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高中語文必修教案

教案是教師用語言表達具體課時的教學設想及理論依據,也就是一位教師在獨立備課的基礎上,向其他教師或教研人員系統地說出自己的教學設想及其理論依據,然後由聽者評議,以達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種教研形式。下面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必修教案,供大家參考。

  

高中語文必修教案

高中語文必修教案
  
  《逍遙遊》
  
  【教學目標】
  
  1、初步瞭解莊子的哲學思想,一分為二地恰當評價莊子的思想,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2、初步瞭解莊子形象化說理的風格。
  
  3、領略莊子散文想象豐富、汪洋恣肆的特點。
  
  4、掌握相關文言知識:
  
  文言詞語:怒、摶、覆、置、負、培、圖、志、名、窮、特、匹、辯。
  
  文言句式:其……邪?其……邪;奚以……為?奚以……也?惡……哉。 歸納“則”“乃”“而”的用法。
  
  【教學重點】
  
  1、瞭解本文的結構特點。
  
  2、賞析本文形象化說理的特點。
  
  【教學難點】
  
  1、瞭解莊子世間萬物若“有所待”則不自由的思想。
  
  2、理想“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思想。
  
  【教學方法】導讀、啟發、討論、總結
  
  【教學課時】4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瞭解莊子及其文和道家思想;2、初步感知課文內容;3、落實相關基礎字詞。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大家有沒有背過李商隱的《錦瑟》?我們一起來複習背一遍。“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蘭亭玉暖日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這裡有一個典故“莊生曉夢迷蝴蝶”,大家還記得嗎?莊子有一天睡覺,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張開翅膀,在花叢中自由自在的飛舞歌唱。但當他醒來之後,卻陷入了沉思:是我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我?如果是我做夢變成蝴蝶,為什麼我會體會到蝴蝶獨有的飛翔之樂呢?如果是蝴蝶做夢便成了我,為什麼這一切會出現在我的夢中呢?於是他就跑過去問老子,老子說:“周即蝴蝶,蝴蝶即周。以明道之為一。”
  
  老子為什麼要這麼說呢?我們今天就一起來走進莊子,通過學習《逍遙遊》來感受莊子的心靈世界。
  
  莊子生活在社會矛盾及其複雜的亂世。戰時,諸侯征戰不已,暴君奸臣殺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負無法在現實中實現,他無法獲得生命的自由。於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來逃避紛亂的現實。希望在精神上天馬行空無所羈絆,讓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為形體的生命,從而達到物我兩忘超然物外的絕對自由。他希望自己就是蝴蝶,擺脫形體的束縛,可以自由自在的飛翔。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作者創作了《逍遙遊》。
  
  二、解題:
  
  今天要學的《逍遙遊》是《莊子•內篇》的第一篇。
  
  那麼什麼是逍遙遊呢?“逍遙遊”就是指超越時間和空間,不受任何束縛,絕對自由地遨遊於永恆的精神世界中。
  
  三、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第1-3自然段
  
  1.接下來我們先聽一下課文錄音,從整體上感知全文。
  
  2.讀過文章後,你們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事物?(鯤鵬)那鯤鵬的形象如何?文章哪裡寫到鯤鵬?那我們就先來看看文章的第一段。先請全班男生來讀第一段。其他同學思考鯤鵬的形象到底是怎樣的?
  
  北冥有魚,其名曰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徙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北冥:北海,冥通“溟”。之:(這裡做什麼?)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主謂結構作狀語。之:的。怒:奮起的樣子。垂天:天邊,垂通“陲”。海運:指大海的波浪洶湧動盪,也說大海執行,翻譯的時候就可以直接譯為海起風動。….者….也,這是一句判斷句。
  
  譯文:北海有一條魚,它的名稱叫鯤。鯤的大,不知道它有幾千裡。鯤變化成鳥,鳥的名稱叫鵬。鵬的背,不知道它有幾千裡。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掛在天邊的雲彩。這隻鳥,海動風起時就將遷往南方。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
  
  3.從這段看,大鵬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樣描寫這一形象的呢?
  
