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我們的教學反思模板7篇

在現階段的教學結束後,老師們在回顧這段期間的點點滴滴一定都有認真寫好教學反思,通過寫教學反思不但能夠知道自己教學能力的不足,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我們的教學反思模板7篇,供大家參考。

我們的教學反思模板7篇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1

看著三年級小孩子充滿稚氣的笑臉,聽著他們可愛的嫩嫩的聲音,尤其是感受著他們在課堂上的點滴成長,滿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本節課,我設計了3處想象。第一處同學們來上學時的情景,我先範讀,要求同學們邊聽邊想象:“在你的.小腦瓜中,看到了什麼?”開始,孩子們想象很侷限,僅有一個孩子舉手,說:有很多民族的國小生都來上學。我意識到孩子們對這種教法不習慣,於是示範引路:在劉教師的頭腦中,彷彿看見了……然後再讓學生邊想像,邊朗讀,到達了較夢想的效果。

有了如上的示範引路,緊之後又設計了一處想像環節:同學們向在學校裡歡唱的小鳥打招呼,會怎樣打?孩子們開始雀躍起來:小鳥,你好!小鳥,早上好!我趕緊表揚:多有禮貌的孩子!多可愛的小女孩子!孩子們的高興之情溢於言表。

在教學第三段時,引導學生想象:如是你是一棵小樹、一隻小鳥、蝴蝶或或者一隻猴子,看到小朋友們學習這麼認真,課文朗讀得這麼動聽,你會怎樣做?李依陽小朋友的回答真讓人叫絕:“如果我是一隻站在枝頭的小鳥,我必須不敢再叫了,因為我怕打擾了小朋友們讀課文。我會靜靜地欣賞。”有了這樣的感悟,再感情朗讀已是水到渠成。

孩子們的成長,讓我彷彿看到了:孩子們想象的翅膀在長大!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2

在教學第三小節中我讓學生充分理解貝爾太太出示的第二塊牌子的內容,從而知道貝爾太太是個自私的人。在此基礎上,我設計了第二個語言訓練點:貝爾太太看到花園( ),她感到( ),心想:( )。於是,她( )。這一承接段式的訓練以主人公貝爾太太的心情變化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聯絡上下文,進入角色,體驗人物的內心世界,來展開合理的想象,目的在於結合貝爾太太感情的變化,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藉助文字這一載體,展開想象,揣摩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豐富學生的人文情感,從而促使其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拉近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使學生在心靈地交流中體驗文字,得到感悟,通過想象,學生們認識到了只有讓快樂與別人共享,才能更快樂。由此,學生的情感又一次得到了強化,課文反映的價值取向也得到了挖掘,而課程中的人文內涵則將深刻地影響學生的精神領域。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在本課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到這點,有意識地設計教學的切入點,試圖讓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拉近了與文字的距離,豐富文字的內容,昇華對文字的理解。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3

我在教學第五冊語文課文《我們的民族國小》時,有一段描寫窗外十分安靜的文字,我創設了一個“蝴蝶飛舞”的師生活動情境,由老師扮演蝴蝶,邀請同學讀文段,誰能讀出“安靜”的感覺,“蝴蝶”就會“停留”在誰的身邊表示欣賞,由於有的學生理解課文有差異,讀這段時聲音十分響亮,於是我說:“哎呀,蝴蝶都被‘嚇飛’啦,你們說為啥呢?”該學生馬上醒悟過來,改成了靜靜地誦讀,這樣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加上老師恰到好處的提醒,使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這比單純的朗讀技巧的指導更有效,給學生的印象更深刻,也使暫時朗讀不到位的學生積極性沒有受到挫傷,僅成了學生提高自己朗讀水平的一次鼓舞。尋找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並發現學生的潛能,這正是新課程學生評價倡導的改革方向,只有關注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和個體發展的不均衡性,評價內容多元化,評價標準多元化,才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體發展。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4

我所教授的是本課的第二課時,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世界的奇妙所在,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2、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教學重點是:

