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推薦6篇

優質的教案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進度,確保教學內容的有序展開,教案能夠幫助教師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確保教學進度的順利進行,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推薦6篇,感謝您的參閱。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推薦6篇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學習用瓶蓋印畫,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體驗快樂。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體驗想象創造各種影象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1.畫有小魚的背景圖一張。幼兒作業每人一份。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蓋等作印章,顏料若干盤,抹布。

3.《網小魚》的音樂。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今天天氣真好!小魚寶寶們,跟著魚媽媽一起唱一唱、遊一遊吧!(播放《網小魚》的音樂)

(二)瞭解用瓶蓋印畫的方法來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1.師:小魚寶寶真可愛,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怎麼吐泡泡的?

幼:波羅波羅…

2、師:你們會吹泡泡嗎?你們看,我會變出很多泡泡來。(泡泡槍打出一串泡泡)

3、出示背景圖:

圖上的小魚有沒有吐出泡泡來呢?我們一起來幫助它好嗎?

4、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個新工具,看是什麼呀?(出示瓶蓋)幼:瓶蓋。

5、教師出示瓶蓋和顏料示範講解:選一個瓶蓋,蘸點顏料用力壓一壓,然後拿起來, "波羅波羅"吐出一個泡泡。(幼兒觀看教師的示範並傾聽)問:吐了一個什麼顏色的泡泡?幼:黃色。

問:還想吐一個什麼顏色的泡泡?幼:紅色。

師:我們剛才蘸了黃顏色,可是現在要蘸紅顏色,怎麼辦呢?(請個別幼兒說說)引出:可以拿一塊小抹布把它擦乾淨了以後,再去蘸別的顏色。

6.教師繼續用同樣的方法示範,吐出一個紅顏色的泡泡,提醒幼兒顏料不能蘸太多,也不能蘸太少。(鼓勵幼兒一起徒手和老師一起邊說邊做動作:蘸一蘸,壓一壓,拿起來, "波羅波羅"吐出一個紅泡泡。)

7.提問:誰願意到上面來吐泡泡的?(請個別幼兒上來)你想要吐什麼顏色的泡泡?

幼:綠色。(請個別幼兒操作,其餘幼兒跟隨她一起邊說邊徒手做動作。)

8、問:你還想不想吐泡泡呢?

幼:想。

師:我們可以繼續吐,把整個魚塘裡都吐滿泡泡。

問:好看嗎?幼:好看。

師繼續問:小魚寶寶們想不想自己來吐泡泡啊?幼:想。

教師提出要求: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個瓶蓋,選你自己喜歡的顏色用瓶蓋進行印畫,印的時候要用點力,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換顏色的時候要用小抹布擦去,然後再蘸其他顏料,注意要保持畫面的整潔,聽清楚了嗎?(幼兒仔細傾聽)

(三)能大膽選擇色彩用瓶蓋進行印畫,體驗其快樂。

教師播放音樂,巡迴觀察指導幼兒操作。

(四)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並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1.展示幼兒的作品,互相欣賞。(幼兒欣賞同伴作品)

2.提問:圖上的有什麼形狀的泡泡,有什麼顏色的泡泡?這麼多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泡泡在一起,覺得怎麼樣?(請幼兒自由說說)

教學反思:

作為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的不同特點,給予每一位幼兒以激勵性的評價,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東西,給予積極的肯定,使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到手工活動的樂趣,從而增強自信心。

小百科:泡泡,泛指某些液體內部空氣散發,鼓起的圓形或者半圓、橢圓形的汽泡等等。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篇2

活動目標

1. 嘗試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畫,體驗泡泡吹畫的樂趣。

2. 在教師引導下,嘗試欣賞泡泡落下時偶然形成的圖形和線條。

3. 能結合生活經驗,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對畫畫的想象。

活動準備

1. 幼兒有吹泡泡的經驗。

2. 泡泡器, 盤子裡的彩色肥皂水(紅、黃、藍、綠、紫)。

3. 大的鉛畫紙4張(貼上在桌子上),範畫一幅。

活動過程

1.教師應導幼兒欣賞範畫。

教師:這幅畫畫的是什麼?

教師:你們猜猜這幅畫是用什麼畫的?

2.幼兒學習泡泡花的製作過程,欣賞泡泡落下時偶然形成的圖形和線條。

教師出示工具材料,演示作畫過程。

教師:蘸一蘸,拿出來,裡面有個小鏡子,輕輕吹一吹,泡泡落在畫紙上。

教師:看看是什麼顏色?你覺得像什麼?

