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7篇

教案簡單的說就是教師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所提前寫好的書面文體,教案是教師在課前首先要準備好的檔案,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7篇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1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48頁,例9、例10、試一試、練一練,練習九第7~11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分數與小數互化的探索過程,能熟練地進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2、在探索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教學難點:比較分數與小數大小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說說下面小數的計數單位是什麼?

0.20。320。312

3.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有關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的知識。

板書課題:分數與小數的互化。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9。

(1)出示例9。

(2)要比誰用的綵帶長?其實是比什麼?

(3)你有什麼比較的好方法嗎?

在小組中說說。小組討論方法。

(4)彙報方法。

0.5米是1米的一半,3/4米比1米的一半多,所以3/4米比0.5米長。

把3/4化成小數,3/4=3÷4=0.75,0.75>0.5,0.5

指出:兩種方法都可以比較出3/4>0.5,哪一種方法更合適呢?為什麼?

(5)。我們對分數和小數進行比較時,經常要把分數化成小數,誰來說說應該怎樣把分數化成小數呢?(用分數的分子除以分母的方法)

2、完成試一試。

如果除不盡,用四捨五入法保留三位小數。

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3、教學例10。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把小數化成分數。

(1)出示例10。這三個小數各是幾位小數?

(2)一位小數表示幾分之幾?二位、三位小數各表示幾分之幾呢?

(3)你們能把這些小數該成分數嗎?試試看。

學生嘗試改寫。你是怎麼想的?

(4)。把小數化成分數時,如果是一位小數就寫成十分之幾,是兩位小數就寫成百分之幾,……同桌互相說說方法。

4、練一練。

觀察每組數,說說你準備怎樣比較這幾組數的大小?

學生獨立完成。

指導學生交流:你是怎樣比較的,為什麼這樣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九第7題。

獨立完成,集體核對。

2、完成第8、9題。

獨立完成,小組中交流。

3、完成第10題。

比較什麼的面積大,就是比什麼?怎樣比好?

獨立完成。

4、完成第11題。

讀題,理解題意。

比誰做的快,其實比什麼?應該怎樣比較呢?結果呢?(誰用的時間少誰做的快)

四、課堂

今天學習了什麼內容?能說說分數怎樣化成小數嗎?小數怎樣化成分數呢?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2

教學內容:

教材58~59“分數混合運算(二)”

教學目標:

1.在觀察比較中,體會整數運算變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利用分數加、減、乘、除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重難點:

1.能體會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激趣揭題

1.計算。

2.引入新課分數混合運

二、扶放結合探究新知

1.出示“第十屆動物車展”情景圖,從情悅圖中,找出有關資訊及問題,並估一估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2.理解題意,用圖來表示題目中數量之間的關係。

3.解決問題

①統計圖,讓學生理解“第二天成交量此第一天增加了1/5” 這句話的意思是第二天增加的是第一天的1/5。

②用線段圖來表示第二天和第一天成交的汽車輛數之間的關係。

4.把握演算法之間的聯絡。

三、反饋矯正落實雙基

1.做教材第59頁“試一試”第一題。總結: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2.做教材第59頁“試一試”第二題。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條件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四、小結評價佈置預習

1.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在學習中遇到了什麼沒有得到解決的問題?

2.預習分數混合運算(三)

板書設計:

分數混合運算(二)

整數的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3

教學目標:

理解分數的加減法混合運算的順序。

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會安排自己星期日的時間。

教學過程:

匯入

師:今天想和同學們一起統計一下我們班同學星期日的活動,誰來說說你星期日做什麼了?

生:我在家裡寫作業、我去叔叔家玩了、我幫媽媽洗衣服了……

新課

調查統計活動

師:同學們,星期日能做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們學會統計,我們來統計一下吧!哪位同學想做一個小統計員。(找幾位小統計員)

生:(彙報)留在家裡的同學是8人,佔全班人數的十一分之四,出去玩的同學有五人,佔全班人數的二十二分之三。

師:那還剩下一部分同學,那剩下的這部分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呢?

生:把這兩部分的人加在一起,再用全班人數減去這部分。

師:能用全班人數去減嗎?

生:不能。

師:那麼,用什麼減呢?

