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小班教案設計8篇 打造精美小班教案:教師必備技能

小班教學是幼教教學中的一種常見模式,其教案設計關係到教學成效的提升。好的小班教案設計要能順應兒童的成長和發展特點,體現出學生中心的教育理念,並充分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差異,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小班教案設計8篇 打造精美小班教案:教師必備技能

第1篇

2.嘗試擦鼻涕的方法,積累自理生活的經驗,並逐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一、組織幼兒看錄影:(錄影的內容:情景表演——小動物感冒了)

a.你們看見電視裡的小動物怎麼了?(講述拍攝的錄影內容)。

b.流鼻涕了,怎麼辦?有什麼好辦法?(幼兒回憶已有經驗)。

1.出示流鼻涕的娃娃,小朋友來幫助她。(幼兒分別為娃娃擦鼻涕)。

2.幼兒嘗試給娃娃擦鼻涕,老師觀察並及時拍下小朋友擦鼻涕方法。

1.請幼兒看錄影後,講講小朋友們是怎樣擦的?哪個方法比較好?

附兒歌:寶寶流鼻涕,拿出小手帕,按住小鼻子,用力擤一下,輕輕擦乾淨,鼻涕不見了。

小班教案設計8篇 打造精美小班教案:教師必備技能 第2張

第2篇

師:同學們,今天的美術課啊,我請來了一些朋友,你們看看都認識它們嗎?

(出示紅酒瓶)這是??,它的瓶口瓶頸要比瓶身細,高高瘦瘦的,(出示聽裝飲料)誰能像老師剛才一樣描述一下它的外形?

接下來,我要拿出個漂亮的傢伙(青花瓷),誰來描述一下它?

師:白底藍花,瓷器可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老師還帶來了??(礦泉水瓶、陶罐、茶葉罐)。

師: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瓶罐很多,除了這些,還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飲料瓶;大大小小的零食罐;客廳裡擺放的漂亮花瓶,甚至是廚房、浴室裡都有它的身影,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它可真是無處不在。

師:這些瓶罐不但方便了我們的生活,還被世界各地的美術愛好者們當作靜物寫生和臨摹。通過靜物寫生,能幫助我們抓準物體造型,鍛鍊觀察能力。

師:在一百多年前,法國就有一位因畫瓶瓶罐罐等一些靜物而世界聞名的畫家,他叫塞尚,左邊是他中年時期的自畫像,他在畫人物畫時,經常因模特不停的動彈而感到十分惱火,因此他非常喜歡畫瓶罐、水果、襯布等一些不動的靜物。

他的靜物畫中瓶罐和水果被安排的高低錯落有致,色彩豐富而又真實,對我們現在學習靜物寫生幫助都非常大,因此現在人們都尊稱他為??

師:在我們國內,也有很多著名的靜物畫家。這是中國美術學院油畫大師常青的靜物畫,他的靜物畫有著濃郁的中國傳統特色,有著鏤空花紋的實木傢俱上擺放著花布和陳舊的瓷瓶,瓷瓶上還清晰的描繪著在嬉戲的孩子,透露出濃濃的鄉村氣息。

這張畫中只有兩個陶罐,我們一般將高大的物體放在後面,小些的放在(前面),一前一後的遮擋關係,看起來更和諧。

這是一張大學聯考生常畫的水粉靜物。猜一猜,這幅作品的主體物是哪一個瓶子?為什麼? 生:中間的綠瓶子,因為大,因為在中間。

師:對,我們一般挑選大的物體當做主體物,把它放在畫面中心略偏的位置上,這樣既

師:現在,老師考考你們,怎樣的瓶罐擺放在一起美觀呢?如果從老師帶來的這些瓶罐中挑選二至三樣靜物擺在一起,你會怎麼挑?不著急回答,同桌之間討論討論。

師::有點透明的酒瓶,這高高的酒瓶我們把它放哪?放在青花瓷的後面好不好,高的物體儘量往後面放,這兩個靜物都高高的,還缺個什麼樣的物體搭配呢?

師小結:我們在挑選靜物時,要注意挑選些大小不同的瓶罐,還能選擇花紋不同,顏色不同的靜物放在一起,會讓畫面變得更豐富。

3. 利用畫好的平面“瓶罐”,嘗試擺放靜物(2分鐘)

師:老師這選好了些大小不同的靜物,誰願意上來試著擺出一幅漂亮的靜物圖?

師邊提示:我們應該挑選哪個作為主體物?主體物放在哪合適?在擺放時要注意瓶罐之間的???

師適時調整,小結:主體物放在了畫面中心略偏的位置,物體在擺放時要有前後遮擋關係,還要有疏有密,有聚在一起的,還有分開一點的。還有一點同學們要特別注意,越遠的物體,在畫面中的位置就越高。

師:接下來我們要把擺好的靜物畫進我們的畫紙裡,在畫之前首先要進行構圖,將物體安排在畫面恰當的位置上,我們稱為構圖。一起來看看這些靜物構圖怎樣?為什麼?兩人一小組討論討論。

師:這麼多同學都有答案,我們分別來看看,這兩幅構圖存在什麼問題?

