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 活動精編:幼兒園音樂教案

本次分享的是一份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旨在幫助幼兒園教師更加生動、有效地組織音樂課堂和音樂活動,提高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和理解,培養幼兒的音樂素養和審美能力。教案內容包含豐富多彩的音樂遊戲和樂器演奏活動,適合3-6歲幼兒學習參考。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 活動精編:幼兒園音樂教案

第1篇

1、在活動中享受情節表演帶來的樂趣,體驗同伴互助與合作獲得的快樂。

2、能根據樂曲的結構、情緒、形象,創造性地用表情和動作進行表現。

2、活動前聽過《三個小和尚》的故事,理解"挑水"、"抬水"等動作。

3、活動前看過幼兒用書,瞭解了小和尚快樂、生氣、難受等不同的情緒。

一、教師引導幼兒創編三個小和尚不同的個性化動作。

(一)師幼共同回憶故事,並說出故事主要情節及人物情緒。

(二)啟發幼兒創造性地表現快樂、生氣、難受三種個性化表情與動作。

(三)教師選出同伴榜樣,讓幼兒相互影響、相互學習。

二、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和圖片,結合音樂結構和形象進行動作創編並表演。

1.引導幼兒創編並表演a1段,一個和尚挑水、玩水、喝水時快樂的動作和表情。

2.引導幼兒創編並表演a2段,兩個和尚抬水喝、搶水、生氣的動作和表情。

3.引導幼兒創編並表演a3段,三個和尚裝病不去挑水、沒水喝、難受的動作和表情。

4.幼兒聽a段音樂,完整地表演"三個和尚挑水、抬水、沒水喝"(a1、a2、a3)等動作。

(二)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情節創編小和尚們動腦筋、握手言和的動作(b段音樂)。

(三)教師通過提問啟發幼兒動腦筋想出各種取水的方法,來表現小和尚團結協作共同取水的情節,幼兒三人一組,用組合動作進行表現(a'段音樂)。

(三)教師採取"退出"的方法,讓幼兒完整地、主動地練習動作,享受表演的樂趣。

四、啟發幼兒思考教師:為什麼到最後三個和尚沒水喝?在共同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大家應該怎麼做?

結合社會活動"我會交朋友",學習和朋友交往的簡單方法,體驗有朋友的快樂。

首先要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題材,歌曲遊戲《三個和尚》原本是學前班的內容,此曲簡單有趣、幼兒不管是唱還是念都能朗朗上口。本次活動,最大的優點在於為幼兒營造了一個輕鬆,愉悅的活動氣氛,孩子們對這個活潑、歡快的音樂也很感興趣,符合孩子們的心理特點,非常急切地表現出自己的感受。我也提供給了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就是根據歌詞進行歌表演,尊重了每個孩子的想法和創造,較好地調動了其參與活動的積極和主動性,使其每個孩子在活動中都得到了發展和提高。而我為了更好體現出歌詞中的內容,在活動前,我準備了一根扁擔,一個小桶,讓幼兒利用道具大膽運用誇張、豐富的身體語言來表現自己。這樣幼兒才會學得輕鬆、有趣,也加深了幼兒對歌詞的理解。

幼兒園音樂活動教案7篇 活動精編:幼兒園音樂教案 第2張

第2篇

1、反覆遊戲中學會唱歌曲,能注意弱拍起唱,唱出句首重音。

2、圓圈行進走時,注意與前後的同伴保持適當的距離。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5、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幼兒站成內、外兩圈的對形,學習內外圈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走。

1、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聽樂曲《幸福拍手歌》邊律動。

2、什麼是幸福的事?(幼兒結合自己的經驗和理解大膽表達)

3、小結:是呀,生活中有許多讓人覺得幸福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家人在一起。

2、教師用較慢的速度範唱歌曲,邊唱邊按歌詞的內容依次指圖中每個角色,並按音樂節奏輕輕搖動。教師要特別注意在唱到弱起後的重音時,用較大幅度的動作暗示幼兒此處的唱法。

