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123教案模板6篇

教案的出現,就是為了讓教師能夠在講臺上更好的發揮自己的教學實力,教案在起草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創新教學方法,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123教案模板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123教案模板6篇

認識123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引導學生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絡,通過類推和遷移,進一步理解乘法的含義,知道乘法和加法的關係,能根據加法算式寫出乘法算式,能根據情境圖寫出乘法算式。

2.使學生認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正確讀、寫乘法算式。

3.初步學會利用乘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利用小組合作,交流鞏固知識。

情感與態度

在練習中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採用多種方式鞏固乘法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前兩節課,我們認識了一種新的運算,是什麼?(板書出來)你對乘法有了哪些瞭解呢?這節課我們來練習有關乘法的知識。

二、基本訓練

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4+4+4= 6+6+6+6= 2+2+2+2+2= 學生獨立做後訂正。

把可以改寫成乘法算式的改寫出來。 3+3+3+2= 5+5+5+5+5= 2+2+2+2= 4+4+4-4= 先自己做,同桌間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專項訓練

1.開火車讀乘法算式。 2×3 7×5 6×4 9×1 8×3 3×4 1;學生讀乘法算式,注意不要把乘讀作乘以。

2.43頁2題。讓學生看圖,獨立做,師巡視。學生看圖獨立填空,彙報自己的想法。

3.寫出乘法算式,再讀出來。4個2相加5個3相加2和6相乘

4.填空:

(1)3個8相加,和是( )。

(2)一個因數是8,另一個因數是3,積是( )。

5.綜合練習:

p43第3題,小組交流,全班展示。

四、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們表現得都非常好,還有什麼問題嗎?

認識123教案篇2

一、活動名稱:夏天的水果

二、適合年齡:2-----2.5歲

三、吸引力:顏色

四、直接目的:ccio

五、間接目的:

1、讓幼兒認識夏天的水果,能準確的說出水果的名字。

2、學說短語:“這是xx”

六、活動準備:蘋果、橘子、梨子的實物、自制的三步卡一套。

七、活動過程:

1、介紹活動名稱,並取教具。

2、依次出示蘋果、橘子、梨子的實物,請幼兒看一看、並鼓勵幼兒說出自己認識的水果名稱。

3、鼓勵幼兒說這樣的句式“這是蘋果” “這是橘子”“這是梨子”

4、將圖卡分別放在其相應的實物旁,並說“這是蘋果“這是橘子”“這是梨子”

5、以同樣的方法進圖文卡和字卡的配對。可請幼兒來共同完成圖文卡和字卡的配對。

6、繼續進行三段式教學法的辨別和確認。並請幼兒跟著老師學說:“這是xx”(重點指導幼兒不熟悉的水果)

7、收教具,並請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八、 活動延伸:品嚐水果,並做認識其它水果的準備。

認識123教案篇3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認識(一)》,在課本的2——5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並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徵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過程與方法: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一些特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教學重點:

在觀察和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徵,知道直徑和半徑的概念。

教學難點:

用圓規畫圓。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知圓

師:我本想讓大家做一個套圈遊戲,但對於大家站在什麼位置參與遊戲更公平,老師一直沒有想好,請大家幫我參謀一下。(課件出示三種遊戲方式,觸控筆畫出同學與小旗標誌之間的距離。)

匯入:為什麼圓會有這麼大的優點呢?讓我們一起來探尋圓的奧祕吧!

板書課題:圓的認識

學生對於三種遊戲方式進行評價,並說原因。

二、互動探究認識圓

1.欣賞圖形。

(課件出示生活中的圓,同時用觸控筆“抽”出圓形)

師:圓和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麼不同呢?(出示以前學過的圖形)

(出示一個橢圓和一個凹凸不平的圓)問:這是圓嗎?為什麼?

2.嘗試畫圓。

(1)(實物投影儀出示學生畫出的失敗作品和成功作品)師:猜一猜,為什麼有些圓會“咧著嘴”呢?

(2)(實物投影儀)老師示範畫圓。

3.認識圓各部分的名稱。

老師在白板上用圓規、直尺等工具演示畫圓、圓心、半徑、直徑及用字母表示的方式。

4.探究圓的特徵。

(1)畫:在剛才自己畫的較成功的一個圓中繼續畫3條半徑、3條直徑。

想:a.在同一個圓裡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 b.在同一個圓裡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直徑呢?怎麼發現的?

(2)畫:a.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b.在另外一個地方畫兩個半徑都是2釐米的圓。

想:圓的位置與什麼有關係?圓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5.首尾呼應

師:在剛上課的套圈遊戲中,小旗標誌在圓的什麼位置?每個同學站在圓的什麼位置?小旗標誌與同學之間的距離是什麼?能解釋為什麼設計成圓形的隊形比較公平嗎?

