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冰的教案優質6篇

教案在書寫的過程中,大家需要注意與時俱進,教案對我們的教學質量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認識冰的教案優質6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冰的教案優質6篇

認識冰的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通過視覺、聽覺、觸控覺等感知1和許多;瞭解1和許多的關係,知道“許多”可以分成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合起來是許多。

2、鼓勵幼兒積極參與遊戲活動,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許多紅蘿蔔,一個白蘿蔔,兔子玩具一個,黑板上佈置一個房子,門裡面有許多小兔圖片,橘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直接匯入活動,引起幼兒興趣。

1、師:今天我們教室裡有誰來了啊?(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有多少爸爸媽媽?(幼:有許多爸爸媽媽,爺爺奶奶)

2、出示玩具小兔,引起幼兒興趣

師:“嗚嗚嗚……我也要到小二班來”

咦!是誰哭了啊?

誰來了?(師出示玩具小兔)

有幾隻兔媽媽啊(幼:1只兔媽媽)

二、創設情景,用聽覺、視覺及動作感知“1”和“許多”

1、初步感知“1”和“許多”

師:今天兔媽媽要與小朋友做遊戲。我們來看看,這裡有誰?”

(師指著黑板上的房子,把門開啟,引導幼兒觀察)

師:有誰?(有小兔)

有幾隻小兔?(有許多小兔)

它們都一樣嗎?(不一樣,有1只小黑兔,有許多小白兔。)

2、指導幼兒親自參加分和操作活動,掌握“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許多個物體可以分成一個一個的物體,一個一個的物體合起來成為許多個物體。)

師:小兔肚子餓了,兔媽媽要去拔蘿蔔了。(師把黑板上的“門”關好,請小兔在家裡別開門。)

1、觀察蘿蔔,尋找1和許多

教師指著菜園問:“這裡有多少蘿蔔?”(許多蘿蔔)

“這些蘿蔔都一樣嗎?”(有一個白蘿蔔,有許多紅蘿蔔)

2、拔蘿蔔

幼兒幫小兔每人去拔1個蘿蔔,“你拔了幾個蘿蔔”(我拔了一個蘿蔔)

提問:現在菜園裡還有蘿蔔嗎?(一個也沒有了)

教師:菜園裡有許多蘿蔔,每人拔一個,菜園裡一個蘿蔔都沒有了,許多蘿蔔分成了1個、1個、1個……

3、送蘿蔔

幼兒唱歌請黑板上的兔子開門,並告訴兔子“我給你送蘿蔔來了,我送你一個蘿蔔。”

幼兒把1個1個蘿蔔都送到小兔家裡去。

提問:現在筐子裡有多少蘿蔔?(有許多蘿蔔)

師:小朋友把1個1個蘿蔔送來,小兔有許多蘿蔔了。1個、1個合起來就是許多。

三、小兔請客,再次熟悉“1”和“許多”之間的關係

1、分橘子

小兔:“謝謝小朋友把一個一個蘿蔔送來,使我有了許多蘿蔔。我要請你們吃橘子。這裡有多少橘子啊?”(有許多橘子)

現在老師來分,大家閉上眼睛,仔細摸摸手上有幾隻橘子,然後告訴你的好朋友“我有1只橘子。”

2、吃橘子

和同伴、爸爸媽媽一起分享橘子結束本次活動。

認識冰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認識它們之間的關係。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絡,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過程:

一、複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所有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是什麼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教師板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徵。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麼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麼?

請摸一模三條稜相交處有什麼?

教師板書:面、稜、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麼關係?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稜?稜的位置、長短有什麼關係?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小組討論,然後完成p28的表格。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稜:12條,相對的4條稜長度相等。

頂點:8個。

3、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徵。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稜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徵。

1、出示正方體的特徵。

教師提問:看一看這個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麼變化?

(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徵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徵。

學生討論、歸納後,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稜:12條稜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

相同點:面、稜、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稜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徵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師板書集合圖:

(三)製作長方體。

製作準備:

橡皮泥八小團,細棒十二根(分成三組,每組四根長短相同)

製作過程:

1.按下圖的順序,逐步搭成一個長方體的架子。

2.成品如圖。

讓學生動手操作,然後說一說在製作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圖中資料口答。

(1)(2)

(1)長方體的長是()釐米,寬()釐米,高()釐米,12條稜長的和是()釐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體,12條稜長的和是()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

分別是9釐米,3釐米和2.5釐米,它上

面的面長是()釐米,寬()釐米,左

邊的面長()釐米,寬()釐米,相交

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長和是()釐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裡畫√,錯誤的畫×。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4)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四、課堂總結:

誰來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和它們之間的關係?

