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文言文教案模板4篇 重拾經典:文言文教案模板分享

本文介紹一份精美的文言文教案模板,提供給廣大教師參考使用。該模板符合文言文教學需求,包括教學目標、課文內容、教學環節等詳細設定,為教學提供了便利。

文言文教案模板4篇 重拾經典:文言文教案模板分享

第1篇

學生在國中階段語法知識相當薄弱,有必要詳細講述,使他們迅速理解文言文語言現象。選取國中文言課文的句子,通過學習舊知獲得新知,溫故知新。

任何語言的表達都有一定習慣,後人總結規律,便形成語法。文言中所謂的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對於翻譯成的現代漢語而言。

二、查《現代漢語詞典》,明確概念。頁碼如下: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a名詞短語:以名詞為主體、中心,整體上具有名詞性,語法作用大致與名詞相同。可作主語賓語。

名詞和定語組成,修飾語+中心語。定語是修飾語,名詞叫中心語。

例如:請你參加(“你” 是“請”的賓語,“參加”的主語,一兼二職,兼語

介詞加名詞或名詞性短語或代詞構成。表方向,處所,時間,方式,目的,原因,物件等。一般充當狀語或補語。

3、形容詞動詞能否做主語、賓語?一般是由名詞充當

請分析成分。空處應是謂語,必由動詞充當。空處是“芽”,今天看,是名詞,此處活用為動詞,發芽。

明確:處在這個位置上,得有這個詞性。語言環境決定詞性。

2、名、形、不及物動詞帶賓語具備了使動、意動的條件。

4、意動用法譯為“認為······怎麼樣”“以······為”“把······當作”

古代漢語實詞不豐富,句法不嚴格,分工不細,不明。

(1)詞性由於環境而臨時改變。因為詞在某個成分的位置上而變。詞義隨之而變。

一、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狀+謂+賓”

古代的句子,主語可在謂語後,賓語可在謂語前,狀語可在謂語後,定語可在主語賓語後。相對今天而言,其語序十分特殊,所以稱為特殊句式。正確翻譯後可判斷特殊句式。

二、形象展示。做六個模具,在“名標”上分別寫六個成分,比較古今句子成分的位置關係。

例如:古之人不餘欺也!(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前置)

翻譯後可以發現,在現代漢語中介賓短語是狀語,在謂語之前。而在古代漢語中是補語,在謂語之後。

文言文教案模板4篇 重拾經典:文言文教案模板分享 第2張

第2篇

1·把誦讀作為本課教學的重要環節,訓練學生的文言語感,逐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3·疏通文意只限於難詞難句,學生理解就行,不搞機械的串講。

②“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也:語氣助詞,在這裡表示語氣的舒緩停頓,可譯為"啊"。

也:語氣助詞,用於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問語氣,可譯為“呢”。

這樣的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領,(卻)因為吃不飽,力氣就不充足,(因而)出眾的本領也就不能顯露出來。想要它和普通的馬一樣(跑)尚且做不到,怎麼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分析:首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就是本文的論點。提出論點後即舉社會上“伯樂不常有”以致千里馬常遭埋沒的客觀現實,以證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接著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無知,從反面論證了論點。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馬被埋沒的第二個原因——使用不當。從另一個側面論證了論點。

本文.寫作意圖並不在於論證論點,而是在論證過程中突出了“食馬者”的“不知馬”,作者的真意在於譴責“食馬者”的無知,對在位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埋沒人才表示了極大地憤慨。

第1課時:通讀課文,理解課文大意,明確“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

韓愈(768~824)字退之,南陽(現在河南南陽縣)人,唐代著名文學家。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韓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屬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稱昌黎韓愈,世稱韓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貶官降職,很受壓抑。他的散文創作實踐也體現了這種精神。他是我國文學史上傑出的散文家之一。

