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教師文案

認識l的教案推薦7篇

不管寫什麼型別的教案,都要先明確好自己的教學目標,教案是幫助提升課堂效率的重要檔案,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認識l的教案推薦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認識l的教案推薦7篇

認識l的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2、能力目標:在合作交流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思考、比較分析、歸納總結 、與人交流、合作學習的學習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問題的習慣。

二、教學重點:

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

三、教學難點:

百分數與分數的聯絡和區別。

四、教具和學具準備:

百分數一課的課件,學生收集的百分數,小圓片若干個。

四、教學過程

(一)展示百分數,引出探究問題。

1.談話:同學們,課下我安排了大家去找百分數,把你找到的百分數拿出來給你的同學看一看。百分數好找嗎突然間,老師想到了一個問題:人們那麼喜歡百分數,百分數有什麼好處呢對於百分數你還想知道些什麼呢說說看

2、對於這些問題大家可以通過看書,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討論來解決,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歡的辦法來研究一下,好嗎

3、說說你的研究收穫,給大家分享一下。

(二)師生共同探究百分數的意義、讀法和寫法。

a:出示問題,小組交流:

師: 大家研究的真不錯,大家想不想對這些問題認識的.再深刻一些呢好,同學們,數學是最講理的一門科學,我們看現下面的這個問題:在一場足球比賽中,猛虎隊獲得了一次罰點球的機會,他們準備派下列三名隊員中的一名去罰點球。

7號隊員:我曾經罰點球20次,罰中18次。

3號隊員:我曾經罰點球10次,罰中7次。

5號隊員:我曾經罰點球25次,罰中21次。

你們認為該派誰去罰點球呢(出示空表格)請在小組內交流你的想法。

b:班內交流彙報小組的想法。

1、學生交流自己小組的想法。

2、師小結:因為三個人罰點球的總數和罰中次數各不相同,那麼要準確地知道派誰去,就必須先算出隊員罰中次數佔罰點球總數的大小,然後可以把這些分數先通分化成分母都是100的分數,再進行比較,這樣就很簡便了。

c:教學百分數的寫法和讀法

1.師:像這樣分母是100的分數,我們通常寫成百分數的形式。我們一般這樣寫——去掉分數線,先寫分子90,再寫百分號(師板書寫作:90%)。教學百分號的寫法(注意師板書百分號的時候要讓學生看到寫“%”的順序)

2、師:在寫百分號時我們要注意什麼呢

師:是的,要先寫一個圓圈、再寫一斜槓、再寫一個圓圈,注意圓圈不要寫的過大。以免和數字“0”相混淆。全班書空寫一遍。讓學生寫出另外兩百分數並評價。

d:教學百分數的意義

1、師指百分數說:你們會讀嗎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90% (師板書讀作:百分之九十)再讀 70% 84% 。

師:同學們,我們已經會寫、會讀百分數了,

那麼老師想問問你們,90%在這裡表示什麼(學生說90%表示5號隊員罰中次數佔罰點球總數的百分之九十)70%呢84%呢(師多請幾個學生說)

2、師生共同歸納板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做百分數。)齊讀2遍。

師:你們看,在百分數的意義中提到了幾個數(兩個數)那百分數就表示它們之間的一種(生:關係)也就是說,百分數表示的是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

揭示百分數與分數之間的聯絡和區別。

1、師:老師課前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百分數,你們想看嗎

課件出示情境圖,依次提問:誰能說一說這裡的百分數表示的意義

(1)第五次我們人口普查情況資訊;

(2)衣服圖和純果汁圖;

(3)食物中各種蛋白質成分統計表。

(3)姚明圖(回答後,師:姚明真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希望他繼續為祖國取得好成績。)師引導學生髮現:大家發現沒有這個百分數前面是(小數)師:對了,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也可以是整數。

(4)五年級學生作息時間統計圖(學生選擇一兩個說明誰佔誰的百分之幾)

2、師:課件出示: 下面四句話中有四個分數,哪些可以寫成百分數為什麼

(1)雞的只數是鴨的60/100;

(2)繩長是鐵絲長的63/100;

(3)—堆煤,已經運走了60/100 噸。;

(4)麵粉的重量是大米的3/4。

師生討論之後回答,教師進一步提問:20/100噸為什麼不能寫成百分數(學生說理由) 師小結:百分數是一種特殊的分數,它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就象原來學過的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一樣,它們都不帶單位名稱。只表示兩個數量之間的關係。所以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百分比(補充板書:百分率、百分比)。

(三)拓展運用,實踐 創新

師:我們一節課是40分鐘,這節x點x分上課,現在是幾點幾分過了多少分鐘,大約過了這節課的百分之幾,(學生思考回答)剩下的時間不多了,下面我們一起去數學遊樂場逛逛吧!

