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通用8篇

在上課前擁有一份詳細的教案是可以讓我們有很大的安全感的,其實大多數教師在上課之前都是會進行教案的寫作的,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人教五上數學教案通用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通用8篇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比較正數和負數的大小。

教學目的:

1、藉助數軸初步學會比較正數、0和負數之間的大小。

2、初步體會數軸上數的順序,完成對數的結構的初步構建。

教學重、難點:

負數與負數的比較。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讀數,指出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麼-6%表示 。

二、新授:

(一)教學例3:

1、怎樣在數軸上表示數?(1、2、3、4、5、6、7)

2、出示例3:

(1)提問你能在一條直線上表示他們運動後的情況嗎?

(2)讓學生確定好起點(原點)、方向和單位長度。學生畫完交流。

(3)教師在黑板上話好直線,在相應的點上用小圖片代表大樹和學生,在問怎樣用數表示這些學生和大樹的相對位置關係?(讓學生把直線上的點和正負數對應起來。

(4)學生回答,教師在相應點的下方標出對應的數,再讓學生說說直線上其他幾個點代表的數,讓學生對數軸上的點表示的正負數形成相對完整的認識。

(5)總結:我們可以像這樣在直線上表示出正數、0和負數,像這樣的直線我們叫數軸。

(6)引導學生觀察:

a、從0起往右依次是?從0起往左依次是?你發現什麼規律?

b、在數軸上除了可以表示整數外,還可以表示分數和小數。請學生在數軸上分別找到1.5和-1.5對應的點。如果從起點分別到1.5和-1.5處,應如何運動?

(7)練習:做一做的第1、2題。

(二)教學例4:

1、出示未來一週的天氣情況,讓學生把未來一週每天的最低氣溫在數軸上表示出來,並比較他們的大小。

2、學生交流比較的方法。

3、通過小精靈的話,引出利用數軸比較數的大小規定: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4、再讓學生進行比較,利用學生的具體比較來說明“-8在-6的左邊,所以-8〈-6”

5、再通過讓另一學生比較“8〉6,但是-8〈-6”,使學生初步體會兩負數比較大小時,絕對值大的負數反而小。

6、總結:負數比0小,所有的負數都在0的左邊,也就是負數都比0小,而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7、練習: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練習

1、練習一第4、5題。

2、練習一第6題。

3、某日傍晚,黃山的氣溫由上午的零上2攝氏度下降了7攝氏度,這天傍晚黃山的氣溫是 攝氏度。

四、全課總結

(1)在數軸上,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

(2)負數比0小,正數比0大,負數比正數小。

第二課教學反思:

許多教師認為“負數”這個單元的內容很簡單,不需要花過多精力學生就能基本能掌握。可如果深入鑽研教材,其實會發現還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內容可以向學生補充介紹。

例3——兩個不同層面的拓展:

1、在數軸上表示數要求的拓展。

數軸除了可以表示整數,還可以表示小數和分數。教材例3只表示出正、負整數,最後一個自然段要求學生表示出—1.5。建議此處教師補充要求學生表示出“+1.5”的位置,因為這樣便於對比發現兩個數離原點的距離相等,只不過分別在0的左右兩端,滲透+1.5和—1.5絕對值相等。

同時,還應補充在數軸上表示分數,如—1/3、—3/2等,提升學生數形結合能力,為例4的教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2、滲透負數加減法

教材中所呈現的數軸可以充分加以應用,如可補充提問:在“—2”位置的同學如果接著向西走1米,將會到達數軸什麼位置?如果是向東走1米呢?如果他從“—2”的位置要走到“—4”,應該如何運動?如果他想從“—2”的位置到達“+3”,又該如何運動?其實,這些問題就是解決1;2+1;(—2);3—(—2)等於幾,這樣的設計對於學生國中進一步學習代數知識是極為有利的。

例4——薄書讀厚、厚書讀薄。

薄書讀厚——負數大小比較的三種類型(正數和負數、0和負數、負數和負數)

例4教材只提出一個大的問題“比較它們的大小”,這些數的大小比較可以分為幾類?每類比較又有什麼方法,教材則沒有明確標明。所以教學中,當學生明確數軸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基礎上,我還挖掘了三種不同型別,一一請學生介紹比較方法,將薄書讀厚。

將厚書讀薄——無論哪種型別,比較方法萬變不離其宗。

無論哪種比較方法,最終都可迴歸到“數軸上左邊的數比右邊的數小。”即使有學生在比較—8和—6大小時是用“8>6,所以—8。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2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熟練地運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質求等腰三角形內角的角度。

2. 熟識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及判定.