引導幼兒嘗試用不同的顏色吹畫。

教師:誰想上來試一試,吹出和老師不一樣的泡泡?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教師幫助幼兒掌握吹泡泡的方法,提醒幼兒在換顏色時要把泡泡器放回原處。

4.集體欣賞幼兒的吹畫作品,結束活動。

集體欣賞作品。

教師:畫面上都有什麼顏色的泡泡呀?泡泡和泡泡碰在一起時顏色有什麼變化?

幼兒互相欣賞,自由交流。

活動建議

教學變式:可以調整相應的活動環節,讓幼兒先玩吹泡泡的遊戲,感受泡泡落在畫紙上的神奇現象,引導幼兒進行想象,教室再進行講解。

活動延伸:組織幼兒玩吹泡泡遊戲,看誰的泡泡吹得多、吹得大、飛得高。

領域參透:結合科學活動,引導幼兒觀察陽光下吹出的泡泡的顏色。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有控制的畫圓,認識紅色、黃色、綠色。

2、鼓勵畫滿紙。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作的快樂。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漿成金魚缸形狀的紙,手工紙剪成的三種顏色的小魚若干,固體膠

活動過程:

一、 觀察與欣賞:

1、 出示貼著小魚的“金魚缸”紙形:這是什麼?有幾條小魚?有哪些顏色的小魚?

2、 遊戲:我指小魚,你說顏色,看誰說得又快又對?

二、 講解和示範:

1、 教師表演唱歌《許多小魚游來了》(唱時注意聲音有輕有響)

2、 我唱得好聽嗎?有沒有輕響?

3、 唱得響的時候代表小魚力氣特別大,吹的是大泡泡(示範) 唱得輕的時候代表小魚走遠了,吹的是小泡泡(示範)

4、邊唱邊示範

三、 操作與指導:

1、 播放《許多小魚游來了》,有輕響

2、 鼓勵幼兒把金魚缸裝滿

3、 鼓勵泡泡封口,否則泡泡吹破了

4、 個別指導發展程度慢的幼兒只需泡泡封口,不需表現大小

四、 交流和分享:

師:小魚吹泡泡吹得可開心啦,我們一起來做遊戲吧!唱《許多小魚游來了》唱到“把它抓住”時任意矇住紙上任意一條魚,猜猜矇住的是什麼顏色的小魚?

活動反思: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積極引導孩子看看、畫畫、玩玩,讓幼兒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充分感受美,表現美。

本次活動,我們主要是通過遊戲活動的形式,讓在幼兒生動,活潑的情境中玩吹泡泡的遊戲,發現了泡泡的形狀、大小和顏色,積極嘗試用不同大小顏色的瓶蓋印畫泡泡,孩子們參與活動的興趣很濃,達到“寓教於樂”的教學效果。 這樣,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使整個活動過程充滿輕鬆、愉悅的氣氛。

活動結束時,讓幼兒相互展示、分享,充分體現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參與性。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篇4

設計背景:

小班孩子年齡小,認知發展水平有限,生活經驗少,操作能力和中大班孩子有很大的差異,往往只對熟悉的事物感興趣。因此在選材上,我常常選用孩子生活中所熟悉的美術材料,來激發孩子從事創作的興趣。本次活動,我就採用了孩子平常看到、用過和吃到過的幾種材料,通過壓印的方法來裝飾圍巾。最後,通過“送圍巾”這一環節,來增進孩子關愛他人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瓶蓋蘸顏料在小魚的周圍印泡泡,體驗合作印畫的樂趣。

2.初步學習欣賞作品,用簡單句描述,感受畫面的美。

3.在作畫時注意衛生,不把顏料弄在衣服上。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重難點:

願意嘗試運用瓶蓋合作印泡泡,初步學習用簡單句描述作品。

活動準備:

1.海底世界的背景圖。

2.紅、藍水粉顏料各兩盆;大小不一的瓶蓋每人一個;抹布4塊。

3.背景音樂《魚兒魚兒水中游》。

活動過程:

1.出示小魚圖,激發幼兒印泡泡的興趣

看誰來了?小魚寶寶們,你們真可愛!看一看它們在幹什麼?(幼兒自由講述)

它們一邊游泳一邊還會吐泡泡!圖上的小魚它們也會吐泡泡。咦?它們的泡泡在哪兒呢?

2.出示印畫的材料,講解瓶蓋印泡泡的方法。

看,老師帶來了什麼材料?有很多大大小小不一樣的瓶蓋,還有一個彩色的小浴缸(水粉顏料)

(運用兒歌示範作畫)小瓶蓋,真可愛。小浴缸裡跳一跳,大海里來壓一壓。哆唻咪,拿起來。看小魚的周圍吹出了許多的泡泡,小魚更開心了。

你看到小瓶蓋在幹什麼?先做什麼,再做什麼,最後大海里發生了什麼事情?

