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8篇 "創新教學:高中資訊科技教案的設計與實踐"

本文提供高中資訊科技教案,包括課程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詳細介紹。幫助教師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提高資訊科技教學質量。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8篇

第1篇

知識性目標:使學生能夠根據任務需求,熟練使用表格處理軟體(excel)對錶格資料進行加工,表達意圖;熟練掌握用excel進行資料統計的過程。

技能性目標:根據任務分析資料,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從中發現事物的特徵及其變化規律;通過對資料資訊的加工處理,使學生感受資訊加工在資訊科技中的重要性,認識用計算機處理資訊的優勢。

情感性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互學的能力;培養學生與他人協作的精神。

本節內容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資訊科技基礎(必修)教材中第三章《資訊加工與表達》中第一節《資訊加工》中的第3小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了資訊加工需求確定,對資訊需求有了明確的認識。根據教材及學生情況,我將本節分兩個課時,第一課時主要學習excel表格資料的統計,要求掌握資料的公式計算、函式計算、排序、篩選等資料統計方法。第二課時主要在第一課時已有的基礎上,掌握用excel進行表格資料圖形化的資訊加工方法。本節課為第一課時。

我們的學生絕大部分來源於農村中學,雖然很多學校都基本上配置了計算機房,但許多學校都未正式上幾節課,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相對較差,據調查,大部分學生從沒使用過excel,還有些學生根本不知道excel是幹什麼用的。因此,課程設計要求要簡單易學,從基礎開始。

利用excel對錶格資料進行公式計算、函式計算、排序、篩選等。

本節課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教學中,以任務、問題為牽引,讓學生帶著目的學習,並讓學生一起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歸納總結。

1、同學們,我們剛進行了第一次月考,大家都看到了成績單,你們的成績單是用哪種方式呈現在大家面前的呢?

2、展示兩種不同的成績單表現方式,並進行比較,從而引入本節課的內容——利用excel進行資料管理。

比較兩種成績單表現方式,得出利用表格是呈現成績單的方式。

讓學生能夠根據不同的資訊需求,選擇適當的資訊處理工具,能更好、更直觀地完成任務。

讓學生自己作出判斷,進行選擇更能較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1、開啟一個原始的成績單表格(沒有進行任何計算)。

3、演示對成績單進行求總分、求平均分、排序、篩選等操作過程。

1、觀看演示,討論自己熟悉的函式的功能,掌握要領。。

1、直接傳授知識,讓學生對函式計算有一個明確的意識。

2、利用學生熟悉的數學計算方法與計算機結合起來,可以開拓學生思路,轉換觀念。

任務:開啟已有的學生成績花名冊,利用公式、函式計算每個學生的總分、平均分、名次排列。

任務:統計參考學生數並計算優秀率、合格率(要求學生自己尋找方法,並給予最先成功完成任務的一組學生額外上機獎勵)

進一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分組合作學習的能力。

根據學生的學習、操作過程,完成任務的時間、質量、合作情況做適當的分析。

學生可以進行互評,廣泛交流,學習快捷有效的學習方法,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考察學生利用資訊科技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學生的分析問題思維能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

本節課主要學習瞭如何利用excel電子表格對資料進行加工,如資料的計算、排序、篩選等操作。學會了在日常生活學習中根據不同的資訊選擇方便有效的工具對其進行加工。

本節課我採用了任務驅動教學、分組教學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一切從學生主體出發,讓學生成為知識技能的“探究者”、難點問題的“突破者”,使學生真正的成為學習的主人。

這堂課還是存在不足的地方,學生基礎不一樣,學生完成任務的時間長短不一,在課堂中,還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完全調動起來;另外,對於很快完成任務的學生,沒有及時給他們安排一些新任務,可以讓他們依著自己的興趣或疑惑,繼續進行與任務相關的深入的探究,或者請他們作為教師的助手,去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同學,至使這些學生思想開小差或者無所事事。

高中資訊科技教案8篇

第2篇

資訊(information)就是指以聲音、語言、文字、影象、動畫、氣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實際內容。

