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冰和雪教案推薦8篇

通過教案的編寫,幫助教師預見到可能出現的問題和困難,確保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有針對性的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認識冰和雪教案推薦8篇,供大家參考。

認識冰和雪教案推薦8篇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1

設計意圖

數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學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字和故事巧妙結合,使原本抽象、複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於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餘地。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係。

2.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3.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4.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5.瞭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運用不同的數數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活動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曆(大月、小月、2月數房子大小有區分);小字卡(年、月、日)數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曆、檯曆、月曆、日曆。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並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麼聯絡,明確探索任務。

設疑:為什麼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瞭解數字之間的關係。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麼(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麼(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麼(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數法瞭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日曆。瞭解日曆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檯曆、掛曆、日曆的區別在哪裡,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檢視日曆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曆,引導他們發現二月,從而瞭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活動反思

通過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於幼兒理解的特點,使幼兒喜歡、理解日曆。果然,這種方式大大的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幼兒很容易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別住在12個月裡,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發現孩子們掌握的較好,效果也不錯。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4及練習一第4—7題

教學目標:

1.知道分米產生的意義;

2.瞭解分米與釐米,分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建立1分米的長度概念,會選擇分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通過估一估、測一測等活動,發展學生的估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分米,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難點:建立1分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準備活動

1.提問:我們現在認識的長度單位有哪些?你能給這些單位按照大小排排隊嗎?

2.它們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二、活動設計——測量課桌

1.設疑:你們知道我們的課桌有多長嗎?誰來估一估?

2.動手操作,測量課桌的長度

(1)以小組為單位測量課桌的長度,引導學生選擇測量的工具及連續量

(2)組織彙報,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比較哪種測量方法更加簡便。

3.認識分米,教學例2。

(1)引導學生在尺子上指出10釐米的長度,出示分米卡,使學生認識1分米.說明有時候量物體的長度用分米作單位。

(2)學生觀察尺子:數一數1分米中有多少個1釐米?

有了認識毫米的思路,認識分米,啟發學生思維,自己學會認識分米的長度單位。

(3)藉助手勢,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

利用分米卡,用手勢表示,進一步認識分米。

將米、分米、釐米、毫米4個長度單位,用手勢表示.學生分組互相用手勢表示。

4.利用米尺,分組討論。

1米有多少分米?1米、1分米、1釐米之間有多少關係?

總結歸納: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板書)

5.量出3分米長的帶子給大家看。

三、全課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認識了毫米、分米,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釐米,1釐米=10毫米。

老師們最喜愛的“八佰教育網”

四.鞏固練習

1.說一說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並用手勢表示它的一個單位長度。

2.練習一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全班交流。

3.練習一第5題:填上合適的單位或數

此題重點在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長度表象。

4.練習一第6題

此題的目的是讓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還涉及到單位之間的轉換。

5.練習一第7題是實踐活動的另外一種形式。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3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國小數學第十一冊第106-109頁。

教學目的:1.使學生了解圓是一種曲線圖形。

2.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圓的特徵。

3.會用圓規畫園。

4.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推理,抽象概括等能力。

教學重點:圓的各部分名稱及圓的特徵。

教學難點:圓的特徵。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一套、圓規等。

學具準備:圓形紙片、圓規、直尺等。

教學過程:

一、設疑揭題,明確目標

1.複習。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平面圖形,你能從這輛自行車平面示意圖中找出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嗎?

(課件顯示由平面圖形構成的自行車示意圖,根據學生的回答,同步閃亮 )

2.設疑。

你們知道自行車架為什麼要做成三角形?

(根據學生回答:三角形具有穩定性,課件閃亮自行車三角形的框架部分。)

而自行車的輪胎為什麼要做成圓形的呢?

(課件閃動自行車的輪胎後圓跳出,師在黑板上貼上圓形紙片,然後學生試回答)

3.揭題。

大家現在知道的只是其中的一些表面原因,其實這裡面具有一定的科學知識,你們想知道嗎?學完了這節課,我們就會知道的。(板書課題)

4.量標。

同學們,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些什麼呢?

