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6篇

教學設計在擬訂的時候,大家清楚有哪些值得留心的事項嗎,我們在書寫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重思路清晰,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6篇,感謝您的參閱。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6篇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1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連加》

二、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從實際情景中抽象出連加計算數學問題的過程,直觀理解連加計算的意義。

2、通過探究讓學生掌握連加計算的方法,能正確地計算10以內的連加計算。

三、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1、導語: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給你們講的微課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連加》

2、講述連加的含義

我們先來看一組小明在給小雞餵食的圖片。(出示課件:5只小雞)地上有幾隻小雞?我們來數一數,1,2,3,4,5。

(出示課件:2只小雞)接著跑來幾隻小雞?(2只)(出示課件:1只小雞)最後跑來幾隻小雞?(1只)

要求一共有幾隻小雞用什麼方法?怎樣列式?對了,用加法。列出的算式是5+2+1=。像這種算式數學上叫“連加”。

3、探究連加的計算順序

像5+2+1這樣的連加算式我們怎樣來計算呢?

⑴看:原來地上有5只小雞,跑來2只,一共有幾隻?我們來數一數,(1,2,3……一共有7只)最後又跑來1只,現在一共有幾隻?(8只),5+2+1=8,一共有8只小雞。

⑵小棒圖

下面我們來看看小棒圖,數一數左邊的有幾根小棒?中間有幾根?右邊呢?想一想用怎樣列式計算?(4+3+1=)

⑶4+3+1=?先把左邊的4根小棒和中間的3根小棒加起來等於7根小棒,再用7根小棒加右邊的1根小棒等於8根小棒,所以4+3+1=8。一共有8根小棒。

⑷小三角形圖

我們來看看小三角形圖,有幾個紅三角形?幾個藍三角形?幾個黃三角形?怎樣列式計算?(3+4+2)

⑸3+4+2=?先把3個紅三角形加上4個藍三角形等於7個三角形,再用7個三角形加上2個黃三角形等於9個三角形。因此,3+4+2=9,一共有9個三角形。

4、總結計算順序和方法

在計算連加時,我們一般習慣上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先算前兩個數的和,再它們的和加上第三個數。

5、鞏固練習

2+2+4=?5+0+3=?

6、結束語

小朋友們,我們學習了連加的含義和連加的計算順序及方法,你學會了嗎?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2

【教學設計】

百分數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它源於分數,又有別於一般分數。在教學百分數意義時,我適當改進教材內容,為學生的研究活動提供比較感興趣、比較貼近實際的材料,從生活常見例項出發,創設情境,把學生帶入生活中去學習百分數。通過比較得出百分數的概念,即"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然後通過學生的有針對性的自學討論,補充完善對百分數的認識。要特別注意的是百分數只表示兩個數相比的一種關係,不表示一個數值。百分數的後面不能帶單位表示一個具體的量。這就是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所以百分數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學中,我注意孕含百分數應用題的基本思想,可通過讓學生分析一些百分數表示誰與誰比,為進一步學習打好基礎,並抓住一些有說服力的資料和統計資料,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思想教育。練習充分考慮到趣味性、層次性和針對性,有的放矢。

教學目標:

理解百分數的意義,學會讀寫百分數,初步認識百分數的應用。

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激發學生形成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興趣。

教具:多媒體

學習準備: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填寫到調查記錄單上。

教學過程:

裡莊是個籃球之鄉,村村都有籃球場,是不是?同學們愛籃球、畫籃球、更愛玩籃球。誰能告訴我班裡誰打籃球?前階段舉行的全國第十屆運動會上,知道男籃和女籃冠軍都給哪個隊拿走的嗎?(解放軍隊),我們江蘇獲得多少塊金牌?

