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6篇

事蹟材料是一個人在特定領域內如何以自己的價值觀為指導去行動和決策,事蹟材料的內容應該基於我們在實際情況中所展現出的能力和素質,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6篇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篇1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讓正值新春佳節的大江南北進入了嚴峻的抗“疫”之戰。疫情動態不僅時刻牽動著千家萬戶的心,也開啟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阻擊戰。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東昌里社區青年團員志願者周梓煜,第一時間主動請纓加入戰“疫”,自覺充當防疫工作的“宣傳員”和“戰鬥員”,帶上紅袖筒、拿起測溫槍、奮戰在社群防控一線,協助社群做好疫情網格化防控工作。

他曾說:“我的工作是平凡的,身為抗疫戰線的一枚螺絲釘,做好了也不平凡”。周梓煜工作認真,耐心細緻,熱情大方,忠於職守,譜寫了優秀團員的時代之歌。他的突出表現,得到社群居民和黨群服務中心領導的肯定和讚揚。周梓煜的家長對於他堅持志願服務的行為也給予了極大的理解與支援,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志願服務中,父母的支援更堅定了周梓煜奮戰的信心和勇氣。

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在這場“戰疫”中,周梓煜就像一枚螺絲釘,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是他在寒風中紮根社群,不厭其煩勸導居民減少外出,是他在雨雪中依舊堅守,不知疲憊測量居民體溫,他用腳步丈量初心,用行動踐行使命。這些日子,感謝有你相伴。正是一個小小的“我”,構成了一個強大的“我們”,為社群的青年志願者們點贊。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篇2

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經常有聽我們身邊的黨員或建黨物件在那說“我沒有機會為同學們服務”之類的話,我覺得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是一個非常好的途徑。不僅使你服務的人感到非常的開心,你自己也會從中受益匪淺的。以下是我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所做的一些事,雖然是非常少,但我還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作為一名醫學生,最渴望的就是能夠利用我們所學的專業知識去服務社會、服務人民,我積極的報名參加了這次的青年志願活動,經過老師們的培訓之後,我就上崗工作了。在這次活動中,我們給一些智障的運動員做全身的體檢,我被分配到“check in ”組,並擔任組長,在協調好組員之間的工作的同時,我認真做好“check in”的工作,利用我會溫州話的優勢,跟那些智障的小朋友們進行良好的溝通,得到他們最基本的資料,為我們下一步的檢查做好準備。在與他們的相處中,他們的真誠和童心毫不隱飾的展現在我的面前,同時露出他們那真張笑臉,那時覺得我的服務是有價值的,能感受到做為一名青年志願者的樂趣!我的青年志願者的生涯就此拉開了序幕!

接下來我還參加了兩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一次是在為期八天的暑期社會實踐中,我們一行25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工作,雖然條件比較艱苦,大家都沒有說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我們此行的目的——為山區的人們送醫送藥。我作為醫療組的組員,作過各種各樣的工作,如分診、給病人發藥、協助醫生的工作,也做過我們團隊的後勤——給組員們準備晚飯。各種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感受。由於大家的一起努力我們團隊被評為當年暑期社會實踐的“省級優秀服務隊”。另一次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這次活動中我負責視力調研組的工作,我就當地青少年的視力狀況進行了調研,我所寫的《青少年視力調查》獲得了校級優秀論文。在文成期間,我還積極協助醫療組等其他組的工作,正是由於我們大家的努力,我們服務團被評為“市優秀實踐服務團”。

在學校裡,我也是報著極大的熱情做工作的。作為我們支部的組織委員,我認真做好我們支部的組織工作的同時,還組織負責了一些我們支部的活動,如在長壽老人院建立了我們支部的服務基地,定期組織我們的黨員、建黨物件去那邊為老人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 事,如打掃衛生、為老人量血壓、跟他們同樂等,使老人們的晚年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我們的這個活動收到老人院的熱烈歡迎,還給我們黨支部頒發了錦旗。

以上都屬於我過去做過的一點事,我覺得還是很不夠的。但我會加油的。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青年志願者的行列裡來,特別是我們黨員,我覺得作為一名青年志願者,並不一定說你一定要參加怎麼樣大型的活動,更重要的是你有一顆為人們服務的心!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篇3

小磊,女,48歲,文化程度高中,群眾,工作單位越秀區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越秀區義務工作者協會推薦,其先進事蹟如下:

