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兩位數加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範文7篇 反思教學: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本文主要對近期一篇“兩位數加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範文進行分析和總結,探討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希望對教學實踐有所啟示。

兩位數加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範文7篇 反思教學: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第1篇

?隔位退位減法》主要教學需要隔位退位的三位數減三位數的筆算,即個位不夠減需要從十位退位時,十位上是0,需要從百位退1。這是減法筆算中最複雜的一種情況,也是本單元學習的難點,對孩子的思維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由於本課難點不易突破,需要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接受,所以在學生理解圖意後,我直接出示了問題,孩子列式“204-108”,提問:“怎麼算,先算什麼”,“先算個位,4-8不夠減向十位借1”,提問:“十位上是0,怎麼辦呢?”拿出計數器幫助孩子理解,先撥204顆珠子,演示“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1,十位不夠向百位借1”的過程,逐步演示,引導孩子說出百位上的1借給十位,十位借1給個位。明確:借完後,個位是14-8,十位是9-0,百位上1-1,最後得數是96。計數器演示完讓孩子有了直觀的借位過程後,再通過豎式計算,這裡我沒有讓孩子自主探索,而是在黑板上直接示範講解,再次明確算理。計算完後追問:“十位上為什麼是9-0,還有一個1哪去了”,讓孩子明白借給了個位。帶著孩子一起算完後,要求他們在課堂作業本上再獨立算一次,提醒單位和答的書寫。

接著出示“1000-537”,這道題讓孩子獨自解答,算完之後和同桌交流你是怎樣算的,交流完後在全班彙報,再次在黑板上板書,集體說計算過程,幫助學生理解隔位退位的過程。再通過改錯題的呈現,讓孩子體會不標記退位點的缺點,進一步感受隔位退位的計算過程。孩子說完之後直接出示用豎式計算並驗算的練習題組,光說不練是無用的,讓他們在實際計算的過程中明確算理。

隔位退位難度較大,儘管課堂上說了很多,也練了很多,但實際效果不是很理想,特別是學困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看到題目隨意標記退位點,沒有根據具體的題目具體解答,問題較多,需要及時調整。

兩位數加兩位數退位減法教學反思範文7篇 反思教學:如何更有效地教授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第2張

第2篇

在“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教學中,我在一定程度上滲透了一些數學的思想方法。要求學生理解算理,掌握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因為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在學習了不退位減法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對比,讓學生說說大螢幕展示的哪幾題算起來很容易,算一算,為什麼另外幾題算起來比較難,得出個位不夠減,是退位減法,不僅揭示了課題,而且複習了不退位減法的演算法,知道了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區別,知道了退位減法的難點,為什麼不容易算,因為個位不夠減。

在說36-8=28計算過程中學生有下面幾種演算法:36-6-2=28,把36分成20和16,先算16-8=8,再算20+8=28;還有把36分成10和26,先算10-8=2,再算26+2=28等,演算法較多,但表達不是很清楚,且中下生不太理解。我還讓學生通過觀察擺小棒再寫出算式的方法教學,在巡視過程中發現,中下生不知如何處理6減8不夠,需像十位借的問題。通過一次次語言鞏固,讓孩子深化理解計算過程及算理。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明白課堂上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因為只有在理解的前提下才能把算理說明白,思維才能清晰。也要注重後進生的學習掌握情況,由於少數孩子對於20以內退位減法掌握不紮實,做次型別題時仍不熟練,速度較慢且易發生錯誤。作為老師,把注意力集中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們在體驗中慢慢培養起對數學的興趣。

第3篇

教學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20以內的數,掌握了10以內加減以及20以內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而在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時刻,需要學生應用學過的20以內的進位加法,也即是所謂的“算減想加”。所以,在教學新課時,我總是進行對應的進位加法口算喚醒小孩對進位加法的記憶,並出示求未知加數的算式。

在教學中,北大青鳥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生動的過日子情景,有助於學生了解現實過日子中的數學,感想數學與平日過日子的密切聯絡,增加對數學的親密感,經歷用數學的樂趣。比如:直觀的巡視材一年級下冊9頁的例題圖,要求學生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受過日子閱歷和解析本事的侷限,國小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頻頻難以解析。所以,例題教學充分應用了當代教學傳媒,闡揚直觀性作用,創設了逼真的情境,為學生供應豐盛、生動的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給小孩供應充分展示自己的時機。在提出問題後,不急於教計算辦法,給小孩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在自己的實驗中摸索發現,自己探究。在合作交流中,讓小孩學會傾聽,學會互相學習。最後,在對比中,優化演算法,達到教學的目標。在教學十幾減九時,通過小孩自己的摸索,一下子就想到了聯絡進位加法算加法,還有的小孩還想出了書上沒有的辦法(13—9,我先算13—10=3,因為多減了1,所以再加1得4),這樣的教學跳出了書籍,放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有利於培訓小孩的.創新本事。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即“用數學”。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並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後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同時能啟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係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

