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5篇

寫一份不錯的教案,從而得到學生們的讚賞,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教案發揮著十分重要的效力,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5篇,感謝您的參閱。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5篇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情景創設,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充分呼叫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進行知識遷移。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探究和歸納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作用,瞭解運用運算定律可以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並從中感悟科學驗證的方法。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演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教學情景的創設和欣賞自然景色的美,向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探索發現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懂得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

乘法分配律的應用。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二、學習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

1、學習例5。

(1)出示例5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彙報。

4×25=100(人)

25×4=100(人)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彙報字母表示:a×b=b×a

2、學習例6。

(1)出示例6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25×5)×2 25×(5×2)

=125×2 =10×25

=250(桶) =250(桶)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彙報。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彙報字母表示:(a×b) ×c=a× (b×c)

(4)完成例6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7。

(1)出示例7。

(2)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

教師巡視,適時指導。

(3)引導學生對解決的問題進行彙報。

兩個算式有什麼特點?

你還能舉出其他這樣的例子嗎?

教師根據學生的舉例進行板書。

你們能給乘法的這種規律起個名字嗎?

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與這個數分別相乘,再相加,這叫做乘法分配律。

能試著用字母表示嗎?

學生彙報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

(4)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的第一題。

3、學習例8。

(1)出示例8。

(2)收集資訊,明確條件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問題

(4)讀懂過程,感悟不同方法

課後小結

今天你有什麼收穫?

課後習題

1、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在下面的橫線上填上恰當的數。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______)×32

(28+25)×4= ×4+ ×4

15×24+12×15= ×( + )

6×47+6×53= ×( + )

(13+ )×10= ×10+7×

2、判斷對錯。

(1)39×22-39×2=39×22-2 ( )

(2)39×22-39×2=39×(22-2) ( )

(3)39×28+39×72=39×28+72 ( )

(4)39×28+39×72=39×(28+72) ( )

(5)39×12=39×(12-2) ( )

(6)39×12=39×(10+2) ( )

板書

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2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也是本節課內容的難點,教材是按照分析題意、列式解答、講述思路、觀察比較、總結規律等層次進行的。學習這部分教學內容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時,學好乘法分配律是學生以後進行簡便計算的前提和依據,對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理解、應用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

(三)《大綱》要求

讓學生從正、反兩方面正確理解乘法分配律。

(四)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掌握了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並能夠初步應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的基礎上接著學習“乘法分配律”不會覺得太難,但是學生的概括、歸納能力還是一個薄弱的環節。

二、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大綱》要求,教學內容和學情,本節課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使學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會應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便運算。

(二)智慧目標:

培養學生的分析、比較、綜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教法與學法分析

(一)教學方法

在設計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時,依據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採用自主學習、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能動性,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多思、多說、多練,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轉為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

(二)學法指導

本節課以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為主,通過學生的自學、運用等學習形式,讓學生去感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通過學生多思、多說、多練。積極參與教學的整個過程。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分析

一、創設情境,激趣引入。

第一步我用課件出示口算題: 125 × 8 25 × 4

25 × 6 × 4 7 × 8 × 5 2 × 3 × 50

課件設計可以使學生看得更清楚。也是為了讓學生想說、敢說、搶著說,激發他們早點進入學習狀態。

第二步創設情境,師生比賽。出示一組題從中選取兩道,誰能看一眼題目就能說出得數。

( 40+4 )× 25 37 × 45+55 × 37

68 × 32+68 × 68 ( 80+8 )× 125

比賽的結果:老師算得快學生算得慢。學生心裡就會想:老師怎麼你算得那麼快?這 時 老師匯入:剛才的比賽老師算得快,是因為老師又運用了乘法的一個法寶,你們想知道嗎?此時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學生的求知慾望達到了高潮。老師告訴學生乘法的又一法寶就是乘法分配律。板書課題,進入新知。

二、出示學習目標,自學新知。

本環節先用幻燈片出示學習目標:

1 、什麼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

2 、應用乘法分配律有什麼用?

3 、什麼地方用乘法分配律?

4 、例 7 的兩道計算題有什麼特點?如何計算?