  明確:鯤鵬形體碩大無比,變化神奇莫測,奮飛時氣勢壯美。
  
  從體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動範圍大(長度:從北海到南海;高度:九萬里)四個方面極寫鯤鵬形象磅礴壯觀。用誇張的手法描述鯤鵬,“不知其幾千裡也”言其形,“若垂天之雲”言其翼,“北冥”“南冥”“九萬里”言其活動天地,極言鯤鵬形體之大、變化之神奇、飛騰時氣勢之壯觀,一開頭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
  
  4.給大家兩分鐘的時間試著把第一段背過來。(看圖一起背誦)
  
  5.我們說第一段作者主要向我們描寫了神奇莫測的巨鯤大鵬的形象,那第二段寫到的鯤鵬又是怎樣的呢?
  
  我們還是先請女生一起來朗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這段文字主要講什麼。
  
  《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志:記載。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主謂結構作狀語。摶:環繞而上。一說“摶”當作“搏”(bó),拍擊的意思。扶搖:一種旋風(它乘著旋風環旋而上幾萬裡的高空)。“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即海面上急驟的狂風盤旋而上直衝九萬里高空。去:離,這裡指離開北海。以:憑藉。息:大風。以六月息者去,狀語後置句,意思是憑藉著六月的大風離開了北海。野馬:遊氣。之: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主謂結構作主語。以:用。息:氣息。正色:真正的顏色。邪:通“耶”。其:指鯤鵬。【是:指天之蒼蒼,其遠而無所至極。】
  
  譯文:《齊諧》是一部專門記載怪異事情的書,這本書上記載說:“鵬鳥遷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擊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濤,海面上急驟的狂風盤旋而上直衝九萬里高空,離開北方的大海用了六個月的時間方才停歇下來”。山野中的霧氣,塵埃,都是大自然裡各種生物憑藉氣息吹拂它們的。天空是那麼湛藍湛藍的,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抑或是高曠遼遠沒法看到它的盡頭呢?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不過也就像這個樣子罷了。
  
  5.這段話引述所謂《齊諧》的記載,來證明大鵬南飛是可信的。作者還描寫了高空中的遊氣奔騰和微塵浮動情形,接著以人仰視天空的經驗來比說,說大鵬在九萬里高空俯視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視高空,只見莽莽蒼蒼,難辨其“正色”。那麼回到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這個段落中的鯤鵬又是怎麼樣的呢(還只是神奇巨大嗎)?
  
  明確:大鵬南遷徙到南海要“去以六月息者”,它也有所待,有侷限。【高空中的大鵬和地上的人一樣,都不能真正認識天。從另一角度說明大鵬受到限制,是不自由的。】 【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這句話說明天地萬物各有其不同,也有相同之處。塵埃可以成為霧氣,鯤可以成為鵬,積蓄就可以強大。然而,鵬要憑藉風,霧氣要藉助氣息,都還有依賴,有所待。】
  
  7.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19)。而後乃今培風(20),揹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21),而後乃今將圖南。
  
  覆:傾倒。坳:坑凹處,“坳堂”指廳堂地面上的坑凹處。芥:小草。膠:粘住不動。而:連詞,表並列。復:承載。斯:則,就。而後乃今:意思是這之後方才;以下同此解。而:連詞,表承接。培:憑藉。而:連詞,標承接。莫:這裡作沒有什麼力量講。夭閼(è):又寫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攔。“莫之夭閼”即“莫夭閼之”的倒裝。圖南:圖謀飛往南方。
  
  譯文:再說如果水匯積不深,它浮載大船就沒有力量。如果倒杯水在庭堂的低窪處,那麼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給它當作船;如果擱置杯子就粘住不動了,因為水太淺而船太大了。風聚積的力量不雄厚,它託負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夠。所以,鵬鳥高飛九萬里,狂風就在它的身下,然後方才憑藉風力飛行,揹負青天而沒有什麼力量能夠阻遏它了,然後才像現在這樣飛到南方去。(注意:前三句話有三個“則”,解釋為“那麼”,因此要補出四個“若”,解釋為“如果”,從而使語意連貫。)
  
  3.這段作者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論證了什麼?
  