請一個小朋友也來試一試。小朋友吐泡泡的時候要在小魚的周圍。

3.介紹背景圖,佈置任務。

(1)每一位小朋友都有一片海洋,請每位小朋友輕輕拿一個瓶蓋來印泡泡。

小朋友在印畫的時候注意衛生,小心顏料,手髒了可以用抹布擦一下。

(2)幼兒開始站著作畫,關注幼兒印泡泡時注意在畫面空的地方印,關注個人幼兒的衛生等。小朋友印了大泡泡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交換一個瓶蓋再來印泡泡。

4.相互欣賞並展覽幼兒作品。分享集體創作成果的歡樂。

展示幼兒作品。看一看現在的大海美嗎?為什麼?

你印了什麼顏色的泡泡?你印了怎樣的泡泡?

活動反思:

葉聖陶老先生曾說過:一個人從小時候起就應進行美育,那麼在幼兒園小班進行美育活動更顯得迫切了。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新環境,其繪畫發展水平也正處於“塗鴉期”,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成形).因此,小班幼兒的美術是教學難度較大的一個年齡階段,作為一名小班的教師來說,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魚吹泡泡》這一活動中,目標是讓幼兒學會運用一些輔助工具壓印圖形,這看似一個簡單的活動,但對於小班的孩子要完成這樣的任務,的確也要有一定的信心和毅力。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為了讓更多的孩子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感受活動過程所帶來的快樂,在活動時,我先出示一張小魚在吹泡泡的圖片,引起幼兒的興趣,我們要把整片海洋的小魚都吹上泡泡。整個活動下來,幼兒興趣濃厚反應熱烈,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不見了以往那種半途而廢的現象。這樣利用幼兒遊戲的興趣,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學習繪畫的興趣和強烈願望,從而達到了教學的目的;使幼兒在輕鬆、自願的氛圍中掌握了畫圓及塗色的技能。當然在組織這樣的活動時,我們要注意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內容,對不同能力發展的幼兒要提出不同的目標和要求。在活動的過程中對孩子作品的評價有些倉促,不夠詳細。對幼兒作品的評價我們仍要以讚賞、鼓勵為主。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篇5

一、設計意圖

?綱要》中多次提到,要通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體現成就感。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表現往往帶有“情緒色彩”,常停留在“好玩”、“我喜歡”的水平上。這種興趣容易轉移,也易於波動,因而激發興趣需要貫穿始終。

2.5週歲幼兒的思維正處於直覺行動思維時期,他們情感外露,不穩定,帶有很大的情緒性。他們學習的特點是隻關心活動的過程,不關心活動結果。因此,小班的教學活動更應該注意遊戲化、情景化,讓幼兒在愉快、輕鬆、自由的遊戲中自娛自樂、玩中學、玩中獲發展。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是:

1、喜歡參加美術活動,體驗印章印畫的樂趣。

2、能大膽選擇色彩印畫,表現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3、體驗魚兒孤獨和快樂的情緒。

本次活動的重難點是目標2。目標1、3是情感目標,主要是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為下次的活動做一個精神鋪墊。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目標,在活動中我準備了大大小小的瓶蓋,都是我們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還有就是抹布、水粉顏料和大海的背景圖以及每位幼兒一個魚(胸飾)。

四、說教法和學法

根據設計的活動內容,主要採用了“示範講解法”,這是美術活動中最常用的教學手段,能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表現方法,主要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教師應該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理念精神。採用遊戲法是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輕鬆、愉快的遊戲中很容易就能掌握所學技能。談話法是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幼兒的學法 “操作法”也是美術活動中常用的學法,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才能掌握技能技巧和從中體驗情感教育。

五、說活動過程

在本活動中我們從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整合,使師幼能始終處於積極的探索狀態。

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教師示範——幼兒操作——互相欣賞作品

1、引出主題

第一環節開始部分。我用“小魚來我們班做客,小魚一個人很孤單沒有好朋友”為幼兒創造良好的情境氛圍,讓幼兒溶入到情境中,體驗魚兒孤獨的情緒。小魚找到了好朋友很開心,它想和好朋友一起吐泡泡來引入主題,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興趣,體驗魚兒快樂的心情。

導語為:(1)“我們班上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一條魚的圖片。

(2)“我是一條孤單的魚,在大海里孤單的游來游去,一個朋友也沒有。唉!好孤單啊!”(3)提問:“魚兒怎麼了?”

