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音樂小老鼠和大獅子教案10篇 音樂課堂上的樂趣:與小老鼠和大獅子唱響動聽旋律

“大班音樂小老鼠和大獅子教案”是一份適合幼兒園大班的優質教案。通過活動、故事等方式,引導幼兒感受音樂、舞蹈的美妙和大獅子膽小的一面。教案內容詳盡,適合幼兒園音樂教育。

大班音樂小老鼠和大獅子教案10篇 音樂課堂上的樂趣:與小老鼠和大獅子唱響動聽旋律

第1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初步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1.教師講故事,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

(1)教師:有一隻小,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他蒙上了眼睛,走進房間,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夥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開心極啦!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並初步熟悉歌詞內容及歌曲旋律。

(2)教師第三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

(3)教師第四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結束時兩個小夥伴要做親熱的動作。

(4)教師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瞭解完整的遊戲玩法。

教師:如果請你用手指表現小洗洗的尾巴,可以怎麼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特別倡導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張我弛的歌唱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如何讓枯燥平淡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是常常困擾我們教學的一個難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樂歌唱活動課。以前的音樂課基本上是結合著圖譜進行教唱歌曲,而這次,我是結合《貓捉》的遊戲進行歌唱教學。從圖譜改遊戲進行教學,這樣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從遊戲中學,不僅減輕了幼兒的負擔,還提高了幼兒對學歌曲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數得。

課的開始,我結合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接著,教師扮演,邊唱歌曲,邊示範玩遊戲的方法,讓幼兒進行觀察;當我唱第三遍歌曲時,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第四遍唱完時,再第三遍的基礎上加一個親熱的動作;教師唱完第五遍歌曲後,引導幼兒瞭解完整地遊戲方法。最後教師和幼兒進行遊戲。這節課不僅學唱了歌曲,還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悅的玩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整節課,教師沒有主動地要求幼兒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兒自發地演唱。以往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幼兒是被動地學習,一節課當中老師要無數次地強調課堂紀律,教學效果也不盡人如意,而今天,幼兒是在遊戲中不需要老師要求,主動地唱,課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時,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體驗音樂的快樂和美。

讓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不能單靠說教,更重要的是靠薰陶,靠參與。本次活動我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遊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遊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

大班音樂小老鼠和大獅子教案10篇 音樂課堂上的樂趣:與小老鼠和大獅子唱響動聽旋律 第2張

第2篇

1、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故事中角色的形象特徵及豐富詞語:“威風”、“承諾”。

2、創編故事結尾,並能用完整的語言進行表達,培養擴散性思維。

師:今天天氣真好,老師帶你們去森林玩。(師生聽著音樂進入活動室)

(教學反思:情境的設定,自由、活躍方式的匯入,使幼兒很快進入狀態,激發了活動興趣。活潑的音樂〈郊遊〉,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播放動畫,觀察和小的外形特徵,豐富詞語:威風

2、師:那這是一隻什麼樣的?誰用一個好聽的詞來形容一下。(介入詞:威風)

(教學反思: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卡通動物形象,再加上多媒體動畫的效果,孩子們立刻被吸引了,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氣氛活潑而熱烈,同時幼兒的詞彙也得到了豐富。)

4、師:那麼威風的和膽小的之間到底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聽一聽。

(附故事內容:森林裡,住著一隻威風的。有一天,正在睡覺。突然,一隻小在的臉上爬過,把弄醒了,很生氣,把捉住,好生氣地責罵:“你這可惡的真大膽,,竟敢打擾我獅大哥睡覺。”小抬頭望著,懇求說:”大哥,我求你放過我吧,我以後一定會報答你的。”聽了便哈哈大笑:“小小的,能報答我什麼?好吧,我就放了你吧!”爪子一鬆,就把小放走了。

過了很久很久,這個森林來了一個獵人,他弄了一個陷阱,想捕捉。

有一天,不小心跌進獵人的陷阱裡,給網困住了。只好大聲喊:“救命呀,救命呀……”這時,小經過,他聽見的求救聲,看到被網困住了……)

(教學反思:這是一個老師和幼兒一起學的過程,讓幼兒在視聽結合的基礎上設定開放性提問,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的經驗,從、形象特徵的角度思考問題,提供了充分的發言機會,利於幼兒大膽的想象,積極表述。同時,又以“猜測”貫穿其中,讓幼兒在猜一猜,說一說的基礎上理解故事內容)

1、師:被網困住,故事就講到這裡,那麼,你們說,小究竟救不救呢?