人類歷史上的六次資訊革命:①語言②文字③造紙術和印刷術④電傳播⑤微電子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⑥多媒體資訊和網路化資訊。

在當今以數字化、網路化為主要特徵的資訊化社會中,資訊成了比物質材料和能源更為重要的資源。

1946年在美國誕生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埃尼阿克)。

計算機界的摩爾定律:隨著微電子工業水平的不斷增加,單位面積整合電路板上能被整合的電晶體數目,將會以每18個月翻一番的速度穩定增長,並在今後數十年內保持這種勢頭。

internet是無國界的,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或政府機構,是一個完全開放的通訊和資訊的自由王國。

以計算機技術和現代通訊技術為代表的現代資訊科技正向著智慧化,多媒體化和網路化的方向繼續發展。

計算機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硬體系統由運算器、控制器、儲存器、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組成。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使用的計算機都屬於馮·諾依曼結構。馮·諾依曼理論體系的基本特點是程式和資料統一儲存並在程式控制下自動工作,即儲存程式和程式控制。

儲存器中所包含的儲存單元的數量稱為儲存容量,其計量基本單位是位元組(byte,簡稱b),8個二時制位稱為一個位元組。

隨機存取儲存器(ram):斷電後,ram中資料全部丟失,可讀可寫。

記憶體儲器只讀儲存器(rom):斷電後不會丟失資料,但只能進行讀操作。

常用的輸入裝置有鍵盤、滑鼠,除此之外,還有光筆、掃描器、話筒,數碼相機等,常用的輸出裝置有顯示器、掃印機、音箱、繪圖儀。

主要用於計算機內部的管理、維護、控制、執行以及計算機程式的翻譯、編輯、控制和執行等,它能使使用者方便地操作計算機,主要包括作業系統,監控管理程式、裝置驅動程式、語言編譯系統等,其中常用的作業系統有dos 、unix 、windows 、netware 、windows nt、windows20xx、linux。常用的高階語言有:fortran 、basic 、cobol 、pascal等。常見的資料庫管理系統有dbase、foxbase、foxpro 、oracle 、sybase等。

應用軟體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編寫的計算機程式。常見的有word、excel、商品流通管理系統、倉庫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教學課件等。

第3篇

掌握桌面背景設定的方面、裝置管理的應用、新增/刪除程式的作用

掌握桌面背景設定的方面、裝置管理的應用、新增/刪除程式的作用

資源管理器除了可以用於管理檔案系統即軟體資源外,還能用於管理計算機的硬體資源。當我們為計算機配置了硬體裝置後,為了使裝置能正常工作,系統還需要我們完成對裝置的設定工作。資源管理器中的控制面板是一個有力的工具。通過它,可以改變螢幕顏色、安裝新的軟體和硬體、更改網路設定等。

計算機的配置可通過“控制面板”中的“系統”選項。雙擊“控制面板”中的“系統”圖示,彈出如圖所示的視窗,“系統屬性”由“常規”、“裝置管理器”、“硬體配置檔案”和“效能”四個標籤組成。

“常規”標籤中,標識了計算機所用的作業系統以及cpu的型號、記憶體的大小。“裝置管理器”標籤中,標識了計算機所安裝的所有硬體裝置,如調變解調器、音效卡、顯示卡等。

“裝置管理器”中的硬體裝置配置是可以被我們任意刪除或修改的,但應注意的是,對於裝置表中的裝置不能隨意的刪除或修改,否則可能會使計算機不能正常工作。

在windows系統中,當我們不再需要使用某個軟體時,往往會想到刪除它。如果直接在資源管理器中刪除相應的檔案或資料夾,有時會影響到系統的正常運作。因此,對於軟體的刪除,需要通過系統的“新增/刪除”按鈕,系統將自動刪除選中的軟體。

第4篇

?用智慧工具處理資訊》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資訊科技必修模組第四章第二節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需要,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部分智慧資訊處理工具軟體的使用,體驗智慧資訊處理工具的基本工作過程,瞭解其實際應用價值。

