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出塞》教學設計6篇 穿越歷史的《出塞》——一份精彩的教學設計!

《出塞》是我國古代文學名篇之一,作品描繪了北方邊疆的苦難與戰鬥,具有濃郁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強烈的歷史感染力。本文將就《出塞》展開教學設計,助力師生深入瞭解並感受這一經典之作。

《出塞》教學設計6篇 穿越歷史的《出塞》——一份精彩的教學設計!

第1篇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閱讀要個性化。因此,本課教學設計注重培養學生的蒐集整理資料、品讀吟誦、拓展想象的能力,使學生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讀中感悟,讀中欣賞,激發學生熱愛我國古老、燦爛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並會默寫。

(3)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渴望平息戰事的感情。

(1)以朗讀、背誦的方式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2)學生能夠通過交流、研討了解詩歌的大意,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通過學習,激起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熱愛我們偉大祖國的燦爛文化,為我國的悠久歷史而驕傲自豪及熱愛和平、渴望和平的思想感情。養成主動誦讀課外詩歌的良好習慣。

引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播放古典樂曲《十面埋伏》,引導學生想象古戰場的悲壯場面。

2、背誦王之煥的《出塞》——“黃河遠上白雲間”,初步感知古人的慷慨激昂的出征場面。

“出塞”是樂府一種曲調,此外還有“前出塞”、“後出塞”、“塞上曲”、“塞下曲”等題。

4、請學生完整地表達詩歌的題目的意思。板書課題: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註釋等多種方法瞭解詩歌的大意,鼓勵學生質疑。

4、指名讀詩歌,討論交流。小組之間討論詩意,提出疑問,師生交流,確定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1)朗讀古詩,引導學生想象,詩中所描述的景象。板書:秦 漢

(2)再讀“萬里長征人未還”,師生共議“人未還”的內涵,學生想象戰爭給人們帶來的悲劇。板書:人未還

(3)課件展示,師生共同在音樂、景物中想象古時征戰的悲壯景象。聯想戰爭的殘酷。

(3)抓住“但使”、不教“一詞,體會飛將軍李廣的威武、英雄氣概。板書:但使

(9)再次朗讀體會作者讚頌漢將李廣,渴望平息戰事的理想和慨嘆邊將無能,朝廷無能的悲痛。

1、師:人間最難過的是離別親人,遠征戰場。作者面對荒涼的關山,舉頭望月,思念親人,此時此刻你一定被作者的情感所打動,用你的筆描繪出當時的悲壯景象好嗎?

《出塞》教學設計6篇 穿越歷史的《出塞》——一份精彩的教學設計! 第2張

第2篇

?出塞》是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首古詩,這首詩屬於漢朝樂府詩題,是一首嘆息邊戰不停、國無良將的經典之作。墨客以平常的語言,唱出雄渾豪邁的主旨,魄力流通。全詩反應了作者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久徵未歸的憐憫,也表達了墨客盼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停頓邊塞戰事,使國度安定的傷時感事之情,是一首頭腦性與藝術性完善聯合的佳作。王昌齡著有《出塞》兩首,本詩是第一首。

國小語文課標明白指出,語文課程應器重語文的薰陶薰染作用,在生長語言本領的同時,生長頭腦本領、引發學生的想象力。憑據教學大綱對六年級語文教學的要求和高年級學生的認知本領的近況,我確定了以下三個教學目的:

2、誦讀古詩,展開想象,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感受詩歌彰顯出的博大人性美。

3、課內外相結合,激發學生對唐詩的興趣以及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之情。

古詩教學的主旨是讓學生在詩情畫意中品味語言的韻律美,在吟誦想象中感悟詩歌的意境美。教詩的最好方法便是誦讀、想象、因此,我把指導學生有層次地讀詩、通過想象,體會詩人豐富的情感。作為教學重點。

這首詩雖篇幅短小,但意境深遠,第一、二句的時間,空間跨度極大,而且採用了互文見義的修辭手法。秦時明月漢時關應理解為秦漢時的明月照耀秦漢時的邊關,根據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理解這一點有一定難度,因此我把正確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作為教學難點。

(1)想象法:美好的意境,總給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古詩教學也是這樣,古詩教學最忌一句一句地翻譯詩意,因此,理解詩意的最好方法便是激發學生的想象。本節課,我一共安排了五次想象,幫助學生更本質、更內源、更切身地感知詩歌的意境。