2、師:呀,有的小朋友認為會救,有的小朋友認為不會救。那這樣吧,請認為會救的小朋友坐到藍色的地毯上,認為不會救的小朋友坐到紅色的地毯上。

(教學反思:每一位幼兒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在“救與不救”的問題上,都有自己的想法。教師在這裡採用了“選位子”的方法,突出了以幼兒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更進一步調動了幼兒的靈活性和求異性。)

師:那麼故事的結尾就交給你們了。認為會救的小朋友,請你們說說為什麼要救,它用了什麼辦法來救呢?認為不會救的小朋友,請你們想一想為什麼不救,小會對說什麼呢?

(教學反思:討論可以使幼兒相互之間自由發表感受,便於激發幼兒積極思維並表述見解,有助於培養獨立思考、創新的能力,發展幼兒口語表達和靈活應變的能力。在此活動中,幼兒參與講述、討論的踴躍性在此處又上了一個臺階,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幼1:小聽見的求救聲,看到被網困住了,就急忙跑過去對說:“大哥。你別急,我來救你。”說著,用尖尖地牙齒把網咬破了,得救了,他們也成為了好朋友。

幼2:小看到被網困住了,它來到身邊對他說:“我才不會救你呢?上次我是騙你的,你就等著獵人來殺你吧!”

幼3:聽見是的求救聲,就去喊了好多小夥伴一起來救,獲救了,它們開心地笑了。

(教學反思:在這裡,教師提供了一個“說”的環節,幼兒們都各抒己見自己創編的故事結尾,使活動達到了高潮。)

(4)師:小朋友編的結尾我們都聽過了,老師也邊了一個結尾,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小結:老師這樣編故事結尾,是想讓你們明白: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去做,而且要儘量做好。就像故事中的小承諾要報答大哥,後來真的做到了一樣。

(教學反思:在小結時,教師從目標出發,昇華了活動主題:“言必承,信必諾”。)

第3篇

我們班的孩子聽力有時真讓人感到驚訝,平時聽到錄音機裡放的音樂,大夥兒都會自言自語的相互討論說:“這個是xx樂器的聲音”“這個聲音像xx”等等,偶爾也會跟著音樂手舞足蹈起來,節奏感相當不錯。傳統的節奏活動,多是教師根據既有的節奏譜,準備相應的樂器,教孩子打節奏,為此,我設計這節課,把這些活動都交給孩子們,讓他們自主探索,找出適合各種小動物的伴奏樂器,教師靈活,有效的引導來提高幼兒的演奏技巧,讓孩子們再次享受到節奏活動給他們帶來的樂趣,並對樂器有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2、培養幼兒自主探索意識,選擇適當的樂器為動物伴奏。

3、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師:“讓我們踩著樂器的節奏出發吧。”(幼兒坐到位置上)“剛才老師用了什麼樂器?”“以前你們還見過那些樂器?”

師:“下面我們來玩一個聽聲音猜樂器的遊戲,好嗎?”

師:“小朋友你們演奏的真棒,為了獎勵你們,老師請你們看動畫片。”

“小動物會來救它嗎?(幼兒猜測)”哦,一群勇敢的小跑來救它的,它們怎麼救的?(把網咬破了)

3、請幾名幼兒表演小動物,進一步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師:“這節課,老師對你們的表現非常滿意,聽聽小動物要對我們說什麼? 放錄音。

師:“老師也希望你們好好學本領,成為真正的'演員或演奏家,好嗎?我們跟小動物再見吧!”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開啟幼兒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幼兒和音樂的橋樑。建立新型的師幼關係,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成為幼兒的合作伙伴,做到師幼互動,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

第4篇

在區域遊戲角中投放了各種小樂器,孩子們在活動中時而邊唱歌邊用樂器敲打著節奏,時而聽著音樂用小樂器演奏著,近期我還發現有個別孩子喜歡看著簡單的節奏譜敲打節奏,可見孩子們對敲打樂器產生了興趣。因此,就借用孩子們喜歡的故事,在理解熟悉了故事的基礎上,讓孩子們自主探索、嘗試選擇適合各種小動物的伴奏樂器和節奏譜表現故事角色的特點,並體驗和同伴合作配音表演的快樂。