師:我們在寫生時要注意它的大小比例,不能畫太小也不能畫太滿。這兩幅呢?

師:是的,寫生時,我們要仔細觀察,注意物體的造型特徵,儘可能的畫的像一些。最後這兩幅呢?

師:是啊,要注意他們的疏密關係,不能太擠,也不能太散。這幅畫的構圖比較合適,物體的大小和造型有變化,位置安排與組合疏密有序。

師小結:同學們,在將物體畫進畫面時,構圖很重要,要仔細的觀察,注意物體的大小比例,造型特徵,和疏密關係,這樣能使畫面更具美感。

(1)師:老師這有兩張粗心的小朋友的作業,你們看看,構圖問題出在哪呢?(一張沒有大的主體物,一張太偏)

師:如果要讓兩幅畫的構圖畫的更完整,你們有什麼建議嗎?

師:先確定物體的位置與大小,把線條畫的儘可能的流暢,先畫前面的物體,再畫後面被遮擋住的,注意不要被遮擋住的太多,同學們注意,越遠的物體,在畫面中位置就越高,再給它們新增點合適的花紋。

1. 師:同學們,構圖是靈活多變的,不同的瓶罐,不同的組合,不同的擺放,都會有不同的美感,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別的小朋友的構圖吧。

師:這幅畫主體物在中心位置,靜物被擺放的有疏有密;注意瓶罐在畫面中的大小比例,不能太大、太小或太偏;還能給瓶罐新增點漂亮的花紋,可以用簡筆花、鳥來裝飾,也可以用,小圓點、波浪線、小三角形等幾何圖形來裝飾;注意瓶罐的造型特徵,這幅藍底白花畫出了青花瓷的味道。

師:欣賞完這麼多的作品,同學們想不想動手試一試。每人挑選一些靜物進行寫生或想象,組合成一幅靜物畫下來,注意靜物的大小比例、造型特徵和疏密變化。

2. 引導學生從物體的組合,位置的擺放,合理的構圖的角度交流討論。

3,這麼漂亮的一幅畫,不亞於商店買的裝飾品,我們可以用一些廢舊材料裝飾起來,想一想,我們可以把掛哪呢?

2.師:你們知道嗎,瓶罐的表現方法可多呢。除了油畫、水粉、線描外,用國畫表現,也別有滋味,用瓶罐不同的顏色表現春夏秋冬,別有一番意境美;這是素描畫,黑白灰也能代替色彩讓靜物立體起來;瓶罐裝飾畫,掛在客廳是一道亮麗的風景;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角落裡的瓶罐也藝術起來。

師: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靜物畫構圖,並在課堂上完成了一幅線描靜物畫。構圖的學問非常大,在生活中的運用也非常廣泛,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繼續探究,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下課!

1. 出示不同大小的塑料瓶子和蓋子,請幼兒幫忙旋上瓶蓋。

2. 老師可與幼兒一起進行活動,假裝找不到合適的瓶蓋,請幼兒幫忙。

3. 把更多的塑料瓶子和瓶蓋分別放在兩個盒子內,請幼兒自行進行旋瓶蓋的活動。

4. 老師可以把瓶子和瓶蓋放在益智區,讓幼兒在自選活動時間自由練習。

2. 請幼兒說說如果不把盛滿水的瓶子蓋好會發生什麼事情。

1. 請幼兒為相對應的瓶子和瓶蓋作上標記,如瓶身、瓶蓋貼上大小不一、顏色相同的花朵。

2. 在益智區投放大小不一的鎖和相對應的鑰匙,讓幼兒學習開鎖和關鎖,培養幼兒一一對應的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周圍的環境,引導幼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例如:大碗、小碗的比較,大湯匙、小湯匙的比較,大球、小球的比較等。

在成人看起再平常不過的瓶瓶罐罐,卻是幼兒愛不釋手的玩具,甚至是無價之寶,尤其是那些年齡較小的小班幼兒,他們喜歡敲一敲、碰一碰、搖一搖、滾一滾各種各樣的瓶瓶罐罐。瓶瓶罐罐是一個無比神奇的世界,形狀、顏色、質地以及用途不一的瓶罐吸引著幼兒,而幼兒正是在隨意的擺弄中開始了對瓶瓶罐罐認真的探究活動。

