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合集8篇 國小數學一下教案全集

本文整理了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的合集,包括數學基礎、加減法、整數、幾何圖形、時間和金錢、量、分數乘除等多個方面的內容。通過詳細的教案講解和實用的練習,幫助一年級學生鞏固數學知識、提高應用能力。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合集8篇 國小數學一下教案全集

第1篇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係。

本課面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教學。一年級的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一年級上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初步認識了這些幾何圖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同時,學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比較關注自己周圍的事物。在參與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後,掌握了一些基礎的學習技能:能夠根據老師的具體要求進行有目的嘗試,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組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觀察問題和發現問題的能力等。

1。在操作活動中,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感知其特點,正確辨別這幾種圖形。

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由我給大家上一節課。為了給大家上一節豐富有趣的課,我做了許多準備,同時也讓同學們準備了一些東西。我來看一看大家準備得怎麼樣,把你們準備好的圖形和白紙放在桌子上。看來大家很認真的對待這節課。那,有信心把這節課的知識學好嗎,能做到認真傾聽老師的話嗎,能做到認真傾聽別人的回答嗎,能做到積極舉手發言嗎。好,那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圖形,板書課題。

a、師:大家看老師準備的這些圖形(展示立體圖形模型),你能從中找出我們學過的立體圖形嗎?找什麼?板書立體圖形。

學生觀察,發現、回答講臺上的圖形: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師依次板書。

(這是一個新的圖形,這種圖形我們叫它——三稜柱)

來看老師變個魔術,師展示長方體拆開6個面。看清楚了嗎,我現在變得是什麼圖形,(長方體)再看一遍。這個長方體由什麼組成的呢?

生:由上面、下面、左面、右面、前面、後面6個面組成。

師:那請拿起桌面上的長方體,用你們的小手去找一找這6個面,

師:你們都已經把長方體的面找出來了,現在有一個新的問題,如果不拆開這個長方體,那我們怎麼把這樣平平的面搬到紙上呢?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印、方法),對於印可以教師演示。

當學生提出描,讓生上臺在黑板上演示。接著提問有沒有其他方法,學生說不出,則老師自行演示印的方法。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麼多的好辦法,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

能做到要求嗎,現在,開始動手。有需要幫助可以讓同桌幫忙。

生動手操作。(師巡視,巡視時注意觀察學生的作品。)

3、彙報交流(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師:我想請幾個同學把你的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生1請你說說你是從哪個物體的哪個地方搬下這個圖形的?

師:你說得真好,大家看他搬的圖形跟老師的一樣嗎?(一樣,師在黑板上出示長方形),我們再請一個同學展示下他的作品,生2請你說說你是從哪個物體的哪個地方搬下這個圖形的?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將物體的一個面表示在了紙上。我知道聰明的同學們都知道這些圖形的名字了,誰能準確,大聲的告訴我。

注:回答時注意糾正學生錯誤,例如圓形,在數學上,準確的它叫圓。

我們今天認識了這幾個新朋友,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它們都是立體圖形上的一個面,(板書面)而且都是平平的,板書平,因此我們把它們叫做平面圖形。板書。

如有學生連錯,將正方形長方形混淆,師:有沒有同學想對他說些什麼。糾正錯誤。誰來幫她改改。

老師能用這些些簡單的圖形組成一些有趣的圖案,信不信。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我們今天學的這幾個平面圖形。哪位細心的小朋友能在我們周圍找到今天學的平面圖形。

實際,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這些平面圖形。希望同學們在生活中,用我們善於發現智慧的眼睛去尋找今天所學的.幾個平面圖形。做到,在生活中尋找數學,把數學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認識圖形》是《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為此,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拼、擺、畫,讓學生直觀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的特徵,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在教學中,我努力體現自主探索、發展學習、不斷創新的教學思想,比如:藉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摸一摸”和“畫一畫”的操作活動中,動口、動眼、動手,初步感知這些實物(模型)的表面,獲得對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感性認識,為學生在下一個環節的學習中更好地體驗出“面”在“體”上,作了很好的鋪墊。

通過提問“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把所學的新知運用到現實生活中,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有用,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增進了學生對數學的價值和作用的認識,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1、學生對教學用具——積木的興趣極大,在後續的教學時間中很多學生管不住自己,經常會去擺弄積木,因而導致後續教學中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對此,以後在教學中如果出現新鮮的教學工具,一定要讓學生自己事先進行摸索,避免在課堂中因為過於新奇而忽略了課堂教學。

2、在對知識點的教學中,對一年級學生的認知和概括能力的估計不足。這直接導致在講解平面圖形的特點時,學生無法對,平面圖形的特徵從邊、角等方面進行描述。對此,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充分考慮、關注學生的認知能力,避免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超出學生的能力範圍。