(根據生答,師概括板書:圖形、名稱、特徵、畫圓)

[評析:(1)上課伊始,以"自行車的輪胎為什麼要做成圓的"為疑,只能引起學生用浮淺的知識來回答,怎樣用科學的道理來解釋呢?學生急於想知道,這樣可激發學生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熱情。(2)量標教學,是高年級學生自主學習的必要環節,讓學生根據課題提出自己所需學習的內容,充分發揮其自我探索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直觀比較、瞭解概念。(圓)

圓跟我們已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麼不一樣呢?

(課件出示,先閃動圍成三角形和四邊形的線段,再將圍成圓的曲線用紅線走了一圈。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圓是曲線圖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中哪些物體上有圓嗎?(生舉例)

(二)操作引路,感知概念(名稱、特徵)

1.折圓。

請同學們拿出你們課前準備好的圓形紙片,象老師這樣對摺。開啟,再換個方向對摺、再開啟,反覆折幾次,你可以發現什麼?(有許多痕交於中間一點)

2.量摺痕。

再請同學們用直尺量一量剛才折的每一條痕的長度,你又發現了什麼?(摺痕長度相等)

3.量點到圓上距離。

最後請同學們再用直尺量一量,中間這個點到圓任意一點的距離,你還可以發現什麼?(距離也都相等)

[評析:通過學生的折和量,來發現感知圓裡的知識,幫助學生形成表象,為學生探索圓各部分的名稱,猜想圓的特徵,起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在動手操作活動中,讓學生參與了學習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發揮主體作用。]

(三)自學交流,理解名稱。

1.自學課本,初知名稱。

同學們通過剛才動手發現圓裡的知識還真不少,數學家們把這些知識都規定為不同的名稱,你們想知道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本的第4-9小節。

2.交流消化,理解名稱。

(1)圓裡各部分的名稱有哪些?

(根據學生的回答師板書:圓心、直徑、半徑)

(2)什麼叫圓心?圓心就是我們剛才折圓時所發現的什麼?

(3)數學家又是如何規定圓的直徑的呢?

(隨生答,媒體同步動畫直徑的過程,先後出示直徑d及直徑概念)

那麼,直徑就是我們剛才折圓時的什麼?(摺痕)

(4)什麼叫半徑?圓上任意一點是什麼意思?(隨生答,課件閃爍圓周上的許多點再動畫出半徑。)

半徑就是我們在量圓時所發現的什麼?

(5)(課件顯示出圓的圓心、直徑、半徑的整體圖及概念,學生齊讀概念一遍)

3.練習。下面哪些是圓的半徑或直徑?為什麼?

[評析:在學生經過操作,對圓的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學課文,再通過互相交流,多媒體的演示,使學生逐步建立了完整的正確的概念。]

(四)猜想驗證,概括特徵。

1.分組討論,進行猜想。

同學們,你能根據我們剛才折圓、量圓時所發現的,以及我們已學習的什麼叫直徑、半徑來想一想、猜一猜,圓可能會有哪些特徵呢?(學生分小組討論)

2.交流討論,提出猜想。

請各小組把討論情況在全班交流一下。

(根據交流情況,師板書猜想內容)

3.各自驗證,全班交流。

同學們真愛動腦筋,猜想了圓有這麼多的特徵。但是你們的猜想都對嗎?你自己能不能想一個辦法來驗證一下,試試看。

(全班學生各自想法驗證:有的折圓,有的量摺痕,有的在圓中畫直徑、半徑,有的量直徑、半徑,有的列表記錄量的資料,有的嘴裡在不停地嘮叨著概念……)

請同學們把你驗證的方法和得出的結果告訴大家。

4.媒體演示,加深理解。

(多媒體將學生驗證的圓的特徵運用了旋轉、重合等聲像並茂的手段,進行了動態演示)

5.學生概括,總結特徵。

誰能把圓的特徵用自己的語言來歸納概括一下。

(隨生答,師板書:所有直徑都相等,所有半徑都相等,d=2,t=d/2)

這就是我們驗證出來的圓的特徵,同學們同意嗎?