  明確:運用了(1)類比論證,以水喻風,以杯水可載大舟喻大風可負大鵬,結論就是成功必須有所待。
  
  (2)對比論證,有兩重對比,一是不厚之風與九萬里旋風對比,不厚之水載草芥與載杯對比,都是為了鮮明地指出憑藉外物的重要性。
  
  [補充:類比和對比都是兩個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對比論證: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後,推匯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
  
  類比論證: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於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
  
  4.下面我們請一個同學來讀文章第四段,其他同學來思考這個問題。
  
  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
  
  決:迅疾的樣子。搶:突過,著落。榆枋:兩種樹名。時則:有時就。不至:意議為“飛不上去”。控:投下,落下來。奚以:介賓倒置,何以,憑什麼。為:句末疑問語氣詞。奚以…為:為何要…呢?之:去到,動詞。南:方位名詞活用作動詞。
  
  適:往,去到。莽蒼:指迷茫看不真切的郊野。反:通“返”,返回。猶:還。果然:飽的樣子,古今異義。適:去,往。宿:這裡指一夜。之:這,代詞。二蟲:指上述的蜩與學鳩。
  
  譯文:寒蟬與小灰雀譏笑它說:“我從地面急速起飛,碰著榆樹和檀樹的樹枝,常常飛不到而落在地上,為什麼要到九萬里的高空而向南飛呢?”到迷茫的郊野去,帶上三餐就可以往返,肚子還是飽飽的;到百里之外去,要用一整夜時間準備乾糧;到千里之外去,三個月以前就要準備糧食。寒蟬和灰雀這兩個小東西懂得什麼!
  
  【它們為什麼笑?因為它們自以為得到逍遙,進入自由的境地,從而嘲笑鵬鳥高飛遠行的壯舉。那作者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我們接著看】
  
  【作者態度如何?(批駁)那又是怎樣批駁的呢?明確:作者以行路備糧的比喻進行反駁:無論是到野外的人還是到遠方的人都需要吃飯;無論是鵬還是蜩,都需要依靠風力才能飛翔。“適莽蒼者”“適百里者”“適千里者”的備糧各有不同是因為行程遠近不一樣。鵬鳥、蜩蟬、學鳩體形不一樣,因而憑藉的風力不一樣。蜩和學鳩嗤笑鵬其實是認識不到自己與鵬的差異和自身的“所待”,所以作者直斥其無知。用原文的話即:小知不及大知。】
  
  7.我們知道,大至鵬鳥,小至塵埃,它們的活動都“有所待”,都是不自由的。那此間有沒有什麼差別呢?我們先請一個同學來閱讀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大家思考一下這段主要是講什麼?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聞,眾人匹之,不亦悲乎?
  
  知:通“智”,智慧。及:動詞,比得上,這裡意譯為“瞭解”。其:代詞,他們,即“小知”“小年”;朝:清晨。晦朔:一個月的最後一天和最初天。蟪蛄:即寒蟬,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冥靈:傳說中的大龜,一說樹名。大椿:傳說中的古樹名。根據前後用語結構的特點,此句之下當有“此大年也”一句,但傳統本子均無此句。彭祖:古代傳說中年壽最長的人。乃今:而今。以:憑。特:獨。聞:聞名於世。匹:配,比。
  
  譯文:小聰明趕不上大智慧,壽命短比不上壽命長。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清晨的菌類不會懂得什麼是晦朔,寒蟬也不會懂得什麼是春秋,這就是短壽。楚國南邊有叫冥靈的大龜,它把五百年當作春,把五百年當作秋;上古有叫大椿的古樹,它把八千年當作春,把八千年當作秋,這就是長壽。可是彭祖到如今還是以年壽長久而聞名於世,人們與他攀比,豈不可悲可嘆嗎?
  
  8.本段第一句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小知不及大知”承上文,小結第四段內容;“小年不及大年”啟本段下文。
  
  那文章又是論證“小年不及大年”?
  
