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職場 > 職場跳槽

頻繁跳槽的悖論

如今過節都流行獻禮,不知是不是為了給廣大記者一個驚喜,某招聘網站搶在第8個記者節來臨之際釋出了這樣一條訊息:“特別調查顯示,超七成上班族想改行當記者。”

頻繁跳槽的悖論

對這種不靠譜的“應時”調查,我一般都不以為然,但因為跟自己的職業相關,倒想看看是什麼原因讓如此令記者受寵若驚的結論出現。該調查羅列了數條當記者的優越性:見識多、人脈廣、資源眾多、工作時間自由、收入不錯……再來看看結論:職場人最看重的是記者這一職業為未來職業發展打下的堅實基礎。原來這兒的爭當記者是為了不當,做是為了不做,而被賦予諸多優點的記者一職居然只是一個華麗的中轉站。

按照這個邏輯,美差之所以美,除了本身誘人之外,更重要的是兼有星光大道的功能。這兒描述的恐怕不是一個職業,而是一個關於職業的白日夢,而所謂最被看重的資源基礎,也不過是日漸浮躁的職場中跳槽有理的心理對映。

在現代的職場中,最容易聽到的說法就是“沒有選擇”。的確,如果你認為“去微軟還是IBM”、“去壟斷國企還是世界500強”才叫選擇的話,大多數人都沒有什麼選擇。如果你認為“輕鬆的環境”、“充分的空間”、“傲人的收入”、“明朗的未來”才叫工作的話,那你的命真的很苦,而且確實沒找到好工作,所謂好工作也只是另一個工作的入口。

從眾多白領變身閃跳族,到大批經理人不斷跳槽另覓明主,再到數家知名企業高管集體出走。職場中不乏頻頻以跳槽來改變狀態的人,但若干年後回頭再看,自己依然在原來的層面,而原來的同事大多成了老總。盛大網路總裁唐駿曾說:“在符合道德和商業規範的前提下,職業經理人的頻繁更換或跳槽是可以提倡和理解的。”但這個前提,依然包括自身積累的損失與職業忠誠度的折扣,而對那些遠未達到一定高度的普通職員來說,又有什麼跳槽即跳高的把握?

如今,含著金湯匙出生、年紀輕輕登上富豪榜、一朝成名天下聞、上市公司一夜造就上千個百萬富翁的訊息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人們不再喜歡聽那些胼手骶足幾十年的奮鬥故事,取而代之的是“新貴們幾乎沒有遭受什麼挫折,眉宇間稚氣未脫,卻手下管著幾百號人,有上千萬甚至上億財富”;連所謂的職業指導機構,口號也是“跳並快樂著”。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多立竿見影的事情,是不是最好的永遠在別處?

南美洲有一種奇特的植物——卷柏,每當水分不足的時候,它就把根拔出土壤縮成球,隨風滾到水分充足的地方暫住。當水分不足或住得不稱心時,它又拔腿就走。不少卷柏在遊走中漸漸乾枯。卷柏真的非走不可嗎?一位植物學家用擋板將一株卷柏圍住,在幾次將根拔出又動彈不得的情況下,卷柏便再也不走了。而實驗發現,此時的卷柏長勢比以往任何時段都好,且深深紮下根來。

在職場中,我們可以有1000個理由說自己要走,但一定要有一個在某處紮根的理由。你挖井時那最後一米,常常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

標籤:跳槽 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