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中班科學紙教案8篇 活動探索:中班科學紙實驗課

這次為大家帶來的是中班科學紙教案,該教案針對中班幼兒進行編制,以獨特的教學設計和富有趣味性的內容為主線,讓幼兒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科學知識,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

中班科學紙教案8篇 活動探索:中班科學紙實驗課

第1篇

2、 通過分組活動、加深對紙的認識,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1, 出示數張紙,提問:這是什麼?紙是用什麼造出來的'?怎麼造的呢?你想不想知道?

2, 放vcd,引導幼兒觀察,通過提問,讓幼兒瞭解紙用樹皮、植物的根、莖、葉等加工成的。

1、 出示紙娃娃,教師以紙娃娃的口吻說話:“小朋友好,我是一個特別的娃娃,請你猜一猜,我是用什麼作成的?摸一摸我身體的各部分材料有什麼不同?摸上去有什麼感覺?找一找,你的盒子裡有沒有相同的材料。

2、 請幼兒看一看,摸一摸,找一找紙娃娃的各部分材料,啟發幼兒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大家。

3、 幼兒討論回答,師生小結,紙有多種多樣的,它們顏色不同,厚薄不同,軟硬不同。

2、 幼兒分組實驗,並思考,你發現了紙可以怎麼樣?

3、 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輕聲交流實驗結果。

教師小結:紙具有易燃、易撕、易溼、易皺、可折、卷、體輕等特點。

1、 出示圖書、扇子、包裝盒等紙製品,告訴幼兒紙可以做成許許多多的物品。

2、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紙,啟發幼兒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是用紙做的?紙可以做什麼?教育幼兒愛惜紙張和書本。

教師為幼兒提供各類紙,提問:“你想用什麼樣的紙發明什麼?它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用處?請你做一做,說一說。”

中班科學紙教案8篇 活動探索:中班科學紙實驗課 第2張

第2篇

這是一個典型的做中學的活動,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不同結構的橋面的承重力。我班幼兒已有過做各種紙橋的經驗,知道橋面可以設計成各種各樣的,而不同的紙橋承重力是不一樣的,那麼什麼樣的橋面比較牢固呢?在這裡,我有針對性地選擇了兩種橋面,水槽橋和波浪橋,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後得出結論。讓幼兒在操作中發現紙橋的祕密。

1、通過操作實驗,親身感知不同的紙橋與承受力之間的變化。瞭解紙摺疊後能增加紙的承重力。不同的摺疊方法紙橋的承重力也不一樣。

2、指導幼兒嘗試用繪畫的方法把實驗過程記錄下來。

小朋友們已經做過各種各樣的紙橋,都有些什麼橋呢?今天我們先來研究波浪橋和水槽橋,你們覺得這兩座橋哪座最牢固(幼兒猜想。)

(在這之前,幼兒已設計過各種各樣的橋面,對於橋面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還只停留在形狀的不同上,這次通過選擇了兩種橋面來讓幼兒探索它們的承重力,這樣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二、、探索比較水槽橋和波浪橋的承重力大小;

(1)、討論應該怎樣做承重比較實驗;(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通過討論,幼兒得出了哪個橋面上放的東西越重,說明橋就越牢固。)

結論:我們只有放同樣的東西才能比較出哪一座橋牢固,而且東西要放在橋的中間。

(在這裡記錄也是一個重要部分,主要讓幼兒以自己的方式來記錄,幼兒大體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以繪畫的方式,還有一種是以符號來表示,相對於以前以選擇的方式來記錄這次幼兒的記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4)、幼兒實驗並記錄,教師重點指導他們正確實驗。

(雖然實驗要求已說明,但幼兒在實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對實驗不利的因素,因此,老師重點觀察幼兒的實驗方法是否正確,以保證實驗的準確性)

師小結:通過實驗,我們發現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每一個小波浪就像一個小巨人,許多小巨人連在一起力氣就大了,所以這種橋最牢固。

(將橋面的波浪比作一個個的小巨人,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橋的承重力的大小,也為再次實驗感知波浪多少與承重的關係作好鋪墊。)

四、第二次實驗:感知波浪(巨人)多少與承重的關係;

1、通過觀察發現問題:都是波浪橋,承重力卻不一樣。

師:(1)為什麼同樣都是波浪橋,放的積木卻不一樣多呢?

