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出師表》教學設計5篇 《出師表》教學精要

《出師表》是中國古代文學名篇之一,記錄了諸葛亮在蜀漢時期對劉備的庫諸攻略和軍事建議,在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旨在為教師提供一份《出師表》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一經典之作。

《出師表》教學設計5篇 《出師表》教學精要

第1篇

1、領會諸葛亮提出的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小三項建議的進步性和借鑑意義。

2、認識並學習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2、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1、學習生字、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初步理解文章內容。

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在一首詩中這樣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哪位同學能說說,這是杜甫的哪首詩?對,是《蜀相》。寫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諸葛亮。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他的《出師表》。

1、作者: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期蜀國的政治家、軍事家。

2、文體: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

諸葛亮感念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出山輔助劉備成就大業,建立了蜀國,與曹魏、孫吳鼎足而三。劉備稱帝后,拜諸葛亮為丞相。223年劉備病逝,臨終對諸葛亮託認國事,並囑咐兒子劉禪曰:“汝與丞相從事,當事之如父。”後劉禪稱諸葛亮為“相父”。諸葛亮深感劉備知遇之恩和臨終託孤之情,輔佐劉禪竭忠盡智,為實現劉備的統一中原,光復漢室的遺願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輔佐劉禪辛勤治蜀,經過了幾年的努力,國力有所加強,在這種情況下,他於227年率兵北駐漢中(今陝西省漢中市),準備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

劉禪昏弱,使諸葛亮在勞師遠征之際深懷內顧之憂,所以,臨行前上此表文,給劉禪以告誡和勸勉。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始終是聯吳抗曹,並用五年的時間為伐魏作準備。主要措施有:⑴與吳國通好;⑵加強內政建設;⑶平定南方叛亂。

殂(cú)弘(hóng)菲(fěi)陟(zhì)否(pǐ)裨(bì)闕(quē)苟(gǒu)猥(wěi)夙(sù)駑(nǔ)攘(rǎng)咎(jiù)諏(zōu)禕(yī)諮(zī)頹(tuí)先帝遺德(yí)以遺陛下(wèi)長史(zhǒng)行陣和睦(hóng)性行淑均勻(xíng)以塞忠諫之路(sè)2、解釋重點詞:

危急存亡之秋:緊要時刻以光先帝遺德:發揚光大恢弘志士之氣:發揚擴大不宜異同:不同

引喻失義:說話不恰當。引喻,稱引、譬喻。義,適宜、恰當。

嘆息痛恨:痛心遺憾。先帝不以臣卑鄙:低微而鄙陋。猥自枉屈:辱,這裡有降低身份的意思。 由是感激:感動、激動。遂許先帝以驅馳:奔走效勞。深入不毛:苗。庶竭駑鈍:比喻才能平庸。攘除奸凶:排除、剷除。以彰其咎:表明、顯揚;過失。以諮諏善道:詢問。

在掌握重點詞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前五段的內容,並對每段內容加以小結。

⑴當時的不利條件是什麼?“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益州疲弊”(客觀)

⑵當時的有利條件是什麼?“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主觀)

⑷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麼?“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⑸對陛下進行了怎樣的規勸?“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⑴作者在本段提出的建議是什麼?具體內容是?嚴明賞罰。

⑵如何具體執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

⑶提出怎樣的勸誡?“陟罰臧否,不宜異同”;“不宜偏私”。

⑵提出親賢的具體作法是?“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

⑷概括第3段的內容?述說文臣的安排──舉薦賢才,著眼於思想品質。

⑸為何舉薦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

⑻概括第4段的內容?述說武將的安排──舉薦武將,贊其德才兼備。

⑶“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親賢臣,遠小人”

在掌握重點詞含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後4段的內容,並對每段內容加以小結。

⑴表明作者出身的句子(詞語)?“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布衣”

⑵當時作者的志趣是什麼?“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低微而鄙俗;具體指“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中,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本段述身世,講經歷,以使陛下明白創業之艱難,同時表達自己願竭忠盡智來報先帝知遇之恩的決心。

⑴作者夙夜憂嘆的原因?“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

⑶表明伐魏時機成熟的句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⑷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份也。”

本段敘述受命以來的心情及所採取的措施,以表作者忠心不二,盡心盡責輔佐陛下,以報先帝託付之情的決心。

⑴第一句照應上段哪一句?“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⑵第二句前半句照應上段哪一句?“斟酌損益,進盡忠言”

本段是對上文的回顧,再次提出對陛下的期望和要求,這既是臣對君的忠心之述,也是長輩對晚輩誠摯愛忙亂的表露,感情真切自然。

第一層(1):分析形勢,提出第一條建議──“開張聖聽”

第三層(3~5):推薦文臣武將,提出第三條建議──“親賢遠小”。

由於本文是奏章,是作者出師前向後主劉禪──他的恩主先帝劉備的兒子,現今的蜀國皇帝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興復漢室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在議論中融以敘事和抒情,以做到對劉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達到勸諫的目的。論述切中要害、分析透闢,針對性強;寓情於義,情理交融,言詞懇切,說服力強。敘事,寓情於事,委婉動人,感情真摯。所敘之事如推薦賢才,講身世,談經歷,都是為議論服務,使他對劉禪提出的建議與要求有理有據,更能使人信服。

由於諸葛亮深感先帝知遇之恩和託付國家大事之情,此文全篇為他的“報先帝、忠陛下”之情所貫穿。在文中,他滿懷深情念先帝,滿腔摯愛諫後主,他對劉禪的反覆勸諫,諄諄叮嚀,言詞懇切,語重心長,那忠義之理,殷切之情,處處洋溢,感人至深,充分表現了他這位元老重臣對劉氏父子的忠肝義膽。

全文只624字,13次提先帝,7次提陛下,“報先帝、忠陛下” 之情全篇,處處為劉禪 著想,殷切期望他繼承父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光復漢室”之大業。作者此情此意,形成了本文率直、質樸、懇切的語言風格。他心之所想,筆之所寫,情之所注,理之所喻,皆醒目而感人。全文不用典、無比喻,去華麗,重真情實錄,處處不失臣子身份,又切合長輩的口吻。

本文語言精練,多以四字句行文,還有一些工整的排比句式,如“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等。還有大量的合成詞出於諸葛亮的首創,不少詞經過他的提煉,後來成為有生命力的成語,沿用至今,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苟全性命”“斟酌損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等。

《出師表》教學設計5篇 《出師表》教學精要 第2張

第2篇

一、瞭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願望和親賢臣、遠奸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三、瞭解“表”的有關知識,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一、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後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

