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5篇

教學設計是教師為了保證上課進度提早撰寫的文字材料,教學設計的寫作是可以讓自己在課堂中有更好的發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5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1

教學目標: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3、感受中華傳統文明的精神力量。

教學重點: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1、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黃土高原氣息,對於生活中沒有觀賞過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我們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2、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以“朗讀”為主,在朗讀中感受氣勢,在品讀賞析中感受語言之美,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

教學步驟

一、片斷播放,觀感引讀

播放2~3分鐘的腰鼓舞片段,調動學生情緒,並在學生的觀感暢談中引入課文。

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安塞腰鼓的內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噴湧。

二、高聲誦讀,感知氣勢

自讀、分讀、齊讀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試用“好一個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三、分析內容,理清思路。

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5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5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四、品讀賞析,學習句式

1、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意蘊美、情味美。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巨集,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達出強烈的 思想感情。

反覆句式:反覆,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

有間隔反覆,如:

好一個安塞腰鼓!(第13、17、22段三次出現)

有連續反覆,如: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了隆隆,隆隆,隆隆。(14、15、16段又構成間隔反覆)

五、知識拓展

陝北民俗:春節扭秧歌、吹嗩吶、耍獅子、舞龍燈

陝北藝術:秧歌、腰鼓、民歌、剪紙、泥塑。

陝北飲食:以雜糧為主,有小米、高粱、蕎麵、南瓜、紅棗、米酒等。

六、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巨集,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巨集,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七、作業佈置

1、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

2、配樂朗誦,錄成音訊。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知識目標:體會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富有張力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

3.能力目標: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有一定內涵的場面描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元件

教學步驟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一、匯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裡不是魯迅筆下的杏花春雨江南,這裡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裡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裡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著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00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二、教師板書課題

三、師:請大家把課本打到123頁,快速瀏覽文章,自己解決生字詞。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小聲讀一下。(過程2~3分鐘)

四、結束瀏覽

請看大螢幕,這裡有幾張安塞腰鼓表演圖片(3~4張),請大家看一下這與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師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圖片選用比較有張力、有氣勢的)

五、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

本文記述了一個的過程,描述了一個的場面。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請大家思考一下。

(明確:安塞腰鼓表演)

六、既然是過程,那麼當然就又先後,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為主體,那麼就可以分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後。(板書設計見附錄)誰能用課本上一個字來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後的氛圍特點?

(生:靜。)

師:那麼中間表演的過程可以用哪個字概括?

(生:動或鬧。)

那麼這篇文章的整體氣氛依次為靜、動、靜。動靜結合,互為襯托。仔細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開頭的“靜”和結尾的“靜”一樣嗎?誰可以在“靜”字前再加一個字,把這兩個“靜”區分一下?

(生:前為安靜,後為寂靜。)

誰能區分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明確:

1.安靜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靜的狀態,寂靜一般用來形容環境的安靜。例句如:學生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教室十分安靜。

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靜。

七、文章既然描寫了一個場面,那麼必然有構成這個場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構成場面的東西有哪些?

(明確:茂騰騰的後生、繫著紅綢子的腰鼓、黃土高原、起伏的群山、火紅的高粱。)

想象一下,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等。)

八、那麼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麼讀它?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九、那麼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後大家展示。朗讀之前我把個人的一個朗讀心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幻燈片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才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前三步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好了,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

十、學生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後進行朗讀示範。

(至此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視訊朗讀。(網際網路上有寒風朗誦並製作的本文配樂配表演朗誦,非常精彩,總長7分36秒,建議使用。)

十二、通過讀課文,看場面,聽朗誦,設想一下,假如你現在就是在現場的一名觀眾,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麼,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概括它?

(明確:文章第12自然段。個人總結的詞語有勁、自由等。)

教師提示:勁也好,自由也好,實際上都是生命的躍動。我認為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詮釋了生命,激情與張揚,放縱與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撐著安塞腰鼓,剛勁與活力。

十三、設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隊中的一員,此時你會想些什麼?

(明確:什麼也沒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種激情的宣洩、生命的激盪,他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觀眾,有沒有人關注,他在用“敲起來”和“跳起來”來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十四、展示教師個人感悟(幻燈片形式)

一場安塞腰鼓,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完整歷程,在起始的安靜中積蓄、孕育到人生輝煌時的揮灑與張揚,再到老去時的沉思與寧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慢慢沉寂下來的是鼓聲,而久久震撼我們心田的是那近乎瘋狂的搏擊著的生命。“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我們更讚賞自由奔放的靈魂”,那千年黃土孕育的奔流黃河滋潤的安塞腰鼓啊,你敲擊著生命之門,跳動著生命之舞,燃燒著生命之火。

當遠處那聲渺遠的雞啼響起,我感到有另一種生命在湧動。

十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習者分析1.學生基礎較好,過討論,適當的引導就能很好的學完本課。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自己真實的承載著原始的和力量無窮的生命源泉。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圖片、聲響和學生的行為參與來激發學生的多種官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品味作品和感悟生命。