三、鞏固練習拓展圓:(闖關練習)

(第一關用白板遮蓋的方式逐一呈現練習題,在學生回答出結果時,用觸控筆及時給出結果。第二關演示圓形、正方形、橢圓滾動過程及中心點留下的痕跡。)

四、史料再現昇華圓

(呼叫電子白板上的“科技素材”)

五、全總結理知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感受圓的歷史。

六、課後思考;

如果要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你有什麼方法嗎?

談收穫。

板書設計:

圓心 o 位置

半徑 r 圓的大小

直徑 d

認識123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操作過程,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

2、能辨析生活中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3、學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重點:

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會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難點:

掌握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長方形、正方形紙和三角板。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紙、三角板、觀察表、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匯入:小朋友,當你吃過晚飯,喜歡和爸爸媽媽一起散步嗎?你最喜歡鎮海哪裡的夜景?是啊,我們的鎮海越來越美了,就連一幢幢樓房在夜空下也那麼的溫馨迷人。(媒體播放)

2、設疑:當你陶醉在美景中時,有沒有發現其中的數學問題呢?(抽象出長方形和正方形)

3、瞭解:能談談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嗎?(根據學生的原有認識,完成觀察表中的有關問題,如幾條邊幾個角)

4、揭題:原來你們早就和它們交上朋友了,看來今天老師想和你們一起繼續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應該是不成問題了。(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一)初步感知:

1、根據原有認知結構,判斷課件中的圖形哪些是長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2、質疑:看來有4條邊和4個角的圖形也不一定是長方形和正方形,那麼它們的邊和角里一定還藏著許多祕密等著我們去一一發現,你們願意嗎?

(二)深入探究:

1、認識長方形:

1)猜想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邊和角會有什麼祕密?

2)動手操作驗證自己的猜想。

3)彙報交流,媒體選擇性對學生的方法加以演示。

4):小朋友真會動腦筋,通過自己動手摺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知道了長方形的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媒體出示,齊讀)

5)認識“長”、“寬”

6)找一找身邊的長方形並指出它的長和寬。

7)激勵引入到正方形的研究中。

2、認識正方形

探究方法同上,但有所簡略於彙報演示。

3、嘗試驗證會什麼一開始有些四邊形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4、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係:

1)四人小組根據剛才的發現討論兩者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2)彙報交流。

5、學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1)用小棒擺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說說擺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2)想把你擺的長方形畫下來嗎?(先發表各自的意見,然後教師範畫,再學生自己試畫)

3)畫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方法一樣嗎?要注意什麼?

4)生獨立畫正方形,指名板演並讓他人。

三、交流,提升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你覺得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有很麼不滿意的?(先在小組裡說一說)

四、練習鞏固,拓展深化

1、猜想邊長、長、寬的長度

2、數一數有幾個長方形、正方形

3、設計一個自己喜歡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指定長度,畫上美麗的圖案,並說說想把自己的設計用在生活中的什麼地方。

認識123教案篇5

課題:小數的初步認識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體會小數的含義,能認、讀、寫小數部分是一位的小數,知道小數各部分的名稱。

2.過觀察思考、比較分析、綜合概括,經歷小數含義的探索過程,讓學生主動參與,學會討論交流,與人合作。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了解小數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掌握小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理解小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創設情境:小明家新裝修了一個書房,今天他約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開的世紀百盛購物廣場買一張合適的書桌,(出示例題圖)。他需要的書桌是怎樣的?學生觀察圖片,說說書桌面的長和寬。

2.根據學生的回答提問:5分米是幾分之幾米?為什麼是 米?

4分米是幾分之幾米?為什麼?

二、交流共享

1.教學例1。

認識整數部分是0的一位小數。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時出示1米的紙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幾米?(引導學生說出1分米,師板書)所以5分米就是這樣的5份,也就是 米;4分米就是這樣的4份,也就是 米。

介紹:(邊板書)還可以寫成這樣的形式:0.5

你以前見過這樣的數嗎?這樣的數叫――(板書:小數。)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小數,看誰先和小數交上朋友。

0.5讀作:零點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麼?

出示教材第88頁“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寫後,出示答案,全班訂正,指導做錯的學生糾正錯誤。

2.教學例2。

認識整數部分不是0的小數

創設情境:小明和小紅選完書桌後又選了三樣學習用品(出示:教材第87頁例2的商品圖)

營業員正好在為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單位標價。你能和營業員一起來正確標價嗎?(四人一組討論)

6角用元作單位是多少元?

為什麼1元2角是1.2元?你是怎麼想的?3元5角呢?

板書:1元2角 1.2元 1.2讀作一點二

3元5角 3.5元 3.5讀作三點五

誰來讀一讀這幾個小數?