3、課堂的表揚方面還有所欠缺。對於學生的回答能給予反映,但是表揚的語言過於匱乏,對學生的表揚沒有真真讓學生從心裡深深的感覺欣喜。以後的教學中要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表揚機制。

一年級下冊數學教案合集8篇 國小數學一下教案全集 第2張

第2篇

1. 經歷探究連加、連減計算方法的全過程,掌握10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方法;

教師:這些題是我們在一年級上期時就已經學過的20以內的連加、連減,今天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用我們前面學習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知識學習新的連加連減。

教師:仔細觀察這幅情景圖,說一說從這幅情景圖能知道些什麼。

學生:圖中告訴我們少先隊分成了三批入隊,第一批入隊的少先隊員有13人,第二批入隊的少先隊員有18人,第三批入隊的少先隊員有16人。

教師:根據這個資訊需要我們解決什麼樣的數學問題?

教師:根據你前面的學習經驗,我們該怎麼列式解答?

教師:這個算式該怎麼算呢?同樣是加法,它和我們前面學習的進位加法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引導學生說出:前面我們學習進位加法只有兩個數相加,這裡有三個兩位數相加,是一道連加算式。

教師:再比較一下13+18+16這個算式和我們黑板上的3+8+6這個算式,你又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後回答出:兩道都是連加,只是連加的範圍不同而已,3+8+6是20以內的.連加,13+18+16是100以內的連加。

引導學生猜測它們的計算方法可能是一樣的,都要數位對齊後,從個位加起,相加滿10都要向前一位進1。

教師:同學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下面請小朋友們在小組內合作,比一比,看哪些小組想的辦法更多、更好!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後再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後全班彙報。

① 整十加整十,個位數加個位數,然後再合起來:10+10+10=30 3+8+6=17 30+17=47

② 先把前兩個數相加,再把和與另一個數相加:13+18=31 31+16=47

③ 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再把和與第一個數相加:18+16=34 34+13=47

學生彙報後,教師整理在黑板上並追問:除了這些演算法,我們可不可以用我們前面學過的豎式來計算呢?用豎式又該怎麼算呢?

引導學生嘗試列出豎式後,抽其中的兩個同學到黑板上板書。

如果有學生能列出豎式的第二種寫法就請學生列出後說一說他是怎麼想的,如果沒有學生列出豎式的第二種寫法教師則作如下的引導:

教師:其實這種豎式還有另外一種寫法,大家想知道嗎?

教師:豎式的這兩種寫法是一樣的嗎?相比之下你更喜歡哪種?為什麼?

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豎式,其實計算過程是一樣的,但相比之下,第二種寫法更簡單一些。

教師:不管是用哪種方法計算,你覺得三個數連加與兩個數相加相比,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呢?要注意些什麼問題呢?

學生:三個數連加比兩個數相加要複雜一些,特別是涉及進位的問題,因此要特別注意。

教師小結:在計算連加的算式時,同學們可以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法來算。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算連加的算式了,根據這個情景圖,你又能列出怎樣的算式?

教師:這個連減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比有什麼不同?

學生:以前學的連減算式是20以內的,50-18-13是100以內的連減,並且需要退位。

教師:根據我們前面的學習經驗,你能試著計算這道連減算式嗎?

教師放手讓學生試著計算,教師巡視觀察,發現不同的演算法,對有困難的學生儘量指導學生用豎式進行計算。

學生嘗試計算後彙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連減的演算法,主要引導學生列出以下兩種豎式計算:

教師:在做這道題時哪個地方最容易做錯?能給其他的同學提個醒嗎?

讓學生髮現最容易做錯的地方就是兩次相減時都要退位,因此要按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一步一步地思考每步的計算結果。

引導學生回答:在連加連減的計算過程中依然要注意進位和退位的問題。

教師:同學們已經會做連加連減的算式了,下面讓我們來練習一下:

讓學生看圖獨立完成課堂活動(1),(2)小題後集體訂正。

教師:同學們,在今天這節課上,你都學會了些什麼?有哪些收穫?

第3篇

1。能利用“一個加數增加,而另一個加數同時減少同樣的數,和不變”和“被減數和減數同時加上或減去同樣的數,差不變”的規律進行巧算。

3。激勵學生去探究規律和奧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請你仔細觀察這些題,你能發現這幾組題中的祕密嗎?

生:第一組,第一加數每次增加10,第二加數不變,和每次增加10。

第二組,第一加數每次減少1,第二加數每次增加1,和不變。

第三組,被減數每次減少1,減數每次減少1,差不變。

我們今天就要來用這些小祕密!看看能不能利用這些祕密使我們的計算更加簡便。

師:看,小胖他們看到一座美麗的海島,他們要解決棧道上的數學題,才能登上海島去遊玩。我們和他們一起去試一試吧!