小磊是越秀區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的負責人,3年前在建設街託老服務中心工作的她,一個偶然的機會,她無意中參與了廣州市“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專案的工作,走進了曾經享譽全國的廣州“中環地區”的建設街道社群。從此讓她走上了義工之路。

義工之路並非坦途。從開始做義工時的飽受爭議到現在人人首肯,從單槍匹馬到建設街祺頤居家服務部及大學生義工隊正式成立,小磊用了3年多時間。3年多來,她和她的助老員和義工隊員們照顧了60多名孤寡老人,事蹟感動了整個社群。

一、一念之間

越秀區建設街道辦事處是一個老城區。漸漸的,小磊發現在該地區,她看到了一群為廣州建設發展中作出貢獻的老建設工人,由於文化素質的緣故,導致了他們生活的條件無法與環境相比,特別是那些一生奉獻給國家而自己又無能為力成家的孤寡老人,給她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影響,激發了她內心的那股憐愛之心,為此,她給了自己一個新的無形人生目標——當義工努力幫助他們,讓他們在奉獻了前半生的同時,去享受社會給予的關懷,使他們的後半生真正體會到“六個老有”願望。從此,她就全力投身到社群義務工作事業中去。

2014年5月的一天,建設街中馬路社群一個社工到服務部來找她,要求幫忙照料一對無兒無女的空巢老人,她上門一看,“老爺爺頭髮和鬍子又亂又長,大小便到處都是,鬍子上還掛著唾液。”小磊還記得當年老人的邋遢樣,一問才知道,老太太因患腦血栓下肢癱瘓,老爺爺患老人痴呆症,已經有半個多月沒搞衛生了。居委社工道出苦衷後,生怕小磊她們也會嫌棄不給幫忙,便一個勁兒地央求。小磊看著這對可憐的老人,心在流淚,話沒多說就開始為老人服務。由於老人的衛生長時間沒有搞,小磊她們用了一整天時間才理完。最後小磊對老人說:“以後老人有什麼需求,就給我打電話,我一定上門服務。”後來,老爺爺去世以後,小磊把老太太作為一個重點照顧物件,實現了當初的承諾。

這事對小磊的觸動很大。原來,小磊從小就在省民政廳大院長大,自小受到扶貧助弱氛圍的薰陶。而她的家中也有患三級弱智殘疾的親人,從小都需要眾人的關心和照顧。所以,當看到那些因患病行動不便的老人時,她想起了自己的家人,也想起了自小看到的一些弱勢人群,就更加理解如此困難老人的痛苦。從這天起,小磊便有了組建一支服務隊的想法。

二、將心比心

“祺頤居家服務部”是小磊為了更好地開展為老服務工作,而創辦的廣州市首間非營利的民辦單位,她帶領了一群“4050”的下崗人員,投身到了首批助老員行列,整整3年的時間,她在無報酬的情況下無怨無悔地去為所有服務人員尋找服務物件,力求使更多老人在享受到社群養老服務貼身幫助的同時,也使在服務部任職的4050下崗人員從中得到應有的報酬和相應的社會地位,她設定了長遠的目標,她將兩群社會底層(低收入老人、失業人員)的人員,通過自己的協調幫助下,形成一個社群和諧的人際關係。為了達到這一和諧目標,她努力地為他們進行了貼心的引導和幫助,為此,她的聯絡手機每天24小時、整年365天都開著,做到隨呼隨應、隨呼隨到,讓老人感到有親人的感覺,她希望自己能為人們抵擋風雨,傳遞溫暖。

為了建隊,小磊一有空就走街串巷,遊說下崗失業人員加入隊伍。可她畢竟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她主動找街道民政科、找居委會主任表明自己的決心,並順利拿到20多名政府購買服務物件。之後每逢雨天,大多數人選擇足不出戶的日子卻成了小磊最忙的時候。日子長了,她又主動攬下老人們的家務活。人心都是肉長的,那些當初對小磊不信任的人們開始轉變態度,從不信任,到理解信任,如今,在越秀區有需要服務的物件,都願意到她的服務部。

在服務部幫助的物件中空巢老人劉佩英,因孤獨寂寞,按了平安鍾求助,剛好遇到上班時間,其子女無法及時趕到,一個電話,她立即派出助老員一同前往老人家裡給予了慰籍;其次,在一個傍晚,老人又因病痛突發,拔通她的電話,向她提出了援助請求,她再次第一時間前往老人家裡,免費協助其家屬做了妥善的照料處理,確保了空巢老人的安全,讓老人及其家人體會到社群服務的溫暖。

