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實用文 > 發言稿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全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的講話

發言稿7.91K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全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的講話

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在全縣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的講話

銀川市賀蘭縣縣長 赫天江

(2020年5月6日)

同志們:

      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對於保持經濟平穩執行、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國務院每年都要就此主題召開一次全國性會議。今天,我們召開全縣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大會,這充分表明了縣委政府通過推動“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區市黨委政府關於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分析我縣在優化營商環境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短板弱項,安排部署下階段工作。剛才,發改局通報了全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普光同志對2020年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做了安排,全縣各部門、各單位要全力以赴推動落實。6個委辦局和賀蘭工業園區管委會作了很好的表態發言,大家查問題、定措施,找差距、補短板,對抓好“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的信心很足、決心很大,說到就要做到,表態就要踐諾。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切實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

營商環境好,則市場活力足;營商環境優,則發展後勁強。面對嚴峻的經濟形勢、發展大勢和競爭態勢,各單位、各部門、各園區要著眼賀蘭長遠發展,從戰略和全域性高度,統一思想、自覺擔當,捨得掏出“口袋裡的權力”,願意別人動“盤子裡的乳酪”,深刻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深入理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重大意義。

第一,優化營商環境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強調“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瞄準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優化政務服務,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等等。總書記的這些重要指示,高屋建瓴、內涵豐富、指向明確,深刻回答了為什麼要打造營商環境、打造什麼樣的營商環境、怎樣打造營商環境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寧視察時,明確要求我們要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優化營商環境,是完成好這些目標任務的應有之義。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實將其轉化為優化賀蘭營商環境的生動實踐。

第二,優化營商環境是全面落實黨中央,區市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近年來,黨中央、區市黨委政府對營商環境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推進力度越來越大。從國家來看,去年國務院共召開38次常務會議,其中20次都研究了優化營商環境相關議題,還專門成立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協調小組。從自治區來看,陳潤兒書記視察銀川提出“一高三化”的目標要求(其中城市國際化就是要依靠良好的營商環境來引領);鹹輝主席在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要求,要聚焦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不斷創新政策、優化服務、強化落實,著力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高質量發展增動力。玉經市長、鴻儒副市長先後兩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營商環境工作。黨中央、國務院,區市黨委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既傳遞了強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強烈訊號,也為我們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重大機遇。我們一定要緊密結合實際抓好落實,確保各項決策部署在賀蘭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第三,優化營商環境是掌握競爭主動權贏得競爭新優勢的迫切需要。當今時代,區域發展已由“政策驅動”轉向“環境驅動”,區域競爭也由拼資源、拼區位、拼政策逐步轉向拼服務、拼環境、拼創新。實踐證明,哪裡營商環境好,人才就往哪裡去、資金就往哪裡流、專案就往哪裡建。世界銀行資料顯示,營商環境整體指數提升1%,可帶動投資率增長0.3%、GDP增長0.36%。當前,全國各地各展其能、各顯神通,持續用力優化營商環境。成都提出要“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先進城市”。西安提出要實現“五最”目標(即審批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服務最好、誠信最優)。

從東北三省對“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擔憂,到杭州、佛山等地提出“企業家之城”的打造,再到榆林啟動“十大行動”、包頭打出優化營商環境“組合拳”,無論是發達地區還是周邊城市,都已將目光從單純打造“政策窪地”轉向了對一流營商環境的極致追求。近期國家發改委正式通報了全國營商環境測評結果,銀川位居41個參評城市11名,省會城市第一,進入第一梯隊,獲得了國家發改委“南有衢州、北有銀川”的高度評價。我縣作為西北內陸不發達縣區之一,不沿邊、不靠海,沒有天賦異稟的資源,沒有一枝獨秀的產業,在高質量發展的新徵程上,我們只有牢固樹立“環境決定成敗”的理念,打造具有明顯比較優勢的營商環境,使賀蘭在更大範圍參與競爭、贏得競爭,推動形成資金、專案、企業、人才奔湧而來的良好局面。