(異口同聲:同意。一生提反對意見:這些特徵必須在同一個圓裡才能成立。)

哎呀,你真聰明,把大家容易疏忽的問題給提出來了,真了不起。(師邊說邊板書:在同一個圓裡)

6.對照驗證,完善猜想。那麼,你們的猜想有問題嗎?(生:有,必須強調在同一個圓裡)其實,你們剛才的猜想與驗證,都是在自己手中同一個圓裡進行折圓,量圓的,那麼你們猜想對所說的圓裡,就是指自己手中的同一個圓裡。(師在猜想內容的"圓裡"前補上"同一個")

這樣,你們的猜想內容與驗證結果意思就怎麼樣?

(隨生答,師在"猜想"與"驗證"之間連線同時板書:正確)

7.練習,填空。

[評析:運用"猜想驗證"的方法,引導學生藉助操作過程與已學過的半徑、直徑對圓可能有哪些特徵,進行了合理的猜想;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相互補充,提高了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然後讓學生自己想辦法驗證,使學生的求異思維得到發展;再通過多媒體的演示,最後讓學生自己歸納概括出圓的特徵,便是水到渠成了。]

(五)自我實踐,學會畫圓。

1.自學畫法,實踐畫圓。

(學生結合課本108頁圓的畫法,邊看邊學會用圓規畫圓)

2.學生自己介紹畫圓步驟。

(隨生介紹,師分步板書:定距、定點、旋轉)

怎樣定距?(學生邊介紹邊演示)這個圓規兩腳之間的距離就是什麼?(生:圓的半徑)

在畫圓時,你發現固定的一點與旋轉一週各是圓的什麼?

3.(師揭下貼在黑板上的圓形紙片,在貼紙片的地方示範畫圓,小結畫圓步驟)

[評析;畫圓是這節課的非重點內容,則通過學生自我實踐便可掌握。教學時間分配強略得當。]

三、自練反饋,鞏固新知

1.填空。

(1)圓是平面上的一種( )。

(2)左圖圓內固定的一點o是這個圓的( );線段ob是這個圓的( ),用字母( )表示;線段ac叫做圓的( ),用字母( )表示。

(3)在同一個圓裡,直徑與半徑的比是( )。

(4)把一個圓規的兩腳張開4釐米,畫一個圓,它的直徑是( )。

2.判斷。

(1)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做直徑。( )

(2)圓裡有無數條半徑,無數條直徑。( )

(3)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都相等。( )

(4)半徑決定著圓的大小,圓心決定著圓的位置。( )

(5)畫直徑5釐米的圓,圓規兩腳間的距離是2.5釐米。( )

(6)直徑6釐米的圓比半徑4釐米的圓大。( )

3.操作。

學會量沒有圓心的圓的直徑。(課本練習二十五第1題)

四、運用新知,質疑釋疑

1.現在,大家一定能運用這節課所學的知識,解釋一下"為什麼車輪都要做成圓形,車軸應裝在哪裡?"

(多媒體放完車輪分別是正方形、橢圓形、圓形的行進動畫後,給學生直觀給予提示,學生各抒己見,直對中心。)

2.學了"圓的認識"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些什麼?

(生甲:圓也有周長和麵積嗎?生乙:怎樣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

圓的周長和麵積以後會學到的。誰見過怎樣在操場上畫一個很大的圓?(學生互相釋疑)

五、總結全課,儲存新知

這節課你自己運用了哪些學習方法,學到了哪些知識?

六、學生作業,深化新知

1.課堂作業:練習二十五第3.4題。

2.課後實踐:量自行車輪胎外直徑。

[總評:本課是在該校"自主探究式"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框架下設計的。按"設疑揭題,明確目標一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練反饋,鞏固新知--運用新知,質疑釋疑一一總結全課,儲存新知"的程式實施操作的。教學過程中,充分放手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去猜想、去驗證、去討論、去合作……從而實行自主探究",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努力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 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時。

2.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3. 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態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經驗學會認識整時、半時。

教學過程:

一、唱快樂歌,猜謎激趣,順勢匯入。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請來了一個好朋友。它呀,有三條腿,白天、黑夜不停跑,發出嘀噠、嘀噠的聲音,提醒你,早睡早起習慣好,誰知道這是什麼?

