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六年級語文《我的老師》教材教案5篇 《我心中的恩師: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案》

該教案以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材中的《我的老師》為素材,通過閱讀理解、詞語解釋、句子仿寫等方式,實現對該篇課文的深度學習和鞏固,旨在運用多種教學技巧,幫助學生打牢語文基礎,提高語文閱讀能力。

國小六年級語文《我的老師》教材教案5篇 《我心中的恩師: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案》

第1篇

大家好!我今天要說的內容是國小語文《我的老師》。

本課是西師版教材第九冊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文章,從孩子的視角看,以一個學生的語氣,描述了一位殘疾教師的形象。文中的老師樂觀開朗,愛學生,愛工作,對生活充滿了愛和執著的追求。課文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3段)描寫春天放風箏的景象,引出對劉老師的回憶。第二部分(4--5段)寫劉老師上課時的情景,表現他對工作的熱愛與盡責。第三部分(6--10段)寫劉老師放風箏時的情景,展示他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執著追求。

根據新課標對第三學段的閱讀和習作要求,品讀文章領會作者思想情感,在閱讀中推測文章的表達要領,並運用於習作的要求,聯合學生的學情——有肯定的閱讀感悟本領和寫作本領,我訂定了以下第二課時的學習目的:

1、通過品讀探究重點段落,感覺老師的品德魅力,引發我們對老師的敬佩。

2、推測文章的表達要領和寫作的次序,抓住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樣子容貌形狀來描畫人物的寫作要領,並舉行片斷訓練。

1、指名讀讀這些詞語,看看這些詞語中哪一組讓你想到劉老師的哪一件事情?

第一組寫了劉老師笑談丟腿的事情第二組寫了劉老師旋轉板書的事情

第三組寫了劉老師放飛風箏的事情第四組寫了劉老師追趕風箏的事情

3.這節課我們隨著作者的回憶,一起走近這位老師。(板書:我的老師)

我用整體感知的匯入將學生帶進文字,這樣的設計既複習了上節課學習的內容,又為後面品讀課文打下感情基礎。而且還檢查了舊知識的掌握程度,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學生的學情而可以作出適當的調整。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描寫劉老師上課和放風箏的段落,思考劉老師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你是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到的?把感受深刻的句子畫下來,多讀幾遍,運用學過的批讀課文的方法,把你獨特的感受批註在課文中。(板書:上課放風箏)

(這一環節讓學生自主探究,體現了語文新課標的要求閱讀要有自己的感受的目標,也體現閱讀的層次性。)

這一環節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有表達的機會,訓練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感受老師的形象。

3、學生彙報收穫,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欣賞課文精彩片斷,指導學生朗讀描寫劉老師上課和放風箏的段落,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文章情感。(根據學生的彙報我適當地課件出示句子。學生找到一處,就品讀一處。採用激情品讀的方法來解讀文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理解重點段落和句子。(出示文字課件)

(1)、劉老師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雙時常眯起來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髮更襯出他的忠厚。

這是對劉老師的外貌描寫,你們從外貌描寫中體會到劉老師的什麼?(引導學生體會到劉老師的忠厚與慈祥。板書:忠厚慈祥)

a、說說你從這句話中體會到劉老師什麼性格特點。(板書:詼諧樂觀)

b、但每個同學都知道這不是真的,這是老師給我們講的一個笑話,同學們笑過之後並不高興,反而有一股酸澀的感情這是為什麼呢?相機引導學生理解體會劉老師那種積極樂觀、雖自己身有殘疾,也不對生活和工作失去信心的一種生活態度。

(3)、逢到要寫板書的時候,他用圓木棍撐地,右腳離地,身體急速地一轉,便轉向黑板,寫完了粉筆字,又以柺杖為圓心,再轉向講臺。

a、讀讀,說說這句話表現了劉老師怎樣的性格特點。(引導學生體會劉老師上課時板書的艱難、迅速,結合想象去感悟劉老師對工作的認真負責。)(板書:認真負責)

b、他每轉一次,為什麼會引起同學們一次激動的心跳?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劉老師由於身體殘疾,行動不方便,還堅持給我們上課,這讓我們看到他是那樣的可憐又可敬呀。

(4)、有一次,他故意撒脫手,任飛舞的紙燕帶動著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柺杖,蹦跳著去追趕線端,喊著:不要管我,我自己來!

a、讀讀,說說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體會劉老師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追求。不因自己的殘疾灰心喪氣,或者怨天尤人,而是十分樂觀,甚至比一個正常人更有活力。)(板書:身殘志堅、熱愛生活、積極向上)

c、我從中受到了什麼啟發?讀文章的最後一段,會引起你的哪些深思呢?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所想。

4、小結:學習課文後,劉老師給你的印象是什麼?(忠厚慈祥、詼諧樂觀、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生活熱愛、積極向上)

5、昇華主題。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我們敬愛的劉老師,重溫課文第二段。

(1)在這一自然段中,從盡情地搖擺、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風箏在同白雲戲耍中,我們彷彿看到了誰的影子?