1、嘗試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和節奏表現故事角色的特點。

活動準備:課件、不同種類的樂器若干、節奏圖譜

一、回憶故事(價值分析:在回憶故事中,拍拍故事中相應的節奏,為以下選節奏圖譜做鋪墊。)

2、提問: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小馬、小鴨、小鳥、)這些小動物出來玩和逃走時的走路聲、叫聲是怎麼樣的?(幼兒模擬動物聲音、拍拍節奏)

小結:把小動物出場和離開的聲音節奏型做一個總結。

二、探索嘗試(價值分析:通過探索,嘗試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和節奏表現故事角色的特點。)

1、一一出示節奏圖譜:接下來,我們和這些小動物們一起做個配圖遊戲。

誰來試著拍一拍,你們覺得這張節奏譜上的節奏像故事裡哪個小動物的叫聲和腳步身?(一起拍拍節奏,出示相應的動物圖)

2、 出示各種小樂器:這裡有哪些打擊樂器?想想哪種小樂器的聲音像大(馬、、鴨、鳥)的叫聲和腳步身?(一一敲敲小樂器來驗證一下)

3、分組探索:給音樂節奏故事裡的動物配音(配音遊戲)

(1)提出要求:我們一起請小樂器幫忙,給故事裡的動物配音。看看故事中有幾種小動物?那麼幾個人一組?每組的5個朋友先要互相商量好自己想做哪種小動物,再去選一種適合這個小動物聲音的小樂器,最後每組的5個朋友一起試試用樂器給故事裡的動物配音。

(2)把幼兒分成三組,各自選擇樂器和相應的節奏型進行練習。

三、配音表演(價值分析:利用配圖、配樂遊戲,嘗試根據故事的角色特點,選擇合適的節奏型及打擊樂器來表現故事內容,並體驗和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我們一起學做小小演奏家來配音表演。

1、請一組幼兒合作配音表演:讓幼兒根據自己選擇的樂器和小動物相應的節奏型給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

2、全體幼兒進行合作配音表演選擇同一種動物的幼兒分別在一起,集體給故事中的小動物配音。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用樂器模仿小動物的`聲音講故事,那還有什麼故事可以用樂器來配音呢?等你們發現了告訴老師,我們再來一起演奏。

備課時,我對原教案做了調整和修改。因為在原教案中我設計了兩個不同的音樂活動還有一個打擊樂活動,後來我發現內容太多得用兩課時才能完成。通過調整後在活動中,我發現能按照修改後的計劃較好地達成目標,而且能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課堂氣氛很活躍。

但也出現了我預想之外的情形,幼兒一度由於興奮而趨於混亂的常規讓我有些措手不及。第一課時中,當請幼兒表演歌曲時,許多孩子只顧自己唱啊、跳啊,完全忽略我的要求。於是,我只好擺出教師的權威大聲命令他們回到椅子上。平時我是非常不認同這種方式的,認為是缺乏教學智慧和技能的表現。活動後,我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學習。回顧了姚偉老師的講座中提到的方法,使我受益匪淺提醒在前、個別示範在前、及時自然地介入、縮短完全自由的時間。具體到這節課情境中,我認為 “個別示範在前”非常適宜,如先請幾個小朋友或是女孩子先示範探索,不僅可以為其他小朋友起到直接或間接的提醒或暗示,尤其是一些容易興奮又缺少自控能力的幼兒,還可以提高大家對“任務目標”的重視程度,更加明確“怎麼做”。這樣,秩序的混亂就完全可能避免。

所以,也總結了一下自己的不足之處:不要跟“搗亂”的孩子糾纏,尊重他們的興趣或想法,同時用誇張的語言、體態或者教具等吸引其無意注意,幫助孩子回到課堂中來。另外,通過這一活動,還使我有所收穫的是:除了課後反思,備課也非常重要,課前不僅要思考教法、學法,還要預想到突發狀況和細節處理,如出現混亂怎麼辦、孩子對活動缺乏興趣怎麼辦等等?做好一切準備,我們才能高效地完成每一次活動

第5篇

1.在理解音樂的基礎上,能較形象地表現小走、望、拽的動作。

通過教師講述自編故事《小偷油歷險記》激發幼兒對錶演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請幼兒說一說小出去偷油吃會怎麼走,他的表情是什麼樣的,並請幼兒嘗試表演。