本節課的教學物件是高一學生,學生來自不同的初級中學,他們的資訊科技學習經歷不同,資訊素養和動手操作能力也不同,雖然在上半學期的教學中學生已具備常用工具軟體以及網路應用相關的使用經驗,和一定的小組協作能力和組際競賽意識。然而對於資訊智慧處理工具軟體的使用,只有個別學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經驗,因此,課前準備好一些說明資料,把活動的安排進行具體、詳細地描述。

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瞭解智慧資訊處理工具的基本工作過程;在實踐與競賽中學會智慧工具處理資訊;在合作與交流中體會資訊智慧處理的過程,認識智慧資訊處理這一前沿技術的實際應用價值。

本節課的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能應用和體驗智慧資訊處理工具;教學的難點是如何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瞭解智慧資訊處理工具的工作過程並學以致用。

在設計中採用“任務驅動”和“分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自己動手解決問題和交流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從而體現資訊科技課程的基本理念;通過構建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利用學習網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的能力。

3.其它:線上翻譯、人機對話網站資源,各個探究活動資料,教學課件。

展現“亞特蘭蒂斯”星球上的材料“人機大戰”和“殘疾人田甜正在用嘴做動畫”;船長(教師)和機器人小書引領學生進入太空船,出發到“亞特蘭蒂斯”星球,進行太空之旅。

?設計意圖】構建情景,展現人工智慧的神奇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機器人小書告知大家,距離目標星球還有25分鐘,在這段時間要完成三個任務和一個遊戲。

利用中英文學習網站,與機器人eliza或小布進行對話,將對話內容記錄到表中,再完成探究與評價,然後提交。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意識與能力。

利用線上網站對一段英文翻譯成中文,將該中文內容再次翻譯成英文,再完成探究與評價,然後提交。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引導學生體驗智慧資訊處理技術,通過回答問題,鍛鍊學生交流與表達的能力。

以小組為單位(4人一小組),利用ocr軟體對四張圖片(紙張平整,紙張褶皺、報紙、中英文混合的文字圖片)進行識別,完成探究活動並提交。探索活動需在10分鐘內完成,小組長負責組織,分工合作;探索過程中可求助操作輔助員或小組其他成員。

?設計意圖】通過任務驅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鍊小組長的領導和組織能力與意識;培養小組同學的合作意識和能力。

第5篇

1.學會網上獲取資訊的策略與技巧,能夠在獲取資訊時靈活應用。

2.通過查閱資料、小組合作等方法,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過對獲取資訊的策略和技巧的認識,提升科學精神和資訊獲取的優化意識。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在因特網獲取資訊的方式,學生可以回答出可以利用服務、bbs、部落格等服務獲取資訊。接著教師繼續提問:在利用這些服務獲取資訊時應該如何選擇最合適的方式?進而過渡到今天要學習的內容:網上獲取資訊進階。

教師提出問題:在因特網獲取資訊時,首要考慮的要求是什麼?【查詢時能顯示出準確資訊】教師評價學生善於思考。接著講解在查詢資訊時,由於網上的資訊資源是非常龐大的,為了能夠得到準確資訊,所以就要求在查詢的時候一定要有目的性。接著提問:在查詢的時候如何體現自己的目的性?【鎖定意圖和目標】教師評價學生思考能力很強,並補充在查詢時應該順藤摸瓜,切忌跑題。

教師提問在查詢大量資訊的時候,怎樣才能夠更有效的進行查詢?【在查詢前可以進行一定的分類】教師講解在查詢資訊之前進行簡單的分類是可以增高效率的。接著教師組織學生結合教材,思考可以按照什麼樣的方式進行分類。【根據查詢資訊的類別,例如中文還是英文,查詢的是圖書還是時事新聞】教師表揚學生善於發現並總結。接著教師在多媒體上給學生補充查詢相關資訊的一些特別網站以及網站的頁面,例如超星數字圖書館,用來查詢圖書;人民網和新華網以及綜合類型的入口網站如搜狐,用來了解最新報道;要了解電腦保安的知識,可以訪問專門的安全網站或it專業網站。最後跟學生說明在不知道確切資訊的時候,可以訪問“通用網站”如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並且提醒學生在查詢資訊的過程中,往往都是需要使用關鍵字查詢。所以在查詢的過程中要選取與資訊緊密相關的關鍵字,以便於查詢。如果查詢結果不理想,再更換關鍵字。