學生依據學習目標 , 自學課本 64 — 65 頁的內容。要求學生用 6 、 7 分鐘的時間掌握學習目標中的內容。學生慾望值高,所以學生會發揮自己的潛能。想盡辦法去記憶新知識。在學生的自學過程中,老師要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學生掌握新知識。此環節即使有個別同學不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可他為了在測驗環節中取得較理想的成績,也會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

三、互相交流,加強記憶。

老師相信,經過自主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同學們就根據學習目標把自己認識的乘法分配律為大家介紹一番。

由於上一環節學生學會了乘法分配律,這時他一定會特別想把自己的看法、見解告訴大家。這時就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對乘法分配律的認識。師生間、生生間互相交流,合作學習,加強記憶。

四、當堂測驗,檢驗學習效果。 (幻燈片出示下面各題)

在鞏固練習階段,還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自我展示的空間。並通過比較,感悟計算方法的靈活多樣,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在設計練習時,設計了有層次的練習題,使學有餘力的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體現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實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要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基本教學理念。

附: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a+b) × c = a × c+b × c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3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4頁例7,練習十四的第3一10題。

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進行應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簡便計算

教具準備:將複習中的題目寫在小黑板上。

教學過程:

一、複習

教師出示試題

1.(35+65)×37 2.35×37+65×37

3.85×(174+26) 4.85×174+85×26

5.(80+8)×25 6.80×25+8×25

7. 32×(200+3) 8.32×200+32×3

“根據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號連線起來?為什麼?”

教師:根據乘法分配律,第1個算式和第2個算練功的得數應該一樣,第3個算式和第4個算式的得數也應該一樣。下面大家一起來計算。第1、2、3組的同學的第1題和第3題,第4、5、6組的同學第2題和第4題。大家抓緊時間做,比一比看哪幾個組的同學算得快。

“哪幾組的同學做的快?想一想,為什麼第1、2、3組的大部分同學都那麼快就算出了得數?”多讓幾個學生說一說。

教師:第1題和第3題中,兩個數的和都是整百數,整百數乘以一個數當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題和第4題都要先算出兩個乘積再相加,比較麻煩。

教師:下面還有兩組等式,大家再來計算一下,第1、2、3組做第5、7題,第4、5、6組做第6、8題。

“這次哪幾組的同學做得快?想一想,這次為什麼第4、5、6組的大部分同學都做得快了?”

教師:第6題和第8題分別乘得的兩個積,都有整百數,計算比較方便。從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出,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新課

1.教學例7

(1)教師出示例題:計算9×37+9×63。

教師:這道題是要計算兩上乘積的和。

“仔細看一看這道題裡的兩上乘法計算中的因數有什麼特點?”

(兩個乘法計算有相同的因數9,另外兩個因數是37和63,它們的和正好是100。)

“聯絡上面的複習題,想一想這道題怎樣做才能使計算簡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來,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這是應用了什麼運算定律?”

教師,這道題告訴我們,有些題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再來看一看怎樣的計算才能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呢?先讓學生說一說。

教師概況,首先,要計算的是要兩個乘積的和,兩個乘法計算要有一個相同的因數;另外兩個因數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數,這樣的計算我們就可以應用乘法分配律使計算簡便。

(2)教師出示例題:102×43

教師:這道題是一個三位數乘以一個兩位數,我們可以用筆算進行計算,但是比較麻煩。

“想一想,這道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使我們能夠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數呢?”(給學生留出思考時間。)

教師:從上面的複習題我們可以看出,如果兩個加數分別要乘以一個數,而這兩個加數中有一個整十數或整百數,就先把這兩個加數分別乘以那個因數再相加比較簡便。現在的題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個因數拆成兩個數的和,並且使其中一個加數是整百、整十數?多讓幾個學生髮言。教師肯定學生的回答後。

板書: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計算中的`第二步根據是什麼?”(乘法分配律)。

教師概括:兩個數相乘,如果其中一個因數可以拆成兩個數的和,並且其中一個加數是整百、整十數,這時應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計算簡便。

三、課堂練習

做練習十四的題目。

1.第3題,2.讓學生口算。當計算101×57和45×102時,3.提問:“你是怎樣做的?得多少?”