三、心心相印

在建設街轄內社群,除了劉佩英還有20多位老人得到過服務部的幫助,小磊和她的助老隊員們還會定期到長者服務站,為那裡的老人提供服務。這些老人和小磊等助老服務隊員的感情深厚。2014年4月,小磊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電話是80多歲的黃南柱老人打來的,這是一位從2014年開始,政府設定首批“居家養老”的孤寡服務物件,患有嚴重的心血管、痛風等疾病,生活自理能力差,小磊她們為老人設定了個性化的定期服務,如搞衛生、談心,還時常去為老人做飯,並特別吩咐老人一有事情就一定要呼叫她們,讓他就把她們作為子女看待,這次他就是感覺自己病痛發作,難以忍耐了,就電話讓她們送他上醫院,小磊一接到電話馬上打出租送老人上醫院,送到醫院後,老人的病情果真及時控制了,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沒過幾天老人還是不幸地離開了人世。看著如同子女守在身邊一樣安祥去世的老人,她滿腦子都是和老人相處的點點滴滴,真的希望時間能夠停住,心不甘情不願地希望老人多呆長些日子。小磊說:老人在送往醫院的路上,蒼白的臉上一直留露幸福快樂的笑容,如同子女陪伴在身邊,老人緊緊握住小磊的手,不斷地說自己真的很幸福,有這樣的貼心服務,真不枉此生,在臨終的時候還留下了使她難以忘懷的遺言:“你能親自帶我到醫院來,我感到無比地高興,這是一件對我們老人天大好事,你一定要把這個為老服務工作堅持下去,我們需要你們”。老人的離去,給從未為毫無關係的老人送終的小磊來說,這是一件難以解脫的痛苦事件,很長一段時間她的情緒十分低落,由於難以抽離痛苦之情,她曾經有過放棄為老服務的念頭,但是老人的囑託不斷地在她腦海翻騰,無法消失,這也是一種動力,是她感到了一種使命在呼喚,因此不久她又重新振作起精神,以更大的熱情再次投身到了為老服務事業中去。

四、一心為民

2014年7月,建設新村廣場裡鑼鼓喧天,這一天是建設地區義工服務總隊——大學生義工服務隊正式掛牌的日子,也是小磊最高興的日子,因為“這幾年的努力終於得到了一致認可”。這可是她這些年中另一個新的目標,就是將身邊的天之驕子——大學生組織起來,讓他們和自己一齊用那無比的愛心投身到社會,利用空餘的時間報效祖國。當天的儀式上,小磊作為義工代表宣誓:貢獻一份力量,奉獻一份愛心,幫助一位老人,讓社群更和諧、更溫馨。

一週前剛剛加入這支隊伍的鄭徑舟同學說,他在華農學習這些年裡,除了學習外總覺得空餘的時間很多,在和他們的涓姐(同學們都是這麼稱呼小磊的)相識以來,就深深地被小磊的精神所感染,之所以要加入這個隊伍,也是希望在學習之餘能為社群裡的孤寡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如小磊要求的那樣“用年輕人的熱情點燃老年人的激情”去投身為老服務。

“沒想到她一堅持就是3年。”居委會主任雷愛好不無感慨,她們是看著小磊一步一步走過來的,隨著大學生義工服務隊的日益發展並漸趨成熟,建設街道辦事處經再三考慮,決定為這支民間隊伍“正名”。對於隊伍建設規劃,民生總隊認為首要任務是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我們會予以指導,要做就做出個樣子來”。

對小磊來說,除了義工服務隊掛牌外,還獲得了很多肯定。今年7月,她被評選為“建設地區優秀義工”“居家養老服務優秀管理員”等榮譽。接踵而來的榮譽並沒有衝昏小磊的頭腦,她始終記得2014年黃南柱老人的臨終囑託,“榮譽是對過去的肯定,而我必須得堅忍不拔地往前走,不斷繼續地為社群弱勢群體服務”。

如今,大學生義工服務隊在增添新的服務內容上,為配合國家的“為黨和政府分憂、幫世上父母解難,替天下子女盡孝”為老服務宗旨同時,在使廣州成為“首善之區”的文明建設中努力讓自己能盡一份力量,將“用青春的激情去點燃夕陽的活力”的願望發揚光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這個隊伍在小磊的集合下,竟然從幾十人的小隊伍擴大到了近五百人的大團隊,將全力以赴地在越秀區內打造一個全新的義工服務新氣象,全心身地投身到了社群裡的各項服務活動。如:社群老人、殘疾、困難家庭等弱勢群體的互幫配對服務,迎接2014年廣州亞運會準備工作配備服務,定期地組織為災區或貧困山區捐款捐物,協助困難同學家庭增收助學計劃等義工專案。通過這些各項活動,使到同學們真正體會到人間溫暖和諧的一面,以此讓他們融入到社會的義務工作中去自我體現。