(2)以詩解詩法:為了使課堂更充實,提高40分鐘課堂效率,我以《出塞》為例。這為生打開了邊塞詩的大門,借其它邊塞詩的名句豐富了學生的語感,知識與情感,併為理解本詩做了很好的鋪墊與引申。這種借鑑對比也是一種理解詩意的捷徑。

一堂精彩、成功的語文課也離不開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作用,我選擇了精美的古詩配畫,再配以如泣如訴的琵琶曲,激發了學生豐富的想象、聯想。在有著詩情、畫意、音韻的課堂中,學生的心智受到了啟迪,情感受到了薰陶。

新課標明確指出,古詩教學要求學生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出塞這個題目本身就含有豐富的意象,課一開始,我便在學生理解塞的意思之後,引導學生用一個詞,一句話,一句古詩描述自己想象的畫面,從而感知邊塞環境惡劣,戰事的頻繁。

古詩講究韻律,讀起來琅琅上口,作為國小教材中的必讀課文,更以其優美的節律與獨特的意境著稱,是國小生閱讀、賞析的典範。因此,我教這首詩的第一步驟,便是引領學生讀準字音,做到字正腔圓,教給學生簡單的平仄規律,在老師的範讀、老師做手勢學生讀、學生讀、這樣有層次的讀中,指導學生把古詩的節奏讀出來,先聲奪人。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古詩教學已由一字一句地教詩意轉變為通過看註釋,通過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讀,大體把握詩意。古詩教學最忌一句一句地講解詩意,可不講詩意,怎樣幫助學生理解詩歌的內涵與情感?在解與不解之間,我找到了一個更好的途徑——想象。

在本節課,我一共安排了不同型別的五次想象:讀詩後談腦海中的印象是一種再造想象;緊扣人未還談想到的情景是一種聯想想象;聽音樂寫親人的話是一種創造想象。此外,在結尾的拓展讀詩中,我還引導學生讀古詩談聽到的聲音,這是一種聲音想象,引導學生站在戰士的角度揣度他們的心理活動,那便是一種角色想象了。這裡的種種想象,既是對詩的整體性和生命性的一種小心翼翼的呵護,又是對詩的一種具有個性化的深入解讀。

一首古詩便是作者生命中的一面鏡子,透過詩,我們是可以,也應該去了解詩人豐富的生命體驗與情想世界的。如果還有他的其他作品作以比較,補充,便會對詩人有更全面的認識。因此,我選擇了王昌齡的《出塞》(二)作為這堂課的補充與延伸。通過對詩歌場景的想象,對我們情感世界的想象,折射出作者深厚的愛國情感。這樣既與教學內容形成互補,又緊扣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可謂一舉兩得。

課的末端,請學生思索本身對戰役的見解,將課延伸到實際中,延展到課外,表現了語文課的開放性,實際性。最後,為學生準備了邊塞詩的資料,為課外閱讀提供了範本,把引發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落到實處。

這樣的板書既表現了詩在時間,空間上的廣度,又表現了墨客的情緒天下,為學生明白詩歌意境發揮了積極作用。

第3篇

1、深入詩歌理解詩句含義,培養自學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會背誦、默寫。

2、入情入境學習古詩,通過反覆朗讀古詩,體會詩歌的意境。

3、理解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不幸,激發對和平生活的熱愛;培養學生對祖國文學的熱愛之情。

2、匯入:這是一首邊塞詩。那什麼是邊塞詩呢?來看一下。(出示資料)據統計,唐以前的邊塞詩很少,不足200首,而在《全唐詩》收集的邊塞詩卻有兩千多首。今天,我們就學習一首邊塞詩,跟隨詩人王昌齡重回大唐,一起去看一看遠征戰士們的戍邊圖景。

1、出示課文,理解“出塞”,即古代樂府中的一種軍歌。塞,關塞。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詩人王昌齡的情況。出示資料,相機教學“昌”“齡”兩個生字。師範讀課文。

1、這首詩你讀懂了嗎?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生交流。

1、出示詩的前兩句,預設:夜色中,荒遠蒼涼的塞外山峰,一輪明月冷冷地照著邊關。除了這些,從詩的前兩句,你還能想到哪些畫面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心地讀一讀,想一想。

師小結:是啊,”萬里長征人未還“。為什麼說”人未還“呢?生交流,出示資料,引出:

同學們,寒風瑟瑟,那戰場上嘶殺的吶喊聲彷彿就在耳邊。然而,當夜幕降臨,面對冷清的明月,面對寂寥的邊關,又有哪一個戰士能不想家呢?”隔千里兮共明月 “,明月的另一頭,他們白髮蒼蒼的父母、年輕柔弱的妻子、幼稚天真的孩子,哪一個不為他們牽腸掛肚呢?課件出示畫面提示。

3、此時,再讀這兩句詩,你心中又是怎樣的感受呢?生交流。同學們,如果要用一個字來概括一下守邊將士們的情況,你覺得應該是哪個字呢?(苦)

4、從秦到漢,從漢到唐,烽煙戰火持續了千百年,明月年年照邊關,如此淒涼的景象,如此心酸的場景,年年如此、代代如此,讓我們一起走到畫中,走到秦漢時期的邊塞,站在荒涼的大漠裡,站在這一輪冷冷的明月下認真地讀這兩句詩。自主讀,指名讀。

5、面對連年的征戰,連年的妻離子別,骨肉分離,甚至埋骨荒外,誰能消除邊患,使徵人還鄉,使百姓太平啊!詩人寫下了他的殷切期望:出示最後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指名讀。

生交流。師指導:(1)對良將的渴望,希望朝廷任用良將,希望將士們都能如飛將軍李廣一樣英勇殺敵;(2)詩人的一腔報國之心;(3)對和平的嚮往。

師小結:如果說,詩的前兩句寫的是一種戍邊之苦,那麼後兩句就應該是詩人由苦而生髮出來的“願”了。板書。所以,可以這樣說,一首出塞。。。課件出示。

7、漢時的關隘已成為歷史的遺蹟,秦時的明月依然朗照著我們今天的天空。戰爭與和平,至今仍然是人類關注的話題。同學們,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你將做何感想呢?生交流。

8、愛生活,愛和平。讓我們帶著詩人對和平的無限嚮往,有感情地讀一讀詩歌,深入地品一品詩人的那一面情懷。音樂起,生有感情地朗讀。

1、這裡還有一首王昌齡的《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師範讀,請你也來讀一讀。

3、通過這兩首詩歌,足可以看出詩人那赤熱的愛國之心。我們也一樣,也要愛自己的祖國。

4、出示課件。“天山積雪連天高,直從平地翻銀濤。”這便是邊塞雄奇壯麗的風景。“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關外天氣總是這樣變幻無常的。“交河城邊飛鳥絕,輪臺路上馬蹄滑。”征戰將士們就是這樣艱難地行軍打仗。“戰士軍前半生死,美人帳下猶歌舞”,既揭露了軍中苦樂不均的醜惡現象,也表達了對下層士兵的深切同情;“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既是對不義戰爭的控訴,也是對和平的渴望與追求;“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既展現了從軍將士的灑脫,也抒發了他們心中的無奈……異彩紛呈的邊塞詩詞,或奇麗峻峭,雄渾挺拔;或清新幽雅,纏綿悱惻;或慷慨高歌,響徹雲天,或愁腸寸斷,感慨萬端;或令人熱血沸騰,欲躍馬橫戈,血戰沙場……這就是邊塞詩,課下請同學們多蒐集,多閱讀,只有這樣,才能回到那金戈鐵馬、朔風呼嘯的歲月,追思古人的情懷,聆聽千年歲月譜就的一曲曲雄渾跌宕的邊塞曲!

第4篇

2.學習閱讀古詩的方法,激發學生對中國古典詩歌的熱愛。

3.培養學生主動蒐集資料,合作學習的能力,在學習古詩的過程中激發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1.學生:預習古詩,藉助註釋初步理解詩意;蒐集邊塞詩,並朗讀;蒐集中國現代國防知識。

我們已經學習過不少古詩,讓我們先來做一個小小的遊戲…——古詩接力,怎麼樣?

1、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著名的邊塞詩《出塞》,瞭解“塞”的意思(板書:邊關)介紹王昌齡(出示幻燈片)

過渡語:熟讀古詩,初步讀懂古詩,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而要深深地把古詩烙印在自己的心上,理解就很重要。

⑵想一想。這兩句詩講了什麼呢?古詩描繪的是哪個時期的情景?