二、採用“讀讀,講講,議議”的教學方式,在讀、講、議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藝術特色。

三、課文的重點是第一部分,在講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採用練習法進行教學,第三部分讓學生自讀背誦。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表的第一流傑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後人所欽仰,正所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傑作。(板書)

二、教師範讀全文(最好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生激情。

明確: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文心雕龍》)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文章,又統稱“表”。“表”的基本特徵是“動之以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向劉禪(劉後主)的言事呈文。

明確:實現國家統一是劉備的遺志,諸葛亮為了實現先帝遺志,在戰略後方日益鞏固的情況下決定出師伐魏。但劉後主卻昏庸無能,聽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後顧之憂。諸葛亮在出師前寫下這篇文章,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關於本文的結構,教師要引導學生著眼於“出師”二字。具體地說,一是要看作者對出師後國內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說明出師的理由。這兩個問題弄清楚了,全文的脈絡也就清晰地顯示出來。

第一部分(1—5段),從當前形勢出發勸說後主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經歷,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確各方面的責任,向後主提出懇切的期望,總結全文。

不懈:毫不懈怠,忠於職守。侍衛之臣:陪侍、保衛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將士。志,士心。 忘身:奮不顧身。蓋:副詞,原來,表示解釋原因。 追:追念。 報:報答。

聖:古時臣下對帝王的尊稱。 恢巨集:使志士之氣發揚光大。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 諫:臣下給皇帝提意見。

(1)為什麼說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為什麼說“益州疲弊”?

明確:說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聯吳抗曹。但吳國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戰役(即《三國演義》)中講的“大意失荊州”“火燒連營八百里”故事)奪走了荊州全部地區,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治者也乘機發動叛亂。這時,魏已牢固地控制著全國的中心地區即黃河流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明顯的優勢;吳控制長江中下游,經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蜀偏安於西南一隅,處於不利地位。所以說“益州疲弊”。

明確:一為發揚光大先帝遺德,激勵振奮忠心為國的臣下士氣;二為避免阻塞“忠諫之路”。“以光先帝遺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譯成“來”;“諮臣以當世之事”的“以”表憑藉,可譯成“用”。

宮中:借指皇帝宮廷裡的官員。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員。

陟罰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罰,懲罰;臧,善;否,惡。臧、否用作動詞。合起來即罰臧否,獎善懲惡。 異同:偏義詞,意即“不一致”。

此皆良實:良,善良;實,誠實。這裡指善良、誠實的人。形容詞作動詞。 以遺陛下:以之遺陛下,省略句。

裨補闕漏:裨、補,同義詞,補助、彌補。闕漏,缺點和疏漏之處。闕,同“缺”。 有所廣益:廣和益都是形容詞作動詞,擴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諮之:悉,全部,都;諮,詢問。悉以諮之,即“悉以之諮之”,都拿來問他們。所:處所。此先漢所以興隆也:這就是西漢興旺發達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傾頹:衰敗,垮臺。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遺憾。這裡包含著必須吸取前代皇帝“親小人,遠賢臣”的反面教訓。作者不便提及劉禪的“親小人”,因而稱引先帝,以先帝的“嘆息痛恨”來引起劉禪深思。

明確:主要用意是希望後主“親賢臣,遠小人”。其理由是:(1)“開張聖聽”“嚴明賞罰”是對劉禪“親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為劉禪創造了“親賢臣”的條件,強調親賢遠佞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3)親賢遠佞思想是貫穿全篇的。結尾部分,要劉禪聽取賢臣的“興德之言”。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許先帝以驅馳”全句的意思是( )

3 將“諮”字組成一個雙音合成詞,將“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縮為一個成語。

1 (1)d (2)a (3)a、c (4)a、f (5)b (6)b 2 又 3 諮詢 三顧茅廬 4 (略)

三、指名學生說說第7段的大意。教師重點講解有關詞句:

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讓我能用盡自己平庸的才智,剷除奸邪凶頑的敵人。庶,差不多。

2 “受命以來……深入不毛”這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今天應該怎樣認識?

明確:這句話概括了作者“受命以來”的心情和行動,說明他時刻以“報先帝”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顧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準備工作。

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以,表示目的,譯為“來”。

明確:本文以懇切的言辭勸告劉禪認識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從而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業。

第一部分寓情於議,第二部分寓情於事,最後一部分談各方面的責任,也表達了完成先帝遺願的決心。具體說來有三方面特點。

(1)反覆提及劉備的遺言、“遺德”、“遺詔”,在文章的重要關節無不提及“先帝”,處處從先帝說起,時時提先帝遺訓。全文僅600多字,竟先後13處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勵劉禪“光先帝之遺德”,“深追先帝遺詔”,以完成先帝未竟大業。

(2)常從自身的經歷、體驗和感情談起,以自己忘身憂國的一腔忠貞來作為對後主的激勵。

由於上面三個特點,使本文達到了“忠言不逆耳,辭切見情深”的藝術效果,使劉禪再昏庸糊塗也當欣然聽取,甘願採納。

(1)與受表者的物件有關。劉禪本人的年齡識見,文化素養,決定了該文語詞樸實,叮嚀周備。

(2)寫表與受表者之間特殊關係,決定了該表委婉、懇切、字勘句酌的特點。諸葛亮是後主的臣,但又是後主的長輩,劉備臨終時雲“以父事之”。

志慮、闕漏、行陣、兵甲、駑鈍、姦凶(名詞)崩殂、開張、引喻、簡拔、裨補、曉暢、嘆息痛恨、聞達、枉屈、感激、驅馳、傾覆、託付、獎帥、攘除、興復、斟酌、進盡、諮諏、察納(動詞)恢巨集、菲薄(由形容片語成、用作動詞)疲敝、危急、平明、廣益、淑均、和睦、興隆、傾頹、貞良、卑鄙、危難、謹慎(形容詞)

劉盼遂先生《中國文法複詞偏義例續舉》說“存亡”偏於“亡”義。因此有人認為“存亡”是偏義複詞,意思在“亡”,亦即“危亡”,並且說這類偏義複詞是出於修辭的需要。我們以為這裡的“存亡”是一對反義詞,亦即抑存抑亡,“存”或者“亡”的時刻就是“危急”。“存亡”跟“危急”是同義詞語複用,從而產生修辭上的強調。如果“存亡”只有“亡”義,那麼“危急”跟“存亡”並比為用就說不通;如果“存亡”只有“亡”義,那麼下文的親賢臣,遠小人”等一系列建議就無從解釋。文言並列中具有選擇關係的詞兒之間不用“或”字。又如:“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屈原列傳》)“愚智”是“愚”或“智”,“賢不肖”是“賢”或“不肖”。有時候選擇關係裡的兩個詞兒之間用“與”字連線,例如:“遇與不遇,命也。”(《後漢書·傅燮傳》)因此“存”和“亡”之間也能加上“與”字;這只是從語法角度說,修辭上卻是不能加的。“秋”,《說文》:“禾穀孰(熟)也。”古代一年以秋天為收穫期,引申為關鍵的時刻。一說,“秋,愁也。”(《廣雅·釋詁》)《春秋繁露·陽尊陰卑》:“秋之為言猶湫湫也,湫湫者,憂悲之狀也。”歐陽修《秋聲賦》:“悲哉,此秋聲也。”