生:可以用“ 1 ”減去。

師:為什麼用“ 1 ”呢?

生:把全班人數看做單位“ 1 ”。

師:為什麼把全班同學看做單位“ 1 ”呢?

生:因為我們在全班同學裡調查,調查出來的人數是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所以把全班人數看作單位“ 1 ”。

師:那怎麼列出算式呢?

生討論列出算式。

師:如何計算呢?

生小組合作,找出演算法,討論發現了什麼?

師:從這兩道題裡我們可以看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是有一定順序的,誰能說說。

生:按照從前往後的順序,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裡的。

鞏固練習

延伸結束

師:我們在統計同學們星期日的安排時,有的同學星期日的時間安排的非常好,大家應學會安排星期日的時間,請同學們安排下你本週星期日的時間吧!

生:做星期日時間的計劃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加法;

2、使學生能熟練地進行豎式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

教具準備:

主題圖、投影片。

學具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解決情景中的問題

1、教師出示主題圖

師:上節課有的同學提出二(3)班和二(4)班也可以合乘一輛車,這節課我們來解決這個問題。

師:怎樣能知道這兩個班是否能合乘一輛車呢?

(要知道兩個班共有多少人?)

師:怎樣列算式?

學生說,教師板書:35+34=

2、請學生在小組裡討論怎樣計算“35+34”,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是用擺小棒的方法還是用豎式計算還是口算。

3、請學生說明自己的想法

(1)先請擺小棒的學生講

提問:為什麼把5根小棒和4根小棒和起來,3捆和3捆和起來?

(2)再請列豎式的學生講

提問:寫豎式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用豎式計算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3)請口算的學生講

提問:你是從哪一位加起的?

口算時應注意什麼?

二、做一做:

教師用投影片出示題目

指名將題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學生做在書上

集體訂正投影片上的題目,進行評價。

同位相互檢查,相互評價,

三、練習:

練習二第1題:

先請學生看圖,說圖意,

再列豎式計算。

第2題:筆算下面各題。

學生將題目寫在練習本上,同位相互檢查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5

課標要求:探索給定情境中隱含的規律。

課標解讀:

行為動詞是“探索”, 指的是獨立或他人合作參與特定的數學活動,理解或提出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發現物件的特徵及其與相關物件的區別和聯絡,獲得一定的理性認識。核心詞是“規律”,本節課指的是有序思考的方法。

由此看來課標對這部分知識的要求是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排列方法,即有序排列,而不是雜亂無章的去解決問題。

教材分析:教材是通過三個人排列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四個人小合唱固定一個人的位置又有多少中不同的排法,這樣兩個問題引導學生認識和了解簡單的排列,通過列舉等直觀方法幫學生髮現規律掌握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同時讓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及有序全面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其中重點是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目標:

1、探索、發現現實生活中簡單的排列規律,培養觀察能力及初步推理能力。

2、通過觀察、研讀、交流、驗證等活動,經歷探索簡單事物排列的過程,體驗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方法。

3、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和數學學習的樂趣,激發學生對身邊事物進行數學思考的意識,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意識。

教學重、難點: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簡單事物的排列規律。

教學策略:

(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現實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本節課所要研究的主要問題。

(2)“探究——研討”法: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發現問題,從而提高思維能力。

教學環節:

第三個環節是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在這個環節,我提出了

“如果於老師帶領我們班a、b、c三個同學到文登學公園遊玩,最後我們四個人要排成一行合影留念,而且要把老師安排在左起第二個位置上,其他的3個同學任意排。想一想,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這個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導學生髮現,三個人排隊和四個人排隊且確定一個人的位置的排法總數是相等的,讓學生意識到排法總數是不受確定的那個人的位置影響的。讓學生在探究中體會有序思維方法,發展學生思維能力,在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統一認識。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五單元回顧整理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節複習課,是學生在掌握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運用多位數加減法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之後安排的,是對本階段學習的回顧和整理,使這部分知識能通過梳理歸納形成網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材展示一幅生活中熟悉的畫面,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蒐集資訊提出問題,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另外,教材在71頁第四題還設計了一個猜數遊戲,一方面可以使學生進一步鞏固本單元所學的三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另一方面也複習了求 “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數是多少”的簡單問題的解答方法。72頁第六題是以連環畫形式呈現了學生向福利院的小朋友獻愛心的情境,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綜合複習。四幅圖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學資訊,練習時,要指導學生根據圖中提供的資訊提出問題並加以解決,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關愛他人的意識。本回顧整理分為兩課時,第一課時整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第二課時複習求比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第一課時