二、引導幼兒欣賞第一段音樂,感受小偷東西時的動作和神態

1.教師邊有節奏的說兒歌《小上燈臺》邊做小走路的動作和神態,為幼兒理解音樂的節奏做鋪墊。

2.傾聽分析第一段音樂,邊說兒歌邊做小走路的動作和神態,幫助幼兒理解音樂。

三、引導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感受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1.請幼兒欣賞第二段音樂,聽到“咚——”的一聲,提問:發生什麼事了?老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出小掉到泡泡糖上了。提問:小用手去拽泡泡糖時會怎麼樣?粘住了怎麼辦?引導幼兒練習拽泡泡糖的動作,突出用力拽的感覺。泡泡糖還會粘到哪裡?讓幼兒發揮想象,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3.師幼一起邊聽音樂邊表演小拽泡泡糖的表情和動作。

1. 請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同時教師手指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並適時提示幼兒一起用誇張的動作表現。

教師交代遊戲規則,提示幼兒形象的表現小輕輕地走、東張西望、用力拽的動作和表情。教師當大花貓做兩遍遊戲後,在幼兒中挑選兩名當大花貓,音樂響起時,大花貓會和小一起做動作,當聽到貓叫時,大花貓就會捉小,小迅速坐回到椅子上。

一天,小想要上燈臺偷油吃。鼠媽媽告訴它要當心屋子裡面那隻狡猾的大花貓,千萬不要被它抓到。小跟媽媽告別後就出門了。屋子真大呀!小就東看看,西看看,一邊尋找好吃的油,一邊提防大花貓,心想:一定要當心啊,千萬不要被它發現了,不然可就要沒命了。正當小東看看西看看的時候,突然,哎喲,不好!小掉到什麼東西上了?粘乎乎的?一看,原來是一塊大泡泡糖。這可是大花貓設的計啊!小趕緊用手去拉,呀!泡泡糖粘到了手上,它用另一隻手去拽,又粘到了另一隻手上,拽來拽去,泡泡糖像根繩子一樣把小捆了起來。”突然,“喵嗚~~~”一聲貓叫,呀!不好!大花貓來了,小使勁一拽,把自己從泡泡糖上拽下來了,然後匆忙地逃回家了。

?小和泡泡糖》是一首幽默、詼諧的樂曲,對於中班幼兒來說,已有能力分辨樂曲中a、b兩段的不同,小和機靈、可愛,泡泡糖粘粘的特徵,正好將樂曲a、b兩段融合在一起。讓幼兒通過遊戲情境,熟悉樂曲,再通過聽樂曲更好地表現小的動作,讓整個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根據樂曲特點和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一韻律活動。根據《綱要》中藝術活動目標,遵循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從而確立了本次活動的目標:本次活動的重點是根據樂曲旋律合拍地做走、左右張望的動作。嘗試用誇張的表情和動作表現小拉泡泡糖的情景。難點是在較快的樂曲旋律節奏下合拍地做動作。因為音樂是六八拍子,節奏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動作表現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我採取的對策是運用語言(也就是兒歌形式)和動作符號幫助幼兒感知節奏,在教學中,我根據音樂節奏特點邊朗誦兒歌,邊配上相應的動作,把樂曲中的節奏,直觀、形象化,幫助幼兒理解掌握。為了落實走、看這兩個重點動作的合拍,我採用由慢到快、由單音節奏到旋律跟進,循序漸進地將節奏、樂曲、動作融為一體。並通過提問,有意識的.讓幼兒觀察到手、腳停頓以及頭部的變化,來提高表演能力。另外,在活動中,通過創設遊戲化的情境,引導幼兒根據小出來玩並被泡泡糖粘住的遊戲情節,大膽、誇張地表現小不斷拉拽泡泡糖卻怎麼也拉不掉的詼諧形象。在每一次的遊戲中,通過同伴示範、教師提出的不同要求,激發幼兒主動模仿並不斷創新的願望,通過多次感受、體驗,最終促進了幼兒音樂感受力、表現力等多方面的發展,從而體驗活動的快樂。由於事前對教材分析比較透徹,對重點和難點把握比較準確,所以活動開展得比較順利,幼兒在模仿小的“走”和“拉泡泡糖”上表演到位,而且在整個活動中他們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老師和孩子及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這次活動也存在著不足之處,比如:孩子們在表演小東張西望時,個別幼兒沒有跟著節奏表演,教師需要個別引導。