在社群居民眼裡,屢獲殊榮的小磊沒有變,她還是當年那個既細心又熱心的小磊,她以高度地熱情將為老服務提升到一個更高的臺階,就如她所說:社群服務也要和世界接軌。

一位老人(袁惠仙)因其老伴去世,由於其子女都在境外居住生活,無法及時照顧她,原本希望勸她進老人院養老,可是她本人因心理負擔過重不願進住,其子女通過社群找到了她,希望她給予幫助,她經過與老人詳細的交流,先協助其子女為她安裝了平安鍾,並主動為她提供一幫一的居家養老服務,解決了其獨居養老的後顧之憂。

另外,有一對老人,兒女二十年前都到了國外,如今老人都已近80高齡了,一個有嚴重的腦血栓症,一個有痴呆症,當週圍的人都不願意承諾性地去替其兒女們照顧老人地時候,小磊又一次主動承擔起這個責任,讓其兒女能安心地去過他們的正常生活,腦血栓症的老人在去年不幸的去世,仍然又是小磊親自臨床照顧老人,並撫摸著老人的雙手送走了老人,這次小磊覺得這就是居家養老服務的涵義:老人安樂,家人安心。

這也就是小磊所說的與世界接軌:為走出國門為國爭光的海外子女照顧他們早已習慣國內生活的父母創造一個安享晚年的無憂環境。

細心和熱心讓小磊總也閒不下來,她最苦惱的就是時間不夠用,顧不上家庭,自感對不起家人。如今,義工服務佔去她大半的時間和精力。為了服務部的兄弟姐妹們生計,她不得不擠出時間運用其他的能力掙錢維持祺頤居家服務部的日常開支。

“我的夢想就是能在政府的更大支援下,建立更多的社群服務專案,擴大服務部的業務內容,聘請更多不同型別的社群服務員,讓那些有著一份愛心又願意參與社群服務的兄弟姐妹們能得到更多的報酬,加快改善生活的速度,提升生活的素質,這樣我就可以用更多的心身投入到意義更深的義工服務中去;讓更多的市民享有各種基本權益,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為建設政府倡導的“首善之區”和“打造十分鐘養老服務圈”打下堅實基礎。

小磊憧憬著社群服務的美好未來。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篇4

“風箏之愛”是由__報業集團__晚報精心打造的集組織策劃、宣傳推廣、志願服務、愛心慈善等於一體的系列公益行動。__晚報充分發揮媒體公信力、引導力和向心力,開闢“風箏之愛”專版,每天宣傳報道志願服務和公益慈善活動,並聯合志願服務組織、愛心單位等開展助學、助老、助殘等各類志願服務。今年來,組織策劃、宣傳開展志願服務300餘次,參加並提供各類志願服務活動5萬餘人次,捐款捐物近百萬元,傳播影響50餘萬人,組織策劃的“大學聯考藍絲帶”“愛心保溫飯盒”“愛心大白菜”等,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風箏之愛”形成強大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凝聚力。

幫貧困孩子圓夢

1、“風箏之愛---暖冬行”。今年春節前,一些山區學校有孩子穿著破舊的棉鞋,__晚報攜__愛心義工開展“暖冬行”助學活動,為312名孩子買上新鞋,並籌集10多萬元的助學金和10萬元的年貨。

2、“風箏之愛---助學圓夢大型公益行。今年7月初,__晚報開展“暑期助學圓夢公益活動”,組織50名農村孤兒、單親孩子到__參加夏令營。6天時間,200餘名志願者帶孩子們去烈士陵園、福利院、青少年宮等遊歷學習。

隨後,又組織了500餘名志願者前往全市33個鎮對300多名貧困學生進行走訪,確定長期幫扶計劃,按照國小、國中、高中分段的模式,每人每年600、1000、1400元的標準資助,送去12萬元助學款、700多件衣服、1300多本書籍。

同時,為今年考入大學的10多名貧困學子籌集30多萬元學費。

助老:用愛心搭建老人晚年幸福平臺

1、為孤寂老人送溫暖。每月的第三個週六,組織200多名愛心志願者到__市社會老年福利院等7個敬老院,為老人們包水餃、陪聊天等。2、助老關愛到社群。積極倡導、協調社會志願服務組織與社群老人結對活動,讓老人在家門口享受到貼心的服務。全市共有38個社會志願服務組織,結對73個社群開展關愛老人活動。