生:鬧鐘。

師出示一個實物鍾。師:對啦,這就是鐘錶,聰明的小朋友們知道鐘錶有什麼作用嗎?

生:……

師:鐘錶能告訴我們時間,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都離不開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錶。

板書:認識鐘錶。

二、自主探究,認識鐘錶。

(一) 認識鐘面

師:小朋友拿出鐘面模型,看一看,撥一撥後和同桌說說,鐘面上有什麼?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師:好,停。請小朋友來說說,鐘面上有什麼?你有什麼發現?

生:……

師:剛剛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我們一起來認識鐘面。

師:首先,我們看到鐘面上有3根針,又短又粗的時針哥哥,較長的是分針弟弟,還有又細又長的是秒針小弟弟,我們以後再認識秒針小弟弟。

師:鐘面有幾個數字,(12個),這12個數字按從小到大順序圍成一圈。

師:再看看,時針哥哥,分針弟弟在跑步,誰跑得快?

生:分針弟弟跑得快,時針哥哥走得慢。

(二)認識整時

師把鐘錶撥到8時,師:請問,這時候鐘面所指的時刻是幾時?

生:8時。板書:8時。

師:這時分針弟弟指向的數字是幾?(12)。時針哥哥指向的數字是幾?(8)。

師:下面,我請小朋友上來撥一撥3時。板書:3時。

生上臺撥。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再請小朋友撥一撥5時。板書:5時。

生上臺撥。

師:同意嗎?

生:同意。

師:好了,現在8時、3時、5時三個鐘面都在黑板上,仔細觀察鐘面,說一說,表示整時,分針都指向數字幾?

生:12。

師小結:當鐘面上的分針弟弟都指著12,時針哥哥指向幾,就是幾時。

(三)認識半時

師把分針和時針都撥到12處,師:分針弟弟又開始跑了,時針哥哥也走著。

師撥動分針指向6,時針撥到12和1之間,師:小朋友,這時又是幾時呢?

生:12時半。

師:時針哥哥、分針弟弟分別指向幾呢?

生:……

師半鍾撥到3時半、6時半,再提問。

師:好,請小朋友看小黑板。12時半、3時半、6時半的鐘面都畫在小黑板上了。小朋友仔細觀察,表示半時,分針弟弟都指向數字幾?

生:6。

師小結:當鐘面上的分針都指著6,時針在兩個數之間,誰在左邊就是幾時半。

(四)看一看,說一說

過渡:師:認識了整時、半時,我們一起來認識小明的時間安排表。

出示圖片。

師:小明出場了,你能說出他現在在做什麼嗎?(引導學生說說,小明什麼時候在幹什麼?讓學生分清是上午、中午和下午的時刻。)

師小結: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麼有順序啊!這樣的一天會有很多收穫的,那麼你們的一天是怎樣安排的呢?跟同桌的小朋友說說。

三、概括總結,質疑昇華。

師:今天你認識了什麼?

生:……

教師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鐘錶。時間老人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應該好好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才能有所收穫。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5

教學內容:第5961頁,練習十五第1、6題。

教學目的:1、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2、使學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時間觀念。

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

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的時間觀念。

教具準備:鐘錶、秒錶、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活動:計時系紅領巾。

問:你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麼知道的?

通過系紅領巾活動,你對秒有什麼感受?

師:計量比較短的時間,我們就要用到較小的時間單位:秒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有關秒的知識。板書:秒的認識

二、新授

1、你認為哪些鐘錶可以計量秒?(出示帶秒針的鐘表、手錶、電子錶、秒錶)

2、根據問題,分組學習。

1)、秒針走1小格經過了多長時間?秒針走1大格經過了多長時間?

2)、秒針從12走到3經過了多長時間?從2走到4呢?

