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設計5篇 《悠然夜讀,千古情懷》——古詩教學設計分享

本文主要介紹古詩《夜書所見》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的教學設計。這兩首詩分別描繪了夜晚讀書和憶往昔情景,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和教育意義。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如何通過教學設計,讓學生深入理解詩歌內涵,提高文學鑑賞水平。

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設計5篇 《悠然夜讀,千古情懷》——古詩教學設計分享

第1篇

教學目標:1.會以蕭等3個生字,會寫促進、急促、深夜、深山、深情、寒冷等詞;

3.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培養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1.話說童年:童年是一首歌,童年是一幅畫,你們心中一定珍藏著許多童年的美好記憶,開啟你們記憶的閘門說說童年的趣事。

2.聯絡舊知:放風箏、捉迷藏、學打仗……多麼令人難以忘懷啊!我們學過的不少古詩詞就是回憶童年趣事。引導學生誦讀《村居》、《小兒垂釣》、《所見》。

詩人高鼎被趁著東風夜紙鳶的孩子吸引了,胡令能被蓬頭稚子學垂釣的場景逗樂了,袁枚卻讓牧童迷住了,葉紹翁見到什麼有趣的畫面呢?快開啟課本自由朗讀《夜書所見》。

提示:多讀幾遍,先要讀得通順,讀得字正腔圓,再按七絕223的停板法讀書古詩的音韻、節奏。

2.再讀課文,對照文中註釋和教師補充的註釋,初步理解詩句意思。

1.感受自然環境,觸控詩人的鬱結。(課件出示:配上插圖的詩歌)

①讀詩歌,看插圖,想象詩人這一夜是怎樣度過的。他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

秋風蕭蕭,落葉紛飛,寒風陣陣,夜深人靜,秋風吹皺一江水

淘氣的孩子,矮矮的籬笆,挑燈起蟋蟀,送來一陣陣寒意

③音樂渲染:教師配樂朗讀詩歌的第一、第二句,並引導學生結合板書和生活經歷,想象那是一個怎樣淒涼的秋夜。

師:那一夜——秋風吹皺一江水,河面上明鏡般的月亮不見了。

師:(渲染氣氛)懸啊,那一夜看不見扶堤楊柳醉春風,看不到小荷才露尖尖角,看不到春風夜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澆花。只有梧桐樹葉、沙沙的炬人聲,只有那蕭蕭秋風帶來的陣陣寒意,這樣的夜晚詩人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孤零零地客居他鄉會有怎樣的心情?

師:(渲染氣氛):人心都是肉長的,離開家鄉的人,怎能不想念親人,想念家鄉,何況在這淒涼的秋夜,詩人怎能睡得著啊!讓我們帶著這種孤獨和思念讀第一、第二句(生朗讀)。

師:(再次渲染):是什麼讓詩人感到孤獨?(生:蕭蕭梧葉送寒聲)。是什麼讓詩人徹夜難眠?(生:江水秋風動客情)

師:正當黯然心傷時,詩人看到了什麼?誰來讀後兩句詩?想象這是怎樣的場面,說給同桌聽。(提示:說挑的動作、神態、心情)。

師:深更半夜,秋風送來陣陣寒意,天真活潑的孩子卻顧不得天黑天冷,打著燈籠興致勃勃地捉蟋蟀。看到這動人的情景,詩人剎那間回到了童年。如果你是詩人,此時可能想起童年的那些趣事?

不拘一格猜想詩人童年趣事,老師在小詩人追憶童年生活時,特意詢問當時的心情可能是怎樣的,從而指導學生吟誦後兩句詩歌。

③悲喜交加,以歡襯悲:比較詩中兒童與詩人的心情,往事帶給詩人的都是快樂嗎?(詩中的兒童無憂無慮、天真爛漫、滿心眼裡裝著一個樂字,這樣的情景讓詩人回憶起童年的快樂,但是與眼下的處境相比,孤單寂寞的詩人只會更加思念家鄉、思念親朋好友)。

④配樂吟誦全詩(個人誦讀,小組賽讀,全班吟誦、背誦。)

在《夜書所見》中我們看到詩人因秋風蕭瑟、落木蕭蕭而傷感,詩人見兒童生活得無憂無慮而懷念自己的孩提時代,悲時念喜悲更悲,古人筆下有不少寫兒童生活的詩,讓我們來看看童趣帶給他們什麼?

