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排行榜

化州10種最知名的小吃

排行榜1.08W

10、化州隔水蒸雞

化州10種最知名的小吃

隔水蒸雞,同樣是茂名的一道名菜,化州人早期引以為榮的蔥油雞、白切雞在鹽·雞的衝擊下,失去了一定的魅力。於是飯店經營者們想起當地民間有隔水蒸雞的製法,製作其實很簡單,挖空雞內臟後,塞進香菇蝦米之類,整雞裝在盤裡,然後把它放進裝有一定量開水的鍋裡,用火加熱慢蒸,利用沸水蒸汽把雞蒸熟,這樣的雞既香滑鮮美又性情溫和,讓吃怕了煎炸食物的人們胃口大開。

眾多雞的菜式中,廣州市最喜愛吃原汁原味的原味雞。三寶聚友緣出品的原味雞又叫隔水蒸雞,都是用110℃的蒸櫃原只蒸熟的辦法制成。原味雞因製作的方法和配料與傳統的方法不同,其共同特點是皮爽肉滑,能保持原汁原味,最特別的是,有一種特別的骨香味美。

二年前,三寶聚友緣吸取白切雞之長,而避其之短,用隔水蒸雞的新工藝,創制出風味與眾不同的食法。聞起來除了一股熱氣,還有一種雞的鮮香氣直衝肺腑。眼前,是鮮嫩欲滴、極0食慾的雞肉。用指尖輕輕撕下一塊,吃一口,油而不膩,芳香滿口。原味雞不但較好地保留了白切雞的清淡風格,而且比一般白切雞更為鮮美、爽滑、清香,甚至連“骨都有味”。

9、化州橙

原產廣東化州。廣東湛江和廣西南部栽培較多。其主要特點: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枝梢粗壯、開張;果實圓球形或扁圓形,單果重150~160克,果色橙黃,可食率75%,果汁率50%~55%,可溶性固形物10%~13%,糖含量9~12克/100毫升,酸含量0.6~0.9克/100毫升。果肉細嫩,汁多化渣,種子10粒左右或更多。果實11月中、下旬成熟。果實耐貯運,可鮮食,也可加工果汁。化州橙生長健壯,秋梢是結果母枝,豐產穩產,可在氣溫較高的南亞熱帶種植,適當發展。

本市種植甜橙歷史悠久,品種也很多,橙類主要有化州橙、紅江橙、新會甜橙、柳橙和暗柳橙等,柑類主要有蕉柑、椏柑、蜜柑等。其中,化州橙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本市柑橙的主要品種,具有果大、汁多、果汁含高糖高酸,符合甜中帶酸的國際口味。

8、化州香蕉

化州香蕉價格便宜,口感好,營養高,老少合適!

近幾年來,化州市大力引導農民生產無公害香蕉。其中,寶圩鎮是近幾年來茂名香蕉大基地西擴新發展起來的綠色香蕉生產鎮。今年,全鎮大部分耕地都種上了優質香蕉,種植香蕉已達1.5萬畝。目前,全鎮已有100多個種植香蕉專業戶。他們除在本鎮種植外,還在化州那務鎮、播揚鎮和廣西北流市清灣鎮,承包了1.5萬多畝種植香蕉,推動了這些地方種植優質香蕉。

在經營方式上,寶圩鎮探索出一條“協會+合作社+農戶”的路子。早在1999年,就建立了化州市首個農業生產專業協會――綠色香蕉生產者協會,在全市擁有會員200多個,香蕉種植面積3萬多畝,年產量近8萬噸,產值達1.5億多元。2005年,該協會入選了“第一批國家星火計劃農業專業示範協會”名錄。

7、化州番石榴

化州番石榴--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

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inn.),別名花念、芭樂、雞屎果、拔子、喇叭番石榴,是桃金娘科、番石榴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俗稱芭樂、拔番石榴子、那拔。為熱帶、亞熱帶水果,原產美洲,現在華南地區及四川盆地均有栽培,香甜可口。成熟的番石榴為淺綠色,果皮脆薄,食用時一般不用削皮,果肉厚,清甜脆爽。其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鐵,番石榴在臺灣算是土生水果之一,在臺灣屬於一等一的減肥水果,是市場上能見到的很好的減肥水果,也可以預防高血壓,肥胖症,還可以排毒促進消化。可促進新陳代謝、調節生理機能、常保身體健康,很適糖尿病患者食用,而且番石榴內的維生素C有治男性不育症的功效。另外果實也富含蛋白質和脂質,多吃易便祕。