2、第4題,5.先讓學生自己計算。核對時讓學生回答。

“如果按運算順序計算,應該先算什麼?”

“怎樣計算簡便?根據是什麼?”

第4小題,如果學生有困難,教題先把算式38×?=38。學生回答後教師把“38×?”中的“?”改為“1”。

“下面應該怎樣算呢?”讓每個學生先做在自己的練習本上,然後再請一個學生口述計算過程。

3、第7題,7.先讓學生獨立做,8.然後集體核對,9.核對的要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做的。當核對“26×3”時,10.學生說出計算方法後,11.再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學生髮言後,12.教師說明:26乘以3可以寫作(20+6)×3,13.根據乘法分配律等於20乘以3的積再加6乘以3的積,14.這實際上是應用了乘法分配律。這就是說,15.我們過去學過的乘法口算有些應用了乘法分配律。這道題中的第7小題應用乘法結合律比較簡便,16.第4、6、8、9題應用乘法分配律比較簡便。

4、 第9題和第10題,18.先讓學生獨立做,19.核對時要讓學生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

5.提前做完的學生可以做第l9*題。當學生想出一種演算法後,還要引導學生想一想其它的做法。這道題的做法有:(80—30)×110一30×110;

(80—30—30)×110;

(80—30×2)×110。

四、作業

練習十四的第5、6、8題。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動,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並能用字母表示。

2、經歷共同探索的過程,培養解決實際問題和數學交流的能力。

3、會用乘法分配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1、 指導探索乘法分配律。

2、 發現並歸納乘法分配律。

方法指導:

通過講學練相結合,設計相應的練習題,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約3分鐘)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老師想請大家幫一個忙,我有一個朋友開了一家小公司,有4名員工,她想給公司的員工每人買一套工作服,她去商店看中了幾件衣服和幾條褲子,想選一套衣服做工作服。請同學們想一想,怎樣搭配?

2、學生思考:(1)有幾種搭配方案

(2)選擇你喜歡的一種方案,並算出總價。

(學生自己選擇方案並在練習本上完成。師強調:是買4套衣服)

二、自主學習

(約7分鐘)

(一)組內研討,確定方案

1、組內研討

(1)一共有幾種搭配方案?

(2)介紹自己的方案,並說一說,你推薦的理由。

(3)說說你推薦的方案,需要花多少錢?你是怎麼算的?

三、合作交流

(約10分鐘)

1、彙報交流

師:哪一個同學想先來給老師推薦他的方案?

師:要想求4套這樣的衣服需要多少元?可以先求什麼,再求什麼?

分別列式解答

師:因為總價相等,這兩個算式我們可以用什麼符號把它們連線起來?(學生回答後,師在兩個算式中間用等號連線)

師:這個等式怎麼讀呢?

生嘗試讀等式。

(預設學生讀法:A.225加上75的和乘4等於乘225乘4加75乘4

B.225加上75的和乘4等於225和75分別與4相乘的積再相加。 )

2、研究其它方案

由學生依次彙報出其餘3種不同的搭配方案,並引導說出是怎麼想的。計算後分別加上等號。

教師板書

一套 4 = 4件上衣 + 4條褲子

(225+75)4 = 2254 + 754

(225+125) 4 = 2254 + 1254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乘法分配律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新舊知識的溝通,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初步理解和掌握它的結構特徵;理解並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簡算,並能正確計算。

能力目標:滲透從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這種認識事物的方法。

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等能力。

培養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

情感目標:讓孩子們自己生成“用符號記錄整理的方法”,體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分配律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生活引入,感知規律

1、在家裡,你最喜歡誰?我也作了一個調查,咱們班很多同學是爸爸和媽媽很早起來為你準備早點、接送上學,輔導作業。

2、爸爸和媽媽都對我們那麼好,我們可以自豪的說“爸爸和媽媽都愛我”。

3、爸爸和媽媽都愛我,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4、我聽說張磊和楊軍都是李新建的好朋友,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5、小結:同樣一句話可以有不同的說法。生活中的這種現象在我們數學中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索數學中的規律。

[策略] 把數學知識依附於常見的現實生活問題中,引領學生髮展自身靈性,尋求數學知識與現實問題間的本質聯絡,進而合理處理相關資訊,結合鮮活的數學材料,觸動學生的道德碰撞,給原本單一冷漠的內容注入人文的血液,促進學生感悟、內化。

(二)開放探究,建構規律

1、情境引入

講本學期開學,學校要為一、二、三年級更換桌椅情況:

(課件播放),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

(1)請仔細觀察大螢幕:

學校為一年級更換3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錢?