課件出示配插圖的詩歌《桑茶坑道中》、《溪居即事》。

3.交流讀詩體會,比較這兩首詩所描寫的情景,有何不同,說說這兩位詩人寫詩時的情感與《夜書所見》中詩人的情感有何區別。

4.選擇詩句填空,然後有感情地吟誦,在朗朗書聲中結束這節課。(見課件)

古詩兩首《夜書所見》《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設計5篇 《悠然夜讀,千古情懷》——古詩教學設計分享 第2張

第2篇

1.我們先來玩一個遊戲,老師描述,你們來猜猜我描述的是哪首古詩:在一個月圓的晚上,詩人抬頭望著明亮的月亮,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鄉,是哪首詩啊?

4、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葉紹翁的詩,這首詩也是表達思念故鄉的。

5、詩人葉紹翁獨自一個人離開家鄉,來到外面,在一個晚上寫下了這首詩。

7、那作者在夜晚見到了什麼呢?讓我們邊看圖片,邊讀一讀,想一想,不懂的詞語查查註釋。

3.認識了生字,我想我們能更好的讀這首詩了,現在請大家把詩和圖畫結合起來,並讀給你的同桌聽。

4、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從哪裡可以看出來?

5、在這樣一個秋天的晚上,通過畫面,你看到了什麼?

6、你們說的這些在詩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讀讀這首詩呢?

·老師發現你在蕭蕭梧葉後面停頓了一下,我也覺得該這樣讀,我們學著他的樣子來讀讀。

·蕭蕭梧葉送寒聲,還送來了什麼?寒給他組個詞(寒冷)

·這個秋風,不僅吹動了落葉,還動了什麼?讀第二句。

·詩人一個人在別的地方,心裡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個月圓的夜晚,又會勾起對家鄉的思念,試著體會詩人孤獨的情緒,讀,指名讀。

·讀得真好,老師越來越明顯地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的那種身處異鄉的孤獨,於是詩人便產生了思鄉之情。

·是啊,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童年時跟小夥伴們一起捉蟋蟀的場景,可能會想到小時候一起玩時有趣的事,可能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可是現在呢?自己一個人在外地,童年的夥伴們還能記得我嗎?再讀一讀,好嗎?

·離開家鄉,又這麼孤單,你們想想,詩人除了想念自己的夥伴外,最想念誰?

12、是啊,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童年跟小夥伴一起捉蟋蟀的場景,可能會想到小時候一起玩時有趣的事,可現在卻是一個人在異地,童年的夥伴和親人都不在身邊,體會一下這種心情,再讀一讀好嗎?

13、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嗎?

14、看來你們已經能很好地理解這首詩了,帶著你們的理解,讀——(全詩)

·難過,別人都是一家團圓,只有詩人是隻身一人,怎麼不難過,讀——

16、在這樣的一個秋天的晚上,本應該和家人團聚,而你卻身處異鄉,又看到蕭蕭桐葉、籬落一燈明,你的心情會怎樣?

·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這種孤獨、淒涼、思鄉的感覺,一起來

17、我發現你們都已經很深的感受到了詩人當時的感受,成了一個小詩人了,那麼想不想把這首詩給背下來呢?

·老師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背的怎麼樣了,我說每句詩的前面兩個字,你們說出後面的字

我國有身多傑出的詩人,除了葉紹翁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詩人也寫過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老師這裡就有幾首,我們來讀讀。

第3篇

今天我說的課題是《夜書所見》。現在我就從教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 、設計理念、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特色幾方面闡明我的教學思路。

?夜書所見》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組課文中的古詩。這是南宋詩人葉紹翁寫的客遊在外,因秋風落葉,感到孤獨鬱悶,由看到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憶起自己的故鄉和童年的生活,於是那種鬱悶之情又被一種親切之感所代替。

根據我對教材、課標的理解和學生的學習實際,我把教學目標定為以下幾個方面:

知識、技能目標:1會認兩個生字 蕭、梧,會寫兩個生字 促、深,讀準一個多音字 挑( )。2 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人所描繪的情景。

