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國小六年級教案優秀6篇

相信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都會提前準備好教案,熱門的教案是我們課堂的重要神器,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課堂的節奏,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國小六年級教案優秀6篇,感謝您的參閱。

國小六年級教案優秀6篇

國小六年級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啟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為什麼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課前教師將《懷疑與學問》印發下來或做成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1.有很多同學特別崇拜科學家,能說一說你最崇拜的科學家是誰嗎?

2.你們知道科學家們主要依靠什麼取得了偉大的成就嗎?(學生自由發言,如:善於思考、勤奮刻苦、鍥而不捨等等。)

3.教師小結:縱觀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學說的發現者、創立者,差不多都是從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看出問題,不斷髮問,不斷解決疑問,追根溯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所以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板書課題)

4.誰來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學生自由發言。)下面我們來共同學習第20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相信同學們學過課文,對這句話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詞語:

誕生 縱觀 漩渦 敏銳 追根求源 見微知著 鍥而不捨

洗澡 花圃推理 逆時針 司空見慣 無獨有偶 打破砂鍋問到底

(1)指名讀詞語。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全班交流。

3.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疏通難讀的句子。

4.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把這句話畫出來。

三、細讀課文,理清條理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每個自然段都寫了什麼,給課文劃分段落。

2.學生交流段落劃分,說明分段理由。

3.教師對照板書進行小結:這篇課文思路特別明晰,作者開門見山提出自己的觀點,明確指出“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句話本身就是“真理”,然後概括地指出在千百年來的科學技術發展史上,那些定理、定律、學說都是在發現者、創造者解答了“一百個問號之後”才獲得的,由此引出科學發展史上的三個有代表性的確鑿事例,之後對三個典型事例作結,強調這三個事例“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卻從中發現了真理,最後指出科學發現的“偶然機遇”只能給有準備的人,而不會給任何一個懶漢。

四、佈置作業,鞏固提高

1.熟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交流感悟

1.認真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來具體說明自己的觀點的?從這幾個事例中你想到了什麼?

2.全班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這些事例是科學技術發展史上三個確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學家們都是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中發現問題、追根求源,最後把“?”拉直變成“!”,找到了真理。

3.你還能例舉出這樣的事例嗎?(學生可能會談到曾經學過的伽利略“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事例。除此之外,教師還可補充:蚯蚓在美國東海岸有,在歐洲西海岸同緯度地區也有,而在美國西海岸卻沒有,魏格納從蚯蚓的分佈,推論出歐洲大陸與美洲大陸本來是連在一起的,後來裂開了,分為兩個洲。)

4.課文中哪些語句令你深受啟發,作出標註。

5.交流令自己深受啟發的語句,說明從中受到的啟示,並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段。

二、再讀課文,感悟寫法

1.默讀全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跟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師點撥:這篇課文圍繞著“真理誕生於一百個問號之後”這一觀點,例舉具體事實加以證明。這樣的文章叫做論說文,也叫做議論文,不同於我們經常閱讀的記敘文。

三、拓展閱讀,隨文練筆

1.下面我們再來閱讀一篇論說文,看一看這篇文章作者要闡述的觀點是什麼?

懷疑與學問

顧頡剛

“學者先要會疑。”──程頤

“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學;學則須疑。”──張載

學問的基礎是事實和根據。事實和根據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自己親眼看見的,一種是聽別人傳說的。譬如在國難危急的時候,各地一定有許多口頭的訊息,說得如何凶險,那便是別人的傳說,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實際的情形,只有靠自己親自去視察。做學問也是一樣,最要緊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親見的事實根據;但這種證據有時候不能親自看到,便只能靠別人的傳說了。

我們對於傳說的話,不論信不信,都應當經過一番思考,不應當隨隨便便就信了。我們信它,因為它“是是”;不信它,因為它“非”。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隨便輕信的態度,便是懷疑的精神。這是做一切學問的基本條件。我們聽說中國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問問:這是誰說的話?最先見於何書?所見的書是何時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們又聽說“腐草為螢”,也要問問:死。

國小六年級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6~67頁例2、例3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分數基本性質的記憶和溝通分數與比、除法之間的聯絡,理解比的基本性質。

2.能夠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3.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並使學生認識事物之間都是存在內在聯絡的。

【教學重、難點】

理解比的基本性質,並運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求比值。

8∶4=48∶12=16∶8=

24∶18=40∶16=15∶5=

.準備題。

(1)找出下列分數中相等的分數,並說說你是根據什麼找的?(略)

學生找出後,教師作引導性提問:它們為什麼相等?誰能完整地說出分數的基本性質?