譯文:這實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關鍵時刻啊。(或:這實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擔憂的艱難時刻啊。)

“引喻”實在是兩個詞,同義並列。“引”的本義是“開弓”,引申為“疏證”,亦即援引事實加以證明。《爾雅序疏》:“事有隱奧滯泥者,則援引經據以證成之。”“喻”是曉喻,開導,熟語有“家喻戶曉”。

“性”是性情,“行”是“行為”。“行”在金文像四通八達的街衢,引申為“所作所為”。《商君書·更法》有“疑行無成”。而且,這句裡有“合敘”(參閱楊樹達《漢文文言修辭學》第十七章)手法,亦即形式上的並列,內容上的交錯。“性行淑均”是“性淑行均”。

“苟”,可以作“姑且”講,《廣雅·釋詁》:“苟,且也。”或作“只”講,揚雄《法言》:“非苟知之。”或作“誠”講,《論語·里仁》:“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又,《廣雅·釋詁》同。三說可以共解本句。“聞”,本義是“知聲”,《大學》有“聽而不聞”。這裡是被動式,亦即被聞,高誘注《淮南子·主術訓》:“‘聞’猶‘達’也。”實在也是“被聞”的意思。“聞”與“達”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先“聞(名)”而後“達”;《論語·顏淵》有一段警闢的對話可以幫助我們辨識“聞”與“達”:“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譯文:只希望亂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諸侯裡聞名,飛黃騰達。

“以”,以為,認為。“卑鄙”,同義的並列結構的複合詞,這裡是中性詞。現代漢語裡“卑鄙”是貶義詞了。語言愈發達,詞兒所含褒貶義就愈多,中性詞就愈少,這是語言發展的內部規律。“猥”,《說文》:“犬吠聲也”。王筠《說文句讀》:“《廣韻》:‘猥,鄙也。’別義。”李密《陳情表》:“猥以微賤,當侍東宮。”“猥”就是“鄙”,自謙之詞,相當於現在所說的“鄙人”。“猥自枉屈”,劉備自鄙趨訪,當是“自我卑下,枉駕屈就”。“猥自”,使自猥,“猥”是形容詞增加使動用法。或說:“猥,頓也。”《廣雅·釋言》王念孫疏證:“‘頓’猶‘突’也。”馬融《長笛賦》:“山水猥至。”“猥”,突然。

譯文:先帝並不認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聞,卻讓自己降低身分,枉駕相顧。

“毛“就是“苗”。“毛”今讀開口呼;“苗”今讀齊齒呼,是來自開口呼,古音中隨處可見。又,《說苑·修文》引《春秋傳》:“苗者,毛也。”《周禮·地官·載師》:“凡宅有不毛者有里布。”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宅不毛者,謂不樹桑麻也。”即連生長桑、麻之苗的可能也沒有。又,《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經典釋文·莊子音義》李注:“發,猶毛也。”司馬注:“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窮髮”就是“不毛”,亦即“不苗”,不生五穀的地方,並非一定不生長草木。一說“不毛”就是現在緬甸北部離開我國國境只有一百里的一座古城,當地少數民族至今還供有諸葛亮像。

有人注“效”為“生效”、“成功”,欠妥。“效”當是“盡力”,《漢書·韓信傳》:“顧效愚忠。”《韓非子·三守》:“行私道而不守公忠,此謂明劫。”“不效”,不盡力,上文有“恐託付不效”。

一些注家都注“雅言”為“正言”。此說不誤。但“雅言”為什麼會是“正言”?“雅”,本來是“烏雅”,鳥名,跟“正”沒有聯絡,這裡是“夏”的借字。“夏”,《說文》:“中國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義為大也。”《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由“中國之人”又轉移為“正”為“中”。因此“雅”有“大”、有“正”、有“中”的意思。“雅”在“疑”紐“魚”部,“夏”在“曉”紐“魚”部,“疑”、“曉”旁紐雙聲,參見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夏夏猶衙衙吾吾雅雅也。”《荀子·儒效》“居夏而夏”,又《榮辱》“君子安雅”,“夏”就是“雅”。“雅言”就是“大(可貴的)言”、“正言”、“中(適當的)言”。又,《荀子·儒效》:“用雅儒則千乘之國安。”“雅儒”就是“正派的的儒生”。

“庶”,有的注家說是“庶幾”,不確。《經傳釋詞》引《爾雅·釋言》:“庶,幸也。”郝懿行《義疏》:“‘庶’又為‘幸’者,猶‘覬’也。”吳昌瑩《經詞衍釋》:“‘庶無悔罪’言‘幸無’也,‘庶見素冠兮’言‘幸見’也。”“覬”音義同“希”同“幸”。肖統《講席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撲。”“希”、“庶”是“互文”。為什麼“庶”作“希”、作“幸”講?這是假借,今吳語區常州一帶“豬”讀jū,“書”讀xū,“儲”讀qǔ。“庶”在“書(審三)”紐“魚”部,“希”在“曉”紐“微”部;“幸”在“匣”紐“耕”部。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指出“審三跟曉、匣相通”。“魚”、“陽”對轉,“耕”、“陽”旁轉。王力《同源字典》:“‘魚’,‘元’通轉,‘微’、‘元’旁對轉。”王、黃二位先生書中都有很多例項。

第3篇

諸葛亮的《出師表》是表文中的一篇代表作,“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此表用散體寫成(唐宋以後寫表多用駢體文),也是古代散文一名篇。

“表”即奏表,是臣下給君王的上書。臣下上書奏事,陳述己見,提出建議,有所諫諍。諸葛亮在出徵時,以深懷託孤之情、肩負丞相重任憂慮國事的心意給後主劉禪進此表,其情其辭自有其特點。“表以陳情”(劉勰《文心雕龍•章表》),陳述衷情,這是表文的一大特點,本篇情摯辭切,教學中要突出這點。