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習知識。一年級國小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演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演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

採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啟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自己蒐集資訊和資料,進行探索解答;最後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第4篇

上計算課,對於枯燥的算式學生提不起興致,導致不管老師或是學生在講計算過程的時候,其他學生聽的效率很低。但這是一塊非常重要的內容,那麼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如何吸引學生,這是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精心考慮的。

新課程理念下的計算教學提倡在情境中進行計算教學,目的是要讓學生產生對計算的需要,並在教學計算的同時有機的滲透解決問題(應用題)的教學。但我認為創設情境切忌為情境而情境,情境的創設既要符合學生的特點,又要照顧到知識的適用性,要靈活機動。

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數學知識有其內在的邏輯性,教學中充分把握這一邏輯性,不必每一部分內容都大搞什麼情景創設,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如何很好的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要把教學重點放在分析學生知識體系的新的生長點上。

蒙臺梭利有句教育名言:“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對事物的需要更強烈。”當我說接下去要做遊戲,小朋友一定會坐得端端正正,因為我說過我喜歡請守紀律的小朋友來玩遊戲。

在做書上的數學遊戲的.時候,我採取小組比賽的形式。我把算式卡片平擺在講臺上,每一輪每組派一個代表,按照教師的要求找出算式。比如找出得數是7的減法算式,找出得數和11-2一樣的算式。學生躍躍欲試,能安靜的為組裡的同學加油。

對於純粹的計算,我通常採取開小火車或隨叫隨答的形式。特別是隨叫隨答,通過叫答能不動聲色的讓開小差的學生回過神來。說計算過程的時候,往往就是紀律最差的時候,很多學生不願意聽。這時候,獎勵認真聽的學生一顆“數學之星”並大聲進行口頭表揚能給其他學生榜樣作用,但持續的時間不長。也就是教師要耳聽六路,眼觀八方,隨時抓住可利用的資源。學生對站起來負責報答案很感興趣,如果事先說“誰最認真,就請誰報答案”,學生處於這種自我實現的需要,會很認真。

第5篇

本課教案時,我為了較好地體現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側重了以下幾方面:

1.注重創設生活情境。從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感興趣的事物引入,為學生提供富有情趣的具體情境。在具體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高漲,課堂氣氛活躍。使學生以最佳的思維狀態投入學習。

2.加強知識間的對比。探索三位數退位減法之前,聯絡兩位數退位減法的方法。通過對比使學生產生認知上的衝突,突出退位減法中如何退位這一難點,通過比對使學生建立知識間聯絡,逐步形成知識系統。

3.突出算理,重視方法。通過嘗試計算、計數器演示、同桌互講等多種方式,逐步突破難點,幫助學生理解算理,從而更好地掌握方法。保護了學生自主發現的積極性,使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4.在遊戲活動中,鞏固知識,提高能力。活動設計體現了趣味性、知識鞏固性、活動的開放性。設計注重關注學生情感,體現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精神。

第6篇

?被減數中間、末尾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教學反思被減數中間、末尾有0的連續退位減法,是三年級上冊學生學習退位減法的難點。學生已經理解掌握連續退位減的方法,但是對於被減數中間或末尾有零的連續退位減確實很難理解,個位上不夠減,向十位借1,十位上是0,再向百位借1,即10個10,然後十位退1作10,借給個位10個1。

在這個過程中,各位數上的變化情況因為有0的出現而更加複雜。本節課我把重點放在了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的教學上,學生理解了算理,計算方法就自然掌握了。現在反思本節課的教學,為了學生能輕鬆學會本節課,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加強計算練習,口算10道題,每節課進行口算練習,訓練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同時筆算學生已經掌握的退位減法,說一說應注意是什麼,複習回憶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為本節課研究學習作準備。

二、注重計算過程中算理的理解,抓住關鍵問題提問。多讓學生講講計算的過程,緊緊抓住為什麼十位上的0會變成9?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

