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古詩教學設計7篇 探尋古詩之美:激發國小生閱讀與創作的教學方案

本文以“國小古詩教學設計”為主題,探討了如何在國小教育中有效地進行古詩教學。通過精心設計的教學活動和案例分析,本文旨在提供給教師們一些有關古詩教學的實用指南,幫助他們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興趣。無論是在詩歌鑑賞還是創作練習方面,本文都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技巧,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享受古詩的美妙與力量。

國小古詩教學設計7篇 探尋古詩之美:激發國小生閱讀與創作的教學方案

第1篇

1、我們已經學習過很多描寫春天的古詩,現在我們來個比賽,看誰的古詩背得多。

2、揭題,今天我們再學習一個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1、自己逐句讀詩,想一想每一句詩什麼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組商量,提出不懂的詞句。

2、教師針對學生質疑,指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瞭解每句詩的大意。

4、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這首詩作於元和十二年(817)初夏,當時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任上。這是一首紀遊詩,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頂。關於他寫這首詩的一點情況,本集有《遊大林寺序》一文,可參考。

全詩短短四句,從內容到語言都似乎沒有什麼深奧、奇警的地方,只不過是把“山高地深,時節絕晚”、“與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節候,做了一番紀述和描寫。但細讀之,就會發現這首平淡自然的小詩,卻寫得意境深邃,富於情趣。

詩的.開首“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兩句,是寫詩人登山時已屆孟夏,正屬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 一片始盛的桃花。我們從緊跟後面的“常恨春歸無覓處”一句可以得知,詩人在登臨之前,就曾為春光的匆匆不駐而怨恨,而惱怒,而失望。因此當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衝入眼簾時,該是使人感到多麼的驚異和欣喜!詩中第一句的“芳菲盡”,與第二句的“始盛開”,是在對比中遙相呼應的。它們字面上是紀事寫景,實際上也是在寫感情和思緒上的跳躍──由一種愁緒滿懷的嘆逝之情,突變到驚異、欣喜,以至心花怒放。而且在首句開頭,詩人著意用了“人間”二字,這意味著這一奇遇、這一勝景,給詩人帶來一種特殊的感受,即彷彿從人間的現實世界,突然步入到一個什麼仙境,置身於非人間的另一世界。

這首詩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美麗;而且還把春光擬人化,把春光寫得彷彿真是有腳似的,可以轉來躲去。不,豈只是有腳而已?你看它簡直還具有頑皮惹人的性格呢!

在這首短詩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寫得是如此的生動具體,天真可愛,活靈活現,如果沒有對春的無限留戀、熱愛,沒有詩人的一片童心,是寫不出來的。這首小詩的佳處,正在立意新穎,構思靈巧,而戲語雅趣,又復啟人神思,惹人喜愛,可謂唐人絕句小詩中的又一珍品。

國小古詩教學設計7篇 探尋古詩之美:激發國小生閱讀與創作的教學方案 第2張

第2篇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同學們、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一們小朋友,一起先聽聽他的自我介紹吧。

放錄音:嗨,我是古詩博士,非常高興認識你們。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學習,在學習之前,我想和你們進行一場背詩比賽。

教師小結背詩比賽:同學們表現很棒,教師也想背了,想不想聽呢?

1、詩背古詩,請同學評價後,讓學生自讀《春曉》、《村居》。

2、師:這兩首古詩的題目分別是,。指名讀,區分“春、村”的讀音。

2、比賽:出示字卡,打亂順序,分別發給四個小組,讓小組合作,按詩句的順序擺一擺。

第3篇

1、小朋友,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了一個謎語,請大家聽清謎面:

瞧,圖上的幾個小夥伴正玩得帶勁呢!詩人高鼎把他們寫進了一首詩中,大家想讀讀嗎?

2、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互相糾正讀錯的`生字。

1、看圖,幾個小夥伴在幹什麼?大家看詩中是怎樣寫的?

4、詩中是怎樣寫的?(引出: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5、小夥伴在這麼美的風景下放風箏,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面,詩人寫成了一首富有情境的詩,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1

1、師配樂朗誦,小朋友閉上眼睛聽,再說說剛才彷彿看到了什麼。

1、抽讀生字、詞卡片,學生說一說怎麼記住“醉”這個字。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

高鼎的《村居》,則是另一番景象,另一種情調。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生活,多麼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麼悠遠。

1、認識“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1、重點:認識13個生字,會寫6個字;正確朗讀背誦兩首古詩。

第4篇

引導學生把對詩句的理解和想像結合起來,入情入境,理解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學 法 朗讀理解法、質疑、討論、探究、自學法、配樂朗讀法