疏通文字,懂得詞句,是理解古文的基礎。教學中要把這個基礎打紮實。

本文詞語較多,學生生疏者不少,要逐句弄懂,逐段講解。

教師: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這位著名的歷史人物,大家比較熟悉。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我先把諸葛亮的情況,主要是諸葛亮寫《出師表》時的情況,簡略地介紹一下。

諸葛亮輔佐劉備,歷盡艱難坎坷,經過多年奮戰,終於建立了蜀國,身負丞相重任。蜀國建立後兩年,即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後主劉禪繼位,時年16歲。諸葛亮受遺詔輔佐劉禪,主持蜀國軍政大事。公元227年,諸葛亮統率蜀國軍隊北進,駐軍漢中(今陝西南鄭縣),準備征伐曹魏,奪取中原,復興漢室。他當時感到劉禪闇昧懦弱,頗有內顧之憂,所以臨出發前上書劉禪,懇切勸諫,要劉禪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聽信忠言,任用賢良,黜斥佞人,嚴明賞罰,盡心國事,以圖完成復興漢室,統一天下的大業。這就是《出師表》。

“表”是臣下向君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表文的一大特點是陳述衷情。學習這篇文章,要注意領會諸葛亮在文中所表露的思想感情,瞭解文中諸葛亮的一些名言

殂(cú)陛(bì)以塞忠諫(sè)臧否(zāngpǐ)陟(zhì)攸(yōu)禕(yī)以遺陛下(wèi)諮(zī)裨(bì)闕漏(quē)聞達(wèn)頹(tuí)桓(huán)猥(wěi)危難(nàn)夙(sù)駑(nú)攘(rǎng)二十有一年(yòu)彰(zhāng)咎(jiù)諏(zōu)涕(tì)

可叫三四名同學朗讀課文。朗讀前提出要求:字音正確、句讀分明。讀畢酌情講評。

讓學生各自默讀課文,參看課本註釋,弄懂詞句意思,有不解之處,當堂提出。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先帝”:當朝帝王已死的父親,這裡指劉備;“先“,稱已死的人為先,多用於尊長。

“崩殂”:古代帝王死叫崩或殂。“三分”:指分成蜀、魏、吳三國。

“益州”:漢代州名,現在四川省一帶,當時蜀的疆域基本上是漢的益州,因稱蜀為益州。

“恢弘”:發揚,擴張;“恢”,擴大;“弘”,又作“巨集”。

“引喻失義”:說話不符合道理;“引”,引證;“喻”,比喻;“義”,合理、適宜的事稱義。

提問一:諸葛亮在奏表的開頭一段向劉禪提出什麼勸諫?

講解:諸葛亮首先規勸劉禪要繼承劉備遺志,砥礪志行,振作精神,廣開言路,採納忠諫,而不要妄自菲薄,自暴自棄,言談失義,阻斷忠諫之路。

講解:諸葛亮用忠臣志士為了報答先帝的殊遇而勤勉不懈,捨身忘我地效忠職守的事實來鼓勵劉禪,要他看到蜀國具有忠臣竭力,志士效命這個好條件。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宮中”:皇宮中,指皇宮中的官員。“府中”:丞相府中,意指朝廷中的官員。劉禪即位,諸葛亮開府治事。

“俱為一體”:都是一個整體,意即內廷處廷要協同一致;“為”,是。

講解:諸葛亮諫誡劉禪理政要公正明察,賞罰要善惡分明,對內廷和外廷的官員要一視同仁,不要徇私偏袒。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諮之,然後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待中”:官名,侍從皇帝左右,出入宮廷,應對顧問。

“侍郎”:或稱黃門侍郎,近侍官,管理皇帝車駕,並充侍衛。

“廣益”:使獲得更多的好處;“廣”,擴大;“益”,益處。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諮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痛恨”:極不滿意;“痛”:極,非常;“恨”,遺憾,不滿意。

“桓、靈”:東漢末桓帝、靈帝。他們在位時寵幸宦官外戚,捕殺賢能,朝政腐敗。

“侍中”:指郭攸之、費禕、“尚書”:主管朝廷政事,指陳震。“長(zhǎng)史”:丞相府主管文書、簿籍的官,指張裔。諸葛亮出征,張裔統管丞相府事。

“參(cān)軍”:官名,參謀軍務,指蔣琬。諸葛亮出征,他和張裔一起管理丞相府事。

“計日而待”:以日來計算就能等待其實現,意即不要多久時間。

講解:在這段中,諸葛亮以漢朝興衰的歷史說明君王用人之極端重要,告誡劉禪要接近、信任正直賢能、忠貞不渝的臣子。

2、整理這幾段中重點實詞的意思、虛詞“之、於、以”等的用法。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聞(wèn)達”:顯達或受稱譽;“聞”:名聲;“達”,顯貴。

“傾覆”:傾倒覆沒,意為大敗。指公元208年劉備在當陽長阪被曹操戰敗。

講解:諸葛亮在本段中自述受到劉備三顧草廬,委以大任,器重信任的優遇。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禕、允之任也。”

“不毛”:不生長五穀,意指荒涼之地;“毛”,五穀。

“庶”;庶幾(jī),也許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測之詞。

“駑鈍”:低能,愚鈍;“駑”,能力低下的馬,喻才能低下。

“還於舊都”:回到從前的都城;“於”,到;“舊都”,指東漢都城洛陽。

講解:在這段,諸葛亮主要是表明自己報效先帝、盡忠蜀國的摯情和伐魏興漢的雄圖,並再次囑咐劉禪要信任郭攸之等“忠純”之臣。

“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講解:諸葛亮在這段中主要是勸勉劉禪要牢記劉備遺訓,砥礪志行,用心國事,善理政務,採納雅言。

“不知所言”:不知說的是什麼;這是謙詞,表示自己可能失言。

3、因而。“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4、表時間、地域等界限。“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先帝建立大業尚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現在天下分成三國,益州地區困苦窮乏,這實在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然而在朝中侍衛大臣毫不懈怠,在外面忠誠將士捨身忘死,這是因為他們追懷先帝對他們有特殊的恩遇,想將此報答給陛下啊。陛下確實應當擴大聽聞,廣開言路,使先帝留下的美德得以光大,使忠臣志士的精神得以振奮,不應該隨便看輕自己,自暴自棄,任意稱引譬喻,言而失義,因之堵塞忠誠勸諫的道路。