  明確:例證:小年(朝菌、蟪蛄、眾人)
  
  大年(冥靈、大椿、彭祖)
  
  9.你們認為朝菌、蟪蛄、冥靈、彭祖、大椿是逍遙的嗎?眾人希望和彭祖一樣長壽,如何理解作者的“不亦悲夫”?
  
  明確:不逍遙,因為它們都受到了年的限制。人只看到了自己的壽命沒有彭祖長,而沒有看到其實彭祖的壽命相對於冥靈、大椿還是很短的,而即使大椿、冥靈能活多少萬年,它們的壽命仍然是有盡的,而不是“無窮”的。所以,莊子認為人們可悲的地方在於不懂得彭祖的生命也是有限的,一樣受到年的牽制。這裡,莊子仍進一步闡發要泯除大小之見,對任何事物不要虛妄分別的觀點。
  
  10.小結:本段深入闡述的是蜩與學鳩笑鯤鵬的原因全在於生命之短暫,他們自身生命的侷限性決定了其必然見識短淺。可見“小知不及大知”與“小年不及大年”不是並列關係,而是深入一層的關係。也就是說這段是對上段文字的再深入。
  
  湯之問棘也是已:“窮髮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魚焉,其廣數千裡,未有知其修者,其名曰鯤。有鳥焉,其名為鵬,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雲;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絕雲氣,負青天,然後圖南,且適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適也?我騰躍而上,不過數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適也?’”此小大之辯也。
  
  重點字詞句解釋:
  
  湯:商湯。棘:湯時的賢大夫。已:矣。【“是”是這樣的意思,“這樣”表明下面的例子蘊含的道理和前面的一樣,那麼這個道理指什麼?明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窮髮:不長草木的地方。焉:兼詞,於此,在這裡。修:長。羊角:旋風,迴旋向上如羊角狀。絕:穿過。斥鴳:一種小鳥。彼且奚適也:倒裝句,奚:代詞,何,哪裡,適:動詞,到,往;(彼且奚適也:疑問代詞賓語前置)仞:古代長度單位。至:極點,飛之至:飛翔的境界。辯:通作“辨”,辨別、區分的意思。【這裡,作者對斥鴳嘲笑鯤鵬的態度如何呢?從那句話可以看出?明確:反對,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辯也。用一個合適的成語來來概括斥鴳對鯤鵬的笑叫什麼?明確:燕雀焉知鴻鵠之志。】
  
  譯文:商湯詢問棘的話是這樣的:“在那草木不生的北方,有一個很深的大海,那就是‘天池’。那裡有一種魚,它的脊背有好幾千裡,沒有人能夠知道它有多長,它的名字叫做鯤,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鵬,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開雙翅就像天邊的雲。鵬鳥奮起而飛,翅膀拍擊急速旋轉向上的氣流直衝九萬里高空,穿過雲氣,揹負青天,這才向南飛去,打算飛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譏笑它說:‘它打算飛到哪兒去?我奮力跳起來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了下來,盤旋於蓬蒿叢中,這也是我飛翔的極限了。而它打算飛到什麼地方去呢?’”這就是小與大的不同了。
  
  3.看到這裡,有些同學不免要發問,這裡不是對第1—4段內容的重複嗎?大家看看是不是?再寫鯤鵬有何作用?
  
  明確:
  
  不完全重複。一是詳略不同,描寫也有異:對於鵬之背,前者為“不知其幾千裡也”,後者為“背若泰山”;對於“扶搖”,前者沒有描述其形狀,後者用“羊角”描其狀;二是內容也不同,湯之問棘是史事,《齊諧》是俳諧之書,記載怪異之事的,所以用賢君賢人作印證;這裡明確將憑藉雲氣,上文形象地稱“野馬”“塵埃”;這裡是斥鴳嘲笑,上文是蜩與學鳩嘲笑。這裡並非簡單重複,而是同中有異,是對前文內容的補充、印證,與篇首內容照應。
  