五、課後作業:

1、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後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2、完成p29的“做一做”。

(冀教版)五年級數學教案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內容:

冀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目標:

1. 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各部分名稱,瞭解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以及長方體、正方體之間的關係。

2. 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不同的展開圖,加深對長方體、正方體特點的認識。

3. 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一種轉化的思想,及研究方法的學習,體會學科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和長方體、正方體的關係。

教學裝置:

幻燈片、一個正方體紙盒、一個長方體紙盒、直尺。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出示實物圖。讓學生找出圖中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幻燈顯示)

師:同學們請看,這些物體你們認識嗎?你能從中找出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實物嗎?

生:墨水瓶的形狀是長方體……

生彙報,教師進行分類。

說出生活中見到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物體。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

生:牙膏盒的形狀是長方體,骰子的形狀是正方體的。

生:……

指名發言要更多傾向於差生。

二 自主探究

1.認識面、頂點、稜的特徵。

指出面、稜和頂點。

師:生活中這樣的物體有很多,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像老師這樣摸一摸你有什麼感覺?

生:上面有平平的面,還有邊和尖尖的角。

師:這個平平的面我們就叫做長方體的面、面與面之間的邊叫做稜,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也可以試著讓學生說一說他們的名稱)教師板書。

拿出正方體物體:你們能指出面、稜和頂點嗎?

再讓學生指一指長方體的。

面的特徵。

師:數一數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生:長方體有6個面、正方體有6個面。

師:你是怎麼數的?這些面有多少特徵?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規律來數)

生: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師:你用什麼辦法驗證你的猜測呢?(可以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用一定的方法驗證相對的面的面積相等。

生:我用算的方法來驗證……

生:我用剪的方法驗證,是這樣做的……

生:我用畫的方法……

頂點、稜的特徵。

師:觀察用細棒和珠子做成的正方體和長方體。

師:長方體和正方體分別用了多少根小棒、多少顆珠子?(珠子也就是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頂點",所用的小棒就相當於"稜"。)

生:正方體用了8顆珠子12根小棒,證明正方體有8個頂點,12條稜。

生:……

師:說說你是怎麼數的?它們的稜各有什麼特點呢?

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數。

整理特徵。

師:剛才我們通過觀察找到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徵,你能把它們的特徵整理在表格中嗎?

名稱 面 頂點 稜

正方體 6個面,所有的面完全相等。 8個頂點 12條稜,所有的稜的長度都相等。

長方體 6個面,相對的面完全相等。 8個頂點 12條稜,每組4條稜的長度相等。

學生先自己整理然後在小組內交流。

2. 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係。

師:仔細觀察表格,正方體和長方體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生:正方體和長方體都有……,不同的地方是……

學生彙報得出: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認識長、寬、高。

師:相交於一個頂點有三條稜,這三條稜的長度誰知道叫什麼名字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

師:拿出你準備的長方體,這樣放著誰能說出它的長、寬、高?如果這樣放呢?(變換不同的方向說出)

師:你們能看圖說出每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嗎?

師:你能測量長方體的長、寬、高嗎?

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師:正方體的稜長有什麼特點?那正方體每條稜的長度都叫做正方體的稜長。

練一練第二題。

三 鞏固新知

練一練的第三題。

師:看練一練的第三題,誰能把題讀一讀,然後回答。

生:……

師:前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釐米呢?……

生:……

總結

回顧這堂課,你有什麼收穫?

認識冰的教案篇3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認識平面圖形》預設教案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第一冊p34~p35。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畫一畫等操作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徵。

2.通過分一分,讓學生感知到圖形的形狀不受其大小、顏色和擺放位置的影響,能正確分辨各種型別的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觀察、判斷、實踐操作的能力。

4.通過欣賞、拼擺平面圖形,讓學生感受到圖形的美,學會欣賞數學美。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分辨各種平面圖形,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 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白紙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案,匯入新課。

師:這像什麼?(輪船) 這是老師用各種圖形拼成的,你認識這些圖形嗎?

生一一指出,教師隨機出示用彩色卡紙做成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展示在黑板上。□、○、△、

二.實踐操作,體驗“面在體上”

1.感知“面在體上”

師:你能在我們昨天學過的立體圖形中,找到這四個圖形嗎?

2.體驗“面在體上”

師:每個小組由小組長安排每人選一個立體圖形在紙上畫出至少兩個圖形。

師指導有困難的學生畫圖。

畫圖時要注意的幾點:線要畫直,線與線之間不能有缺口,要有一個點。

3.展示圖形,認識圖形的特徵

選取學生畫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在黑板上展示。

分別說說你剛才用立體圖形畫出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有什麼發現嗎?或者說

有需要注意的地方要告訴大家的?

