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古詩兩首教案7篇 探古詩之美——兩首古詩教案分享

本文將分享兩首經典古詩《登鸛雀樓》和《靜夜思》的教案,旨在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兩首具有深刻意義的詩歌。教案包括詩歌的背景介紹、詞彙註釋、作者風格分析和閱讀思考等內容,為讀者提供了全面的學習指導。

古詩兩首教案7篇 探古詩之美——兩首古詩教案分享

第1篇

1. 初步把握詩文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做到熟能成誦。

2. 以比較、探究的方式通過品味語言、描繪畫面來體會詩歌的情感。學會本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句中“坐”的意思。

3. 感悟秋天,發現欣賞自然之美,激發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3.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九年級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4.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淨沙 秋思》)

2. 讀準生字:徑、霜;記住字形,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 自主練習朗讀詩歌,試著背誦,並想想詩句的意思。

1.按老師指定的詩題背誦古詩分組進行賽詩,相互進行背誦,積累古詩

(2)在小組內交流下列詞語的意思:石徑、坐、霜葉、紅於、白雲生處

5.可用小導遊、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聯絡實際,發揮想象

教師出題或學生之間分組出題,練習背誦,積累古詩。

這首詩是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句,意境清新,最為後人傳頌。

4.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石頭鋪成的小路彎彎曲曲,遠遠伸向已是深秋時節的山頭。山上白雲繚繞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見幾戶人家。因為留戀這楓林傍晚的美景而停下車來(觀賞)。秋霜打過的楓葉比二月裡盛開的紅花還要鮮紅。

7.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古詩的詩意。(自己說、同桌說、指名說)

9.介紹古詩(可用小導遊、小畫家、小詩人……來表達古詩的意思。)

10.交流:表達了詩人的什麼感情?在朗讀熟練的基礎上,體會感情。

2.《一課一練》中的一、二、三、《山行》的有關題目。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背誦古詩《楓橋夜泊》。

2. 學會本詩中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說出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想像詩的畫面,體會詩人感情。

3. 陸游為國家戰亂而愁,寫下了《示兒》給自己的孩子。

4. 聞一多為祖國不能統一而愁,寫下了《七子之歌》。

6.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性格古怪,她愁了就愛哭,她愁了還去葬花

8. 姜太公愁了就去釣魚,有個歇後語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他不是真的去釣魚,而是為了散心消愁。

9. 畫家朱耷愁了就畫畫,他畫的畫也帶著愁意,他畫了呆滯的小鳥,蕭條的村莊。

11. 德國有個皇后叫德拉庫爾 ,她為看不到自己的樣子而愁,叫了很多能工巧匠,想了很多辦法,後來發明了鏡子。

12. 愛因斯坦愁的時候睡不著覺,他想,如果人以光的速度奔跑,結果會怎麼樣,後來就發明了狹義相對論。

2. 讀準生字,記住字形,練習正確美觀地書寫,《習字冊》上的生字描一個,寫一個。

3. 自主練習朗讀詩歌,試著背誦,並想想詩句的意思。

(詩中寫到了月亮,它寫到月落,說明月亮從升起,現在已經在慢慢落下去了。詩中還寫到了烏鴉在啼叫。月亮一落,天地間變黑了,就嚇醒了樹上的烏鴉。從詩中看到當時外面有著厚厚的霜,說明時間已經是深秋了。詩中還寫道了鐘聲、漁火、江邊的楓樹。)

7.根據詩歌的內容,結合生活實際,展開交流個別說,集體評議根據教師的提示和詩歌的內容,展開交流

過渡:蘇州的寒山寺因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而名噪一時,無數的詩人墨客均至此題詩作畫吟詠,引來成千上萬的遊人,楓橋也一躍成為蘇州三百餘座名橋之首。

4.觀察學生的自主學習,歸結共性問題,思考導學策略。

(1)看到月落,烏啼,霜滿天,閉上眼睛,你的眼前出現了怎麼樣一副圖?