複習內容:

萬以內數加減法

複習目標:

能熟練掌握的計算方法並能又對又快地進行計算。

體現演算法多樣化的思想,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途徑。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髮散思維的能力。

複習重點:

有條理再現舊知,正確熟練計算萬以內數的加減法。

複習過程:

一、回憶呈現,查漏補缺

談話:同學們我們再一次學習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那麼到現在為止,你對萬以內數的加減法,你都記著那些知識,老師出個題考考大家好嗎?

小黑板出示:計算下面各題,你喜歡用什麼方法就用什麼方法算。

(1)32+47

(2)546+217

(3)497+139

580-200 912-804 603-205

學生可能出現:用口算、估算、筆算或用撥計數器等方法算。

(讓學生各自說出不同演算法的思路過程)

談話:通過剛才計算大家觀察比較一下,你能發現什麼?

學生可能說:

●發現這三組題有加法也有減法。

●發現第一組是不進(退)位加減法,第二組是一次進位和一次退位加減法,第三組是兩次進位和兩次退位的加減法。

(此處,學生用“一次、兩次”表示,老師可適時點撥用“不連續、連續”表示更規範)。

[設計意圖:通過本練習,檢查學生對萬以內數加減法計算知識的掌握情況,達到對學過的知識查漏補缺與再現,並體現演算法多樣化,尊重了學生的個性特長。]

二、比較深化 加深理解

談話:剛才同學們採用了不同方法進行了計算,也發現了這麼多知識。下面大家用筆算計算下列各題並演算:

837-205 329+182 306-97

(指3名同學板演)

計算後在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算的,再討論一下用筆算計算萬以內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先讓板演的三名同學向全班同學說說是怎樣算的。

交流討論結果,學生可能:

①只說加法計演算法則。

②只說減法計演算法則。

談話:同學們再動動腦筋連起來想一想,筆算萬以內數加減法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學生可能說:

相同點:都應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開始算。

不同點:計算加法時,哪一位上的數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1。

計算減法時,哪一位不夠減就從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減。

(此處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說明白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討論比較,加深對萬以內數加減法筆算計算方法的理解與掌握,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實際應用,拓展延伸

1、以組為單位互相出題進行練習,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時間大約8分鐘)

2、開放題:

方框裡可以填那些數?並計算出結果。

342-12 =21

只改變1473+378中第一個加數的最後數字3,使它仍是連續進位加法。

開放性題目不做統一性要求,根據學生差異,有的可能全部做出來,也可能只做出幾個來。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好勝心,讓學生互相出題,人人當“小老師”,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能提高計算的正確率,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開放性題目的設計,有利於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又張揚了學生的個性。]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對萬以內數的加減法計算進行了整理與複習,你學得開心嗎?有哪些收穫?

課後反思:

1、教學目標註重基礎性與發展性

本節課的設計立足學生的發展,根據教材與新課標的要求,提出了兩個層次的目標——基礎目標和發展目標。基礎目標是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要求,發展目標是對學生個性的發展、能力的提高而設計的(與練習中開放性的設計)。教學過程中這兩個層次的目標體現得很好。

2、創造了學生主體參與的民主氛圍

和諧、民主的師生關係是主體性得以實現的基本保證。這節課明顯感到學生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很高。學生為活動所吸引,主動、自覺地投入到活動過程中,教師在整個活動中很少干預,課堂中進行的是真正的師生、生生間平等的交流。同時,展示交流活動給予了學生自由表現自己成果和表達自己情感的機會,在無形中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於學生主體地位的形成。

3、課堂教學以小組合作交流為主,提高了全員參與度

根據本課內容與複習目標,依據學生的興趣、經驗、能力水平,教師設計、組織了學生的自主性活動,尤其是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從而最大限度地尊重和保證了學生的主體性、差異性,使學生在親自動手算一算、看一看、說一說、想一想中,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內在動機,教師沒有受教材的束縛,而是積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尋求知識間的內在聯絡,通過交流辯論達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青島版五年級數學教案篇7