2.通過例題教學,幫助學生總結代數法求幾何角度,線段長度的方法。

教學重點: 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及其應用。

教學難點: 簡潔的邏輯推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敘述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它是怎麼得到的?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也可以簡稱“等邊對等角”。把等腰三角形對摺,摺疊兩部分是互相重合的,即ab與ac重合,點b與點 c重合,線段bd與cd也重合,所以∠b=∠c。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線互相重合,簡稱“三線合一”。由於ad為等腰三角形的對稱軸,所以bd= cd,ad為底邊上的中線;∠bad=∠cad,ad為頂角平分線,∠adb=∠adc=90°,ad又為底邊上的高,因此“三線合一”。

2.若等腰三角形的兩邊長為3和4,則其周長為多少?

二、新課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底邊與腰相等,這時,三角形三邊都相等。我們把三條邊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邊三角形。

等邊三角形具有什麼性質呢?

1.請同學們畫一個等邊三角形,用量角器量出各個內角的度數,並提出猜想。

2.你能否用已知的知識,通過推理得到你的猜想是正確的?

等邊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等邊對等角的性質得到∠a=∠b=c,又由∠a+∠b+∠c=180°,從而推出∠a=∠b=∠c=60°。

3.上面的條件和結論如何敘述?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等邊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如果是,有幾條對稱軸?

等邊三角形也稱為正三角形。

例1.在△abc中,ab=ac,d是bc邊上的中點,∠b=30°,求∠1和∠adc的度數。

分析:由ab=ac,d為bc的中點,可知ab為 bc底邊上的中線,由“三線合一”可知ad是△abc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高,從而∠adc=90°,∠l=∠bac,由於∠c=∠b=30°,∠bac可求,所以∠1可求。

問題1:本題若將d是bc邊上的中點這一條件改為ad為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或底邊bc上的高線,其它條件不變,計算的結果是否一樣?

問題2:求∠1是否還有其它方法?

三、練習鞏固

1.判斷下列命題,對的打“√”,錯的打“×”。

a.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線,中線和高互相重合( )

b.有一個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兩個內角也為60°( )

2.如圖(2),在△abc中,已知ab=ac,ad為∠bac的平分線,且∠2=25°,求∠adb和∠b的度數。

3.p54練習1、2。

四、小結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以推出等邊三角形的各角相等,且都為60°。“三線合一”性質在實際應用中,只要推出其中一個結論成立,其他兩個結論一樣成立,所以關鍵是尋找其中一個結論成立的條件。

五、作業: 1.課本p57第7,9題。

2、補充:如圖(3),△abc是等邊三角形,bd、ce是中線,求∠cbd,∠boe,∠boc,∠eod的度數。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3

第一單元

位置與方向

一、教學內容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經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第一學年的學習,已經會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本單元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學習辨認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並認識簡單的路線圖。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餘的七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並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第一課時

認識東、南、西、北

教學內容

教材p2—3頁例1,p6頁練習一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2、過程與方法: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餘的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

東、南、西、北卡片、指南針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目標導學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參加過升旗儀式嗎?你們知道太陽是從什麼位置升起

的嗎?

2、揭示課題:東南西北

(二)展示目標(見教學目標1)

二、自主學習

(一)出示自學提綱

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2—3頁內容)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麼?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麼?

4、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麼說一說?

(二)學生自學(學生對照自學提綱,自學教材p3頁例1並完成自學 提綱問題,將不會的問題做標註)

(三)自學檢測

1、圖書館在校園的東面,體育館在校園的 面。教學樓在校園的面,大門在校園的 面。(參看課本第3頁)

2、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後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3、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後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三、合作探究 (一)小組互探(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同桌或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把小組也解決不了的問題記好,到學生質疑時提出,讓其他學習小組或教師講解)。

(二)師生互探

1、解答各小組自學中遇到不會的問題。

(分組方法:異質分組,彙報順序: 3、4號先彙報,1、2號作補充,不同的方法說出每一步的思路)

2、教師有針對性地請不同方法的同學彙報自己的描述方法。

(1)組織全班活動,起立,指一指東和西。指左邊練習表達:這邊是北。指右邊:這邊是南。練習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麼說一說?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遊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麼特點?