(2)連翹花吹奏著生命之歌,其實連翹花是在讚美什麼呢?

(3)學了全文後,你覺得表達了我對老師的什麼情感?(板書:敬佩)

這樣設計,把寫景和人物的教學緊緊地結合起來,昇華了課堂的主題,讓人在迷惑中頓悟。

1、本文通過劉老師上課和放風箏具體表現出了劉老師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那麼本文在寫作順序上有什麼特點呢?我們首先來看看這個片斷。

我的老師姓劉,他的個子不高,微微發胖的臉上有一對時常眯起的慈祥的眼睛,一頭花白的頭髮更襯出他的忠厚。他有一條健壯的右腿,而左腿,膝以下被全部截去了,靠一根已經用得油亮的圓木棍支撐.......增加了對劉老師的尊敬.

他只靠著健壯的右腿和一根圓木柺杖,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為學生們講課.逢到要定寫黑板的時候,他用圓木柺杖撐地.......一次激動的心跳.

然而,留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劉老師每年春天放風箏的情景.

北方的冬季漫長而枯燥.當春風吹綠大地的時候,人們的身心一齊甦醒,一種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頭.......因為他感到了自己生命的強壯和力量.

這情景也使我深深感動.......一個活潑的少年又該怎樣呢?

思考:原文與此片段相比,在記敘順序上有什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引導學生總結出:使用倒敘的記敘要領,可以引起讀者的思路,引發讀者繼承讀下去的興趣。

2、小組互助探究;:要是讓你寫一個自己尊重的人,這篇文章在寫作上對你有哪些開闢?(小組學習總結出:選擇最能體現人物的典範事例:詳細過細地形貌人物的外貌、樣子容貌形狀、行動、語言:作者在此中有自己的心情、想法。)

學到這裡,學生的情緒積澱和寫作要領的積澱後,我也豪情的引導:我們的老師便是這樣,用自己的生命演繹著生活的豪情。孩子們,你心目中的老師是怎樣的一小我私家呢?想報告我們嗎?選取一個片斷,來說說,讓我們也從你的語言從你的筆墨來感悟老師的魅力吧。(根據學情,可以接納思索後說一段,時間容許就寫一段,還可以交換,要是時間不敷就可以作為課外的小訓練,為這組的習作打底子。)

(作業是講堂的延伸。讀《抱負的鷂子》是更多相識作者。寫片斷是教學生能把寫作要領遷徙,辦理了教學難點。)

(好的板書是課文濃縮的英華,使人一眼就明確文章的主題和這內容。我的板書從兩個方面歸納綜合老師的形象,使學生一目明瞭,同時也突破了教學重點。)

國小六年級語文《我的老師》教材教案5篇 《我心中的恩師: 國小六年級語文教材教案》 第2張

第2篇

要求學生介紹自己的老師是學生習作中常見的題目,在指導中要防止學生寫空話和套話,要指導學生把自己的老師寫活,突出個體的特點,做到血肉豐滿。學生習作可按以下步驟進行指導。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對低、中、高年級學生習作的要求都建立在學生“有興趣”“樂於”“願意”“有意識”的基礎上,同時我們認為言語交際是有目的、原因和物件的。表達什麼——內容;向誰表達——物件;為什麼表達——目的或原因。這樣學生在習作中才能發揮自己的自主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所以我們在寫作之前要創造一個“目的、物件”的氛圍,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表達。

教師導言:同學們,從你上幼兒園到現在,先後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請你回憶一下教過你的老師,我們打算開一次以“我的老師”為主題的班會,請大家認真地準備。屆時在班會上把自己熱愛、熟悉、具有鮮明特點的老師介紹給大家。