整個主題活動的設計追隨幼兒的玩耍、體驗和探究,從有趣到有意、從簡單到複雜、從現實到藝術,體現了幼兒經驗逐步、逐層的展開。“瓶罐大家庭”作為本主題的開端環節,充分滿足了幼兒與各種各樣瓶罐對話、交流的願望:幼兒可以用手觸控、用眼睛看、擺弄可愛的蓋子。接著,“瓶罐真好玩”很自然地成為幼兒深入探究的重要階段:幼兒給瓶罐排隊;用瓶罐搭建高樓;敲敲拍拍瓶罐,聽聽瓶罐發出的聲音;嘗試著用瓶罐製作有趣的沙球、罐子球、罐子琴等平管樂器。“漂亮的瓶罐”從欣賞到創作可謂是水到渠成;“彩陶漩渦紋瓶”和各種裝飾性瓶子吸引了幼兒的眼光,激發他們把那些本不起眼的瓶瓶罐罐打扮的漂漂亮亮。一些平平常常的瓶子在幼兒的手裡變成了有生命的、會說話的瓶偶,由此上演了瓶偶戲。最後,漂流瓶的故事讓幼兒新奇而感動,讓孩子感受到愛。

教師在主題活動中,為幼兒營造寬鬆而自由的活動氛圍,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使孩子們有更多自由體驗的機會。另外在各種欣賞與創造的活動中,通過各種有效手段,調動幼兒的情緒,使幼兒積極地投入到藝術活動中,發揮創造的潛能。

我們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因為對於幼兒來說,各種各樣的瓶罐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它們的形狀、顏色以及擺弄時發出的各種聲響都讓幼兒產生無窮的探究慾望。

瓶罐寶寶的小帽子:從幼兒的自由探索入手,使幼兒在擺弄的過程中,感知各種蓋子的特點,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主要活動:瓶瓶罐罐來排隊、瓶罐高樓、打保齡球、這是什麼聲音、瓶罐進行曲

瓶瓶罐罐來排隊:從幼兒的自由體驗出發,觀察幼兒的探究過程,記錄他們的排序方法,將幼兒排序經驗進行歸納、總結、提升。同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瓶罐高樓:自由搭建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孩子們搭建瓶罐高樓,體驗建構遊戲的樂趣,共享成功的喜悅。

球是幼兒感興趣的遊戲之一,球的自由滾動能充分滿足幼兒活動好動、喜歡追逐的遊戲天性。讓幼兒初步感知滾球的力量與距離的關係。各種各樣的瓶罐被擊倒的聲音以及動態能帶給幼兒心理上的愉悅與滿足,使幼兒盡情享受遊戲的樂趣。

這是什麼聲音:對工具和發聲方法的自由探究,使幼兒獲得使各種瓶罐發出聲音的經驗。在活動 新增各種輔助物,可以擴大幼兒的探究範圍,便於幼兒進一步探究不同瓶罐發出的不同音色,併為製作樂器提供了基礎。

瓶罐玩具:這是爸爸媽媽和孩子用各種瓶罐製作的玩具,不僅豐富了幼兒的遊戲活動,而且培養了孩子初步的環保意識。

主要活動:彩陶漩渦紋瓶、漂亮的瓶罐、可愛的瓶偶、小老鼠的漂流瓶

漂亮的瓶罐:讓幼兒擺弄各種空瓶罐,意在使幼兒在與瓶罐的接觸中感受各種裝飾,激發幼兒的審美創作衝到那個。材料投放有各種大小的豆子、顏料、彩色紙、橡皮泥、毛根、毛線等多種材料,可兼顧不同幼兒的興趣及發展水平,使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體驗到成功。

小老鼠的漂流瓶:“如果你是波波”這一假設通過移情作用,使幼兒站在一個不同於自己的'角色立場上體驗情感、思考問題。關心和幫助秋秋的語言正是幼兒在這一特定情境中創造的新的故事文字。

篇四:小班遊戲教案:建構遊戲――幼兒園的房子

1.讓幼兒知道遊戲的名稱,激發幼兒的興趣,在教師的鼓勵下能參與建構遊戲活動。

2. 讓幼兒對建構材料感興趣,感知特徵,熟悉材料操作方法。

3. 通過老師的鼓勵、幫助,初步學習插、搭高、拼的技能。

積塑、插塑,帶幼兒熟悉幼兒園的環境以及房子圖片。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請大家來當小小建築師,幫幼兒園蓋房子。

老師按順序搭出房子的形狀,牆可以用正方形、長方形搭建,屋頂可以用三角形蓋頂。

(1)、要搭出房子的主要結構,可以自由選擇材料按意願自由建構。

(2)、遊戲時要愛護玩具,掉到地上要及時撿起來,不要把別人搭建的房子碰倒。

(1)、對搭建能力低的幼兒,可引導其模仿教師或看房子圖片進行建構。

我們今天搭了什麼?你是用什麼材料來搭的?你還會搭哪些和老師不一樣的房子? 表揚能大膽建構、大膽創造的幼兒。

第3篇

2、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3、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圖形)。

森林裡,小兔的房子被大風吹倒了,我們一起幫它造一座房子吧。

引導幼兒從魔術袋裡摸出不同圖形,並用摸出的幾何圖形給小兔造房子,複習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 、幫助森林裡的小動物送建房子的材料,進一步鞏固對幾何圖形的認識。

“森林裡其他小動物的房子也被大風颳倒了,讓我們也來幫他們選一些建房子的材料吧。”