1、(課件出示)我會讀:3.9% 1% 120% 6% 98% 100% 300%

師:先來讀一讀這些百分數。

(1)師;這一組百分數中,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哪兩個最接近

(2)師:1%是最小的百分數嗎生活中還有比1%小的百分數嗎(生舉例。)

師:對了,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也可以是整數,有的大於分母,有的小於分母。

2、創造百分數:

(先讓學生擺小圓片,說出百分數;再讓學生看方格圖,說百分數;自己找一找身邊有沒有百分數)

(四)總結新課,課後延伸:

1.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都有了哪些收穫沒想到這節課我們的收穫真不少,看來,學好數學能讓我們生活更豐富、更精彩!.

2.師:老師真為你們高興,看下面的一句話,你想到了什麼 課件出示: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師配音:天才=99%的汗水+1%的靈感。我相信在學習中,只要你們肯與付出、樂於付出,成功就會永遠屬於你!加油!)。

今天的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下課。

板書設計:

百分數(又叫百分率或叫百分比)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數,叫作百分數。

7號:罰中次數是罰球總次數的18/20=90/100 90%讀作:百分之九十。

3號: …… 是 …… 的7/10 =70/100 70%

5號: …… 是 …… 的21/25=84/100 84%

認識l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初步同學認識分米、釐米、毫米,知道這些單位的實際長度,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以和它們之間的進率。

(2)掌握用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會用尺量較短物體的長度。

(3)通過直觀演示、操作、觀察、概括等方法,培養同學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明、能力。

教學重點 讓同學建立分米、釐米、毫米的具體觀念,這也是難點所在。

課前談話

1.談話(出示直尺):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嗎?(直尺)對,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直尺,那你們知道人們為什麼要發明直尺呢?

過渡:人們為了準確的知道物體的長度發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過什麼資訊告訴我們物體的長度的呢?現在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直尺。

2.同學觀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組討論交流。全班整理。

(1) 同學觀察直尺上有什麼?(尺子上有長長短短的線,有數字,大格,小格。)

指導並板書:直尺上這些長長短短的線有個名字叫做刻度線。(板書 刻度線)

(2)找一找:數字和線是怎麼排列的?

指導並板書:數字0對的長刻度線取名叫0刻度線,你知道這個0表示什麼意思嗎?(這裡的0不是表示沒有,而表示起點)你也能學著給數字1對長刻度線取名嗎?(1刻度線),數字5對的長刻度線就叫( )?

(3)描述:相鄰的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小格的長度怎樣?相鄰的長刻度線之間的距離我們稱它為大格,數一數你的直尺一共有( )個大格。一個大格里面有( )小格。

3.小結:直尺就是通過這些刻度線和數字告訴我們長度的。

認識l的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能正確地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名稱及特徵。

2、能在活動中培養自己的觀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動中提高對認識立體圖體的興趣。

4、有興趣參加數學活動。

5、能與同伴合作,並嘗試記錄結果。

活動準備:

正方體、長方體制作材料紙若干張,正方體、長方體積木若干塊。

活動過程:

1、集體活動。

觀察兩張製作材料,講述異同。“小朋友看老師帶來了兩張紙,請你仔細觀察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點:都有6個圖形組成。不同點:一張紙上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組成。還有一張紙上有正方形和長方形組成。)2、幼兒操作活動。

“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用這兩張紙來變魔術,怎麼做呢?”

(1)介紹製作形體的方法。

出示示意圖,教師簡單講述製作方法。

(2)製作後講述異同,介紹形體名稱。(正方體、長方體。)“你們做的兩件東西像什麼?“(積木、盒子)“它們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還有長方形。

老師手指正方體的一面,這就叫面。我們一起數數它有幾個面。(6個)“這6個面都是怎樣的?”(同樣大小的正方形。)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形體它的名字就叫正方體。“請你把你做的正方體找出來,說說它是什麼樣的?”現在請你們拿出 你製作的另一個形體,數數上面有幾個面?每個面一樣嗎?(不一樣。)怎麼不一樣?(6個面裡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長方體。

歸納小結:正方體的6個面是一樣大小的正方形。長方體的6個面,有的都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有的4個面是長方形(面對面的一樣大),2 個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徵標記將正方體與長方體分類。

出示貼有正方體與長方體標記的兩個籃子。“這裡有兩個籃子,籃子上分別貼有什麼樣的標記?”(正方體、長方體。)請你們把桌子上的各種形體送進帶有特徵標記的籃子,並說說你送的是什麼形體。