(2)幼兒觀察比較兩座波浪橋,發現兩座橋的波浪不一樣多。

(在這裡由於都是波浪橋可能幼兒對波浪多少的敏感性不強,幼兒一時說不上來,可以讓幼兒一起來數數大家分別有多少波浪,這樣幼兒可以很清晰地感知到波浪的多少和承重力的不同。)

2、交代實驗要求,並討論折的不一樣的波浪橋的記錄方法。

(第二次實驗中,幼兒的實驗方法基本上都很到位,第一次中所出現的實驗錯誤已沒有,說明幼兒已有了一定的實驗經驗。)

總結:小朋友們真聰明,通過實驗不僅知道波浪橋比水槽橋牢固,而且還發現波浪越多橋越牢固。

(整個實驗過程中,幼兒表現的很有興趣,實驗的積極性也很高,通過通過質疑、猜想、操作實踐、最後得出結論。幼兒在操作中發現了紙橋的祕密。知道了不同的橋面其承重力也不同。)

第3篇

厚薄不同的圖書,顏色不同的`紙杯,大小不同的紙船。

1.請幼兒觀察教師按照不同規律排列(大小、厚薄)的紙製品,如:紙杯、圖書、紙船等,引導幼兒發現並說出排列的規律。

出示兩組高矮不同的樹,請幼兒想想可以怎樣有規律地排列,引導幼兒說出按高矮排列或矮排列。

3.遊戲:"猜猜看",讓幼兒尋找規律,並能快速說出空位置上的相應圖形是什麼圖形。

4.出示按數量遞增的排列規律,讓幼兒尋找規律,並嘗試繼續往下排列。

5.啟發幼兒創造新的排列規律。“文章.出自大.考.吧幼.師網."如按物體的顏色排列(紅綠、紅綠、紅綠)6.幼兒操作。

⑶結束部分啟發幼兒自己設計排列規律,用操作卡片拼擺出來,並與小朋友說說自己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1.由會"排隊"的紙寶寶引申出小寶寶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排隊,要井然有序。

活動目標中增加了社會領域的內容:培養幼兒的分享、合作意識。這主要針對我班部分幼兒缺乏合作意識的問題而提出。另外,知識的難度有所提高,表現在:讓幼兒不僅發現規律並按規律延伸序列,不僅嘗試自己設計規律,還要用“多種方式”表現規律。

“多種方式”,其實是把藝術等其他領域的知識滲透到數學活動中。結果表明,這樣的目標在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是幼兒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所有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除個別幼兒數學能力發展稍滯後及少數幼兒合作意識弱以外,其餘幼兒均能達到目標。

第4篇

1、通過操作實驗,探索發現紙的對摺次數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係。(知識)

2、能用記錄單記錄自己的操作過程,並嘗試用語言來表達自己在操作過程中發現。(能力)

3、在活動中較專注的操作,並體驗探索操作的樂趣。(情感)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樣神奇的東西,看!是什麼?(紙)它可以用來做什麼呢?(畫畫、剪紙、摺紙等)”

“這張紙的用處特別的多,它的神奇之處你一會兒也會慢慢的發現。現在你先想辦法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試一試。”;(幼兒每人一張紙,自由探索)

(1)“小朋友用的方法不太一樣,但是都能讓紙站起來,那這張神奇的紙上能不能放東西呢?”(能或不能)

(2)“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那請你拿一個玩具先來試一試”(幼兒動手嘗試)

(3)“剛剛我發現這個小朋友的站的特別穩,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他是怎麼放的?”(引導幼兒發現,放玩具時要靠近角會更穩)

二、幼兒探索記錄,發現紙的對摺次數與承受重量的關係

1、“沒放穩的小朋友趕快調整一下,現在都能放好一塊兒積木。那還能再繼續放嗎?”(幼兒猜測)

(1)“這個還得小朋友自己來嘗試。現在我這裡有一張記錄單,看這是這1次的意思,這是折2次的意思,這是折3次的意思。請你嘗試完之後,數一數你折一次時能放幾塊積木,在記錄單上畫出來(用○表示)”(幼兒操作,教師巡視)

(2)“我發現這個小朋友放了?塊(最多的)請他來說一說是怎麼放的(個別幼兒介紹經驗)“那如果把這張紙再對摺一下,能不能放更多呢?請你來試一試,別忘了記錄”(幼兒再次嘗試)

(3)“我發現你們放的.積木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穩了。如果再對摺一次,折3次的時候,你覺得你能放幾塊積木呢?”(幼兒猜測)

(4)“好,那你來試一試,看看能不能放的像你說的那麼多”(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提醒幼兒記錄)

(1)“現在來觀察一下你的操作單,折幾次時放的積木最多(3次)為什麼?”(幼兒自由回答)

(2)教師在前面桌子上出示分別折1次、2次、3次時的造型,請幼兒觀察“看,這張紙變得越來越小了,但是它每條邊的厚度都增加了,所以站的也就更穩了。”