一、報道引入,揭示課題

(出示)10月23日,全國十運會在江蘇南京隆重閉幕。我們江蘇隊獲得56塊金牌,佔了金牌總數的12%,解放軍隊獲得的金牌數是金牌總數的9%,廣東隊獲得的金牌數是金牌總數的10%。

同學們,這三個隊中,你們知道哪個隊獲得的金牌數呢?然後呢?的又是哪個隊?

你是怎麼知道的?能具體說說看嗎?如果把金牌總數看作是100份的話,江蘇隊就獲得了——12份,解放軍隊?廣東隊?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百分數的意義。(板書:百分數的意義)

二、尋找生活中的百分數,理解意義

老師在課前佈置大家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數?帶來了嗎?

(1)從生活中的百分數引出意義

A、實物投影學生收集的百分數。說一說,這個百分數是誰與誰比的。

板書:是的

B、像這樣,請同桌交流你收集的這個百分數的意義。

C、我們現在已經接觸了各種各樣的百分數了,同學們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麼樣的數,就能把它叫做百分數了呢?

板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

(2)鞏固對意義的理解

老師收集兩條資訊。

(出示)我國耕地面積約佔世界的5%,人口卻佔世界的20%。目前,我國的耕地面積由於沙漠化、開發等因素,還在不斷減少。

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而日本卻高達60%。儘管如此,日本卻從中國大量進口一次性筷子,很少砍伐本國樹木。

問:這條資訊中的百分數的意義是什麼?看了這句話你還有什麼想法?

過渡:現在,我們已經知道百分數的意義?你還知道有關百分數的什麼知識?

那你還想知道百分數的什麼知識?

(根據學生的提問,有選擇、有順序的板書:讀寫法、用途、和分數的區別……)

三、自學課本,探究交流

1、自學是我們高年級同學常用的有效方法。看書P89-90

要求:默讀、劃出重要地方——思考所提問題——自由交流,看能解決其中的哪些問題?或者你還知道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生默讀後,引導自由交流)

全班交流,解答問題。

(1)讀法:讀黑板上的百分數。

寫法:請學生上來,大家一起邊說邊寫。

(2)用途:便於統計和比較,因為百分數的分母都是100。

是嗎?讓我們來試一試,能不能用剛學到的百分數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

哪組是投籃組。

組別投球數投中數

甲組5043

乙組200180

丙組300252四人小組分工計算,請其中的一個同學彙報。

彙報,我們一下子比較選出了投籃組了。

(3)和分數的區別

我們還是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吧!

(出示)下面哪幾個分數可以用百分數來表示?為什麼?

一堆煤97/100噸,運走了它的75/100。

23/100米相當於46/100米的50/100。

(口答)

因此我們知道,百分數只能表示……,而分數呢?

現在,你認為分數和百分數在意義上有何區別?

(出示)“一堆煤97/100噸”不能改寫成97%噸。為什麼?

小結:通過我們的自學交流,我們已經掌握了百分數的(指讀)意義、讀寫法、用途以及它和分數的區別。下面,我們就通過練習檢查一下同學的掌握情況。

四、走入生活,實踐運用

1、填一填:P91第4題

看誰填得又對又快!

2、根據這些讀法,寫出百分數

出示:百分之五十

百分之三點五

百分之一百

百分之二十四點七

百分之一百三十

百分之零點六五

百分之一

百分之五點七

百分之二百八十點三

百分之七十

學生動筆書寫的過程中,教師突然叫停筆。

A、你寫好幾個,完成了任務的百分之幾?

B、完成了任務的百分之一百的舉手(展示評價)

C、請同學們讀出其中的一個百分數,的、等於1的、等於二分之一的。

3、辯一辯:

1.分母是100的分數就叫做百分數。

2.我們羊毛衫廠的產品質量特好,一件羊毛衫中的羊毛含量可達200%。

3.下週一大掃除,各班派10%的同學打掃,那每班派出的人數一樣多。

4.一根繩長50%米。

五、小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就學習了百分數的意義。

愉快嗎?

問題?