韓愈所處的中唐時期,藩鎮割據,宦官專權,朋黨之爭激烈,許多中下層的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都懷才不遇。韓愈本人遭遇也是這樣,因此他對埋沒人才不但不滿,而且加以揭露和抨擊。本文便是他這類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馬說》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說文體。本文是作者《雜說四首》中的第四首,“馬說”這個標題,是後來人加的。“說”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這篇文章以馬為喻,談的是人才問題,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說說千里馬”或“說說千里馬的問題。”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面板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

③歸納:本文就是通過千里馬和伯樂,隱喻人才和識人才的人的。

駢,並。駢死,並死,成雙成對地死、一個接著一個地死。

槽,是放飼料的食槽;櫪,是繫馬、拴馬的馬棚、馬廄,這兩個字合起來可以不分開解釋,用槽櫪借指馬食宿的整個環境,即養馬的處所。

介詞“於”,都可作“在”字講。介詞“"以”,可以作“因為”講。

明確:先有馬,再有對馬的認識。就一般的馬來說,應該是這樣的情況。然而對千里馬來說,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從普通的馬群中識別出來,只有一般對待,發揮不出它的特長來,那就等於它不是千里馬,就沒有千里馬。在這裡,識馬就成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頭就提出:“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連詞“然後”,表示兩件事情的聯絡,後事續前事而起,沒有前事就沒有後事。

世上先要有會相馬的伯樂,然後才能發現千里馬。第二句從反面承接上文,轉入論述。本來千里馬是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是經常有的。表明千里馬多伯樂少。第三句的“奴隸人”並非奴隸,指地位低下不識好馬的養馬人。因為沒有人識得好馬,即使有了好馬,也只是交到他們手中一般地對待。“稱”,著名、著稱、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陳述語氣。全句說:因此即使有了好馬,也只能在無識的養馬人手裡遭受屈辱,直到相繼死在馬廄裡,可見由於沒有伯樂,千里馬只落得個平庸地默默無聞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馬,一頓有時會吃光一石小米。是說才能、本領特殊,食量也特殊。由於沒有識馬的人,只由餵馬的將它一般地餵養,便顯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領來。“而”字是連詞,表示順接,聯絡“不知”和“食(喂)”兩個動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裡而一般地餵它。“也”字表陳述語氣,“是馬也”,“也”字表句中語氣的'停頓。“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應譯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馬一樣尚且不可能達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問:跟常馬一樣都達不到,豈不是千里馬不如常馬了嗎?

明確:通常數量的餵養,常馬吃飽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本領自然發揮不出來。這正是說明,於千里馬餵養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

明確:排比句式。總括不識馬者不按照千里馬的特性來對待它。

第3篇

②明內容。題目中“師”的含義是老師,還是“從師之道”?

教學內容:翻譯課文一、二段,知識歸類;指導背誦課文一、二段。

1.討論:第1段和第2段各自的思路是怎樣的?請梳理出來。

首先亮出觀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明確老師的作用,接著一正一反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然後結合自己對擇師的認識,指出擇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首先感嘆當下師道不存;然後古將聖人從師而問與今眾人恥學師對比,指出聖益聖,愚益愚的原因;接著以擇師教子與己恥學於師對比,批評其未見明,然後將百工等不恥相師與士大夫群聚而笑對比,感嘆師道不復。

教學內容:翻譯課文三、四段,知識歸類;指導背誦課文三、四段;理解文章主

從師標準 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怎麼做)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

2.討論:①你認為課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作者是怎麼論證這一中心論點的?②文章第二段作者感情汪洋恣肆、旗幟鮮明,作者是怎樣傳達這種強烈感情的?請分析。

學生充分討論、回答。通過回答明確觀點之間的關係和對比論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老師明確:第2段,首先用一個感嘆句緊承前一段,轉入對“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分析,然後從三方面作對比。先用古今對比,指出從師與不從師的兩種結果;次用對自己與對兒子的要求不同來對比,指出“士大夫之族”行為的自相矛盾;最後用“士大夫之族”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對比,批判士大夫的錯誤想法,指出這是“師道不復”的真正原因。從後果、行為、心理等方面逐層深入分析,筆鋒犀利。幾個感嘆句,均有加強感染力的作用。句式也有變化,“其皆出於此乎”,是用推測語氣作判斷;“吾未見其明也”是用肯定語氣作判斷;“其可怪也歟”,是用驚詫語氣作判斷。“同”中有“變”,感情一層比一層強烈。

