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7篇 深入剖析筆算除法:教學過程中的思考與反思

本文主要反思了當前國小數學教學中筆算除法的問題。通過對教材和教學方法的分析,提出了加強口算能力培養,注重理解思維的教學模式,以及注重學生自主探究等因素的重要性,以期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思維能力。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7篇 深入剖析筆算除法:教學過程中的思考與反思

第1篇

通過這節課,學生都能熟練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豎式,能正確把商寫在正確的數位上,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生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學習積極性高。

1、學生對算理的理解還不是那麼清晰,有待於在後續的教學中,逐漸滲透算理。

2、對新教材的領會不到位,在課開始先複習舊知,沒有創設豐富的情景,給人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覺。如果把舊知融入到情景中,效果會更好。這是我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注意改正的地方。

3、總是怕學生不會,在每一個環節的練習中,我都插入了大量的練習,即又費力。在一節課中,不但教要有重難,練也要有側重點,要適度。太少了沒鞏固,太多了,費時間,所以練習的量一定要控制好。

4、由於過度緊張本節課開頭出現了一點失誤,再者本節課的版書很不理想,一是不完整,二是不整潔,沒有起到很好的示範作用,這些是我在今後的教學後要時刻注意的地方。

5、學生的思維度還有待於加強。在一節課中,教師不能過多的替代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只是被動接受,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在經歷思維過程中獲得新知,從而嚐到成功的喜悅。

筆算除法教學反思7篇 深入剖析筆算除法:教學過程中的思考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教完了兩課時的筆算除法,我才徹底明白:“教”在發展中的課堂上,仍然是必不可少的。

上學期乃至第一週的教學中,每堂課我都儘量放手讓學生去探究新知,我只處於調控與引導方。可教了讓人棘手的筆算除法後,我才信服:該教時還得教。短短的35分中,不能把如此難的問題拋給學生,讓他們如無頭蒼蠅般亂猜測了。課堂的效率是儘量讓他們理解,少走彎路!

記得去年在一次培訓中,王偉老師也曾丟擲這樣的一問題:數學從直接教方法過渡與發展到設定情境讓學生們探究,看似走了彎路,速度慢了很多,但知識畢竟表面上是學生們自己得來的,而不是老師簡單粗暴地丟給他們強輸的。可是這樣的教學就一定是好的嗎?例如計算?當時一同前往的雪兒覺得很有道理,但我仍堅持在問題情境中讓學生們探究的做法。畢竟計算是緣於問題,又將回歸問題的解決中去的。

但是在第二週的“多位數除以一位數”的教學中,我沒法再放手讓學生們自主探究了。他們也有了很多專家們呈現的那些環節:筆算除法到底是先從個位算?還是先從高位除起呢?多數學生受到類似遷移的影響,認為除法也應該是從個位算起的。於是,我藉助小棒讓他們分,從簡單的兩位數(例2中的52除以2探究),結果發現從個位分起,再分十位,十位中的5個十平均分成兩份,每份只能分兩個十,還有一個十還得回到個位再分,於是出現了:若從個位算起,再算十位,還得回到個位再分,如果是三位數、四位數怎麼辦?從個位依次分,然後再到高位分不完再依次回到低位?這樣太麻煩,所以數學家們經過研究與學試,發現除法從高位算起會方便得多。所以進入了我們的算理:從高位算起!

三年級我已是教第三遍了,不同的是這一次我更注重讓學生們練,而不再像以前那樣糾結於算理的說。每學完一道例題的'豎式,都會有學生感嘆:“好麻煩呀!”除法的筆算就是一件很麻煩的工程,需要我們細緻地引導。於是在另一個班的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了教法,既然學生無法清楚地明白“為什麼要從高位算起?”也無法自主探究並寫出豎式,而這一環節的知識又是那麼重要,所以我大膽地作出了這樣一個決定:教!讓學生看並聽老師是怎麼算的,然後自己試試,針對他們第一遍的掌握情況,從他們最難理解的地方再次入手教!即便教的痕跡這樣重,部分學生還是很難明白。那一節一過的教學往事必須停止,我們沒有必要過多地跟著專家們的說法走,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才是真正有用的,面對孩子們對除法筆算的理解難,所以我們都決定加課時,打牢根基!