(2)在()內填上適當的數。

3÷4 =( )4=( )40= ( )÷12 =0.75

58=5:( )

6:7 =( )7=( )7

9:( )=( ):16

教師:由上面這兩組題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 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除法與比的關係,比的前項相當於分數的分子,比的後項相當於分數的分母,比值相當於分數值。

比也可以寫成分數的形式,如5:8可以寫成5/8。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例2:觀察下面的比是怎樣變化的。

200/240=20/24=10/12=5/6

↓ ↓↓↓

200∶240=20∶24=10∶12=5∶6

獨立觀察,思考:比的前項、後項發生了什麼變化?

分組討論:看看上面的這個例子,想一想:在比中有什麼樣的規律?

學生進行小組總結後,小組間交流彙報。 通過交流總結出比的基本性質。

2.概括比的基本性質:比的前項和後項同時乘以或者同時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比值不變。

3.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1)讓學生在例2中找出你認為最簡單的整數比,明確什麼是最簡整數比。

(2)出示例3:化簡下面各比。

①15∶12②14∶56

③30∶60∶120

師生共同觀察,找出各組比的特徵,然後進行分析 、化簡。

第①題:這個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整數,如何化簡?(用比的前、後項分別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直到前後項是互質數為止)

第②題:這個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什麼數,怎樣才能把它們轉化成整數比?(學生觀察分析後,獨立探索化簡的方法,再交流優化的化簡方法)

學生交流完後,教師進一步作小結:比的前項和後項都是分數的,一般把比的前項和後項同乘兩個分數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把它們轉化成兩個整數比,再進一步化簡。

第③題:這個比有什麼特點?(三個數的連比)又如何化簡呢?化簡兩個整數比的方法對於化簡三個整數連比是否適用呢?

學生討論後嘗試化簡,填在書上。

教師提示:在三個數的連比中,比號不表示除號。

三、鞏固練習

1.用已經學過的知識試著將第67頁“試一試”中的比化成最簡整數比。

學生化簡後交流反饋,說說方法。師生共同小結方法及注意點:應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整數比、小數比、分數比化成最簡單的整數比時,第一步一般都化成整數比,接著再利用比的基本性質把比的前、後項同除以它們的最大公約數,使比的前、後項成為互質數。

2.出示練習題:化簡下面各比,並求出比值。

比最簡單的整數比比值

9:54

34∶67

5.8∶2.9

200∶150∶26

討論:化簡比與求比值有什麼區別?(求比值就是求“商”,得到的是一個數,可以寫成分數、小數,有時也能寫成整數。而化簡比則是為了得到一個最簡單的整數比,可以寫成真分數或假分數的形式,但是不能寫成帶分數、小數或整數)

3.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十五第3題,完成後用投影儀集體訂正。

4.拓展練習。

(1)六(3)班男生人數是女生的1.2倍,男、女生人數的比是( ),男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女生和全班人數的比是( )。

(2)一個長方形周長是30釐米,長與寬的比是7∶3,求長與寬各是多少釐米?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掌握了哪些知識?什麼是比的基本性質?應用比的基本性質如何化簡比?

國小六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並能準確地複述故事的內容。

3、瞭解魯智深桃花莊行俠的事蹟,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

教學重難點:

瞭解魯智深桃花莊行俠的事蹟,感受魯智深機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俠士形象。

教學準備:瞭解《水滸傳》。

教學設計:

一、齊聲讀題,從課題中你知道了什麼?