3)、秒針從12開始轉一圈又回到12,經過了多長時間?從3開始轉一圈又回到3呢?

小組彙報。

認真觀察:秒針走一圈,分針走了多少?

你發現了什麼?1分=60秒

3、體驗活動。

1)、1秒鐘有多長?把小鬧鐘放在耳朵上聽一聽,嘀噠一聲就是1秒。

你有什麼感受?1秒鐘能幹什麼?

說明:1秒鐘確實很短,但有些現代化工具1秒鐘能幹很多事情呢。

課件演示。

看了這些,你們對秒有什麼新的感受?珍惜時間。

2)、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時間,一秒一秒積累起來就能做很多事情。

10秒鐘能數多少個數?數

10秒鐘有多長呢?春節晚會的倒計時,火箭發射倒計時

10秒鐘你能做些什麼呢?

3)、1分等於多少秒?60秒鐘能幹些什麼呢?我們一起來嘗試一下。

分組活動:拍皮球、跳繩、寫字、做口算。

生彙報。

4)、秒在體育比賽中用途非常廣泛,很多體育專案用秒計算。我這裡有幾張奧運會冠軍的圖片,大家一起欣賞一下。課件演示。

三、看書,提問

四、鞏固練習

1、小明每分鐘打字56個,小亮每分鐘打字49個,他們誰打字的速度快?

2、在校運會100米比賽中,王浩用了16秒80,趙亮用了16秒08,李新用了15秒96,田輝用了16秒11,你能給他們排出名次嗎?

五、小結

下課鈴響了,請大家迅速將文具整理好,放在文具袋中,看看需要多長時間,相信大家今後每時每刻都能這樣珍惜分分秒秒,做時間的主人。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6

11-20各數認識評課稿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沈老師做到了三個突出:突出主體性,創造學生參與條件;突出民主性,轉變了教師的角色;突出實踐性,主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在實踐中靈活運用數學。課堂教學應始終要牢記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進行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真正地獲得數學知識,在數學學習上才有更大的發展。

1.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沈老師根據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創設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通過小組競爭而引出課的內容,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具體可感的情境中始終精神飽滿地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2.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

數學知識、思想、方法必須由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理解、感悟、發展,而不是單純依靠教師的講解去獲得的。根據這一理念,沈老師在教學中緊緊圍繞學生的心理,從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結構的實際出發,主他們通過有目的的操作、觀察、、交流、討論,從直觀到抽象,主動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例如數的組成,沈老師並不是直接告訴學生如何機械地記憶,而讓學生在重複猜小棒的遊戲中感悟,在動手擺小棒中體會,使學生經歷了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的過程。

3.體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方式。

沈老師在整堂課的教學中,讓學生養成與他人溝通、傾聽他人意見的習慣,同時,這也是對學生主體地位尊重的表現之一。學生在互動中,使知識在交流中理解,能力在交流中發展,情感在交流中體驗。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7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抽象邏輯思維已開始萌芽,他們的認知、操作和抽象概括能力不斷提高,同時,大班幼兒對喜歡和熟悉的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他們樂意動手動腦,通過自己的探索嘗試獲得新的知識經驗。“認識日曆“這個活動,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適合大班幼兒的現有水平,日曆對幼兒來說並不陌生,是幼兒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事物,認識並能正確的使用日曆對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為了順應孩子們的探索需求,我設計了“認識日曆”這一活動,試圖讓孩子們在交流、遊戲、探索中嘗試獲得新的知識經驗。

活動重點:

幫助幼兒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認識日曆,學會看日曆。

教學難點:

幫助幼兒瞭解日曆並運用日曆查詢自己需要的資訊。

活動目標:

1、 認識日曆,瞭解日曆基本資訊,學會看日曆。

2、 瞭解日曆的功用,能運用日曆查詢自己需要的資訊。

活動準備:

ppt課件、ppt遊戲課件、自制可分解組合日曆

活動過程:

01聽故事,引出日曆。

1、今天,老師要給你們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蘇里。蘇里的爸爸媽媽非常疼愛她,可是她依然覺得生活好像並不完美,於是,她決定要拿起行李去旅行。