四、達標訓練

1、早晨當你面對著太陽,你的後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2、傍晚當你面對太陽時,你的後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3、晚上當你面對北極星,你的後面是()面,你的右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

4、填空。

五、堂清檢測(1-3題必做,4題選做,5題思考題)

1、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我面向太陽,我的後面是(

)方,

左邊是(

),右邊是( )方。

2、傍晚,夕陽西下,我面向太陽,我的後面是( ),左邊是()方,右邊是( )方。

3、看圖回答問題:

(1)上圖中學校的北面是( ),學校的南面是( )。陽光超市的東面有( )、( )。

(2)少年宮的西面有( )、( )。

4、坐在自己的座位看看你的東南西北分別是哪位同學?

5、你家的大門是朝哪個方向?東南西北的鄰居是誰?和鄰居之間發生過什麼有趣的故事說給大家聽聽?

(二)堂清反饋:

作業佈置

教材p6頁1—2題。

板書設計

認識東、南、西、北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4

一、說教材

本課時內容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意義,認識了小數的特徵,並掌握了小數基本性質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課時內容的教學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經歷購買學習用品這一簡單的生活實際情況來獲取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在以前已經學習了“整數大小比較”,那時比較一、兩位數大小,一般不脫離現實情景和具體的量來抽象地比較數大小的,且僅限於整數。而本節課是在此基礎上深入探究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不僅不受小數位數的限制,而且還要求學生漸漸脫離具體內容採用不同的策略來比較小數的大小。本課中安排了一個“購買學習用品”的生活情境,結合生活經驗比較小數的大小,並得出小數大小比較的一般方法。

這樣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日益高漲,自主學習的能力也在不斷地提高。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能結合具體內容比較一位、兩位小數的大小。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合作交流意識;培養學生有順序地思考、討論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獲取成功的喜悅。

三、說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在例題的教學中創設符合學生生活情境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投入到學習當中。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學生們經通過觀察、比較和交流等學習活動,自主探索小數大小的比較方法。

教學重難點:

比較兩個小數大小的方法。

四、說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教師提問提供話題:你喜歡運動嗎?最喜歡的專案什麼?運動有什麼好處呢?

學生交流活動,教師加以鼓勵評價。

2.小結:運動有益於健康,運動中,還藏著很多數學問題。引出課題。

(二)學習新知

1.情境展現,主題圖(運動會上跳遠比賽的成績單)。並出示如下資訊:

看到-隊的成績分別是5.87米、5.85米、5.95米和6.30米.根據它們的跳遠成績你能給它們排出名次嗎?要使學生明確名次與米數大小有關.讓學生採取小組合作的的方式,自己找出答案.彙報交流.學生能想出2-3種解決方法.第1種把米化成分米, 5.85米是585釐米,5.87米是587釐米.30>5.95 >5.87>5.85

總結比較方法: 兩個小數比大小,先比整數部分,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從十分位開始依次比較小數部分。

2.出示課件鞏固練習。

3.知識遷移

在這個環節上,我通過兩個遊戲:讓學生們比較下面每組中兩個數的大小。 0.286

這樣學生們能夠進一步掌握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進行一次知識的延伸與擴充套件。從而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自覺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

教師提問:根據你已有的知識經驗,和你對小數的瞭解,能試著說一說小數怎樣比大小嗎?

在學生們回答的基礎上總結:(比較時是從整數部分開始比較,整數部分大,這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十分位,十分位大,這個數就大.)

4.比較分析

教師:我們歸納出來的比較小數大小的方法與你最初的猜測相比,有什麼不同?