(4)你們願意幫它嗎? 幼兒將身上的魚兒拿下貼在海洋圖上與小魚做朋友。

(5)“我現在有這麼多朋友,我好開心,想吐泡泡了,小朋友想和我一起吐泡泡嗎?”

2、教師示範

第二環節是認識創作工具的過程。因為每次的創作都有不同的工具,所以通過每次活動讓幼兒認識工具的名稱也是必要的。當然這也需要多次活動經驗的累積,使幼兒逐步掌握每種工具的使用方法。幼兒通過教師的示範和自己動手操作學習新的繪畫方式。

提問:

(1)“你們知道泡泡是什麼形狀的嗎?”

(2)“我們怎樣幫小魚吐泡泡呢?”教師出示水粉和瓶蓋。

請幼兒觀察瓶蓋的形狀。請幼兒想辦法畫泡泡。

教師示範用瓶蓋印畫。(提示幼兒在印的過程中注意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不需要時用抹布擦去。)

3、幼兒操作

第三環節是印得過程。讓幼兒在印得過程中體驗快樂。這裡我運用了教師示範工具的操作方法,是啟發式的,是讓幼兒自然而然的掌握工具的運用。印得過程中幼兒共同合作,共同遊戲,共同體驗印的樂趣,共同欣賞作品。

鼓勵幼兒嘗試選用大大小小的圓形材料印泡泡,幼兒隨著音樂自由地選擇瓶蓋與顏料印泡泡。

4、相互欣賞幼兒作品。

請個別幼兒到前面說說自己印的泡泡,說說自己的泡泡是什麼顏色的。 (設計意圖:評價幼兒作品,給予肯定,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最後以“那小朋友也在我們周圍找一找還有沒有圓形的東西可以印泡泡,好嗎?”結束活動。

小班畫泡泡美術教案篇6

目標:

1、通過動手實驗操作記錄,知道鏤空的物體才可以吹泡泡

2、學習用毛根條和樹葉身邊的物體制作吹泡泡工具,體驗成功的喜悅

3、培養幼兒根據自己猜想有目的進行驗證的能力教學準備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5、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於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教學準備

1、記錄表每人一份、吹泡器一罐、大的吹泡器

2、吸管、雪花片、回形針、葉子、毛根條、制泡水、抹布每組若干。每人一個操作碗

教學過程

一、"吹泡泡"

場景引入

1、出示吹泡器,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小玩具,認識嗎?你們喜歡嗎吹泡泡嗎?你平時的吹泡器是怎樣的?其實我們生活中也藏著很多小物品、小工具可以當吹泡器,今天我們一起把它找出來,好嗎?

二、出示並介紹各種工具及記錄表,幼兒猜測並記錄

1、大家一起來看看,我給你們準備了什麼工具?

2、出示認識記錄表。(重點認識猜測的圖示與實驗結果的圖示)

3、幼兒猜測,師生共同統計並做記錄。

請個別幼兒猜測並上臺記錄。你為什麼會這麼想呢?

三、幼兒操作驗證並記錄

1、小朋友的猜想都不一樣,那到底對不對呢?我們可以自己去試一試,驗證一下!

2、幼兒操作嘗試,教師指導。(重點指導花片和漏勺)

3、比較猜測和嘗試後的結果。

師:跟你的猜想結果一樣嗎?實驗完成的小朋友可以回座位跟你旁邊的夥伴分享交流一下你的實驗結果。你發現在這些工具中,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呢?

師生共同驗證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四、剛才我們發現葉子不可以吹出泡泡,那如何才能讓葉子吹出泡泡呢嗎?出示毛根條如何讓它也能吹呢,我們可以猜一猜試一試。(教師同上方法猜測統計記錄)那如果吹泡器的洞洞形狀是其他形狀的,吹出的泡泡又會是什麼形狀呢,我們可以再去試試。

教學反思

課後,重新梳理一遍活動過程,我感覺有兩點做的不夠好:一是在材料的準備上考慮不周到,比如讓孩子們進行探索實驗的吹泡泡工具太毛糙,用鉛絲還是不太安全,而且我其實可以啟發孩子們,自己找一找還有哪些材料可以用來嘗試吹泡泡;二是在孩子動手操作階段,應該分組用不同的材質進行試驗,並邊實驗邊邊記錄整理結果,對吹泡泡的效果進行記錄,最後請各組孩子自己總結髮言,說說自己這一組的試驗結果,使孩子們的探索興趣得到昇華,也鍛鍊了幼兒的動腦與說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