作者為什麼有這樣強烈的感情呢?文章的寫作背景: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形成了以士族為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

後人評價《師說》成為千古名篇的原因之一是“思想進步”,那麼你認為《師說》的思想進步性體現在哪裡?談談你的看法。

作者概括而全面地提出教師的職責。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掖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作用。

本文對比論證的方法值得學習,請運用這一論證方法寫一片段,論證論點“語文學習需要良好的學習習慣”。

3、學習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寫作手法。

4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品質。

2、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韓愈,其人:(768——824),字 ,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後人稱他為“ ”。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後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後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如賈島、孟郊、劉叉等。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韓愈不僅是唐代的 領袖,而且也是傑出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後世尊他為“ (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有作品 。

其事:1、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來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豔麗的文風。

2、“自魏晉氏以下,人益(更加)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學生),作《師說》,因抗顏(態度嚴正不屈)而為師。 “恥學於師”的壞風氣,是在門第觀念影響下產生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到唐代,改以官爵的高下為區分門第的標準。顯貴之家稱“高門”,卑庶之家稱“寒門”。這對擇師也有很大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著“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思想。韓愈針對這種錯誤觀念,提出以“道”為師,“道”在即師在,是有進步意義的。

3、唐憲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宮中要迎佛骨,韓愈上表反對,要求將佛骨“投諸水火,永絕根本”。唐憲宗是信佛的,覽表大怒,要殺死韓愈,多虧宰相說“愈雖狂,發於忠懇,宜寬容以開言路”,乃貶潮州——這年韓愈是51歲。他有詩記載這件事:“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政,肯將衰朽惜殘年。”這種胸懷在封建文人中是不可多得的世(世人)果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

一、解題:《師說》中“說”是一種表議論的文體,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國中學過的《馬說》、《愛蓮說》。“師說”意為“解說從師的道理”。

要求:1、讀準字音、節奏。 2、讀準文章語氣、讀出作者的感情。

(一)、字詞釋義: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是故無貴無賤 吾師道也 道之所存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1、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於此乎?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師焉,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與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運用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的寫作手法。

2、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品質

1、這篇文章韓愈說寫給誰的?何以見得?韓愈為何專門寫文章給他?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2、文中的“古道”指的是什麼?第一段又是如何闡釋古人的從師之道的呢?

3、作者闡釋“古道”僅僅是講道理嗎?有沒有舉例呢?

4、、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找出一個以不同面目反覆出現的詞語來概括回答)?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用了什麼手法?得出什麼結果?

5、通過這三組對比,韓愈有何感受?你對哪一組對比的感受最深?

這篇文章說是寫給那個叫李蟠的學生的,他還寫給誰看的呢?

記得居里夫人曾經說過:“我之所以獲得成功,是因為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這裡固然有謙虛的成分,但也到出了一個事實:這個巨人就是韓愈所說的“師”.

學到這裡,相信很多同學思想的火花還在飛濺,意猶未盡,那就請同學們課下把自己的想法也寫成一篇文章來和大家交流。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眾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進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9.下列各句加點字的意思與例句中加點字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b.反面批判了上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學習的惡劣風氣。

一、知識連結:退之 韓昌黎 古文運動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文集》

二、1.yú cháng dān tán dóu fǒu yú pán zhuàn yí

2、(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2)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1、本來 ;因此 ;道理; 存在的地方;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2、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我是向他學習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小呢?