4、搭積木遊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絡,從而瞭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

小百科: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側面和底面均為正方形的直平行六面體叫正方體,即稜長都相等的六面體,又稱“立方體”“正六面體”。

認識l的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瞭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係,掌握整點、半點,並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幼兒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意識。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整時、半時,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絡。

2、整時、半時時鐘面指標的規律。

活動準備

1、《在鐘錶店裡》音樂磁帶。

2、創設“鐘錶展覽館”的教學情境。

3、人手一隻可以撥動的小鬧鐘。

4、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慾望。

播放音樂《在鐘錶店裡》,幼兒聽音樂做拍手遊戲遊戲進入活動室(鐘錶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觀察活動:

1、教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鐘錶,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數字、格子、針)。

2、這兩根錶針有什麼特點?(一根粗一根細)

師: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3、你能指給大家看嗎?(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4、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師重點指導幼兒觀察3、6、9、12這幾個數。

三、嘗試活動。

1、幫助幼兒理解並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係。(幼兒每人手裡一隻時針、分針都指向12的表)

2、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針撥一圈,觀察時針有什麼變化?(時針走一格)

3、教師小結:當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也就是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

1、觀察你手中的表(12點、1點),教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整。

2、觀察你手中的表(12點半、1點半),你又發現了什麼?(分針都指向6)

教師小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數字6上時,就是幾時半。

3、遊戲:我說你撥。

(1)教師出示幼兒一日生活內容圖片(起床7:00上學7:30午飯12:00午睡1:30),教師說幼兒撥。

(2)幼兒互相說(整點、半點)。

(3)每組選一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得又對又快。

五、教師總結全課。

六、理解鐘錶的功能,培養幼兒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1、教師問:小朋友,你家有鐘錶嗎?你還在哪兒見過鐘錶?(啟發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鐘錶的用途)

2、教師總結:鐘錶和手錶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麼時候?我們應該做什麼事情。它還可以培養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認識了鐘錶,就可以做到按時起床,按時入園了。鐘錶是我們的好朋友。

七、活動延伸:嘗試設計鐘錶。

1、小朋友,這些鐘錶是那麼漂亮,讓我們也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自己嘗試設計各式各樣形狀、不同時間的鐘表)。

2、作品展示(教師幼兒進行評價,優秀作品予以獎勵)。

八、播放音樂《時間像小馬車》結束課。

教學反思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幼兒展示自我的願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於幼兒個性的發展和協調精神的`培養。

認識l的教案篇5

一、設計說明

1、教學內容的地位:《倍的認識》是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本課承接了二年級對乘除法的學習,併為後續倍的進一步認識做了鋪墊。“倍”在學生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本節知識內容不僅是學生今後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2、學情分析 :生活中,學生經常接觸相關的概念,所以“倍”的概念對於學生應該並不陌生。而經過二年級的學習,學生對乘法的應用比較熟練,也瞭解幾個幾代表的含義,所以這節課的內容對學生來說較為簡單,只需多加練習,使學生能用自己的話出“倍”的含義,加深對倍的認識。

3、設計理念:根據課程基本理念中“課程內容要有利於學生體驗和理解、思考與探索……要重視直觀,處理好直觀與抽象的關係”和《課標》中的教學建議“使學生在獲得間接經驗的同時也能夠有機會獲得直接經驗”的要求,本節課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啟發談話、實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輕鬆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

4、基本思路:本節課我直接利用書中學生熟悉的小白兔吃胡蘿蔔的情景,將胡蘿蔔直觀現實的擺在黑板上,並運用小棒讓每人都能動手操作,積極參與。等學生基本掌握了倍的概念,再讓部分學生上臺演示檢查掌握情況。為了避免場景過多引發思維混亂,所以直接利用胡蘿蔔的增減繼續學習。做題練習後,再次用拍手遊戲鞏固知識,做到寓教於樂。引導學生進行後,出示最後一道思考題,檢驗學生是否融會貫通,併為下節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國小三年級數學上冊第50頁《倍的認識》例1及做一做和p53-練習十一第1題

教材分析:二年級教材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乘、除法的意義及相關計算,為本單元“倍的認識”的學習打下了基礎。而“倍的認識”也是對乘法和除法的拓展應用,進一步為第六單元多位數乘法做了鋪墊。本單元的知識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因此學好本單元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教學目標:

1、充分認識“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含義,並會運用倍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學生經歷“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求一個數裡含有幾個另一個數”的數學問題的過程,初步學會用轉化的方法來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逐步養成質疑問難、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習慣。