1、理解、感悟世界的奇妙,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熱愛世界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事物特點描寫的寫作方法。教學難點是:感悟世界的奇妙,學習把事物寫具體。

在教學本文時,我的設計思路是:在回顧課文整體結構,理清課文脈絡的基礎上,重點學習第二部分——天空和大地的珍藏。方法是:

一、先找天空和大地的珍藏,再收集動詞,組成四字短語,讓學生初步感知,給事物加上一個動詞就使得事物有了生命力,變得鮮活起來。

二、讓學生通過比較,從而發現書上的句子比短語表達效果更好,激發學生探究原因的.興趣和動力。

三、通過細品課文句子,學生會發現作者通過對事物顏色、形狀、動態進行細緻的觀察和描寫,並且加上了自己大膽的想象,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使各種事物變得鮮活有生命力。四、探究作者會把普通事物寫的生動有趣形象的原因,得出源於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以及離不開細緻的觀察和尋找,自然地總結了全文。

五、在學習了作者寫法的基礎上,因勢利導,模仿寫法加以運用,對身邊的普通事物進行觀察和描寫。

六、課外延伸小詩——《大自然的語言》,使學生明白世界的奇妙不光可以用眼睛去看,而且還可以用耳朵去聽。只要你用心觀察,就可以發現。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基本能遵循以上思路,並且實現了本課時的學習目標,突破了重難點,學生能做到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並模仿其寫法對自己熟悉的普通事物抓住特點進行細緻觀察,展開想象去描寫。不足之處是,感覺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不太到位,次數有點少,也缺乏潤物細無聲式的指導;設計的讀書方式不夠多樣化,應減少齊讀,儘量凸顯個體讀,增加學生之間的對抗競爭;對學生關注的面不夠廣,應針對大部分不同學習程度的學生;表揚學生的語言比較簡單單一,應學會有針對性的肯定和鼓勵。總之,每節課我們都在力求完美,追求更好!相信自己,今後我會更努力!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5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認識鐘錶上整時、半時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鐘面上的時、分。時分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單位,不像長度、質量單位那樣容易表現出來,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我打算從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聯絡起來進行教學。所以我設定了以下的環節。

1、談話引入:通過學生熟悉的《20xx,北京》課文引入10時08分,這個時刻,進而引導學生一起認識鐘面。

2、探索新知:充分利用鐘面這一學具,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撥一撥,讀一讀,寫一寫、說一說等環節逐步引導學生深入認識鐘面上的小格和大格體會時針走一小格是一時,分針走一小格是一分,走一大格是 5分,準確認讀鐘面上的時刻,通過師動手操作時間走動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1時=60分這一難點。

3、理解應用,鞏固新知:學生通過讀一讀、連一連,我撥你說的小遊戲及時把知識內化,鞏固。

4、全課小結

課堂上我根據自己的設計儘量讓學生多說,引導學生多發現、總結。可是事實上還是引導得不顧好,學生說得不夠多,還是以老師為主導地位了,放的不夠,不能做到由扶到放的過程,而且自身的語言不夠精煉、有些知識點總是重複來重複去,其實有時只需要用很精練的語言準確的表述一下即可。除了語言外,板書也不夠精煉,教師寫的東西太多了,其實只需要把重要的知識間簡潔的寫出來即可,像一些方法小結可以不用板書,只需要通過語言表達讓學生理解即可。而且對於二年級的國小生讓他們看這麼多的字是很辛苦的,而且他們也不喜歡。板書最好圖文並茂。從一開始我發現課堂上最難的是時間的把握,時間的分配不合理,詳細不當,其實我的重點是:學生會正確認、讀、寫鐘面上的時間,而我卻在學生認識鐘面這一環節上花費了較多的時間,沒能把課時的內容按計劃講完,書本上的一些習題都沒有時間講。二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一般只能維持15分鐘左右,所以重點一般要在15分鐘之內講完,學生在這關鍵的15分鐘把知識點學會,在剩下的時間儘管學生開開小差沒什麼大礙了。可是我的課堂卻總是做不到這點,在處理重點和時間上還需不斷提高、學習。

