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風向

人過35,還要投簡歷找工作丟人嗎?

先來問問大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35歲成了我們職業生涯的一個重要節點。

不少過來人是這麼形容它的:職場枯榮線、35歲焦慮症、職場危機、尷尬的年紀……彷彿剛吹完35歲的生日蠟燭,你的職場命運就變成了一道答案只有二選一的選擇題——要麼出眾,要麼出局。

身處這個年紀,雖是技熟人精的職場老手,卻似乎逃不脫這樣的局面:

求職時,別人獵頭電話接到手軟,朋友內推輕鬆入職,而你卻在招聘平臺上投簡歷找工作,似乎有些尷尬,似乎顯得自己混的糟,似乎那些鼓吹“我最怕35歲以後,還靠投簡歷找工作”的,指的就是你。

人過35,還要通過招聘平臺投簡歷找工作,真的很丟人嗎?

我看未必。

人過35,還要投簡歷找工作丟人嗎?

不少人會覺得,市場上大多都是基礎崗位,想要找靠譜的管理崗/高階崗,通過獵頭和內推,肯定比自己找強。

其實非也。

我做HR的時候,就曾通過前程無憂招到過總監級別的營銷負責人。

知名985碩士,行業頭部企業供職經歷,操盤過百萬、千萬級的大專案,手裡的資源也都是業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整體履歷相當優秀,而且最開始,還是他主動投的簡歷。到現在,他已經在公司工作3年多了,幫助集團達成了一個又一個業績高峰,深得老闆信賴。

據我所知,大部分公司部門經理及以上的候選人,基本還是來自招聘平臺。

那些我們看到的招聘平臺上多是基層崗位,其實是正常現象。

你想想看,本身公司就是三角形架構,基層崗佔大多數,管理崗佔少數。招聘需求傳遞到市場上,自然也就出現了基層崗多於管理崗的現象。

此外,崗位招聘是有時限的,需要在短時間內招到最合適的人,單純依靠獵頭和內推,範圍有限,時間上也不好把控,而招聘平臺能帶來的選擇更多,優質資源出現的機率也更高,何樂而不為呢?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公佈了一份大學生就業調查,調查顯示,近7成大學生認為自己畢業10年內能年薪百萬。調查一出,引得不少職場人紛紛打趣,覺得年輕人閱歷少,可愛又天真。

那我們這些職場人,又何嘗沒有這種認知錯位呢?

二十多歲總覺得人到三十,怎麼也得是個主管,年薪百萬太遠,五十萬總歸可以;三十多歲跳槽,積攢的人脈也已能夠保障自己銜接無憂。

尤其加上近幾年,“年少有為”的人越來越多。“人在美國、剛下飛機、清北復交、年入百萬”的職場精英,每天都在與你擦肩而過;當你正一邊埋頭苦幹一邊盤算雙十一要不要退款回血時,一群都市麗人早已拎著你買不起的包在你夢想的遠方打卡了。

每個人的胃口都被吊的很足,期望都被拉的很高。以至於認為“自己的收入應該隨著年齡一起增長“、“年齡資歷上去就不再需要藉助招聘平臺找工作”成了一種職場常識。

但現實往往是,不僅年薪百萬很遠,你積累的人脈資源也遠不足以支撐你的每一次跳槽。

人過35,還要投簡歷找工作丟人嗎? 第2張

前幾天和正在找工作的朋友聊天,她說現在直播招聘很方便,能夠輕鬆瞭解很多“內幕“,而且基本都是行業內不錯的公司,因為有直播成本這一關,也算是篩掉了一些經營狀況不好的公司。

我覺得很有趣,那些行業大廠,明明自身知名度早已開啟,按理說是不缺人投遞的,為什麼還要費勁來做直播?

其實這跟求職投簡歷是一個道理——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曝光。

優秀人才/知名大廠,的確不乏橄欖枝,但自己能輻射的範圍,總歸是有限的,藉助招聘平臺這個足夠豐富的資源池,既向外構建了自身形象,帶來了更多機遇和連線,又省了中介費和人情,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在資訊互通程度如此高的今天,投簡歷找工作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儘早放下思維定勢的限制,我們的職場之路,才能越走越寬,前程無憂~

標籤:人過 簡歷 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