須找的人都是非常合要求的人。

而如果說合要求的人,這種概念就遠遠的超過了簡歷所能夠包含的範圍,它除了學校、成績、文字這種看得見的因素,還包括 性格、知識、閱歷等必須長時間工作才能夠明白的因素。

但是,我們很難從一份簡歷裡面看到這些,即使是面試,這樣的時間也太短了。那麼,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已經有足夠的認知和信任程度的人中間篩選出來。而這種信任又會隨著工作進一步加強。這就造成了媒體信任內推的客觀局面。

原因之二

與媒體付出的成本有關

在如今的情況下,紙媒的運營越發糟糕,它在人事上,或者在別的運營方面,投注的時間和人力都必須減少。那麼如果要通過海選和決策,要付出相當高的成本。

原因在於, 媒體實際上並不想從許多人中間尋找一個最優秀的,而是從一些人裡面尋找一個比較優秀的。而且,簡歷本身也沒法篩選,從前我看到過《人物》的簡歷,有一個人民大學的姑娘有兩個非常不錯的媒體實習經歷,而另一個美國留學的姑娘則有一個南都新聞獎,是你你怎麼選?如果每次都面試,其實真的是沒有辦法選,但是人又必須馬上就要,怎麼辦?最終,人情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減小選擇成本的砝碼。

其他原因

有些部分,是因為個人處於友情和感情的提攜;有些部分,是這個社會階層固化的縮影,客觀上來說,紙媒這樣也是對一個個人社會活動能力的挑戰,如果一個人能夠突破層層密網,接觸到媒體的核心,那麼這樣的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確實是比較優秀的,或許也能夠突破圍繞在事實真相外的種種障礙,搞到事實的第一手材料。

不,我並不是為這個制度辯護。從舊作坊式的行業,它無論再有多少理由,實際上也是背離了一種正確的價值觀的初衷:那就是人與人之間應該唯才是舉。不說是否截斷了很多人的上升通道,埋沒了很多人的潛在能力。僅憑內部的推舉制,短期來看再優秀再好用,長期而言與容易造成群體意識形態和觀念的單一化。

甚至我可以大膽的說,紙媒現在的這種頹敗狀況,部分原因就是來自於推舉制度,因為缺少了不同背景,包括沒有不那麼“紙媒氣質”的人進入媒體,媒體很容易從一種既有的狀態陷入固化,在我看南方系鼎盛時期那些年,許多名記者都是來自於不同行業並且有實際工作經驗的人,但是現在實習者逐漸變成了幾個名校的新聞系壟斷了,這個或許與媒體的現況不能說沒有關係。

但是,目前而言,如果我們真的想去一家比較有資歷的媒體實習,我們應該怎麼辦?

1.增強自己的實力

我做考研輔導這些年,深深的感受到了一流學校和三流學校的差距,不僅僅是學習的差距,而且是眼界的差距。

例如,三本的姑娘可能會以獎學金和三好自詡,而一流的姑娘的成績可能沒有那麼好,但是有名企、名媒體的實習經歷,也許有跨國NGO的資源體驗,還有海外名校的交換機會 ……

當然,眼界的差距中,客觀資源的差距是佔大多數的。 一個人沒有了那麼多的資源可以選擇,那她自然就只能選擇已有的。在這個資源極度不平等的國家,我們發現它閹割人的夢想總是用一種讓人無可奈何的方式,一次一次又一次,人心就散了,階級就這樣實現了它的再生產。

那麼,如果這樣,我們應該怎麼辦?在資源不平等的情況下,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考研,當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途徑。但是除此之外, 自己要想辦法把自己和一線的優秀同學作對標,而不是身邊的人做對比。

如果你覺得要去一線雜誌實習,那麼模仿它的文風,揣摩它的文筆,就是一種從零開始學習的好途徑。如果你要去一線的電視臺或者媒體工作室實習,那麼拉它的每一部片子,也是非常好的方式,所謂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模仿往往是學習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過模仿,你自然能夠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