助殘:讓陽光碟機走陰霾

1、週末關愛殘疾人。宋家有老人因病雙腿截肢,幾乎很少出門。“風箏之愛”志願者們每週到宋大爺家裡,收拾家務並帶他到外面遊玩。還有腦癱兒周連收、玻璃娃娃等,志願者們將每週六日作為固定的助殘日陪伴他們。

2、“心靈花園”伴孤殘。志願者們到兒童福利院捐贈食品、書籍等,帶領福娃看大海、放風箏等。成立“心靈花園”心理輔導團隊,孤殘兒童進行陪伴。

“風箏之愛”志願公益行作為__晚報精心打造的志願服務和公益愛心品牌,通過對社會團體、公益機構、愛心單位等資源整合,利用“風箏之愛”為主要載體,更加突出社會公益活動的創新策劃和公益品牌的建設以及宣傳推廣,形成強大的社會影響力,成為__市最大的公益宣傳平臺和重要的志願服務與愛心公益名片,引導更多市民參與志願服務,共建文明__、和諧家園。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篇5

我是____班的學生。值此____學校青年志願者先進個人評選活動之際,我本人鄭重地向有關負責人提出申請“青年志願者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 青年志願者是一個團結向上、富有愛心的集體,他們是切實落實“____”重要思想的青年團體。青年志願者的宗旨是“奉獻、友愛、互助、進步”,這也是為什麼它深受廣大同學尊敬、廣大群眾熱愛的原因。

我作為青年志願者中的一員,時刻履行著自己的義務。我將學習文化知識、踏實努力工作、積極提升素質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並在一個學年的實踐生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方面

我認真學習,刻苦鑽研課內知識,力求將自己的基礎夯實牢固,為今後的學習、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我本學年無任何遲到、早退、曠課等違紀行為,始終將學生的首要目標放在第一位。在上學期,我榮獲“三等獎學金”,這是我努力的結果。這學期,我的目標是一等獎。

二、 工作方面

在青年志願者的一年時光中,我吃苦耐勞、兢兢業業,認真完成中隊和小隊長安排下來的任務,由於工作表現較好,經常受到小隊長以及中隊的表揚。在工作中尋找快樂、獲得啟發是我

的工作態度,再苦再髒我都無怨無悔,因為我以奉獻為樂。

在中隊、小隊組織的各項活動中,我都積極參加,如:創示範打掃校園衛生活動,宣傳戒菸日—吸菸有害健康活動,到黃桷坪國小做“一幫一,手牽手”義務英語教育活動,陽光進社群關愛睏難家庭活動等等。在這些活動中,我都是用心去完成每一個環節,因為只有用心才能做好,只有用心才能有真正的奉獻。

三、 思想道德方面

在青年志願者的實踐活動中,“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精神讓我的思想品行、自身素質得到了提高。在中隊、小隊的指導下,我明白要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幫助他人,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人才。

一學年的成長,一學年的收穫,我花了一學年的時間讓自己破繭成蝶。我的成長雖然說不上有多麼的成熟,但至少,我學會了怎樣去成長。學會了認識生活,感受生活,懂得感謝生活給予我的一切,包括那些讓我成熟的苦難。於是,為了給自己樹立一個更高的目標,我特地申請這次“青年志願者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如果申請成功,對於我而言,將是一個契機,一個將我工作責任感推向一個更高高度的契機!

在凌源市三十家子鎮姜杖子村葛家溝組,有一對沒有血緣關係的父女——25年前,父親含辛茹苦將女兒養育成人;25年後,父親患病,女兒放棄高薪的工作和大城市的優越條件,義無反顧的回到偏僻的小山村全力照顧身患腦出血伴股骨頭壞死的父親,不離不棄,用孝心演繹著一段沒有血脈親情,但卻有著骨肉相連的那一份難以割捨的人間真情。.。.。.。.