自由選擇不同的幾何圖形,並進行分類,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利用不同的幾何圖形進行對應練習,讓幼兒能夠不受圖形顏色,形狀、大小的影響,正確進行區分。

有幸參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屆雙高課的教學比武活動,在去之前準備了一些零散的經驗,除了業務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力爭在比賽的24個小時裡,調整好自己的狀態,與那裡的孩子共享快樂課堂.設計的教案如下:

?綱要》中提到:引導幼兒對身邊的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秋天豐富多樣的樹葉給幼兒提供了探索、發現、表達的廣闊空間。幼兒園老師經常帶小朋友開展著撿落葉的活動,這些顏色不一,大小不一的落葉給孩子們帶來無限的驚喜和好奇,“老師這是黃樹葉,老師你看這是片樹葉真大呀!”,當小班的孩子們高舉這些落葉向老師訴說的時候,心中就有說不出的激動。設計樹葉分類的科學活動,能夠滿足孩子的探究願望,在學習的過程中主動建構認知,盡情暢遊在樹葉多彩的世界裡。

1 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樹媽媽和樹葉寶寶的濃濃親情。

2 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一顆大樹(樹幹為主),樹葉(大小不等,合計60多片,黃色多些,綠色略少)

幼兒每人一個盒子,裡面放3片樹葉,放在椅子底下。

活動難點:能排除大小的干擾,按黃、綠顏色對樹葉進行分類。

1、秋天到,秋風吹,小樹葉一片一片落下來。看看,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黑板上拿起一片綠色樹葉)——提問幾名幼兒(綠樹葉寶寶)

3、這是什麼顏色的樹葉寶寶?(黃樹葉寶寶,方法同上)

二、樹葉媽媽找寶寶——鞏固顏色,初步感知分類。

1、你們喜歡樹葉寶寶嗎?那請你們去撿樹葉,聽清楚,每個小朋友輕輕地到這裡(老師指著黑板)撿一片樹葉。(撿好樹葉的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

2、老師拿一片黃樹葉,問:黃樹葉寶寶在哪裡?黃樹葉寶寶在哪裡?請把黃樹葉寶寶舉起來。

3、老師拿一片綠樹葉,問:綠樹葉寶寶在哪裡?綠樹葉寶寶在哪裡?請把綠樹葉寶寶舉起來。

三、送樹葉寶寶回家——顏色對應,操作中學習分類。

1、大樹媽媽想念樹葉寶寶了,我們送樹葉寶寶回家吧。(出示顏色標記——綠房子和黃房子,放在大樹的兩邊)

2、請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分批擺放樹葉)

3、小結:樹葉寶寶又回到了媽媽身邊,真開心。綠樹葉寶寶住綠房子,黃樹葉寶寶住黃房子,真好。

四、幫助大樹媽媽——在操作中進一步鞏固分類。

1、秋風吹,又有許多樹葉飄落下來,幫助大樹媽媽,給樹葉寶寶按綠色、黃色分一分。(出示塑料籃子4個,2個黃色,2個綠色。)

2、每個幼兒椅子底下放一個小盒子,裡面放2—4片樹葉。

2、我們到外面去撿樹葉,找一找還有哪些顏色的樹葉寶寶。

和樹葉寶寶問個好,使幼兒很快進入角色,並認知綠、黃樹葉寶寶,為下環節做鋪墊。

角色扮演,使幼兒感受濃濃的親情,並初步感知了分類的意義。

通過送回家的遊戲讓幼兒在情境中學習分類,滿足幼兒的需要。

延伸環節讓幼兒繼續保持對分類活動的興趣和激發研究願望

幼兒園小班數學教案:小貓玩球(認識1和許多)

1、通過遊戲”小貓學本領”,學習認識1和許多,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

(1) 出示一個貓媽媽的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一位貓媽媽.

(2) 桌子上面放著許多個小花貓頭飾,啟發幼兒說出這是許多小花貓.

(3) 請每個幼兒拿一個小花貓頭飾戴在頭上,啟發幼兒說出許多個成了一個,一個的.

(4) 媽媽帶小貓集合去玩球,啟發幼兒說出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個.

(1)1只小貓學本領.(2)許多隻小貓學本領.(3)兩隻小貓相對滾接大皮球.

在計算角內提供許多1與許多的實物或圖片,教師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繼續學習小貓捉魚。

活動目標: 1、創設玩具城情境,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和同伴共同學習的愉快情緒。

2、通過看看、說說、粘粘等形式感知4以內數量,發展思維能力。

玩具車幼兒人手一輛、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份、教師示範教具一套

1、我們小朋友喜不喜歡玩玩具?你喜歡玩什麼玩具?(幼兒自由講述)

1、幼兒第一次玩玩具,感知輪子能滾動的特性,初步學習點數4以內的數量

2、幼兒互相交換第二次玩玩具,感知不同數量的輪子,鞏固對數量的認識

1、玩具寶寶要去參加裝輪子大賽,可是他們還不知道自己該裝幾個輪子,怎麼辦呢?