第四,優化營商環境是滿足人民群眾和企業現實需求的重要舉措。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對人民群眾而言,期盼生活更舒適、工作更舒心、辦事更便捷。對投資者而言,期盼有更優的環境、更廣的空間、更好的條件,支撐實現更好的投資回報和企業更快的發展。利企便民,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目的,也是衡量營商環境好壞的重要標準。我們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之以恆優化營商環境,努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為市場主體添活力,充分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巨大潛力,幫助企業更好融化市場的“冰山”、削平融資的“高山”、闖過轉型的“火山”,讓更多人有機會變智慧為財富、變創新為收益、變夢想為現實,匯聚起推動賀蘭轉型發展、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直面問題,切實找準優化營商環境突破口

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發現問題是前提,直面問題是態度,切實解決問題才能取得實效。去年以來,我縣結合自治區銀川市“1+16”“1+9”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印發了我縣“1+9”工作實施方案,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也取得了一些亮點,比如,在銀川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上,通報我縣著力構建基本解決執行難“賀蘭模式”,先後在全區法院首創懸賞公告、懸賞保險、京東大資料評估等七項舉措,智慧助理解決執行難,被最高人民法院編入《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案例選編》,但是也因工作推進遲緩,落實自治區“1+16”政策不力相繼被自治區通報,因組織不力,未按要求派人蔘加測評,影響銀川市整體測評工作被銀川市點名。針對優化營商環境辦公室梳理的情況彙報,結合督查室平時督查和我暗訪的情況來看,我縣營商環境依然存在一批企業和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群眾辦事碰到“四大煩惱”。群眾對政府機構視窗服務存在怨言,對某些操心事、煩心事反映強烈。一煩辦證手續繁瑣,材料多。要求出具的證明材料過多過濫,人口、法人、社會信用等基礎資訊庫沒有實現互聯互通,群眾辦一件事需要跑很多部門才能搞定,反覆提交材料的現象比較普遍。二煩不夠人性化,辦事不便利。部分辦事指南描述不清晰具體,諮詢電話總是佔線或無人應答;政府網站內容不實用,群眾想要的資訊找不到;一些基層視窗單位不夠人性化,節假日有時間但是沒有視窗辦事,群眾辦事只能向單位請假。

三煩審批不集中,辦事滿城跑。一些部門單位進駐政務大廳的事項“含金量”低,或者沒有把所有審批事項完全集中到服務大廳,或者對服務大廳視窗的授權不到位,導致審批辦件服務出現“體外迴圈”,申請材料仍需拿回原單位審批,群眾時間成本並未實質性降低。四煩辦事視窗少,等待時間長。政務服務大廳由於硬體設施不完善、服務視窗設定偏少、服務人員業務水平不高、缺乏真正意義的綜合視窗、紙質申報材料處理效率低等問題,導致群眾排隊時間過長。

(二)企業生產經營面臨“三大掣肘”。成本高、負擔重、融資難、人才流失等“老大難”問題仍然突出。一是要素成本高。用地方面,專案用地落實難,土地指標不足、徵拆難、建設滯後、使用效率低下等。據部分企業反映,所在園區雖有空地且也有其他企業結餘空出廠房,但就是拿不到新增用地,由於缺乏物料堆放場地,多上幾條生產線計劃也就落空。“區域評”“標準地”“彈性供地”等探索性改革安排部署已經一年多,但相關部門推動不力,一些關鍵性約束沒能有效突破。

二是融資難融資貴。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滯後,金融機構產品創新不夠,重擔保、重抵押的問題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多數企業在辦理信用擔保手續時需要支付的手續費、擔保費較高,辦理時間也很長。政府擔保基金作用發揮不夠,融晟公司缺乏資本運作專業人才,優質資產沒能真正發揮效益。三是招工難留人難。一方面,工業園區和農業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配套不足,就業機會少、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稀缺,出行不便、生活不便、消費不便等問題突出,難以吸引大量勞動力聚集;另一方面,大多數企業經營效益一般、工資水平低,對職工教育培訓投入不足、職業晉升渠道窄,高層次技術型人才留不住。

