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手教案最新6篇

在寫教案的時候,需要遵守考慮變化性原則,教案是每一位工作者必備的技能,需要我們整理好課堂的思路,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認識手教案最新6篇,感謝您的參閱。

認識手教案最新6篇

認識手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認識長方體。

2、教會學生用紙殼動手做長方體。

3、使學生認識並理解長方體的長、寬、高。

4、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

5、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空間想象力。

二、教學重點:

掌握長方體的特徵,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三、教學難點:

學生理解長方體相對的面完全相同的特點;體會稜與頂點的產生。

四、課前準備:

長方體實物、長方體框架教法學法實踐法、合作交流法

五、教學過程:

1、談話引入。

在講新課之前,我們先回憶一下,以前學過哪些幾何圖形?

提問:這些都是什麼圖形?(這些圖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平面圖形)

2、出示圖。這些你看知道是什麼嗎?它們是什麼圖形?

提問:這些物體的形狀還是平面圖形嗎?(不是)

老師:這些物體都佔有一定的空間,它們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

3、舉例。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形狀是長方體的物體?

正因為有了長方體,我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妙神奇。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長方體,來領略長方體的奧祕。

板書課題:長方體的認識(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利用多媒體在計算機螢幕上顯示下列圖形。)

4、認識長方體的面、稜、頂點。

( 1)請學生拿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學具,摸一摸、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長方體有平平的面)

( 2)再請學生摸一摸長方體相鄰兩個面相交的地方有什麼?(邊)

老師講述:我們把這兩個面相交的邊叫做稜。板書:稜

( 3)再請同學摸一摸長方體三條稜相交的地方有什麼?(有一個點)

老師:我們把三條稜相交的點叫做頂點。板書:頂點

( 4)師生在長方體教具上指出面、稜、頂點,學生依次說出名稱。

老師說出頂點、面、稜的名稱,學生迅速在學具上指出。

5、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1)師:面、稜、頂點裡面還蘊藏著許多特徵,你們想不想知道?

觀察手中的長方體實物比一比,數一數,量一量,相信同學們一定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你們有信心嗎?

(2)生採用自學、小組討論,同桌探討等形式,從數量、形狀、大小等方面研究長方體的特徵。

(3)交流自己的發現

頂點有什麼特點?(8個)稜有什麼特點?(12條,怎樣數不容易遺漏?相等的稜有怎樣的位置關係?)

面有怎樣的特徵呢?(6個面。是長方形,面的大小關係怎樣?)

長方體相對的面有怎樣的特徵呢?(面積相等,形狀相同)

(4)投影出示兩個長方形:這是兩個面積同為90平方釐米的長方形,一個長是10釐米,寬是9釐米;另一個長是15釐米,寬是6釐米。它們可以做長方體相對的面嗎?

6、教學長方體的長、寬、高。

(1)師:觀察老師手中的長方體框架,如果把長方體的稜分組的話,你會怎樣分?生思考並試著分一分。

(2)揭示概念:相交於一個頂點的三條稜和長度分別稱之為長方體的長、寬、高。

(3)長、寬、高各有幾條呢?(生試說)

(4)生試著指出手中長方體的長、寬、高。

(5)(變換長方體的擺法)現在它的長、寬、高呢?

(6)小結:雖然是同一個長方體,但擺法變了,長、寬、高也就隨著發生變化。

(7)口訣:

長方體立體形,8頂6面十二稜;稜分長、寬、高,每組四條要記好;6

個面對著放,對應面都一樣。

7、完成p19做一做

(1)做一個長方體

(2)觀察並回答

總結 這節課你有何收穫?

六、教學結束:

作業佈置:要求學生回去動手做個長方體,下節課帶來進行展示。

認識手教案篇2

教學資料

教材第7~8頁的資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明白1000米=1千米。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並經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教學,培養學生推理本事,並且經過教學資料能夠喜歡體育,培養學生鍛鍊身體、進取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明白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

師: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並且用手錶示每個小單位。

板書:毫米(mm)、釐米(cm)、分米(dm)、米(m)

師:我們一齊用手錶示一下1毫米、1釐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暑假中有沒有觀看一場體育盛事——奧運會,在奧運會中有些什麼比賽?