這是什麼車?它應該裝幾個輪子?(根據幼兒講述示範貼上一種,其他的請幼兒思考並輕輕告訴老師)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引導幼兒相互進行驗證,適當啟發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引導幼兒說一說你幫什麼車裝了幾個輪子?是不是每一個玩具寶寶都會數自己的輪子了?

1、我們小朋友想不想跟著玩具寶寶一起去參加比賽?

2、請你們動一動小腦筋,變一變,你想變成什麼車去?

2、在日常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由的變成輪子數量不同的玩具車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看誰抓得多》活動來源於幼兒生活,是幼兒生活中常會碰到的的事情。本次活動讓孩子們發現生活中的數字,初步瞭解它們的不同用途,並且學會運用數字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從中體驗活動的樂趣。這樣不僅激發了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培養了孩子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本次活動主要是讓孩子學會記錄的方法。所以在整個活動中,我分了三個步驟。1、怎樣玩。2、抓玩具。3、猜猜看。在第一環節中利用幼兒每天都玩的積木來引出課題,設定懸念,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主動去想辦法,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引導時交代清楚記錄單記錄不僅自己能看懂,也要讓別人看懂。讓孩子帶著目的去操作。第二環節幼兒操作記錄由於是大班了而且在數學活動中已經多次使用過記錄表了因此這次也不例外孩子對記錄表格非常熟悉。讓孩子玩看誰抓得多的遊戲,孩子通過玩遊戲自然的匯出了數的概念和認知,通過不同的數量進行觀察、數數、記錄,比比誰的眼力快誰的動作速度快,這樣讓孩子感受到了數字的神奇和有趣,並將幼兒對數字的理解、運用進一步加以擴充套件和延伸。因為數學來源於生活而最終必迴歸生活。通過這一過程,孩子可以進一步體驗到數字的妙用,感受到運用數字的快樂,從中也增強了孩子學習數學的信心。

在最後的猜猜看中我們又發現了新的問題如:老師抓了28個我怎麼抓了8個等問題值得孩子們進一不去思考。所以我把這些材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讓孩子繼續去探索發現。

3.理解“2”的實際意義,在操作的基礎上嘗試用語言來表達“2”的形成。

教師:“小朋友,今天有一種小動物到我們班裡來做客,它是誰?在哪呢?請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教師: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個小朋友找一隻小兔來。

教師:這一隻小兔有些孤單,請小朋友再給它找一個夥伴好嗎?

小兔的夥伴就藏在我們的教室裡,請小朋友去找找吧!

教師:先從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後來又在草叢中找到1只小兔,變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幾?

小兔來我們班做客,我們應該為小兔準備愛吃的蘿蔔和青菜

先請1一隻小兔吃1個蘿蔔,再請另一隻小兔吃1個蘿蔔,

1個蘿蔔添上1個蘿蔔是幾個蘿蔔?1添1是幾?(1添1是2)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幾棵青菜?1添1是幾?(1添1是2)

2只小兔、2個蘿蔔、2棵青菜用數字幾來表示?(用數字2來表示)

(1)問2能表示2只小兔、2個蘿蔔、2棵青草,還能表示2個什麼?

(2)課件播放若干數量是的畫面,幫助幼兒理解2的實際意義。

播放音樂,請幼兒在教室裡尋找能夠用2來表示的物體.

教師:在我們的教室裡有許多物體能夠用2來表示,請小朋友聽著音樂去找找吧,

1、知道相鄰數的概念,掌握1――10的相鄰數,理解並能說出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活動準備:相鄰數填空卡片,人手一份圖紙和1――10的數字頭飾。

“一些小朋友他們今天很開心,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他們是誰啊?”“他們是數字小朋友,因為他們今天般了新家,小朋友們想不想去看看啊?”

(1) 教師:“這個房子漂不漂亮啊,小朋友們想不想住這樣的房子?”

(2) “現在讓我們走進這座房子,看看數字們是怎麼住的。”

(3)用向小朋友們介紹數字新鄰居的方式引出相鄰數這個概念。

教師:“數字們見小朋友們來了都非常的高興,所以都換上了五顏六色的衣服歡迎我們小朋友的到來。現在我們來認識一下他們的新鄰居。”

(4)逐個向小朋友介紹數字們的“鄰居”,使幼兒直觀的瞭解“相鄰”這個概念

(5)介紹完後提問幼兒,使幼兒初步掌握各數的相鄰數

3、發給幼兒表格,讓幼兒用根據數字畫幾何圖形的方式讓幼兒初步瞭解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1)教師:“現在有四個數字想請我們小朋友幫一個忙,想請我們小朋友為他們畫上和他們數量一樣多的三角形、圓形或其他你喜歡的圖形。現在我把這幾個數字請到了我們小朋友的桌子上,請小朋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來幫幫他們吧。”