認識圖形的特徵:

正方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四條邊都相等,有四個角;

長方形:有四條直直的邊,兩條對邊相等,有四個角;

三角形:有三條直直的邊,三個角;

圓:線都彎曲的,沒有角;

4.給圖形分類,正確分辨圖形

師:老師也畫了一些圖形,誰來幫它們分分類呢?

生分類

師小結:圖形的形狀是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影響而改變的。(課件

演示圖形的分組)

三.聯絡生活,找圖形

師:說一說,你身邊哪些物體的面是你學過的圖形。

(老師要注意糾正學生的表達,是一個面,而不是一個立體。)

四.欣賞圖案,聽故事

師:七巧板可是七塊神奇的板,因為它們可以拼成各種各樣的圖樣,現在我們一起來聽個《守株待兔》的故事,來看看七巧板的奇妙。

(課件演示)

師:課後,小朋友們也用七巧板去拼一拼,看看可以拼成什麼有趣的圖案。

設計說明: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了解學生,吃透教材,對課上所要解決的問題均要有一個估測,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基礎。課前我瞭解到學生在學前已經會認簡單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所以我直接出示這幾個平面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

對兒童來說,空間觀念是從經驗活動的過程中培養起來的,學生的經驗是他們發展空間觀念的基礎;同時,發展空間觀念的基本途徑是多樣的,這些途徑包括生活經驗的回憶,實物觀察,操作活動,想像與表達活動等。特別是對於低年級學生,實際觀察和操作是發展空間觀念的必要手段。在設計上,我是按“觀察,感知面在體上——動手畫,體驗面在體上——說一說,聯絡生活找圖形”來學習的,在課堂上滲透空間觀念

認識冰的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使學生經歷猜測、探索、驗證的過程來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米=10分米。

2、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踐又應用於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在建立長度觀念時,對毫米、釐米、分米、米之間的關係易混淆,故教學時應講清它們之間的關係,比較它們的長短,使學生能正確、深刻地理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投影儀(或掛板)、米尺;學生準備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幣、一枚一元硬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快樂學堂——由浙江大學網路資訊系統有限公司提供

由學生測量的結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遊戲引入。

測量遊戲:同學們,你們每組桌上有一個籃子,籃子裡有幾種東西(“一元硬幣、一分硬幣”各一枚、一張紙條、一塊橡皮),請你們看看分別是什麼?誰能用尺子準確測量出它們的長度或厚度?(小組合作)然後小組彙報。

猜測:一元硬幣的厚度。測量一枚1元硬幣或1分硬幣的厚度為什麼不能用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呢?(學生自由發言)

一枚1元硬幣(1分硬幣)的厚度用米或釐米做單位都不合適,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比釐米更小的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認識毫米。

繼續播放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快樂學堂——由浙江大學網路資訊系統有限公司提供

觀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麼新發現?(同桌交流)

彙報交流:1釐米中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用兩支筆的筆尖指著,一毫米一毫米地數1釐米中有多少個1毫米?

直尺上除了釐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格。一釐米間的每一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1釐米裡面有10個1毫米。

(板書:1釐米=10毫米)。

你身邊什麼物體的實際長度接近1毫米?

用手勢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練習:

量出一枚1分硬幣的厚度。

填一填:

2.認識分米。

(1)引入分米。

動手操作:用學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課桌寬是多少?(當學生用“米”做單位量時,課桌寬不夠1米,用“釐米”做單位時,一一測量很麻煩。)

獨立探索:你感覺用一個多長的長度單位量課桌的寬比較合適?

彙報交流,引導學生想象:如果有一個比釐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

像量課桌這樣的物體長度時用米、釐米或毫米做單位都不合適,我們就要創造一個新的長度單位。

⑤互相討論:這個單位規定為多長合適?學生討論(得出以“10釐米”為一個單位比較好)彙報並說明理由;從而引出“分米”。(板書,把課題補充全:分米的認識)

(2)問:1分米等於多少釐米?(板書:1分米=10釐米)。

用手勢表示出1分米的長度,表示出2分米的長度。

(3)學生用直尺量1米長的繩子,每1分米作一個記號,問:1米里面有幾個1分米?(板書1米=10分米)

(4)練習

與同桌互量從手腕到指尖有多長?

三、利用知識,解決問題

繼續播放課件:毫米和分米的認識——練習區——由浙江大學網路資訊系統有限公司提供

1.量出數學教科書的寬是幾分米幾釐米幾毫米?(1分米4釐米4毫米)

2.在()裡填上合適的單位(投影或掛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長是1(),一把米尺的長是10(),一把米尺的長是100()

一個墨水瓶高約1(),教室的門高約是2(),寬約是1()

四、看書質疑,全課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你學會了什麼?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即直觀又準確地記住它們之間的關係呢?