小結:幾元幾角分成兩部分,幾元和幾角,先把幾角表示成“零點幾元”,再和幾元合起來就是幾點幾元。

完成教材第88頁“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商品圖,讓學生將價格寫成小數,並讀一讀。

3.認識整數和小數。

(1)課件出示教材第88頁上面的一段話,讓學生自主閱讀。

引導學生說一說:0.5、0.4、1.2、3.5的整數部分是什麼,小數部分是什麼?

師:那這些小數該怎麼寫呢?讓我們動手試試。(教師隨機報出一些小數,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出來,特別強調小數點的寫法)

(2)出示:說一說下面各數中哪些是整數,哪些是小數?

7 0.6 1.8 38 0 1 45.2

三、反饋完善

1.完成教材第88頁“想想做做”第3題。

讓學生先用分數和小數表示出塗色部分,再讓學生彙報答案,並說說是怎麼想的。

2.完成教材第88頁“想想做做”第4題。

出示數軸,引導學生觀察。

提問:把誰看作單位“1”?把單位“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1個小格表示幾分之幾,也就是零點幾?

學生獨立思考,回答教師提問後,完成填空,教師巡視,注意收集錯誤的答案,以便全班交流時進行有針對性的辨析。

3.完成教材第89頁“想想做做”第5題。

讓學生先試著用小數表示課前到商店瞭解到的商品價格,再在小組內交流。

四、反思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還有哪些疑問?

認識123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學會用“幾時幾分”的知識分析生活中相關聯事件發生的時間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用時間的有關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就在身邊,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並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二、目標解析

本節課是讓學生通過語言描述生活中相關聯事件發生的時間,再通過合情推理,推算出時間可能是多少。教材通過兩個小朋友的對話,引出問題“明明可能在下面哪個時間去踢球?”,讓學生在經歷“合情推理──演繹推理”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結論,發現數學方法。同時,教師應注重讓學生對結論進行檢驗。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能合理推測事件發生的時間。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經驗

1.談話引入

(1)課件出示一組鐘面(時間分別為6:30、7:40、9:35、11:30),先請學生讀出鐘面上的時間。

(2)說一說這些時間是按什麼順序排列的。

(3)這是老師週一上午的作息時間安排,你們猜一猜在這些時間裡老師分別在幹什麼?

2.喚醒已有經驗

(1)說一說你們一般會怎樣安排事情的先後。

(2)學生交流後彙報。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時間安排,今天我們將去幫他們解決一些關於時間的問題。(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學生對時間的認識和理解離不開情境的支撐。由複習舊知入手,感受時間的運動方式,再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教師作息時間安排,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生活中對事情先後順序的安排,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習新知做好了準備。

(二)教學互動,探索新知

1.呈現主題圖,嘗試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例3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圖片,獲取資訊。

(2)學生彙報。

(3)共同分析關鍵詞“可能”。

(4)啟發學生將條件和問題完整地說一說。

(5)學生獨立思考,並嘗試解決問題。

?設計意圖】觀察是思維的前提,學生需要從主題圖中獲取有關的資訊才能展開思考,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前明確問題的方向,找到關鍵所在。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和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思考方法。

2.歸納推理思路

(1)師生一起整理思考過程,根據思考,將連續時間和已確定時間的事件填入表格。。

時間

7:45

9:00

9:15

10:30

10:50

活動

做完作業

看木偶劇

(2)小組討論:推測“踢球可能在什麼時間”的關鍵是什麼?你是用什麼方法解決問題的?

(3)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方法。

①直接推理法。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由主題圖中的資訊,確定踢球的範圍,踢球在做作業之後,在看木偶戲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時間在9:00後,在10:30前。所以,從表格列舉的連續時間來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②排除法。

學生回答後教師小結:因為9:00明明才做完作業,做完作業才去踢球,表格中的7:45在做完作業之前,不可能去踢球,所以這個時間可以排除。因為明明10:30要去看木偶戲,踢球是在看木偶戲之前進行的活動,10:50在10:30之後,所以10:50這個時間也可以排除。因此,踢球的時間只能是9:15。

③學生可能會出現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師都要予以肯定。

(4)發散思維。

根據上面的表格,你覺得明明踢球還有可能是哪些時間?

(5)檢驗結論。

①你的結論正確嗎?說一說你是怎樣檢驗的。

②教師適時教育孩子要養成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設計意圖】推理活動強調“步驟完整,理由充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現有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表徵方式,充分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1.讀一讀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4題。

(1)獨立思考:哪個時間比較合適?

(2)全班交流自己的解題思路。

2.連一連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5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評價。

3.填一填

教材第94頁練習二十三第6題。

(1)學生獨立填寫作息時間表。

(2)小組內交流後,全班彙報。(本題是一個開放性的實踐活動,討論交流時應啟發學生按問題解決的步驟逐步分析、推理,注意其合理性。)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數學經驗的積累與數學思考的培養。

(四)課堂總結,明確目標

1.這節課我們通過推算時間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你會用什麼方法推算時間?

2.你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

標籤:教案 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