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大班音樂草叢裡的小老鼠教案8篇 《小老鼠的音樂探險:大班音樂課教案》

本文介紹了一堂以大班音樂為主題的課程教案,通過草叢裡的小老鼠的故事,讓孩子瞭解音樂的基本元素,激發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本課程設計包括了遊戲、歌曲、故事、手工等多種教學方式,旨在幫助孩子全面瞭解音樂的魅力。

大班音樂草叢裡的小老鼠教案8篇 《小老鼠的音樂探險:大班音樂課教案》

第1篇

1.感受歌曲的詼諧幽默,能唱準附點音符、休止符處的歌詞。

4.培養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小、小花貓的頭飾,cd《小打電話》,圖譜一幅,電話機一部。

(1)引導語:小朋友,你們打過電話嗎?怎麼樣打電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打電話的經驗,比如要翻找電話號碼等。

(3)引導語:小朋友會打電話,那你知道小會不會打電話呢?今天啊,有一隻自己在家,感覺好無聊啊,他也想打電話邀他的朋友到家裡玩,它會請誰來到它家呢?小朋友們猜猜看。(幼兒猜想)下面,認真聽老師唱首歌你們就知道了。歌曲的名字叫《小打電話》(幼兒跟念)。

歌曲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了什麼?誰打電話?小請了的朋友是誰?你們說小本來是像邀請貓嗎?為什麼它會把貓叫來呢?

(3)幼兒再次聽一遍音樂,邊看著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②小打電話的時候它眼睛看哪兒?小打電話時是怎麼樣的心情?

③當它看到來的朋友是貓時,小又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來學一學小害怕的樣子吧。

④小朋友幫小想想:怎麼樣打電話才能叫來自己的朋友?

(7)放cd,讓幼兒用好聽的聲音來唱歌,在唱歌時,注意用詼諧的聲音來唱,並唱好角色的對話。

3.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有節奏地演唱,並在演唱時要有適當的語氣、表情。

小為什麼會招來貓?我們小朋友做事時能像小一樣粗心嗎?為什麼?

大班音樂草叢裡的小老鼠教案8篇 《小老鼠的音樂探險:大班音樂課教案》 第2張

第2篇

--以話語和生動的肢體語言,引導幼兒仔細聆聽,大膽想象:老師帶來一首有趣的樂曲,講的是一隻小老鼠從草叢中跑出來玩的事情。它是怎樣跑的?會聽到什麼聲音,看到什麼東西?

--我們先來聽一聽它從草叢裡跑出來的樣子。教師引導幼兒聆聽a段音樂,用手指動作表現小老鼠跑動的樣子。

--教師合著a段音樂演示小老鼠出來的樣子:瞧,我的兩個手指就是小老鼠的小腳。

--小老鼠除了跑到我們的肩膀上,還會跑到什麼地方玩一玩?

--小老鼠除了來到我們身體上,還會來到那裡?(椅子上)

--幼兒用手指在椅子上快速爬行,表現小老鼠跑動的樣子。

--除了用手指,還可以用什麼表現小老鼠跑老跑去的樣子?(小腳)

機靈的小老鼠--引導幼兒聆聽b段音樂,用身體表現小老鼠的緊張,放鬆,下滑等情狀。

--小老鼠聽到了什麼聲音?(可怕的聲音)小老鼠會怎麼樣?(很害怕,很緊張)可能是誰來了?(老虎,獅子,狼,貓等等)有沒有來?(沒有)小老鼠變得怎麼樣?(它放鬆下來,不害怕了)