1、(誰?—魯智深,幹什麼?—行俠,在什麼地方?—桃花莊)

2、再讀課題,你還想了解什麼?

(魯智深為什麼要在桃花莊行俠?結果怎麼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瀏覽課文,簡要回答提出的問題,然後要求學生聯絡課題,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說說魯智深是怎樣幫助劉太公的?

三、體會人物的內心思想,感受人物的精神形象。

1、讀課文第3 ~ 7 自然段,用“—”畫出描寫魯智深語言的句子。

2、指導學生朗讀這些句子,注意從人物的語言中體會人物的內心,感受人物的形象。

示範指導:

魯智深一聽,心裡覺得很奇怪,嘴裡故意說:“看你悶悶不樂的樣子,不會是因為我來打攪了你吧。”

(1)學生讀句子,思考:“悶悶不樂”這個詞寫出了劉太公怎樣的神情?

(2)從“看你悶悶不樂的樣子”中體會到魯智深怎樣的品格?

(觀察細緻,對人真誠熱情)

(3)魯智深的到來“打攪”了劉太公嗎?他明知劉太公是個熱情待客的人,為什麼還要這樣說?從這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什麼?

(將劉太公悶悶不樂的原因主動攬到了自己頭上,讓劉太公主動告訴他煩惱的真正原因,這是一種聰明的表現。所以魯智深是一個粗中有細、知勇雙全的俠士。)

(4)再讀魯智深的這句話,在朗讀人物語言中想象人物的形象。

3、指導學生按照上面的學習方法,體會魯智深其他的語言,感悟魯智深的精神形象。

四、演繹故事,再現俠義英雄氣概

1、精讀魯智深行俠仗義的部分,邊讀邊琢磨人物的動作神態。

2、扮演角色,演繹“行俠”情節。

3、學生自主評價各個角色的表演情況

4、引導學生通過評價,再給人物畫像,讓人物形象在學生的腦海中留下鮮明的印象。

國小六年級教案篇4

設計理念:

教學中,要力求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自主學習。課的結構上,以活動為主線,以操作為本節課的主要形式,以使學生親身體會知識,自主實踐獲得經驗,力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和操作,認識圓柱的特徵,能看懂圓柱的立體圖,認識圓柱的高和圓柱側面的展開圖。

2、使學生形成圓柱的清晰表象,能根據圓柱的特徵辨認圓柱體,測量圓柱的高,並能想象出圓柱側面的展開圖,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掌握圓柱的特徵。

教學難點:

使學生弄清圓柱側面展開得到一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圓柱底面周長,寬與圓柱的高之間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匯入新課

1、複習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並說說它們的特徵。

2、出示一個茶葉筒提問:這個物體的形狀叫什麼?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也是圓柱體的?你對它瞭解多少?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圓柱體。(板書課題:圓柱的認識)

二、操作感知,發現特徵

1、看一看、摸一摸

讓學生拿出準備好的圓柱體,摸摸它的面。

師:圓柱有幾個面?摸的時候有什麼感覺?與長方體有什麼不同?

引導學生說出圓柱各面的名稱。

2、小組合作,製作形體。

師:下面我們以四人為一組,大家合理分工,做一個圓柱體。想一想我們要製作它需要做哪幾部分?分小組討論製作方案後動手做。

3、成果展示。

(1)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合作成果,向大家展示。

(2)師:你在製作的過程中,準備了哪些材料?是怎麼做的?

4、交流討論。

(1)出示粗細不同的兩個圓柱。

師:這兩個圓柱有粗有細,想想,這與圓柱的什麼有關?

(2)出示高矮不同的兩個圓柱。

師:這兩個圓柱有高有矮,想想,這與圓柱的什麼有關?

什麼是圓柱的高?怎樣測量這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呢?

5、發現特徵。

師:從我們準備的材料和在操作的過程中,你發現了圓柱的哪些特徵?