(2)畫完後教室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的掛圖親自進行演示。演示完後請小朋友一起來數一數,引導幼兒自己發現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現在數字們想讓我們小朋友們來一場小比賽,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說出他們的鄰居,而且說出他比他們的鄰居是多一還是少一。”

第4篇

?小鴨找朋友》這一講述活動內容簡單、情節單一,特別是小鴨與朋友間的對話簡單重複,適合小班幼兒的語言特點。故事講述了小鴨自己玩覺得很難受,於是一次又一次邀請朋友(小兔、小鳥、小烏龜)一起玩,在小鴨與朋友的對話中,讓幼兒明白了小鴨要找的朋友是會游泳的小動物,同時又富有教育意義:只有和朋友一起玩,才是最開心的事。所以我將它定位為小班的講述活動。

1、培養幼兒語言的完整性和連貫性,豐富相應的動詞:跳、飛、爬、遊。

2、指導幼兒充分運用動覺、聽覺和視覺,完整地感知理解、並講述出圖片的主要內容。

3、培養幼兒安靜地聽別人講述的習慣,並鼓勵他們在集體面前大聲地表述。

2、小鴨、小兔、小鳥、小烏龜、貓、雞、青蛙圖片各一。

*出示背景圖,不斷出示小兔、小鳥、小烏龜,並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觀察,理解圖中的主要內容。

*“嘎嘎嘎”誰來了?小鴨來到了什麼地方?它在幹什麼?只有自己玩,它心裡怎樣啊?

評析:教師能抓住圖片的三要素(人物、地點、事件)進行提問,為幼兒進行完整地講述奠定了基礎。在進行情感引導時,教師要注意加強語境的創設,特別是對於小班幼兒。

*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看看,誰來了?小兔(小鳥、小烏龜)是怎樣來的?(幼兒用動作表示動詞)小鴨看見小兔(小鳥、小烏龜)來了,會說什麼?它們是怎麼說的?

評析:小班幼兒的生活經驗還比較貧乏,當問到“小鴨是怎麼說的?”他們想到的就是“小兔,你好!”之類的禮貌用語。這時,教師應及時引導“小鴨想找小兔玩,會怎麼說呢?”從而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啟發幼兒積極參與講述。

*逐一出示小動物圖片,教師引導幼兒邊回答邊集體講述圖片內容。

*告訴幼兒故事的名字《小鴨找朋友》,幼兒邊看圖邊連貫、完整地講述圖片的內容。

*請幾名語言能力強的幼兒到前面講述。老師以鼓勵的口吻和插話的方式幫助其完整、大膽的表述。

評析:在這一環節,教師採用了“平行提問”的方法,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較完整地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特別是能力強的幼兒,已經能獨立地完整講述圖片的主要內容。

*老師還會講一個不一樣的《小鴨找朋友》的故事呢,引導幼兒把“小鴨找小兔、小鳥、小烏龜”的講述經驗遷移到新的經驗上面來完整、連續的講述。

評析:能根據小動物的特徵,置換成小貓、小雞、小青蛙的動物圖片。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都能遷移經驗進行講述。

整個活動環節清晰,能根據講述活動的基本步驟進行設計。我在設計圖片時,設計了背景圖和可以活動的小動物圖片,既可靈活操作又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雖然幼兒基本都達到了目標,但活動中還存在不少的問題:如果我在活動中設計一些遊戲的情景,就更能激發幼兒參與講述的興趣;我也運用了難點前置的方法,但幼兒“動”的還不夠,使幼兒的興趣不是很高;在活動中,我還應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給能力中下等的幼兒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同時,也有讓我感到疑惑的地方:那就是講述活動與故事教學的主要區別在哪裡?希望通過以後的探索和學習,能有所收穫。

一天,小鴨到池塘邊去游泳。只有自己玩,多難受。這時,一隻小兔跳來了,小鴨說:“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兔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的朋友吧!”一隻小鳥飛來了,小鴨說:“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鳥說:“對不起,我不會游泳,你找別的朋友吧!”一隻小烏龜爬來了,小鴨說:“你能和我一起游泳嗎?”小烏龜說:“好啊!我和你一起玩!”它們一起高興地遊了起來。

第5篇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我們經常會在這時利用美麗的春景來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激發其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比如帶幼兒春遊、佈置自然角等。一天班上有位幼兒帶來了許多小蝌蚪,我將它們安置在自然角中,孩子們很好奇地圍著小蝌蚪,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開了,有的說:“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有的說:“小蝌蚪黑乎乎圓圓的真可愛”??後來有位幼兒告訴大家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可其他孩子不相信。他們很奇怪小蝌蚪沒有大眼睛、綠衣裳也沒有四條腿怎麼會是青蛙呢?於是我給他們講了《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使他們知道了青蛙確實是小蝌蚪的媽媽以及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這以後班上的孩子只要一有空就去自然角看看小蝌蚪有沒有變化。看到孩子們對小蝌蚪這麼感興趣,我就思考讓幼兒用美術手段來表現他們喜愛的小蝌蚪。小班幼兒由於才開始接觸美術,他們更多是利用畫筆來表現他們的感受。為了讓幼兒瞭解除了用筆可以表現自已的生活體驗以外,還可以藉助很多工具來表現,如幼兒最熟悉的身體器官。因此我選擇了幼兒的身體器官---手指來作為繪畫工具,設計了這節手指畫---《小蝌蚪》的美術活動,從而激發幼兒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