生: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

師:那麼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麼專案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師: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定的跑道內完成,你們有沒有試過這些長度的跑步

鍛鍊呢?在跑步運動中最長的跑步運動同學們聽過沒有?——馬拉松小結:對於馬拉松比賽,讓孩子們有必須的瞭解,並經過馬拉松的長度展開教學。馬拉松為什麼用公里作為單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為1000g=1kg》經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體驗1000米的長度

1、聯絡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150米,那麼如果我們要跑

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麼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學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我默默的想)

3、總結出正確的圈數: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麼我們親自到操場上去體驗一下1000米的真實長度,跑完後我們一齊

迅速回教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長度後的感受,繼續探究米和千米的關係。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長啊!

生2:跑到三圈的時候就很累了。

生3:1000個1米真的好長啊!

生4:1公里原先有這麼長!、、、、、、、、、

2、那麼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毫米釐米分米米千米

總結: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想一想

師:如果我們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們的操場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師:3000米有多少個1000米

生:3個

4、換一換

6000米=千米5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米

5、總結: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五、看書質疑

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麼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齊解決。

六、鞏固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

師:我們一齊把今日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日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有多有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

1、完成課件的題

2、完成書上的練習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1分米=10釐米

1釐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認識手教案篇3

【教學內容】

新世紀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百分數的認識》。

【教材分析】

百分數是在學生學過整數、小數,特別是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關注其與現實世界的聯絡,努力揭示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教材創設了“派誰去罰點球”和“選種哪號種子”兩個主題情境,讓學生體會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在認識百分數以後,教材安排了“讀一讀,說一說”的活動,目的是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百分數的含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本課的內容同時也為後面學習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以及百分數的應用問題作了充分的準備。

【學生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有一定的收集資訊能力。生活中存在著較多的百分數,學生在生活中或有所見、或有所聞。這些為本節課的開展奠定了生活經驗基礎,成為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和思考的課堂資源。學習新課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分數,知道分數可以表示兩個量之間的關係,還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量,而且在生活中對百分數已經有一些零散的感性認識,部分學生能說出每一個百分數的具體含義,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不過大多數學生對百分數的概念還是比較模糊的。

【教學目標】

1.理解百分數的意義,知道它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會正確讀寫百分數;理解感受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與區別。

2.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體會學習百分數的必要性,收集、整理有關百分數的資訊,通過討論交流,體驗百分數的意義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3.認識到百分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絡以及百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教育。

【教學設想】

如何根據新教材的編寫理念與意圖設計教學、開展有效教學?在這節課上我做了以下嘗試。

1.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國小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充滿活力和靈性。所以,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絡生活,注重學生的現實體驗,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做數學”,建立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2.深入挖掘課程資源。儘管我們的教材為學生提供了精心選擇的課程資源,但課程資源不僅僅是指教材,在本節課中,百分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學生在課堂中的生成都是豐富的課程資源,挖掘這些課程資源,使之成為豐富的學習材料,我做了一些努力。在百分數意義的教學上,除了使用教材中的主題情境以外,還加入了學生比較關心的“派誰參加計算競賽”的問題情境,引領學生進入數學的園地,讓學生在解決問題、活躍思維的過程中又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後面的研究探索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親身經歷百分數的產生,充分理解“表示一個數佔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充分感受到利用百分數去進行比較的優勢;在突破學習難點“百分數和分數的區別”時,並不是讓學生進行抽象的討論,而是結合具體的練習題,把區別與聯絡放到具體的情境中讓學生進行研究,進一步突出百分數和分數之間的異同點,使難點得以突破,新知得以深化;在教學百分數的寫法時,注意學生的生成資源,讓學生去說一說,寫一寫,進一步鞏固對百分數的理解;而最後的基本練習,也覆蓋了本節課所學習的內容,緊扣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同時注意了變式練習,也避免了練習的機械重複。通過“自己設計圖案”使學生在具體運用中理解了百分數的意義;“對號入座”等趣味練習,讓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也產生了去進一步認識百分數的慾望,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3.真切關注學習方式。結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的不同階段,採用了討論、交流、互助解決問題、自主探索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切關注。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髮展,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激趣匯入