三、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看“安塞腰鼓”的圖片,學生能初步激昂、亢奮、雄渾,人茫茫一片,聲茫茫一片的忘我場面。

2.藉助感官的初步體會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3.藉助背景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和深意。

教學重點、難點1.品味主題的基礎上啟用自己的生命。

教學資源投影儀、安塞腰鼓的圖片,影像資料和製成的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1.匯入新課

讓同學們閉上雙眼,讓後播放一小節薩克斯輕音樂,聽完後馬上播放安塞腰鼓的影像。

教學活動21.談感受

1)完後讓同學們談談聽完薩克斯和看完安塞腰鼓影像有什麼感受?

2)學生可能回答:聽完薩克斯讓自己心情輕聲…看完安塞腰鼓的影像使自己激情澎湃,被那激昂的場面所震撼…

教學活動31.師生交流

師:那麼大家能不能找幾個詞語來概括安塞腰鼓場面的特點?

生:粗獷、雄渾、恢弘、磅礴等。

師:那麼同學去朗讀的時候能夠讓聽眾聽出這些特點來嗎?同學們自己嘗試地朗讀一下,一定要能打動聽眾。

教學活動41.朗讀表演

1)分角色朗讀;

2)放朗讀的錄音;

3)學生通過自己的朗讀與錄音對比後慢慢體會,揣摩作品的意蘊。

教學活動51.學生交流

體會揣摩後,同學相互交流自己所得:作者情感,作品深意等。

教學活動61.大家討論

師:作品怎麼會給我們展現這麼磅礴的力量、亢奮的生命、火熱的激情、恢巨集的場面,讓人的生命得已自由的揮灑?作者到底想給我們表現什麼呢?

學生自由討論後推選代表發言。

學生代表:

1)是為了給我們展現激越的力量。

2)是為了歌頌黃土高原的陽剛之美。

3)歌頌承載原始生命的黃土高原。

師:同學很有見解,再請同學們看一看作者的創作時間,想一想我們國家當時的背景。

2.多媒體展示背景:

1)中國改革開放於1978年12月,80年代,劉成章先生,遠離家鄉來得省城,面對祖國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景象,詩情濃郁,神經敏感的劉成章先生豈不怦然心動。很自然,這一刻,家鄉陝北那雄渾、粗獷、剛健、力量十足的安塞腰鼓---呈現理智和情感的複合物與眼前的一切都完美的糅合了。這難道不是現在的中國衝出一切束縛、羈絆、閉塞、痛快淋漓的生活麼?不真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個時代的激情自由揮灑的真實寫照麼?

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藝術表達,讓我們沉浸在原始生命自由釋放的同時。更是當今社會的人生的深刻哲學,同學們,我們現在的生命形式呢?

2)播放改革開放時人們極富激情做事的圖片。

同學們暢所欲言。

3.師生共同總結:

祖國改革開放不久,以前的一切束縛、羈絆、閉塞都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於是人們的生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那種場面火熱朝天、幹勁十足,生活本就不好的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原始生命力量揮灑得淋漓盡致!安塞腰鼓正是當時新中國新時期社會風貌的真實寫照。這就讓我們知道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我們有著原始生命的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有生之年併為之奮鬥!

教學活動71.全班同學共同釋放自己生命激情。

全班起立,共同高喊:我能行,我能成功!喊三次,一次比一次聲音高,

最後一次使出渾身的力量喊出來。

教學活動8作業

下去寫一份釋放自己生命力量的計劃書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4

教學目標: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品味西北特有的藝術奇葩。

2、學習文章形、神結合的語言。

3、感受生命的律動、蓬勃想像力。

教學重點:

1、利用多媒體教學,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自主學習,師生互動,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本事。

教學難點:

理解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手法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播放“安塞腰鼓”視訊,學生欣賞。

2、學生談觀感。教師從以下方面適當引導:

①安塞腰鼓,它產生於距延安四十公里處的安塞縣。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②安塞腰鼓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和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齊,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今日我們來學習劉成章的《安塞腰鼓》。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給合注釋,掌握下列詞語的音和義。

亢奮、晦暗、羈絆、冗雜、歎為觀止、戛然而止

2、聽課文的錄音;請學生大聲朗讀課文,體會全文語速、語調的變化。

明確:1—4自然段語速較慢,語調沉穩有力,表現腰鼓表演前安靜中蓄積力量的特點。

5—27自然段:語速較快,語調高昂激越,表現腰鼓表演的歡快、火爆、熱烈的特點。

28—30自然段:語速舒緩,語調輕柔,表現腰鼓表演結束後場面寂靜的特點。

3、找出全文中感情最熾烈、音調最高亢的句子。

明確:“好一個安塞腰鼓!”間隔反覆四次。

4、朗讀全文。

能夠模仿合唱的形式。1—4自然段和28—30自然段由女生讀。5—27自然段主體部分教師朗讀。其中,抒發讚美之情,音調最高亢的13、17、22、24自然段,由男生讀。