教師提醒學生在剛才多媒體上展示的網站都是針對性網站,在日常使用搜索引擎查詢資訊時,也有特殊的搜尋引擎。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之前所學的搜尋引擎是如何分類的。【全文搜尋引擎、目錄搜素引擎、元搜尋引擎】教師評價學生對學習過的知識掌握的很紮實。教師組織學生以資訊科技小組為單位,思考討論全文和目錄搜尋引擎的典型搜尋引擎都是什麼?兩種搜尋引擎的特點是什麼?【全文搜尋引擎的代表是百度和谷歌,目錄搜尋引擎的代表是雅虎】請另一小組代表回答它們的特點。【雅虎一類的更擅長查詢網站,並且查詢介面會有自己生成的目錄,方便查詢,查詢範圍也教小點;百度和谷歌一類更擅長查詢文件,查詢範圍廣】教師可評價學生回答準確。教師補充,當想要查詢比較專業或者冷門知識時,可以進入xx,並組織學生進行嘗試使用。

教師說明雖然使用搜索引擎查詢資訊有好處,但是同樣也會出現一些狀況,如查詢的結果太多,所以在使用搜索引擎時也可以使用一點技巧。教師講解多數搜尋引擎都有相關工具的介紹,並給告訴學生可通過“搜尋研究院”等網站進行學習。讓學生自讀課本,總結一下進行搜尋的一些技巧,學生閱讀後可以回答出答案。【不斷積累資訊,不斷深化查詢,逐步縮小搜尋範圍。認真設計搜尋方案,選擇合適關鍵詞組合】教師強調搜尋引擎返回的結果通常都是相關資訊連結,有時這些連結不能訪問,可以試試搜尋引擎提供的“網頁快照”或“歷史功能”這類功能。

接著組織學生以資訊科技小組為單位,給學生5分鐘的時間討論為何在使用搜索引擎時,會遇到返回的資訊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的情況,並說說如何避免。【資訊過濾的手段還不成熟,在進行篩選的時候不能很準確;在搜尋之前確定好貼切的關鍵字,如果還是返回的不合適,就換關鍵字再進行檢索】教師評價學生回答準確。

在學習完畢後,給學生一個題目,查詢“智慧機器人”方面的資訊,讓學生思考如何快速有效的進行查詢。學生思考後可以給出相應的答案,如去專業的it網站查詢,定好查詢“智慧機器人”的全部資訊還是隻是其中一個階段。

小結:教師提問查詢資訊時有哪些策略,學生進行搶答。

第6篇

?聲音資訊的加工》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資訊科技基礎》(必修)第三章第一節第五小節。聲音資訊的加工,是多媒體資訊加工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前面的文字、資料和圖片的加工,此部分學生比較陌生。聲音資訊的加工能為後續的學習,如本章中視訊製作中的配音,以及網頁製作中背景音樂的選擇和處理都提供了技術支援。

聲音資訊作為必修課的新知識,它的學習對於第二學期《多媒體技術》這一選修模組的學習也有重要的意義,是選修模組學習必要的知識準備。所以本節知識無論是在現階段的學習中,還是在後續的學習中都是非常重要的。

?聲音資訊的加工》是一個實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知識點,能提高學生音訊資訊的採集、加工的能力,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學生前面已經完成了資訊獲取的學習,基本具備了在網上根據主題蒐集文字、圖片、音樂等資訊的基本能力。從文字、資料和圖片資訊加工的教學情況來看,學生對資訊加工的目的和需求分析已經基本掌握。但學生的基礎普遍不好,例如word和excel的使用基本不熟練,沒有達到教材要求的基礎,不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是很高的,尤其是到圖片的加工時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而本節課的內容又是一個學生喜歡的內容,應該利用好本節課內容繼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大多數學生都比較喜歡音樂,對mp3、mp4等都有一些瞭解,很多學生也擁有自己的mp3、mp4裝置。所以對於本節課的內容,引導學生學好沒有什麼問題。但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水平的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可能沒有接觸過mp3、mp4之類的東西,沒有感性認識。而且絕大多數學生對音訊檔案的格式及特點不瞭解,對於這些偏理論性的內容如何處理好是本節課設計的一個難點。