(三)政務服務存在“四大梗阻”。群眾辦事煩,企業生產經營有痛點,折射出我縣政務服務深層問題。一是資訊化建設滯後。全縣統一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資訊平臺沒有真正建立,“資訊孤島”問題突出,政務服務“多套系統、多個流程、反覆登入、反覆錄入”讓人很揪心。比如,我縣公民基本資訊由公安部門管理,企業基本資訊由工商部門管理,事業單位基本資訊由事業單位登記管理部門管理,社會組織基本資訊由民政部門管理,這些聽來都煩,更何況去辦事。二是簡政放權不到位。

一些部門審批許可權下放不統一、不同步、不配套,多部門、多事項並聯審批制度沒有真正建立,跨部門審批權責清單、審批流程不統一,導致審批耗時長、環節多。有園區企業反映,從專案落戶到投產,有時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來辦理各種專案前期和報建報批等手續。還有少數審批事項只是在形式上集中到了政務服務中心辦理,但審批權還在原單位,視窗成為“收發室”,視窗工作人員充當“傳聲筒”。比如,自然資源局的不動產登記事項,安排人員在大廳收集材料,但最終的決定審批權依然在原單位。

三是政策落實“空轉”。很多企業反映,一些單位對上級政策照搬照抄,缺乏針對性、操作性、申辦流程,加上深入企業指導業務方式簡單,企業對政策只能望“政”興嘆。比如,自治區技改獎補資金,去年10月份就撥付到我縣,但由於有關單位指導不到位,方案考慮不周全,導致企業要反覆報送材料,補助資金至今還沒有落實到企業,截至目前共發放325萬,還有600餘萬資金趴窩不動。一些部門只關注了政策“有沒有”,沒有更多關注政策“落不落地”,導致失去了政策適用的最佳時機,削弱了政策的紅利。

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自治區財政廳出臺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平穩執行若干財政政策措施,我在政府常務會61次會議上專題聽了執行情況彙報,明確要求發改局、財政局要指導各部門細化政策措施,制定實施細則,明確操作規程,優化辦理流程,充分發揮政策引領和資金撬動作用,但是這項工作據我所知就根本沒有行動。四是幹部不願擔當。優化營商環境說到底考驗的是幹部的務實擔當,近來年幹部作風轉變的“大環境”雖已形成,但“小氣候”依然存在,為政不為、紀律渙散、推諉扯皮、敷衍塞責等衙門惡習仍然存在,新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層出不窮。一些部門對企業審批事項預先不提供一次性告知,或提供的告知不清晰、不完整,導致企業來回跑、反覆跑;一些縣委政府承諾給企業的優惠政策和資金就是遲遲兌現不到企業手中。

一些幹部言行不一,承諾不兌現,企業苦不堪言。如部分企業反映,在貫徹“容缺辦理”過程中,部分單位在報批報建問題上承諾企業可以“先上車後補票”,然而企業上“車”了,但是“票”卻補不來,企業正常投資變成違法建設,企業主心急如焚,透心地涼。有的部門“新官不理舊賬”,遇到難題繞道走,碰到責任卸肩膀,群眾意見非常大,紛紛通過上訪、網路問政等方式表達不滿,但是有關單位仍然我行我素,縣委政府主要領導批示了,分管領導也親自協調,但就是解決不了。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面對群眾的“煩惱”,企業經營的“掣肘”,服務的“梗阻”,我們必須直面正視、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以群眾“答不答應、滿不滿意”為檢驗標準,採取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推動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三、對標先進,大力突破優化營商環境“最後一公里”

在優化全縣營商環境大行動中,各部門、各單位、各園區要對標《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把膽識體現在“敢幹事”上,把能力展現在““會幹事”上,把目標落實在“幹成事”上,狠抓“1+9”方案和156項重點任務貫徹落實。