第6篇

1、初步感知音樂的旋律、結構及各個樂曲的不同性質,根據故事情節的特點與結構,選擇合適的音樂,體驗感知、聯想、參與的愉快。

2、學習用表情和動作創造性地遊戲,能按音樂的實際結構、性質,隨音樂表演、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3、學習分角色和遊戲,學習在表演中合理分配空間,相互交流、配合,體會有秩序的遊戲和合作的樂趣。

1、重點:初步感知音樂的旋律結構及各個樂曲的不同性質,根據故事情節的特點與結構,選擇合適的音樂,體驗感知、聯想、參與的愉快。

2、難點:學習用表情和動作創造性地遊戲,能按音樂的實際結構、性質,隨音樂表演、體驗想象、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1、在一個地窖裡,有一群小和一大排的啤酒桶,有一次他們發生了一件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是什麼事情。

2、這個時候,小和啤酒桶應該在做什麼事情呢?你能用什麼動作來表現呢?

3、引導幼兒先學小坐在椅子上睡覺,再學啤酒桶抱成一團坐在地上睡覺。

1、誰先出來跳舞的?小們怎樣跳舞的?它們很靈活,你能用動作來表現它們嗎?

2、小跳舞的時候心情是怎麼樣的?那它們的表情是怎麼樣的?

4、那你覺得這個時候啤酒桶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它們的.表情又會怎麼樣?你來做一做?

1、這個時候來了誰?小仙女施了魔法,啤酒桶發生了什麼變化?

2、你能用動作來模仿啤酒桶先長出頭,然後長出手,腳,最後慢慢站起來的動作嗎?啤酒桶很笨重,要慢慢的,跟著節奏。

2、幼兒分角色結伴創編舞蹈,教師引導幼兒用舞蹈動作表現出啤酒桶的笨重與小的輕巧靈活。

1、突然,發生了什麼事情?啤酒桶的魔法消失了,我們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呢?

2、鼓勵幼兒跟著音樂縮回頭、手、腳,最後抱在一團坐在地上。

2、小也要回去了,它們和啤酒桶告別,你覺得可以用什麼動作表現呢?

3、朋友告別時還可以說哪些話?小可以一邊告別一邊回到座位睡覺。

三、幼兒完整欣賞遊戲的音樂,感覺每段音樂所表現的情節

1、我們一起再來欣賞一遍音樂,你可以和你的好朋友一起講講這個音樂故事,想想可以用什麼動作來表現。

2、你覺得這個音樂可以分成幾段呢?每一段都講了什麼事情呢?

四、播放課件的遊戲部分,進一步強化幼兒對音樂的旋律結構及各個樂曲的不同性質的瞭解。

1、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聽一聽老師播放的音樂,講的是第幾段音樂的故事。

2、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結構和性質。

1、小朋友們真能幹,今天我們也來做一個小和啤酒桶的遊戲,先請女孩子做小,男孩子做啤酒桶,可以運用我們剛才學到的動作來表現。

2、引導幼兒跟著音樂做相應的動作。(鼓勵幼兒創造性地表演)3、幼兒思考並討論:啤酒桶與小怎樣才能配合得更好?引導幼兒知道動作一致,跟著節奏。

以遊戲貫穿於整個活動。活動中鼓勵多聽、多說,激發幼兒參與英語活動的樂趣,讓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動性,自由自在的傾聽、感知、交流,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發揮想象力多采用遊戲教學法,讓孩子在玩中學,生活中學。教學活動氣氛活躍,容易被幼兒所喜歡,並且有利於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活動後,孩子很開心,活動目標基本達到。

有個別孩子不願、不敢開口,有的孩子不能聽懂老師用英語發出的指令等。

第7篇

1、初步學習合拍地做小走、玩耍和較形象誇張地表現拉泡泡糖的動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境帶來不方便,要護保我們的環境。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小最怕的就是大花貓了,這隻貪玩的小乘花貓午睡時悄悄溜出去玩。小朋友,你想想如果小來到草地上,它會怎麼做呢?

