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陷阱

“聰明”大學生掉進招聘陷阱

“聰明”大學生掉進招聘陷阱
為了找到一份工作輕信街頭野廣告,鬼使神差地將1600元錢匯入人家提供的賬號“聰明”大學生掉進招聘陷阱大學生張強(化名)一向覺得自己警惕性挺高,平時看了不少報紙、電視上的詐騙案例,沒想到,竟被一張街頭小廣告拉進了“招聘陷阱”,不但1600元錢打了水漂兒,自己的個人資料也被人套走。8月17日,記者傾聽了他被施以“騙中騙”、一步步走進陷阱的經歷。
  一步一步被引上鉤張強是我市某高校大二學生,8月初,他在青泥窪橋一個公交車站牌上看到一則“本酒店尋求導遊、伴遊,月收入萬元以上”的野廣告。雖然如此高的待遇令人生疑,但張強想,大連此時正是旅遊旺季,沒準兒真有這樣的好事,自己手裡又有導遊證,就抱著試試看的想法撥打了廣告上的傳呼。對方很快回了電話,問了張強的身高、年齡等情況後,便叫他到某賓館接受面試。張強趕到賓館,等了半天也不見人來,便又給對方打電話。一位“黃小姐”告訴他,公司是大連賓館內部的旅遊公司,對外不公開,他的工作很簡單,就是私人伴遊,介紹介紹景點,幫人拍拍照什麼的,沒有別的要求。每次服務客人交2800元,公司留下800元,自己留2000元,如果公司沒給他介紹客戶,每天會給他150元的保底工資。還說公司的客源很好,“今天下午就有一個客人來”。張強一聽,很想接這個客人。黃小姐便說,如果馬上開始工作,得先交800元服裝押金,手續可以以後補辦,工作三次押金就返還。雖然心裡忐忑不安,但找工作的強烈慾望還是讓張強馬上去銀行取出了800元錢。他要直接把現金交給對方,但對方說“公司現金不能個人經手,這是我們公司的規定”。張強猶豫再三,還是將錢存入了對方的賬號。可當張強趕到賓館等客人時,對方又編造了一些理由說“錢存晚了,客人已去開發區打保齡球了,晚上再給你找個客戶。你把銀行存錢的單據儲存好,以便交給我們辦手續”。到了傍晚,黃小姐說,又給他聯絡了一個客人,但由於客戶是直接交給導遊錢,為了保證公司的利益,他必須先向公司交800元錢,才能將客戶介紹給他。張強心想,反正已經投了800元,即使再交800元,只要有一個客戶,這些錢就能賺回來了。其實當時他的潛意識裡已經知道自己被騙了,但心裡仍然存有一絲希望,鬼使神差地又取出800元,存到了對方的賬戶裡。
  “騙中騙”沒完沒了第二個800元存進以後,對方的電話便打不通了。這時張強才徹底相信自己被騙了。他假扮成另一個應聘者,撥打了開始的那個傳呼。對方很快回了電話,還是那個“黃小姐”,張強懇求她把1600元錢退給自己。沒想到對方竟很痛快地答應了,讓他去辦一張農行的卡。張強馬上去辦了張戶頭只有1元錢的卡。誰知對方問完了賬號以後,又問戶名,又問他的身份證號碼甚至賬戶密碼。張強表示存錢又不用這些,對方說:“你這都不懂,公司賬號往你個人賬號上打錢都得要個人資料。你還想不想要錢了?”張強一想,對方已經知道不少自己的情況,也不差這一個身份證號碼了,再說反正卡里只有1元錢,密碼告訴他們也無所謂,便都說了。對方查過賬戶以後,發現裡面只有1元錢,給張強打來電話說:“你的卡現在屬於空卡,公司賬號給個人賬號裡打錢,個人賬號裡必須要有100元以上,否則就不能存。”張強聽到這裡,才徹底死心。張強說:“現在我的資料騙子都掌握,也不打算去報案了,只想提醒所有的大學生留心這樣的陷阱。”
  專家破解騙術17日,記者致電大連賓館調查此事。賓館營銷部一位嚴姓女士聽了記者的講述後非常驚訝,她說,大連賓館從來沒有這種所謂的“內部旅遊公司”,賓館的對外招聘資訊全部是通過正規渠道對外發布的,不會張貼這種街頭廣告。記者從警方瞭解到,眼下上當的人不在少數,但由於騙子手段成熟,一般來去無蹤,銀行賬號也是假身份證所開,留下的線索極少,給警方破案帶來很大困難。一些像張強一樣的受騙者把個人資料都留給了騙子,因害怕報復便選擇了不報案。就此問題,記者採訪了大連海事大學心理學教授王有權。王教授告訴記者,文中騙子使用的騙術,利用的是心理學上的“登門檻效應”。如果讓受騙者一下拿出一大筆錢,對方的警惕性必然很高,而如果使對方一步一步來,人們就會放鬆警惕,從而達到目的,這種“登門檻效應”在心理學中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同時,騙子選擇的方式、地點等肯定都是經過一番精心考慮的。因為在心理學中,宣傳者想使對方態度轉變時,需要把自身形象塑造得具有一定威望;勸說的方式也要有正面、反面、恫嚇、解釋等多種;在特定的環境下,對對方展開“投其所好、施其所求”的攻勢。
  心理學家支招兒王教授從心理學的角度為大家支了“以毒攻毒”的幾招兒。首先,把自己的內在願望調節得不那麼強烈,主觀上保持冷靜的態度,才能客觀地審視對方情況。其次,不要被對方冠冕堂皇的身份所迷惑,面對明顯超出付出的回報、過高的許諾,都要存有疑問,增加防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