“今天我們用的都是對摺的方法來試驗,那還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張紙站起來呢?(幼兒說,教師出示摺扇子的方法和捲筒)看它們是用什麼方法站起來的?上面能放東西嗎?”(可回家和父母一起嘗試)

2、環保“那這張紙和我們做了遊戲之後,它還可以用來(畫畫、剪紙等)我們平時用的紙都是用樹木來做成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節約用紙,保護我們的環境。”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並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第5篇

在家庭生活中,在幼兒園裡,幼兒經常會接觸到如玩具盒、鞋盒、水果箱等硬紙板材料,對這類形狀不一,大小、顏色、用途迥異的材料他們往往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於是我就想給他們更多的機會接觸和認識不同的紙。本次活動將幼兒平常非常熟悉的圖畫紙、面巾紙和硬板紙一起作為操作物件,讓幼兒在自由操作中通過比較加深對這三種紙的認識。考慮到小班幼兒在自由操作上可能會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所以整個活動設計成競賽的形式以增強他們活動過程的針對性和目的性。

1、感受硬板紙、圖畫紙和麵巾紙的不同質地,初步瞭解它們各自的作用。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1、三組操作材料:一組為一筐硬板紙,一組為一筐圖畫紙,一組為一筐面巾紙。(每組材料中都有一些進行過對摺,另有一些畫有蘋果輪廓)

2、每小組兩個小筐蠟筆,每個幼兒一個粘有泥巴的海洋球。

“今天,我們三組小朋友,要來進行一次有趣的比賽!”出示教師記錄表,“分別是搭房子,給蘋果寶寶穿衣服和給雞蛋寶寶擦臉,看看哪一組會贏!”

(1)比賽搭房子: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用本組的材料一起搭建房子。期間教師適當提示對摺紙的用途,並給予幼兒一定的指導和幫助,看哪一組的房子建得最快最好。

(2)比賽給蘋果寶寶穿衣服:鼓勵幼兒用蠟筆給繪畫在紙上的蘋果寶寶塗色,看看哪一組的.塗色最快最好。

(3)比賽給蛋寶寶擦臉:鼓勵幼兒用本組的材料幫蛋寶寶擦乾淨髒髒的臉,看看哪一組擦得又快又幹淨。

3、每一次小活動結束,教師除評出最好的作品外還要對其他作品作出積極肯定的評價。並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創作進行簡要地說明和點評。同時,教師引導幼兒辨別不同質地的紙張具有不同的用途。

找一找幼兒園裡和家裡還有哪些紙,它們的質地和用途有哪些。

1.形式活潑生動新穎 這次活動設計為小組競賽的形式,符合幼兒的身心特點,激發了他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幼兒積極動腦動手的主動性,有效促進了幼兒的主體活動和能力發展。

2.藉助三個小的活動載體,通過幼兒的親身操作實踐,增強了他們的感性認識。進一步明確並加深了對不同紙的認識,明確了不同型別紙的不同作用。

3.對於每一個小組的作品,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褒揚。使每一名幼兒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快感,激發了他們動手動腦積極參與活動的興趣。

第6篇

1、用競賽的方式讓幼兒看幼兒用書第2頁:請你們找一找這頁上什麼東西是用紙做的,它們在什麼地方。把它圈起來。

1、平時你見過什麼東西是用紙做的,它有什麼用?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沒有紙會怎樣?

1、出示掛圖,引導幼兒邊看圖邊瞭解紙的製作過程:你們知道紙是怎麼來的嗎?製紙的過程簡單嗎?它需要幾道工序呢?

四、激發幼兒的環保觀念,鼓勵幼兒用收集的廢紙製作再生紙。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是怎樣愛惜紙的:我們平時應該怎樣愛惜紙呢?

2、介紹再生紙的過程,激發幼兒利用廢紙做再生紙。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學習方法是在最直接的體驗中學習,在動手中去發現。在這個活動中。我選擇了生活中最為常見的材料“紙”給孩子進行操作實驗,把有關力的科學轉化為孩子可親自操作的遊戲,依託幼兒熟悉的、直觀的材料。讓孩子在富有挑戰的活動中感受到生活中那些讓人驚訝的科學現象,努力讓孩子從探究遊戲中感受快樂,獲得智慧。

第7篇

設計意圖:我班孩子最近總是喜歡帶面巾紙來玩而且還撕的滿地都是。於是我就抓住孩子的這一興趣展開了一次科學活動。在玩的過程中學一學,並教育孩子不亂扔垃圾養成好的衛生習慣。

活動目標:1、瞭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面巾紙若干、橡皮泥瓶子(裡面裝滿水、人手一個)報紙、白紙皺紋紙等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面巾紙這些紙要和瓶子做遊戲。遊戲的方法是:用一張面巾紙把這個裝滿水的瓶子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只能請面巾紙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5、交流:為什麼有的紙能拎起來,有的卻不能呢?紙為什麼會斷呢?