師:小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摔到了草地上,粘在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麼辦呢? 幼兒自由創編小被泡泡糖粘住時的動作。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麼地方呢?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誇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小拽呀拽,可是怎麼也拽不掉,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教師總結:哎呀,不好了!來了一隻大花貓,小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師:小被泡泡糖粘住,狠狠地摔了一跤,多疼啊!那小朋友想想應該怎麼處理吃過的泡泡糖呢? 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總結: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也不講衛生,我們得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汙染環境。

家園共育:在公共場合注意個人衛生,不亂扔垃圾,保護周圍的環境。

本次活動中教師大膽將韻律活動與遊戲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在遊戲中做韻律,在韻律中玩遊戲,愉悅身心與提高音樂表現力同步進行,相得益彰。樂曲《小和泡泡糖》為6?m8拍、ab結構,a段中的八分音符具有歡快、跳躍的音樂特點,b段中九拍的連音及旋律的模進使人略帶緊張,與小機靈、警覺、可愛的音樂形象恰好相符。

第8篇

1、理解歌曲內容,並根據音樂性質和內容創編遊戲動作;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準備:錄音機磁帶貓的頭飾泡泡糖每人一塊垃圾桶溼巾

1、老師每人分發一塊泡泡糖,請幼兒品嚐泡泡糖,並說出他的感覺。

2、老師引導幼兒感覺泡泡糖的變化,並與幼兒一起玩泡泡糖,體驗泡泡糖的變化(象麵條、線、蛇等)

3、再次觀察泡泡糖,發現泡泡糖變髒。需要扔到垃圾桶裡。

師:剛才小朋友把泡泡糖扔到垃圾桶裡,可有的人會把泡泡糖口香糖扔到教室裡、走廊裡、馬路上。有一天,一隻可愛的小出來玩,遇到了一件麻煩事。

2、第一次欣賞音樂,幼兒瞭解小遇到了一件什麼事情。

3、第二次欣賞音樂,進一步熟悉旋律、故事情節和歌詞,並說出小被貓吃掉的情節和原因。

分別請幼兒模仿小尖尖嘴,東張張西望望的樣子、踩到泡泡糖的樣子、拽的動作,並請幼兒自編泡泡糖粘在身體的不同部位,引發參與創編的興趣。

3、行為習慣教育,在生活中不亂丟果皮紙屑,保護環境。

小朋友能安靜的欣賞音樂,能合拍地做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地做出小吹泡泡糖及泡泡糖粘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段音樂,是有關於小和泡泡糖的。

4.教師講述:原來小乘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你們看!

4.引導幼兒想象泡泡糖破了以後粘到身體的摸個部位。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境帶來不方便,要護保我們的環境。

1、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好聽的音樂,是關於小和泡泡糖的,你們覺得小和泡泡糖會發生什麼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2、音樂聽完了,你認為小和泡泡糖之間發生了什麼事呀?

1、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小和泡泡糖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3、原來呀,小趁媽媽睡著的時候偷偷溜出去玩,你們看,小東跑跑西看看,小東跑跑西看看,你們誰能表演一下小是怎樣東跑跑西看看的呢?那在第一句小看了幾次?(2次)那是朝一個方向看還是朝兩邊看呀?(兩邊)那小是慢慢地看還是快快的看?(快)因為小很緊張,所以要快看。那小是一邊跑一邊看,還是跑跑再停下來看看?(跑跑再停下來看看)到哪裡停?(紅點)紅點就像我們交通的紅燈,紅燈就要停下來了。

師:小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粘呼呼東西,粘在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麼辦呢?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麼地方呢?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誇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師:小拽呀拽,可是怎麼也拽不掉,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教師總結:哎呀,不好了!來了一隻大花貓,小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師:小被泡泡糖粘住,沒有完成偷跑出去玩的計劃!它今天開不開心呀?它不喜歡這泡泡糖,也不喜歡亂扔泡泡的人,那你會把泡泡扔到地上嗎?那小朋友想想應該怎麼處理吃過的泡泡糖呢?