學生在習作中只有明確了表達“目的、物件”,才能有習作的動力,才能在習作中有責任感,才能自主地進行寫作,才能激發學生積極探究的熱情。抓住這個契機,我們設計了“回憶師情,尋找‘我的老師’”,讓學生在教過自己的眾多老師中選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老師,介紹給同學們。在這個過程中,同時培養了學生蒐集資訊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3同學們找到最理想的“老師”後,同組互相說一說“老師”的基本情況及主要事蹟。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找到了“我的老師”後,就應該著手習作,讓“我的老師”再現在全班的同學面前,使同學們能認識你的老師,瞭解你的老師。要做到這一點,教師需指導學生的寫作方法。

1引言:每位同學都找到了“我的老師”,請大家認真構思,想好習作的內容和語言。

2閱讀例文學習如何刻畫人物特點,突出人物的形象。

我們的語文老師大約四十來歲,頭髮已經稀疏了。他的前額佈滿了淺淺的皺紋,瘦削的臉上戴著一副度數很深的眼鏡,顯得很有學問。剛看到他的人,總會以為他是一個“老夫子”,教學死板、無味。可是隻要聽聽他的課,保你一定會樂而忘返。

“叮呤呤……”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坐好了,只有劉鋒同學還拿著一個瓶子玩,教師看見了,立刻板起了臉,說:“上課了還玩,沒收!”說完,他拿起瓶子走上了講臺。同學們頓時嚇住了,老師從來也沒發過這麼大的脾氣呀!誰知,他眼睛環視了一下四周,然後舉起瓶子說:“下面根據我手中的瓶子,進行一句話表達。”話音剛落,同學們長長地鬆了一口氣,緊張地心情一下子鬆馳了,大家都笑了起來,老師也甜甜地笑了,笑聲出教室,飛向天空……

他就是這樣一個提倡活潑教學的人,難怪“聽他一節課,勝讀十年書”成了同學們的口頭禪了呢。

(1)仔細讀例文,想一想作者圍繞“我的老師”寫了一件什麼事?

(2)分組討論交流,通過閱讀例文,你學到了什麼?

a.選擇的材料要有特點。從“沒收瓶子”到巧妙引入教學“一句話表達”,說明了教師的教學藝術別具一格,獨具匠心。b結構新穎,例文開始先介紹我的老師外貌,讓人感到我的老師老氣橫秋,一副老夫子像,但接下來的教學行為卻與之大相徑庭,使人頓感“我的老師”可敬可愛。

3全班交流:在小組交流互評互議時,教師要認真巡視個別情況,及時發現典型習作,準備在全班交流。也可以讓各組推薦一名較好習作參與交流。全班同學互相點評。

第3篇

?我的老師》是人教版國中語文第一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作者魏巍回憶了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的熱愛和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師美好的心靈。作者是用童心來回憶往事的,在敘事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動、感人。在它的前面有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有都德的《最後一課》,後面有海倫•凱勒的《我的老師》、還有田曉菲的《十三歲的際遇》,它位居正中,與整個單元融為一體。第一單元是反映家庭生活的,第二單元則由家庭走向學校,從國內到國外,從私塾到大學,學生的眼界在逐漸地開闊,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體現了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七年級第一冊的教學任務是要求學生認識語文與生活的關係,著重培養一般的吸收和表達能力。

每一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本單元的幾篇課文所談到的老師,對兒童都起到了終生的影響作用,他們不但學識淵博、為人正直,而且愛憎分明,對真善美執著地追求。根據教材的編寫意圖,為體現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這一特點,我把本文的學習目標定為:1.體會本文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2.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選取材料的寫法。3.詞句的揣摩。學習重點確定為:體會作者在文中所蘊含的依戀、思念老師的深厚感情,培養尊敬老師,熱愛老師的良好品德。難點為:理解、揣摩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新課程的理念認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以學定教的原則,特制定如下教學與學習的方法:

“情境教學法”是當今課堂教學一股清新的活水,能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注入新的生命。採用情境教學,可以較好地扣住教材特點,落實教材因素和學生因素,強化訓練目標,引誘學習動機,激發學習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的能力。

?我的老師》作者用兒童純真的心理回憶和蔡老師接觸過程的七件小事,有強烈的親和力。學習中,指導學生多朗讀,運用齊讀,精讀、默讀等閱讀方法,讓學生與課文進行多次接觸,心靈融入濃濃的親師之中,感悟那深摯的師生之情。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這樣的方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使他們看到成功的記錄,這種成就感促使學生可持續性地發展。

這既是個體的學習,又是團體的學習。討論是一種雙向或多向的活動,當中體現了個體的思維,又有思維的碰撞、磨合、吸納,是合作學習的體現。

學習本課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指導朗讀,學生質疑探究。第二課時,學生討論明確看法。兩個課時的內容可以穿插進行,具體操作要視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定。