學校為二年級更換5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錢?

學校為三年級更換6套桌椅共需要多少錢?

(2)請同桌兩個同學選一個問題在練習紙上用兩種方法解答?

(3)說說你的解題方法?你的算式表示什麼意思?另外一種方法呢?解釋一下。

(4)誰願意接著彙報?

2、第一次發現

(1)仔細觀察這三組算式,你能發現什麼嗎?可以與同桌討論討論。

小結:每一組算式的結果相等。

(2)我把這兩個算式用等號來連線,行嗎?為什麼?

板書:(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3、第二次發現

(1)再觀察這三組算式,還有什麼發現嗎?

(2)同學們,你們的發現是不是隻是一種巧合,一種猜想呀?能不能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對你的猜想進行驗證呢?

(3)每人舉出一個例子,寫在紙上,然後請同桌幫助驗證

彙報交流:像這樣的例子還能舉出一些嗎?舉的完嗎?

4、歸納總結:

(1)你們發現的這個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同桌說說什麼叫做乘法分配律?

(2)請看大螢幕,你們的意思是這樣嗎?小聲讀讀。

(3)有什麼不懂的詞嗎?

5、個性化理解

(1)你能用比較喜歡的形式來表達上面的這些等式嗎?比如用字母,圖形等。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

(甲+乙)×丙=甲×丙+乙×丙

(a+b)×c=a×c+b×c

(2)這些等式都表示什麼意思呢?(同桌討論,然後彙報)

(3)對於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感覺怎麼樣?

[策略]針對眾多的數學事實,不急於引導學生髮現規律,而是讓學生運用樸素的語言概括出這些等式的共同特點,這些特點既是“乘法分配律”知識的雛形,更是學生建構知識的漸進臺階。在此基礎上引出規律,水到渠成。尤其是,讓學生用個性化的方式表示自己對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更是有效的促進了學生對規律意義的個性化感悟。

(三)啟用聯絡、應用規律。

1、請你把相等的兩個算式連線。

(8+13)×4 41×(3+27)

3×(21+6) 7×5 +8

41×3 +41×27 3×21 +3×6

7×(5+8) 8×4 +13×4

(1)你為什麼連得這麼快?是計算了嗎?

(2)這兩個算式之間為什麼不連了?能用乘法分配律的內容來解釋嗎?

2、根據乘法分配律填空:

(83+17)×3=□×□○□×□

10×25+4×25=(□○□)×□

(1)誰願意展示一下你填寫的。有不同意見嗎?

(2)分別說說轉化以後的算式和原來的算式比,哪一個讓我們計算起來感覺比較簡便了?為什麼?

(3)小結:學習了乘法分配律可以靈活選擇演算法,怎樣計算簡便就怎樣算。

[策略]多種練習也是一種資訊源,解決問題的過程其實也是一種深化理解、蓄積“能量”的過程,是學生拓寬知識視野、完善認知結構、提升認識境界、增長人生智慧的過程。

3、聯絡舊知、同已有知識建立聯絡。

談話:“乘法分配律”在過去學習中用過嗎?咱們回顧一下。

現在我們每天都在練乘法豎式計算,看大螢幕。乘法豎式中也運用了乘法分配律?你們看出來了嗎?

[策略]引導學生聯想知識用途,勾起了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憑藉親自計算得到的感悟領會到乘法分配律的廣泛運用。

(四)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乘法分配律,你有什麼想法?

(五)板書設計:

乘法分配律

(50+60)×3 = 50×3+60×3

(75+68)×5 = 75×5+68×5

(80+65)×6 = 80×6+65×6

……

(a+b)×c = a×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