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一些百分數,你找到了嗎?舉起來讓同學們看看,看來,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百分數。老師也找到了幾個,想先和大家交流一下,可以嗎?

課件出示:

(1)到目前為止,我國發射人造衛星的成功率是100%。

(2)國小生近視人數是全市國小生人數的18%,國中生近視人數是全市國中生人數的49%,高中生近視人數是全市高中生人數的64.2%。

(3)我國的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21%,我國的耕地面積約佔世界耕地面積的7%。

(4)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發明的,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而他們的一次性筷子全靠進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不到14%,卻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國。

師:誰能準確讀出這些資訊?(學習百分數的讀法)

師:讀了這些資訊,你知道了什麼?

(教師適時進行德育教育。)

師:那你會寫百分數嗎?

(教師指名板演,並指導百分號的書寫。)

師:同學們都能正確讀寫百分數,說明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這是個優點,老師很欣賞。那麼在認識百分數的同時,有誰思考過這樣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產生百分數呢?用分數來代替百分數不行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去深入地認識百分數。

板書――百分數的認識。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學生藉助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效激發了探究新知的積極性,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創設情境,探索新知

1.創設情境。

情境一:推薦選手

學校要進行計算能力比賽,我們班要從下列三名同學中推薦一名同學代表班級去參賽,你認為應該推薦誰去?說說你的理由,並與同學進行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知識,算出每個選手做對題數佔做題總數的幾分之幾來比較。)

情境二:發芽實驗

科技小組做黃豆種子的發芽實驗,3天后種子發芽的情況如下表。

(1)看看發芽的種子數佔實驗種子數的幾分之幾。

(2)怎樣比較出哪種品種的發芽情況最好?合作分析後再集中交流。

[設計意圖:兩個情境重在讓學生體會百分數產生的必要性和百分數的意義,併為以後進一步學習合格率做鋪墊。]

2.百分數的意義。

師:當分母不同時,容易比較它們的大小嗎?當分母相同時就容易比較了,如果都把它們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數就更容易比較了。

(用課件把說過的百分數全部顯示在一個畫面中。)

師:現在我們仔細來觀察每一個百分數,他們都是幾個量在比較以後得到的結果?誰來說說百分數都表示什麼意思?

(學生概括百分數的意義,接著看書進行完善。)

師: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

師:在百分數的意義中,提到了幾個數?百分數就是表示這兩個量之間的一種倍比關係,所以我們又把百分數稱作百分比或百分率。

(學生齊讀概念。)

師:現在你知道為什麼要產生百分數了嗎?能說說你收集到的百分數表示什麼意義嗎?

3.指導學生看教材第64頁百分數的定義。

4.讀一讀,說一說,練一練(教材第65頁)。

5.舉例辨析,揭示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區別。

師:分數和百分數之間有什麼聯絡和區別呢?請同學們思考。

選擇填空:3/4 70%

(1)一根繩子長( )米。

(2)參加鼓號隊的人數佔全班人數的( )。

(3)一盒草莓重( )千克。

(4)一種飲料的果汁含量佔( )。

師:百分數只能表示兩個量之間的一種倍比關係,不能表示具體的數量,後面不能帶單位。分數既可以表示一種關係,也可以表示具體數量。它們之間有聯絡,也有區別,使用的時候要注意!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理清晰的對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群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體會學習的快樂,同時又使得這一難點得以自然突破。]

三、拓展應用,鞏固新知

1.基本練習。

(1)讓學生隨意寫一個百分數,可以是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也可以是自己創造的一個百分數。說說寫的這些百分數表示什麼意思。

(2)出示兩件衣服的標籤:a.含棉100%;b.含棉65%。如果你是顧客你會買哪一種,請說說你的想法。

2.實踐運用。

師:下面我們放鬆一下,欣賞一幅美麗的圖案。你能說一說每種顏色佔圖案總面積的百分之幾嗎?(課件出示圖案)

師:請大家用彩色筆在格子圖中進行設計,設計完後,你也用這樣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的作品,好嗎?