師:對,做加法時,將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就容易了。這就是“巧算”。

小結:在兩數相加時,我們可以把最接近整十數的那一個加數變成整十數,另一個加數相應變化,這樣進行計算會變得更容易。

出示:82-67=□-□=師:小朋友們,這道題要怎麼巧算呢?

生1:82-67=80-65生2:82-67=85-70師:這兩種都正確,那麼你們覺得那一種更容易計算呢?

2、師:我們再來看看,這第二種方法是怎麼巧算的。

生:因為第一種方法在計算的時候,我們還要考慮退位,而第二種方法是不需要退位的,好算一點。

1、被減數與減數同時增加或減少相同的數,差不變。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已經掌握了巧算的方法,我們現在就去海島上看一看還有什麼題目等著我們!

1、師:請小朋友們用今天學到的巧算的`方法,合理的運用,挑選六道小題中的三題完成。

2、師:這堂課小朋友們都學得很好,現在我們就來做個比賽。

第4篇

1、通過動手分類整理,使學生體驗分類的過程,培養學生實際應用的意識。

2、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確定分類的標準進行分類,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分類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比如對我們來說最平常不過的整理書包就要用到分類。

1、讓小朋友把書包裡的書本倒在桌面上,動手分一分,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連的整理書包激發了學生動手分類的學習興趣。

(1)數學書與語文書放在一起;拼音本、寫數本、生字本……放在一起。反饋,這樣分的`請舉手。

(2)數學書與算術本寫數本放在一起;語文書與拼音本生字本等放在一起。反饋,這樣分的請舉手。

想一想:按什麼來分?(數學、語文學科特徵)(板書、學科)

(1)這兒有幾個人(課件出示)想一想可以怎麼分類,說給同桌聽。

(2)誰來說一說按什麼來分的?板書:(男、女)幾號是男的?幾號是女的?(板書號數)

(4)還有不同的分法嗎?(有無戴眼鏡,有無戴帽、頭髮顏色……)

瞧!這是我們生活中都離不開的帽子(課件出示)請小朋友拿出學具袋裡的漂亮帽子分類整理。

①按什麼標準來分?(顏色,板書)分成幾類?(三類)說明分類不僅可以分成兩類,還可以分成三類,甚至更多類。

②還有其它標準嗎?(冬天戴的、夏天戴的)就是按不同用途來分。

③除了顏色、季節用途,想一想還有什麼分類標準?(樣式)

(2)小結:遇到問題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對於分類標準的確定也要從不同角度去思考。

3、狐狸大叔考考你——多角度思考分類標準,動手實踐分一分。

①狐狸大叔聽說小朋友學會了分類,帶來4個圖形(課件出示)想請小朋友幫忙分類。請小朋友拿出圖形學具袋,想一想有幾種分法都動手分一分。

③展示不同分法提問:按什麼標準進行分類?(板書:大小、形狀……)

①連精明的狐狸大叔都誇小朋友很聰明,它又拿出一組車子考考小朋友怎麼分類,這回同桌合作分類,商量有幾種分法,動手分一分。

(可能出現的分類:按顏色、按機動車非機動車、按輪子個數、按用途……)

四、小組遊戲分鉛筆——將知識技能延伸到課外,拓展思維。

現在我們來玩個“比一比哪組分法多”的遊戲。請給我們的好朋友鉛筆分類,看哪一組的分法多。

(按筆蕊顏色〈用途〉、按外殼顏色、按粗細、按長短……)

想一想平時生活中什麼事用到分類,舉個例子說一說。

今天大家學習有什麼收穫?分類可以按什麼標準進行?

第5篇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計算;

2、鞏固數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和價值,培養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

①、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寫數。師:小朋友,加油啊,寫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將會獲得一面小紅旗。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棒,老師很高興,你們還想不想解決更好玩的問題呢?

師:說得好!圖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歡喝牛奶啦!這幾天,小明表現得特別好,特別聽爸爸、媽媽說的話,他媽媽很高興,就帶小明到商店去買牛奶。售貨員阿姨先給小明媽媽30瓶牛奶,再給小明2瓶牛奶。現在,老師想問大家,誰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

師:你們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吧!

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和“還剩多少瓶?”的問題板書,逐一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師:說得真好,那為什麼要用加法來計算呢?誰來說說?

生:媽媽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問“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媽媽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來,一共是32瓶。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媽媽一共買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後,還剩下多少瓶?應該怎樣列式呢?