你的收穫是什麼?(交待:……知識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對自己今天的學習滿意嗎?滿意度可以達到百分之多少?

2、老師送大家一句名言,與大家共勉:

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

3、課外作業:收集一段含有百分數的資料,分析這個百分數的意義,談談感受,寫成一篇數學小論文。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3

教學目標: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鈍角,知道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一定是鈍角。

2.進一步鞏固對直角、銳角、鈍角的認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經歷完整的活動過程,培養動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感受數學美。

目標解析:

用三角尺拼角是一項內涵豐富的數學活動,又是安排在第三單元最後的一節綜合實踐活動課。它既能鞏固學生對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積累學生活動和解決問題的經驗,還能使學生更加熟悉三角尺上角的特點,為後續學習作好鋪墊。

教學重點: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鈍角,知道用直角和銳角拼出的一定是鈍角。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角的知識拼角。

教學準備:課件、三角尺

教學過程:

一、活動前──充分準備

(一)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義

1.觀察一副三角尺中兩個三角尺中的角分別是什麼角?

2.給一副三角尺上的每個角編號。

如: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尺編為A尺,其中的直角為A尺直角,另兩個銳角分別為A尺①號銳角和A尺②號銳角;另一塊三角尺編為B尺,它的直角為B尺直角,另兩個銳角分別為B尺①號銳角和B尺②號銳角。

(二)複習舊知,激趣引入

1.銳角、直角、鈍角有什麼關係?(銳角<直角<鈍角)

2.三角尺上直角、銳角都有,就是沒有鈍角,你能用它們拼出一個鈍角嗎?(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用一副三角尺拼角活動前學生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一副三角尺”中“一副”的含義,知道一副三角尺中的兩塊三角尺各有哪些角,有什麼特點。同時調動銳角、直角、鈍角之間大小關係的知識,為“拼角”作好準備。】

二、活動中──合作交流

出示例6: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

(一)小組討論,自由拼角

1.思考如何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

2.學生動手拼角並畫下來,教師巡視指導。

(二)彙報展示,師生交流

1.組長彙報。

2.挑選不同的拼法展示在黑板上。

3.在拼鈍角的過程中,你有什麼發現?

(三)作品分類,討論質疑

1.黑板上的拼法各有不同,你能將它們按一定的規律分類嗎?

2.討論交流:一類是銳角與銳角拼成的,另一類是直角與銳角拼成的。

3.質疑:銳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嗎?(不一定)直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嗎?(一定)

(四)驗證鈍角,優化拼法

1.交流驗證方法

目測──看上去比直角大

測量──用三角尺的直角比

推理──直角與銳角一定能拼成鈍角

2.總結拼法

用一副三角尺上的一個直角與一個銳角一定能拼成一個鈍角。

【設計意圖:通過“用一副三角尺拼一個鈍角”的活動,在自由拼角中感知,在合作交流中思考,在分類討論中質疑,在驗證優化中昇華。理解根據直角和鈍角的關係,以直角為基礎和銳角去拼的優勢。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有序思考,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三、活動後──運用拓展

(一)教材第42頁“做一做”

1.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鈍角。

2.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直角。

3.從兩副三角尺中選兩個,拼出一個銳角。

同桌合作拼角,小組交流,再全班彙報展示。

(二)從兩副三角尺中選三個,拼一個鈍角。

同桌合作拼角,並畫下來,再全班交流討論。

(三)教材第45頁練習八的第13題。

綜合運用銳角、直角和鈍角的知識,用七巧板上的圖形靈活拼角。

【設計意圖:運用拓展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在用一副三角尺拼的基礎上,用兩副三角尺中的兩塊拼角,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層次用兩副三角尺中的三塊拼角,發散學生的思維;第三層次用七巧板中的各種圖形拼,進一步加深對角的認識,培養思維的靈活性,感受七巧板中的數學美,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四、活動總結

(一)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二)拓展延伸

1.鈍角去掉一個直角是什麼角?鈍角去掉一個銳角是什麼角?為什麼?