除此之外, 一個很重要的還有培養通識和公共意識。據我觀察,優秀媒體的從業者在意識形態上有一個共同的趨勢,那就是共享一個類似的知識體系。這個知識體系包含了這樣一些東西:對西方文學、哲學、政治學的基本認知,對中國文化、歷史的基本認知,對我國國情,尤其是社會與政治情況的瞭解。以及對於一些知識分子的著作和名字要有通讀。公共意識則是指,能夠對時事有自己的判斷和了解,能夠有一定的公民意識,擁有基本的政治常識與政治價值觀,並且掌握一定的社會分析方法。

據我聽聞,有一位國內頂級名校新聞系的姑娘面試某家知名媒體,但是在寫出一些具體的新聞報道方案的時候,眼界始終囿於學校,未能夠囊括社會整體,最終她未能通過面試。我深深的為她遺憾的同時,也在想,媒體畢竟是社會公器,倘若一個人沒有真正的社會意識,沒有視社會為己任的眼界,那麼恐怕她的確不適合這個工作。

最後,我覺得在現在一個行業逐漸細分的年代,除了文筆和敘事以外,很多時候我們還應該注重的就是培養自己的一門專業能力。這個能力一定是從個人的興趣與資源出發。經常聽到一種說法, 一萬小時造就大師,那麼我們打個對摺,五千小時也能製造一個高手,如果你能夠一直堅持,這種細分的領域有可能比單純的文字工作更能成為你就業的籌碼,甚至一生的事業。

2.增強自己的活動能力

簡單的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被天然劃歸到一定的小圈子裡,要到別人的小圈子裡千難萬難。要突破生活給我們的圈子,就必須增強自己的活動能力。我們要讓自己的名字被別人知道,別人認識。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以第一點為基礎。畢竟,如果自己實力不濟,那麼人脈最多不過是多認識幾個人而已。但是如果你有了第一點,那麼就應該做到讓別人懂得欣賞你。

社交媒體和社交平臺是一個渠道,我認識的很多人就是通過社交媒體認識知名雜誌的編輯記者的(當然你得有作品以及讓人認識而不討厭你的能力)。

其次就是參與社會活動,北京的同學可能有優勢,因為沙龍和講座比較多,可以認識更多的人,但是其他人也不是沒有機會,很多大城市都有記者、編輯參與的文化活動,院校也有類似的講座, 如果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參加線上的諸如“寫作班”、豆瓣小組之類,但是一定要勇敢。

3.利用地方媒體和自媒體擁有自己的作品

我們都會發現一個怪圈,沒有自己的作品就沒有了媒體實習機會,而沒有媒體實習機會又很難擁有媒體作品。這也是我當年感到最大的困難。

許多人瞧不上地方媒體,儘管有時我也常常吐槽,儘管在許多地方仍然受到體制限制而且寫作內容往往枯燥無味,甚至實習還要交費,但畢竟是新人進入行業的第一步。 無論如何,它能夠讓人得到最基本但重要的寫作訓練,能夠擁有自己的作品。所以不要因為崗位簡單,內容枯燥就忽視自己的作品,許多媒體人都是從不知名的小報開始自己的新聞事業的。

如果沒有小報的實習機會,那麼 自媒體同樣也是一種不錯的方式,因為經營一個自媒體能夠培養自己的多項能力,採編寫,與使用者溝通,都非常不易。甚至說找到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和定位也是非常考驗人的任務。但是如果能夠寫得好,那麼影響力也是能夠跨越學生層次的。如果微信公號無法堅持運營,可以從知乎答案,豆瓣書評,簡書和十五言等開始,不管怎麼說,先弄起來。

寫到這裡,突然疑惑,現在這個時代是否還適合號召人進入媒體?講真,目前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的黑暗時代,但是另外一方面,黑暗時代也是拓荒者的時代,因為黑暗時代之後就是文藝復興。就好像90年代中後期一樣,當時一些年輕人將西方的新聞專業主義、調查性報道引入了中國新聞界,創立了聞名天下的市場化媒體包括所謂的 “ 南方系 ”,那麼,在新媒體時代,同樣的拓荒者為什麼不能出現在90後、95後、00後身上?對此我實際上是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