2、 在蘇里的旅行箱裡,有一件很特別的行李,會是什麼呢?一起來看一下,並幫助蘇里整理。

提問:請你們仔細看手裡都有都拿到了什麼?這件特別的行李會是什麼?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02整理日曆。

1、梳理日曆中都有哪些重要組成部分。

重點句子:這有可能是一本日曆,因為日曆裡有年(月、日、星期)。

2、那我們一起來幫蘇里把日曆整理好。

重點提問:

年:這會是哪一年的日曆呢?原來日曆裡會告訴我們這是哪一年的日曆。

月:一年裡一共有多少個月呢?這些月有什麼不一樣嗎?12個月,有的大有的小,分別叫做大月、小月和平月。

日:你們手中的數字卡里每個月都有多少天?31天、30天、28天。瞭解大月、平月、小月,並順序整理好。

小結:日曆裡會告訴我們這是哪一年的日曆,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平月,分別有31、30、28或29天。

03運用日曆並找到今天和自己的生日。

1、日曆整理好了,蘇里非常感謝你們。

提問:日曆整理好了,那你們知道日曆有什麼用嗎?

2、幫助蘇里找到今天的日期,並在日曆上標註出來。

小結:原來,要想在日曆上找到某一天,首先要知道這一天是幾月幾日,然後先找到月,在從這個月裡面找到日,就可以在日曆上找到這一天。

3、蘇里出發去旅行,卻感覺孤獨,缺少朋友和親人的陪伴,於是又回到了大家身邊,並且給每個人都帶了生日禮物。

請幼兒在蘇里的日曆卡上找到自己的生日,並請幾名幼兒與大家分享,鞏固練習運用日曆找日期。

04運用日曆進行“抽獎”遊戲。

遊戲規則:等會兒大螢幕上會出現一個大轉盤,轉盤上會有國慶節、婦女節、兒童節、元旦等節日,當你們喊“開始”時,蘇里將會為你們轉動轉盤。

當你們喊“停”時,蘇里會停下轉盤,指標停在哪個節日上,請你們快速的在日曆卡上找到這一天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05瞭解日曆的多種形式。

1、你們還見過什麼樣的日曆?

小結:一頁顯示一天叫日曆、一頁顯示一週叫周曆、一頁顯示一月叫月曆、一頁顯示一年叫年曆;還有掛在牆上的掛曆、放在桌子上的檯曆、電子日曆、手機日曆;日曆非常實用,而且形式多種多樣。

課後延伸活動設計

1、幼兒與父母一起在日曆上找到2018年的春節是幾月幾日星期幾。

認識冰和雪教案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我國傳統的春節,知道過年的由來,瞭解過年的傳統風俗。

2、感受過年的喜慶氣氛,並會正確對別人說一句祝福語

3、深刻對祖國的認識,知道我國是一個有悠久文化傳統的民族。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過程:

1、讓幼兒回憶自己愉快的假期生活,一起談論。由此,引起有關“過年”的話題。

2、先讓幼兒討論自己對“年”的認識:為什麼要過年?。,過年是怎樣的?等等。

3、教師講有關過年的故事、傳說。

4、再讓幼兒談論大家過年的風俗都有些什麼不同?為什麼會這樣?知道祖國很大,各地的風俗各有不同,很有趣。

5、在觀察角擺放有關物品、佈置,讓幼兒深化認識。

什麼是“春節”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春節期間,我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活動反思:

通過這節課,我上完後自我感覺還有點欠缺還要在這方面加強一些,還有很多不足。這節課我自覺得上的不是很好,還要多學習學習。我覺得在上這節課時我有點操之過急了,應在剛開始上課時應以講故事的形式來引入主題。讓幼兒知道“年”是怎麼來的。本來我準備了兩幅鞭炮的圖片給孩子觀察的,但剛我取出圖片時,孩子對平時見到的鞭炮認識,但對卡通的鞭炮不認識。但我要在延伸活動中,我應在區角活動處準備一些製作鞭炮的材料,讓幼兒自由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