宮廷中的官員和丞相府的官員,都是一個整體,獎善罰惡,不應該不一樣。如果有邪惡不正、觸犯法令的人和盡忠行善的人,應當交付主管官評判他們應得的懲罰和獎賞,來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應當出於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內廷外府法度不一。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這都是賢能老實、志向心思忠誠純正的人,因此先帝選拔出來留給陛下。我認為宮廷裡的事,不論大小,都同他們商量,然後再去辦,這樣一定能增加益處,彌補不足,收到更好的效果。

將軍向寵,品性良善,辦事公正,精通軍事,當年試用他的時候,先帝稱讚他有才能,因此群臣舉薦他作中部督。我認為軍中的事,都同他商量,這樣一定能使軍中將士和睦相待,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能安排得當。

君王接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落到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時,每次和我談論到這件事,沒有不感到非常可嘆,對桓、靈二帝深為遺憾。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忠貞賢能,能以死殉節的忠臣,希望陛下接近他們,信任他們,那麼漢朝的興盛就可以計日而待了。

我本來是個平民百姓,親自在南陽耕田種地,只想在動盪不安的亂世中姑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諸侯那裡顯聲揚名,先帝不因為我身份低微,學識鄙陋,而降尊屈駕,親自三次到草廬來拜訪我,向我徵詢對當代大事的看法,故此我甚為感動,於是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遭逢戰敗,在戰事失利之際我接受了任命,在艱危困境之中我領受了使命,從那時以來已經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小心,所以臨終之時把國家政務託付給我。領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惟恐完不成先帝的託付,因而損害先帝的明見,所以在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荒涼不毛之地,現在南方已經平定,武器軍備已經充足,應當勉勵並率領大軍進兵北方,平定中原,我希望能竭盡自己駑鈍之才,剷除邪惡勢力,復興漢朝天下,返回到故都去。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效忠陛下所應盡的本分。至於考慮興利除弊,進獻忠言,那就是攸之、禕、允的責任了。

希望陛下把完成討伐奸賊,復興漢朝王業的任務交給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懲處我的罪過,來上告先帝的英靈。如果沒有發揚盛德的言辭,那就責罰攸之、禕、允等人的輕忽職守,來顯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自己謀劃,徵詢治國的好辦法,明察並採納正確的話,深切追念先帝的遺詔訓示。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

現在該遠行了,面對奏表我眼淚落下,不知道自己說了些什麼。

第4篇

一、瞭解諸葛亮統一中國的願望和親賢臣、遠奸佞,嚴明賞罰,廣開言路等進步主張,批判地繼承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

二、學習本文以議論為主兼用抒情和記敘的寫法以及語言質樸、感情真摯的特點。

三、瞭解“表”的有關知識,掌握形容詞的活用和“以”的用法。

一、介紹背景和疏通文義結合起來,突破重點詞句,然後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領會內容大意。

二、採用“讀讀,講講,議議”的教學方式,在讀、講、議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藝術特色。

三、課文的重點是第一部分,在講清第一部分的前提下,第二部分可以採用練習法進行教學,第三部分讓學生自讀背誦。

諸葛亮是中國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顧茅廬”“火燒赤壁”“六出祁山”等膾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國是家喻戶曉的。諸葛亮的文才韜略令人傾倒。他撰寫的《出師表》是漢末以來表的第一流傑作,文章質樸誠摯,志盡文暢,為後人所欽仰,正所謂“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文天祥《正氣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傑作。(板書)

二、教師範讀全文(最好能背誦),讀得要有抑揚頓挫,感情充沛,使學生產生激情。

明確:表,古代向帝王上書言事的一種文體。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為“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文心雕龍》)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文章,又統稱“表”。“表”的基本特徵是“動之以情”。《出師表》是諸葛亮在出師北伐前向劉禪(劉後主)的言事呈文。

明確:實現國家統一是劉備的遺志,諸葛亮為了實現先帝遺志,在戰略後方日益鞏固的情況下決定出師伐魏。但劉後主卻昏庸無能,聽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後顧之憂。諸葛亮在出師前寫下這篇文章,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的決心。

關於本文的結構,教師要引導學生著眼於“出師”二字。具體地說,一是要看作者對出師後國內政事的安排;二是要看作者說明出師的理由。這兩個問題弄清楚了,全文的脈絡也就清晰地顯示出來。

第一部分(1—5段),從當前形勢出發勸說後主繼承先帝遺志,提出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三條建議。

第二部分(6、7段)追述以往經歷,表達“報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第三部分(8、9段),明確各方面的責任,向後主提出懇切的期望,總結全文。

不懈:毫不懈怠,忠於職守。侍衛之臣:陪侍、保衛皇帝的近臣。

忠志之士:忠心的將士。志,士心。 忘身:奮不顧身。蓋:副詞,原來,表示解釋原因。 追:追念。 報:報答。

聖:古時臣下對帝王的尊稱。 恢巨集:使志士之氣發揚光大。

妄自菲薄:過分看輕自己。 諫:臣下給皇帝提意見。

(1)為什麼說當時是“危急存亡之秋”?為什麼說“益州疲弊”?

明確:說是“危急存亡之秋”,是因為:①先帝中道崩殂;②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

諸葛亮的戰略思想是聯吳抗曹。但吳國在猇(xiāo)亭(今湖北宜都)戰役(即《三國演義》)中講的“大意失荊州”“火燒連營八百里”故事)奪走了荊州全部地區,益州的豪強和南方的夷族統治者也乘機發動叛亂。這時,魏已牢固地控制著全國的中心地區即黃河流域,在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明顯的優勢;吳控制長江中下游,經濟力量也比較雄厚;只有蜀偏安於西南一隅,處於不利地位。所以說“益州疲弊”。

明確:一為發揚光大先帝遺德,激勵振奮忠心為國的臣下士氣;二為避免阻塞“忠諫之路”。“以光先帝遺德”的“以”表示目的,可譯成“來”;“諮臣以當世之事”的“以”表憑藉,可譯成“用”。

宮中:借指皇帝宮廷裡的官員。 府中:借代丞相府的官員。

陟罰臧否:陟,上升,提升官吏;罰,懲罰;臧,善;否,惡。臧、否用作動詞。合起來即罰臧否,獎善懲惡。 異同:偏義詞,意即“不一致”。

此皆良實:良,善良;實,誠實。這裡指善良、誠實的人。形容詞作動詞。 以遺陛下:以之遺陛下,省略句。

裨補闕漏:裨、補,同義詞,補助、彌補。闕漏,缺點和疏漏之處。闕,同“缺”。 有所廣益:廣和益都是形容詞作動詞,擴大增多。全句的意思是:得到更多的成效。

悉以諮之:悉,全部,都;諮,詢問。悉以諮之,即“悉以之諮之”,都拿來問他們。所:處所。此先漢所以興隆也:這就是西漢興旺發達的原因啊!所以,……的原因。傾頹:衰敗,垮臺。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作法感到痛心遺憾。這裡包含著必須吸取前代皇帝“親小人,遠賢臣”的反面教訓。作者不便提及劉禪的“親小人”,因而稱引先帝,以先帝的“嘆息痛恨”來引起劉禪深思。