6、化州白切雞

提起化州白切雞,在粵西乃至廣東省很多人都讚不絕口。

化州白切雞之所以遠近聞名,確實有它的獨特之處:首先是選料上乘。必須選純正本地項雞,而且以1.5公斤左右的為佳。其次,煲雞時,待水開了以後,必須慢火煲,而且要不斷地翻動,以煲到八成熟為宜,太生不行,熟過頭也不行,要恰到好處。再次是煎油,這是最重要的一環。據說,煎油時都是用瓦煲煎的,除用純正花生油外,主要配料有八角、白芷、沙姜、蒜子和蔥頭等等。酒家師傅放出的油黃澄澄、香噴噴,令人垂涎。因此,很多居家也用上述配料煎油,但是無論如何都不如酒家的味道好,這當然是技巧問題了。如果向酒家的師傅請教,他們是不肯輕易傳授的,因為這也屬於“商業祕密”。

在化州的酒家、飯店或大排檔吃白切雞時,不僅油的“味道好極了”,而且掌勺是毫不吝嗇的,儘量滿足食客需要。還有,很多飯店還用雞油加工雞飯,味道也十分可口,令人歎服。因此化州城的居民,為了省時省事,不時舉家到雞飯店聚餐。有時客人來了,也請到雞飯店裡就餐。同時,一些單位接待客人,也喜歡“品嚐化州白切雞去”,並引以為自豪。一些年輕人打賭,也讓輸者請吃白切雞和雞飯,至於宵夜吃白切雞和雞飯的則難以勝數。

由於化州白切雞享有很高的聲譽,化州城和各鎮的酒家都打出“白切雞”的招牌,大發其財。近年來,茂名市區經營化州白切雞的酒家、大排檔已有數十家,甚至在深圳、珠海等地也可見到“正宗化州白切雞”的招聘,以招徠食客。

5、笪橋黃瓜幹

笪橋黃瓜幹是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笪橋鎮的特產。化州笪橋黃瓜幹(巴瓜)扁薄、色黃白、味甘、淡甜爽脆,風味獨特,是人們夏天最佳的菜品,茶樓酒家的美食。

在整個粵西甚至於全省,當提及黃瓜幹,人們很自然就會想到化州市笪橋鎮。至於該鎮何時開始種植黃瓜已無據可查,但僅製成黃瓜幹這一傳統工藝都已有百多年的歷史。據傳,就連笪橋鎮的名字都與黃瓜有關。笪橋圩建於明末清初,當時,圩前有一條小河環繞,人們以竹木搭橋過河趁圩,而在小河兩旁則常見有用竹笪晾晒黃瓜,久而久之,用竹笪晾晒黃瓜子橋邊已成風景深印人們腦中,於是便有了笪橋名字。

黃瓜屬葫蘆科植物。笪橋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春季、冬季種植40天可收穫,收穫期為一個月左右;夏季、秋季種植30天可收穫,收穫期為一個月左右,以春季產量最高。目前,全鎮年種植黃瓜超萬畝(含複種),年產黃瓜幹1600多噸,年產值達3千多萬元。

笪橋種植黃瓜及加工製作黃瓜歷史悠久。其種植的黃瓜,體形通直、端正、飽滿、均勻,味甘性涼,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蛋白質,妙制配菜,味道香甜可口,是群眾家常喜愛的菜品。同時,它更是製作“笪橋巴瓜”的原料,經加工製作出來的黃瓜幹(巴瓜)扁薄、色黃白、味甘、淡甜爽脆,風味獨特,是人們夏天最佳的菜品,茶樓酒家的美食。

笪橋黃瓜幹作為傳統工藝精製而成的農產品,早已聲名遠播,現在已實行種植基地化、管理標準化、生產規模化、加工科學化,是具有濃厚地域特色的環保產品,成品供不應求。

4、化州拖羅餅

化州拖羅餅是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的特產。化州拖羅餅以其考究的製作技藝和獨特的口感風味而飲譽粵西。2012年化州拖羅餅被列入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化州歷史悠久,古謂石龍,又稱羅州,因特產貢品橘紅而被譽為橘洲。化州地處粵西南,美麗的鑑江、羅江貫穿其中,交錯流暢。羅江乃母親河。羅江水,滋養著化州160多萬兒女;羅江水,孕育了化州拖羅餅文化。化州拖羅餅,早已成為最具地方特色風味的代表性食品。

