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業參考

職場中年危機?越老越值錢職業大盤點!


當下,很多職場人不過35歲而已,就已面臨被“踢出”的危險。

受疫情影響,一些企業不得不被迫裁員、減薪,甚至“鼓勵”員工另謀出路。其中,35歲一直被視作“職業拐點”期,不僅公務員招考年齡要求35歲以下,許多企業招聘的門檻也限定在35歲。

“35歲現象”表面上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困境,從深層次來看,也與職場生態、社會輿論等外部環境密不可分。職場人自以為“35而已,離退休還有30年”,卻已被部分行業的職場和社會輿論邊緣化了。

從兩年前華為“清理”34歲以上員工的熱點新聞,到《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自媒體熱文,再到近期關於騰訊“繼去年開始砍掉高齡GM中層後,開始認真勸退高齡員工,網際網路不需要35歲+!”的社交媒體訊息……都給社會各界一個暗示:如果一個職場人在35歲前不能上升到一定的層級,職業生涯就沒有希望了。正所謂“三十不發,四十不富,五十將來尋死路”,看起來中年職場人的境遇甚是淒涼。

那麼,真是這樣嗎?

職場人該怎麼把職場路越走越寬?在數字化時代來臨之際,有哪些職業發展方向還可以享受“越老越值錢”的職業紅利?

《中外管理》就此話題專訪了職業規劃&教育管理顧問、中道普惠總裁於洋,道出了出人意料的職場事實。

1

為什麼“人到中年”,路越走越窄?

到底是什麼因素讓相當一部分職場人的路越走越窄?於洋做了這樣的總結:“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隨意選擇,二是缺乏耐心,三是思維僵化。”

第一,隨意選擇,沒有長期規劃。先從擇業來看,許多人的擇業是隨意的。於洋在面試候選人時,常問他們一個問題:為什麼你會選擇那家公司?有的說是因為朋友推薦,有的是在網上看到招聘資訊,還有是因為這個行業收入高、公司辦公環境好。可以說大多數職場人只看短期利益,沒有長期的職業規劃,更沒有考慮機會成本。這為自己人到中年時的職業困境埋下了伏筆。

第二,沒有耐心,缺乏長期思維。很多職場人無論是在什麼崗位,都比較缺乏耐心,缺乏長期思維。“這個社會很浮躁,人們都希望很快看到結果,對需要長期投入的事情,普遍感到焦慮或急躁。結果,很多職場人在反反覆覆的糾結中,錯過了本來在職場中可以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提升自己競爭力的機會。”於洋分析道。

第三,思維僵化,給自己設限。職場人一定會喊冤:這哪兒是我們自我設限,分別是外界在給我們一刀切,如果到了35歲,還沒有做到管理崗位,就沒有希望了。“很多人想到的職業發展路線,第一條就是‘向上看’,做到主管後,想升為經理、總監、副總……但不要忘記,其實還有‘向內看’和‘向外看’這兩條常見的職業發展通道。”於洋進一步解釋道。

職場中年危機?越老越值錢職業大盤點!

2

別忘了兩條寬廣的職業發展路線

第二條職業發展路線,是“向內看”。如果你是在某一條技術領域有專長,那麼可以走專業路線,成為專家。比如:雖然程式設計師容易成為“清理物件”,但這類職場人可以通過原有技術優勢,轉型成為機器學習、語音技術、影象技術等方面的專家,這些更專業細分的領域,是“越專業越值錢的”,和是否人到中年沒有關係。

第三條職業路線,是“向外看”。即: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去匹配其他崗位、公司,甚至行業,實現橫向的擴充套件。

比如:一位程式設計師如果表達能力、演講能力很強,那麼完全可以成為該技術領域方面的培訓專家或者諮詢顧問;如果他有創業的激情,還可以加入創業公司,以技術入股成為技術合夥人。

因此,如果一個職場人已經掌握了的專業技術、技能,並能夠把它們運用到其他相關領域,那麼起碼還有兩條寬廣的職業路線。

3

職業機會是越來越多,而非越來越少!

除了讓職業路線越走越寬的思維變革之外,在數字化時代,還有職業領域可以享受越老越值錢的紅利嗎?

於洋肯定地表示:“越老越值錢的職業不但會有,甚至可能會越來越多!”

職場中年危機?越老越值錢職業大盤點! 第2張

據2018年世界經濟論壇釋出的《2018就業前景報告》,人工智慧將在多個行業中代替人類,到2022年,全球將有7500萬個工作崗位不復存在。但同時,也將因機器而創造出了1.33億個就業崗位。“其中,新的可以讓職場人‘滾雪球’式發展的職業會越來越多。尤其是依賴於社交、創造力、感知操作能力等不能被人工智慧編碼的職業。”

調查顯示,人工智慧將迅速取代會計、客戶管理、初級技術工人、郵政快遞、祕書、司機等行業的勞動者,而銷售、營銷和客戶服等需要“人際技能”的工作將會增加。人工智慧會使大量具有可編碼、可重複性的“推石頭型”職業快速貶值。

但同時,教師、內外科醫生、計算機系統分析師、製造業一線主管、律師、軟體應用開發工程師、護士、保姆、理髮師、美容師等職業,卻可以有越來越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於洋總結道。

4

中年職場人“堆雪球式”發展的職業大盤點

那麼,對於技能相對單一的中年職場人來說,有沒有越老越值錢的職業方向呢?