這首詩28個字寫了月亮,烏鴉,秋霜,江楓,漁火,鐘聲,描繪了一副非常清幽的情景,令人神往。

7.其實,老師之所以喜歡這首詩,是因為詩中所表達的情吸引了老師,那麼這首詩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

8.蘇州是江南水鄉,夜色多麼迷人,可是在詩人的眼中這一切都更加激起了他的愁緒,所以月亮緩緩下墜——更加激起了詩人的愁緒;

總之,全詩著一“愁”字,使得詩人所看到的,聽到的,觸到的,都染上了濃濃的“愁”的色彩。

9.帶著詩人的愁緒,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詩,邊體會詩人的心情,邊想像畫面。

10.同學們,假如真有時空隧道,假如時間真能倒流,你想對這位失意的張繼說些什麼?

11.同學們,張繼愁的時候就寫詩,你平時愁了都幹些什麼?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現在呢,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因為這首小詩,使原先不起眼的楓橋和寒山寺成了千古名勝,每年除夕夜有許多人都去聽鐘聲,還有許多日本遊客不辭千里遠涉重洋來寒山寺,那兒還有一個博物館裡面有張繼的銅像,傳說摸摸他的右手食指,就能提高寫作水平呢!如果有機會,請大家也選擇一個深秋的寒夜,到蘇州去看一看那漁火,望一望那月落霜天,聽一聽那夜半鐘聲,感受一下這詩中愁的韻味。

★ ★《一課一練》中的一、二、三、《山行》的有關題目。

古詩兩首教案7篇 探古詩之美——兩首古詩教案分享 第2張

第2篇

①望湖樓:樓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邊上,是當時眺望湖中景物的樓。

②翻墨:打翻了墨水瓶。這裡形容雲像潑翻的墨一樣黑。

③跳珠:滾跳的珍珠。這裡形容白色的雨點像珍珠一樣跳躍不定。

⑤水如天:形容雨過天晴,湖水像天空一樣清澈明淨。

這首詩描寫了杭州西湖夏天雨前雨後的變化情景。詩的大意說:夏天,天空中變化不定,霎時間烏雲滾滾,像潑翻的墨水一樣擴散開來,開始時,並未遮遍青山。黑雲繼續擴充套件,不多會兒,傾盆大雨就下起來。白色的雨點打在船面上,像一顆顆跳躍的珍珠往船裡亂滾。忽然,一陣卷地大風吹過,把黑雲吹散。雨過天晴,從望湖樓上向下望去,湖水像晴朗的天空一樣清澈明淨。

詩人善於捕捉瞬間變化的情景,像高明的攝影師一樣,拍下湖水、墨雲、雨珠、風吹等景象,繪聲繪色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的作者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他字廷秀,號誠齋,江西吉水人,曾經有機會做我們贛州的父母官,但因與當局政見不合,未赴任就辭官閒居鄉里了。楊萬里的詩活潑自然,平易淺顯,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誠齋體”,在當時便影響很大,與陸游、范成大、尤袤並稱為“南宋四家”。比如選作我們國小課文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以及這首《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就充分體現了“誠齋體”自然清新的特色。