教師總結: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也不講衛生,我們要把吃過的泡泡糖用紙巾包起來,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汙染環境。

家園共育:在公共場合注意個人衛生,不亂扔垃圾,保護周圍的環境。

活動中,教師運用誇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遊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

本次活動的難點之一是模仿小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活動中是讓幼兒反覆的聽音樂,找到那兩個音,其實可以採取更好的對策就是運用語言線索幫助幼兒記住動作,比如說為前半段音樂配上“小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可以提問“小說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

活動的難點之二是對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學中,老師是用自己的示範讓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變化,但是對於大班孩子的學習來說,有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間的合作表演。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變化,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表演能力,這樣老師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觀的身份觀察指導到更多孩子。

活動中又讓幼兒品嚐泡泡糖,其實用意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與律動中誇張動作的聯絡,二就是為了進行生動的環保教育。比如對問題“吃完泡泡糖以後,應該怎麼做才對?”的討論,在活動中老師是採取先沉默後說理的方式進行,老師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裝紙,並告訴孩子們,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裝紙在解開後應該妥善保管好,當你想吐掉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包在紙裡,然後扔到垃圾桶裡。其實老師應該將孩子們解開的包裝紙收好,然後建議提問:“老師為什麼要把這些包裝紙收好呢?”讓孩子們自己來思考原因,主動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師的直接說教,相信這樣的方式能不斷提高大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這樣提問:“小為什麼會在草地上撿到泡泡糖?”以此作為環保教育的延伸。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不過在小對泡泡糖的處理上以“用力拉”來表現,比較單一,老師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兒如何多樣的表現“拉”上,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想和模仿。這樣的創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現“一樣的”了。

總之,一個活動包含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考慮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給孩子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樣的和不一樣的泡泡糖就是這樣做了全新的嘗試。

?小和泡泡糖》,一節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

第9篇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表達的一種最為直接、能最快讓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響範圍已逐步由年輕人向幼兒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別是一些節奏歡快、曲調變化簡單,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和青睞,在孩子的生活中已佔據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儼然一位超級小“泛絲”,對很多歌曲達到了張口就來的程度。自從she的歌曲“波斯貓”在街頭巷尾唱響以後,經常在幼兒園的孩子口中能聽到她們的“童聲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眾人和,氣勢雄壯之極,儘管他們對其中歌詞的意義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對樂曲的曲調和節奏卻可以絲毫不差的進行演繹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觸到了奧爾夫音樂智慧教學cd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樂曲,樂曲那跌宕起伏——活潑、舒緩與氣勢巨集大的敘事詩般的曲調風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極其相似的樂曲,更是讓我激動,於是,一個流行音樂與古典交響樂的融合點所觸發的教學思路,在我腦海中漸漸形成了。

1、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內容,感知樂句力度的強弱變換以及曲式風格的不同。

2、藉助簡單而有節奏的念、唱和體態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音樂:”波斯集市”剪輯、有關背景圖4幅、化裝臉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師:出示小,問:1、小朋友看,這是誰?(幼兒回答後,教師有節奏地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

2、小長得什麼樣子?(啟發幼兒說出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

3、聽說,今天小的很多朋友也要出來逛逛,瞧,他們來了。聽,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時出示圖譜,老師有節奏地進行兒歌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朗誦兒歌的聲音由輕到響。)

(自評:從淺顯易懂的兒歌節奏和圖譜中,自然地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特點,幼兒有感性經驗,容易理解和感知。)

2、小唱的歌前後聲音有什麼變化啊?(先輕後響,表現越走越近,越來越大的樣子,請幼兒用身體動作和聲音表現這種變化。)

3、小今天出來幹嗎?這段音樂中,你能感覺小的心情怎樣?為什麼?(非常歡快)

(自評:音樂中的弱——強漸變的過渡通過兒歌的聲音漸變表現了出來,結合幼兒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幼兒容易感知距離遠近、聲音強弱和身體大小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幼兒的身體和有節奏的.語言的幫助,可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1、正在小高興地尋找食物的時候,誰出現了?(欣賞曲二波斯貓)

3、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隻波斯貓會怎樣唱呢?(引導幼兒創編波斯貓歌詞,同時加上體態律動進行練習,感知、表現波斯貓沉穩、機智的形象,注意和音樂節奏的匹配。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和幼兒探討,一起對創編的內容用簡單的圖譜記錄。)

(自評:孩子們對“波斯貓”的音樂已經耳熟能詳,特別是對後半段的音樂特別感興趣,基於幼兒這樣的特點,選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類似風格的音樂,作為波斯貓出場的音樂,一方面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為幼兒創編歌曲打下了基礎,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同時潛在地讓幼兒領略了交響樂和流行音樂風格的不同。這個環節中幼兒對歌詞的創編是個難點,教師對創編出的歌詞的簡單而有趣的記錄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創編的樂趣。)

2、看見波斯貓睡著了,誰最開心了?他們會怎麼做?(幼兒創編並即興繪畫圖譜,表現小偷東西和左右觀察的情景,用身體動作表現。)