三、在本節課,十位上的計算過程是學生最難掌握的,而個位和百位上的計算方法學生在本節課之前就已經掌握了,也懂得遷移過來,可十位的計算方法卻是第一次碰到,因為十位扮演了“借”與“被借”兩個角色,學生很容易忽略了其中的一個角色,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多次說出十位的計算過程,不斷鞏固計演算法則,並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如點上退位點的數要很快反應是多少,和學生共同總結出“0上有點看作9,其他數上有點看少1”這一規律,讓學生能更好、更快、更準確地計算。

四、直觀圖示的有效使用,具體形象,很好的輔助教學。計算教學枯燥無味,特別是對算理的講解上,老師反覆強調,學生卻很難理解。這節課我利用計數器的直觀圖示,很好的幫助了我,對計算過程的每一步詳細生動,學生感興趣,容易理解。

1、畫計數器使算理的呈現直觀形象,一目瞭然。計算507—348,出示計數器507,個位減去8不夠減,向十位借一,而十位上是零,沒有珠子,只能再向百位借一,返回到十位上是10個10,再借給個位一個10,那麼個位是17—8,十位上本來借來10個10,可是借給了個位1個10,還剩9個10。隨著珠子的移動變化,學生很好的理解了算理。並根據直觀演示,編了計算口訣: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借到後,往後走,0上有點看作9。學生非常感興趣,開心的讀了一遍,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馬上就記住了。

2、減數末尾有零的'減法迎刃而解被減數中間有零的減法學生理解掌握後,末尾有零的減法就很容易了,學生自己計算,豎式的呈現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個位不夠減,從十位借一,十位上“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xxx”,從百位借一,“借到了,往後走,0上有點看做9”在孩子們開心的朗朗歌訣中、歡快的笑聲中,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達成了。

一節本來非常難以理解掌握的計算課,我這樣設計就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學生學得紮實愉快,教師教得輕鬆自如,這不僅是教學過程每一環節的精心設計與引導,有效直觀圖示的使用對教學的幫助更是功不可沒。

第7篇

本單元教學內容是20以內退位減法,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因此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必須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學會計算方法,並通過合理的練習達到一定的熟練程度,切實為以後學習打好基礎。

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並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許多教學資源編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設一個真實的情景,吸引學生想得出結果,然後引出計算。這樣一方面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投入,另一方面能啟用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如加減法的含義、加減法之間的關係等,以此為基礎展開想象和思考,自覺地構建自己的.知識,學會計算方法。一年級國小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特點,而且有意注意時間短、愛說、愛動。我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具體活動中引導學生多動手、動腦、動口,調動各種感官參加學習活動,提高學習效率。處理好演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數學課程標準提倡演算法多樣化,目的是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的學習,充分展示每個人的學習潛能。練習時我採取靈活、有趣的方法。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在教學時,啟發學生獨立觀察發現,主動提出不同的問題;然後根據問題自己蒐集資訊和資料,進行探索解答;最後交流成果,完善答案。從這一完整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數學的作用,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20頁的例5,是一道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和以往解決問題不同的是這道題中出現了“我們隊踢進了4個球”的多餘條件,這個多餘條件很容易干擾學生解題,是教學難點。教學例5時,我先是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你知道了什麼數學資訊?你是怎麼知道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讓學生想一想,題目呈現的資訊中,哪兩個資訊有聯絡?要求“還有幾人沒來”需要哪兩個資訊?學生都積極發言,說出了有用的數學資訊和問題。在找多餘條件這一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對題目中三個條件進行分析,讓學生被動的的知道“我們隊踢進了4個”是個多餘條件,對我們解決問題沒有幫助,應該剔除。

深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覺得本課匯入太快,沒有設定情景,而是直接出示情境圖,沒有激起學生的興趣。其次是沒有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我們隊踢進了4個”這個條件為啥是多餘條件?在出現了多餘的條件,我只是自己分析,從我的角度提出這是個多餘條件,使學生被動的知道這是個多餘條件。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太短,沒有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條件和問題之間的關係。再次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講授的時間過多,學生思考交流不夠,學生參與面較小,沒有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顯的沉悶。最後是我的評價方式單一,不能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情緒和學習積極性。

1、多看名師講課視訊,多向其他老師請教,多聽其他老師的課,多向她們學習。

3、課堂上多讓學生思考,讓孩子多交流,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要充分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將課堂的大多時間留給他們。

解決問題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要改進我的不足,將每節課設計的生動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漸漸愛上數學課,愛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