教學重點:經歷“倍”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

教學難點:將“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數量關係轉化為“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除法含義”。

教具準備:胡蘿蔔貼片、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玩一個小遊戲。老師拍了多少下手,你們就拍多少下,從第一組開始,看哪個組拍的又對又齊。(教師拍兩下,每組學生拍兩下。)

通過體驗一個兩下與四個兩下的關係,引出倍的概念。

師:像今天這樣,我們就說你們拍的數是老師的四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倍”的知識。(板書課題)

(拍手接力連線了新舊知識,且操作簡便,耗時少,可以為後續學習留出更多時間。)

二、引導探究,認識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頁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①師:同學喜不喜歡小白兔呢?今天就有一隻小白兔蹦蹦跳跳的來到了我們的課堂。有誰知道小白兔最喜歡吃什麼呀?

學生自由回答。

師:老師今天就給小白兔準備了好多不同的胡蘿蔔。大家一起數一數圖中有多少根大胡蘿蔔?(貼上大胡蘿蔔貼片,兩兩貼在一起。)

那帶葉子小胡蘿蔔有多少根呢?(貼上小胡蘿蔔貼片,兩兩一起貼在黑板上。)

師:像這樣把6根小胡蘿蔔2根2根放在一起(把胡蘿蔔兩兩圈起來),就是幾個2根?(3個)

引導學生思考,指名回答。

所以我們就說小胡蘿蔔的根數是大胡蘿蔔的3倍。(板書)

②師:大家再一起看看白蘿蔔一共有幾根?

白蘿蔔是幾個2根呢?怎樣擺才能更清楚地表示出來?

學生動手擺小棒,數一數。指名學生上黑板用白蘿蔔貼紙演示,擺一擺。

師:那白蘿蔔的根數是大胡蘿蔔的幾倍?

指名學生回答,將白鬍蘿蔔兩兩圈起來。(板書)

(先由老師引導認識“倍”的概念,再讓學生動手操作,直觀體驗,將“倍”與“幾個幾”直觀的聯絡起來。)

2.鞏固“倍”的概念。

①胡蘿蔔擺好了,小兔子就開吃了,它先吃掉了一個小胡蘿蔔(拿走一個),那大家再想想,白蘿蔔變成了小胡蘿蔔的幾倍了?

同桌討論怎樣擺。指名學生上臺擺胡蘿蔔,在後面寫上有幾個幾,然後回答,集體訂正。

②貪吃的小兔子又吃掉了兩個白蘿蔔(拿走兩個),那現在白蘿蔔是大胡蘿蔔的幾倍呢?

同桌討論怎樣擺。指名學生上臺擺胡蘿蔔,在後面寫上有幾個幾,然後回答,集體訂正。

引導:“倍”就是一個數裡面有幾個幾。

(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畫一畫,說一說,讓他們感到“一個數的幾倍”的存在,並體驗到它的含義與作用,真正理解“一個數的幾倍”具體描述的是什麼內容。小兔子吃胡蘿蔔的情景也使學習不再只是枯燥的數字)

現在,小兔子去吃胡蘿蔔了,大家也繼續用自己的小棒動動手,練習一下吧。

三、鞏固運用,加深體驗

1、教材p50-“做一做”第2題。

第一行擺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四倍,在第二行每5根擺在一起,要擺幾個5根?一共多少根?

學生動手擺小棒,數小棒,指名學生用展示臺示範,回答問題,集體訂正。

大家完成的都非常不錯,現在老師再來考考你們,看你們是不是明白了“倍”的概念。

2、教材p50“做一做”第一題。

指名學生回答,其他學生獨立完成,然後集體訂正。

3、教材p53-練習十一第1題。

讓學生數一數、填一填,指名學生回答並集體訂正。

4、拍手遊戲。

剛才的幾個題大家都完成的很好,所以現在我們一起來休息一下,玩個小遊戲。

老師先示範規則:我拍2下,你拍3個2下,回答你是我的3倍。

同桌之間進行遊戲。

(通過師生的拍手遊戲練習,將知識進一步抽象化,使學生在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建立“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的思路,為下節課的解決問題構建“思維模式”。)

四、收穫,課後延伸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呢?(根據學生回答本課內容。)

2、小兔子吃剩的小胡蘿蔔有3個,白鬍蘿蔔有5個,大家可以討論一下,老師要再貼上多少個白鬍蘿蔔,它才是小胡蘿蔔的2倍?3倍呢?