--引導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小老鼠時而緊張,時而放鬆的樣子。

--提醒幼兒隨著音樂旋律表現小老鼠緊張和放鬆的情狀。

--小老鼠放鬆下來很高興,就把草叢當滑梯滑了下來。

--跟隨b段音樂,引導幼兒完整表現小老鼠緊張,放鬆,下滑等情狀。

--播放c段音樂,教師描述相應情景:小老鼠來到了大草地上,看到美麗的蝴蝶在飛舞,它學起了蝴蝶飛舞的樣子。

--小老鼠看到一隻又一隻蝴蝶飛過來,可高興了!我們像小老鼠那樣和蝴蝶一起玩一玩吧。

--隨著c段音樂,幼兒分別扮演小老鼠和蝴蝶,表現一起玩耍的情景。

--欣賞d段音樂,引導幼兒表現小老鼠天黑了趕緊跑回家的動作。

--幼兒坐在位子上,和教師一邊聽音樂一邊完整表現樂曲情景。

--這一次,草叢中的全體小老鼠要到外面去玩了,媽媽有點不發不放心,你們說說大家一起到外面玩耍要注意什麼?(安全,不要碰撞)

--幼兒四散和教師一起扮演小老鼠,跟隨音樂進行遊戲。

--幼兒跟隨音樂進行遊戲,教師在旁邊給予提示,指導。

第3篇

泡泡糖是小朋友們非常喜歡的零食。既然他們那麼感興趣,何不讓他們高高興興、光明正大地品嚐?為此設計了此次活動《小和泡泡糖》。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學習活動方式。展現著遊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遊戲對兒童學習的重要性。

1、合拍地做小走,較形象誇張地做出小拽泡泡糖的動作。

2、探索泡泡糖粘在身體各部位的動作,體驗韻律活動的快樂。

3、知道泡泡糖會給別人和環境帶來不方便,要愛護我們的環境。

6、結合故事讓幼兒進行充分的創造性表演,增強音樂的趣味性,發展了幼兒的肢體表現力。

1、課前玩過泡泡糖,對泡泡糖的粘性有感性的認識。

我們走路時要小心點,東瞧瞧西看看,看看有沒有大花貓。

(貓圖)喵!不好,有大花貓,寶貝們趕緊坐到小椅子上去。

前幾天,一隻調皮的鼠寶寶乘媽媽午睡時悄悄溜出去玩,在路上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師:調皮的小怎樣跑出來玩的?是怎麼走的?請你來走一走。它跑幾步就會怎樣?(小東跑跑,西,看看0)

2、師:你們瞧,老師把小的行動都畫出來了,你們一起看著圖,聽老師讀兒歌,你們拍節奏。

剛你們打的節奏是幾拍子的?我們跟著小一起來試一次,邊拍邊念。仔細聽一聽,小說到哪個字的時候要停下來準備看看了呢?

那我們一起走起來,注意說到‘西’的時候要停下來左邊看一下,右邊看一下。

師:你們走的可真不錯,小越走越快,我們快跟上去。

1、師:小走啊走,突然一不小心腳上粘到了一個大泡泡糖上,甩都甩不掉,怎麼辦呢?

師:小是不是用的小朋友所說的辦法呢?我們繼續往下看。

師:小是怎麼拽的?輕輕的還是怎樣?(用力拉,使勁拉)誰用動作來學一學小拽泡泡糖的動作呢?

師:拽——彈回來了!想一想,泡泡糖彈回來,還會粘到身體的什麼地方呢?(課件操作泡泡糖粘在各個部位)自由講述表演。

2、幼兒分散練習,自由想象,大膽誇張地表現拽泡泡糖的動作。

3、教師總結幾個有代表性的動作編成順序,按順序表演拉泡泡糖的動作。

4、師:小拽呀拽,可是怎麼也拽不掉,你們猜小是怎樣掙脫了泡泡糖,回家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

幼兒回答:來了一隻大花貓,小嚇得使勁一拉,連滾帶跑地逃回了家。

(bc)師:那我們一起來做做,音樂結束,小朋友要馬上坐到座位上,表示小安全回家了。

師:貪玩的小還想帶著我們再走走玩玩呢,你們願意嗎?媽媽看看哪位寶寶玩泡泡糖彈回來粘的地方不一樣。

師:吃過的泡泡糖應該怎麼處理?(幼兒來說說自己的想法)

2、師:泡泡糖亂扔的話會粘到很多的地方,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麻煩, 也不講衛生,我們得把泡泡糖丟到垃圾筒,不汙染環境。