(三)拓展運用

1、出示運動會上110米欄成績單完成練一練.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小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誰能說一說小數的大小比較方法嗎?希望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44-45頁練習九7-12題

教學目標:

1、鞏固複習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

2、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

正確、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

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的知識正確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口算卡片 紅旗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基礎知識練習。

1、70×7060×9080×5011×4030×8020×7040×6031×20

2、學生們完成後,選兩行學生按順序每人一題訂正結果,教師要統計學生口算的正確率,對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及時鼓勵表揚,有錯誤的學生要讓其說出是哪道題錯了,教師給予板書,幫助學生改正。通過練習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問題,能夠從中瞭解到好的計算方法,這樣可以使自己的計算更準確、更迅速。

3、老師選兩個學生當代表到前面比賽,其他學生在教材上完成,到黑板上的學生按箭頭的順序分別把答案寫在題目的兩邊,做得又對又快的學生奪得小紅旗。

讓學生一起訂正,在教材上全部做對的學生都可以得到一面小紅旗。(通過比賽讓學生明白看,一味只圖快,做的題不正確,是得不到紅旗的)

二、探究新知

1、運用口算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44頁的第7題,這是一道圖文結合的題。引導學生認真看題中的文字,還要認真觀察圖,看圖中都告訴了我們哪些資訊。說一說,你從題中都知道了什麼。

老師引導學生想

(1)題中讓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2)解決這三個問題需要哪些資料資訊?

(3)在充分分析題意之後,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交流解答過程,訂正結果。

例:50×11=550(千克)

答:李紅家的蠶子可產蠶550千克。

50×80=4000(千克)

答:李家村的蠶子可產繭4000千克。

18×50=900(元)

答: 50千克繭能賣900元錢。

2、小象出生後,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千克。20年後這頭大象重多少千克?

(1)讓學生完整地回答出此題需解決的問題和解決問題需要的資訊資料。學生之間互相訂正,互相補充。

(2)引導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計算過程和結果。

例:200×20=4000(千克)

4000=100=4100(千克)

答:20年後這頭大象重4100千克。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口算。

2、小明要買12本書,每本書19元,小明大約要帶多少元錢?

3、教材第45頁的第10題。

四、思維訓練

1、不計算,把估算結果寫在括號裡。

100×24200×3032×1074×10020×4060×506×10010×70012×3034×440×6+857×0+57

2、李叔叔平均每天組裝19輛自行車,9月份大約共組裝多少輛自行車?

3、海龜出生後,體重平均每年增加100克。40年後它的體重將增加到4080克。小海龜剛出生時有多少克?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練習,在練習中使學生鞏固複習了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估算方法。學生能熟練的進行口算和估算,逐步提高口算和估算的正確率。尤其是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總結出了實際問題中隱含的數量關係:單價x數量=總價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6

學習內容:p61頁例5

學習目標:通過合作探究,總結出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學習重難點: 小數點位置的移動引起小數大小的變化規律

一、【知識連結】

1、小數的性質是什麼?

2、怎樣比較小數的大小?

3、比較下列每組數的大小。

0.54○0.540 2.8○2.800 3.26○32.6 6.19○61.9

小結:一個小數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數的大小沒有變,是因為沒有移動小數點的位置;小數點的位置移動了,小數的大小也發生了變化。

二、【自主學習】

自學課本第61頁例5,回答問題:

① 0.009米=( )毫米

② 0.09米=( )毫米

③ 0.9米=( )毫米

④ 9米=( )毫米

三、【合作探究】

1、從上往下觀察,從0.009米變成0.09米,小數點向 移動了 位,即長度由 毫米變成了 毫米,長度 到原數的 倍。因此,小數點向 移動一位,小數就 到原數的 倍。同理,比較 ①和③ ,小數點向 移動了 位,即長度由 毫米變成了 毫米,長度 到原數的 倍。比較 ①和④ ,小數點向 移動了 位,即長度由 毫米變成了 毫米,長度 到原數的 倍。

從下往上觀察,小數點的位置依次向 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 到原數的 、 、 。

2、練習:4.5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是( ),向右移動兩位是( )

0.305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是3.05,向左移動( )是0.0305,向( )移動( )是305,向( )移動( )是30.5。

3、小結:小數點移動要牢記:右移 ,左移 。移動一(二、三……)位是擴大(或縮小)10(100、1000……)倍,位數不夠用 補位。

四、【拓展延伸】

原數擴大還是縮小由什麼決定? 移動的位數決定什麼?