一是要在行政效能方面大提速。要持續推進“企業開辦一日辦結”,全面推廣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深化“1+N多證聯辦”整合審批,簡化企業登出手續。要再壓專案審批辦理時限,繼續深化並聯審批,開通企業重大投資專案綠色通道,加大“多證合一”“多評合一”“多方案合審”“多圖聯審”應用力度,進一步優化簡化我縣重點專案建設程式流程,切實提高審批效率。

加快專案審批大廳建設,實現77項業務集中辦理,審批時限再壓縮20%。推行“一窗全辦、一網通辦、容缺先辦”服務模式,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0%以上。要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區域評”模式,實現“證照分離”全覆蓋。要深入推進政務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聯合辦、集中辦”,推進行政權力事項全面進駐政務服務中心集中辦理,實行“一窗受理、整合服務”,實現“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力爭絕大多數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直至“一次不用跑”。尤其是賀蘭工業園區管委會要真正做到園區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全面運營,實現“企業的事園區辦,園區的事園內辦”。

要深入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建立統一規範的縣、鄉、村三級保留和取消的證明事項清單,全面清理各類“煩心證明”,解決“辦證難、辦事難”等問題。要加快網上政府建設,構建政務服務“一張網、一朵雲”,打造24小時“不打烊”網上政府,加快大資料應用,積極推動政務資訊系統整合,實現“統一進出、資訊共享、並聯辦理”,從根本上解決“資訊孤島””問題。要優化政務服務視窗執行模式,建立健全首問負責、限時辦結、責任追究、一次性告知、一章辦結、公開公示、否定報備等制度,積極推行“一視窗受理、一平臺共享、一站式服務”,逐步實現就近能辦、同城通辦、異地可辦。

二要在降本減費方面見大效。用地方面,強化用地供給,優化用地辦理,降低用地成本;深化工業用地市場化配置改革,推行工業用地彈性出讓制度和靈活的土地供應方式,推廣實行工業用地長期租賃、先租後讓、租讓結合、彈性年限出讓,擴大降低土地出讓底價政策適用範圍;支援企業通過提高工業用地容積率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清理盤活存量建設用地,實現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集約利用;鼓勵對公共設施專案建設採取劃撥、出讓、租賃方式供地,同時改進土地出讓金分期繳納方式,進一步提升土地開發使用效益。

用電方面,實施分類管理,精簡辦電環節,推行“低壓三零高壓三省”(零上門、零審批、零投資、省時、省力、省錢)和“四個一”(一證件、一電話、一地址、一承諾)接電改革,降低接電成本,壓減接電時長;實行供電工程限時建設驗收,增加低壓電網接入容量。拓展線上辦電方式,為企業提供規範化、選單式服務;進一步大力推廣不停電作業,減少使用者停電感知。用氣、用水方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培育市場供給主體,從源頭上為企業提供更多選擇。推行水氣設施報裝“一網通辦、一窗受理”;優化辦理流程,簡化建設專案水氣報裝前置條件,提供前置諮詢服務,實現施工許可證核發後即可辦理水氣設施報裝,推動水氣外線工程涉及的規劃、許可、佔用道路挖掘許可、線路施工等審批事項由串聯改為並聯辦理,進一步壓縮獲得用水用氣整體時限。

物流方面,合理規劃和佈局大型商貿物流設施,加快推進村級物流配送網路和網點建設,完善區域物流網路體系和城鄉物流配送體系,解決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減稅降費方面,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要堅決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完成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欠,嚴控發生新的拖欠。把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真正當作自己人,健全涉企決策參與機制,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允許社會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源等領域,建立服務“直通車”制度,持續開展“進百企解難題穩增長”幫扶活動,激發民間投資信心與活力。落實企業“安靜日”制度,嚴控各種涉企檢查,讓廣大民營企業家踏實辦企業、安心謀發展。