  4.我們知道,文章一開始就向我們論述了萬物皆有所待。第1-2段描寫了鯤鵬變化時神奇莫測及奮飛時氣勢壯美的景象,但鵬鳥南飛, 必待巨風,它要憑藉“海運”“六月息者”“風”才能離開,如此神奇巨大的動物它也是有所待的。緊接著,作者通過“大舟漂浮,有待深水;芥草為舟,杯水負載”的例子,運用類比和對比的論證手法向我們論述了這一道理。還舉了蜩與學鳩,無知小蟲的例子,論證自然界萬物都是有所待的。蜩與學鳩嘲笑鯤鵬,作者還用“行路備糧,所待不同”的比喻進行論述,說明了——小知不及大知。緊接著作者又向我們論述了小知不及大知實際上是因為——小年不及大年。小年有:朝菌、蟪蛄、眾人;大年有:冥靈、大椿、彭祖。第六段作者運用湯之問棘的史實,大的代表鯤鵬,小的代表斥鴳,進而揭示小大之辯。
  
  5.可見,自然間萬物都是有所待,還有所待都有小大之辯。那在社會中呢?社會中的人是不是也都有所待呢?
  
  思考一下,這裡作者提到了哪些人?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而宋榮子猶然笑之。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雖然,猶有未樹也。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回到剛才的問題:這裡作者講到了哪些人?
  
  明確:(1)知效一官,行比一鄉,德合一君,而徵一國者。“知”通“智”,才智。效:勝任;比:符合;合:投合;徵:使動用法,使信任。那連起來是什麼意思?(請一生回答)所以那些才智能夠勝任一官的職責,品行順應一鄉的風俗人情,品行能夠符合一國之君的要求,而使一國之人信任的人,他們看待自己,也像這樣。
  
  第四句話是對前三句的概括,實際寫的就是一種人,即“徵一國者”。
  
  對這幾種人作者是怎麼評價的呢?明確:“其自視也,亦若此矣”,他們看自己也像蜩、學鳩、斥鴳看自己一樣,可見,作者也是反駁的。
  
  (2)宋榮子。作者說“宋榮子猶然笑之”,猶然:喜笑的樣子。宋榮子為什麼笑呢?他又是怎樣的呢?且舉世而譽之而不加勸,舉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彼其於世,未數數然也。舉:全。譽:讚譽,誇讚。加:更加。勸:勸勉。非:非難。沮:沮喪。定:認識。分:分別。辯:通“辨”,分別,分辨。境:界限。數數然:這裡可解釋為急功近利。那這幾句話連起來怎麼解釋呢?(一生回答)明確:全世界的人都誇讚他,而不更加感到勸勉,全世界的人都非難他,而不感到更加沮喪,審定自我和外物的區分,分別榮譽和恥辱的界限,就這樣罷了。他在世上沒有急功近利的樣子。
  
  作者對宋榮子的態度又如何呢?明確:反駁。“斯已矣”“雖然,猶有未樹也”,雖然:即使這樣。可見,宋榮子也還是不自由的。
  
  (3)緊接著,作者又舉了第三類人:列子。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夫:發語詞。御風:乘風。泠然:輕妙飄然的樣子。旬:十天。有:“有”通“又”。反:“反”通“返”,返回。致福:求福。列子乘風而行,輕妙之極,十五天後返回,他對於求福的人來說,沒有急功近利。
  
  那作者又是怎麼評價他的呢?“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者也”,雖:雖然。在作者看來,他還是跟大鵬一樣,要憑藉大風。
  
  6.我們剛才講到了三種人,他們都是不逍遙的,未達逍遙之境。那什麼才是逍遙遊呢?怎樣才能達到逍遙遊?
  
  明確: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乘:順應。御:駕御,把握。六氣:即陰、陽、風、雨、晦、明。辯:“辯”通“變”,變化。彼且惡乎待哉:賓語前置,他們還憑藉什麼呢。整句話什麼意思呢?(請一生回答)明確:順應天地萬物的法則,把握六氣的變化,而在無窮無際的境界中遨遊的人,他們還憑藉什麼呢?
  