教學理念:

數學來源於生活,又迴歸於生活 。課堂創設動手活動,積累學生的感性認知 。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容積意義,掌握常用的容積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進率。

2、掌握容積和體積的聯絡與區別,知道容積單位和體積單位之間的關係。

3、感受升和毫升的實際意義,能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

理解容積意義;掌握容積和體積的聯絡與區別。

教學難點:

理解容積意義;感受升和毫升的實際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1l量杯,一次性紙杯24個(每組3個),1cm3的自制的小正方體容器,8個1升量杯, 10ml鈣鐵鋅口服液,5ml注射器8支

學生:2瓶自己帶瓶裝水,貼有商標的各種飲料瓶,藥水瓶,家用油壺,牛奶袋,果汁盒等。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師:老師想送朋友一個生日禮物?(出示長方體禮盒)大家想知道是什麼禮物嗎?

生:想

師:是一個生日蛋糕

師:如果老師告訴你這個禮盒長3分米,寬3分米,高1分米,這個禮盒的體積是多少?

生:9立方米

師:猜猜,這個長方體禮盒所容納蛋糕的體積是多少?

生:9立方米,8立方米,7.5立方米等(學生很快否定9立方米)

師:(開啟紙盒,露出蛋糕)是你所預料到的嗎?如果你過生日收到這樣的生日禮物會有何感想?

生:(試說)太小了

師:我買了這麼大個禮物還小?

學生:盒子裡面太小了

師: 盒子裡面太小了,說的真到位。盒子裡所容納的蛋糕的體積叫盒子的容積。今天我們來學習容積和容積單位。(板書課題:容積和容積單位)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求長方體的體積,並估算出長方體裡所能容納麵包的體積,當老師開啟禮品後,學生會發現與自己所估算的差別太大,突出容積的表象認知)

二、理解容積的意義

1、舉例,感知容積意義

出示墨水瓶:指出墨水瓶所能容納墨水的體積叫做墨水瓶的容積。

出示茶葉筒:茶葉筒所能容納茶葉的體積叫做茶葉筒的容積

2、理解容積的意義

利用你準備的學具來說說,什麼是它們的容積

?出示課件(第2張幻燈片)】:集裝箱、油漆桶(指名說出他們的容積)

3、歸納概括容積意義

像粉筆盒、墨水瓶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學生齊讀,老師板書)

(設計意圖:學生在充分的感性例項中積累容積的本質內涵,豐富的積累為學生歸納總結容積意義打下紮實基礎)

4、容積和體積的區別與聯絡。

①區別兩者資料給出的不同

師:同學們,我們繼續來看這個長方體禮盒。禮盒放在空間,自身有什麼?

生:體積

師:開啟禮盒,禮盒裡面又有什麼?

生:容積

師:已知禮盒的長、寬、高,能求出禮盒的容積嗎?

生:不能

師:想求出禮盒的容積,必須要知道(老師邊比劃邊問學生)什麼?

生:禮盒裡面空間的長、寬、高

師:如果老師告訴你禮盒裡面的空間是一個稜長為1分米的正方體,你能求出蛋糕的體積嗎?

生:能,1立方分米

師:蛋糕的體積就是禮盒的容積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直觀長方體禮盒的體積與容積的計算,突破求容積需要已知容器裡面的資料這一難點)

②區別兩者本質的不同

師:【出示課件(第3張幻燈片)】:一個較小的實心長方體;一個較大的空心長方體)問題:誰的體積大;誰有容積?