第3篇

本節課是讓學生掌握用“四捨五入法”的試商方法來計算除數接近整十數的兩位數的筆算除法。在教學新課之前做了一些必要的鋪墊,針對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設計了導學提綱,讓學生課前回家提前預習,並及時檢查自學情況,瞭解學生的學情之後,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學生的自學成果進行了展示,讓學生上臺當“小老師”,講解除法豎式的寫法。其他學生可以提出疑惑,如豎式中為什麼把21看成20來試商?什麼時候試的商太小了?除法豎式為什麼這樣寫等等。我覺得裡面的'幾個問題特別有價值,能夠通過這幾個問題直接突破教學難點。這時小老師要負責解惑。當然,小老師遇到困難也是可以尋求同伴的幫助的。從中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述能力和思維的敏捷性。整節課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展示,學生說、學升質疑、學生解疑,從而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感,也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在教學的最後當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究後,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話總結概括,敘述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試商方法以及筆算時所要注意的問題,實際上這就是對新知的概括昇華,進一步提升數學的思維。

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覺確實比較有成效。其實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學生就有更大的潛力可挖,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發現、歸納。教師子要發揮引導的作用,就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第4篇

今天我執教的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五單元《除數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一課。

這是學生在學習了整十數除整十數、整十數除幾百幾十數的口算和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為後面的除數不接近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打下基礎。傳統的國小數學教學目標註重讓學生牢記法則,通過反覆練習形成計算技能,忽視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索、獲取知識的過程,不利於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將使學生學會用“四捨五入”的試商方法,正確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做為重點,並且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在設計時先從複習鋪墊匯入,通過()裡最大能填幾、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練習,為學習新課做鋪墊。在課上一位學生在計算整十數的筆算除法時商的位置商錯了,我就抓住這一有利的教育契機,讓學生進行改錯,加深了學生對於商的定位的認識。

在探究新知環節我讓學生通過觀察主題圖,從中尋找資訊,提出問題,引出第一個例題84÷21,用“四舍”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20來試商。因為被除數和除數數字簡單,所以不少學生很自然會想到直接試商,但是也有部分學生因為有準備題的鋪墊把21看成20來試商,接著通過三個題目的練習鞏固了用四舍法把除數看成接進的整十數來試商這個題型。但是在這個例題上用的時間有些過長,導致留給第二個例題得時間比較少,另外四舍商易大需要調商的練習雖然書上沒有出現,但是自己在備課時需要考慮到並進行另外的補充,否則會給學生造成只有五入商易小才需要調商的假象。

第二個例題是196÷39,是用“五入”法把除數看作接近的整十數40來試商。這道題既是第一次出現五入法試商,又需要調商,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在上課時感覺到學生練習時計算的速度、正確率差異較大,其實設計時完全可以分散難點,先利用兩個例題教學一次試商成功的四舍法和五入法,再在後面的鞏固練習中增加難度,出現需要調商的練習,這樣學生學起來就不會這麼辛苦,以後還需在教材處理上多下功夫。

鞏固練習環節我設計了四道練習,有一定的層次性,第一題“根據試商情況,很快說出準確商”,我對書上的練習進行了改編,兩道四舍兩道五入,通過這幾題的練習讓學生感悟到四舍商易大、五入商易小,調商就不會太盲目了。但是做、講評的模式稍顯枯燥,另外準備時間的倉促,第3題、第4題都沒有出示正確答案,給學生的感性認識不夠。

計算課的教學既要讓學生掌握計算的'方法,又要設計新穎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在平時的教學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加強理論資料的蒐集和課堂的實踐,擺正自己的位置,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樣才能讓我們的教學煥發出蓬勃的生機。

第5篇

“先學後教,當堂訓練”這種教學模式的實踐在我校已經開展了很長一段時間了,在實施過程中,我們取得了一些成績,也總結了一些經驗,並且在全校的語數教師中也湧現出來一批實驗的佼佼者,讓我感到慚愧的是我這個全天候任課教師始終不太適應這種教學模式,或許因為內心的不喜歡,導致自己沒辦法淨心研究,造成了目前我的課堂出現的問題多多,現在針對今天執教的《筆算除法》一課談幾點反思:

1、時間的分配不夠合理。本節課可以說是一節失敗的課,40分鐘只解決了例題的教學,當堂訓練沒有時間完成,第一次檢測時間過多,原因是本打算讓學生在第一個問題中把演算法說明白,這樣第二個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但在第二個問題中發現學生算的都正確全班只有4名學生有錯誤,但是在說算理時卻很費勁,反思原因,平時對於差生的關注太多了,導致了一些好孩子不願意舉手,不願意發言,長時間的不鍛鍊,說理能力差了很多。