  什麼人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真正自然的人沒有自我的偏見,神人沒有要建功立業的偏見,聖人沒有名實的偏見。無己:自我的偏見;無功:建功立業的偏見;無名:沒有名實的偏見。
  
  無己即:忘掉自我,不受外物的束縛,達到恬淡自適的境界。無功即:去掉功名利祿之心,不汲汲追逐外物。無名即:忘懷榮辱得失,褒貶任人。
  
  7.你們是怎麼看待這樣的人的?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這樣的人嗎?
  
  五.佈置作業
  
  1.背誦《逍遙遊》
  
  2.完成《導與練》相關內容。
  
  
高中語文必修教案

  《陳情表》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重點文言詞句。
  
  2、能力目標:學習和運用作者陳情的構思藝術以及駢散結合的語言藝術。
  
  3、情感目標:體會作者感人至深的親情,正確評價作者的忠孝思想。
  
  【重點和難點】
  
  掌握重點文言實詞,弄清陳情的層次和“辭不就職”的原因是重點。對李密忠孝的理解是難點。
  
  【教學方法】
  
  1、誦讀法。在誦讀中理解文意文情,熟讀成誦。
  
  3.探究法。理清結構,把握文旨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引用匯入
  
  蘇軾說:“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必不友。”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李密的《陳情表》最終把晉武帝感動了,皇帝不但准奏,而且“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這篇千古奇文的魅力。
  
  二、初讀感知
  
  1、初讀:教師示範朗讀,學生邊聽邊結合課文註釋初步理解文句,並從整體上感受本文的感情基調。朗讀後讓學生自由發言,談初讀感受。(考查學情,調整教學對策)
  
  學生讀後或聽後感略。
  
  討論各段感情基調小結如下(確保讀出感情):
  
  【板書】第一段:悽苦,悲涼;
  
  第二段:感激,懇切;
  
  第三段:真摯,誠懇;
  
  第四段:忠誠,懇切,期待。
  
  2、 板書強調重點讀音。(確保讀準字音)
  
  險釁(xìn) 閔(mǐn)凶 門衰祚(zuò)薄
  
  期(jī)功強(qiǎng)近之親 應(yìng)門
  
  煢煢(qióng)孑(jié)立 床蓐(rù)
  
  猥(wěi)以微賤 隕(yǔn)首 逋(bū)慢 伏渥(wò)
  
  劉病日篤(dǔ) 猶蒙矜(jīn)育 拔擢(zhuó)
  
  氣息奄奄(yǎn)(yǎn) 盤桓(huán) 更(gēng)相為命
  
  三、再讀整體把握
  
  1、要求學生對照註釋自主閱讀課文,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教師巡迴輔導並通過提問檢查落實預習情況。(要求積累的文言詞句,老師幫助學生在書中標示出來)
  
  ①實詞
  
  險釁 隕首 東宮 伏惟 伏渥 區區
  
  ②古今異義同形詞
  
  成立 告訴 區區 不行 沐浴 無主 上報 辛苦
  
  ③成語
  
  煢煢孑立 形影相弔 日薄西山 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朝不慮夕
  
  ④單音文言實詞
  
  夙 鮮 息 吊 嬰 逮 拜 尋 除 矜 聽 聞
  
  ⑤通假字
  
  閔——憫 蓐——褥 有(同)又
  
  ⑥重點文言虛詞
  
  見(慈父見背) 更(更相為命) 於(介詞,“勝過”、“比”之意)
  
  以(介詞,“憑”)
  
  ⑦句式
  
  判斷句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非,副詞,否定判斷)
  
  實為狼狽 (動詞“為”肯定判斷)
  
  本圖宦達 (副詞“本”表示判斷,本來是的意思)
  
  ⑧省略句
  
  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上官)(上官)不許。
  
  前太守臣逵察(為)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為)秀才/拜臣(郎中/除臣(為)洗馬。
  
  具以表聞(之)/拜表以問(之)。
  
  ⑨被動句
  
  而劉宿嬰疾病
  
  倒裝句
  
  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⑩固定句型
  
  既……終……,(既……又……)
  
  有所……,(有……的人)
  
  無以,(又寫作“亡以”,表示沒有辦法)
  