2.你還想到了……

【設計意圖:通過談收穫歸納總結全課,讓學生感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同時提出幾個開放性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對數學內在的興趣。】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教材三年級數學上冊第26-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學習有順序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探索規律。

2、方法過程目標:讓學生經歷探索中事物搭配規律和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體驗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3、情感態度目標:讓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學習有序思考的方法。

教學難點:探索並歸納出簡單搭配現象中的規律,會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今天有許多位老師來到了我們教室和大家一起上課,我想用握手的方式對他們表示歡迎,誰願意幫老師想想辦法,怎樣握手才能做到既不重複也不遺漏呢?

2、揭示課題。

師:下面我們就用這中有序的、不重複、不遺漏的思考辦法來學習新課——“搭配中的學問”。

二、自主探究,發現規律。

笑笑的生日

1、穿衣搭配:一件T恤,一條牛仔褲,一條休閒褲,如何搭配出一套衣服?有幾種搭配方法?

2、早餐搭配:

飲料:牛奶豆漿

早點:麵包油條

飲料和早點各選一份,有幾種搭配辦法?先自己想想,然後四人一小組交流。

彙報。板書搭配方法,強調有序搭配。啟發說出不同的方法。

3、去動物園的路線

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

彙報,再次強調有序搭配,才能不重複、不遺漏。

4、照相的搭配。

5、找搭配的規律。

6、師小結。

三、鞏固練習

1、石頭、剪子、布的。遊戲。

2、猜電話號碼。

四、總結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5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五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會進行乘法估算。

2.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習慣;培養學生歸納概括、遷移類推以及應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估算的過程中,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並能運用數學語言進行表述和交流;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生熱愛數學、學好數學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猜數引入

老師想了一個數,它是個兩位數,你們猜它是幾?(隨著學生的猜測,教師用“大了”和“小了”提示)

回憶剛才我們猜數的時候,是不是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呢?像剛才這種在老師提示下進行有根據的猜測,叫估計。其實,在我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很多地方要用到估計。

[說明:課前的猜數遊戲,學生興趣盎然,為新課的引入做好了鋪墊。]

二、感受估計的需要

1.今天的課堂上,除了老師和你們外,還來了你們的一些老朋友呢!(課件呈現8只機器貓)來了多少隻機器貓?(當數量少的時候,我們一眼就可以看出來了)

快數一數,這裡有多少?(課件呈現滿螢幕的機器貓,造成學生數不清的困難)

2.這麼多,一下子數不清,我們可以估一估呀!(學生第一次估的差距比較大,有1000、100、500、200等)

師:怎樣估計能精確些?

生1:圈出一份估一估,然後再看有這樣的幾份。

生2:給這些機器貓排排隊。

……

3.課件給機器貓排隊,排成8行。(按先估每行大約有幾隻,然後乘8的方法估一估)

4.師:機器貓每行有29只,排成8行,大約有多少隻?該怎麼列式?

[說明:創設數機器貓只數的情境,分成以下幾個層次進行教學:1.直接呈現數量較少的機器貓,學生一眼就可以觀察得出;2.呈現很多機器貓,造成數不清的困難,引導學生感受估計的需要;3.由於眼花繚亂,第一次估計不精確;4.通過交流估計的方法,達到比較精確的估算。這樣四個層次的教學,讓學生主動感受和體驗到了估算的必要性與作用。]

三、交流估算的方法

1.29×8大約等於多少?把你的想法,在練習本上表示出來。

2.交流展示學生的估算方法。

A.29×8≈240,把29看成30。

(師介紹約等號的含義、寫法和讀法,並與等號進行比較)

B.29×8≈160,把29看成20。

C.29×8≈290,把8看成10。

D.29×8≈300,把29看成30,把8看成10。

……

[說明: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讓他們的思考和情感得到完全的放鬆與充分的尊重,這樣他們的想法和意見才得以盡情地流露與表述,不同的看法和結論才可以在一步步的表達中得到完善。學生在此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方法,雖然有的方法還不恰當,但每個學生的思維和情感得到了發展,並在與他人方法的比較中感受到了不同估算方法的優越性和侷限性。]

3.這幾種方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嗎?