有的。中國社會已經進入了‘萬元美金社會’,‘怕死、愛美、孤獨’的消費趨勢,創造了更多可持續發展的‘滾雪球型’職業。比如:心理諮詢、家庭理療師、寵物醫生、美甲美睫師、衣櫥整理師……”於洋詳細介紹了這些職業趨勢和現狀。

第一,“怕死型”需求。這裡存在著滿足人類基本生存需求的職業風口。凡是涉及到社群養老、上門看護、陪伴、病後康復等這些醫療服務需求的職業,增速會非常快。我國14億人口中,需要這類服務的人口有1億之多。但從資料來看,目前我國具有康復醫學專業資格的人總共才約4萬人。

因此,“專業醫生、康復醫師、護士之類職業,是典型的‘越老越值錢’的職業。”於洋表示。

職場中年危機?越老越值錢職業大盤點! 第3張

第二,“愛美型”需求。這在一線城市更為明顯,中國“美業”的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2萬多億人民幣,每年還在快速遞增。比如:私人教練平均月收入1萬-3萬;專業美甲師,比如河狸家的美甲師從業1-2年,月收入便能達到近萬元;“TONY老師”(美髮師的俗稱)只要幹過四五年,如果去業內連鎖品牌店應聘的話,收入最起碼能翻一番。

於洋還舉了一個例子,他有一個男學員曾是世界500強企業員工,因為喜歡收納和整理,就去學習了這類課程,後來乾脆辭職創辦了一家專業的私人衣櫥整理服務公司,收入不錯且非常自由。而在這個職業跨越中,他始終在放大自己的特長,比原先專案運營、傳播推廣、客戶管理等方面的經驗用在了新領域裡。

“我們原來認為不起眼的行業,正因為踩準了愛美的職業風口,從業者的收入甚至堪比企業基層管理人員,並且在不斷產生‘堆雪球’效應,越老越值錢。”於洋表示。

第三,“孤獨型”需求。這是精神需求型職業風口。正所謂越文明越孤獨。甚至,有人說“孤獨是大城市的標配”。資料顯示,目前中國的單身人口約有2.45億,有13.6%的勞動者從事著高壓力職業,這些人的精神需求都在逐年放大。

目前,國內心理諮詢師收費為300-1000元/小時。約八成心理諮詢師能達到月薪過萬。5000小時以上經驗的諮詢師,月薪可達2萬-3萬元。

“孤獨型”需求推動了很多行業的發展。比如:因為孤獨而養寵物的人越來越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人養寵物數量已接近1億隻,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將達到3000億級別。而催生的職業,比如:目前寵物馴導師職業收費為1500-2000元/小時,一般一次是兩小時;再比如:目前持獸醫資格證,並且從事該行業的人非常少,職業缺口巨大。

於洋補充道:“除了以上這些,教育類、建築工程類職業也都是‘堆雪球式’‘越老越值錢’的職業。”

職場中年危機?越老越值錢職業大盤點! 第4張

5

延長“職業壽命”的兩個關鍵思維

那麼,對沒有以上職場技能的中年人來講,延長職業生命要靠什麼?

“主要有兩點,第一,通過多維競爭勝出;第二,要有變數思維。”於洋總結道。

什麼是多維競爭?於洋解釋道,就拿新職業“網路營銷師”舉例,你想做到李佳琦、薇婭那樣的頂尖水平其實非常難。但如果你能在行業內做到七八十分,就已經可以遠超很多人了。這時,你就可以去拓展一些新的維度,培養新的能力,並且是可以服務於你之前已經達到80分領域的維度,這樣就形成了組合競爭優勢,職業壽命也更持久。

“當你的職業發展達到一定高度時,就要發展一些相關技能,靠組合優勢延伸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於洋表示。

什麼是變數思維?每個人的職業發展,其實都是一個不斷尋找新競爭力的過程。職場人要通過變數思維讓自己持續地成長,重新選擇競爭對手和賽道。

例如:很多新媒體公司會有一些能寫出10萬+文章的編輯。但如果只是比拼寫文章的量,那麼想勝出會非常難。可如果有人願意主動轉型,去做新媒體培訓,教其他編輯寫出10萬+的文章,這種變數思維就拓寬了自己的職業發展空間。如果進一步尋找新的變數,可以通過自己在社群中的影響力做自媒體,慢慢形成自己的流量和話語權,那麼又勝出了。“職場人永遠要有變數思維,競爭力才能可持續。”於洋強調。

職場中年危機?越老越值錢職業大盤點! 第5張

6

能力才是“鐵飯碗”

以往,很多人看重平臺對個人的成就。可以說,職業發展與平臺的高度息息相關。

“但是,隨著不確定時代的到來,產業週期、行業週期並不穩定,甚至不少行業的生命週期在縮短,能夠支撐職業穩定的土壤已經不存在了。所以,職場人要抓住自己內心比較確定的優勢,要明確你真正的鐵飯碗就是個人能力、專業化的生存技能。”要在不確定時代讓擁有長期的職業壽命,職場人要做好的四個方面。

首先,要始終“投資自己”。為了自己可以在未來獲得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甚至有時要放棄短期利益。

舉例來說,你每天花多長時間學習?是否經常上一些培訓課程?有沒有系統的持續成長規劃呢?

其次,要樹立長期思維。要有定力和堅持,要有自己的節奏,堅持在一個核心領域進行持續地投入,做時間的朋友。


再次,要學會借勢。借什麼勢,又如何借?於洋強調了要借的四個勢——借大城市之勢,借快速發展的行業之勢,借數一數二的公司之勢,以及借優秀老闆之勢。

“在做具體的職業選擇時,你需要把這四個勢考慮進去。否則,即使再努力,也可能受限於城市、行業、公司和老闆,而影響你的職業發展空間。”

最後,要學會打造自己的職業品牌。你要像經營企業一樣,經營自己的成長,時刻把自己當成產品來打造。如果有這種思維,你在做每一件事的時候,都會想到“這對我的個人品牌是加分還是減分”?相信你可能會有不同的選擇,也會收穫不同的職業壽命。

來源: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