師引導學生說出圓柱上下兩個面是兩個相同的圓;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一個長方形,它的長是底面圓的周長,寬是圓柱的高。

(利用多媒體課件加以演示驗證。)

討論:圓柱的側面展開可以得到哪些圖形?讓學生將圓柱的側面展開後看看。

三、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指出下面圖形中哪些是圓柱。(圖略)

2、判斷:

①圓柱體的高只有一條。 ( )

②圓柱兩個底面的面積相等。( )

③圓柱體底面周長和高相等時,沿著它的一條高剪開,側面是一個正方形。 ( )

3、用一張長31.4釐米,寬25.12釐米的長方形紙,再配兩個圓做成一個圓柱體,這兩個圓的半徑是多少釐米?

4、張大爺家有一塊直徑為3分米的圓形鐵皮,他想以它為底做一個圓柱形水桶,應選怎樣的一塊長方形鐵皮比較合適?

四、反思體驗,總結全課

這節課我們學了什麼?探討了圓柱的哪些問題?你有哪些收穫?

附板書設計:

圓柱的認識

底面:兩個相等的圓

長方形 長=底面周長

側面:展開後 平行四邊形 長方形

正方形 寬=圓柱的高

高:無數條,長度相等

國小六年級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理解並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按運算順序正確計算;主動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能運用運算律進行有關分數的簡便計算,體驗簡便運算的優越性。

2、使學生在理解運算順序和簡便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培養觀察、比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重溫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談話:中國結是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工藝製作,元旦時我們班將用它來裝扮教室。

2、出示場景圖:小的中國結每個用4分米彩繩,大的中國結每個用6分米彩繩。兩種中國結各做18個,一共用彩繩多少米?

3、學生口頭列式,說說運算順序。

4、提問:兩種方法,哪一種計算更簡便?為什麼?

4、小結: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還可以使用運算律使計算更簡便。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在具體的情境中再現舊知,為新課的教學打下了穩固的知識基礎,埋下了情感、思維體驗的伏筆。]

二、主動探索,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出示例1的場景圖,學生自主列出綜合算式。

板書: 2/5×18+3/5×18 (2/5+3/5)×18

2、交流兩種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時你是怎樣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關分數的算式中,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運算,稱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這兩道算式都屬於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將計算與解決問題有機結合起來,能使學生體會到計算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從而增強學習計算的內在需求。]

4、獨立思考,嘗試計算

(1)提問:根據以往計算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經驗,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使學生明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嘗試:這兩道算式你能試一試嗎?

學生分別計算,指名板演。

5、交流演算法,理解順序

讓學生結合具體問題情境說說運算順序。說清先算什麼,再算什麼。

6、小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面的。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喚醒學生的數學思考,用自主學習的方法體會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體驗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絡,新知識納入知識結構的過程也就順理成章。]

三、算中體驗,把整數的運算律推廣到分數。

1、討論:這兩個算式,如果讓你選擇,你喜歡計算哪一個?為什麼?

使學生明確第二個算式因為括號內的和是整數,所以計算比較簡便。

2、觀察:這兩種算式有什麼聯絡?

得出:兩種方法從算式來看,其實是乘法分配律的運用。

板書:2/5×18+3/5×18=(2/5+3/5)×18

3、引導:兩個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繩多少米”。從中,你得到了什麼啟發?

4、小結: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中同樣適用。我們在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要恰當地應用運算律使計算簡便。

[設計意圖:整數的運算律遷移到分數中來使用,讓學生在計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觀察,對比體驗,通過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識結構去同化、順應新的知識,達到有意義的學習的目的。發展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

四、練習鞏固,正確計算。

1、練一練第1題

先讓學生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反饋時: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演算法,第1題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麼處理的?

小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通常是一次計算出一個得數,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乘除法連在一起時可以同時運算。

提問:你是怎麼檢查結果是否正確的?

使學生重溫檢查的方法,養成習慣:(1)數字、符號有沒有抄錯;(2)每一步的計算是否正確;(3)書寫格式是否規範。

[設計意圖:計算後,引導學生自覺對計算過程進行檢查,分析錯誤的原因,養成認真計算、自覺檢查的良好習慣,充分發揮每一道題的作用,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學習態度。]

2、練一練第2題

獨立完成

交流時,說說應用了什麼運算律或運算性質,為什麼要這樣算。

提問: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有什麼特別之處?