明確:主要用意是希望後主“親賢臣,遠小人”。其理由是:(1)“開張聖聽”“嚴明賞罰”是對劉禪“親小人”而言;(2)在人事安排上,為劉禪創造了“親賢臣”的條件,強調親賢遠佞是關係到國家存亡的大事;(3)親賢遠佞思想是貫穿全篇的。結尾部分,要劉禪聽取賢臣的“興德之言”。

(6)“先帝不以臣卑鄙……遂許先帝以驅馳”全句的意思是( )

3 將“諮”字組成一個雙音合成詞,將“三顧臣於草廬之中”縮為一個成語。

1 (1)d (2)a (3)a、c (4)a、f (5)b (6)b 2 又 3 諮詢 三顧茅廬 4 (略)

三、指名學生說說第7段的大意。教師重點講解有關詞句:

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讓我能用盡自己平庸的才智,剷除奸邪凶頑的敵人。庶,差不多。

2 “受命以來……深入不毛”這一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今天應該怎樣認識?

明確:這句話概括了作者“受命以來”的心情和行動,說明他時刻以“報先帝”為念,深感使命沉重,不敢顧惜自己,努力做好“北定中原”的準備工作。

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以,表示目的,譯為“來”。

明確:本文以懇切的言辭勸告劉禪認識必須親賢遠佞,才能修明政治,從而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的大業。

第一部分寓情於議,第二部分寓情於事,最後一部分談各方面的責任,也表達了完成先帝遺願的決心。具體說來有三方面特點。

(1)反覆提及劉備的遺言、“遺德”、“遺詔”,在文章的重要關節無不提及“先帝”,處處從先帝說起,時時提先帝遺訓。全文僅600多字,竟先後13處提及先帝。其作用是勉勵劉禪“光先帝之遺德”,“深追先帝遺詔”,以完成先帝未竟大業。

(2)常從自身的經歷、體驗和感情談起,以自己忘身憂國的一腔忠貞來作為對後主的激勵。

由於上面三個特點,使本文達到了“忠言不逆耳,辭切見情深”的藝術效果,使劉禪再昏庸糊塗也當欣然聽取,甘願採納。

(1)與受表者的物件有關。劉禪本人的年齡識見,文化素養,決定了該文語詞樸實,叮嚀周備。

(2)寫表與受表者之間特殊關係,決定了該表委婉、懇切、字勘句酌的特點。諸葛亮是後主的臣,但又是後主的長輩,劉備臨終時雲“以父事之”。

志慮、闕漏、行陣、兵甲、駑鈍、姦凶(名詞)崩殂、開張、引喻、簡拔、裨補、曉暢、嘆息痛恨、聞達、枉屈、感激、驅馳、傾覆、託付、獎帥、攘除、興復、斟酌、進盡、諮諏、察納(動詞)恢巨集、菲薄(由形容片語成、用作動詞)疲敝、危急、平明、廣益、淑均、和睦、興隆、傾頹、貞良、卑鄙、危難、謹慎(形容詞)

劉盼遂先生《中國文法複詞偏義例續舉》說“存亡”偏於“亡”義。因此有人認為“存亡”是偏義複詞,意思在“亡”,亦即“危亡”,並且說這類偏義複詞是出於修辭的需要。我們以為這裡的“存亡”是一對反義詞,亦即抑存抑亡,“存”或者“亡”的時刻就是“危急”。“存亡”跟“危急”是同義詞語複用,從而產生修辭上的強調。如果“存亡”只有“亡”義,那麼“危急”跟“存亡”並比為用就說不通;如果“存亡”只有“亡”義,那麼下文的親賢臣,遠小人”等一系列建議就無從解釋。文言並列中具有選擇關係的詞兒之間不用“或”字。又如:“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屈原列傳》)“愚智”是“愚”或“智”,“賢不肖”是“賢”或“不肖”。有時候選擇關係裡的兩個詞兒之間用“與”字連線,例如:“遇與不遇,命也。”(《後漢書·傅燮傳》)因此“存”和“亡”之間也能加上“與”字;這只是從語法角度說,修辭上卻是不能加的。“秋”,《說文》:“禾穀孰(熟)也。”古代一年以秋天為收穫期,引申為關鍵的時刻。一說,“秋,愁也。”(《廣雅·釋詁》)《春秋繁露·陽尊陰卑》:“秋之為言猶湫湫也,湫湫者,憂悲之狀也。”歐陽修《秋聲賦》:“悲哉,此秋聲也。”

譯文:這實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關鍵時刻啊。(或:這實在是非常危急、或存或亡的、令人擔憂的艱難時刻啊。)

“引喻”實在是兩個詞,同義並列。“引”的本義是“開弓”,引申為“疏證”,亦即援引事實加以證明。《爾雅序疏》:“事有隱奧滯泥者,則援引經據以證成之。”“喻”是曉喻,開導,熟語有“家喻戶曉”。

“性”是性情,“行”是“行為”。“行”在金文像四通八達的街衢,引申為“所作所為”。《商君書·更法》有“疑行無成”。而且,這句裡有“合敘”(參閱楊樹達《漢文文言修辭學》第十七章)手法,亦即形式上的並列,內容上的交錯。“性行淑均”是“性淑行均”。

“苟”,可以作“姑且”講,《廣雅·釋詁》:“苟,且也。”或作“只”講,揚雄《法言》:“非苟知之。”或作“誠”講,《論語·里仁》:“苟志於仁矣,無惡也。”又,《廣雅·釋詁》同。三說可以共解本句。“聞”,本義是“知聲”,《大學》有“聽而不聞”。這裡是被動式,亦即被聞,高誘注《淮南子·主術訓》:“‘聞’猶‘達’也。”實在也是“被聞”的意思。“聞”與“達”是兩種不同的境界,先“聞(名)”而後“達”;《論語·顏淵》有一段警闢的對話可以幫助我們辨識“聞”與“達”:“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子曰:‘是聞也,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