4.同樣是把因數看成整十數,但估出來的結果差距很大,這是什麼原因啊?

5.通過交流明確:應該把因數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數再估算。(去掉29×8≈160)

6.剩下的三個結果,哪個與準確值最接近?(課件演示每種估算方法)

(A是多估了1個8,C是多估了2個29,D是多估了2個29和1個8;這裡不需要向學生直接說明,只要讓學生感受即可)

小結:這幾種方法都可以,同學們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方法進行估算。

7.全班42人,如果送給每人5只機器貓,估一估,這些機器貓夠送嗎?42×5≈200(只)

和前面一題進行比較:29×8≈240(估大),42×5≈200(估小)。

8.試一試。

21×6≈ 48×5≈ 397×3≈ 510×7≈

9.小結:我們在估算的時候,都是把這些乘法算式中的某個數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數,那是不是可以看成任意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呢?(要看成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的數)

四、拓展提升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和估算有很大的 聯絡。陸老師今年暑假的北京之遊就碰到了很多和估算有關的知識,讓我們以數學的眼光去看看吧!

第一站:長城

長城離陸老師所住的賓館有點遠,汽車每小時行駛53千米,3小時才到達,長城離賓館大約有()千米。

第二站:美麗的北海公園

告示:每條大遊船限乘120人。

正好有4個旅遊團,每個團有31人,估算一下,他們能同時上一條船嗎?

[說明:此題引發了學生的爭論:約等於120,卻為什麼不能上船?出現認知上的矛盾,學生通過爭論後,明白把31看成30是估小了,所以結果也比準確值小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懂得了估算和精確計算之間是有誤差的,在運用估算結果來解決實際問題時,還必須考慮現實情況。]

比較:31×4○120(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另一個用途)

第三站:天壇公園

每張門票8元,陸老師所在的旅遊團共有39人,320元錢夠買門票嗎?

為什麼同樣是估算,剛才不能上船,而現在買門票卻又夠了呢?

學生通過辨析比較發現,剛才是估小了,而現在是估大了,所以夠了。

比較:39×8○320

第四站:購買北京特產

每種特產,老師準備都買8份,請你們幫助我算一算,大約要花多少元錢?

反饋:1.(58+11+33)×82.58×8+11×8+33×8

≈(60+10+30)×8 ≈60×8+10×8+30×8

=800(元) =800(元)

比較兩種方法,哪種簡單?想一想,老師大約帶多少錢就夠了?(讓學生明白估算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幫助)

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而學生估算習慣的培養與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估算意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充分挖掘估算題材,重視進行估算示範,使學生認識到估算的必要性和優越性,並關注估算在培養學生邏輯思辨、辯證看待問題能力上的作用。

1.大膽改變教材內容,使學生產生估算的需要,體驗估算的現實性。

乘法的估算,學生以前並沒有接觸過。在這節課上,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教材的內容做了一些調整,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所學習的新內容自然地融合到一起,並通過現實問題,讓學生明白估算的必要性。與此同時,課中所設計的一系列練習,都是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會碰到的現實問題,並具備用估算解決的現實需要,因而整節課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濃厚的生活味。

2.深入挖掘教材內涵,讓學生體驗數學課堂的思辨性。

成功的數學課,既能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也能將簡單的問題深化。“乘法估算”一課,教師們都會想到要讓學生體驗估算的“必要性”,設計的學習素材要富含現實氣息,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夠的。如果深入研究教材我們就可以發現,在現實運用估算的過程中,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根據估的結果就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二是因為估的結果有時估大有時估小,單憑估出來的資料並不能直接準確地回答所要解決的問題,即還需結合現實情況進行考量。我在教學中充分考慮了這些情況,精心設計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到“估大”、“估小”的情況及如何運用這樣的結果解決問題,同時穿插比大小的訓練,從而將現實性、思辨性較好地統一起來。