五、【課堂小結】

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 到原數的 、 、 ……。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兩位、三位……,這個數就 到原數的 、 、 ……。

六、【課堂檢測】

1、填空

(1)把6.2擴大( )倍是62。

(2)把59縮小到它的( )是0.59。

(3)0.28去掉小數點得( ),原數擴大了( )倍。

(4)73.21變為0.7321,原數就( )。

2、判斷

(1)、0.8的小數點向右移三位,原來的數就縮小到了它的1/1000( )

(2)、3.69擴大1000倍是36.9。 ( )

(3)、把一個數縮小到它的1/10,就要把這個數的小數點向左移動一位。( )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7

教學內容:

根據測量的有關內容,自行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

教學目標:

1、學會步測、目測等測量方法,瞭解光側、影測、繩測等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

2、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發展空間觀念和抽象概括能力。

3、提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計算能力。

4、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準備:

課件、米尺、捲尺、等

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師: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和釐米,並且知道了它們大概的長度,那麼今天我們就用我們所學的知識來進行實際測量。在進行測量前,我們要了解哪些測量知識呢?例如:測量工具、測量單位、測量物件、測量方法等等。

(學生提到了進行測量的時候,要使用尺子,記錄測量結果的時候要用到米、分米、釐米等長度單位。)

二、活動程式

1、準備活動:展示人們測量一些建築物的課件。

2、佈置活動

師:我們已經掌握了測量的相關知識,下面就請同學們結合實際生活,選擇一個你想測量的物件,選用適當的測量方法進行實際測量。

測量要求

(1)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際測量。

(2)每小組要在活動卡片上做好記錄。

3、提供給學生“實際測量活動”卡片。

卡片上記錄了關於測量內容和測量方法的一些建議,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選擇的測量物件和測量方法,填好上面的表格。

4、活動開始

每個小組選擇1—2個測量物件進行實際測量,小組內進行歸納總結,並分析不同測量方法的優缺點。

全班交流總結:首先每個小組選擇一名代表對測量結果進行彙報。其次每個小組發言之後,其他小組進行評議。鼓勵學生指出發言小組的不足與錯誤,並給予補充或更正。最後,教師針對全班的彙報結果進行總結。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實際測量的方法,我們要注意這些方法的實用性和合理性。在遇到實際測量問題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測量方法,簡單、巧妙地解決實際問題。

人教五上數學教案篇8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教學過程

⊙提問匯入

1.提問激趣。

根據“甲是乙的”,你能想到什麼?

預設

生1:乙是甲的。

生2:甲比乙少,乙比甲多。

生3:甲是甲、乙之差的5倍。

生4:甲是甲、乙之和的。

生5:乙比甲多20%。

……

2.匯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複習用分數和百分數的知識解決問題。[板書課題:解決問題(二)]

⊙回顧與整理

1.分數(百分數)的一般應用題。

(1)分數(百分數)乘法應用題的特徵及解題關鍵各是什麼?

①特徵:已知單位“1”的量和分率,求與分率所對應的實際數量。

②解題關鍵: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找準所求問題對應的分率,然後根據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正確列式。

(2)分數(百分數)除法應用題的特徵及解題關鍵各是什麼?

①特徵:已知一個數和另一個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或百分之幾。“一個數”是比較量,“另一個數”是標準量。求分率或百分率,就是求它們的倍數關係。

②解題關鍵:從問題入手,理清把誰看作標準量,也就是把誰看作單位“1”,誰和單位“1”的量作比較,誰就是被除數。

(3)分數(百分數)應用題的常見題型有哪些?如何解答?

①求甲是乙的幾分之幾(百分之幾):甲÷乙。

②求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甲-乙)÷乙或(乙-甲)÷乙。

③已知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求甲:乙×。

④已知甲比乙多(少)幾分之幾,求乙:甲÷。

⑤求百分率。

發芽率=×100%

小麥的出粉率=×100%

產品的合格率=×100%

出勤率=×100%

⑥求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2.分數應用題的特例——工程問題。

(1)什麼是工程問題?

明確:工程問題是探討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時間三個數量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種應用題。

(2)解決工程問題的關鍵是什麼?

明確:把工作總量看作單位“1”,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時間的倒數,然後根據題目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公式解題。

(3)工程問題的數量關係式有哪些?

預設

生1: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工作時間

生2: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生3:工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

生4:合作時間=工作總量÷工作效率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