1、學會本課的生字會認“霜、寺、”會寫“遍、漸、霜、愁、眠、蘇、寺

2、理解古詩的意思,想像古詩所描繪的畫面,從中感受到自然美和語言美。

今譯:月亮慢慢落下去,烏鴉啼聲陣陣,秋霜彷彿鋪天蓋地。伴著江邊的楓樹,對著江中的漁燈,漂泊思鄉的憂愁使我難以入眠。蘇州城外的寒山寺,夜半冷清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1、自由地朗讀詩歌,邊讀邊想: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並用筆勾畫出來。

2、這是哪個季節的景象?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在這些詞語下面作上記號。

3、這時詩人的心情是什麼樣的?詩中的哪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感情?

4、理解“愁”,詩人究竟“愁”什麼?為什麼而“愁”? (讓學生根據自身蒐集到的資料進行補充)(教學步驟同上)

七、 學生根據註釋並結合查字典自學古詩,瞭解詩的大意。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畫出本課的生字,並注意他們的讀音。

十、 整體感知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情景,想像詩句描繪的畫面。

本文以生動的語言反映了錢塘江大潮的真實情境,在教學時藉助圖片以及音響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潮的聲與形,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朗讀,感受祖國的大好河山。

第5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知道這些生字在詩句中的意思。認識一個多音字。

2、初步懂得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春雨》。

2、初步感受《春雨》的詩意,感受作者對春雨的喜愛讚美之情。

1、小朋友們,現在正好是春天,天氣暖和,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古代詩人抒發自身對春天喜愛的古詩。

這一句的意思就是:這真是一場好雨,你知道什麼季節需要雨水嗎?春天一到,就下了起來。

這句詩的意思是:春雨往往在夜間,乘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輕輕地灑落,滋潤著萬物。

這首詩讚美了和時而下,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反映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讚美之情。

1、學會5個生字,掌握“春曉、眠、覺、聞、啼鳥、知”等詞語。

2、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通過朗讀課文理解內容,並能用自身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4、到郊外或公園去找春天,把看到的.大自然的變化,先說說,再用幾句話寫下來。

2、今天,我們還將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板書課題:春曉]

?春曉》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他寫的田園山水詩很有名。

第一行:講春天的晚上人們睡得很熟,很沉,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第三、四行:昨夜又颳風又下雨,不知花被打落多少。

?春曉》寫的是百花盛開,小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風雨過後,地上滿是落花的春天清晨的景象。

這首詩既寫了春天的早晨,雨過天晴,小鳥在枝頭鳴叫跳躍的歡樂局面,又抒發了作者對昨夜風雨交加,滿地落花的惋惜之情。詩中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意境清新、自然,構成了一幅情景交融的春曉圖。

2.請同學反覆讀詩,在注意停頓的基礎上,注意生字讀音。

(3)小動物有什麼變化?鳥和自身所見到的動物有何變化?

(1)注意說話次序,回憶上次《春天》看圖說話的次序。

(2)要加進想象和形容詞,體現出春天萬物復甦的情景。

1、讓同學通過觀察說出春天大自然的變化,再讓同學練習寫一寫。

第6篇

2、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想想使中所描繪的畫面。

3.品讀體會課文,瞭解並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2、品讀體會課文,瞭解並學習作者表達、抒發情感的方法。

(板書課題及作者)王昌齡的詩歌創作。王昌齡工七絕,堪與李白爭勝。清人葉燮《原詩》雲: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王昌齡的詩歌有邊塞詩,宮怨、閨情詩,送別詩等。其邊塞詩講究立意構思,風格蒼涼悲壯,清剛勁健,帶有透視歷史的厚重感;宮怨、閨情詩善於細節描寫、心理刻劃和藝術概括。總體來看,王昌齡的詩意境高遠而情致深長,語言婉曲含蓄,風格偏於清逸明麗,纏綿婉轉。

2.組織學生進行朗讀彙報(指名讀、同桌間合作讀、齊讀)

3.組織學生小組討論:作者怎樣把自己的意思講清楚的?