3.拓展練習。

對號入座。(請選擇合適的數填空)

100% 45% 55% 200% 43%

a.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老師希望理解百分數意義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 )。

b.在世博會門票第一階段預定中,人們的熱情非常高,預訂票數遠遠超過計劃售出的票數,預定率高達( )。(讓學生理解預定率的意思)

c.電腦下載一份檔案,已經下載了( ),還剩下( )沒有下載。

d.20xx年雞西市綠化覆蓋率達( )。

[設計意圖:從我們身邊取材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歸納總結,評價昇華

師:不知不覺,一節課的時間就過去了,我們回頭看一看,你能用百分數說一說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你的表現嗎?

師:同學們的收穫真不少,其實一個人的收穫不僅來自於1%的靈感,更重要的是來自於99%的汗水。如果每節課都能有一點收穫,日積月累,相信你們100%都能獲得成功。

【教學反思】

收穫一:對學生課前調研發現,學生對足球的比賽規則知之甚少,對“罰球”“點球”的意思都不大明白,因此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教材上的第一個情境是有侷限性的。如果既保留書中所有的例子,又到生活中去尋找學習素材,首先時間上是不允許的,其次幾個並列關係的學習素材會有重複的效果,因此和多位網友進行研討最後決定選用了書中的第二個主體情境,保留初稿中學生較感興趣的“派誰參加計算競賽”這個情境,效果較好。

收穫二:一稿中曾有“觸類旁通”的練習(即用百分數表示一些成語),對這一內容網友的意見分為兩種:(1)“觸類旁通”的練習趣味性強,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觸類旁通”的練習不適合百分數,失去了數學一些本質的東西。對於網友不同觀點的建議,我思考了很久,也和網友們研討:這些成語確實是表示一個大概的意思,確切地說是一個虛值,不適合用百分數來表示這些成語的意思。在設計練習的過程中,不能只關注表面的新奇熱鬧,這是華而不實的,要真正做到實效和趣味相結合,關注數學的本質。

教是為了學生服務,而學生學的過程也正是我對自己教學深刻的反思過程,在這個過程裡我要感謝省學院的領導搭建了交流的平臺,我要感謝一個月來一直和我互動的網友們,也正是因為有了大家的幫助,所以我享受到了這份快樂。

認識手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鐘面,探索發現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律,學會辨認整點。

2、懂得時鐘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生活中掌握時間的重要性。

3、體會數學的生活化,體驗數學遊戲的樂趣。

4、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鐘面四個(7:008:009:0010:00)模型鍾一個幼兒每人一隻紙鐘面、一日生活圖

活動過程:

一、講述故事《小明的秋遊》,引導幼兒看時鐘的興趣

二、和幼兒一起討論,引導幼兒體會生活中掌握時間的重要性

1、小明去秋遊了嗎?怎麼沒去成?

2、他應該幾點鐘起床?他是幾點鐘起床的?

3、小明到幼兒園是幾點鐘?

4、為什麼會遲到?他是幾點鐘睡覺的?

討論時教師及時出示四個鐘面

三、探索發現整點時分針和時針的位置規律,正確辨認整點

1、單獨指一個鐘面,認識分針、時針

提問:鐘面上有什麼?