瞭解音訊質量的常用指標;知道常用的聲音檔案格式及其特點;瞭解常見的聲音加工軟體;掌握利用windows錄音機進行聲音的採集、聲音檔案片段的擷取方法;掌握利用千千靜聽進行音訊格式的轉換的方法。

能根據主題和資訊呈現的需求,選擇適當的工具軟體和方法,對聲音資訊進行採集和編輯。

感受聲音對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體驗聲音採集和編輯的過程,感受聲音資訊加工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對聲音資訊加工的學習興趣。

2)聲音格式的轉換和聲音片段的擷取。(根據需要對聲音進行加工)

(這兩個內容都是理論性知識,如何讓學生理解好是難點。)

從學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實際需求出發,通過展示幾個成功的解決這些需求的`聲音加工例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在任務中設定障礙,讓學生主動探究關於聲音格式和質量指標的內容。音訊資訊的採集與簡單加工操作並不難。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討論合作來掌握音訊資訊的採集與加工的方法。通過學生自評和互評作品,引導學生思考不同場合對音訊檔案的不同需求。通過最後的課堂總結,把理論知識強調出來,並對今後學生可進行的深入學習做引導。

播放一段學生喜愛的歌曲。提出問題,想把其中的一部分擷取下來做鈴聲該怎麼做?

通過學生喜愛的歌曲吸引其注意力,通過問題引出本節課內容,激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用學生的思維,從知識面和學生的心裡層面引入課題

引導學生說出聲音擷取工具軟體和操作方法。佈置第一個任務擷取聲音片段。提供wav格式音樂。

回答問題,參考教材或相互交流嘗試利用錄音機進行擷取操作。

1、讓學生了解常用的聲音處理軟體。(學生回答,教師再補充)

2、佈置任務但是不給提供前面提到的軟體。讓學生知道錄音機這個工具。

3、通過格式轉換時的引數設定,讓學生參考教材瞭解音訊質量的指標。

讓學生了解對聲音作品評價的標準,給學生展示和鍛鍊表達的機會,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鼓勵他們應用更的的專業軟體去完成數字化音訊資訊的採集和加工。

教師總結音訊檔案格式相關知識,介紹更強功能的軟體。

讓學生較系統地瞭解音訊檔案格式的差別及用途,瞭解聲音加工的更多內容,激發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第7篇

1、能說出媒體的概念和型別,掌握多媒體的內涵和特徵。

2、通過觀察自主歸納、小組合作等方法,提高歸納和團結協作能力。

3、通過學習多媒體的相關應用,體會多媒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教師引導學生不論是撥打電話還是寫信,都是使用媒體去表達和傳播。媒體顧名思義是指傳播資訊的媒介,它是人類藉助用來傳遞資訊與獲取資訊的工具、渠道、載體、中介物或者技術手段。請學生踴躍發言說說我們在生活中使用過什麼媒體來傳遞資訊,從而使學生更有代入感地引入新課。

教師讓學生先閱讀教材,找到媒體的概念是什麼,請一位同學來分享他找到的概念。【我們將類似文字的表示和傳播資訊的載體稱為媒體。】教師補充媒體的形式和發展。

教師組織學生以相鄰四人為一組,進行5分鐘的討論,結合課本上對多媒體的分類,說說看都有哪些分類,每個分類是如何定義的。討論結束後教師總結將媒體分為五類,資訊科技每一組學生分別總結一類的定義。【感覺媒體:指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使人產生直接感覺的媒體,如引起聽覺反應的聲音,引起視覺反應的文字、圖形和影象等】【表示媒體:是為了加工、處理和傳輸感覺媒體而人為研究、構造出來的一種媒體,它有各種編碼方式,如文字編碼、影象編碼和聲音編碼等】【表現媒體:指進行資訊輸入和輸出的媒體,如鍵盤、滑鼠、掃描器、話筒和攝像機等輸入媒體以及顯示器、印表機和揚聲器等輸出媒體】【儲存媒體:指用於儲存表示媒體的物理介質,如硬碟、軟盤、光碟和膠捲等】【傳輸媒體:指傳輸表示媒體的物理介質,如電纜和光纜等】教師補充總結媒體在生活中的其他實際應用。