三要在緩解融資難題上見真招。既要注重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又要更多地提高金融的活躍度,緩解當前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進一步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壯大市場主體,擴大“惠企貸”“政銀保”業務覆蓋面,創新信貸融資模式,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擴大新型政銀擔合作規模,建立企業轉貸應急體系,用足用好小微企業擔保基金,不斷豐富企業市場化融資手段。要降低融資成本,落實信貸“七不準”(不得以貸轉存、不得貸存掛鉤、不得以貸收費、不得浮利分費、不得借貸搭售、不得一浮到頂、不得轉嫁成本)和服務收費“四公開”(收費專案公開、服務質價公開、效用功能公開、優惠政策公開),著力規範金融機構收費和融資中介服務收費行為,督促銀行業金融機構暫停收取本票和銀行匯票的手續費、掛失費、工本費等6項費用。要提升融資效率,鼓勵金融機構建立針對同一型別小微企業客戶的金融信貸專業化分類、批量化營銷、標準化審貸、差異化授權機制,探索建立貸款全流程限時制度,實現動產抵押登記“一次辦結”,簡化續貸辦理流程,支援正常經營的小微企業融資週轉實現“無縫銜接”,提高重大專案融資實效,幫助企業及時獲得資金支援。

四要在招才引智方面出好招。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資源。當前,全國各大城市都在開展“搶人大戰”,必須高度重視招才引智工作,加快構築人才小高地。要深化校企合作機制,推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一體的協同育人模式,支援企業與職業院校開展訂單式培訓,提供產業發展所需的中層技術人才。要制定和完善人才引進政策,加大引進人才獎勵力度,落實各項激勵政策,著力引進一批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要優化用人環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務,在住房上採取建設人才公寓、公租房、共有產權房和加大住房補貼等多種形式,滿足不同型別人才的住房需求;在教育上對落戶我縣的急需緊缺和高層次人才,其子女在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階段可就近就便優先擇校入學。要構建低門檻、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創業孵化平臺,打造充滿活力的創業創新環境。

五要在誠實守法重諾方面動真格。各部門、各單位、各園區要帶頭講誠信,依法兌現承諾,不得隨意改變約定,杜絕“開空頭支票”“新官不理舊賬”等現象,全面清理處置政府違約失信問題。對因政府規劃調整、政策變化造成企業合法權益受損的,要給予合理補償,讓企業投資放心、寬心。強化涉企信用監管,建立誠信“紅名單”和失信“黑名單”制度,對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採取限制、懲戒措施。推行“陽光執法”,對涉企檢查全面施行“雙隨機一公開”,合理確定抽查檢查頻率,減少政府部門對市場主體直接干預。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和全過程記錄制度,堅決查處濫用行政權力干涉企業正常經營的行為,對無法定依據或者未經法定程式,不得強制企業停建、停產,不得隨意對企業停電、停水、停氣。要建立企業問題反饋直通機制,鼓勵企業講真話、談實情、建諍言,以實際行動解決企業訴求,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企業誠信度和全民誠信水平。

六要在幹部隊伍作風建設上出狠招。我們的領導幹部,尤其是處在實權部門、要害崗位的領導幹部,手中都掌握著各種審批權、執法權、司法權等公共權力,在重大政府投資專案、重大工程建設和重大經濟活動中都有一定的話語權、決策權、處置權。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必須緊緊盯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尤其是“站所長、股長”這一特殊群體,決不能失之於寬、失之以軟、失之於鬆。各部門、各單位、各園區黨政“一把手”要對實權股室、關鍵崗位的幹部加強教育管理,讓“科長經濟”“所長經濟”“股長經濟”“隊長經濟”沒有尋租的機會,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切實為市場主體和群眾提供優質服務;要定期交流輪崗,防止利益固化,注意降低廉政風險。今後群眾和企業辦事,能辦還是不能辦,都要給個明確答覆,決不能含糊其辭,能辦的要堅決辦、馬上辦;不能辦的,要說明理由和原因。

同志們,優化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是一項常抓常新的系統工程,要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堅決打贏優化營商環境這場硬仗,推動新作為,樹立新形象,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