小結: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常常是使用運算律湊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數再計算,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在使用運算律時,通常是湊成整數,或者觀察是否有利於約分。計算步數較多的題時,要隨時注意使運算簡便。

[設計意圖:把整數的簡便運算與分數的簡便運算進行對比,使學生體會,使用的運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區別。養成認真分析資料的習慣,提高合理靈活計算的能力。]

3、練習十五1、2題

獨立完成

五、全課總結

說一說: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或不足?

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你覺得你對同學們可以提出什麼樣的友情提醒?

國小六年級教案篇6

第一課 男生和女生

教學目標:

1、能夠通過生活例項,感受男女生的和諧相處會給雙方帶來樂趣,瞭解男女生既有共性,又有差異。

2、學會理解、欣賞異性特有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特徵,面對男女生交往中的困惑,能夠從性別差異的角度認識、化解矛盾,學習與異性和諧相處。

教學時間:4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教學

同學們,我們男生和女生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個班級學習和生活,朝夕相處,有著無數的歡樂,可是有時也會給我們帶來許多煩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研究男生和女生有什麼共性和差異。(板書課題)

二、教學活動

活動一:小測驗

1、參照教材表格,學生聯絡生活實際,對比著填寫男生和女生在興趣愛好、性格特徵和行為舉止方面有哪些不同。(學生自主填表)

2、學生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交流。

3、小結:男女生無論是在外在表現,還是內在性格方面,既有差異,又有很多共性。

活動二:各抒己見

1、學生自由學習課本p3的案例,然後結合自己的切身經歷,想一想:現實生活中人們對男孩和女孩在要求或態度上有什麼不同,產生這些不同態度的原因是什麼呢?

(學生自主交流)

2、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將人們對異性的不同要求和態度進行歸納總結,選擇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引導學生進一步討論其是否合理。

活動三:男女生擂臺賽

1、全班學生組成一個男生隊和一個女生隊,舉行一次擂臺賽。內容包括:看誰手最巧、誰的力量最大、誰的歌聲最動聽、誰的舞姿最優美等。

2、結合以往班裡和學校的各項活動,讓學生誇誇班裡的“功臣”,找找男生和女生在這些活動中的功勞。

3、學生自主講一講男女生在一起有趣的故事。

4、引導學生開展“我來誇誇你”的活動。(要求每生至少要誇兩名異性同學)

活動四:“悄悄話”信箱

1、在班級內設定“悄悄話”信箱,讓學生把與異性同學交往過程中遇到的煩惱、當時的心情、煩惱的原因寫在一張紙條上,並注意不要寫明自己或他人的真實姓名,然後把紙條放進信箱。

2、讓學生任意抽出一張紙條在全班閱讀。

3、引導學生說出自己對這些煩惱的看法,共同分析造成煩惱的原因是什麼。

活動五:原來可以不煩惱

1、引導學生閱讀p7案例,分小組在全班把這兩個情境用小品的方式表演出來。

2、根據第一個情境提示的問題,想一想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與異性同學溝通才能取得比較好的效果。

3、繼續引導學生根據第二個情境提示的問題,想一想與異性同學開玩笑的時候就該注意哪些問題。

活動六:好男孩好女孩形象設計大賽

1、自由閱讀課本p8的內容,就課文提出的情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2、過渡:你認為怎樣才能做一個讓別人喜歡的好男孩或好女孩?

3、每個小組可組織學生討論,在深入討論的基礎上,共同完成一個好男孩和好女孩的形象設計,並在班內交流彙報。(也可以讓每個學生結合自己特點,自行設計一個更富有個性的男孩或女孩的形象)

4、老師可結合本班實際,創設情境讓學生表現自己在儀表、語言、行為等多個方面的良好形象,鼓勵學生都成為具有良好形象的人。

三、作業設計:

1、用自己的語言來讚美班裡的異性同學。

2、設計一個充滿個性的男孩或女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