譯文:只希望亂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諸侯裡聞名,飛黃騰達。

“以”,以為,認為。“卑鄙”,同義的並列結構的複合詞,這裡是中性詞。現代漢語裡“卑鄙”是貶義詞了。語言愈發達,詞兒所含褒貶義就愈多,中性詞就愈少,這是語言發展的內部規律。“猥”,《說文》:“犬吠聲也”。王筠《說文句讀》:“《廣韻》:‘猥,鄙也。’別義。”李密《陳情表》:“猥以微賤,當侍東宮。”“猥”就是“鄙”,自謙之詞,相當於現在所說的“鄙人”。“猥自枉屈”,劉備自鄙趨訪,當是“自我卑下,枉駕屈就”。“猥自”,使自猥,“猥”是形容詞增加使動用法。或說:“猥,頓也。”《廣雅·釋言》王念孫疏證:“‘頓’猶‘突’也。”馬融《長笛賦》:“山水猥至。”“猥”,突然。

譯文:先帝並不認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聞,卻讓自己降低身分,枉駕相顧。

“毛“就是“苗”。“毛”今讀開口呼;“苗”今讀齊齒呼,是來自開口呼,古音中隨處可見。又,《說苑·修文》引《春秋傳》:“苗者,毛也。”《周禮·地官·載師》:“凡宅有不毛者有里布。”鄭玄注引鄭司農曰:“宅不毛者,謂不樹桑麻也。”即連生長桑、麻之苗的可能也沒有。又,《莊子·逍遙遊》:“窮髮之北有冥海者。”《經典釋文·莊子音義》李注:“發,猶毛也。”司馬注:“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窮髮”就是“不毛”,亦即“不苗”,不生五穀的地方,並非一定不生長草木。一說“不毛”就是現在緬甸北部離開我國國境只有一百里的一座古城,當地少數民族至今還供有諸葛亮像。

有人注“效”為“生效”、“成功”,欠妥。“效”當是“盡力”,《漢書·韓信傳》:“顧效愚忠。”《韓非子·三守》:“行私道而不守公忠,此謂明劫。”“不效”,不盡力,上文有“恐託付不效”。

一些注家都注“雅言”為“正言”。此說不誤。但“雅言”為什麼會是“正言”?“雅”,本來是“烏雅”,鳥名,跟“正”沒有聯絡,這裡是“夏”的借字。“夏”,《說文》:“中國之人也。”段玉裁注:“引申之義為大也。”《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物之壯大者而愛偉之謂之夏。”由“中國之人”又轉移為“正”為“中”。因此“雅”有“大”、有“正”、有“中”的意思。“雅”在“疑”紐“魚”部,“夏”在“曉”紐“魚”部,“疑”、“曉”旁紐雙聲,參見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夏夏猶衙衙吾吾雅雅也。”《荀子·儒效》“居夏而夏”,又《榮辱》“君子安雅”,“夏”就是“雅”。“雅言”就是“大(可貴的)言”、“正言”、“中(適當的)言”。又,《荀子·儒效》:“用雅儒則千乘之國安。”“雅儒”就是“正派的的儒生”。

“庶”,有的注家說是“庶幾”,不確。《經傳釋詞》引《爾雅·釋言》:“庶,幸也。”郝懿行《義疏》:“‘庶’又為‘幸’者,猶‘覬’也。”吳昌瑩《經詞衍釋》:“‘庶無悔罪’言‘幸無’也,‘庶見素冠兮’言‘幸見’也。”“覬”音義同“希”同“幸”。肖統《講席將畢賦三十韻詩依次用》:“器月希留影,心灰庶方撲。”“希”、“庶”是“互文”。為什麼“庶”作“希”、作“幸”講?這是假借,今吳語區常州一帶“豬”讀jū,“書”讀xū,“儲”讀qǔ。“庶”在“書(審三)”紐“魚”部,“希”在“曉”紐“微”部;“幸”在“匣”紐“耕”部。黃焯《古今聲類通轉表》指出“審三跟曉、匣相通”。“魚”、“陽”對轉,“耕”、“陽”旁轉。王力《同源字典》:“‘魚’,‘元’通轉,‘微’、‘元’旁對轉。”王、黃二位先生書中都有很多例項。

第5篇

4、理解並學習本文議論、敘事和抒情相結合的寫法。

崩殂(cuí)疲弊(bì)陛下(bì)妄自菲薄(fěibó)恢弘(hóng)以塞(sè)駑鈍(nú)裨補闕漏(bìquē)陟罰(zhì)臧否(zāngpǐ)郭攸之(yōu)行陣和睦(háng)費禕(yī)長史(zhāng)猥自(wěi)夙夜憂嘆(sù)諮諏(zōu)以遺陛下(wèi)以彰其咎(jiū)斟酌(zhēn zhuó)

作者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邪陽都(今山東沂南)人,是三國時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年輕時躬耕隴畝,隱居隆中,刻苦攻讀史書,常以管仲、樂毅自比。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為其真情所動,出山輔助劉備,聯吳抗曹,敗曹操於赤壁,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劉備死後,他受遺詔輔助後主劉禪。

表是古代奏議的一種,用於向君王陳說作者的請求和願望。諸葛亮這篇表文寫於蜀漢建興(後主劉禪年號)五年p27年)第一次出師伐魏之前。當時蜀漢已從猇亭(現在湖北宜都)戰役的慘敗中恢復過來,既與吳國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亂,所以諸葛亮決定北上伐魏,寫這篇表文的目的是,希望劉禪任用賢臣,採納忠言,賞罰分明,國內政治修明,有一個穩定的戰略後方,以實現先帝的‘叫匕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巨集大理想。

1、朗讀課文,注意語音正確,節奏分明,語氣流暢,感情充沛。

優劣: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形容詞用作名詞。

所以:表示與動作行為有關的原因,可譯為“…的原因”。

優劣:形容詞用為名詞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優劣得所。

上節課我們已翻譯了課文,疏通了文意。這節課我們將深入探究課文主要內容和主要寫作特色。

2、提問:文章開句就提到“先帝”劉備,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因為蜀國是先帝創下的基業,是“北定中原”“恢復漢

室”的根據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實現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肩上的託付的擔子之沉重。同時警示後主要奮發有為,繼承先輩遺志。為後文提出建議定下基調。

討論並歸納:分析形勢不利的客觀條件,指出目前正是決定存亡的

4、提問:第1段提到“侍衛之臣”和“忠志之土”有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這是蜀國“人和”的主觀條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

的。客觀條件雖然堪憂,主觀努力尚且可為。在這樣的形象下,做為蜀國的國君應當如何做,文章開頭從三個方面使後主認識到應當有所為。

⑵嚴明賞罰。“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⑴希望後主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

⑵希望後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⑶希望後主能“親賢臣,遠小人”,只有做到這一點,才能使國家

總之,作者希望蜀國能夠有一個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強大

作者自敘本志,說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無意於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敘述先帝“三顧茅廬”之恩,稱讚先帝寬巨集氣度和不恥下問的品德,也表達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後概括敘述跟先帝患難與共的歷史,說明了創業的艱難,進一步表達了作者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以陳情的方式為“出師”作鋪墊。

作者自敘本志,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師伐魏,“北定中

8、提問:第七段追憶“白帝城託孤”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說明“出師”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業。這是他

討論並歸納;“五月渡滬,深入不毛。”“七擒孟獲”安撫夷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後方,做好戰備。

討論並歸納:“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駕鈍,攘除奸凶,興復漢

11、提問:作者出師後的國內政事如何安排?推賢了哪些賢臣?目的是什麼?