25年前,經歷婚姻和家庭變故的葛玉春,在宋杖子鎮抱養了剛出生5天的女嬰,取名葛金鳳。從小懂事孝順、聰明勤奮的葛金鳳在20歲那年,被瀋陽大學食品檢測專業錄取,畢業後被大連金州區金華中外合資大酒店聘為員工。葛金鳳暗下決心,等工作穩定後,就把父親接到身邊照顧,就在葛金鳳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父親高血壓併發症腦出血伴股骨頭壞死突然發作,生命危在旦夕。接到親屬的。電話,葛金鳳急速趕回來直奔醫院,所有的親戚都在醫院等她回來決定手術的事,當時有個姑姑和她說,你爸病情這麼嚴重,做手術也不一定咋樣,家裡也沒什麼積蓄,不然就別做手術了,葛金鳳果斷的說,那可不行,無論結果怎樣,我都必須給我爸做這個手術,她邊哭邊說,沒有爸爸,我就沒家了,她當即在手術單上籤了字。做完手術,葛玉春在醫院裡昏睡了7天,雖然從死神裡把他拉了回來,但是左側身體失去了知覺,生活不能自理。面對殘酷的現實,想著含辛茹苦的父親將自己養育成人,還沒享過一天福就病倒了,葛金鳳心如刀絞。她想,如今她就是這個家裡的頂樑柱了,她要用柔弱的肩膀撐起這個家,無論如何她也要把父親照顧好。於是,她毅然放棄了工作,決定在家全力照顧父親。父親剛出院的一個月,她從沒睡過一個囫圇覺,父親躺著睡一會,就讓給抱起來坐一會,父親身體很胖,每次抱父親坐起來她得費好大的勁。剛想休息一會,父親又說大腿疼,還得給揉。一會又要拉一會又要尿的,總是反覆的折騰。就這樣,在葛金鳳沒日沒夜的精心照料下,父親的病情有很大好轉,一個月後,就能攙著拄拐下地走路了,由於父親一條腿沒有知覺,葛金鳳就想個辦法,在父親腳上拴個布袋,她在前邊拽著這個布袋,父親往前邁步。本無多少積蓄的葛金鳳連父親的住院費都不夠,但是為了讓父親儘可能的恢復好,她四處籌錢求醫問藥。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父親終於自己拄拐能走路了。父親由於病情所致,性情發生了改變,稍不順心就發脾氣,每當這時,葛金鳳既心疼又委屈,心疼的是父親剛53歲就重病在身,委屈的是,勢單力孤的她過早的經歷人生的磨難。想想自己剛24歲,放棄大城市優越的生活環境,在這個小山溝裡困著,她有說不出的委屈,有時自己鬱悶的時候,也想過把父親送到養老院去,但是又有許多的不捨。

孝心能感天動地,上天很眷顧這個孝女,正當她身處窘境、孤單無助的緊要關頭,她通過網路結識了在三十家子高速服務區工作的黎江,在兩個人的交往中,瞭解到葛金鳳的處境,她的孝心打動了這個年輕的小夥子,他深深的愛上這個無助的女孩,他決定和葛金鳳一起,承擔起照顧父親的責任,黎江的舉動得到了父母支援,母親表示兒子媳婦結婚後,讓兒媳帶著她父親一起到婆家來生活,這樣全家人可以一起照顧葛金鳳的父親。婚後,女婿就把岳父接到家中,專門騰出一間屋子讓他住,全家人都以葛金鳳的父親為中心,儘量讓他儘快適應這個大家庭。每年冬天,由於天短,加上家裡有個買賣,葛金鳳的婆家都吃兩頓飯,今年,由於葛金鳳的父親在這裡,儘管生意再忙,他家也吃三頓飯,葛金鳳的父親見一家人對他這麼好,對於給這個家帶來那麼多麻煩有些於心不忍,在那住了一冬,現在暖和了,執意要回自己的家,老親家一家再三挽留,葛玉春還是執意回了家。無奈葛金鳳的婆婆讓兒媳先陪父親回家住一段,讓她給父親做工作,儘早回到她們家,大家一起照顧葛玉春,也能給葛金鳳減少很多負擔。

葛金鳳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體貼、相互關愛,生活美滿幸福,婆婆待媳婦如親生女兒一般,婆婆說,金鳳從小到大喊的第一聲媽是我,我理應把她當親生女兒對待。葛金鳳從小沒享受過母愛,如今她在婆婆身上得到了,她把婆婆當做自己的母親一樣看待,啥事都和婆婆說,遇到不順心的事,婆婆就安慰她。葛金鳳的丈夫在妻子孝心的感染下,對岳父也是精心照顧。葛玉強是幸運的,上天賜給他一個大孝女;葛金鳳是幸運的,上天賜給她一個疼她、愛她、理解她的好老公的同時,還賜給她一個如親生母親一般的好婆婆,正所謂“好人終有好報”。