5、分清結構層次:

全文能夠分成三個部分。從“群茂騰騰的後生”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是表演前;第二部分從“可是”到“聲,成了茫茫一片……”是表演中;第三部分從“戛然而止的時候”到“耳畔是一片渺遠的雞啼”,是表演後。

開篇(1—4):雕塑般的造型(靜態美)以靜襯動

(5—13):火烈的舞蹈(動態美)

(14—17):激越的鼓聲(氣勢美)

主體(5—27)(18—22):擊鼓的後生(陽剛美)

(24—27):變幻的舞姿(藝術美)

結束(28—30):無聲的世界(靜寂美)無聲襯有聲

三、師生互動,賞析文脈。

1、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話,你會用哪個字?用“靜”。

2、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一樣?

第一部分側重於人的安靜,第二部分側重於聲音的寂靜。

3、這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麼作用呢?

以動襯靜,構成鮮明的比較;第二與第—部分構成前後呼應。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優秀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巨集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重點、難點:

1、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深入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設想:

1、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採用多媒體教學,給學生形象的直接的感受。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進入主角。

2、這是一篇氣勢恢弘的散文詩,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的語言,對這樣的文章,先指導學生朗讀,從誦讀中體會它的氣勢,實現整體感悟。然後啟發學生髮現文章的資料美、形式美,經過討論,揣摩句子含義,實現語言文字的內化。整個過程以“朗讀”一線貫穿,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薰陶,完成教學。

3、在語文學習活動中凸現學生主體精神,力避教師煩瑣講解,突出新課程理念。

教學方法:

1、誦讀2、想象3、研討

教學準備:

利用多媒體課件,加強直觀性,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導語: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承載著黃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資訊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動作、鏗鏘的節奏演繹著一曲生命和力量的讚歌!

欣賞腰鼓表演的片段,感受它的恢弘氣勢和鏗鏘激越。

看美景——(經過播放安塞腰鼓錄影,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調動學生的情緒)。

請學生談一談觀感,能夠從聲響、畫面等方面談。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讀美文——

1、教師範讀課文。

鏗鏘激越的朗讀能深深感染學生,許多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情可經過讀來悟出。所以,教師應教給學生朗讀的方法,並多讓學生朗讀。

2、請根據文中描述,對安塞腰鼓進行概述、評價。

好一個的安塞腰鼓!(空缺處可填詞、短語、句子)

3、整篇文章極富震撼力,文章中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連一個高潮,大家從中體味到了什麼?

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全文洋溢著一種陽剛之美。

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三、朗讀賞析探究

賞美圖,配佳句——為了讓大家對被譽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有更直觀的認識,我們再來看幾組特寫照片。看後請各小組用課文中的文句與之相配並高聲朗讀。

對學生即時找出的句子進行簡析,為下頭環節作鋪墊。

比如:對排比句進行總結,說出對句子的理解。

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①雞啼預示天明,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期望的象徵。

②這是以聲襯靜,用雞啼反襯火烈的鼓聲停止後大地的寂靜。

說美點,品美韻——這篇文章美嗎?美在哪裡?

語言美: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資料;很多運用排比,有句內、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交錯出現,連用許多。

思想美:1、為什麼說“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學生可從自然環境、經濟文化、人的思想境界等角度談,言之成理即可。亦可結合江南音樂《姑蘇行》談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

作者在歌頌這種陽剛之美的同時歌頌黃土高原,這正是貫穿全文的感情基調。

2、文中“除了黃土高原,哪裡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啊”是什麼含義?黃土高原是中華民族厚實的精神文化土壤,也是他風雨變遷的見證,同學們能夠從黃土高原的地域特點和社會歷史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

3、西北此刻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在今日,西北好像落伍了。但那裡的人民並沒有因生活的貧困和環境的封閉而喪失期望,生命的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那裡的人們,那裡的土地是有期望的。落後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並不遙遠。

4、同學們認為本文的主旨是什麼?從課文中找到依據。歌頌生命力量歌頌黃土高原歌頌民族精神歌頌民族藝術

這篇文章美在,資料和形式(語言和思想)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四、課堂小結:

劉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讚歌。腰鼓自身,就是人類生命力量的凝聚,能最充分、最徹底的表現生命的陽剛之美,作者傾注了全部的熱情與筆力歌頌。既有對陝北高原土地和土地上生命的讚美,又有對我們這個從沉睡中覺醒、邁著雄健的步伐,不斷走向繁榮的偉大祖國的禮讚!

賞美樂——《黃土高坡》音樂FLASH,在歌聲中結束本課學習。

五、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三。(目的:更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涵。)

2、做好《練習冊》上的作業。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

景文圖韻樂

生命力量

標籤:安塞 腰鼓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