3、突然,波斯貓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小看到後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幼兒討論並表演。提示幼兒根據音樂的漸弱變化,從動作神態中表現出小對波斯貓的偷偷接近想試探他,躡手躡腳的情形)

(自評:這段音樂的情節性、曲折性較強,通過讓幼兒自己製作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的轉折與強弱漸變,加上故事化的情節,幼兒的情緒始終都沉浸在貓和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興趣的提升激發了幼兒進一步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幫助了幼兒以最貼切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特徵。這個部分是對上兩個環節的提升,從教師示範的圖譜,到幼兒和教師共同製作圖譜,到現在的幼兒獨立製作圖譜,幼兒的能力也在活動的過程中漸漸提高。)

延續前一段遊戲情境,突然播放強音部分,波斯貓表現抓住小的情節,讓幼兒討論,如何才能不被波斯貓抓住?

1、幼兒整體表演:(1)、集體共同表演。(2)、分角色表演。

2、要求幼兒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簡單裝扮自己,進行彙報演出。(提示:注意臉彩棒和平時使用的油畫棒的區別,不能將油畫棒的顏色直接塗抹於臉上)

(自評:這是活動的高潮,以往的音樂活動表演,幼兒通常都戴上老師課前準備好的頭飾進行表演,這次的活動參考了某些“嘉年華”慶祝活動中的裝扮手法,讓幼兒通過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臉上進行自由繪畫裝扮,表現出兩個角色的不同特徵,幼兒這時的情緒既新鮮又激動,加上裝扮後的戲劇性的臉譜效果也能進一步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從而也豐富了幼兒對音樂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現能力,激發了幼兒今後進一步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1、在表演區提供更加豐富的廢舊裝飾材料,如:舊報紙、碎布、小鈴鐺等,讓幼兒在表演區對自己和同伴進行進一步的裝飾,並表演。

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第10篇

師:我的鴨寶寶今天我們一起和森林裡的小動物去做遊戲。

師:我們一起看看今天大森林裡,發生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出示課件1——2)講的是誰的故事啊?

師:帶者小朋友一起看課件1——2,並提問:“你們看見在大森林裡面都有什麼動物啊?

師:你們誰注意到大是怎麼到森林裡的嗎?(咚————咚)那其他小動物是怎麼跑走的呢?

出示準備的節奏圖譜,並把小動物出場和離開的聲音節奏型做一個總結,教幼兒在邊模仿動物叫聲的同時學習這些相應的節奏型。(用聽、拍的.形式逐步學習)

師:你們表演的真好,我們在來看看嚇跑了小動物的大會怎麼樣?(出示課件3——4)提問:大高興後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是誰來救它的?怎麼救的呢?

師:現在我們來做個音樂遊戲,這裡有幾種樂器,你們可以自己選擇一樣樂器,在拿的時候小樂器是沒聲音的,回到座位以後你們就可以敲一下,聽聽他們的聲音和剛剛故事禮貌什麼小動物的腳步聲、叫聲、飛的聲音很相似。聽出來後舉手告訴我。

師:請小朋友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用自己手中的樂器來表示小動物的叫聲。

師:我們來看看你們剛剛說的對不對哦!(出示課件6並一一對照小朋友剛剛回答的在多媒體課件上面操作來驗證一下)

師:你們看看在這下面的節奏型和剛剛我們學習的動物叫聲一樣呢?在幼兒回答出問題後請回答問題的小朋友把這個節奏型唱一般,並提醒幼兒要把自己說出的小動物發出的聲音與節奏型相符。(每回答一個小朋友都幫他在電腦上面操作進行驗證)

師:請小朋友在對照大螢幕上面的樂器和相應的節奏型練習,給下一步做鋪墊。

師:現在,我們每個人手裡都有一個樂器了,拿好手中的樂器我們一起給故事中的那幾個小動物配音好不好?(讓幼兒拿著自己選擇的樂器和小動物相應的節奏型給課件中的小動物配音)

師:我們現在拿著我們的樂器給班級其他小朋友表演一下好嗎?

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們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用音樂開啟幼兒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發散性思維能力,使他們學會以審美的態度感悟人生。教師是音樂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幼兒和音樂的橋樑。建立新型的師幼關係,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成為幼兒的合作伙伴,做到師幼互動,創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