過程、方法目標:學習藉助註釋理解詩意,體會詩歌的感情。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激發和培養學習古詩的興趣 。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也就是要抓住重難點,這課的重難點是: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理念是先導,基於以上目標我說說這堂課的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文的薰陶感染作用,讓學生更多的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現代古詩教學注重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所以我在教學中以品詩賞畫的新理念,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聯絡兒童的生活體驗,通過反覆誦讀,體會詩人的感情。滲透對比閱讀,體會詩中有詩,激發讀詩的熱情。找準拓展點,延伸點,利用逆向思維在所見和所不見中深切體會思鄉情。

葉聖陶先生說;教就是為了不教。是的授之魚,不如授之漁。

對比法:滲透對比閱讀的理念,利用人物對照、意境對照,激發孩子讀詩的熱情。

想象法:聯絡兒童的現實生活利用想象拓展、延伸,逆向思維促進思鄉情的體會。

直觀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品詩賞畫,促進思鄉情的體會。

大量背誦學過的古詩。提醒古詩的節奏與感情可以適時誇張。 這是根據三年級學生的特點及聯絡以前的古詩激起學古詩的熱情.

a 出示詩題,讀題,說題目的意思。(要求讀得整齊,響亮)

題目中的書是什麼意思?(古代用書解釋為寫)作者寫了什麼內容?

b 出示詩歌,自己讀詩歌,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生字多讀幾遍。

c 誰願意來露一手,讀給大家聽。(指名讀)大家評議;字音讀準了嗎?再讀,注意找出多音字挑,請同學標上拼音,把字帶到詩句裡讀。 還有兩個生字朋友:促 深 注意平、翹舌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

這是滲透《課標》第二學段目標中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慾望,給學生創設主動參與和表現的機會。

這是讓學生充分的讀書,讓學生正確流利的讀通古詩。

b 你從哪句看出兒童在捉蟋蟀?(知有兒童挑促織) 你怎麼知道促織是蟋蟀?因為詩歌的左下角多了一項註釋,藉助註釋知道的。對,註釋是學習古詩的好幫手。現在開始我們要善於利用註釋學習古詩。

c 作者是怎麼看到兒童的?(因為看到了燈)原來是孩子在捉蟋蟀。你們捉過蟋蟀嗎?捉蟋蟀有趣嗎?聯絡現實生活,體會兒童的快樂,有趣。表情朗讀詩句,(這一環節是滲透《課標》中提到的在讀中積極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享受審美體驗。)聽你們一讀勾起了老師的童心,老師也讀一讀好嗎?提個條件:閉上小眼睛,邊聽邊想象畫面,好象看到了什麼?(兒童捉蟋蟀)

愛因斯坦曾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這裡既起到了範讀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又體現了師生平等,師生互動。還起到了品詩賞畫的效果。

d 捉蟋蟀這麼好玩,那捉蟋蟀最好的季節是?(秋天)適當表揚:同學們有一雙慧眼,那我們再找一找秋天的影子。讀出秋天的句子,你們見過梧葉嗎?(出示實物)秋天的梧葉變黃了變幹了。

e 出示課件,秋風吹落梧葉,讓我們感覺到秋天的寒意,冷。我們一起捧起書讀出秋天的冷和寒意。

這裡利用語言,實物和課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激起讀書的熱情。

江上的秋風,蕭蕭的梧葉,牽動了一個人的情懷(詩人),有一個詞,你發現了嗎(動客情),

客的意思課件 客:客人,客商,旅客,漂泊在外的人。這個漂泊在外的人就是詩人葉紹翁(講小故事,簡介作者)。江上的秋風,蕭蕭的梧葉會牽動詩人想起什麼?(親人,家鄉)就是詩人的思鄉之情。

就在詩人想家的時候,看到兒童捉蟋蟀會想到什麼?(兒時的夥伴在哪,家鄉也有兒童在捉蟋蟀,小孩生活的多麼快樂啊,無憂無濾,可我孤單一人)思鄉之情就更濃了,更深了。我們來把濃濃思鄉情深深的讀一讀。[

此時此刻,我也想把濃濃的思鄉情讀出來!讀完後,同學們,不由自主的鼓掌,請同學評議我讀得好在哪裡,再請同學讀出詩人的濃濃的思鄉情。

這就是以見襯不見,詩中有詩,滲透對比閱讀的理念,把抽象的思鄉之情與溫暖的家庭生活拉近,增加層次感。還讓學生評議老師,真正體現民主、平等。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說;語文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在這我是讓學生自己讀書,讀出意,讀出味,讀出情,讀出神,讀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在讀中整體感知,理解文意,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這一環節是注重體現人文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