  是以,(因此)
  
  非獨,(不單,不僅)
  
  2、學生分組討論概括課文的層次大意。(每組由推選出的代表陳述)
  
  老師歸納後明確(學生參考):
  
  第一段:自訴家境困頓多舛,祖孫更相為命之狀;
  
  第二段:明寫感激朝廷之情,實訴屢不奉詔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義,明降臣之不矜名節;
  
  第四段;解決忠孝兩全矛盾,提出願乞終養請求。
  
  四、擴充套件訓練
  
  結合誦讀課文的體會,你認為“情”在本文中有哪幾層含意?(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 後老師再明確:情:情況(事實);衷情(孝情、忠情);情理(忠孝之道)
  
  五、作業設計
  
  1、熟讀並開始背誦課文。(爭取三天之內背誦並默寫)
  
  2、李密“辭不就職”除了課文的理由,還有沒有其他的考慮?
  
  第二節
  
  【教學步驟】
  
  一、匯入
  
  上一節課,大體疏通了文意,初步瞭解了李密想要表達的情感。今天,我們將從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上再做深入探討。
  
  二、檢查
  
  1、檢查背誦。
  
  學生準備兩分鐘。後抽查男女生各一人(含班幹部或語文課代表)。每人背誦完,學生點評。
  
  2、師生齊讀或背誦,再次體悟。
  
  三、合作探究
  
  1、李密陳什麼情?
  
  討論後回答。(考查學生會不會藉助原文回答,對能有意識用原文回答的同學提出表揚)
  
  老師明確:陳述祖母劉氏年老多病,無人侍奉,請求辭官終養祖母的衷情。(原文:“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褥“、“供養無主“,“願乞終養”)
  
  2、李密為什麼從“孝”的角度來說理呢?
  
  學生討論回答後歸納明確:⑴晉武帝 “以孝治天下” ,作者利用這種心理投其所好,獲得好感。
  
  ⑵李密申明自己並非清高,僅僅是為了盡孝和報恩,以消除晉武帝對自己的疑忌。
  
  ⑶陳述祖母的苦情,和自己忠孝難以兩全、進退兩難之情,以喚起同情。
  
  3、 晉武帝為什麼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⑴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
  
  ⑵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4、有論者認為,李密反覆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麼?(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說)
  
  引導:⑴李密反覆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②李密對蜀漢念念於懷,他曾說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四、藝術鑑賞
  
  1、語言藝術。
  
  排比、對偶句式,駢散結合
  
  2、構思藝術
  
  【板書】陳情於理、寓理於情
  
  陳情: 身世孤苦 祖母情深似海 供養無主 孝情
  
  沐浴清化 過蒙拔擢 聖朝恩重如山 忠情
  
  情理: 祖母病篤 盡孝日短 (情)
  
  孝治天下 盡忠日長 (理)
  
  請求: 先盡孝後盡忠
  
  五、作業設計
  
  1、蒐集忠孝方面的典故。
  
  2、忠孝真的不能兩全嗎?你是怎麼看待忠和孝的?(輔導課重點考查內容)
  
  【教學反思】
  
  忠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精神道德嚴重滑坡的今天,重提忠孝,對獨生子女這些“新新人類”來說,仍有現實借鑑的意義。所以我在教案設計時,緊緊結合課文內容打親情牌,巧妙滲透親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令人欣慰的是,通過反覆的朗讀體會和學習討論,喚起了學生的親情意識,許多學生通過日記和部落格反思自己過去對雙親的言行,愧疚意識溢於言表,讓人倍感欣慰。這是教案體現出的人文性最為成功的一面。
  
  不過,畢竟是古文,古文知識積累相當重要。在教案設計時,除了朗讀背誦突出外,對古文言知識的檢查落實稍感不足,這一點,在輔導課安排的測驗中已經表現了出來。另外,古文背誦對學生來說是難點,學生都有畏難情緒。我發現解決的較好的方法是:一要逐段推進,通過默寫檢查落實;二教師示範背誦能消除學生背誦的畏難情緒三獎勵背誦也富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