詩中的邊塞在哪兒?這兩句詩有沒有講述一件有關征人的具體事情?

⑶說一說。同一時間在邊塞看見到的景象,怎麼月亮是秦朝的,而關塞是漢代的呢?

⑷學一學。想象:同學們,如果你是邊塞的一名戰士,白天不知生死而疲勞作戰,夜晚孤獨望明月,會想些什麼呢?

⑸嘆一嘆。假如你是徵人,面對這樣的生活,你心中可能會作何感嘆?(思念家人、恨、渴望、愁、盼、苦)

⑹誦一誦:徵人們這一切一切的感受,都化成了一個願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這徵人是千百年來的千百萬徵人啊!千百年來千百萬人縈繞心頭的夢,卻都只化成一句:(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過渡:徵人在萬里之外喋血沙場,在同一輪明月之下的他們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麼?這千百年來千百萬白髮雙親、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可憐的妻子、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孤苦無依的孩子對兒子、丈夫、父親的期盼,卻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可是徵人們回家有望嗎?

⑴學生讀詩。把古詩中隱藏的名將找出來,想想匈奴人為什麼稱李廣為

⑶學生彙報,教師引讀。從這種假設中,你感受到了詩人怎樣的觀點和希望?(這兩句詩表達了王昌齡希望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關戰事,使人民過著安定的生活。)

⑷這兩句詩僅僅表達了王昌齡的希望嗎?還表達了誰的希望?學生談,教師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是啊,這是千百年來千百萬徵人的希望,這也是千百年來千百萬徵人父母的希望,他們希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是啊,沒有,但歷史卻留下了王昌齡的《出塞》,一個良知者渴望和平、關愛所有生命的最強音)

六:螢幕出示《出塞》全詩理解(課件),學生齊誦全詩。背誦古詩。

你在課外還讀過哪些邊塞詩?能讀給大家聽嗎?(會背更好)

教師總結:這首古詩不僅反映遠離家鄉的士兵為抵禦外侮而長期戌邊“萬里征戰”的艱苦生活,而且表達消除邊患,使人民過上和平生活的強烈願望,這樣把個人安樂與國家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是此詩的難能可貴之處。全詩寫得悲壯而不淒涼,暢明而不淺露,體現了王昌齡七言絕句的特有風格。

第5篇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背誦積累、傳承古文化。

3、 在誦讀基礎上體會講壇的意境,體驗作者的感情。

4、 運用課本插圖引導學生根據詩意展開聯想與想象作畫。

1、 引導背誦宋代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並指名說說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 教師吟唱唐代詩人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並介紹詩的大意。

3、 出示王昌齡又一詩篇《出塞》,並簡要交代詩的歷史背景。(秦→漢→唐)

3、 師生齊讀,男生女生輪流讀,指名讀,指名式背誦。

2、 學生有感情地邊齊誦詩篇,邊思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3、 引導學生品味“未還”、“在”與“度”的用詞之精妙。

2、 交流所畫景物詞:明月、關塞、飛將、胡馬、阻山

第6篇

1、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讀課題“出塞”。你為什麼讀sài,詩題中“塞”是什麼意思?(邊塞、關塞)

從詩題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反映邊塞生活和戰爭的詩。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後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在邊塞詩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眾多的邊塞詩,我們今天學的王昌齡的《出塞》是眾多邊塞詩中的極品,被尊為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

可見邊塞自然環境惡劣,怪不得王維寫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昌齡寫過“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這樣的詩句。

戰爭是慘烈的,王昌齡曾寫過“黃塵足古今,白骨亂蓬蒿”;王翰也曾寫過“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詩句。

[評:人文性,不管怎樣理解,說成是人類、文化、文明也罷,說成是人性、修養、情操也罷,總之,必須承認,它在本質上還是一種意識,一種精神活動,一種思想活動。它的物質基礎仍然是語言。而且,語言本身就能給人以想象,給人以情感,給人以更多的人生感悟。學生對古代戰爭的苦了解並不深刻,因此要結合一些資料讓學生有更深的感悟。]

?出塞》是怎樣描寫邊塞生活的?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從詩句中你體會到了什麼?(邊塞遠,離家時間長)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條件艱苦,戰爭殘酷,離家的徵人只有什麼相伴?讓我們從上一句詩中找答案。(明月,邊關)