聯絡背誦《宿新市徐公店》、《春居》深入體會詩人的深深的思鄉之情。

這是兩首感情非常快樂的古詩。這裡是用逆向思維,用兩首快樂感情的古詩反襯思鄉情。

這也是落實課標的第二學段的古詩學習目標:誦讀優秀詩文,注意在誦讀過程中體驗情感、領悟內容。

a 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寫了許多描寫秋天的詩歌,出示古詩《山行》、《贈劉景文》朗誦。

這一環節是整合新舊知識,注重語言的積累,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b 沒學過的古詩你能讀懂嗎,讀詩的方法,藉助註釋讀懂古詩

簡單講解,主要是讓學生學會藉助註釋理解文意,讀懂古詩,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這裡是再次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一、選擇有意象聯絡的古詩作品,促進思鄉情的體會。

克羅齊說:藝術把一種情趣寄託在一個意象裡,情趣離意象,或是意象離情趣。,都不能成立。我在教學中選擇了兩首感情快樂的古詩與之反襯,選擇了兩首描寫秋天的古詩來烘托,以一篇帶多篇,深切體驗詩人的感情。

蘇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不要讓學校的大門把兒童的意識跟周圍的世界隔絕開來。根據農村三年級學生的特點,聯絡兒童捉蟋蟀的快樂、有趣,再聯絡詩人當時漂泊在外的生活實況,促進思鄉情的體會。

總之,在教學中我以樸實,簡潔,明瞭的態度,利用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有詩古詩教學的特點,以品詩賞畫的新理念,古詩意境的對照增加了學生有關傳統文化方面的積累,感受到了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第4篇

【教學目標】1、查詢有關資料,瞭解作者生平及創作背景。

3、品重點字詞,美讀詩句,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學生交流。(學生有的介紹上網查詢的資料;有的介紹從課外書知道的內容。)

師:同學們懂得真多,今天我們再王維的一首詩。板題: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解題:從詩歌的題目中你瞭解到什麼?(“九月九日”是農曆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的風俗習慣。“山東”指華山以東作者的家鄉蒲州。題目的意思是,在重陽佳節裡懷念家鄉的兄弟。)

小結:王維少年時期就很有文才,有多方面的藝術才能。他善於描寫自然景色。有人稱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通過查字典讀準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

3、指讀全詩。思考。詩中寫了什麼時間,在什麼地方,什麼人的什麼事?誰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出來。

(詩中寫在九月九日重陽節。詩人獨自在異地他鄉思念家鄉兄弟的事。)

三、品讀詩句、瞭解詩意1、這首詩中你認為哪些字用得好?哪些句你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生1:我認為“獨”字用得好,“獨”字表現詩人一個人離開家鄉、親人的孤獨心情。

生2:我認為“異”字用得好,說出詩人在外地想念家鄉、親人的感情。

2、你認為這首詩寫得最好是哪一句?你體會到什麼?

師:為什麼每遇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親?(自己孤身在外,每逢過節時,看到別人全家歡聚一堂皇,就感到孤單寂寞,因此,比平時更加思念親人。)

3、展開想象,用自己語言說說詩意。(獨自一人身在他鄉,成為他鄉之客。每遇到美好的節日,我就加倍地思念故鄉的親人。在遙遠的地方,想到兄弟們都登上高處,一個個都插上茱萸,單單缺少我一個人。)

1、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說一說,詩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詩中表達了作者身居外地,逢重陽節,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讀時速度稍慢,聲音稍低緩。)

1、這是一首思鄉的詩,假如你是詩人你會怎樣說?用什麼方法向親人述說思鄉的感情?(學生說了很多方法。)

2、既然同學們想到用電話,就請你們當詩人,老師當詩人的親人,述說思念之情。(口語訓練,產生情感共鳴)

第5篇

1、能準確地認讀多音字“挑”,能用簡潔的文字概括詩文的主要意思。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關字詞等方法,體會詩歌的意境、詩人的情感,並背誦詩文。

3、體會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以及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培養熱愛家鄉、珍惜親情的情感態度。