?從軍行》組詩是王昌齡採用樂府舊題寫的邊塞詩,共有七首。這一首,刻畫了邊疆戍卒懷鄉思親的深摯感情。這首小詩,筆法簡潔而富蘊意,寫法上很有特色。詩人巧妙地處理了敘事與抒情的關係。前三句敘事,描寫環境,採用了層層深入、反覆渲染的手法,創造氣氛,為第四句抒情做鋪墊,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顯得格外警拔有力。烽火城西,一下子就點明瞭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臺上。荒寂的原野,四顧蒼茫,只有這座百尺高樓,這種環境很容易引起王昌齡善於運用層層深入的.手法,反覆渲染環境氣氛,為突出主題而服務。詩歌由背景寫到人物,由所見寫到所聞,由外在行動寫到內心世界,層轉層深。正如陸時雍所言:昌齡作絕句往往襞積其意,故覺其情之深長,而辭之飽決也。法不與眾同。

1.導語:出聲地讀一讀古詩《送李判官之潤州行營》,看一看這一次你又感受到什麼?組織學生彙報針對這首古詩你都瞭解了什麼?(教師相映出示幻燈)

潤州:州名,在今江蘇鎮江市。行營:主將出徵駐紮之地。

事鼓鼙:從事軍務。金陵:一般指今江蘇省南京市,但唐時把潤州也稱為金陵,這裡即指潤州。楚:古代楚國,現代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地。

第7篇

本次教學的主旨是領會詩歌的意境。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

?贈汪倫》是長春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中的一首古詩,這一古詩被安排在第9板塊。這一板塊主要學習的主題是朋友,意在使學生在學會古詩並掌握識字的方法的基礎上,聯絡實際,體會到友情的可貴。

對於國小一年級學生來說,對古詩的理解比較有難度,但是他們對新鮮事物有探索的慾望。在教學中,角是要努力創設情景,將學生吸引到古詩的意境中來。本班學生的識字能力比較強,知識面比較廣,所以課堂含量應該比較豐富。

1、知識與能力目標:認識7個字(贈、倫、乘、將、忽、踏、送),會寫“汪”“李”“情”“舟”“聞”“及”6個生字。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背誦古詩。

2、過程與方法目標:隨文識字,掌握多種識字方法。

3、情感度價值觀目標:感受友情的真摯,有交朋友的慾望。

古詩朗讀時注意停頓、重音,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

1、背《靜夜思》、《獨坐敬庭山》這幾首古詩的作者都是誰呢? (李白)

介紹詩人:唐朝詩人,他的詩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他給後世人留下900多首詩,人們都稱他為“詩仙”。

“李”是一個姓。咱們班姓李的`孩子舉舉手,多自豪和那麼有才的大詩人一個姓,快來介紹一下這個字,怎樣使大家都記住。

3、出示“汪倫”(唐朝人,家住涇州桃花潭邊,他性格豪爽,喜歡結交名士,經常幫助附近的村民而毫無吝嗇,是個仗義之人)

李白為什麼要送給汪倫這首詩呢?這裡面還有一個動人的小故事呢!當時,李白在詩壇上名聲遠揚,汪倫非常仰慕,希望有機會一睹詩仙的風采。可自己也是個無名小輩,怎麼才能請到大詩人李白呢?後來,汪倫寫了這樣一封信:“李先生喜歡遊玩賞景嗎?我們這裡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歡喝酒嗎?我們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接到這樣的信,立刻高高興興地趕來了。一見到汪倫,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汪倫微笑著告訴他說:“桃花是我們這裡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圓十里,並沒有桃花。萬家呢,是我們這酒店店主的姓,並不是說有一萬家酒店。”李白聽了,先是一愣,接著哈哈大笑起來,李白與汪倫一見如故,他便留下來住了好幾天,汪倫對李白盛情款待,兩人相見恨晚。二人分別時,汪倫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動。他立即鋪紙研墨,寫了那首千古送別詩。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詩句中提到小船了嗎?(播放字理圖)古代人們就是把船稱做“舟”。

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時發生什麼事了?在詩中哪裡看出他聽到歌聲?(聞)

詩中前兩行記敘了兩人分別的場景,你們通過讀再來體會體會吧,男女生分讀、全班齊讀前兩行詩。

李白回想起幾天來和汪倫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們在詩文的共同愛好,切磋的多少個不眠之夜,他們情誼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難得一知己啊!臨別時,汪論帶者一群村民腳塌節拍,手挽手前來送行,李白感慨萬分,面對此情此景,面對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寫下了這首,作為感謝!

“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趕得上的意思。組詞。

“青”字為了讓我們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它送給我們一個目字旁兒;為了讓我們擁有晴朗的天氣,送給我們一個日字旁兒,今天它為什麼送給我們豎心旁兒呢?

1、一首峙就是一幅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通過朗讀盡情地表達出來吧!

3、指名背誦並說一說自己背詩的方法。會背誦的一起背,不會的也沒關係,可以照著書讀。

1、李白和汪倫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成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師想知道你們的好朋友是誰?你為什麼喜歡和他做好朋友呢?

2、表示兩人之間深厚友誼的詩還有很多,像《黃鶴樓》、《別董大》、《曉出淨慈寺》古詩作為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在以後我們還會不斷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