6、引導;用兩種不同的拎法:一、順著紙的短邊把紙捲起來再拎.二、順著紙的長邊卷再拎

2、幼兒每人兩張紙試一試。先撕一張用短邊撕,另一張撕長邊。看看有什麼發現?

4、交流討論:有什麼不一樣(沿長邊撕紙變成一條條,沿短邊撕紙會一塊塊)

5、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順著紙纖維走向把紙擰成繩紙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禦外界的'拉力,這樣紙就能拎起瓶子了。

1、用面巾紙做繩子與對面的好朋友做拉大鋸的遊戲邊念邊玩“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看大戲,你去,我去,大家一起去”

1、面巾紙有纖維還有什麼紙有纖維呢?幼兒自由取各種紙撕一撕,玩一玩。

2、請幼兒回家再與爸爸媽媽一起玩玩找找布的纖維走向。

第8篇

1、運用多種方法讓紙發出聲音,並想辦法讓同樣的紙發出不同的聲音。

2、讓幼兒辨別紙的聲音,體驗紙的聲音的奇妙,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2、運用多種方法讓紙發出聲音,並想辦法讓同樣的紙發出不同的聲音。

1、牛皮紙,亮光紙,瓦楞紙,吹塑紙,報紙,錫紙,紙盒。

(一)、開始部分:律動匯入,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初步感知紙的聲音。

律動匯入,激發幼兒興趣的同時,初步感知紙的聲音。 幼兒手拿紙花隨著《幸福拍手歌》音樂和老師一起進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感受紙的聲音,鼓勵幼兒用多種方法讓紙發出聲音,並感受聲音的特點。

1、感受紙的聲音,嘗試用多種方法讓紙發出聲音來。

師:原來這神奇的紙一抖動就會發出聲音來,那是不是所有的紙都能發出聲音呢?在後面的桌子上老師準備了你們所認識的.紙,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什麼紙?這些除了抖動,還可以用什麼辦法讓紙發出聲音?現在請小朋友輕輕走到後面的桌子站好,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

巡迴指導:幼兒操作,嘗試用不同的方法讓紙發出聲音。

師:你用了哪些方法讓紙發出了聲音?(打,搓,壓,甩,拍,劃,搖,敲等)好,我請一個小朋友上來示範。

2、感受紙的不同聲音,嘗試讓同樣的紙發出不同的聲音。

師:在你們的椅子後面有一個魔法袋,魔法袋裡有一張瓦楞紙,你能用什麼辦法讓它發出聲音來呢?請你們來試一試。

小結:原來用不同的方法能讓相同的紙發出不一樣的聲音。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小朋友們平時收集的紙盒。試一試,聽一聽你是怎麼樣讓它發出聲音來的?

師:我請一個小朋友來說一說。你是怎麼讓它發出聲音來的?他用了什麼方法啊?(請下面幼兒回答)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用你們手上的紙盒,用你們的方法,跟著老師的節奏讓紙盒發出聲音來(踏踏踏踏,提提提提)

師:紙盒的聲音好聽嗎?老師有一個提議,我們往紙盒裡裝豆子,看它的聲音會有什麼變化。(脆脆的,沙沙沙)哇,變成這麼好聽的樂器。 師:那我們用這個好聽的聲音為樂曲伴奏好嗎?

(三)、結束部分:小朋友們真能幹,能用小樂器伴奏出那麼好聽的聲音。那我們把手上的小樂器放到的我們的區域裡,等我們上音樂課時在拿出來使用。

在操作這一環節我發現大多數幼兒都能動腦筋、想辦法,而且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使幼兒能在自己的實踐中獲得知識。

在讓幼兒瞭解紙的用途這一環節中,本來我想讓幼兒發揮各自的想象,向大家介紹紙在我們生活上、學習給我們大家帶來的用處,但是由於我過早地拿出了我也為幼兒準備了很多紙製品,從而干擾了幼兒的想象空間,所以在這一環節過程中顯得有點亂,下次需要改進。

通過開展本次活動,從整個過程看,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是今後要注意和改進的:一是講解語言要簡練準確,語音語調要高低有致,在情緒上要達到調動幼兒積極性的作用。二是在活動中教師的示範要準確嚴謹。

今後的科學活動的開展中,我將繼續積累經驗,不斷探索,及時調整著自己的教育策略,尋求更適於幼兒發展的科學教育途徑。在滿足幼兒需求的同時,培養其對科學的興趣及主動探究、發現問題並創造性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