這兩根針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

教師小結:長的細的是分針,粗的短的是時針

教師逐一指四個鐘面上的時針、分針,幼兒辨認

2、找一找四個鐘面上的共同點,藏著什麼祕密

師:故事裡提到的時間7點8點9點10點都是整點時間,你們發現在整點色時候,分針都是指著誰?

小結: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數字幾就是幾點鐘

3、教師指鐘面,請幼兒說出整點時間

四、教師撥時鐘,幼兒指出錯誤

教師先說出整點時間,然後將分針或時針撥錯,然後請幼兒指出錯誤在哪兒

五、教出示大鐘,撥出整點時間,辨認整點時間

1、教師將時鐘藏於身後,先撥出時間,再出示

2、請個別幼兒撥時鐘,大家說一說是幾點鐘

六、幼兒在紙鐘面上嘗試撥時間

1、教師講述自己起床、上班、下班、睡覺時間,請幼兒在紙鐘面上撥出

2、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一日生活時間,其餘幼兒在紙鐘面上撥出

3、教師滲透早睡早起,有序生活教育內容

七、看圖畫時鐘,鞏固對整點的認識

1、教師出示幼兒生活情景圖,並示範在鐘面上畫出整點時間,強調時針畫短些、分針畫長些。

2、幼兒進行看圖畫指標活動。

活動反思:

?認識鐘錶》這節課的目的旨在使幼兒認識時鐘,能區分時針、分針,瞭解鐘面上數字的排列規律,初步瞭解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認識整點、半點。為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我採用課件教學,使幼兒在保持興趣的同時更直觀、更主動的去掌握教學目的。整節課堂上幼兒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

我用參觀鐘錶店的方式引出課題,出示了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時鐘,引導幼兒充分觀察鐘面相同的地方有哪些,孩子們一下子就找到了,七嘴八舌的說開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高漲了。

接著,我引導幼兒先觀察並認識鐘面上的1—12個數字,重點認識12、3、6、9這四個數字的位置。瞭解12個數字的排列規律,知道這些數字是按順時針方向走。然後讓幼兒認識時針與分針,讓孩子們仔細看看這兩根針有什麼不同,根據指標的長短、粗細辨別時針與分針。並通過實物演示,讓幼兒知道時針和分針之間的運轉關係,兩根指標朝著一個方向走,叫順時針方向,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格,通過演示,幼兒看得清晰明確,興趣濃厚。

在認識整點這一環節中我在課件中出示了12個整點的鐘面,讓幼兒自己通過觀察發現整點時時針在哪裡,分針在哪裡。接著我再出示幾個整點的鐘表讓幼兒鞏固對整點的認識。然後我就請他們拿出學具“企鵝鍾”聽老師報時,他們來撥一撥整點,這一環節因為有了實際操作,幼兒大多掌握得較好。

活動的難點是認識半點,如何讓孩子輕鬆掌握難點呢?我採用了對比的方法:讓幼兒觀察整點、半點兩個時鐘,孩子們大多說出了整點的時間,亦有個別幼兒說出了半點的時間,我就請他來說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最後我再來引導幼兒自己小結:半點時分鐘總是指向6,時鐘指在2個數字的中間。對於究竟是幾點半這個難點中的難點,我藉助實物大鐘邊撥鍾邊解釋:看現在時針在4和5的中間,那麼時針已經走過的數字4,有沒有走到數字5上,所以現在應該是4點半而不是5點半。當再出示課件請他們看看、說說幾點半時,發現孩子們大多掌握了半點。接著又讓幼兒看數字時間,自己撥一撥學具,幫助他們對於半點的鞏固。

整個活動由淺到深、循序漸進,以遊戲作引導,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以多媒體、實物教學具為媒體,給孩子清晰、準確的概念。在活動中始終以幼兒為主體,在活動中遵循活動性原則,綜合運用發現法、遊戲法,讓幼兒通過操作活動、言語活動,促進幼兒主動學習。

認識手教案篇5

蒙氏數學: 《認識時間(一)》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時間與事件順序的關係,辨別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