活動中,教師運用誇張的動作來演示泡泡糖的粘性,讓幼兒直觀地瞭解了遊戲的內容,以及更好的掌握了音樂。活動中教師靈活運用了提問技巧,有效地引導幼兒理解動作,以更好的幫助幼兒掌握每個動作。

本次活動的難點之一是模仿小的有趣動作,因為音樂是三拍子,又比較快,這給孩子的表演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活動中是讓幼兒反覆的聽音樂,找到那兩個音,其實可以採取更好的對策就是運用語言線索幫助幼兒記住動作,比如說為前半段音樂配上“小東跑跑西看看”的兒歌,以此來解決教學障礙。同時,為了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這個動作,可以提問“小說哪個字的時候停下來看的?”把動作進一步細化。

活動的難點之二是對拉泡泡糖的表演,在教學中,老師是用自己的示範讓孩子看到了面部表情、手的變化,但是對於大班孩子的學習來說,有一種更好的方式,那就是同伴間的合作表演。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幼兒觀察同伴手以及面部表情的變化,通過互相學習,來提高表演能力,這樣老師就能退出表演,以旁觀的身份觀察指導到更多孩子。

活動中又讓幼兒品嚐泡泡糖,其實用意有兩個,一是為了更好的感受拉泡泡糖與律動中誇張動作的聯絡,二就是為了進行生動的環保教育。比如對問題“吃完泡泡糖以後,應該怎麼做才對?”的討論,在活動中老師是採取先沉默後說理的方式進行,老師想到了泡泡糖的包裝紙,並告訴孩子們,泡泡糖、口香糖的包裝紙在解開後應該妥善保管好,當你想吐掉的時候可以將它們包在紙裡,然後扔到垃圾桶裡。其實老師應該將孩子們解開的包裝紙收好,然後建議提問:“老師為什麼要把這些包裝紙收好呢?”讓孩子們自己來思考原因,主動地找到答案,而不是老師的直接說教,相信這樣的方式能不斷提高大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還可以在活動的結束部分這樣提問:“小為什麼會在草地上撿到泡泡糖?”以此作為環保教育的延伸。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參與積極性非常高,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互動也做得比較好。不過在小對泡泡糖的處理上以“用力拉”來表現,比較單一,老師的注意力也只集中在幼兒如何多樣的表現“拉”上,而忽視了音樂本身。在泡泡糖的處理上,老師可以從小調皮的個性以及音樂歡快詼諧的特點入手,引導幼兒對泡泡糖甩不掉到處粘的現象進行大膽創想和模仿。這樣的創想和模仿就能避免出現“一樣的”了。

總之,一個活動包含的教育價值是豐富的,雖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但就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言,教師考慮的越周全就有可能提供給孩子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一樣的和不一樣的泡泡糖就是這樣做了全新的嘗試。

?小和泡泡糖》,一節生動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學活動,讓我學會了很多,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更加努力!

第4篇

1、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內容,感知樂句力度的強弱變換以及曲式風格的不同。

2、藉助簡單而有節奏的念、唱和體態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對自己進行簡單裝扮,以更好的表現作品內容,感受表演的樂趣。

4、培養幼兒獨立與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發幼兒對音樂情景劇的興趣。

音樂:”波斯集市”剪輯、有關背景圖4幅、化裝臉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1、小朋友看,這是誰?(幼兒回答後,教師有節奏地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

2、小長得什麼樣子?(啟發幼兒說出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

3、聽說,今天小的很多朋友也要出來逛逛,瞧,他們來了。聽,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時出示圖譜,老師有節奏地進行兒歌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朗誦兒歌的聲音由輕到響。)

(自評:從淺顯易懂的兒歌節奏和圖譜中,自然地讓幼兒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特點,幼兒有感性經驗,容易理解和感知。)

2、小唱的歌前後聲音有什麼變化啊?(先輕後響,表現越走越近,越來越大的樣子,請幼兒用身體動作和聲音表現這種變化。)

3、小今天出來幹嗎?這段音樂中,你能感覺小的心情怎樣?為什麼?(非常歡快)