程鵬,男,9歲,京山縣雁門口鎮國小三年級(3)班學生,從小接受長輩善良淳厚,樂於奉獻的薰陶,養成了良好的品質。他年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學習標兵”,深得學校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用自己的行動很好地詮釋了雷鋒精神。

幾年以來,不管他是身為班幹部還是小組長,或是身為班級一員,他都能主動為班級,同學乃之社會做他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學校裡,每位同學都是他的好朋友,他喜歡看見同學們燦爛美麗的笑容。於是,每次誰有困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的,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身為班長的他在學習上不但自己努力刻苦,還樂於助人,經常主動幫助學習上有困難的同學,不惜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有時候放學後還在教室一遍一遍耐心地給有困難的同學講解,直到他們聽懂了,自己才肯背起書包回家。在學校裡,他是老師的得力小助手。作為班長,他處處以身作則,起少先隊員模範帶頭作用,盡職盡責,幫老師維持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老師交給的任務他都能樂意接受,做到有始有終。勞動時,每當遇到最髒、最累的活兒,他總是衝在最前面,從不偷懶;老師不在的時候也總能發揮自己的組織能力,帶領同學們把教室和清潔區打掃得乾淨徹底,從沒有由於衛生給班級丟分,讓老師放心又舒心。

在三(3)班的教室裡,總會看見他那熟悉而又忙碌的身影。在今年的學雷鋒活動月裡,他的表現更是突出。學校才發出為白血病患者田宇豪同學捐款獻愛心的倡議,他第一個將自己積攢的30元錢捐了出來。班上的同學玩遊戲時不小心扭傷了腳,行走不便。從他受傷的那天起,程鵬就主動承包了他需要做的一切事情。午餐時把熱騰騰的飯菜送到他手中,下課扶他上廁所,課餘時間怕他無聊,就陪著他聊天,連最喜歡的乒乓球都沒有時間打。

一路走來,程鵬同學不斷充實自己,邁上一個又一個新臺階。他正在老師和家長的幫助下茁壯成長,他那善良真誠的心靈、他那助人為樂的精神、他那勤儉好學的品質將會影響著更多的少年健康成長。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著暖人心扉的旋律;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著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

在寶山鄉寶山村寶山屯有這樣一戶人家,25年裡無論面臨什麼樣的處境,家人始終和和睦睦,被當地傳為一段佳話。

一走進寶山屯,就能看見一座磚瓦房,養滿雞鴨的院子雖然看似擁擠,但被收拾的乾淨整齊,走進房子,窗明几淨,各種家電一應俱全,一位年近80的老人正坐在炕上看電視,這便是高洪梅的家,炕上的老人是高洪梅的公公。每當有人與老人談起兒媳婦的時候,老人總是得意的說:“洪梅嫁到我家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跟我們老人紅過臉,早些年條件困難,有好吃的,洪梅他們三口人從來不捨得吃,都留給我吃,我體不好,洪梅就借錢帶我看病,買補品,跟我的親女兒一樣。雖然我現在去訥河老兒子家生活了,但每年春夏,我都會回來,要不太想他們了”她叫高洪梅,今年46歲,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她依託科技致富,用賢惠關愛家人,用善良和正直幫助鄰里鄉親。

1990年中專畢業的高洪梅和丈夫朱振喜結連理,兩人是中專的同學,青梅竹馬,婚後便定居在了寶山村寶山屯,剛結婚的時候,家裡條件特別困難,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結婚的婚房都是借住在別人家,平常就吃饅頭鹹菜,夫妻倆現在回想起過去的日子,依然眼中飽滿淚花,那真叫一個苦啊。但是苦難並沒有打倒高洪梅夫婦,小兩口借錢承包了幾畝農田,開始種植黃豆,她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回家還要洗衣做飯,日子雖然辛苦忙碌,但是小兩口卻樂在其中。可是現實沒有想象的美好,那一年的黃豆遭了病,收成一落千丈,不但沒有賺到錢,欠的債務也沒有還上,雪上加霜的是高洪梅的公公生病急需人照顧。面對這些困難,高洪梅沒有退縮,她仍然保持著樂觀的生活態度,她安慰受打擊的丈夫,同時把公公接到自己家裡來贍養。秋去冬來,為貼補家用,高洪梅和丈夫朱振上山砍柴,再用爬犁拉到山下販賣,黑龍江的冬天漫長而又寒冷,最低溫度可以達到零下30多度,漫天的大雪,刺骨的寒風,都沒有阻擋住高洪梅對家人的愛,她用自己的雙手,靠著賣柴解決了冬天家人的溫飽。那個冬天高洪梅白天砍柴賣柴,晚上回家給公公洗腳按摩,換洗髒衣服,夜深了,等公公熟睡後,她還要和丈夫研究大豆的栽培技術,希望來年的收成可以好一些。就這樣,一年過去了,1991春節過後,高洪梅懷孕了,即將為人母的她,高興之餘多了一絲擔憂,孩子出生後會不會有好日子過,黃豆能不能豐收,公公的病能不能好起來。但是很快,她就重整精神,重新振作,因為她知道只要努力的生活,一切都會變化的。果然,黃天不負有心人,在高洪梅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病康復了,身體變得硬朗起來;在鄉農技人員的幫助指導下,大豆也有了好的收成;1991年是難忘的一年,因為這一年,高洪梅和朱振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一個健康的大胖小子,夫妻倆給孩子起名朱小磊,希望兒子做一個光明磊落的人。