有人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像蠟燭,照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老師是人梯,載著學生攀登科學的高峰。”同學們,請大家回憶一下。從國小一年級起,到目前為止,一共有多少位老師教過你們?在諸多老師中,又有哪些是令你終身難忘的呢?我想,在每個人的心目中,肯定有一位最難忘的老師。如果把他寫下來,一定令人動情、感人至深的吧!誰來說一說呢?(讓學生踴躍發言)好,今天,我們學習的也是一篇關於老師的文章,著名作家魏巍所寫的回憶他的國小老師蔡芸芝先生的《我的老師》。

這裡運用的是“情境教學法”關鍵是教師必須要進行情境誘導,使學生順利地進入學習情境,進而主動學習,實現目標。因為相類人物能喚起學生無限豐富的聯想。這裡讓七年級的新生回憶他們剛離別不久的國小老師,口頭描述老師的形象和事蹟,學生們絕對有興致侃侃而談,話語當中也會飽含記憶猶新的深情。此時此刻,再順勢而發,引導學生進入第二個環節。

①聽課文錄音(感受課文流露的真情,同時給每個自然段標序號並給生字注音)

②師生共同朗讀課文(與學生共同感知,因為教師也是學習的參予者。朗讀前提醒學生注意用兒童的口吻來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感情基調。)

3、概括課文的大意(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學生默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題;默讀過程有什麼疑難的問題或感觸很深的想法記錄下來。

②課文第一部分寫蔡老師在“我”的記憶裡總的印象是什麼?“溫柔”和“美麗”分別從什麼方面寫的?

③本文共記敘了幾件難忘的事情?哪幾件詳寫?哪幾件略寫?為什麼要這樣安排呢?它的次序可以打亂嗎?(這是最重要的問題,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來了解文章的思路、脈絡、感情線索等問題,還可以讓學生複述“夢裡尋師”一事,充分感受學生對老師的摯愛之情)

④“蔡老師!”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裡,對你是多麼的依戀!”全文都用第三人稱“她”,這裡為什麼改用第二人稱?這樣一篇文章的人稱前後不一致可以嗎?

⑤“我忽然爬起來,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我模模糊糊地回答。”加點的兩個詞能否互換?為什麼?

⑥“什麼時候,我能再見一見我的蔡老師呢?”改為“我很想再見到我的蔡老師。”有沒有什麼區別?為什麼?

⑦一般說來,小孩子都盼望著假期的到來,為什麼說“至於暑假,對於一個喜歡他的老師的孩子來說,又是多麼漫長”?

⑧“在一個孩子的眼裡,他的老師是多麼慈愛,多麼公平,多麼偉大的人啊!”為什麼說是“在一個孩子的眼裡”?

⑨在看老師寫字這一件事中,“不由得圍了上去”、“默默地看”、“連握筆的姿勢都急於模仿”等語句表現了我們對老師的怎樣的感情?(老師對孩子的影響)

⑩本文著重寫的是蔡老師愛學生,還是蔡老師令“我”難忘,你的看法呢?(引出本文的主旨:老師愛學生,學生愛老師)

對於這些問題,可以用遞紙條的方式交給老師,老師把它集中、歸納,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利用實物投影交給學生討論,遇上爭議較大的問題,老師再給予引導明確。在討論第③題時,④⑤⑥⑦⑧⑨⑩這些問題其實都可以滲透進去,通過對這些問題的討論,本課的學習目標得以實現,學習重點和難點也能得到突破。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得到情感的薰陶。最後再讓學生談感受、談收穫,以及課後寫一篇關於老師的回憶性文章,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在這個環節當中,老師扮演的是一個主持人的角色。

第4篇

一、這篇文章系節選,原文有四千多字,寫了三個教師。作者說過:該文“是《教師報》一個熟人熱情索稿‘逼’出來的。然而,又不能說是‘逼’出來的,‘硬’寫出來的。因為在動筆之前,我確實回到我的童年,或者說沉入到我的童年,對那時的兒童世界作了一番遨遊。這樣,童年時遇到的幾個老師,便浮現在我的眼前。尤其是我寫的那位蔡老師,又重新激動著我的感情。可以說,那篇文章是真情實感。”

本文是一篇回憶性散文。作者回憶了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幾件小事,抒發了對老師熱愛、感激之情,揭示了蔡老師美好的心靈。作者是用童心回憶往事的,敘事中融入了兒童自然而純真的感受,使得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事十分生動、感人。