(自評:音樂中的弱——強漸變的過渡通過兒歌的聲音漸變表現了出來,結合幼兒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幼兒容易感知距離遠近、聲音強弱和身體大小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幼兒的身體和有節奏的語言的幫助,可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1、正在小高興地尋找食物的時候,誰出現了?(欣賞曲二波斯貓)

2、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這隻波斯貓會怎樣唱呢?(引導幼兒創編波斯貓歌詞,同時加上體態律動進行練習,感知、表現波斯貓沉穩、機智的形象,注意和音樂節奏的匹配。幼兒創編歌詞的同時,教師和幼兒探討,一起對創編的內容用簡單的圖譜記錄。)

(自評:孩子們對“波斯貓”的音樂已經耳熟能詳,特別是對後半段的音樂特別感興趣,基於幼兒這樣的特點,選用波斯集市中的一段類似風格的音樂,作為波斯貓出場的音樂,一方面幼兒容易理解和感知,另一方面,也為幼兒創編歌曲打下了基礎,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創編的興趣,同時潛在地讓幼兒領略了交響樂和流行音樂風格的不同。這個環節中幼兒對歌詞的創編是個難點,教師對創編出的歌詞的簡單而有趣的記錄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創編的樂趣。)

2、看見波斯貓睡著了,誰最開心了?他們會怎麼做?(幼兒創編並即興繪畫圖譜,表現小偷東西和左右觀察的情景,用身體動作表現。)

3、突然,波斯貓打了個大大的哈欠,小看到後會有什麼樣的表現?(幼兒討論並表演。提示幼兒根據音樂的漸弱變化,從動作神態中表現出小對波斯貓的偷偷接近想試探他,躡手躡腳的情形)

(自評:這段音樂的情節性、曲折性較強,通過讓幼兒自己製作圖譜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內容,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的轉折與強弱漸變,加上故事化的情節,幼兒的情緒始終都沉浸在貓和鬥智鬥勇的過程中,興趣的提升激發了幼兒進一步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幫助了幼兒以最貼切的動作表現音樂的特徵。這個部分是對上兩個環節的提升,從教師示範的圖譜,到幼兒和教師共同製作圖譜,到現在的幼兒獨立製作圖譜,幼兒的能力也在活動的過程中漸漸提高。)

延續前一段遊戲情境,突然播放強音部分,波斯貓表現抓住小的情節,讓幼兒討論,如何才能不被波斯貓抓住?

2、要求幼兒能根據教師提供的材料簡單裝扮自己,進行彙報演出。(提示:注意臉彩棒和平時使用的油畫棒的區別,不能將油畫棒的顏色直接塗抹於臉上)

(自評:這是活動的高潮,以往的音樂活動表演,幼兒通常都戴上老師課前準備好的頭飾進行表演,這次的活動參考了某些“嘉年華”慶祝活動中的裝扮手法,讓幼兒通過自己和同伴合作在臉上進行自由繪畫裝扮,表現出兩個角色的不同特徵,幼兒這時的情緒既新鮮又激動,加上裝扮後的戲劇性的臉譜效果也能進一步激發幼兒表演的慾望,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從而也豐富了幼兒對音樂的多通道的感知表現能力,激發了幼兒今後進一步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1、在表演區提供更加豐富的廢舊裝飾材料,如:舊報紙、碎布、小鈴鐺等,讓幼兒在表演區對自己和同伴進行進一步的裝飾,並表演。

第5篇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初步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1.教師講故事,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

(1)教師:有一隻小,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他蒙上了眼睛,走進房間,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夥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開心極啦!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並初步熟悉歌詞內容及歌曲旋律。

(2)教師第三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

(3)教師第四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結束時兩個小夥伴要做親熱的動作。

(4)教師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瞭解完整的遊戲玩法。

教師:如果請你用手指表現小洗洗的尾巴,可以怎麼做?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特別倡導要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人,但到底如何在你張我弛的歌唱活動中體現幼兒的主動性,如何讓枯燥平淡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是常常困擾我們教學的一個難題,在本次教學活動中,我也在努力探索能夠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小捉迷藏》是一首大班的音樂歌唱活動課。以前的音樂課基本上是結合著圖譜進行教唱歌曲,而這次,我是結合《貓捉》的遊戲進行歌唱教學。從圖譜改遊戲進行教學,這樣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的教學模式,讓幼兒從遊戲中學,不僅減輕了幼兒的負擔,還提高了幼兒對學歌曲的積極性,可謂是一舉數得。