據明代萬曆年間編修的《高州府志》載:化州拖羅餅源於唐代貞觀年間。相傳石龍城(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羅興,20多歲就以做餅為業,每天挑著自制的酥餅到城區沿街叫賣。為了引來顧客,他邊叫賣邊敲小鑼,叫賣聲和鑼聲拖得很長很長。由於他做的餅風味獨特,實在好吃,加上鑼聲招徠,因此大人小孩追逐而上,圍觀購買。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這種餅叫做拖鑼(羅)餅。拖羅餅之所以獨具風味,其餡料以海南出產的風味椰子絲為主,配以美味的叉燒、伍仁、白芝麻之類。更主要的是因為羅興的製作技藝精湛,致使這種餅皮薄、餡足、質脆、味香、形美。實在令人愛不釋口。羅興後來將餅藝傳給了他的親戚、陳氏人家,從此世代相傳。據說這種餅後來有人傳賣到海南島,其時宋代大文豪蘇軾被貶謫海南,有機會吃到這種餅,他讚不絕口,作詩稱曰:“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明代嶺南才子陳鑑,亦有詩讚拖羅餅曰:“情深餅相望,鑼響人團圓……”。化州的老百姓說:“中秋不吃拖羅餅,嚐盡百味也枉然。”

化州拖羅餅的製作過程十分複雜。其餅色香味美,外觀色澤金黃,形如明月,食之不膩,不熱不燥,齒頰留香。用於拜月,送禮或嘆茶,都屬上品,大方得體。千百年來,拖羅餅的製作技藝,由羅氏傳陳氏,既傳承又創新,已成為化州市、茂名市,直至廣東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它將得到更好的保護、傳承和發展。化州拖羅餅製作業,將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2014年,中國烹飪協會認定化州市中華名小吃拖羅餅,獲得各種各樣的榮譽和大小獎項,產品遠銷海內外,具備“中國拖羅餅之鄉”冠名條件,正式評為中國拖羅餅之鄉。

3、簸箕炊

簸箕炊是傳統的粵西特色小吃,在茂名、高州、化州、湛江一帶非常盛行。   簸箕炊(化州又稱格霍“霍發音@”),因其採用竹篾編制而成的簸箕為盛具而著稱,其後放磨成槳的米粉於簸箕當中,待一層熟透後再逐漸新增,一般都有三層以上。待米粉全熟後,用小刀將其剮成格狀,以方便食客食用,最後在其表面放上香油、芝麻與蒜蓉漿(即蒜雞油)然後蘸著吃,入口細膩富有彈性,不過因蒜蓉有餘味,所以也有不好此道者,故可單純放花生油所煮成的香油,其風味依舊。

製作方法

原料:

大米、生粉、清水、熟芝麻、花生油、醬油、辣椒醬、蒜頭

製法:

將大米洗淨,用清水浸3小時,撈起,投入石磨中邊加清水邊磨成米漿,加入適量生粉與之拌勻,過細眼蘿鬥,成為米粉漿;待蒸鍋水開上氣後,將米粉漿分次灌入托盤或小簸箕蒸熟即成。

食法:

夏秋季節,將簸箕炊切成小方塊,撒上小芝麻或配蒜頭、醬油、花生油;冬春季節,將簸箕炊切成小方塊炒熱加辣椒醬。

特點:

潔白、軟滑、爽口、鹹香。   現在好多城市裡都有人賣簸箕炊,製作簸箕炊用的都是電石磨,這種磨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快,磨得也非常細,十分方便省力。但實際上還是過去用石磨磨製而成的那種簸箕炊味道獨好。用古老的石磨磨出來的米粉漿做成的簸箕炊脆滑、質感好,原因也許是石磨磨得慢,石磨的重量大,加上它磨得慢,在重壓下磨擠出來的漿液水分均勻,並且水與米粉不易分離,蒸出來的簸箕炊味道才是最正味的。   簸箕炊的製作不很複雜,將磨好的米漿分層加入蒸爐裡蒸熟即可。這種蒸籠是特製的,裡面有個三角架,可以放上十多蓋子,然後蓋上籠罩。三角架有多少層,外面的籠罩就有多少隻孔。這些孔是用來新增米漿的,加完了米漿就把孔塞住,不讓水蒸氣跑掉。一般來說,一蓋簸箕炊的厚度在五釐米的,就得分成四到五次完成新增米漿。倘若你一次性就給蓋子加滿,就要很長時間才能把它給蒸熟,時間久蒸出來的簸箕炊質感也不好。一般的簸箕炊我們都可以看到它有好幾層。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簸箕炊是農村小孩最奢侈的零食。當然,買簸箕炊不像買豆腐花那樣要現金交易,沒錢也可以吃到簸箕炊,那就是在自家米缸裡拿米去換就行。父母不在家,只要米缸裡有米,就有簸箕炊吃。一斤大米就可以換一塊簸箕炊。   目前,在茂名、化州等地,這種街頭小吃還很實惠,每一整個簸箕炊的售價大約是4元左右。可以買一整隻,也可以買一半,更可以只買四分之一,價錢隨量折半,實是街頭惠食者的一大首選。