1、師邊講解邊與部分幼兒合作,示範請朋友的方法。

2、教師:現在我來當爸爸,我要邀請小朋友和我一起逛公園了,我請到誰,誰就跟在我後面走。教師邊唱第一段歌詞,邊在幼兒圍坐的半圓形內側,按順序時針方向有節奏地走動,當唱到第一段的最後"爸爸逛公園"的"園"時,用左手請一個身邊的小朋友,請他扮"媽媽"跟在自己的身後走。當唱到第二段結束的前一句時,教師停下來提示幼兒:該"媽媽"來找小弟了。然後幫助"媽媽"在唱到第二段的最後一拍時,請一個身邊的小朋友扮"小弟"跟在自己的身後走。當唱到最後一段開始時,扮"小弟"的幼兒任意指一個人扮"小貓",大家停下腳步,一同對著"小貓"邊唱邊表演。

3、教師引導幼兒想一下:在唱到什麼地方時,就要請下一個小朋友了?

4、當幼兒熟悉遊戲後,可討論增加其他人物,如大哥、大姐、小妹等家庭人員同去逛公園,以增強遊戲的趣味性。

應該來說經過詳細的改動以後,這個活動在執教過程中,我心中比較有數,能更好地把握各個環節的側重點,活動環節清晰、層次清楚,孩子們也都興趣高漲積極參與,和我之間的互動也比較到位。在學唱歌曲這一環節,開始幼兒對於弱起小節開始歌曲有點不熟悉,經過多次練習後,孩子們能夠很好掌握歌曲的弱起小節。課後我反思,在對“弱起”這個技巧的掌握上,可以將圖譜設計得更加有趣些,練習的次數也需再增加一次,有利於幼兒掌握其演唱的方法。

但是在課後我發現我花的時間遠遠超過了二十五分鐘,而是用了差不多三十幾分鍾,時間把握上沒有精準,原因是什麼呢?我思考了一下,在一節音樂活動中,首先要充分考慮活動的側重點,可將活動的重點放在學習歌曲上,音樂遊戲則可以簡單的進行一兩次就可以。因為一節活動能夠解決的問題不能太多,否側孩子們接受的資訊量過於大,也會造成學習倦怠,或者缺失主體性的現象。

第3篇

1、讓幼兒對三拍子有初步的瞭解,體驗三拍子舒緩、優美的旋律。

4、新歌教學:a、讓幼兒視聽,熟悉音樂。(老師示範演奏)b、老師示範演唱。c、老師演奏生試唱(要求幼兒音準、咬字清晰)

5、分組活動:各小組跟著老師唱,鼓勵幼兒大膽唱、大聲唱,進一步達到教師的要求。

第4篇

2、通過學唱《上學歌》,培養聽音樂與唱歌的良好習慣,激發學習的興趣。

3、聽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並能自編簡單的動作,表現《上學歌》活潑愉快的情緒。

2、學唱歌曲,並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緒,能通過演唱表現出歌曲的情緒。

1、老師先講今後上音樂課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兩腳平放在地上,不要亂動,背要挺直,有利於正確的發聲。書放在樂椅的扶手上,今後帶一隻筆一塊橡皮,不要在帶其他東西。要愛護音樂書這個朋友。再請幼兒自己說一說今後應怎樣表現。(調動積極性,自己感受到應遵守的紀律和要求)

全體起立,跟老師找到雙手放的位置,放的方式,再跟老師體會吸氣和呼氣的變化,引導幼兒自己找到腹部變化的規律。

3、進教室的要求:聽音樂並根據音樂節奏自編動作邊做邊走到自己的位置。

1、“同學們,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學,高興嗎?那誰能說一說你的這一天是怎樣過的,你都經歷了那些事。”

“好,接著,我們來聽一首“快樂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看圖,這一段表現了小朋友早晨起來的情景,請生根據音樂表現的內容,邊聽邊用動作表現。

“上學去”“這時你的心情怎樣?路上看到什麼景色?”