因此,無論高低貴賤,無論年長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在的地方。

四、1“受”通“授” 傳授 2、(1)古義:求學的人;今義:指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2)古義:用來……的;今義:表因果關係的連詞(3)古義:跟隨而且;今義:表目的或結果的連詞(4)古義:無論;今義:沒有,常為否定副詞

五、 1 師 ① 名詞,老師 ②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③名詞作動詞,學習 2、乎①介詞,相當於“於”,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後一個是“比”,表比較 ②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①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②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③代詞,他的 4.、而(1)連詞表承接(2)連詞,錶轉折 (3)連詞,表承接 5、之(1)結構助詞,的(2)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3)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一、超出;比……低下; 以……為恥;糊塗;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聖人/聖明;愚昧的人/愚昧;文辭休止和停頓處;小的方面/大的方面;拜別人為師;看不起;固定的;被;贈送。二、翻譯重點句子: 1、古代從師學習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要人沒有疑惑也難了!

2、因此,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聖人聖明,愚人愚昧,大概都是由於這個原因吧!

3、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則足以感到恥辱;以官大的人為師,則被認為近於諂媚。

4、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賢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三、(一)通假字1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教授)2 或師焉,或不焉(不,通“否”,fǒu)

今義:指教育的一個階段,也指實施這種教育的機構(常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國小”)

③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zhuàn,名詞,解釋經文的著作)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於“於”,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後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於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了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8) 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

(12)六藝經傳皆通習之(音節助詞,起湊足音節的作用,不譯)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於“這不是……嗎?”)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③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形容詞作名詞,聖明的人、愚昧的人)

④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糊塗的問題)

⑤ 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容詞作名詞,卑:卑賤的人、低下的人 盛:勢盛位高的人)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者,……也,表判斷)

(3)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非,表否定判斷)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不知句讀,不解惑,賓語前置)

(4)(師)位卑(者)則足羞,(師)官盛(者)則近諛(省略謂語動詞)

三條原因:①、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他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能行古道

2、古人的從師學習之道。 分為兩層:①、古道的核心:學者必有師

② 、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3、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第二段)

兩個例子點面結合,說服力增強,同時呼應了第一段的說理。使文章對古道的闡釋由抽象到具體,漸漸地清晰化、明朗化。

4、、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 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找出一個以不同面目反覆出現的詞語來概括回答)?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用了什麼手法?得出什麼結果?

恥學於師 於其身則恥師焉 不恥相師 恥師:以從師為恥

古聖人――今眾人; 對子―――對己; 百工―――士大夫; 對比。

5、非常痛心(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朗讀時,應讀出語氣。

學習好的更有動力成績更好;學習差的更厭學成績更差;

那些不願學習的士大夫階層:提醒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1200多年之後的我們: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複著唐人同樣的錯誤

“唐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

四、同步檢測:1.d(a.傳zhuàn b.萇cháng c.蟠pán)2.d(吾從/而師之)3.b(師d(a.有—又,暴—曝b.生—性c.受—授)5.a.老師b.以……為師c.掌握專門學問或技術的人d.老師 6.c(判斷句)7.a.更加b.以……為羞恥c.丟棄d.不屑一提,看不起8.

a.賓語前置句b.判斷句c.介賓短語後置句d.介賓短語後置句9.c(例句和c是代詞,abd皆為語氣詞)10.b

1. 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區別古今異義詞語,瞭解詞性活用的詞語,掌握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知識與能力)

2.瞭解對比論證在論說作者觀點時所起到的作用。學習正反對比論證方法,學會反覆論證來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3.訓練有感情的誦讀課文的能力。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感受作者在行文過程中的情感起伏。既讀準句讀,又讀出情感。

4.認識到本文的思想的進步性和侷限性,從而逐步培養批判繼承古代文化遺產的能力。

5.瞭解作者所論述的老師的作用,從師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習慣。

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其刻含義的體會。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韓愈倡導的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著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而韓愈卻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後學,培養文人。並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從而寫下了此文。

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國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 賓= 以+ 賓+ 為+ 名、形(動),例如:

?我的疑問】將自己的疑問寫下來,和小組內成員一起討論交流

?小組疑問】將小組的疑問寫下來,和別的小組一起討論交流

1、 本文第一段作者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又怎樣從理論上作初步論證?