2、榕樹茶

榕樹茶又名琉璃茶,因產於古官道榕樹圩附近而得名。有說榕樹茶條細嫩,葉色綠翠,形態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樹茶產地琉璃茶(明崇禎年間州守趙仕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見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樹茶,其味特別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樹茶入口甘潤,飲之不僅生津止渴、且能驅風化痰,消滯開胃。此茶始種於明末,至今有

300多年曆史,相傳明末,清初有一清官司因避權0追輯,出逃到此,削髮為僧,化名善果,隱居於琉璃庵內,他於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泡琉璃茶,款待過往人。由於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書能文,因而四方官紳名士以到琉璃庵飲茶賦詩為時尚,題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觀察使葉申萬吟有“茗飲一盞賽新羅”之佳句。名士謝桂垣茶罷乘興作詩云:“峰迴路轉得茶庵,來試名泉一勺甘;絕似惠山風味好,嶺南真不減江南。”名人飲名茶,相得益彰,榕樹茶由蜚聲。

1、化州橘紅

產地:中國廣東化州。 功效:理氣化痰止咳、治寒胃病、消化不良等。( 茂名)

化州橘紅是化州一箇中藥材,其性喜溼熱,其果實泡水有止咳去痰的作用,在多種的止咳化痰的中成藥中均含有其成分,其經常出口國外,在以前是作為皇宮貢品是藥材,現在則為大眾所用。其銷住國內外,口啤極好!!

化州橘紅系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藥用部位為未成熟果實和成熟的乾燥外層果皮,在產地加工時將橘皮用刀分成兩層,外層為橘紅,內層則為橘白。商品名稱為毛橘紅。具有散寒,燥溼,利氣,消痰的功能,為常用中藥。藥用歷史相當悠久。當地有正毛化州橘紅和副毛化州橘紅兩種,前者是正品,為常綠灌木,主幹明顯,粗而短,一般高0.5~1米,樹冠高4米左右,枝梗短而粗壯,基本無刺,嫩枝梗稍扁起稜,密被絨毛,單身複葉互生,葉片厚,橢圓形,葉翼倒心形,葉片邊緣密佈絨毛,嫩葉尤多,葉腋處生總狀花序或花束,花萼呈杯狀,萼片4淺裂,花瓣4片,矩圓形,白色;果實球形,多心室,幼果全身被雪白絨毛。花期2~3月,幼果期3~4月,果熟期10月。 地理分佈

除了化州產橘紅外,中國的一些地區也產橘紅,其中樟紅系產於浙江黃岩地區的橘紅;建紅其形呈長條薄片,色紫紅,主產於福建閩侯;溫柑紅主產於浙江溫州,其片薄圓而小;瀝紅產於衢州,色橙黃帶青,久貯過夏則變灰黑,較次。在全國各地所產的橘紅,以化州橘紅為主,藥效也以廣東化州產的為佳,醫藥著作所記載的橘紅或"化橘紅"就是指化州橘紅.

化州橘紅因化州得天獨厚,吸收了地下所含的礞石礦,故所產的橘紅果花芳香毛厚可人,也因獨一性,而被列為世辦一級珍稀。它對肺癆,多年咳嗽,慢性支氣管炎,胃痛,氣虛,消化不良,水土不服等都有效果。 分為金錢與鳳尾兩種,體生白毛,戟手香烈,藥效相同,橘紅花對治癲癇病有特效,常服可輕身延年,還可消除酒積,煙積。 典故

史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終日見妻子馬皇后久咳不愈,心下著急,後得1獻上化橘紅花若干,馬皇后以此花泡水服後,不藥而癒,其後更一度在宮中盛行以化橘紅花泡服治風寒咳症,再後來,更發現化橘紅果的效果更勝花朵,及後連年化橘紅便上貢,一時滿城橘貴。所以,當時就出現了化州橘紅有“南方人蔘”之稱和“一片值千金”的說法。 味道

其味道有點兒苦,但又不大苦。

標籤:化州 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