為了理解這句詩,讓我們先看一段資料:我國在秦、漢時代便修築長城防禦匈奴入侵。匈漢的戰爭自秦起,至漢,至唐,一直沒有間斷,在陰山一帶,匈奴在此常常入侵中原。

看來詩人想告訴我們的是:依舊是秦漢時的明月,依舊是秦漢時的邊關,一批又一批的徵人依舊是萬里長征久未還。

是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徵人們這一切一切感受,都化成了一個願望,那就是——回家(生答)要知道,這徵人是千百年來的千百萬徵人啊!千百年來千百萬人縈繞心頭的夢,卻都只化成一句:(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過渡:徵人在萬里之外喋血沙場,在同一輪明月之下的他們的家人可能在做些什麼呢?

① 徵人白髮蒼蒼的父母,一臉,相互攙扶著,地來到村口,站在一棵老樹下,遙望,忍不住喊一聲;

② 徵人柔弱無助的妻子,替別人洗完一筐又一筐的衣服,遙望著,忍不住別過臉去,偷偷擦拭去眼淚;

③ 徵人無依無靠的孩子,看見別人的爸爸百般愛護自己的孩子,忍不住流下了淚水,稚嫩的心靈在吶喊;

這千百年來千百萬白髮雙親、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可憐的妻子、這千百年來千百萬孤苦無依的孩子,對兒子、丈夫、父親的期盼,卻也只能化成一句(引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評:通過想象,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徵人的苦,以及詩歌中詩人所表達的一種情感。讓學生真正地走入到情境中去,感受到戰爭給廣大的老百姓帶來無盡的痛苦。]

據《資治通鑑·唐紀》載,玄宗時,改府兵為募兵,兵士戍邊時間從一年延至三年、六年,終於成為久戍之役,“天寶以後,山東戍卒還者十無二、三”。

古代的邊塞詩,也有很多就反映了邊塞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我們一起輕聲讀讀,感受感受。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晚唐·曹鬆《已亥歲二首》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唐·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唐·李頎《古意》

自秦至漢,自漢至唐,多少徵人“戰骨埋荒外”“白骨亂蓬蒿”,自秦至漢,自漢至唐,多少親人“望穿雙眼,哭斷心腸”。王昌齡面對這千百年來千百萬人的悲劇,發千古之感慨,寫下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的不朽佳句。讓我們齊讀。

秦漢至唐,將軍無數,詩人為什麼單單提到漢朝的李廣將軍的?

讓我們看一段資料:漢朝李廣將軍以英勇善戰聞名。西漢武帝時,封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匈奴人聽說後,稱其為飛將軍,一連好幾年不敢入犯右北平地區。

這兩句是王昌齡的殷切希望,來,我們來表達一下詩人的希望,引讀──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兩句詩僅僅表達了王昌齡的希望嗎?還表達了誰的希望?教師提示“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是啊,這是千百年來千百萬徵人的希望,他們希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也是千百年來千百萬徵人父母的希望,他們希望——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然而,戰爭停止了嗎?是啊,沒有,但歷史卻留下了王昌齡的《出塞》,一個良知者渴望和平、關愛所有生命的最強音。一齊讀全詩。

[評:在這節課中學生深深地體味到詩人對徵人的同情,對良將的思慕,對國家的愛,這一切都是對和平的渴望。在人文性體驗上,給學生一個正確地認識,從小樹立對和平的熱愛]

學習這首詩,我們不僅僅從字面上理解古詩,更結合了大量資料,讀出了詩人對徵人的同情,對良將的思慕,對和平的渴望,這些詩文深處的內容。我還有一些資料可作為這首詩的補充。

漢王朝、匈奴河南之戰後,匈奴人失去了陰山以南的廣闊區域,痛心疾首,每過於此,無不掩面痛哭;河西之戰後,匈奴人又失去了水草豐美的河西地,經濟上蒙受的損失更為嚴重,所以匈奴人歌曰:“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婦女無顏色!”

漢武帝時,漢王朝、匈奴在漠北大會戰,經過數月搏殺,匈奴損兵十幾萬,這幾乎是匈奴當時人口的三分之一。此戰後,匈奴幾無壯年男丁。

師:時光流轉到了今天,透過歷史的天空,從秦漢一直延續到唐乃至到明清的漢民族政權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千年戰爭”讓我們感慨,讓我們唏噓,這讓我們看到了和平的可貴,我們呼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