五、板書設計:

1、毫米、分米的認識

2、1釐米=10毫米1分米=10釐米1米=10分米

認識冰的教案篇5

幼兒發展目標

1、認識長方形,正確說出圖形的名稱,初步瞭解長方形的特徵。

2、區分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異同點。

教師指導要點

(一)興趣匯入(教師和學生用卡:形狀卡片)

遊戲:"哪個圖形寶寶不見了?"

1、教師在黑板上逐一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導語:現在呢,我們要玩"那個圖形寶寶不見了"的遊戲,玩遊戲的時候陳老師要請寶貝趴在桌上(學生常規好,可讓閉上眼睛)

教師取走一張圓形卡片,請幼兒說一說"哪個圖形寶寶不見了"。

2、遊戲反覆進行,可集體或個別。

(二)新知學習(小掛圖、正方形,長方形卡片)

名稱:學習長方形

玩法:

1、幼兒初步認識長方形。(小掛圖)

出示畫有長方形實物的掛圖,讓幼兒命名。教師問:"這是什麼?""它是什麼形狀?"。

2、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正方形,長方形卡片)

教師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將正方形與長方形重疊放置,直觀地讓幼兒感知並說出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異同點。

3、教師小結:"正方形和長方形都有四條邊、四個角;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長方形四條邊不一樣長,面對面的兩條是一樣長。"

(三)操作鞏固(p13、學生用卡:形狀卡片)

1、名稱:圈一圈(p13)

玩法:找出是長方形的物品,並圈出來。

2、名稱:分一分(學生用卡:形狀卡片)

玩法:將不同顏色的卡片按照形狀(長方形和正方形)分為兩類。

(四)遊戲體驗(形狀卡片掛飾)

名稱:"蘿蔔蹲"遊戲

指導語:現在呢,我們一起玩《蘿蔔蹲》的遊戲啦,請寶貝們出來

教師給每個幼兒發各種圖形掛飾。

指導語:寶貝們看到自己的圖形寶寶了嗎?這就是代表你自己啦。我們一起念兒歌《蘿蔔蹲》:蘿蔔蹲,蘿蔔蹲,陳老師先說蘿蔔蹲完,掛正方形的小朋友蹲;這時候掛正方形小朋友蹲下,再請那個掛正方形的小朋友邊蹲邊念"掛正方形的小朋友蹲,掛正方形的小朋友蹲完**蹲",做錯了,要表演"動物叫"節目哦。

交換圖形掛飾,遊戲若干次。

(五)練習提升(p14、p15)

1、名稱:送圖形寶寶回家

玩法:用連線的方法分別將正方形和長方形寶寶送回家。

2、名稱:塗一塗,數一數

玩法:找出每一個物體中的長方形塗色,並數一數正方形和長方形各有幾個。

3、名稱:找一找、說一說

玩法:在教室中尋找與長方形相似的物體.

認識冰的教案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千的認識。

2. 用千數圖表示千以內的數和千。

3. 千以內數的讀與寫,並登入數位表。

4. 千以內數的分拆。

5. 數的多種表達方式。

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情感與態度:

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千以內數的讀與寫。

難點:

數的多種表達方式。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 廣場上有853 人。

2. 人民廣場上有50 只鴿子。

3. 花壇裡有1000 枝鬱金香。

4. 803 戶家庭搬入了森林新村。

二、新授

??

1. 用算式表示數的組成 853=( )+( )+( )

2. 350=( )+( )+( ) 1000=( )+( )+( )+( ) 803=( )+( )+( )數的分拆,下列數由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組成?

3. 314=( )+( )+( ) 728=( )+( )+( ) 990=( )+( )+( ) 461=( )+( )+( ) 700=( )+( )+( )

4. 這樣分拆行嗎?700=(500)+(100)+(100)

小結:要按計數單位對數進行分拆。

?? 中間、末尾有0 的數的讀、寫法。

1.這兩個數怎樣讀?(出示ppt) 990=( )+( )+( )讀作:九百九十 700=( )+( )+( )讀作:七百

2. 變一變,怎樣讀909、707(出示ppt)

3. 這四個數有什麼共同點?在讀數時要注意什麼?你能舉些例子來證明你的觀點嗎? 990 700 909 707(出示ppt)

4. 用怎樣的方法來讀數?(出示ppt) 108、180、810、780、2000、2200

??

1. 末尾或中間有0 的寫法(用算式來幫忙寫數) 400+30+7= 200+80+1= 700+20+2= 100+90+1= 800+80+0= 900+90+9= 800+0+8=

2. 比較:兩個0 分別表示什麼含義? 800+80+0= 800+0+8= 寫數時,哪個數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在哪一位上寫0。

3. 獨立寫數,練習4。

4. 用4,4,0,0 組成四位數。 最小是( ),是( ),讀1 個0 是( ) 1 個0 也不讀是( )。

三、總結: 師: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