在楊萬里現存4000多首詩中,《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又是比較特別的一首。說它特別是它不僅是一首寫景詩,也是一首表達隱晦的送別詩。在送別之情的表達上,與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著名送別詩還有很大的不同。它既不像“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那般深情款款,也沒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纏綿離愁,更不見“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那樣的豁達祝福。送別的主人公林子方是作者的下級兼好友,當時正要離京赴任福州知府。據說對於升遷地方官,林子方倒是滿心歡喜,按道理詩人也應該給予他祝福才是。但是他實在是捨不得這位好友的離開,於是在詩作的一開頭就突兀的來了一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畢竟”一詞雖顯得突兀但確實精妙,看似脫口而出,實則很好地表達了作者那種在美景衝擊下驚喜的直觀感受,也起到了強化西湖之美的效果。但細讀之下,我似乎還品出了驚喜的表象下一絲隱晦的急切在裡面。他急什麼呢?拿現在的話翻譯過來就知道,“看哪!六月的西湖果然與平時間不太一樣啊,真美啊!”似乎有向好友著急推銷西湖美景的嫌疑。果不其然,下文他便費盡筆墨地把西湖的荷塘之美寫到了極致,“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看吧,“接天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而在燦爛陽光的映照下,那朵朵荷花紅得是那樣的豔,那樣的嬌,一“碧”一“紅”相互映襯,又是何等絢爛生動的一幅西湖美景圖啊!這不禁讓我想起了蘇軾的一句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徜徉在楊萬里描繪的這樣一幅帶給人強烈視覺衝擊的圖畫裡,我想,就是西施,怕也要豔遜三分吧!作者在這裡實在是大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勢啊!但是在好友離別之際大力推銷西湖美景,作者有這必要嗎?且不說此時的林子方有沒有這心思去欣賞,兩人同為京官多年,六月的西湖美景難道就從來都沒見過嗎?唯一的解釋就是詩人其實是在隱晦地向好友表達挽留之意,他心裡曲曲折折的意思用大白話來說就是“你看家裡多美呀,多好呀!福州那破地方有什麼好的能比得上咱這美麗的西子湖嗎,你為什麼非得死心眼的往外走?”說來好笑,後代的學者們還牽強附會解讀出了這麼一層意思。說“畢竟”一詞表現出了楊萬里的急切心情;“西湖”則是指首都臨安;“六月中”是指朝廷;“天”和“日”都指皇帝;“接”有“挨著”的意思;“映”映襯,在太陽下;“蓮葉”、“荷花”都指林子方;“無窮碧”、“別樣紅”是說前途大好,一片光明。這樣一來整首詩的意思就出來了:老友,畢竟是在朝廷裡面,和外面官場是不一樣的。你只有呆在皇帝身邊,才能有所機會,才能有所成就,才能前途光明啊!

但不管怎麼著急,楊萬里的這心思卻是不敢表露得太直白了,畢竟人家是樂呵呵地跑去升官的,只能在詩裡旁敲側擊地隱晦表達了。只是林子方正在興頭上,壓根就沒聽出來,到底還是走了。兩人從此天各一方,再也沒有交集。今天,這離別的故事也早已湮滅在了歷史長河中。但細細品讀此詩,我卻彷彿還能看到那美麗的西子湖畔,兩個即將離別的好友正談笑風聲,興致勃勃地指點著美景,在那搖曳的荷葉掩映下,一人的臉上偶爾會掠過那麼一抹淡淡的急切和無奈……人最終是沒留下來,這首特別的借景送別詩卻因為它大氣、精妙的極高藝術水平而留了下來,直到千古而下,仍被我們爭相傳誦、解讀著。

第3篇

1、蒐集描寫春天和田園風光的古詩或名句。(整理在讀書筆記上)

2、蒐集有關葉紹翁和楊萬里的資料以和以前學過的這兩位詩人的詩。

二、自主讀悟,合作探究(8分鐘自學,5分鐘合作交流)

同學們,自學古詩時可以藉助資料、也可以問同伴,但最好的方法是自身通過反覆的誦讀來品味詩句的意思。

1、自身試讀古詩,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注意停頓,讀出節奏感和使得韻味。

讀古詩,從重點詞語入手,試著理解每一句詩的意思。(重點詞語可記在書上)

結合課文的插圖,想象“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詩一幅怎樣的情景,用自身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第4篇

2.古時候的人們也很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很多的詩來歌頌春天、讚美春天,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1.藉助拼音自讀古詩,畫出本課的生字。同桌之間互相認讀。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引導學生認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1.許多同學很小的時候就會背誦《春曉》這首詩了;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唐代詩人:孟浩然)

2.再談談這首詩,說說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根據學生質疑

3.請學生們看著課文中的圖畫,聽老師範讀古詩,聽聽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字音拖長了。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教師:在春天裡睡覺真好,不知不覺天就亮了,為什麼?