課的開始,我結合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接著,教師扮演,邊唱歌曲,邊示範玩遊戲的方法,讓幼兒進行觀察;當我唱第三遍歌曲時,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第四遍唱完時,再第三遍的基礎上加一個親熱的動作;教師唱完第五遍歌曲後,引導幼兒瞭解完整地遊戲方法。最後教師和幼兒進行遊戲。這節課不僅學唱了歌曲,還引導幼兒與同伴愉悅的玩音樂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整節課,教師沒有主動地要求幼兒演唱歌曲,完全是幼兒自發地演唱。以往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教,幼兒學”,幼兒是被動地學習,一節課當中老師要無數次地強調課堂紀律,教學效果也不盡人如意,而今天,幼兒是在遊戲中不需要老師要求,主動地唱,課堂效果非常地好。在合作表演時,同時也培養了幼兒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體驗音樂的快樂和美。

讓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不能單靠說教,更重要的是靠薰陶,靠參與。本次活動我採用逐層深入的方法,讓幼兒邊玩邊學,在玩中感受音樂,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玩遊戲,減輕了幼兒枯燥學習的負擔,使得學習在遊戲中自然進行,更顯趣味性。

第6篇

1.欣賞音樂,能合拍地做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地做出小吹泡泡糖及泡泡糖粘在身體不同部位的動作。

2.通過語言、圖譜及教師動作的提示,跟隨音樂合拍準確地做動作。

1.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一段音樂,是有關於小和泡泡糖的。

4.教師講述:原來小乘媽媽睡午覺的時候,悄悄地溜出去玩,你們看!

4.引導幼兒想象泡泡糖破了以後粘到身體的摸個部位。

首先:《小和泡泡糖》背景音樂是選自外國集體舞音樂,主要分a、b兩段,a段表現的是小撿到泡泡糖的,b段音樂主要表現小拉泡泡糖,曲風活潑有趣,在孩子們擁有泡泡糖的經驗下通過扮演小來與音樂互動,是孩子們比較易於接受的。教師通過朗誦有趣的兒歌、詼諧的動作,表現小調皮、可愛的有趣形象,讓幼兒感受韻律節奏明快的特點,充分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根據《綱要》中藝術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教師在活動後半部分,組織幼兒自由探索小拽泡泡糖的各種動作,不僅充滿了好奇,而且讓幼兒感到非常有趣,整個活動過程幼兒始終樂在其中,活動效果非常好。不足之處,因為先前幼兒對音樂欣賞活動缺乏經驗,在第一環節中引導幼兒欣賞音樂的後的想象活動中,幼兒不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因此在下一節活動中,教師以故事的的匯入方法來讓幼兒欣賞音樂,從而幫助幼兒對音樂的理解。

第7篇

流行音樂作為音樂表達的一種最為直接、能最快讓人理解接受的方式,他的影響範圍已逐步由年輕人向幼兒和中老年人延伸,特別是一些節奏歡快、曲調變化簡單,容易上口的歌曲,尤其受到孩子們的喜歡和青睞,在孩子的生活中已佔據一定的位置,有的甚至儼然一位超級小"泛絲",對很多歌曲達到了張口就來的程度。自從she的歌曲"波斯貓"在街頭巷尾唱響以後,經常在幼兒園的孩子口中能聽到她們的"童聲版"演唱,而且通常都是一人演唱眾人和,氣勢雄壯之極,儘管他們對其中歌詞的意義理解不是非常深刻,但對樂曲的曲調和節奏卻可以絲毫不差的進行演繹和模仿。而偶然的一次,我接觸到了奧爾夫音樂智慧教學中的一首"波斯集市"的樂曲,樂曲那跌宕起伏--活潑、舒緩與氣勢巨集大的敘事詩般的曲調風格,一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特別是其中一段和歌曲極其相似的樂曲,更是讓我激動,於是,一個流行音樂與古典交響樂的融合點所觸發的教學思路,在我腦海中漸漸形成了。根據新《綱要》中藝術指導的內容與要求: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我通過一個很古老又很經典的"貓和"的遊戲,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自由地感知、理解音樂的內容,提升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1、通過簡單的故事情節,幫助幼兒理解音樂結構、內容,感知樂句力度的強弱變換以及曲式風格的不同。