2、在備課過程中思考的東西太多,如:小組合作是否有效,兵教兵環節的處理,評價機制的運用等等,這些東西考慮的太多,有時往往忽略了更重要的`東西,因此當一種事物還沒有完全弄清時提倡創新我感覺有些困難,創新是要有一定的基礎的。

3、從開學一直在使用這種模式,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教師上課沒有激情,學生課堂上像個悶葫蘆,差學生因為總被提問變得更沒自信,好學生因為不經常被提問,變得興趣全無,雖說一直在運用激勵的方式,但當學生的新鮮感沒有的時候,那些激勵評價變得是那麼的無力。累累累,煩煩煩,這種課堂真的讓人感覺壓抑。

第6篇

?商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是在學生學習了除法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試商的方法,並能根據實際情況準確的調商。由於這是一節計算課,在運用“先學後教”教學模式時,易於把握。

整節課的設計,是在“看書”這個大的情境中展開的,並對資料進行了巧妙的設計,將總頁數設定為“169頁”,每天看的頁數分別為20到30,及其中的任意的數,不僅自然而然地由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過渡到本課所要研究的內容,而且“169÷21、169÷29、169÷28、169÷22”四個算式涉及到了“四舍”的方法試商,“五入”法試商,並且都涉及到了初商成功和需要調商的兩種情況。利用“169÷23、169÷27”根據計算中出現的情況如何調商,進行了針對性訓練。

設計思路,由“情境引入揭示課題——目標出示——自學指導——先學檢測——互動交流——回饋指導總結反思”。充分暴露學生自學中存在的問題,交流互動達成共識。

但在教學中,由於教師對學生情況的高估,致使最先檢測時就出現了問題,課堂的節奏有點慢,感覺學生的學習和互動不太順暢,在整個的`“後教”環節,預想的互動場面沒有熱鬧起來,精彩就此錯過了。說明教師對學生的情況把握還有偏差,對各環節的把握不是很細緻,對課堂中生成性的資源沒能充分的利用。

第7篇

三位數除以兩位數的除法,是教學的一個難點。這兒要涉及到試商,學生掌握起來比較困難,所以學生的作業錯誤率較高,計算速度也慢。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現讓學生掌握試商、調商的辦法是一方面,最重要的還有讓孩子明白:我們一般採用的是把除數看成整十數的辦法,這樣有時正好,有時卻需要一次、兩次的調整,這就需要我們有克服困難的意志。

為了教學方便,我通過查詢料,整理了一些試商方法,如下:

(1)同舍同入法:把被除數跟著除數一起舍或入,然後試除,例如,112÷28,如果把除數看作30,則被除數看作120(同入);如果把除數看作20,則被除數看作100(同舍)。

2)三段法:把除數首位的下一位數劃分為三段:1、2、3為下段;4、5、6為中段;7、8、9為上段。下段,上段按四捨五入法試商,中段看中間數試商(即除數是幾十四、幾十五、幾十六時,看作幾十五去試除),用中間數試商,需要熟記中間數的倍數,要求較高,一般,僅當除數是十幾、二十幾、三十幾時,中段才用15、25、35去試除。

(3)口演算法:有些除法的商很容易由乘除法的口算得到,例如:75÷ 15,商是5;100÷ 25,商是4。

4)同頭無除試商法:當被除數與除數的首位相同如:843÷85(即“同頭”),但前兩位又不夠除(即“無除”)時,一般可以用9或8作初商,例如,112÷13,初商9,商過大,再改商為8,當除數是幾十而又同頭無除時,還可以按除數與被除數前兩位的差找商:差1、2試商9,差3、4試商8,差5、6試商7,差7、8試商6,初商過大再改商。例如,112÷14,14和11差3,試商8。

(5)折半法:當被除數的前兩位接近除數的一半時,可以用5或4去試商。例如,247÷ 46,被除數的'前兩位24比除數46的一半稍大,用5作初商,又如,227 ÷46,被除數的前兩位22比除數46的一半稍小,用4作初商。

(6)類推法:在除法的計算過程中,有時可以根據已經求出的某一位上的商來判斷另一位上的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