隨著小磊的長大,高洪梅家的日子也有了起色,蓋了新房子,雖說房子不大,但那也是屬於自己的窩,自己再也不用住在借來的房子裡了。生活好了,有人勸高洪梅再生一個孩子,一兒一女湊成個“好”字,但是高洪梅沒同意,她說:咱們得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一家只生一個好,把這個孩子培養成人,讓他受教育,長大後回報社會。這是高洪梅的心聲,也是高洪梅的理想,她為這理想努力著。她在種地和照顧老人、孩子之餘,開始飼養雞鴨,起初搞養殖只是想用雞鴨蛋給老人和孩子補補身體,但是後來她發現,鄉里的飯館,都是從農戶家購買雞鴨,往往還供不應求,她決定把規模擴大,由原來的幾隻,發展到了幾十只,這樣既保證了家人的健康,又補貼了家用。1998年農村集體分地,高洪梅家的農地變多了,種起來沒有原來那麼輕鬆了,往往要在地裡一呆就是一天,遠在訥河的小叔子一家看到嫂子的辛苦,決定把老人接去訥河照料,但是高洪梅不肯,在小叔子和老人的一再要求下,最終達成協議,每年的春夏兩季老人要回來高洪梅家,讓高洪梅繼續盡孝道。很快小磊到了上國中的年紀,寶山鄉沒有國中,要讀書只能去縣裡上學,那意味著家裡的開銷又要變大了,很多人勸高洪梅,小孩子讀完國小,認識幾個字就足夠了,別念什麼國中了,下地幹活,還能給你搭把手。高洪梅反對的說:我不僅要讓我孩子讀國中還要讓他讀大學,只要他想讀,我就一直供下去。高洪梅抱著這個信念,種地,養殖,栽木耳段,日子是過的越來越紅火,不僅給家裡蓋了大磚房,更把小磊培養成了大學生,去年小磊順利從大學畢業,現在成為了信用社的一名工作人員。而高洪梅仍在努力著,勞動著,她要讓好日子一直繼續下去。

上面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整理出來的9篇《2021學雷鋒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榜樣人物事蹟材料》,您可以複製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件以便編輯使用。

志願服務小事蹟材料篇6

在疫情防控中,今年78歲高齡的__島經濟區交流島街道__文化隊黨支部書記__主動請纓,對南北崖屯70戶村民展開摸排登記,並不辭辛苦向村民宣傳養成不聚眾、不串門、戴口罩的防護常識。

就在他義無反顧衝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時,1月31日,__老人突然命令全家老小開始居家隔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__老人的兒媳婦年前帶著孫子回河南老家過年,當聽說疫情開始蔓延,娘倆於正月初六返回家中。得知這個訊息後,有著46年黨齡的__不顧全家人反對,提前借好鄰居家的空房子,並準備好生活用品,等到兒媳婦和孫子一進家門就立即把她們單獨隔離起來。對於這一舉動,孫子抹著眼淚表示非常不理解,作為爺爺的__的內心也是五味雜陳。

考慮到屯裡259個父老鄉親和全村1400多個群眾的安全,當天,__和老伴兒也毅然決定居家隔離。全家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每天電話向村裡報告體溫監測情況,村裡每天也會安排工作人員去他家消毒。

採訪中,__告訴小編,以往元宵節這個重要節點,他都會堅守在森林防火一線,但今年他只能通過電話安排村民上崗,不過,目前已經是隔離的第8天了,體溫、身體指標都很正常,再堅持6天,就可以讓全村老百姓放心了,也可以上崗為村民服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