2、藉助簡單而有節奏的念、唱和體態律動,豐富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達形式。

3、能利用已有的道具對自己進行簡單裝扮,以更好的表現作品內容,感受表演的樂趣。

4、培養幼兒獨立與合作表演的基本技能,激發幼兒對音樂情景劇的興趣。

活動準備:音樂:"波斯集市"剪輯、有關背景圖4幅、化裝臉彩棒人手一份、尖嘴巴12只。

活動流程:分段欣賞並用身體動作表現--整體表演--裝扮自己--彙報演出

1、小朋友看,這是誰?(幼兒回答後,教師有節奏地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

2、小長得什麼樣子?(啟發幼兒說出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聽說,今天小的很多朋友也要出來逛逛,瞧,他們來了。聽,他們一邊走一邊還在唱歌呢。(播放曲一,同時出示圖譜,老師有節奏地進行兒歌朗誦:我是一隻小,快樂的小,尖尖的嘴巴長鬍須,長呀長鬍須,朗誦兒歌的聲音由輕到響。)

2、小唱的歌前後聲音有什麼變化啊?(先輕後響,表現越走越近,越來越大的樣子,請幼兒用身體動作和聲音表現這種變化。)

3、小今天出來幹嗎?這段音樂中,你能感覺小的心情怎樣?為什麼?

音樂中的弱--強漸變的過渡通過兒歌的聲音漸變表現了出來,結合幼兒自己日常的生活經驗,幼兒容易感知距離遠近、聲音強弱和身體大小變化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幼兒的身體和有節奏的語言的幫助,可以進一步加強幼兒對音樂的感知表現力。

第8篇

1、能按節奏說打電話的對話,感受歌曲中節奏的特點。

2、藉助圖譜、動作、遊戲情景理解記憶歌詞並學唱歌曲。

3、能明確"貓和鼠"的角色身份,在遊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圖譜、(貓)胸飾、電話一部、電話本、座位呈半圓形等

1、師:我要用唱歌的方法請你們猜謎,你們也要用歌聲來回答我,好嗎?你們聽好啊!

腦袋圓圓的,嘴巴扁扁的,身體黃黃的,走路搖搖的……

腦袋小小的,身體灰灰的,尾巴長長的,走路輕輕的……

2、師貼胸飾,出示電話:對了,就是小。今天小要打電話給好朋友。

師幼練習對話一次,交換角色練習一次。注意按節奏練習。

1、師:今天小帶來一首好聽又好玩的歌曲,師出示並貼歌名圖譜,誰看懂了?歌名叫什麼?《小打電話》。

(1)師範唱歌曲前半段:幼兒觀察圖譜,逐句學習歌詞。

(2)幼兒欣賞歌曲後半段:小請的客人來了嗎?你們猜猜會是誰呢?

(3)小聽到什麼聲音知道是朋友來了?朋友怎麼會是他?幼兒模仿害怕、發抖的樣子。

(1)師幫助幼兒指圖,這一次我們一起把這首歌曲唱出來,好不好?

(2)這一次我不幫你們指圖片了,我也坐下來和你們一起唱歌。

(3)這次我是貓,你們是小,到我說和唱的地方,請你們不要唱。

1、交代遊戲規則,增加遊戲情節:小往外面跑,貓在後外追。跑回座位,唱朋友怎麼會是他?原來號碼打錯啦。

3、出示圖片:貓和真的不能成為朋友嗎?師幼互相擁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