師:上課之前,老師先要請大家一起來欣賞一幅圖,在這幅圖中,你們看到了一些什麼呢?哪位同學來說說。

師:我們的同學觀察得真仔細。在南宋的時候呀,有位大詩人——葉紹翁,有一年秋天,他離開家鄉,獨自在外,一個夜晚,他外出散步,見到了我們這幅圖上的情景,可他竟只用了短短的幾十個字便把這幅畫生動地表現出來了,同學們想不想讀一讀呢?(板書課題)

2. 師:一年級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所見》,回顧一下,“所見”是什麼意思呢?指名回答。(所看到的。)

3. 師:至於這個“書”字,我們先來給它組組詞。(看書)

“看書”中的“書”字是“書本”的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題目裡,和前後的詞連線起來,它是不是這個意思?再齊讀課題一次。

4. 想想,他和“所見”連線,這個“書”字還有什麼意思?誰說?

5. 師:對,“書寫”的意思,這就叫做一詞多義,現在我們能完整地說說詩題的意思了嗎?

7. 師:題目的意思弄明白了,現在請大家自由地將這首詩讀兩遍,第一遍讀的時候結合拼音、註釋把字讀準,第二遍要把詩句讀通。

師:剛才這位同學讀得很流暢,很通順,但詩是有節奏、有韻律的,如果你能把詩的節奏和韻律讀出來,就一定能把詩讀得更好聽。現在請同學們聽範讀,畫出詩歌節奏。

1、“夜書所見”,作者寫的都是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那他都看到了一些什麼呢?帶著這個問題,默讀詩文,把他看到的景物劃出來。

師:對,有梧葉,那梧葉怎麼樣呢?把這句詩再讀一讀。

師:寫風的聲音很多,最常用的有哪些?(呼呼)現在我們把“呼呼”這個詞放到詩中間,來對比讀一讀。(第一二大組①,第三四大組②)

師:是啊,在詩歌的開頭,作者就營造了一種孤寂的氛圍。蕭蕭秋風吹著梧桐樹葉,吹在風中人的身上,送來陣陣寒意。如果當時站在這風裡的是你,結合插圖,想像一下,面對這蕭蕭的風,看著漫天飛舞的梧葉,你會產生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師: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動客情”,這個客就是指的——詩人自己。

師:現在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結合詩境,把第一二句再來體會體會。

師:除了梧葉,作者還看到了什麼?齊讀詩歌三四句。

師:老師在這裡琢磨,把這個“知”字換成“見”字應當更好啊,你們認為呢?

生:不對,因為他沒有親眼看到的,他只是猜想到的。

師:看來這一句話作者寫的是自己的所想。那他到底看到了什麼?才會有這種猜想呢?

師:夜深人靜的時候,在蕭蕭梧葉下,一夥兒童與蟋蟀嬉戲,此情此景老師無法用語言表達,請大家邊看圖,邊想象,讀詩歌三四句,想想作者聯想到了什麼?

師:從這裡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到詩人在前兩句中“動”了的客情;看到兒童們玩蟋蟀,他又一次“動”了客情,思念起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1、師:所以,“動客情”就成了全詩中的中心詞。全詩從頭到尾都融進了詩人的思鄉之情。我們要抓住這個中心詞更好地用心去感受這種感情。請再讀一遍,看能不能讀出這種感情?

3、師:(觀察生讀後)你們都在認真讀,很好。不過,有的讀得太快了,有的聲音太高了……。你想,詩人當時一個人很孤單、很苦悶,思鄉心切,情緒低沉的呀,聲調要緩慢些。比方,有個小姑娘拉住媽媽的手搖,雙腳輕輕地跳:“媽媽,我求求你啦,走吧,怪不好玩,回家啊!”你看你看,她是多麼想家呀!這首詩就是要把詩人“想家”(鄉愁)的感情、味道讀出來,讀得濃濃的。再自由讀,看誰讀得最好?

師:現在,我看誦讀好多了。只是“動客情”是詩中的中心詞,吐字要清,適當放慢。(範讀)“江上/秋風/動……客情!”最後兩句“捉蟋蟀”場景確實令人高興,但同時又牽動了詩人“動客情”思念家鄉呀!所以後兩句語氣可明快些,但不可過快。

1、這一次的朗讀,老師看到你們已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同學們能不能把整首詩背下來呢?試著背一背。

2、我們也來學做小詩人,好不好?就根據這首詩的意思,用現代人的話口述四句;要想像、順口、有感情。先分組討論,看哪組表達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