教師引導:多媒體除了應用於學習外,還可以應用於娛樂。電子遊戲就是我們非常喜歡的一種多媒體應用形式。“上網”正在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瀏覽各種資訊、聽音樂、看電影、玩遊戲等,實際上吸引我們的不是網路本身,而是網路上豐富的多媒體資訊。

老師講解多媒體不是多種單一媒體的簡單組合,它是計算機技術和媒體數字化的產物,不僅屬於媒體範疇,也屬於技術範疇。因此,多媒體與多媒體技術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從一般意義上說,多媒體就是指多媒體技術。儘管對多媒體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但我們還是可以從中看出多媒體技術的共同特徵,即能夠對文字、圖形、影象、動畫、聲音和視訊等多種媒體進行綜合處理,構成一個互動的統一整體,實現多種媒體的整合應用。

佈置任務讓學生對教材上的分類進行總結。學生能夠回答出三個特徵。【①整合性②數字化③互動性】教師可以點評學生總結精煉等,之後分別為學生具體舉例說明,每個特徵是如何定義,例如以電子遊戲為例,電子遊戲具有很強的互動性,足球比賽遊戲要求參玩者全程參與,比賽程序會隨著參玩者的操作而變化,結果就是參玩者通過對遊戲的操作“編輯”了一場比賽。而電視不具有多媒體的互動性,我們通過選擇頻道收看不同的內容,但我們始終是被動地收看,我們無法控制其播出內容的變化,也不能參與內容的加工和處理,諸如此類的舉例說明。

在學生掌握了知識以後,教師和學生一起完成書上實踐與思考的4個問題,檢驗學生的習得程度。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教師可誇獎學生聽課認真,理解到位。

第8篇

教師展示用word編輯的板報、日記、作文等樣例,由此匯入課題。

教師小結:word具有對文章進行編輯、修飾、排版、列印等功能。

教師提出要求:自學word視窗的組成,完成書中第95頁練習1(寫出word視窗中各部分的名稱)。

教師提出要求:自學新建文件的兩種方法。自學後要求學生小結新建文件的方法。

教師提示:一段文字輸入完畢後,按一下回車鍵,表示一個自然段的結束。

通過展示word編輯的作品,使學生對word有一個感性認識。

學生可以歸納出word的主要功能。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觀察和歸納的能力。

通過自學,學生可以掌握新建word文件的兩種方法,同時使學生認識到使用工具欄可以簡化操作,使操作變得方便、快捷。

一些學生常常在每行文字的末尾按回車鍵,教師應及時糾正。

教師佈置任務:以“日記”為檔名將檔案儲存在系統預設的資料夾“我的文件”中。

教師要求學生演示儲存文件的方法(兩種方法)。教師佈置任務:

(1)試一試將這篇文章適當修改後,再次儲存會出現什麼情況?

(2)新建一個文件,重新輸入一篇文章,然後仍以“日記”為檔名將檔案儲存在系統預設的資料夾“我的文件”中,會出現什麼情況?

教師提問:如果在退出word時,當前編輯的文章沒有儲存會出現什麼情況?應怎樣處理?

啟動word,完成書中第95頁練習2、3,要求將練習3以“笑臉病毒”為檔名儲存檔案。

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小結,強調:①一段文字輸入完畢後,按一下回車鍵,在該段後會產生一個回車符,表示一個自然段的結束;②word檔案的預設型別是“doc”;③word中所有操作,通常都可以通過選單中的選項實現,工具按鈕可簡化操作。

學生可以掌握儲存文件的方法,完成儲存文件的操作。

大部分學生可以完成課堂練習。對漢字輸入速度較慢的學生教師要加強指導。