學生:指名回答

③小組討論,交流彙報兩者異同點(課件出示第4、5張幻燈片)

師:同學們,體積與容積一字之差,他們有什麼區別與聯絡呢?(小組討論,交流彙報)

聯絡:求的都是物體的體積。

區別:體積求的是物體佔空間的大小。(外部)

容積求的是物體所能容納空間的大小。(內部)

(設計意圖:多角度的區分容積與體積的不同,從而使學生較為全面的理解容積的意義,突破容積意義這一教學難點)

三、教學容積單位

1、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

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學生邊說,老師邊板書)

2、認識升和毫升。

①觀察學具,看看你所帶的飲料瓶上所標示的淨含量,你發現了什麼?(小組交流彙報:發現它們的單位都是l 、 ml而且這些飲料瓶裡裝的是液體。)

②在計量液體的體積時,常用容積單位升(l)和毫升(ml)。當遇到液體體積很大時,例如:計量蓄水池、游泳池裡的水的體積,就用立方米。(板書)

3、感知1l

①介紹量杯,觀察1l的刻度線,

②組長負責,將桌面上的瓶裝水倒入1l的量杯中水,其他人仔細觀察

③生活中,我們常用杯子喝水,組長負責將1l倒入紙杯大小,觀察1升水大約幾紙杯

④ 談談,對1l水你有什麼感受?

⑤生活中那些物品用升做容積單位?(生:油桶、水桶、大瓶飲料瓶的容積)

4、感知1ml

(整隊紀律,老師將在每組中找一名最快坐好的同學,負責下一個活動。給每組發一個5ml注射器)

① 桌面上有一杯有顏色的水,組長負責,用針管吸入1ml水,讓大家看看

② 再將這1ml水注入一個空紙杯,再讓大家看看

③ 談談,你對1ml水有什麼感受?

④ 你準備的學具中那些標有毫升,是多少毫升?(舉例:眼藥水5ml、鈣口服液10ml等)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吸入1ml帶藍色的水,在注入紙杯的過程中感受1ml的多少,突破學生對1ml由感性認知到理性認知的突破)

5、1l與1ml的關係

師:通過前面幾個活動,大家瞭解了1l 、1ml。那麼1l 與1ml有怎樣的關係呢?仔細觀察桌面上的量杯,你就能找到答案

生:齊答1l =1000ml(板書)

6、升與立方分米、毫升與立方厘米的關係

師:計量容積,一般用體積單位,但計量液體的體積時,常用的體積單位是升與毫升。這兩者之間有沒有關係呢?老師想請一位同學和老師一起做個實驗。

(拿出準備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體,1升有顏色水)

師:老師會做好你的助手,拿穩盒子,你放心大膽的到,開始!(此個環節老師要裝作很神祕,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很興奮)

生:(全場一片驚訝)得出:1升=1立方分米

師:看來他們之間真有聯絡,誰能用黑板上的關係推算出1毫升等於多少?

生:觀察得出: 1毫升=1立方厘米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這個活動,突破1升=1立方分米的教學難點)

四、小結

通過前面有趣的動手操作,閉上眼睛體會:升一般用於計量油桶、水桶、大瓶飲料瓶等的容積;毫升一般用於計量眼藥水、藥水、小瓶飲料瓶等的容積;而計量、集裝箱容積;蓄水池、游泳池裡的水的體積,就用立方米。

五、練習鞏固【課件出示(第6、7、8張幻燈片)練習題】

1、填一填

一瓶鋼筆水的容積是60( ) 摩托車油箱的容積是8( )一瓶礦泉水的容積是600( )

運貨集裝箱的容積約是40( )微波爐的容積是45( )

(集體訂正、糾錯。)

2、填出合適的數

4l =( )ml4800 ml =( )l2.4 l =( )ml785 ml=( )l752cm3=( )dm37.5 l=( )ml36 dm3=( )cm38.04 dm3=( )cm32750ml =( )l

(引導學生說出每道題是怎麼換算的思路)

3、聯絡實際【課件出示(第6、7、8張幻燈片)】

出示生活中用到本節知識的圖片(喝水、潛水艇、獻血等圖片)

(設計意圖:練習有層次,有代表性。由知識題型過度到生活實際,使學生理解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

六、結課

今天我們所學的知識與生活聯絡非常緊密,大家下去後在生活中找找與我們這節課有關的內容,下節課我們將進一步學習容積的知識。

板書設計:

容 積 和 容 積 單 位

像墨水瓶、粉筆盒、教室等所能容納物體的體積,叫做它們的容積。

一般用體積單位:立方厘米(cm3)、立方分米(dm3)、立方米(m3)

計量液體:升(l)、毫升(ml)、立方米(m3)

它們間的關係:1l= 1dm3

1 ml=1 cm3

1l=10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