2、 第二段提出的分論點是什麼?主要從哪三方面進行對比論證?與上段什麼關係?

3、 第三段引述孔子言行,闡述什麼觀點?作出什麼論斷?

4、 第四段中作者為什麼讚揚李蟠?這段文字有什麼作用?

一1、下列句中加線的詞語在文中的意義與現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 )

a.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b.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恥 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

a.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b.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學習反思】總結本節課的收穫,尋找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找到改進的措施

怎樣認識韓愈在文中所講的從師的道理?討論後提取文章的精華及糟粕。

第4篇

2.理解和掌握與現代漢語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1.如何引導學生掌握辨析較複雜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學方法: 通過老師講解,學生大量的訓練,使學生牢固地掌握。

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句法大致相同,由於語言的發展和演變,也存在一些差異。掌握有別於現代漢語的常見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閱讀所必需的能力。這裡主要掌握判斷句、被動句、倒裝(變式)句、省略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城北徐公是齊國的美麗的人)

“為天下理財,不為徵利。”(……不能說是設法生財)

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後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了涉世家》)

“......,......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鑑》)

“......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後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餘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齊策》)

無標誌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誌,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並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後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係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幾種形式表示判斷。

1.用“者”或“也”表判斷。這是典型的文言判斷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錶停頓,“也”表判斷;有單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連用的。

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王安石《遊褒禪山記》)

2.用副詞“乃”“則”“即”“皆”“耳”等表判斷。這種形式也較為多見。例如:

3.用動詞“為”“是”表判斷。其中“是”表判斷,要注意和用作代詞的“是”的區別。例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司馬遷《鴻門宴》)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司馬光《赤壁之戰》)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代詞,這樣) (蘇軾《石鐘山記》)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斷。既不用判斷詞,也不用語氣詞,通過語意直接表示判斷。例如: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麼是被動句,並能準確翻譯出來。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係是被動關係,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能不怨恨嗎?)

被動句總結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型別:一是在標誌的被動句,即藉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裡“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鑑》)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裡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麼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鑑》)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

1、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鑑》)這裡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麼是省略句子,並能準確翻譯出來。

例如(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是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 木,草木盡死;(蛇)以齧人,(人)無御之者。[承前省主語]

(2)承後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詩經?七月》)

(3)自述省。如:“(予)愛是溪,(予)得其尤絕者家焉。”

(4) 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

例如“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修飾語的省略]

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

3、賓語與兼語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動詞賓語,也常省略兼語結構中的兼語。如:

(趙括)嘗與其父言兵事,(趙)奢不能難(之),然不謂(之)善。

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於)河南,臣戰(於)河北。

試與他蟲鬥,(他)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臣言。

旦日,客從外來,與(其)坐談。(《鄒忌諷齊王訥諫》)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於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亦可致遠),功在不捨

古今漢語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這不同又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古漢語中省略的情況更多,二是現代漢語習慣上不能省的古漢語也可省。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現代漢語中都有,不過,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見的有以下幾種情形:

1省略主語有承前面的主語省略,有呼應下文省略,在對話中也常常省略主語。文言文中的第三稱代詞“之”、“其”不能作主語,也是文言文中主語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鄉,積於今六十年矣,而鄉鄰之日蹙。殫其地之出,竭其廬之入,號呼而轉徒,飢渴而頓踣,觸風雨,犯寒暑,呼噓毒癘,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時一個複句或一段話中多處省略主語,這些主語並不一貫,即所指不是同一物件,在閱讀和翻譯時要注意。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桃花源記》)在翻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的主語要補充出來。

2省略謂語為主是句子裡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況下也有承接上文、呼應下文或因對話而省略的。如:“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六則)後一分句省略了謂語“擇”。在譯成現代漢語時,被省略的為主要補充出來。