師:誰能告訴大家,32-2=30,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採用多種演算法,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他們的演算法,鼓勵學生上講臺擺演用小棒演示計算過程。

師:同學們表現都很棒,現在老師想再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最聰明?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後,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最後全班交流彙報。

師:我們以前已經知道“3+2和2+3”的結果是相等的,只是變換了一下數的位置而已,所以“2+30與30+2”的結果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以後將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

①、教師先擺小棒,學生認真觀察後寫出算式,並計算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板演,讓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集體糾正。

③、“小老師”寫算式,學生擺小老師寫算式,學生跟著擺,小老師評價。

請學生板演,並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最後集體糾正。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現在,大家願不願意用自已所學的數學知識來幫助別人做一件好事呢?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個個都樂於助人,都是好孩子。(邊說邊貼出遊戲圖)

師:“三月三”快到了,馬媽媽叫小馬把節日的禮物送給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邊,小馬必須算完這些題,才能到達外婆家。小馬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上的題目,最後的三道題為開放題,沒有固定答案,應讓學生多說一說,要鼓勵學生用小棒進行演算。

師:同學們的數學學得真好,輕輕鬆鬆就能用自已的知識幫助小馬做一件好事,小馬和外婆都非常感謝你們,還祝你們“三月三”快樂。

第6篇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加整十數的加減法計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

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一個數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這個數是51。 ( )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請你們參加她的生日宴會。你們願意參加嗎?(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1、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出示主題圖)小猴是個“數學迷”,他發現每盤都有10個果子,看到這麼多的果子,他馬上就想提一個數學問題。你知道小猴子會提什麼問題呢?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撥一撥。

3、小結:在加法算式裡“+”前面和後面的數都叫加數,“=”後面的數叫和。

4、忽然,小刺蝟的家裡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蝟望著這麼好吃的果子,真捨不得走,怎麼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裡打了一個滾。瞧,(出示主題圖的右邊圖)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現在你又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呢?

5、你們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決嗎?並說出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1、剛才同學們都表現得非常好,小白兔決定帶大家玩一個小遊戲。(玩開火車遊戲)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快速口答。

2、三隻母雞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請你快速的找出每個小雞的媽媽是誰?

第7篇

1、通過複習十幾減9、十幾減8,找出計算規律,提高計算速度,初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能力。

2、初步學會解答用圖畫形式出現的求另一個加數的應用題.認識應用題的結構,理解數量關係,為學習文字應用題做準備。

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被減數和差,找出計算規律,提高計算能力。

一、複習十幾減9和十幾減8,在複習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找規律

1、教師在黑板上豎著依次書寫:11,12,13,…,18,出示可以移動的練習卡片,依次從上到下移動,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9的得數,並寫出來.

師:觀察被減數和差,說出十幾減9在計算上有什麼規律?(十幾減9的差都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

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呢?(因為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先用10減9剩1,1再加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所以十幾減9的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1)

師:計算十幾減9的題目怎樣想比較快?(給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加1.)

教師出示十幾減9的式題卡片(打亂順序),讓學生口算.

2、教師在黑板上豎著依次書寫:11,12,13,…,17,出示可以移動的練習卡片,依次從上到下移動,讓學生說出每個數減去8的得數,並寫出來.

師:觀察被減數和差,說出十幾減8在計算上有什麼規律?(十幾減8的.差都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

師: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呢?(因為個位上的數不夠減,先用10減8剩2,2再加被減數個位上的數,所以十幾減8的差比被減數個位上的數多2)

教師出示十幾減8的式題卡片(打亂順序),讓學生口算.

指定三名學生到前面把算式和相應的得數用線連起來,看誰做得又快又對.

2、出示口算卡片,請兩名同學起立進行搶答,誰先答對給誰加1分,最後看哪位同學累計分高.

師:這幅圖是什麼意思?(筐裡的蘋果和筐外面的蘋果一共有10個,筐外面有3個蘋果,筐裡面有幾個蘋果)

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生答略)

師:要求筐裡有多少個蘋果,該怎樣想?(想:幾加3是10,7加3是10.從10個裡去掉3個,也就是筐裡有幾個蘋果)

師:這幅圖是什麼意思?(盒裡的小棒和盒外的一共有14支,盒外有4支,盒裡面的有幾支)

師:這道題的已知條件是什麼?問題是什麼?(生答略)

師:要求盒裡面有多少支小棒,該怎樣想?(想:幾加4是14,10加4是14.從14支裡去掉4支,就是盒裡面有幾支)

4、猜一猜.師:今天老師帶來了10張口算卡片,現在我們做幾道:16-810-6 11-9 15-8

誰知道我手裡還剩幾張口算卡片?(老師手裡還剩6張口算卡片)

師:你是怎樣想的?(想:幾加4是10,6加4是10,從10張裡去掉4張,就是老師手裡還剩幾張卡片)

第8篇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第二冊第一單元的內容,也是學生學習本冊的重難點之一。它與20以內的進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最基礎的'知識。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並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學會計算並運用於生活中解決問題,對理解運算的意義,體會數學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3、通過數學學習,初步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通過操作,讓學生經歷多樣化的計算過程,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熟練掌握自己喜歡的口算方法並能夠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退位加法的口算。

1、理解十幾減9和十幾減幾的算理並掌握其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