教師:剛一醒,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叫聲,聲音真好聽。

教師:昨天夜裡颳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又被風吹落了多少,被雨打落了多少。

3.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誰已經背下來了,可以背給大家聽。

1.誰告訴大家這首《村居》是誰寫的?(唐代詩人:高鼎)

2.這首詩寫的是春天裡的什麼景象呀?(春天裡,同學們放學後,一起放風箏的景象)

(1)自己讀一讀這首詩,看看跟讀《春曉》有什麼不一樣?(停頓不一樣,這首詩是在每行的第四個字後面稍作停頓)

多—上下兩部分一樣,但寫時要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寫成一左一右。

處—強調是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捺要拉長包住上面的筆畫。

3.其餘的字學生自己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利用實物展臺評說。

第5篇

1、請同學們背誦幾首古詩,朗讀幾句詩人李白寫的詩句,說說自己學習古詩有什麼感受。

唐代大詩人李白喜愛遊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有一次,他來到位於安徽省和縣與當塗縣西南的長江兩岸的天門山,面對眼前的景物,產生了奇特的感受。他把這種感受寫下來,這就是本課的第一首古詩。

4、讀題,試講詩題,並說明自己是怎樣知道詩題意思的。

1、學生自由讀,同桌互讀。要求把字音讀準,練習有節奏的朗讀。

2、出示多媒體課件,學生默讀思考,整體感知詩句的大概意思。

(2)默讀,邊讀邊想象詩句描寫的情景,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

3、出示詩句,再請幾個小組代表讀一讀,說說詩句的大概意思,在學生髮言的過程中教師隨機指點。

2、讀過這首詩,你有什麼感受?再想一想,你的這種感受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再交流一下,重點說說畫了些什麼,為什麼要這樣畫?

教學這首詩,通過讓學生看圖片,學生真正理解了詩句,感受到了李白詩的豪放。

1、瞭解《題西林壁》的意思,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

理解《題西林壁》的內容,體會詩的'意境,有感情朗讀課文。

遠近高低,講詩人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

2、指名學生講解全詩大意。(廬山從正面看,是一道連綿起伏的山

山峰。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會呈現出不同的形象。不認識廬山的真實面貌,那是因為自己身在廬山之中。

結合這句話體會它蘊含著一個什麼道理呢?(討論發言)

(現實生活也是複雜的,如果被表面現象所迷惑,那也舊象身在廬山之中一樣,看不清事物的本質,不可能全面的

?題西林壁》這首詩字面意思淺顯,學生看看註釋就能大致讀懂字面的意思。因此,我把重點應放在了對詩中所蘊含道理的感悟上。首先,看課件,從不同角度看廬山,再聯絡畫楊桃一課,採用討論學習的方法探討這首詩的含義,採用採訪的方法交流討論的心得。

比如對一個同學,我們應該怎麼看?是隻看他的缺點呢,還是隻看他的優點?還讓學生舉出其他事例,討論如何從不同角度去看問題。在學生有了感性認識後,又讓學生說一說這首詩告訴人們什麼

第6篇

⒊理解詩的意思,體會詩中描繪的秋色和詩人抒發的感情。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多是唐代著名詩人寫的。

這首詩詩晚唐詩人杜牧寫的,他寫的七言絕句,意境清新,最為後人傳頌。

⒉再讀課文,邊讀邊想:這是什麼季節,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什麼景色?

⒋回答問題:深秋季節,作者在山路上看到了楓林美景。

看圖,說說詩人在彎彎曲曲的山路上走著,往遠處看到了什麼?

八、作業: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這是什麼季節?從那兒可以看出來?這是詩人的'心情詩什麼樣的?

第7篇

寫6個字:惜、柳、絲、照、泉、柔,以及“泉眼”一詞。

4、通過學習,初步體會漢語豐富的`表現力,欣賞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

b結合插圖,分別說說圖上畫了什麼?用自己的話讚美。

c細讀古詩,畫出不懂的詞語,和同桌交流,或請教老師,或查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