板書設計:

倍的認識

大胡蘿蔔:2根 大胡蘿蔔:2根

小胡蘿蔔:6根 3個兩根 白蘿蔔:10根? 5個兩根

? 小胡蘿蔔是大胡蘿蔔的3倍 白蘿蔔是大胡蘿蔔的5倍

三、教學反思

因為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本節課的設計和教學注重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讓學生能動手參與、直觀體驗,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相關知識。為此,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1、遊戲匯入,連線新舊知識。

在本節課的開始,通過拍手接力,激發學生興趣,同時也將新舊知識聯絡起來(幾個幾和倍),從而直觀的讓學生初步認識“倍”,初步形成倍的概念,為新知的轉化做好鋪墊。且拍手接力容易操作,費時少,為後續的新知學習和練習留出更多時間。

2、情景教學,提高參與興趣。

結合教材中小兔子吃胡蘿蔔的情境,藉助直觀操作——胡蘿蔔貼片和擺小棒,加深對新識的理解。擺小棒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教學活動中,而與同桌討論交流的過程既加強了合作交流的能力,又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最後讓學生上臺演示,學生學習熱情更高了。

3、鞏固練習,多種方式結合。

與平時只為了答出問題不同,本次的練習先讓學生繼續用擺小棒的方式回答,動手的同時也鞏固了剛學的知識。然後再讓學生安靜的完成後續兩題,留出思考的時間。像這樣動靜結合,做到寓教於樂。

4、拓展延伸,留出思考餘地。

為避免情景太多的混亂感,最後的拓展還是回到小兔子吃胡蘿蔔的情景中,不僅要讓學生知道“一個數中有幾個幾”是“倍”的概念,還要讓學生能反過來思考“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這樣也為後一節課的教學做了鋪墊

實際教學和設計畢竟不同,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課堂上因為學生熱情很高,指名了多位學生上臺擺胡蘿蔔,所以課堂一度稍顯混亂。所以以後設計課堂時不僅要注重引發學生興趣,還要多注重教學常規與管理。實施數學新課程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

認識l的教案篇6

[活動目標]

1、知道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體驗民族節日的快樂。

2、喜歡民族節日,瞭解簡單的節日風俗和有關的民間傳說。

3、知道吃月餅的意義,體會分享的愉快。

4、體驗人們互相關心的美好情感。

5、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1、每一個孩子準備一塊月餅,並請家長告訴孩子月餅的品名。

2、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活動過程]

1、通過討論月亮的變化,讓孩子們知道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我們國家的民間節日。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讓孩子們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3、瞭解人們在中秋節的活動。問:你是怎麼過中秋節的?你喜歡過中秋節嗎?為什麼?

4、觀察月餅,通過分享月餅體驗節日的快樂。

a、月餅有很多種,誰來介紹一下自己的月餅?——引導孩子們從形狀、顏色、味道來介紹。

b、月餅為什麼是圓的呢?

c、老師小結。

d、分享月餅。

教學反思:

“認識中秋節”這堂課對於小班的小朋友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嫦娥奔月這個故事小朋友也基本上聽不太明白,但是大部分都知道要過節該吃月餅了,代表家人的團圓。

認識l的教案篇7

今天按教學進度講授了第七單元第一課時《11—20各數的認識》,教學效果很差,不僅教學重難點沒有突破,而且教學任務也沒有完成。課後宋科長、李主任、朱校長給我進行了深入地點評,指出了本節課的不足,現總結如下:

一、學習方法滲透不夠

學生在數學課上不僅要學習數學知識、瞭解數學思想,還要掌握數學學習的方法。課上教師呈現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過馬路的教學情景圖,讓學生觀察發現了什麼,有的孩子說出發現了9輛自行車,還有的孩子很快數出了有20條斑馬線,可有的孩子對於數斑馬線的數量感到困難,教師應該在這個環節中讓孩子們交流一下數數的方法。當然接下來的擺小棒環節也是如此。

二、計數單位概念建立不清

本節課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是讓學生理解十個一是十,理解十幾的數是由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這個難點對於學生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100以內數的認識及加減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親自數一數,擺一擺的方法進行感知計數單位“十”。可是由於教師語言不嚴密,沒有給學生一個準確的定義,“十個一是一個十”,所以好多學生課上出現了錯誤。

三、教學節奏較慢,影響教學效果

今天的課堂,各個教學環節聯絡不是很緊密,而且課上因為學生對於“十”的計數單位理解不清,所以課上的教學節奏較慢,好多的教學內容沒有完成。

總之,分析教材、研究學生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缺一不可。一年級數學教學,我差得還很多,需要研究的太多。不恥下問吧!

標籤: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