3省略賓語賓語的省略有兩種情況:省略動詞的賓語和省略介詞的賓語。如:“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廉頗藺相如列傳》)這句話就省略了動詞謂語“拜”的賓語“之”又如:“豎子不足與謀!”(《鴻門宴》)這句話中省略了介詞“與”的賓語“之”。在文言文中,介詞“以”、“為”、“與”的賓語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譯成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動詞賓語或介詞賓語要補充出來。

4省略介詞在文言文中,介詞“於”和“以”常被省略。如:“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張衡傳》)句中省略了介詞“於”。又如:“賜之彘肩。”(《鴻門宴》)句中省略了介詞“以”。澤為現代漢語時,省略了的介詞也要補充出來。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麼是賓語前置句,並能準確翻譯出來。

四、倒裝句(賓語前置;狀語後置;定語後置;主語後置)

這類賓語前置,要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賓語必須是代詞;二是必須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詞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代詞賓語要放在動詞之前和否定詞之後。例如:

?碩鼠》:“三歲貫汝,莫我肯顧。”“莫我肯顧”應理解成“莫肯顧我”。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否)焉。(之,賓語提前的標誌) 《師說》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餘情其信芳(美好)。 《離騷》屈原

見大王愛女牧羊於野,所(代詞,“之人”)不忍視。 《柳毅傳》李朝威

是以後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文言文中用疑問代詞“誰”、“何”、“奚”、“安”等做賓語時往往放在動詞的前面。

例如:《鴻門宴》:“良問曰:‘大王來何操?’”“何操”應理解為“操何”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夫晉,何厭之有?(之,賓語提前的標誌) 《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3、介詞賓語提前: 在現代漢語中,介詞後面跟著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用來修飾動詞謂語。在文言文中,介詞賓語往往置與介詞之前,形成一種倒置的現象。例如:

?岳陽樓記》:“臆!微斯人吾誰與歸?”“誰與歸”應理解為“與誰歸”。

一旦山陵崩,長安君何以自託於趙?《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異? 《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何以能田(畋)獵也? 《莊暴見孟子》〈孟子〉

文言文中,動詞或介詞的賓語,一般置於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一定條件下,賓語會前置,其條件是: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介詞的賓語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記.項羽本記》)這種型別的句子關鍵是作賓語的疑問代詞(像:誰、何、奚、曷、胡、惡、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詞“以”的賓語比較活躍,即使不是疑問代詞,也可以前置。如:“餘是以記之,以俟觀人風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說》)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詞,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這類句子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須有“不”、“未”“毋”、“無”、“莫”等否定詞);二是代詞作賓語。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賓語提前取動詞前,以突出強調賓語。這時的“之”只是賓語前置的標誌,沒有什麼實在意義。如:“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韓愈《師說》)有時,還可以在前置的賓語前加上一個範圍副詞“唯”,構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圖”、“唯命是從”等。

第四、介詞賓語前置的情況除了第一種情況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例如:“業文南向坐。”(《史記.項羽本記》)意思是“業文面向南坐。”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麼是定語後置、狀語後置句子,並能準確翻譯出來。

在古漢語中將定語移置在中心詞之後的現象。定語後置一般有三種情況: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五人墓碑記》張溥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

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鴻門宴》)

現代漢語中狀語置於謂語之前,若置於位於之後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於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例如:

?鴻門宴》:“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戰河南”即“戰(於)河南”,應理解為“於河南戰”。《促織》:“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應理解為“用手掌覆蓋(蟋蟀)”。

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可以不負戴於道路也《寡人之於國也》〈孟子〉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左傳〉

雖董之以嚴刑,振(震)之以威怒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

孰與君少長?——與君孰少長? 《鴻門宴》〈史記〉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師說》韓愈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赤壁賦》蘇軾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簾以水晶。 《柳毅傳》李朝威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判定什麼是主語後置;固定句式句子,並能準確翻譯出來。