2、黑色水粉顏料、餐巾紙、圖畫紙、青蛙圖案、頭飾

1、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邊用語言描述邊用手指在膠片上點畫。

(1)教師:春天來了,小河裡的冰都融化成了又清又涼的水,你們猜猜是誰坐在荷葉上?咦!青蛙媽媽坐在荷葉上做什麼呢?青蛙媽媽正坐在荷葉上看它的寶寶小蝌蚪游泳呢!你們喜歡青蛙媽媽和小蝌蚪嗎?我們今天就先來學畫小蝌蚪。

(評:教師邊用優美的話語進行描述邊畫,既把幼兒引入了一種情境,又在不知不覺中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2)教師:那剛才老師是用什麼畫出小蝌蚪的?(引導幼兒說出“手指”)好,老師告訴你們:用手指畫出的畫就叫手指畫。

(評:此環節很自然地引出了“手指畫”的概念,教師的示範與語言的敘述結合起來,使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了“手指畫”的概念。)

教師:哪個小朋友能說說小蝌蚪長得什麼樣?是什麼顏色的?小蝌蚪游泳時可調皮了,有的往上,有的往下,有的往左,有的往右。它們是不是往同一個方向遊的呢?(引導幼兒說出往不同方向)

(評:教師適當的語言引導使幼兒很清楚地就瞭解了蝌蚪的不同姿態,為下面幼兒在自己作品中描繪蝌蚪的動態埋下伏筆。)

(1)教師示範:用右手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後把指腹按在紙上再提起,這樣小蝌蚪圓圓的身體就出來了。

a.請幼兒來添畫尾巴。(評:這一環節的設計給幼兒提供了嘗試、探索的機會,滿足了幼兒主體需求。)

b.教師用指側畫尾巴,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出怎樣畫出小蝌蚪細細的尾

(評:在幼兒嘗試的基礎上教師再示範畫,這樣更容易加深幼兒的印象。)c.幼兒練習畫尾巴,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畫好後用餐巾紙擦一下手指。

(評:此環節給幼兒提供了充分的練習機會,解決了活動難點並注意到幼兒良好作業習慣的培養。)

(1)出示青蛙圖案:教師:咦!這隻青蛙媽的寶寶哪兒去了?告訴你們,它們就藏在小朋友桌上的畫紙上,快,我們去幫青蛙媽媽找出它的寶寶。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他們注意點畫方法,鼓勵幼兒變換尾巴在身體上的位置畫出不同方向游泳的小蝌蚪,鼓勵他們大膽細心地操作。

(評:設計“給青蛙媽媽找寶寶”的環節,激發了幼兒學畫小蝌蚪的慾望,符合幼兒的遊戲心理。)

第6篇

練習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障礙物,提高幼兒腿部肌肉的力量。

1、重點:必須在助跑的基礎上進行跨跳。

2、難點:幼兒自由擺放的活動器械須隔開一定的距離放置,活動設能注意互不碰撞。

教師和幼兒一起把廢紙箱剪成寬窄不同的紙板,(30—60釐米)並用水彩顏料和彩紙飾成為小溝和小河。

幼兒平時在選擇跳的活動方式時,大多數情形下都採用單腳和雙腳跳的活動形式,故教師在匯入新的活動形式時,既要通過幼兒和教師的示範講解把助跑跨跳的活動方式清楚明白地顯示出來,又要允許幼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

幼兒在進行助跑跨跳時,由於他們動作發展水平的差異性,每個幼兒能夠跨跳的距離肯定是不等同的。所以教師提供的教具和指導的要求必須和幼兒個體的發展水平相吻合。

此項練習,如果注意不當,容易扭傷腳脖子,活動前,要多作一些腳裸和腿部活動的準備練習。

扮演角色活動身體――幼兒探索練習教師巡視指導――個別幼兒示範教師啟發引導――教師示範幼兒觀察討論――幼兒大面積練習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變化遊戲情節,提供興趣,調節活動量――結束遊戲放鬆身體

(1)幼兒扮小花鹿,教師扮飼養員,四散地在場中央跑。

“小花鹿,長得高,跟著飼養員往外跑。東跑跑,西跑啊跑,跑到草地來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彎彎腰,彎彎腰,練練腿,練練腿,踩呀踩,踩呀踩,轉呀轉,轉呀轉,變短了,長高了,天天鍛鍊身體好。”

每位幼兒拿取一條30釐米寬的小溝,自由選擇場地擺放,嘗試跳過小溝的方法,活動方式不限。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幼兒擺放的位置的跳的方法,注意互不碰撞並觀察幼兒:那些人是用單腳或立定跳遠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那些人是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的;還有那些人什麼方法也不會。

教師請2至3位幼兒站在前面示範給全體幼兒看,從而匯入新的活動方式“有幾隻小花鹿他們跳過小溝的樣子和我們跳的不一樣,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跳過小溝的?”