二、作者回憶了七件小事。即:蔡老師假裝發怒;教我們跳舞;讓我們觀察蜜蜂;教我們讀詩;對老師的依戀;老師正確處理“我”與同學間的糾紛;夢中尋師。這七件小事的順序是,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從平時到假期,全面展現蔡老師愛學生的美好心靈,更表現了學生對老師的愛。這七件小事,前五件略寫,後兩件詳寫。這樣安排,既使文章結構疏密相間,更表現出師生感情的步步加深。

三、本文開頭、結尾簡潔明快又蘊含深情。用“最使我難忘的,是我國小時候的女教師蔡芸芝先生”開頭,立即進入回憶。用“可惜我沒上完初小,就轉到縣立五小上學去了,從此,我就和蔡老師分別了”結尾,充滿了惋惜、依戀之情。開頭、結尾不僅從內容上呼應,而且使愛老師的感情貫穿全文。

第5篇

1.從文章內容的感悟分析中,瞭解劉老師的人物特點和內心世界,學會與文字對話。

2.感受作者的感受,瞭解作者心目中的劉老師,學會與作者對話。

3.瞭解本文寫作上的一些特點,掌握一些寫作知識與方法。

4.結合文章內容與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態度。

從上學到現在,大家接觸過的老師一定不少,其中肯定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讓你尊敬愛戴的老師,你能說說他們是誰?為什麼讓你尊敬愛戴嗎?(學生答)今天我們也將看到一位老師,他究竟怎樣?請看——

選取了三個內容:劉老師的外貌、劉老師的教學、劉老師放風箏。這三個內容從外到內,逐步深入地展現了劉老師的特點。

文章回憶部分分為兩層,一部分是記敘劉老師在課堂教學中留給“我”的印象,另一部分是記敘課外活動時劉老師放風箏的兩個場景。可以通過關鍵句理清思路,體味作者的寫作重點,從而理解“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飛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的含義。

1、回憶老師,不重點寫老師教學和奉獻,卻大寫老師和學生一起放風箏,這是為什麼?

因為老師身體殘疾,缺了一條腿,通過放風箏,“拄著柺杖,蹦跳著去追趕繩端”充分地表現了老師生命的頑強;放風箏後的滿足與喜悅,可以看出老師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正是老師這種頑強的生命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的性格及精神感染了作者,才致使三十年後還不能忘懷。同時,這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2、怎樣理解“用那雙寫了無數個粉筆字的手,放飛一架又一架理想的風箏。”這句話的含義?

這裡的“風箏”已經不再是實指的風箏,而是引申了一個概念,他暗示我們,劉老師的頑強生命和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影響了作者的人生理想。

1、學生在文中畫出描寫或敘述劉老師外貌、語言、動作的句子,並進行交流。

明確:劉老師是一位身有殘疾的老師,但他超越了殘疾:課堂上機敏的自嘲,顯示他並未被殘疾帶來的精神壓力所控制;板書時的跳躍旋轉,表明身體的缺陷並未影響他的工作;對祖國的深情、對學生的親切,讓人感受到他那博大的愛心,親手把風箏送入藍天,更袒露出他那顆赤子之心,袒露出他生命的健康和強壯。

柳枝染上了嫩綠,在春天裡盡情飄舞,舒展著自己的腰身。連翹花舉起金黃的小喇叭,向著春天吹奏著生命之歌。而藍天上,一架架風箏在同白雲戲耍,引得無數的人仰望天穹,讓自己的心也飛上雲端。

品析:這一段是景物描寫。突出了生命的活力,作者睹物思人,引出自己所想。

女媧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樹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的泥巴變成人。只是有的人,由於女媧甩的力量太大了,摔丟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時候被她甩掉了一條腿的。

當一天的功課做完,暮色還沒有籠罩校園上空的時候,常常有成群的學生到操場上來看他放風箏。這時候,他最幸福,笑聲朗朗,指著天上的風箏,同我們說笑。甚至於,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讓天上飛舞的紙燕帶動長長的線繩和線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飛跑。他笑著,叫著,拄著柺杖,蹦跳著去追趕繩端,喊著:“你們不要管,我自己來。”他終於氣喘吁吁地抓住線繩,臉上飄起得意和滿足的稚氣。那天,他一定過得最幸福、最充實,因為他感到他生命的強壯和力量。

品析:這一段是作者回憶劉老師和學生一起放風箏的情景。濃郁的詩情,給文章染上了強烈的抒情色彩。這種濃郁的詩情,既體現在文章的人物塑造上,也體現在文章的遣詞造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