2、嘗試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表示事情先後順序的詞語。

3、培養秩序感,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綠豆芽生長過程各階段的圖片(剛放進水裡的豆子、已發出根鬚的、長出小葉片、長成長長豆芽的各一種)。

2、學具準備:彩筆、鉛筆。

3、《操作冊》第4冊第7-8頁。

活動過程:

1、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走線,線上遊戲:小豆芽。教師帶領幼兒在線上邊念兒歌邊做模仿的動作。

2、集體活動。

①出示綠豆芽圖片,任意擺放。請幼兒按其先後順序排列,並說出自己是怎麼想的和這樣擺的理由。

小結:動植物的生長過程是有時間順序的,先長出什麼,再長出什麼,最後長出什麼。

②教師和幼兒一起說說昨天發生了什麼事情,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情,明天打算做什麼。體會昨天已經過去,明天還沒到來。練習使用昨天、今天、明天等表示時間概念的詞。

③交流小結,展示有創意的排序作品。

3、分組活動。

做《操作冊》第7頁。

4、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讓幼兒收拾整理學具。

活動延伸:

1、完成《操作冊》第4冊第7-8頁活動。

2、在一日活動中經常使用時間段提醒幼兒,使幼兒體驗到時間的變化,如:現在是早操(遊戲、活動、離園)時間到了,請大家在5分鐘內收拾好物品,準備戶外活動。。。

3、每日離園前幼兒互相說一說昨天做了什麼事,今天做了什麼事、明天將要做什麼事等。

教學資源

小豆芽

小豆芽,歪歪嘴,

胖嘟嘟兒沒長腿,

沒長腿,咋走路?

蹲在水裡打呼嚕,

睡一覺,醒來了,

伸出小腿踩高蹺。

認識手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分析標記圖的圖案,瞭解這些標記的實際意義。

2、通過尋找生活中的安全標記,瞭解生活中的安全標記和人的生命安全有著密切的聯絡。

3、在製作安全標記的過程中,加深對安全標記的認識,培養一定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常見的安全標記圖:紅、綠燈;禁止吸菸;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

活動過程:

一、教師首先出示紅、綠燈的安全標記圖,引導幼兒觀察:這是什麼?你在什麼地方見過這些標記?這個標記告訴我們什麼?標記表示什麼意思?然後分別出示其他標記,引導幼兒認識具體方法。

二、結合日常生活,組織幼兒分組討論,擴大對各種標記的認識。

提問:生活中,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什麼標記?它們是什麼樣子的?你知道它表示什麼意思嗎?用筆畫下來。

分別請每組幼兒介紹自己小組講述的標記,全班交流小朋友見過的標記。

三、請幼兒開啟幼兒用書,讀一讀書上的安全標記,請幼兒在幼兒用書的兩個框子中自己設計或見過的兩個安全標記。

四、討論:

1、生活中,為什麼要有那麼多的標記?標記有什麼用?

2、想一想,在我們班上、在我們幼兒園,哪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標記呢?

讓幼兒分組討論,並記錄,教師彙集幼兒的記錄結果,共同討論研究,選擇一致的安全標記。

五、小組製作標記。

幼兒分組討論時,表現的很熱烈,小朋友說了很多,並且小朋友記錄的也很認真。

活動反思:

在我們生活中,安全標記可提示和警告人們注意安全,因此認識安全標記可以訓練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活動中幼兒表現的很積極主動,也許時因為在中班時曾初步學過安全標記的原因吧,其中幼兒對紅綠燈、吸菸、急救電話等認識的最為清楚,總之,通過整個活動全班幼兒基本都認識了常風的交通標記、安全標記,並懂得了其主要作用。整個活動效果較好。

總的來說,對幼兒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幼兒保護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它關係到每個幼兒的安全和健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我們每個保教工作者、家長都應該做到防患於未然,打好這個持久戰,去除一切可能發生在幼兒身邊的危險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發生!切記,時時刻刻都不能鬆懈安全這根弦。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