“這幾隻小花鹿,他們跳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飼養員也來學一學。”教師示範講解,並請幼兒一起參與討論活動要求:“跑跑跑,一個腳用力跨過去”。

全體幼兒帶著教師的要求,嘗試用助跑跨跳的方式跳過小溝,其中既可以跳自己的小溝,也可跳別人的小溝,既可單獨跳,也可合作好了輪流跳。教師則重點輔導能力弱的幼兒。

(1)幼兒自由選擇練習目標,教師隨機指導。

教師再出示寬窄不同的小河(40-60釐米)引導孩子自由選擇跳。“小花鹿,窄窄的小溝我們都跳過去了,那邊還有寬寬的小河我們敢不敢去跳。”幼兒既可以選擇原來的小溝跳,也可以選擇小河跳,教師深入到小組內指導,也可請個別幼兒再來示範小組合作跳的方式。

(2)變化遊戲情景,提高活動興趣,調節活動量。

教師演示指導:“這裡有一條長長的溝和長長的河,我們小花鹿來把他們搭起來好嗎”。幼兒沿著教師指定的方向搭一條長長的小溝和一條長長的小河。教師繼續提示:“我們小花鹿的肚子有點餓了,我們跨過小溝和小河去對岸找找看,有沒有我們小花鹿喜歡吃的青草。”幼兒分批跨過小溝小河,教師則幼兒的動作還是顯得笨拙,在以後的體鍛活動中繼續給予指導幫助。

放鬆身體。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跨過小溝和小河,找到青草吃個飽,四散回教室休息。

第7篇

為了讓幼兒用自己的雙手使用平時不起眼的材料去創造“花”,去感受“花朵”或者“綠葉”的樣子。我想到了手指點畫,用大拇指、食指、小指來點畫花朵與花葉。這是一種新的作畫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讓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作畫方式可以帶來不同的樂趣。大大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春天是花兒綻放的季節,幼兒園裡的小花小草,小區裡的迎春花、桃花這幾天開得特別旺盛,每次帶孩子們到小區散步時,孩子們都爭著問我:“老師,這些是什麼花呀?”其實我也只知道它們中少數,其它具體叫什麼,我也不知道,但是孩子們常常會被這些漂亮的花兒吸引,在那裡留戀忘返,我想怎樣能讓孩子們更好的瞭解呢?於是我想到了手指點畫,這是一種新的作畫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也讓孩子們體會到不同的作畫方式可以帶來不同的樂趣。

1、引導幼兒給葉子塗上各種好看的顏色,並儘量塗在輪廓內。

2、激發幼兒對塗色活動的興趣,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仔細觀察一下,這些葉子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葉子上長著什麼。

小朋友們塗色時,可以選擇不同的顏色,塗紅、黃、綠色都可以。

鼓勵幼兒自己大膽的塗不同的顏色,教師巡迴指導,對塗的好的小朋友加以鼓勵、表揚,塗的慢的小朋友給予指導、幫助。

1、把幼兒作品佈置在展板上,請幼兒互相欣賞,教師講評幼兒塗色作品。

2、教師:小朋友們,在你們的幫助下,小葉子們都變得非常漂亮,它們呀可高興了。小葉子們要謝謝小朋友呢,你們給小葉子說什麼呢?

第8篇

1、樂意參加音樂活動,能根據歌詞內容做相應的動作。

2、在學唱歌曲的基礎上,引發幼兒仿編歌詞的願望。

“昨天小朋友和自己的小手做了朋友,你的小手在哪裡呀?請你的小手來跳個舞吧。”(教師放錄音,帶領幼兒用小手跳舞。)

1、“我們的手寶寶朋友會幫助我們做哪些事情呢?”(幼兒自由回答)

2、“今天,我的手朋友還會和我做遊戲呢,瞧,老師的手朋友在做什麼?”(教師一邊念歌詞前半段一邊做動作)

提問:“老師的手朋友爬到哪裡去了?”(頭頂上)“我們再來看一看,手朋友又爬到哪裡去了?”(教師一邊念歌詞的後半段一邊做動作)

3、“我們一起來學學小手做的遊戲。”教師帶領幼兒邊念歌詞邊做小手“爬”的動作。

4、“今天,我的手朋友還會一邊唱歌一邊做遊戲呢。我們一起來聽聽小手‘爬’的歌。”教師範唱歌曲。

6、鼓勵幼兒在不同節奏的音樂伴奏下和老師一起演唱歌曲。

7、仿編歌曲。“小手除了可以爬到頭頂上小腳上還能爬到我們身體的哪些地方呀?”(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8、“小手除了可以在我們身體上爬還能在哪些地方爬呀?”(讓幼兒唱自己仿編的歌詞並做出相應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