⑴宮中:推薦良實,志慮忠純的郭攸之、費禕、董允等。

⑶其他:推薦貞良死節之臣侍中、尚書、長史、參軍等。目的是消除北伐後顧之憂,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

⑴以出師為己任。“此臣報先帝面忠陛下之職分也”;

⑵定下軍名狀。“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可聯絡北伐失敗,自貶三等,去丞相號,說明此絕非虛語)

13、提問:作者對他所推薦的賢臣和後主提出了哪些要求?

⑴對賢臣:“斟酌損益,進盡忠言”,要有“興德之言”。

⑵書後主:“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

14、提問:從全文來看,諸葛亮向劉撣提出的三條建議,他反覆強調的是哪一條?

討論並歸納:作者反覆陳說的是親賢遠佞這一條。其餘兩條雖然說的是方針、政策,也都與此有關。因為劉禪是個昏庸之君,(可聯絡“樂不思蜀”,親信宦官黃皓等事例)容易受壞人蠱惑,如不親賢遠佞,就會出現“妄自菲薄,引喻失義”“偏私,使內外異法”等情況,再好的方針。政策也不可能貫徹執行。而親賢尤為遠佞之本,所以文章開頭說“開張聖聽”,實際上就是要聽取賢臣的意見,萬不可“塞忠諫之路”,中間列舉賢臣姓名,要劉禪“親之信之”,結尾更勸說劉禪要“諮諏善道,察納雅言”,也是親賢的意思。

討論並歸納:“表以陳情”,意思是表的敘事和議論都帶有抒情的色

彩。第一部分寓情於議,在談論形勢、方針、政策和歷史經驗教訓之中貫穿著一條明顯的抒情線索,就是希望後主能繼承先帝的遺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第二部分寓情於敘,字字句句都蘊含著作者對先帝的知遇之思和無限感激之情,也表達了作者盡心竭力效忠劉備父子的心願。最後,諸葛亮以“討賊興復之效”自許,並且說“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天帝之靈”,更是情詞懇切,催人淚下,集中表現了他感恩圖報的心情。

這篇表文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被視為表中的代表作。文章以懇切的言辭勸說後主要繼承先帝遺志,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也表達了諸葛亮報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摯感情和“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決心。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存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三顧臣與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鳳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波滬,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此臣報先帝而忘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神九之任也。

1、選出於“故五月渡滬”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3、上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是指代是什麼?請用現代漢語翻譯這句話。

c、北定中原,庶竭努鈍,攘除奸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

先帝建立統一全國的大業還沒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我們蜀國貧困衰弱,這真正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頭啊。可是,侍衛大臣們在宮廷裡毫不懈怠,忠誠的將土們在邊境上奮不顧身,這是因為他們追念先帝特殊恩典,想要在陛下身上來報答。

(陛下)實在應該廣泛的聽取意見,發揚光大先帝遺留下來的美德,振奮有抱負的人們的志氣,而不應當隨便看輕自己,說一些不恰當的話,以致堵塞人們向您竭誠進諫的道路。

宮廷和相府的人,都是國家的官員,提升\懲罰、表揚、批評,(標準)不應當有差別。如果有做壞事j犯律令以及盡忠辦好事的人,應當交給各主管部門決定對他們的懲罰和獎賞,來顯示陛下公平嚴明的治理,而不應當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宮廷和相府有不同的法制。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偉、董允等人,都善良誠實,志向和心思都忠貞純正,因此先帝把他們選拔出來留給陛下(使用人我以為宮中的事情,不論大小,都拿來跟他們商量,然後實行,就一定能夠補救缺點,防止疏漏,得到更多的成效。

將軍向寵,性情善良,做事公正,對軍事精通熟練,從前試用他的時候,先帝曾稱讚他有才幹,因此大家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軍隊中的事情,都可以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部隊團結一心,把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安排得當。

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興旺發達的原因;親近小人,疏遠賢臣,這是後漢傾覆衰敗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時間,每逢跟我談論這些,沒有一次不對桓、靈二帝的做法感到痛心遺憾的。侍中、尚書、長史、參軍這些人都是正直、有才幹而且能以死報國的臣子,希望陛下親近他們,信任他們,這樣漢朝的興隆就為期不遠了。

我本來是平民,親自在南陽耕田,只想在亂世中保全自己,不謀求在諸侯那裡揚名做官。先帝不嫌我地位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自己的身分,三次到茅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代的大事,我因此十分感激,就答應為先帝奔走效勞。後來遇到嚴重挫折,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從那時到現在,已經有21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謹慎,所以臨終時把國家大事託付給我。接受遺命以來,我日夜憂慮嘆息,唯恐先帝的託付不能實現,以致損傷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過滬水,深入到寸草不生的地方。現在南方已經平定,兵員裝備已經充足,應當激勵、率領全軍將士向北方進軍,平定中原,讓我能用盡自己平庸的才智,剷除奸邪凶頑的敵人,恢復漢家的基業,回到舊日的都城。這就是我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至於權衡事情的得失利弊,毫無保留的向您提出忠誠的建議,那就是郭攸之、費禕、董允等人的責任了。希望陛下責成我實現討伐曹魏、復興漢朝的大業,如果不能實現就冶我的罪,來稟告先帝在天之靈。如果沒有發揚美德的建議,就應當責備郭攸之、費襪、董允等人的怠慢,指明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當親自多加考慮,(向他們)詢問治國的正確道理,認識、採納正確的意拗深切的追念先帝的遺命。(這樣)我就受恩感激不盡了。現在我就要遠離陛下,面對著這篇表章,我涕淚交流,不知說了些

2、在兵敗的時候接受重任,在危難的關頭奉命出使。

3、現在天下分裂成三國,我們蜀國貧困衰弱,這真正是形勢危急,決定存亡的關頭啊。

3、先帝不因為我地位低微,見識淺陋,降低自己的身分,三次到茅廬來探望我,向我詢問當今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