為了強調謂語,有時將謂語置於主語之前。這僅僅是因為語言表達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還有定語置於中心詞之後,修飾名詞的量詞放在名詞之後等特殊現象。例如:

吾孰與徐公美?——孰與,與…比怎麼樣 《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日食飲得無衰乎?——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 《觸龍說趙太后》〈戰國策〉

反覆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得無,該不會,表揣測的疑問詞《促織》蒲松齡

求,無乃爾是過與(同“歟”,語氣詞)——無乃…與?恐怕…吧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何(以)…為,表反問的句式,為什麼要…呢

故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

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奚以…為,哪裡用得著…呢,表反問 《逍遙遊》〈莊子〉

山巒為晴雪所洗。——為…所…,表示被動關係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課後題)

今日見辱問於長者。——見…於…,表被動的固定格式 《柳毅傳》李朝威

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莊子?秋水》)

——…之謂也,…說的就是…《齊桓晉文之事》〈孟子〉

以為、以……為……意思是以為、認為、把……當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自以為得其實。(《石鐘山記》)

唯……是 “是”無意,起賓語提前作用;“唯”表示物件的唯一性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涉世家》)與其……孰若……、與其……寧……可譯為與其……不如(寧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意思是把……怎麼樣、對……怎麼辦或怎麼對付(處置、安頓)……。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處理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呢?)

⑵……孰與……、……何如……。這兩種說法都是詢問比較的結果,用法相同。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你們看廉將軍和秦王相比,誰更厲害?)

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長安和太陽相比,哪一個離得更遠?)

孰與、何如還可以用來詢問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擇取捨。

惟坐待亡,孰與伐之?(與其坐而待斃,哪如起而進攻他們?)

與孰與、何如這種用法相同的還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譯為:不……嗎?,難道不……嗎?

⑷何(奚、曷)以(用)……為何以為何……為。這是三個同義的說法,可譯為哪裡用得著……呢?、還要……幹什麼呢?

吾英王,奚跪為?(我是英王,為什麼要給你下跪呢?)

⑸何……之為。這個格式的意思是還算得上……、還談得上什麼……、還說什麼……。

秦不哀吾喪而伐吾同姓,秦則無禮,何施之為?(還談得上什麼恩惠呢?)

⑹得無、無乃。得無又寫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該不會、莫不是、只怕是、豈不是、莫非等。

無乃又寫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豈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豈不是晚了點嗎?)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結構,或者凝固結構。它的語法特點就是由一些不同詞性的詞凝結在一起,固定成為一種句法格式,表達一種新的語法意義,世代沿用,約定俗成,經久不變。它的分類可按表達語氣的種類分為四種:

第一種:表陳述語氣常用的有:有以(有......用來)、無以(沒有......用來)、有所(有.....的)、無所(沒有......的)、比及(等到......的時候)、為......所。

第二種:表疑問語氣常用的有:奈何(怎麼辦)、何如(怎麼樣)、如......休(把......怎麼樣)、得無......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種:表感嘆語氣常用的有:何其(多麼)、一何(何等、多麼)、何......之(怎麼......這樣啊)等。

第四種:表反問語氣常用的有:無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嗎)、得無......乎(難道......嗎)、孰與、孰若(跟......相......)何......為(為什麼......呢

教學目標:讓學生能夠準確判定不同句式,並能準確翻譯出來。

1、(賣油翁)乃取一葫蘆置於地,(賣油翁)以錢覆其口。

3、譯成現代漢語時,為做到語句通順,該補充的應補充。

1、孔子曰:“苛政猛於虎。” 2、吾嘗疑乎是 3、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

介賓短語後置句:在古漢語中,介賓短語往往放在動詞後面作補語。譯成現代漢語時,一般要把它提到動詞前面作狀語。

現代漢語一般都將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後。但在古漢語中,有時賓語可以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構成提賓式。

a、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如:“何苦而不平?”(“何”是“苦”的賓語)1、子將安之 ?

自己總結各種特殊文言句式特點,並能夠找出典型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