優秀國小數學教學設計案例6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結合生活經驗,學生藉助觀察年曆卡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瞭解有關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各多少天,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2、能與生活聯絡起來,熟練地運用年、月、日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增強應用意識。

(二)能力目標: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情感目標:使學生充分感受到時間與數學的密切關係,使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培養學生樂於探求知識的情感,結合有關時間給學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關係。

教學難點:

記住各月的天數及閏年的判斷方法。

教學具準備:

年曆卡及表格,課件

導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同學們,從一年級入學到現在,你們在這所學校上學大約多長時間了?那你們記得大約有多少個月嗎?你們知道大約有多少天了嗎?

2、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用到時間單位年、月、日。現在,老師和同學們一同努力來探究年、月、日的知識。

3、關於年、月、日,你知道些什麼?教師板書相關內容。

二、小組合作探究問題集中反饋解決問題

(一)總結年、月、日的有關結論

1、從20xx年到20xx年,在這近三年的國小生活中,我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樂地成長,都在收穫知識。讓我們一起看看我們走過的那些快樂的日子。願不願意把這些快樂的日子數一數記錄下來呢?請同學們拿出2004—20xx年的年曆卡,把這三年1—12月份的天數填在表中,並計算出你喜歡的一個年份的全年的天數。怎樣做既節省時間又高效呢?誰有好主意?

2、兩人合作,全班彙報填寫情況。

3、仔細觀察表一,看看你能發現什麼?把你的發現告訴給同桌同學。

3、彙報發現,教師相機板書。介紹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

4、這麼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數記混,怎麼記住每個月的天數,誰有什麼好辦法?全班交流。

5、練習:兒童節、國慶節所在的月份是大月還是小月?

(二)平年和閏年的判斷方法

1、計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數,發現天數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閱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數填表二。仔細觀察表二,從表中記錄的情況,你發現了什麼規律?說給你的小組同學聽。

2、彙報。

3、根據所學知識判斷20xx年是平年還是閏年?

4、出示資料,讀後你知道了什麼?

三、解釋與應用

1、判斷下面的年份是平年還是閏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維訓練

小明過了4個生日,他今年可能幾歲?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想說點什麼?

五、作業佈置

解答我們在這所學校學習了多少個月,多少天的問題,並寫在數學日記中,也可以寫一寫其他與數學有關的事情。

六、板書設計: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

公曆年份是4的倍數是閏年;公曆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數記錄表.

更多的收穫。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數記錄表

識,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吧!

仔細觀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發現、收穫新的知

教學後記:

本節課我力求體現以下教學理念:

一、讓全體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觀察比較

二、注重學生學習的實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設計開放性的練習題

《年月日》教學教學反思

兩次教學《年月日》,相同的教學內容,但不同的學生,不同的課堂,教學效果亦不相同。根據兩次課堂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效果,認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學,教學中這些方面需要改進:

一、提高課堂駕馭能力,及時調控課堂,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情況,及時調控課堂教學,嚴格把握好教學時間,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要合理安排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在重點、難點處給予點撥、引導,但教師不能引導過多,適可而止。

二、重合作過程也要重合作後的結果

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思考後,合作交流時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要參與到合作學習中,瞭解學生的交流情況,予以點撥,交流後有所收穫,注重交流後得到的結論。

三、給學生留有充足的時間思考

在提出問題後,要給學生時間思考,不能提出問題後就急於找同學回答,這時回答問題的同學都是反應較快的同學,要注重學生的不同差異,面向全體同學。

四、習題訓練量不足

要想使學生的知識得到鞏固,要加強練習題的訓練,設計不同梯度的練習題,使學生學到的知識得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