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知識閱讀

夏至必須知道的知識

夏至必須知道的知識

夏至即將到來,關於夏至的知識你知道哪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夏至必須知道的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夏至必須知道的知識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

《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我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

夏至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

夏至由來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夏九九歌

我國農曆中“九”是習慣用的雜節,有“冬九九”和“夏九九”。“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為起點,每九天為一個九,每年九個九共八十一天。同樣,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熱的季節。

湖北省老河市一座禹王廟正廳的榆木大梁上的《夏至九九歌》,全文是:

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脫冠著羅紗;三九二十七,出門汗欲滴;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六九五十四,乘涼進廟祠;七九六十三,床頭摸被單;八九七十二,子夜尋棉被;九九八十一,開櫃拿棉衣。

北方農村的“夏九九”歌,是:

一九至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汗溼衣服透;五九四十五,樹頭清風舞;六九五十四,乘涼莫太遲;七九六十三,夜眠要蓋單;八九七十二,當心莫受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

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夏至風俗

祭神祀祖

夏至時值麥收,自古以來有在此時慶祝豐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災年豐。因此,夏至作為節日,納入了古代祭神禮典。《周禮?春官》載:“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為清除荒年、飢餓和死亡。

夏至日正是麥收之後,農人既感謝天賜豐收,又祈求獲得“秋報”。夏至前後,有的地方舉辦隆重的“過夏麥”,系古代“夏祭”活動的遺存。

消夏避伏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

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冬至餛飩夏至面

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江南一帶夏至吃麵是很多地區的重要習俗,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

南方的麵條品種多,如陽春麵、幹湯麵、肉絲麵、三鮮面、過橋面及麻油涼拌麵等,而北方則是打滷麵和炸醬麵。“因夏至新麥已經登場,所以夏至吃麵也有嘗新的意思。”

麥粽和夏至餅

江南食俗,一般有麥粽、角黍、李子、餛飩、湯麵等。《吳江縣誌》:“夏至日,作麥粽,祭先畢,則以相餉。”不僅食“麥粽”,而且將“麥粽”作為禮物,互相饋贈。

夏至日,農家還擀麵為薄餅,烤熟,夾以青菜、豆莢、豆腐、及臘肉等,祭祖後食用,俗謂“夏至餅”,或分贈親友。

夏至養生

夏季陽氣盛於外。從夏至開始,陽極陰生,陰氣居於內,所以,在夏至後,飲食要以清洩暑熱、增進食慾為目的,因此要多吃苦味食物,宜清補。

夏日炎炎,往往讓人心煩意亂,而煩則更熱,可影響人體的功能活動,從而產生許多精神方面的不良影響。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因此,要善於調節,多靜坐,排除心中雜念。



標籤: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