“那麼在上學途中,有一個小朋友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我去上學校愛勞動”情緒飽滿、富有激情、節奏明快。

請幼兒根據歌詞給歌曲編舞蹈,邊唱邊跳,看誰表演的好。

5、小朋友邊聽邊根據樂曲情緒、表現的內容做相應的動作。聽後,讓幼兒說一說每一段的情緒是怎樣。

6、完整復聽樂曲,並做動作。演奏到“上學歌”處齊唱,做動作。

今天我們學習了歌曲“上學歌”,也欣賞了“快樂的一天”,同學們有什麼收穫?

(好好學習;長大立功勞;養成良好習慣;熱愛學習等)希望小朋友們今後向歌曲唱的那樣好好學習、快快樂樂。

第5篇

3.能根據圖片,在音樂的伴奏下,較協調的做出相應的動作。

人體圖;不同姿態{可以互相調換}的木偶圖若干;紅.黃手腕套{與幼兒人數相等};彩色筆;音樂。

1“老師最喜歡跳舞,現在老師跳給你看.”教師隨音樂跳舞,“喜歡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麼感覺?”

2“剛才老師跳的舞和我們平時跳舞有什麼不一樣?”從動作上引導幼兒區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會動?”結合幼兒的發言,教師在人體圖上作記錄.並豐富幼兒的知識:骨頭和骨頭連線的地方叫關節。

4“為什麼木偶人只有關節在動?”告訴幼兒它沒有生命,是用木頭做的,而我們人有生命,挑起舞來就非常好看。

5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跳,“除了剛才做的,你還想做什麼?”鼓勵幼兒做出不一樣的動作來.感受木偶跳舞的動作特點。

二、進一步體驗木偶人跳舞,學習看圖做出相應的動作。

1“今天,我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他哪裡有些特別?”引導幼兒發現木偶身上有兩種顏色,並請幼兒根據木偶的特點,給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們也象它一樣,一邊紅,一邊黃.”請幼兒自己戴上手腕套,並和小木偶對比,是否一樣.並和老師一起在音樂的伴奏下嘗試看圖做動作。

3“你們的後面也有許多的小木偶,去找一個做好朋友吧.”請幼兒看自己的圖片做動作,並互相學習。

4“小木偶還會變身呢.”請幼兒和身邊的小木偶變身,並做動作,告訴幼兒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換,可以學到更多的動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們輕輕把它請下來,好嗎?”幼兒再次和老師一起跳舞,離開活動室。

活動體現了學科的整合,它能給幼兒綜合整體的知識,從“小木偶”動態的東西進入,把肢體語言,區分左右手,習慣的培養,非常自然的整合進去,體現了師生互動,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著老師做的模式,充分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願意親自嘗試,幫助幼兒在活動中體驗了成功的快樂。

第6篇

1、培養孩子對音樂的熱愛之情,敢於在大家面前展現自己。

(1)、幼兒對"do,re"有一個固定的音高,能準確判斷出它的位置(五線譜、鋼琴)(2)、準確打出四分音符的節奏,認識高音譜表2、材料準備:

(1)、高音譜表、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若干(2)、兒歌《搖啊搖》五線譜活動過程:

1、唱"la"出示高音譜表"小朋友,你們看看我是誰?""高音譜表"在高音譜表上貼上"la""請你看看我身上的音符是誰?""la""然我們一起跟著鋼琴唱唱我的名字?"(跟著鋼琴唱"la")

2、複習"do、re"教師手裡拿著帶有"la"的高音譜表"你們還記得我的兩個好朋友嗎?看看他們是誰?""do、re""我們一起來唱唱他們的名字吧"(跟著鋼琴唱幾遍"do、re")"你們太棒了,我來給你介紹一下我的新朋友吧"

3、引出"mi""我的新朋友就住在"re"的樓上"(教師在高音譜表上貼上"re")"請你說說"mi"在高音譜表的什麼位置?""第一線""我們一起來唱一下它的名字吧"(幼兒跟著鋼琴唱幾遍,然後以排火車的形式每個幼兒唱一遍。隨時改正)