但這次我的課堂的管理上好了很多,學生也表現很積極,我在課堂上也逐漸做到關注到大部分的學生,是不是知道巡視學生,對於學生一些無關的回答能夠適當應付,語言上有了進步。繼續努力吧!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6

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一課是《我們的民族國小》。課文描寫了西南邊疆的一所民族國小,反映了孩子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

剛開學,放慢速度,讓孩子們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收心工作之後,第一節課檢查預習,學生讀了課文後,思考:“課文中描寫的民族國小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希望孩子們的回答積極向上的,預設“我覺得這所學校很美麗。”“我覺得這所學校裡的同學很快樂。”……但現實和願望總是有距離的,與我的想法有些背道而馳。

郭翰聰站起來說:“我感覺那所學校有點古老。”他說得雖然有點偏。接下來,朱銘熙站起來回答:“我覺得那個學校很差的。”我一愣,再請一個學生,他說的話讓我一驚:“老師,那個學校很窮。”……不行,這樣任由他們說下去,我會被他們牽著鼻子轉,越轉越遠,還能回到課文的意境中去嗎?我略一思索,換了一種問法:“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你們一定能發現這所民族國小是很吸引人的,看看這所民族國小好在哪兒呢?”──這下,學生們的思路沒有像脫韁的野馬了,他們說出了這樣的感受:“民族國小的學生的服裝很鮮豔。”“那裡有很多美麗的植物,有絨球花和太陽花,還有鳳尾竹。”“那麼多不同民族的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他們上課很專心。”

不同的問法,不同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不能跟著教案,適時調整教學設計。這關係到教學目標能否達成,關係到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效。課堂是可以預設的,同時,課堂也是生成的靈動的多變的。許多時候,老師做不到先知先覺,學生也不可能亦步亦趨,時時處於被掌控中。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精心設計問題,問得精問得巧,即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廣度,又有“心有靈犀一點通”的效度。教師得隨機應變,靈活變通,不妨換一種問法,想辦法引導學生進入有效學習狀態,去感受去體驗課堂學習的充實與快樂。

我們的教學反思篇7

1、本節課真正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課前通過充分的預習,課堂上將文字內容通過相聲、課本劇等多種形式表現得淋淋盡至,課堂完全由學生來支配,教師只起點撥、引導的作用。課堂上學生活而不亂,緊張有序,不時地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通過學生課堂上的交流展示可看出我校當前推行的 “自主預習、交流展示、當堂檢測”這一種課堂教學模式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力的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2、這樣的課堂調動了多數學生的積極性,他們的學習能力得以了提高。但發現少數學生課堂上幾乎沒有參與,如何調動這一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也是我們課改中急需解決的問題。

3、學生課前充分預習,課堂上積極主動的進行交流展示,整堂課同學們致力與緊張的智力活動。課堂上學生精彩的表演和學生較高的學習能力使觀課教師為之震驚,學生的學習效果的確不錯。但這樣的課學生課前預習需多長時間,平時的每一堂課學生都這樣嗎?若是這樣,的確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並且按減負後的課時分配,多數學科完不成教學任務。再比如:

(1)主課的課下預習,加重了學生的學習負擔,部分學生被動參與,效果不佳。

(2)課堂堂還給了學生,教師缺少了將內容重講重敲的機會,心裡總不踏實,在當今的考試制度下怕影響成績,總懷疑自己敢不敢往下改。

(3)學科之間,教師之間改革的力度不同,對當前的課堂改革不能形成共識,有的甚至持反對的態度。

(4)學生面對面而坐,給不自覺的學生提供了說閒話的機會,課堂上老師也不容易統攬全班,部分學生、教師強烈要求坐位復原。面對課改中的眾多問題,望同行給予幫助和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