4、節奏練習"請小朋友看一下這個"mi"是幾分音符" "四分音符""四分音符唱幾拍?" "一拍"(引導幼兒用手打出節拍)"我給小朋友介紹一下四分音符的好朋友"(出示二分音符)"請你看一下二分音符與四分音樂一樣嗎?哪裡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它的名字叫做二分音符,唱兩拍,拍兩下小手就是它了,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幼兒打出二分音符的節拍)出示《搖啊搖》五線譜"你們的小手真巧,你能打出這條旋律的節奏嗎?一起來試一下吧!"(引導幼兒打出歌曲節奏)"上面的這些音的音高你知道嗎?讓我們一起來認一下"(引導幼兒認音高)"我們一起跟著鋼琴唱出來吧!"(跟著鋼琴唱出譜子)延伸活動:

"你們知道"mi"在鋼琴上的位置嗎?我們一起來找一下吧!"

第7篇

2、通過自由操作、聽故事、自扮小動物、做遊戲的方式,進一步表現和理解音樂的特點與情緒。

3、能愉快的、主動的參與感受、體驗活動,並能合作、創造性的進行遊戲和表演。

簡單的場景佈置,小動物的裝飾物,彈簧小動物盒若干。

2、幼兒自由的操作彈簧玩具,體驗玩具帶來的快樂。

3、教師使用彈簧玩具表演音樂的內容,讓幼兒欣賞音樂。

4、教師用講故事的口吻,幫助幼兒理解樂曲的內容。並請幼兒集體表現樂曲,重點理解音樂的跳躍與樂句中的重音停頓。

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通過故事、遊戲、圖譜提示多種方式讓幼兒在聽音樂過程中感知音樂的重拍,循序漸進,層層深入,逐步讓幼兒瞭解音樂的性質和結構,掌握樂曲中重音的出現。並引導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遊戲中的樂趣。讓規則教育在潛移默化中體現出來。我覺得這個活動有以下幾個亮點:

1、大灰狼的教具簡便、輕巧:既能充分展示表現音樂的形象,又便於教師表演操作。以往的大灰狼都是由老師自己扮演,披上大大的披風,帶上可怕的頭飾,我的大灰狼手偶是用襪子製作而成,套在手上就可以表演,使大灰狼這一形象更加生動、可愛。

2、圖譜比較貼切:圖譜有著強烈的視覺效果,它的出現,讓孩子們很快找到了“笨老狼回頭”的音樂(樂曲中的重音出現的地方),通過視覺與聽覺的有效結合,在活動中教師引導孩子們看圖譜找重音、聽音樂找重音,不同要求逐級提出加深難度,突破了重難點,達到了教學目的。

3、結局出人意料:大灰狼最後和我們小朋友成為了好朋友,這樣的結局從另一個視角告訴我們“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包括大灰狼,我們的生活要充滿愛!大家共建一個和諧的社會!

4、整個活動始終以情境化的教學、遊戲的方式,引領著幼兒由表及裡、由淺入深地感知樂曲,體現著愉悅性、發展性。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儘可能地富有激情,因為只有我自己被音樂感動,才能感動孩子、感動大家。

1、在整個活動設計中,我覺得活動的量還不夠,也就是說活動從深度廣度來講略顯不足。根據最近發展區的理論,如何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採取不同的方式,設定不同層次的難度,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跳起來摘桃子,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發展,這是我所追求的,但也是讓我感到迷惑的地方。

2、在重音處拍手跺腳這個遊戲環節中,由於我事先的遊戲規則只說了“在大牙齒的地方拍手跺腳”,而沒有反過來強調“在小牙齒的地方就不拍手跺腳”,以至於第一遍遊戲時有幾名幼兒在小牙齒處拍手,在重複了遊戲規則後大部分幼兒都已掌握,只有亮亮小朋友仍在小牙齒處拍手,我告訴他下課後我倆再單獨交流。下課後我才理解他對音樂重音的詮釋方式:小牙齒處輕拍手,大牙齒處重拍。

小百科:撥絃是借用彈撥樂器的表現手法,它能使弓弦樂器發出鏗鏘分明的彈撥聲,與弓毛擦絃聲形成了色彩鮮明的音色對比,給人一種特殊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